![专题10 课内外文言文阅读(原卷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5819472/1-171744947355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10 课内外文言文阅读(原卷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5819472/1-171744947358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10 课内外文言文阅读(原卷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5819472/1-171744947361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10 课内外文言文阅读(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5819472/0-171744946974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10 课内外文言文阅读(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5819472/0-17174494698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10 课内外文言文阅读(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5819472/0-17174494698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备考2024年小升初语文真题知识点汇编 (安徽专版)
- 专题07 古诗文默写填空(原卷版+解析版) 试卷 1 次下载
- 专题08 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习(原卷版+解析版) 试卷 0 次下载
- 专题09 现代文阅读(原卷版+解析版) 试卷 0 次下载
- 专题11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原卷版+解析版) 试卷 0 次下载
- 专题12 习作与表达(原卷版+解析版) 试卷 0 次下载
专题10 课内外文言文阅读(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10 课内外文言文阅读(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专题10课内外文言文阅读原卷版docx、专题10课内外文言文阅读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6页, 欢迎下载使用。
从近年来小考题的命题来看,关于“文言文阅读”的考查,试题类型较为灵活,考查重点侧重于对文言文的理解、赏析和评价。主要题型有:①理解古文字词题;②翻译古文句子题;③体会文言文所蕴涵的哲理题。这部分设题范围广泛,题型灵活,试题存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针对文言文赏析、评价和体会思想感情这方面的试题,难度很大。学生在复习时应加强对这方面的训练。
命题焦点:
1.文言实词的理解:包括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等。需要通过上下文推断和理解实词的含义。
2.文言虚词的用法:需要掌握常见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如“之”、“以”、“而”等。
3.句子翻译:考查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翻译时要忠实原文,同时注意语言流畅。
4.文言文的理解和分析:需要理解文章大意,分析文章结构,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等。这类题目要求具备较高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
5.文言文与古诗文的比较:将文言文与古诗文进行比较,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和古诗文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的掌握,这类题目要求异同点。
备考策略:
1.系统梳理文言基础知识: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包括实词、虚词、句式等。需要对这些基础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
2.大量阅读文言文:只有通过大量阅读,才能提高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文言文读物,如《伯牙鼓琴》、《两小儿辩日》、《学弈》等,逐步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3.培养古文思维:深入理解,熟练掌握课本中的文言文;通过阅读文言文、学习古文语法等方式,培养古文思维,更好地理解文言文。
4.注意答题技巧:如先通读全文,理解大意;根据上下文推断词义;注意句子的语法结构等。
题型及分值:
1.(2023·安徽芜湖·小升初真题)阅读《师旷论学》,完成练习。
师旷①论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②烛乎?”平公曰:“安③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④昧⑤行乎?”平公曰:“善哉!”
——选自《小学生小古文100课》
注释:①师旷:春秋时期晋国的乐师。他双目失明,仍然热爱学习,在音乐方面造诣很深。②炳:点。③安:怎么,哪。④孰与:相当于“……跟(与)……哪个(谁)怎么样?”⑤昧:昏暗。
1.下面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群儿戏于庭
B.欲学,恐已暮矣/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C.孰与昧行乎/孰为汝多知乎
D.平公曰:“善哉!”/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2.师旷用了三个比喻来谈论学习,请提取文中信息,完成下面的导图。
4.对文中“炳烛之明”的意思解释正确的是( )
A.古时候没有灯,晚上学习的时候要点上蜡烛。
B.点烛学习,更能让人注意力集中,提高学习效率。
C.无论从什么时候开始都可以学习。即使已经到了老年,也要好学不倦。
D.到了老年的时候,学习就像蜡烛的光,十分微弱渺小,已经不值一提了。
2.(2023·安徽蚌埠·小升初真题)阅读理解与感悟。
泓①水之战
宋公②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既成列③,楚人未既济④,司马⑤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⑥。公曰:“未可。”既陈⑦而后击之,宋师败绩⑧。
注释:①弘水:在今河南省拓城县西北。②宋公:指宋襄公,名兹甫。③既成列:全部摆好阵势。④既济:全部渡河。⑤司马:统领军队的高级长官。⑥告:请求。⑦陈:同“阵”这里作动词,即摆好阵势。⑧败绩:大败。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及其未既济也: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宋公及楚人战于泓。
(2)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
3.司马认为有两个适合发动进攻的时机是 和 。(填原文)
4.读了这个历史小故事,我想把“苟利于民, ;苟周于事, 。”这则名言送给宋襄公。
3.(2023·安徽蚌埠·小升初真题)阅读理解。
文侯与虞人期猎
魏文侯①与虞人②期③猎。是日④,饮酒乐,天雨⑤。文候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⑥之?”文候曰:“吾与虞人期猎,虽⑧乐,岂⑨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魏于是乎始强。
【注释】①魏文候:战国时魏国国君。②虞人:管理山林的官员。③期:约定。④是日:这天。⑤雨:下雨。⑥焉:何,哪里。⑦之:到,往。⑧虽:即使。⑨岂:难道。⑩乃:于是就。
1.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
2.用原文中的6个字概括左右阻止魏文侯出猎的理由。
3.从文中你看出魏文侯具有怎样的美德?具体表现在什么地方?
