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辽宁省营口市中考适应性测试地理试卷(教师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5816112/1-171737049492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辽宁省营口市中考适应性测试地理试卷(教师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5816112/1-171737049495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辽宁省营口市中考适应性测试地理试卷(教师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5816112/1-171737049497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辽宁省营口市中考适应性测试地理试卷(学生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5816112/0-171737049216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辽宁省营口市中考适应性测试地理试卷(学生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5816112/0-171737049224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辽宁省营口市中考适应性测试地理试卷(学生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5816112/0-17173704922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辽宁省营口市中考适应性测试地理试卷(学生版+教师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辽宁省营口市中考适应性测试地理试卷(学生版+教师版),文件包含2024年辽宁省营口市中考适应性测试地理试卷教师版docx、2024年辽宁省营口市中考适应性测试地理试卷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本试卷共19道题,满分40分,生物学与地理考试时间共90分钟)
考生注意: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5分)
2024年2月7日,中国第5个南极科学考察站——秦岭站开站。填补了我国在南极罗斯海区域的考察空白。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秦岭站的经纬度坐标为(164°E,75°S),据此判断其半球位置( )
A. 东半球,北半球B. 东半球,南半球C. 西半球,北半球D. 西半球,南半球
2. 秦岭站建成后,它将成为我国第三个常年科考站,也是首个面向( )的科考站。
A. 太平洋B. 印度洋C. 北冰洋D. 大西洋
3. 有关于秦岭站,说法正确的是( )
A. 秦岭站为于南极点的正南方向B. 秦岭站在2月7日建站。是因为此时是南极的暖季,方便施工和科学考察
C. 秦岭站建站时,营口市昼长夜短D. 无极昼极夜现象
【答案】1. D 2. A 3. B
【解析】
【1题详解】
由题意可知,秦岭站的纬度位置是75°S,位于赤道以南,属于南半球;经度是164°E,位于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题详解】
据图可知,秦岭站北临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是面向太平洋的科考站。A正确,BCD错误。故选A。
【3题详解】
南极点是地球的最南端,南极点四周都是北方,故A错误;南极地区位于南半球,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是南极地区的暖季,气温相对较高,适合科学考察,故B正确;2月7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北半球营口市昼短夜长,故C错误;南极地区有极昼极夜现象,故D错误;故选B。
【点睛】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 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 球,以南为南半球。
2023年5月28日我国自主研发的0919客机投入商业运营,这是载入全球商用飞机产业史册的一天,进入到2024年2月,中国商飞携国产大飞机C919参加亚洲最大规模航展新加坡航展,首次飞出国门参加国际航展,为我国民航工业走向世界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读中国商飞C919大型客机供应商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4. C919客机配件来源于不同国家,这现象说明( )
A. 国际竞争激烈B. 国际局势紧张C. 国际矛盾冲突不断D. 国际经济合作
5. 中国与有关客机供应商国家间的合作应属于( )
A. 东西对话B. 南南合作C. 南北问题D. 南北对话
【答案】4. D 5. D
【解析】
【4题详解】
读材料根据所学可知,C919客机配件来源于不同国家,这一现象说明国际合作推动经济发展,不是为了解决世界和平问题,C错误,D正确;国际合作,不是竞争,局势不紧张,AB错误。故选D。
【5题详解】
读材料根据所学可知,南代表发展中国家,北代表发达国家,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中国商飞C919客机供应商为发达国家,中国与有关客机供应商国家间的合作应属于南北对话,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来临,国家与国家之间各成体系、相对封闭的经济格局已被打破。资源、技术、人才、信息等逐渐成为全球共享的财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产品生产的分工协作越来越显著,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都需要进行积极的交往与合作。
熊猫是中国的国宝,曾多次出国担任友好使者,为发展对外友好关系做出了突出贡献。目前,“出差”在国外的大熊猫约60多只。图为熊猫“出差”所在国家的分布示意图及雅安、多哈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 目前,熊猫“出差”所在的国家( )
A. 各大洲均有分布B. 集中分布在印度洋沿岸
C. 多分布在温带地区D. 纬度最低的是澳大利亚
7. 卡塔尔是西亚地区第一个与中国开展大熊猫保护合作研究的国家,多哈大熊猫馆模拟了雅安熊猫基地的自然环境。具体措施有( )
①降低场馆温度②降低场馆湿度③模拟四季变化④打造起伏地形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
【答案】6. C 7. C
