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06- 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卷(新高考Ⅱ卷专用)(解析版)

    06-  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卷(新高考Ⅱ卷专用)(解析版)第1页
    06-  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卷(新高考Ⅱ卷专用)(解析版)第2页
    06-  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卷(新高考Ⅱ卷专用)(解析版)第3页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06- 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卷(新高考Ⅱ卷专用)(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06- 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卷(新高考Ⅱ卷专用)(解析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清人论宋人节气物候诗曾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现代文阅读(35分)
    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浙江金华2024届高三模拟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传统戏曲”在文本结构上从未以“情节整一性”为前提,传奇剧本更是如此,它恰如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卷轴手卷,具有典型的手卷式结构。
    戏曲中的传奇与绘画中的手卷最为直观的相似点,就是特殊的长度。正如手卷的长度超出了一般意义上应该让欣赏者“一目了然”地完整欣赏的绘画应有形态,传奇的长度也和通常为实际演出撰写的剧本不同,明显超出了在一个单位时间内讲述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的需要。
    明清传奇作为戏剧文本的长度,根本就不曾预设要在一个单位时间内完成演出,其前身宋元南戏的文本,就超出了这一要求,而从传奇之始祖——元末时期高则诚的《琵琶记》开始,传奇的文体更有如一匹脱缰骏马,戏剧的逻辑从未对其构成制约。值得特别提示的是,高则诚创作《琵琶记》之前,以四折为一本的格律严整的杂剧早就风行天下。
    明清传奇均以数十出为常例。按《六十种曲》所收录的传奇,40出左右的剧本在传奇中比比皆是,明清传奇不仅没有如元杂剧那种只有4折的作品,20出以下的都极为少见。这是因为多数传奇作家创作剧本的最初动机,主要是供案头阅读的文学读本,他们要通过篇幅与容量证明才情,竞相以长度争胜。
    传奇除了长度远离一般对剧本文学的认知,更重要的是传奇作者安置戏剧故事的铺排方式,与从开端、冲突、高潮直至结局的“整一性”的戏剧理念大相径庭,更缺乏作为“对立双方”之矛盾的戏剧冲突。
    从传奇的文本结构看,尽管一部传奇叙述的故事本身是可以具有其完整性的,但是优秀的传奇作者,似乎都偏好于在故事发展过程的时间延展中,有意地点缀着几个间隙性的段落,就像长卷中的山水起伏一样,时有枝蔓逸出,形成有张有弛、错落有致的节奏感。这样的结构安排,古代戏曲理论家和昆曲表演者称之为“冷热相剂”,显然为传奇作家普遍认可,它也强化了传奇的文本结构与绘画手卷相似和相通的特征。
    明代传奇的结构对昆曲的演出形态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传奇作品动辄数十出,假如按一出演出半小时计,明代的多数传奇作品按全本演出超过20小时,如同一二十米的长卷一般,这样的长度,无论是对表演者还是观赏者,显然都并不适宜。其实,恰因传奇的叙事逻辑与手卷构图方式相似,所以传奇这种戏剧文本的篇幅才会如此之长,正如手卷最适宜于创作长卷,传奇手卷式的构成更宜于较长篇幅的创作,这也是传奇动辄长达数十出的内在合理性之所在。
    明清传奇以折子戏为主的演出形态与传奇的文体结构特点,简直是天作之合。传奇剧本虽以生旦戏为主,但一直有不成文的惯例,即每部传奇要为所有角色安排其独立表现的出目,更导致传统戏曲在文本结构上,呈现出手卷式多中心的特点。一些次要角色主演的出目,有时会逸出剧情的主线,就像手卷的闲笔和留白,让作品增添了叙事中的弹性与变化。假如其中没有起伏变化,没有“冷热相剂”,欣赏过程将会显得非常乏味。