4.(2023·安徽黄山·小升初真题)阅读检阅台。
为学①(节选)
①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②蜀之鄙②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③?”富者曰:“子④何恃⑤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⑥,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⑦。
③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注释:①为学:做学问。②鄙:边远的地方。③何如:怎样。④子:对令方的尊称。⑤恃:凭借,倚仗。⑥越明年:到了第二年。⑦色:神态,神色。
1.下面加点字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贫者语于富者曰(告诉)B.吾欲之南海(往)
C.西蜀之去南海(距离)D.顾不如蜀鄙之僧哉(看来)
2.下面语句中,表达作者希望子侄立定志向,刻苦学习的句子是( )
A.天下事有难易乎?B.人之为学有难易乎?
C.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D.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3.第②自然段中,“ ”字体现了他面对困难知难而进的勇气和战胜困难的坚定信心。(填一字)
4.从文中的句子“ ”,可以看出从西蜀去南海是非常困难的。
5.文中有两处“子何恃而往”,为什么第一处用的是问号,而第二处用的是感叹号?请结合自己的理解,试着说说原因。
6.短文用 的故事,告诉我们 的道理。
5.(2023·安徽合肥·小升初真题)阅读短文,并按要求答题。
滥竽充数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选自《韩非子》
1.解释加点的词语。
(1)必三百人 (2)好一一听之
2.为下面句子划两个停顿符号。
齐 宣 王 使 人 吹 竽 ,必 三 百 人,
3.从这个故事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4.下列不属于选自《韩非子》的寓言故事是( )
A.自相矛盾B.守株待兔C.揠苗助长
6.(2023·安徽安庆·小升初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1.下列字词的理解和朗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说”等同于现代的“悦”,表示“愉快”。
B.“愠”读音与“媪”相同。
C.“省”这里读着“xǐng”。
D.“罔”“殆”表示迷惑、迷茫、疑惑的意思。
2.用自己的话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这些语段都是围绕“学习”展开论说的,阅读后你觉得今后应该怎样学习?
7.(2023·安徽合肥·小升初真题)文言文阅读。
杨氏之子(节选)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
2.假如是其他人与杨氏之子交谈,又会发生别的故事,我会这样幽默地填写:
黄XX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 。”
3.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恰当的一项是( )
A.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B.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C.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D.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4.杨氏之子的回答巧妙之处在于( )(多选)
A.他和孔君平一样,也在姓氏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想到了孔雀。
B.他没有直接说“孔雀非夫子家禽”,而是用委婉的话应对,表现了应有的礼貌。
C.他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既解了气,又不吃亏。
D.他的回答让孔君平无言以对,且风趣幽默,不伤和气。
8.(2022·安徽合肥·小升初真题)文言文阅读。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选择填写“之“在句子中的意思。
A.他,指前一个人 B.鸿鹄 C.指弈秋讲的内容 D.的
①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②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③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2)弈秋是个怎样的人?为什么两个人师出同门,其结局完全不同?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专心致志,可得也,则大有可为也。也可以这样进行文言的表达: 。
9.(2022·安徽六安·小升初真题)文言文阅读。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 ,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 ,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这段文字选自《孟子•告子上》,“弈”的意思是: 。
(2)请补全文中空白处的句子。
(3)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之:①的;②他,指专心听讲的那个人;③指弈秋的指导;④指鸿鹄
(4)为什么文中两个条件差不多的学生跟随一个老师学习,效果却不同?
10.(2022·安徽淮南·小升初真题)课内阅读。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______,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______,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按原文填空。
2.根据课文内容写出加点字的意思。
通国之善弈者也: 思援弓缴而射之:
3.朗读“为是其智弗若与?”这句话应该读出反问的语气;“曰,非然也。”应该读出( )的语气。
A.反问B.疑问C.否定D.肯定
11.(2021·安徽宿州·小升初真题)课内文言文阅读。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善弈(yí yì) 鸿鹄(hú gà) 弓缴(jiǎ zhuó)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①使弈秋诲二人弈。( ) ②非然也。( )
③思援弓缴而射之。( )
3.写出“惟弈秋之为听”的意思:
4.课文记叙了两个人跟弈秋学下棋时,一个 ,另一 ,我们从中感悟到 。
12.(2021·安徽合肥·小升初真题)阅读直通车。
伯牙鼓琴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破琴绝弦的“绝”和下面( )中的“绝”意思相近(填序号)
A.绝句B.绝妙C.绝技D.断绝
2.伯牙“终身不复鼓”,是因为( )(填序号)
A.他觉得世界上没有配得上听他弹琴的人了。
B.他太伤心了,每次弹琴都控制不住自己。
C.他觉得世界上再也找不到真正的知音了。
D.他已经把琴摔了,无琴可弹。