    戏曲尤其是昆曲各行当表演艺术水平提升,与传奇的体例有着内在的因果关系,这是因为传奇不只关心作为主要角色的生旦,几乎是下意识地顾及所有的行当,在剧本中为他们设置可以展现其能力的段落。反过来也可以说,传奇的作家虽然不无对作品整体的把握,但是对局部的注意实不下于整体。传奇和手卷本质上都可以被看成一个流动的整体,其多中心的特点,赋予了演出和欣赏过程中的自由裁量空间,灵动又不随机。其实当我们说中国画的手卷多中心或者散点透视的特点时,还需要加以补充的是,在每幅手卷里,对具有相对完整性的局部的截取方式,并无固定模式,恰如折子戏一样,实际上是可以由表演者定义的。
    元杂剧相对篇幅较短,所叙述的故事和事件亦较集中,当然和动辄长达数十出的传奇没有可比性,不可能像传奇一样追求典型的长卷式的铺叙结构。元杂剧的文本相当具有严整性,一本四折,每折一套曲,由同一宫调的多支曲牌构成,结构规范。但这是音乐上的严整性,从戏剧角度看是松散和漫延的,文本结构仍有与手卷相似的特点,元杂剧末本的戏剧人物设置,更证明了这一点。元杂剧清晰地体现出讲唱的文本向戏剧文本的转化,其标志就是其代言体的特征,但这种转化并不能瞬间完成,从元杂剧大量末本中变换主唱者的现象,不难看到在这一转化的过程中,还保留了讲唱艺术的若干痕迹。
    应该承认,本戏,尤其是剧场演出的本戏,对情节整一性的追求更符合一般的戏剧观赏规律。所以,当剧场演出成为戏剧的主要表现形态时,观众的欣赏方式即与欣赏绘画中的长卷截然不同,戏曲文本结构亦必然随之改变,“情节整一性”就是其最可能呈现的结果。
    (摘编自傅谨《论传统戏曲与传奇的手卷式结构》)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般为实际演出撰写的剧本,需要在一个单位时间内讲述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而宋元南戏的文本,则超出了这一要求。
    B. 由于多数传奇作家竞相以长度争胜,致使传奇作者对故事的铺排方式与“整一性”的戏剧理念大相径庭,缺乏戏剧冲突。
    C. 传奇结构的“冷热相剂”,类似于长卷中的山水起伏,为传奇作家普遍认可,也使观赏者的欣赏过程不至于太乏味。
    D. 传奇作家重视作品局部,顾及所有角色,这样的传奇本质上可以被看成一个流动的整体,演出过程中保有自由裁量空间。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B.“由于……致使……”逻辑失当。原文说,“多数传奇作家……要通过篇幅与容量证明才情,竞相以长度争胜。传奇除了长度远离一般对剧本文学的认知,更重要的是传奇作者安置戏剧故事的铺排方式,与从开端、冲突、高潮直至结局的‘整一性’的戏剧理念大相径庭”。两者之间不存在因果关联。故选B。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琵琶记》之前,一本四折、格律严整的杂剧早已风行,但《琵琶记》之后,传奇的文体更加自由。可见,戏剧的逻辑并未对其构成制约。
    B. 不只关心生旦,而且在剧本中为所有行当设置展现他们能力的段落,传奇的这一特点对提升戏曲各行当的表演艺术水平,有着一定的帮助。
    C. 以四折为一本的元杂剧和动辄数十出的传奇之所以没有可比性,是因为元杂剧的篇幅较短,故事集中,不能追求典型的长卷式的铺叙结构。
    D. 随着戏剧的主要表现形态向剧场演出转变,观众的欣赏方式也会发生变化,戏曲文本结构向更符合戏剧欣赏规律的“情节整一性”的改变成为必然。
    【答案】 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D.“戏曲文本结构向更符合戏剧欣赏规律的‘情节整一性’的改变成为必然”可能性与必然性混淆。原文说:“当剧场演出成为戏剧的主要表现形态时,观众的欣赏方式即与欣赏绘画中的长卷截然不同,戏曲文本结构亦必然随之改变,‘情节整一性’就是其最可能呈现的结果”。“戏曲文本结构”的改变是必然的,但向情节整一性的变化是“最可能呈现的结果”,而不是“必然”。故选D。
    3. 下列选项,没有使用原文所讲的传奇剧故事的铺排方式的一项是( )
    A. 梁辰鱼的《浣纱记》中,伍员和吴国的恩怨这条线与越国献西施这条线并无实质性关联;范蠡和西施两个最核心的人物在全剧大部分出目里也分居吴越两地。
    B. 李玉的《一捧雪》中,前一半的主人公是莫怀古,而从第15出开始,故事的主要人物就出现了明显变化,之前位居极次要地位的莫诚成为这一折的主角。
    C. 关汉卿的《窦娥冤》,以全剧中心人物窦娥为代表的善良人民,和流氓恶棍张驴儿、楚州太守桃杌代表的黑暗势力,构成彼此矛盾尖锐的双方。
    D. 汤显祖创作的《牡丹亭》,在《闺塾》《惊梦》中穿插《劝农》,在《骇变》《如杭》中穿插《淮警》,这些穿插与有迹可循的伏笔不同,粗看全无头绪。
    【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和论据的能力。C.《窦娥冤》的特点体现了剧中有“作为‘对立双方’之矛盾的集中的戏剧冲突”,ABC均不符合传奇“情节整一性”原则。故选C。
    4. 根据文本相关内容,补充完成下面的文本结构图。
    【答案】 ①文本结构特点 ②特殊的长度 ③作者通过篇幅和容量证明才情(“主要供案头阅读”也可给分) ④助推昆曲(或戏曲)各行当表演艺术水平提升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第①处,结合所给出的“冷热相剂”“多中心”,再结合原文“这样的结构安排,古代戏曲理论家和昆曲表演者称之为‘冷热相剂’,显然为传奇作家普遍认可,它也强化了传奇的文本结构与绘画手卷相似和相通的特征”“导致传统戏曲在文本结构上,呈现出手卷式多中心的特点”可知,此处说的是传奇剧本文本结构的特点,故此处应填“文本结构的特点”。
    第②处,结合所给出的“冷热相剂”“多中心”说的是传奇剧本文本结构的特点;再结合“戏曲中的传奇与绘画中的手卷最为直观的相似点,就是特殊的长度”可知,特殊的长度是传奇剧本文本结构的另一特点,故此处应填“特殊的长度”。
    第③处,结合所给的传奇剧本“文本结构的成因”可知,此处应填的是文本结构的成因;再结合“因为多数传奇作家创作剧本的最初动机,主要是供案头阅读的文学读本,他们要通过篇幅与容量证明才情,竞相以长度争胜”可知,作者通过篇幅和容量证明才情也是传奇剧本文本结构的成因,故此处应填“作者通过篇幅和容量证明才情”。
    第④处,结合所给的传奇剧本“文本结构的影响”可知,此处应填的是文本结构的影响;再结合“戏曲尤其是昆曲各行当表演艺术水平提升,与传奇的体例有着内在的因果关系”可知,助推昆曲(或戏曲)各行当表演艺术水平提升也是受传奇剧本文本结构的影响,故此处应填“助推昆曲(或戏曲)各行当表演艺术水平提升”。
    结合文本,说说曹禺的代表作《雷雨》是如何体现戏剧的“情节整一性”原则的。
    【答案】①在单位时间内(一天之内)讲述了完整的周、鲁两家相对完整的故事。②作为对立双方的周、鲁两家两代人之间三十年的恩怨,成为整部《雷雨》集中的戏剧冲突。③作者对周鲁两家故事的铺排方式,体现了“开端——冲突——高潮——结局”的整一性特征。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①在《雷雨》中,故事所发生的时间只有一天,从“一个夏天,郁热的早晨”开始到“当天半夜两点钟”结束,周、鲁两家八个人、三十年的恩怨,都在这一天内展现了出来。故事的地点较为单一,主要是周宅的客厅(虽然出现了其他的场景,但不是主要的故事发生地)。在单位时间内(一天之内)讲述了完整的周、鲁两家相对完整的故事。
    ②繁漪与周朴园的多年不和,繁漪、周萍、四凤、周冲之间多角的感情纠缠,侍萍与周朴园的意外重逢,鲁大海与周朴园的斗争,鲁大海与周萍的冲突等等,作为对立双方的周、鲁两家两代人之间三十年的恩怨,成为整部《雷雨》集中的戏剧冲突。
    ③《雷雨》故事发生在20世纪初期中国北方某个闷热的夏日。剧本从鲁妈(侍萍)来看望在周家帮佣的女儿四凤写起,牵出周家和鲁家30年的恩怨情仇。30年前在无锡,周家大少爷周朴园爱上女佣梅妈的女儿侍萍。后来周家为了给周朴园娶有钱有门第的小姐,大年三十把侍萍赶出家门。走投无路的侍萍带着出生仅三天的第二个儿子投河自尽,被人救起,流落北方受苦受难。谁知30年后,侍萍的女儿四凤又进入已搬到北方、成为大矿主的周朴园家做女佣,并且与周家大少爷-正是四凤同母异父的哥哥——周萍相爱。而此时在周家,如同即将在沙漠里干渴而死的周朴园妻子蘩漪,拼命抓住她与周萍的“罪恶的爱”企图拯救自己;周萍却对与蘩漪的关系感到悔恨和厌恶,紧紧抓住与四凤的爱情来洗涤自己的灵魂;侍萍早年带走的周朴园第二个儿子鲁大海,作为周朴园矿上罢工的工人代表进入周家与周朴园谈判斗争。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由此展开。侍萍眼见自己的儿女相爱而呼天抢地,诅咒命运的不公。蘩漪抓不住周萍的爱随即发泄最不忍的恨,先是叫出也爱四凤的周冲意欲阻拦周萍和四凤的出走,继而当着众人的面揭开自己与周萍的关系真相,接着又报复性地喊来周朴园要他看看这个“体面的家庭”。周鲁两家30年的恩怨情仇终于真相大白。四凤痛苦万分,冲出门外,碰着漏电的电线死去,周冲跑出来伸手去拉她,也触电而亡。周萍走进书房开枪自杀。作者对周鲁两家故事的铺排方式,体现了“开端——冲突——高潮——结局”的整一性特征。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2023-2024江西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材料一:
    刘姥姥吃毕了饭,拉了板儿过来,舔舌咂嘴的道谢。凤姐笑道:“且请坐下,听我告诉你老人家。方才的意思,我已知道了。①若论亲戚之间,原该不等上门来就该有照应才是。但如今家内杂事太烦,太太渐上了年纪,一时想不到也是有的。况是我近来接着管些事,都不知道这些亲戚们。二则外头看着虽是烈烈轰轰的,殊不知大有大的艰难去处,说与人也未必信罢。今儿你既老远的来了,又是头一次见我张口,怎好叫你空回去呢。可巧昨儿太太给我的丫头们做衣裳的二十两银子,我还没动呢,你若不嫌少,就暂且先拿了去罢。”
    那刘姥姥先听见告艰难,只当是没有,心里便突突的,后来听见给他二十两,喜的又浑身发痒起来,说道:“嗳,我也是知道艰难的。但俗语说的‘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凭他怎样,你老拔根寒毛比我们的腰还粗呢!”