3.这篇文言文,就是我们熟悉的成语“ ”的来历,这个故事让我们知道了 。
13.(2021·安徽六安·小升初真题)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 ?”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辩斗: 沧沧凉凉:
2.①在文中空白处补全句子。
②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14.(2021·安徽安庆·小升初真题)阅读如下《学弈》一文,回答问题。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展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下列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使/弈秋/诲二人/弈 B.使/弈秋/诲/二人弈 C.使弈秋/诲/二人弈
2.解释加点词语。
思援弓缴而射之( ) 弗若之矣( )
3.短文记叙了两个人跟弈秋学下围棋,一个人 ,另一个人 ,我想劝第二个人说: 。
15.(2021·安徽合肥·小升初真题)小古文阅读。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注释:逮:到,及。穿壁:在墙上凿洞。以:用。邑人:同县的人。大姓:大户人家。文不识:人名,姓文名不识。佣作:做工辛勤劳作。资给:资助给。书:读书。大学:大学问家。
1.用“√”给下列句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补偿 报酬)
资给以书,遂成大学。(于是 顺心)
愿得主人书遍读之。(心愿 希望)
2.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3.出自这个故事的一个成语是 ,现在用这个成语形容
16.(2021·安徽蚌埠·小升初真题)阅读理解。
薛谭学讴①
《列子•汤问》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②,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注释】①讴:唱歇。②郊衢:郊外。
1.解释字的意思。
未:
2.“薛谭乃谢求反。”一句,正确的解释是( )
(1)秦青于是向薛谭道歉,要求回来继续学习。
(2)薛谭于是向秦青道歉,要求回来继续学习。
(3)薛谭于是向泰青告别,回家继续学习。
3.把“声振林木,响遏行云。”翻译成观代汉语。
4.写出读了这篇文言文后的体会。
17.(2021·安徽芜湖·小升初真题)文言文阅读。
论语一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①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②,不亦君子乎?”
【注释:①说:yuè,同“悦”,愉快。②愠:yùn,生气,发怒。】
1.这里的“子”指的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意思是
3.这三个句子运用了 和 的修辞手法,谈了 ,谈了与朋友切磋学问,谈了与人沟通的气度。
4.以下哪句话不是出自《论语》( )
A.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B.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C.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D.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18.(2022·安徽铜陵·小升初真题)课内阅读。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短文选自《 》,以 描写贯穿整个故事。文中两小儿都使用 的说明方法,展开了激烈的辩斗。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以:认为
B.及其日中如探汤 汤:热水
C.孔子不能决也 决:判断
D.孰为汝多知乎 为:认为
(3)两小儿辩日,孔子不能决。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这个故事给你的启发。
(4)两小儿“笑曰”之后,孔子会有怎样的反应?用一两句话写写孔子的语言、动作或神态。
19.(2022·安徽宿州·小升初真题)小古文阅读。
性缓
人性缓,冬日共人围炉,见人裳尾为火所烧,乃曰:“有一事,见之已久,欲言恐君性急,不言又恐伤君。然而言是耶?不言是耶?”人问何事,曰:“火烧君裳。”其人遽(jù)收衣而怒曰:“何不早言?”曰:“我道君性急,果然。”
——《清明笑话集》
(1)“欲言恐君性急”中的“欲”指的是
A.欲望B.需要C.将要D.想要
(2)“我道君性急,果然。”这句话是说
A.我就知道你是个急性子,果真这样。
B.我和你说了不要着急,你还是急了。
C.我果然猜到了你心疼衣服。
D.我早知道就不告诉你了,果然你骂我了。
(3)这则故事讽刺了现实生活中的哪类人?
A.性子慢的人。 B.生活中看人笑话的人。
C.性子急躁的人。 D.生活中不知轻重缓急的人。
20.(2022·安徽黄山·小升初真题)文言文阅读。
杨亿巧对
寇莱公①在中书②。与同事戏作对子:“水底日为天上日。”未有对,而会③杨大年④适来白⑤事,因请其对,大年应声曰:“眼中人是面前人。”一坐称为好对。
【注释】①寇莱公:即寇准,北宋著名政治家,封莱国公。②中书:即中书省。寇准当时担任宰相。③会:适逢,恰巧。④杨大年:即杨亿,当时的文学家。⑤白:报告
(1)联系上下文,写出加点字词的意思。
①水底日为天上日 为:
②因请其对 其:
③大年应声曰 应声:
(2)借助注释,写出“会杨大年适来白事”这一句话的意思。
(3)这个故事中的杨大年称得上文学家吗?请从文中找出两个理由来说明。
考点
题型
考点
分值
文言文阅读
解释词语题
文言实词(包括对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等的识别和理解);正确判断和解释文言虚词的用法
2分/4分
朗读停顿题
文言文断句
2分
句子翻译题
文言句子准确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文意理解题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观点
2分/3分
对比鉴赏题
对比分析主题、情感、表现手法等方面的异同
2分/4分
通国之善弈者也
一人虽听之
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专题11 课内阅读——【陕西地区】2021+2022年小升初语文真题专项汇编(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专题11课内阅读解析版docx、专题11课内阅读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07 课内阅读——【重庆地区】2021+2022年小升初语文真题专项汇编(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专题08现代文阅读解析版docx、专题08现代文阅读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09 课内阅读——【贵州地区】2021+2022年小升初语文真题专项汇编(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专题09课内阅读解析版docx、专题09课内阅读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2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