    周瑞家的见他说的粗鄙,只管使眼色止他。凤姐看见,笑而不睬,只命平儿把昨儿那包银子拿来,再拿一吊钱来,都送到刘姥姥的跟前。凤姐乃道:“这是二十两银子,暂且给这孩子做件冬衣罢。若不拿着,就真是怪我了。这钱雇车坐罢。改日无事,只管来逛逛,方是亲戚们的意思。天也晚了,也不虚留你们了,到家里该问好的问个好儿罢。”一面说,一面就站了起来。
    刘姥姥只管千恩万谢的,拿了银子钱,随了周瑞家的来至外面,仍从后门去了。
    (选自《红楼梦》第六回,有删改)
    材料二:
    ②那刘姥姥入了坐,拿起箸来,沉甸甸的不伏手。原是凤姐和鸳鸯商议定了,单拿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与刘姥姥。刘姥姥见了,说道:“这叉爬子比俺那里铁锹还沉,那里拿的动?”说的众人都笑起来。
    只见一个媳妇端了一个盒子站在当地,一个丫鬟上来揭去盒盖,里面盛着两碗菜。李纨端了一碗放在贾母桌上。凤姐儿偏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桌上。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说着,却鼓着腮帮子,两眼直视,一声不语。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听,上上下下都哈哈大笑起来。湘云掌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嗳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掌不住,口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坐位,拉着他奶母叫揉一揉肠子。地下的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姊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掌着,还只管让刘姥姥。刘姥姥拿起箸来,只觉不听使,又说道:“这里的鸡儿也俊,下的这蛋也小巧。怪俊的,我且抓得一个儿。”
    众人方住了笑,听见这话,又笑起来。贾母笑的眼泪出来,琥珀在后捶着。贾母笑道:“这定是凤丫头促狭鬼儿闹的,快别信他的话了。”那刘姥姥正夸鸡蛋小巧,凤姐儿笑道:“一两银子一个呢,你快尝尝罢,冷了就不好吃了。”刘姥姥便伸箸子要夹,那里夹的起来,③满碗里闹了一阵,好容易撮起一个来,才伸着脖子要吃,偏又滑下来,滚在地下,忙放下箸子要亲自去捡,早有地下的人捡了出去了。刘姥姥叹道:“一两银子,也没听见响声儿就没了。”众人已没心吃饭,都看着他笑。
    (选自《红楼梦》第四十回,有删改)
    材料三:
    只见平儿同刘姥姥带了一个小女孩儿进来,说:“我们姑奶奶在那里?”平儿引到炕边,刘姥姥便说:“请姑奶奶安。”凤姐睁眼一看,不觉一阵伤心,说:“姥姥你好?怎么这时候才来?你瞧你外孙女儿也长的这么大了。”刘姥姥看着凤姐骨瘦如柴,神情恍惚,心里也就悲惨起来,说:“我的奶奶,怎么这几个月不见,就病到这个分儿。我糊涂的要死,怎么不早来请姑奶奶的安!”便叫青儿给姑奶奶请安。青儿只是笑,凤姐看了倒也十分喜欢,便叫小红招呼着。
    这里平儿恐刘姥姥话多,搅烦了凤姐,便拉了刘姥姥说:“你提起太太来,你还没有过去呢。我出去叫人带了你去见见,也不枉来这一趟。”刘姥姥便要走。凤姐道:“忙什么,你坐下,我问你近来的日子还过的么?”刘姥姥千恩万谢的说道:“我们若不仗着姑奶奶”,说着,指着青儿说:“他的老子娘都要饿死了。如今虽说是庄家人苦,家里也挣了好几亩地,又打了一眼井,种些菜蔬瓜果,一年卖的钱也不少,尽够他们嚼吃的了。这两年姑奶奶还时常给些衣服布匹,在我们村里算过得的了。阿弥陀佛,前日他老子进城,听见姑奶奶这里动了家,我就几乎唬杀了。亏得又有人说不是这里,我才放心。后来又听见说这里老爷升了,我又喜欢,就要来道喜,为的是满地的庄家来不得。昨日又听说老太太没有了,我在地里打豆子,听见了这话,唬得连豆子都拿不起来了,就在地里狠狠的哭了一大场。我和女婿说,我也顾不得你们了,不管真话谎话,我是要进城瞧瞧去的。④我女儿女婿也不是没良心的,听见了也哭了一回子,今儿天没亮就赶着我进城来了。我也不认得一个人,没有地方打听,一径来到后门,进了门找周嫂子,再找不着,撞见一个小姑娘,说周嫂子他得了不是了,撵了。我又等了好半天,遇见了熟人,才得进来。不打谅姑奶奶也是这么病。”说着,又掉下泪来。
    平儿着急,也不等他说完拉着就走,说:“你老人家说了半天,口干了,咱们喝碗茶去罢。”拉着刘姥姥到下房坐着,青儿在巧姐儿那边,已与巧姐玩的熟了。刘姥姥道:“茶倒不要。好姑娘,叫人带了我去请太太的安,哭哭老太太去罢。”平儿道:“你不用忙,今儿也赶不出城的了。方才我是怕你说话不防头招的我们奶奶哭,所以催你出来的。别思量。”刘姥姥道:“阿弥陀佛,姑娘,这是多心,我知道。倒是奶奶的病怎么好呢?”平儿道:“你瞧去妨碍不妨碍?”刘姥姥道:“说是罪过,我瞧着不好。”
    (选自《红楼梦》第百十三回,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得知有二十两银子的“馈赠”后,刘姥姥满心欢喜且流露出说话粗鄙的特点;王熙凤对此笑而不睬,表现出难得的大度,为后文相关情节埋下伏笔。
    B.刘姥姥“站起身来,高声说”,说完后“自己却鼓着腮帮子不语”,使众人发怔继而大笑,如此高超的喜剧天赋,岂是一般庸人能做得到的?
    C.并非真心帮助刘姥姥的周瑞家的,为取悦贾母而捉弄刘姥姥的鸳鸯,不想惹凤姐伤心两次故意打断刘姥姥的平儿都是丰富刘姥姥形象的有效载体。
    D.以其人生阅历,刘姥姥既读不懂王熙凤的精明泼辣,也不能感受王熙凤的“英雄末路”,实诚到在凤姐重病时还能看望她并真诚地为她祈福。
    【答案】D
    【解析】刘姥姥既能读懂王熙凤的精明泼辣,也能感受王熙凤的“英雄末路”。她是左右逢源,不愿说出来。
    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句子①中假设透露出温情,“原该不等”“就该”强化这种温情的特别,带给听者几多真切感动。
    B.句子②暗示下文逗乐场景必然发生,“沉甸甸”一词含义丰富,握箸之人的生活本身就是沉重的。
    C.句子③中的“闹”“撮”“伸”“滑”等动词,表现施事者吃鸽子蛋时滑稽可笑、憨态可掬的神态。
    D.句子④中两个“也”字,把自己、子女两代人“捆到”一起,表达出最大的人性闪光点——知恩图报。
    【答案】A
    【解析】这是王熙凤的虚假逢迎的话,读者听了感受到是王熙凤的八面玲珑。
    三则材料中凤姐三次与刘姥姥这门穷亲戚对话,其内心世界有什么变化?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案】第一次凤姐内心傲慢。面对来贾府打秋风的穷亲戚她说话圆滑、周到,一番高高在上的说辞后,用二十两银子将刘姥姥打发走。第二次凤姐内心欣喜。为博得贾母开心,她与鸳鸯商定让刘姥姥配合逗乐,言语中多是催促、鼓励。第三次凤姐内心真诚。“姥姥你好?怎么这时候才来?”话语中满是欢喜、感动,同时也有信任。
    【解析】凤姐三次与刘姥姥这门穷亲戚对话,情境不同,心情自然不同。第一次是刘姥姥来讨生活,她看不起人家;第二次是她要讨好贾母,让刘姥姥配合;第三次是凤姐病了,想感受温暖。
    刘姥姥就是作者曹雪芹精心安插在贾府的一双“眼睛”。透过这双眼睛,你看到了什么?请结合文本及《红楼梦》其他章节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
    (1)看到了贾府日常生活的奢靡。“一两银子一个的鹌鹑蛋”“螃蟹宴”“各种各样极其考究的服饰和器物”等等,让读者大开眼界。
    看到了贾府真实而复杂的人际关系。刘姥姥把众人逗得失态大笑,呈现了各色人等的身份、性情以及地位等,另有黛玉与宝钗的地位,鸳鸯、平儿、袭人与主人的关系都通过刘姥姥的介入而被读者感知。
    (3)看到了大观园的全貌。刘姥姥进大观园是在众人搬进去不久,借刘姥姥的眼睛,随着贾母等人的脚步,读者对大观园熟悉起来。
    (4)看到了贾府整体的盛衰变化。刘姥姥三进荣国府就是现实层面贾府不断没落的见证。
    【解析】解题时,注意可以结合《红楼梦》其他章节。这与整本书阅读相衔接。刘姥姥是《红楼梦中》的线索人物,她见证了大观园的人物关系、奢侈、以及大观园的盛衰变化。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2024届高三湖北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信拜礼毕,上坐。王曰:“丞相数言将军,将军何以教寡人计策?”信谢,因问王曰:“今东乡争权天下,岂非项王邪?”汉王曰:“然。”曰:“大王自料勇悍仁强孰与项王?”汉王默然良久,曰:“不如也。”信再拜贺曰:“惟信亦为大王不如也。然臣尝事之,请言项王之为人也。项王喑噁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恃匹夫之勇耳。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不居关中而都彭城。有背义帝之约,而以亲爱王,诸侯不平。诸侯之见项王迁逐义帝置江南,亦皆归逐其主而自王善地。项王所过无不残灭者,天下多怨,百姓不亲附,特劫于威强耳。名虽为霸,实失天下心。故曰其强易弱。今大王诚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诛!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以义兵从思东归之士,何所不散!且三秦王为秦将,将秦子弟数岁矣,所杀亡不可胜计,又欺其众降诸侯,至新安,项王诈坑秦降卒二十馀万,唯独邯、欣、翳得脱,秦父兄怨此三人,痛入骨髓。今楚强以威王此三人,秦民莫爱也。大王之入武关,秋毫无所害,除秦苛法,与秦民约,法三章耳,秦民无不欲得大王王秦者。于诸侯之约,大王当王关中,关中民咸知之。大王失职入汉中,秦民无不恨者。今大王举而东,三秦可传檄而定也。”于是汉王大喜,自以为得信晚。遂听信计,部署诸将所击。
    (节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材料二:
    高祖置酒雒阳南宫。高祖曰:“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节选自《史记·高祖本纪》)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项王见A人B恭敬C慈爱D言语E呕呕F人有疾病G涕泣H分食饮
    【答案】DFG
    【解析】这句话的意思是:项羽待人恭敬有礼,仁爱慈祥,说起话来和和气气,有人生了病,他能含着眼泪把自己的饮食分给他。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指趁机,其与《过秦论》中“蒙故业,因遗策”句中的“因”字在意义和用法上均不同。
    B.恨,指遗憾、后悔,其与《鹊桥仙·纤云弄巧》中“飞星传恨”一句中的“恨”字词义不同。
    C.三秦,项羽灭秦后,以关中之地分封秦三降将章邯、董翳、司马欣,因以称三王或其所辖地。
    D.子房,是张良的字,“字”是古人在本名之外另取的一个名字,“名”“字”在意思上并无关联。
    【答案】D
    【解析】古人的“名”与“字”往往有着内在的关联。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任命仪式结束,与汉王谦让之后,韩信便简明扼要地给汉王分析了当下的形势,极大地增强了汉王信心。
    B.韩信一方面向汉王极力肯定项羽勇敢、强悍、仁厚,一方面又明确指出项羽只是施与小恩小惠,难得人心。
    C.汉王对张良、萧何、韩信三人的评价,折射出其知人善任而又驾驭有方,展现了他天才政治家的雄才大略。
    D.“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此乃楚败汉胜一个原因的总结,也隐含汉王自负其胆略。
    【答案】A
    【解析】“简明扼要”分析不当,从材料内容可知,韩信是从多个角度,全面细致地给汉王作出了全面的分析。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项王所过无不残灭者,天下多怨,百姓不亲附,特劫于威强耳。
    (2)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与之,与天下同利也。
    【答案】13.(1)项羽军队所到之处,没有不残害毁灭的,天下人怨声载道,老百姓不亲近依附他,只不过是被他的强大所控制罢了。(“怨”“特”、被动句式与句意各1分)
    (2)但是陛下您派人出去攻城占地时,谁攻下城池夺得地盘,您就顺势赏赐给他,这是与大家共享利益啊。(“使”“因”“同”与句意各1分)
    【解析】略。
    14.结合文本,试从项羽的角度简要分析“刘邦在鸿门宴上全身而退”的原因。(3分)
    【答案】①项羽优柔寡决,策略失误;②项羽虽拥人才,然不善用;③项羽认为实力悬殊,尚未构成威胁,没有杀他的必要;④项羽考虑到杀掉刘邦可能在众路诸侯军中产生不良影响。(任答三点即可,其他若言之成理,亦可给分)
    【解析】答题时应注意到这是从项羽的角度分析刘邦成功身退的原因。不是从刘邦角度分析。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封拜大将的仪式结束后,韩信被请入上座。刘邦说:“萧丞相多次提起您的大才,您认为我该怎么办呢?”韩信先是逊谢,随即问刘邦:“大王如今出兵东向争夺天下,您的对手不是项羽吗?”刘邦说:“是的。”韩信又说:“大王您自己估计您的勇猛、仁德,以及您军队的强盛,能比得过项羽吗?”刘邦沉默了半天,说:“比不上他。”韩信起身向刘邦拜了两拜称赞他的自知之明说:“我也觉得您比不上他。可是我曾经在他手下做事,请让我来说说项羽的为人。项羽大吼一声,可以把上千人吓得瘫在地上,可是他不能任用有才干的人,这样他就不过只有匹夫之勇。项羽待人恭敬有礼,仁爱慈祥,说起话来和和气气,有人生了病,他能含着眼泪把自己的饮食分给他,可是等到人家立了功,该封官颁赏了,他却能把印拿在手里摩挲得棱角都磨圆了还舍不得发出去,这样,他那所谓的“仁爱”不过是妇人之仁。项羽虽然做了霸主,所有诸侯都对他俯首称臣,可是他不建都在关中,而建都在彭城。他又违背了当初义帝宣布的谁先入关谁做关中王的规定,还把他的亲信都封了王,因此各路诸侯都心怀不满。诸侯们看到项羽把义帝赶到了江南,也都学着样赶走自己过去的国君而占据了好地方称王了。项羽军队所到之处,杀人放火,留不下一个完整的地方,天下人为此怨声载道,老百姓谁也不亲附他,现在只不过是被他暂时的强大所控制罢了。项羽现在虽然名义上是霸主,实际上他已经丧尽了人心。所以说他的强盛是很容易变弱的。现在您如果真能反其道而行之:只要是勇敢善战的人,您就大胆信任使用,那还有什么敌人不能被打败!只要打下了城邑,您就把它封给您的有功之臣,那还有什么人不对您忠心归附!您再以那些来自沛县一带的老兵为中坚、为前锋,让你现有的全部人马跟在后面一起东进,那还有什么样的敌人不能被打垮!现在被项羽封立在关中的三个诸侯王当初都是秦朝的将领,他们统率关中的子弟好几年,为他们而战死的和逃亡的不计其数,后来他们又欺骗这些士兵投降了项羽,结果走到新安时,项羽竟把这二十多万降兵全都活埋了,就留下了章邯、司马欣、董翳这三个人,现在秦地的父老们对这三个人简直恨之入骨。如今项羽仗着他的武力硬是把这三人封了王,秦地的百姓其实根本没人爱戴他们。而大王您当初进入武关以后,秋毫无犯,废除了秦朝的严刑酷法,给秦地百姓们定的法律只有三条,秦地的百姓没有不乐意让您在秦地称王的。按照诸侯们的事先约定,大王您也应该在关中称王,关中的百姓们也都知道。后来您被项羽剥夺权利,排挤到汉中,秦地的百姓们没有一个不对此愤懑不平。现在如果您举兵东下,三秦地区只要发上一个通告,不用打仗就可以回到您手中。”刘邦听了大喜,感到自己今天才真正地认识韩信实在是太晚了。于是就按照韩信的谋划,部署各位将领的进攻目标。
    材料二:
    高祖在雒阳南宫大宴群臣。在宴会上说:“你们各位诸侯将领,都对我说真话。我为什么能取得天下,项羽为什么丢了天下?”高起、王陵回答说:“虽然您傲慢爱侮辱人,项羽为人宽厚,但您派人出去攻城占地时,谁获得了什么,您就顺势赏给他,这叫‘与天下同利’。而项羽则妒贤嫉能,有功的他就嫉恨,有本事的他就怀疑;打了胜仗的他不奖励,得了土地的他不赏赐,这就是他丢失天下的原因。”高祖说:“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要讲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我不如张良;要讲镇守后方,安抚百姓,给前方运粮草,保证供应不断,我不如萧何;要讲统兵百万,战必胜,攻必取,我不如韩信。这三个都是人中的豪杰,我能够重用他们,这才是我所以得天下的原因。而项羽只有一个范增他还不能用,所以他最后被我制服。”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2024届高三广东模拟)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6题。
    甲戌正月十四日书所见,来日惊蛰节
    张元干
    老去何堪节物催,放灯中夜忽奔雷。
    一声大震龙蛇起,蚯蚓虾蟆也出来。
    初夏即事
    杨万里
    百日田干田父愁,只销一雨百无忧。
    更无人惜田中水,放下清溪恣意流。
    15.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诗先写人老后特别敏感,继而笔调一转,寄寓双节相逢时的复杂感受。
    B.张诗尾句着一“也”字,炼字轻巧别致,使诗歌具有了别样的情调意蕴。
    C.杨诗连用“百”“田”二字,不避重复,与其《插秧歌》一样具有民歌特色。
    D.杨诗通篇运用工笔细描,情境生动,展现了诗人对田园劳作生活的观察。
    【答案】D(“杨诗通篇运用工笔细描”错误,杨诗通篇使用白描勾勒。)
    【解析】工笔是细腻描写,白描是粗笔勾勒。
    16.清人论宋人节气物候诗曾云:“每于烟火气中见思理。”请结合这两首诗歌,谈谈你的理解。(6分)
    【答案】①这两首诗都取材于日常生活,语言通俗易懂,富有生活气息,诗人能从日常现象中提炼出某种哲理。(2分)
    ②张诗借惊蛰节气万物生态寄寓对万物复苏、积蓄力量的感思;(2分)
    ③杨诗则借农耕现象传达做事需有分寸、讲适度,过犹不及的道理。(2分)(意思答对即可)
    【解析】“每于烟火气中见思理。”是指在普通的日常生活诗句当中蕴含哲理。答题时,从诗歌阐发的哲理解读即可。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引用典故,采用铺陈手法,意在表达自己同先贤们感同身受,隐忍苟活,著书立说,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善写山崩,“ ”(《蜀道难》)以“五丁开山”的神话,引出蜀道的高峻难行;杜甫善写地裂,吴楚之间一湖注之,于是有了“ ”(《登岳阳楼》)的壮景。
    (3)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深深地刻进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以舒其愤 思垂空文以自见
    (2)地崩山摧壮士死 乾坤日夜浮
    (3)欲疲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鼻窦炎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因此也引不起太大的重视。事实上,鼻窦炎小病是小病,可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影响很大。鼻窦炎通常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有全身因素,如兔疫功能缺乏、身体抵抗力减弱等是诱发该病的原因,也有局部因素。局部因素①______,如急慢性鼻炎、鼻中隔偏曲、变应性鼻炎、鼻息肉、鼻腔异物和肿瘤等。当然也有邻近器官的感染病灶,如扁桃体炎、腺样体炎、牙源性感染等。从儿童到老人,各个年龄段的人群都有可能得鼻窦炎,而且鼻窦炎易导致头痛、嗅觉减退,甚至出现耳鸣、听力下降、耳聋等,还可能会引起眼部感染、颅内感染等并发症,所以一定要注意预防。②______ 尽量减少上呼吸道的感染,要勤洗手,保持室内的空气湿度和通风良好,维持充足的睡眠等。鼻实炎的症状与鼻部过敏反应关联很大,因此,③______可有效地预防鼻实炎的发生。
    18.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答案】①以鼻腔疾病为主②如何预防鼻窦炎的发生 ③避免接触过敏原(防止鼻部过敏) (每处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①空,从后文看,局部因素是指疾病发生在鼻腔;②空,从后文看,此处是引领式疑问句;③空,是总结性文句。
    19.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答案】鼻窦炎通常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有全身因素,如免疫功能低下、身体抵抗力减弱等,也有局部因素。(每处2分,若有其他修改方式,合理亦可给分)
    【解析】句式杂糅,删去“是诱发该病的原因”。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0分)
    (2024届高三河南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酒婆一路东倒西歪向北去,走出一百多步远,是个十字路口,车来车往,经常出事。您还甭为她揪心,瞧她烂醉如泥,可每次将到路口,准是立马醒过来,没半点醉意,好好地穿街而过。她天天这样,从无闪失。首善街上人家,最爱瞧酒婆这醉醺醺的几步扭——上摆下摇,左歪右斜,转悠悠,乐陶陶,看着像风摆荷叶似的;逢到雨天,雨点淋身,便像一张慢慢旋动的大伞了……但是,为嘛酒婆一到路口就醉意全消呢?
    诀窍就在酒里。老板人奸,往酒里掺水。酒鬼们对眼睛里的世界一片模糊,对肚子里的酒却一清二楚,但谁也不肯把这层纸捅破,喝美了,好,也就算了。老板缺德,必得报应,近六十,没儿没女。可一日,老板娘居然有喜了,老板动了良心,发誓再不往酒里掺水。
    就这日,酒婆来到小酒馆,进门照例掏出包儿来,买酒,举手,扬脖,把改假为真的酒倒进肚里……这次酒婆还没出屋,就转悠起来,一路上摇晃得分外好看,左摇,右摇,愈转愈疾,不等多想,酒婆已到路口,这次竟然没有酒醒,头一遭转悠到大马路上……
    文中有三个叠词“好好”“天天”“慢慢”,说说它们和“好”“天”“慢”相比,词义上各有什么不同。(3分)
    【答案】①“好”是形容词,重叠后是副词,表示态度认真。②“天”表示一天,重叠后表示每天,频率增加了。③“慢”表示动作缓慢,重叠后表示动作更加缓慢了。(答出一点给1分,共3分。意思相近即可;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与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此题辨析单音节词与其重叠形式词义上的区别。①“好”与“好好”区别比较明显,“好”是形容词,“好好”是副词。②“天”与“天天”不难区别:“天”是名词,表示一昼夜二十四小时的时间;“天天”是副词,表示每天。③“慢”是形容词,为缓慢之意;“慢慢”是副词,强化了缓慢之意。
    对文学作品来说,标点标示的停顿有时很有表现力。请分析文中画横线部分中的逗号是怎样增强表现力的。(4分)
    【答案】①逗号表示停顿,让画横线处成为三个独立的短句,对三个动作起到强调作用。②三个逗号连用,使三个动作一气呵成,表现了酒婆“照例”的习惯性动作。(每写出一点给2分,共4分。意思相近即可;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买酒”“举手”“扬脖”是三个连续的动作,用逗号断开,可以凸显动作的连贯性,照应前一句中的“照例”,说明这是酒婆习惯性的动作。
    22.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可以改写成:“最爱瞧酒婆这醉醺醺的上摆下摇、左歪右斜的几步扭,转悠悠,乐陶陶。”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3分)
    【答案】①原句“上摆下摇,左歪右斜”独立成句,起到强调作用,更能体现人物的醉酒状态,而改句没有。②原句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酒婆的醉酒状态比喻成风摆荷叶,生动形象,而改句没有。(答出一点给1分,两点3分。意思相近即可;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相同句式表意上的差别的能力。原句与改句主要在于:独立成句、修辞手法。从这两个角度入手答题即可。
    四、写作(60分)
    23.(2024届高三河南模拟)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给电视剧配音的时候,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一些人认为应当统一使用普通话配音,另一些人则认为,特型人物应当使用回归个体语言,该用方言的时候就应当使用方言。
    由此引发了我们应当说普通话还是说方言的争论。如何在推广普通话与保护方言及其代表的文化之间求得平衡,需要深入思考。对此,你有何感想,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字。
    【解析】
    这是一道辩证关系的考题。在普通话与乡音之间,我们进行二元辨证思考。普通话与方言,可以包容并纳,也可以其中一个为主,一个为辅。推广普通话是国家的战略,而方言及其文化,也是我们的根脉。
    参考立意:
    ①四海为家普通话,吾安心处有乡音。
    ②方言,一个地域的灵魂。
    ③一句乡音一缕情。
    ④方言,融入血脉的文化。
    ⑤人作殊方语,鸟为故国声
    ⑥鼎新不必革旧。
    范文示例:
    四海知音,和而不同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带有浓厚地域色彩的方言,正逐渐从我们的耳边淡去。取代它的是字正腔圆、便于交流的普通话,虽方便了沟通,但总有几分怅然在心中。四海知音,当和而不同,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方言带着浓厚的地域特色,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递着独特的文化风情。听温婉动听的吴地方言,便带了几丝柔情;听雄厚洪亮的西北方言,便多了几份豪迈;听几句京剧,便陡添了京派雄厚的文化底蕴。如果方言正在消失,那传承在血脉中的乡愁就会渐渐地变淡,很多以方言为载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将消亡。传承千年的中华文化,更会切出一大片,让人怅然若失。消失的方言将带走亲情友情,乃至更多的情感。因此我们必须保护方言,这不仅仅是在保护一种语言,更是在保护中国几千年传承下来的文化遗产。
    当然,方言有时也有达不到沟通交流的问题。地域特色是好事,也是坏事,为了沟通和交流,普通话的存在是必须的。我们国家有五十六个民族,若没有可用的统一语言,各民族的兄弟姐妹就无法进行正常交流。而且我们会面临不同的场合,就必须要学会使用一定的书面语,因为口头化的语言总会给人一种不庄重的感觉。再者,现在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不推广学习普通话,便无法实现沟通交流,人也会被社会淘汰。
    方言无法适应现代快速发展的社会背景,因此学习普通话也是必然选择。四海同音,万众一心,中国的未来才会更有希望。普通话的存在,让生于农田的农民有了开阔眼界的机会;普通话的存在,给了偏远山区的孩子走出来的机会。普通话或许不柔媚、不雄厚,但它默默变成了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的桥梁,也让人与人之间更加亲近。
    但是推广普通话就要以牺牲方言为代价吗?二者真的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吗?
    虽说方言不可灭,普通话不可少,但二者之间所存在的矛盾仍需调解。我们要保护传统文化就离不开方言,我们要能沟通交流就需普通话。
    四海知音聚合,方能沟通交流,方能发展;四海各有不同,方才有其特色,方有文化的传承。四海知音和而不同,从你我做起,寻找到推广普通话与保护方言文化之间的平衡,让方言不灭,让普通话推广。四海知音,和而不同,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这才是二者本应有的平衡。(陕西一考生)

    相关试卷

    06- 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卷(江苏专用)(解析版):

    这是一份06- 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卷(江苏专用)(解析版),共18页。

    模拟卷06-【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卷(新高考Ⅱ卷专用):

    这是一份模拟卷06-【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卷(新高考Ⅱ卷专用),文件包含黄金卷06-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卷新高考Ⅱ卷专用解析版docx、黄金卷06-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卷新高考Ⅱ卷专用考试版docx、黄金卷06-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卷新高考Ⅱ卷专用参考答案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7页, 欢迎下载使用。

    模拟卷06-【赢在高考·模拟8卷】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卷(新高考I卷专用):

    这是一份模拟卷06-【赢在高考·模拟8卷】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卷(新高考I卷专用),文件包含黄金卷06-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卷新高考I卷专用解析版docx、黄金卷06-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卷新高考I卷专用考试版docx、黄金卷06-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卷新高考I卷专用参考答案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9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