【解析】
【6题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可以看出熊猫出差的地区南美洲没有分布,A错误;大西洋沿岸分布较多,B错误;从纬度位置来看,主要位于温带地区,C正确;纬度最低的国家是位于东南亚的国家,不是澳大利亚,D错误。故选C。
【7题详解】
卡塔尔属于热地气候,雅安属于温带气候,因此需要降低场馆的温度,①正确;雅安降水较多,卡塔尔气候干燥,需要增加室内的湿度,②错误;雅安气候有四季变化,为了让大熊猫能够更好的生活,需要模拟四季变化,③正确;大熊猫生活在山区,需要在场馆内打造起伏的地形,④正确。①③④正确。故选C。
【点睛】我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岸,季风气候典型,降水的季节差异大,还有面积广阔的温带大陆气候。
凭借“花式”定游客,有着“冰城”之称的中国最北省会哈尔滨成为开年以来中国首个“网红”城市,东北“冰雪+”产业呈现蓬勃生机,为东北全面振兴注入活力。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 造成图中哈尔滨和沈阳两城市雪期(从当年降雪最初日期到次年降雪最终日期的天数)长短和最大积雪厚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纬度位置B. 海陆位置C. 地形地势D. 人类活动
9.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哈尔滨利用自身冰雪的优势积极发展旅游业,到哈尔滨玩雪最佳的时间为( )
A. 12月至次年2月B. 3月到5月C. 6月到8月D. 9月到11月
【答案】8. A 9. A
【解析】
【8题详解】
哈尔滨纬度高,气温低,雪期长,积雪厚度大,沈阳纬度低,气温高,雪期短,积雪厚度小,故A正确;与海陆位置、地形地势、人类活动无关,BCD排除,故选A。
【9题详解】
哈尔滨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冬季寒冷漫长,冰雪期长,所以到哈尔滨玩雪最佳的时间为12月至次年2月。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东北地区位于中国东北部,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东、北两面与朝鲜及俄罗斯为邻;西接内蒙古自治区;南连河北省,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2024年春季,营口的桃花竟相开放,蔚为壮现。为推进营口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某县大力打造“农业+旅游”融合新业态,助推乡村振兴。下图示意营口部分村落及周边地区等高线地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该地区村落的分布特征是( )
A. 沿等高线分布B. 沿海分布C. 沿等温线分布D. 沿河分布
11. 丙村落发展规模较大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 煤炭资源丰富B. 地处山间河谷地带C. 全年温暖湿润D. 地处河流干支流交汇处
12. 助推当地乡村振兴的有效措施是( )
A. 大量种植橡胶提升经济效益B. 扩大采矿业规模C. 开展果树种植加采摘旅游D. 拆除全部村落
【答案】10. D 11. D 12. C
【解析】
【10题详解】
图示区域村落的分布特点是沿河分布,河流沿岸水源充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交通便利,适合聚落的发展,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1题详解】
依据图例符号判断可知,如图中的甲乙丙丁四个村落中,发展规模较大的是丙,丙处地形平坦开阔,位于河流支流与干流的汇合处,水源充足,交通方便,D正确;图中未体现出煤炭资源丰富,A错误;地处山间河谷地带不是丙村落发展规模较大的原因,B错误;营口位于辽宁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C错误;故选D。
【12题详解】
当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不适宜大量种植橡胶,A错误;扩大采矿业规模会破坏自然环境,B错误;当地海拔在500米以上,以山地为主,适宜开展果树种植加采摘旅游,C正确;拆除全部古村落不利于文化遗产保护,D错误;故选C。
【点睛】用多条等高线表示的地表高低起伏的地图,叫作等高线地形图,可以根据等高线上标注的海拔判断地表的高低起伏状况;也可以根据等高线的凹凸方向,判断山脊与山谷等。
2023年9月18日,黄河流域水资源节约利用论坛在内蒙古自治区举办,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下图为黄河流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3. 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关于黄河叙述正确的是( )
A. 发源于“世界屋脊”B. 流经我国最大平原C. 中下游分界线为河口D. 注入黄海
14. 黄河流经内蒙古自治区的河段主要位于( )
A. 黄河中游B. 干旱半干旱地区C. 第三级阶梯D. 高原山地气候区
15. 内蒙古自治区是黄河流域用水量最大的省区,主要原因是这里( )
A. 人口城市多B. 工业聚集区C. 植被覆盖低D. 多灌溉农业
【答案】13. A 14. B 15. D
【解析】
【13题详解】
读图可知,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青藏高原素有“世界屋脊”之称,A正确;黄河流经华北平原,华北平原并非我国最大的平原,B错误;黄河上中游的分界线城市是河口,中下游分界线城市是桃花峪,C错误;黄河注入渤海,D错误。综上,B、C、D错误,故选A。
【14题详解】
黄河流经内蒙古自治区的河段主要位于黄河上游,A错误;内蒙古自治区位于我国内陆地区,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B正确;内蒙古自治区位于我国第二级阶梯,C错误;内蒙古自治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D错误。综上,A、C、D错误,B正确。
【15题详解】
内蒙古自治区人口、城市少,A错误;工业区较少,B错误;内蒙古自治区植被覆盖率低,需水量少,C错误;内蒙古自治区是黄河流域用水量最大的省区,主要原因是这里降水少,多为灌溉农业,用水量大,D正确。综上,ABC错误,D正确。
【点睛】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注入渤海,黄河上中游的分界线城市是河口,中下游分界线城市是桃花峪。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由于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增,黄河下游游荡在华北平原上,河床宽坦,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使河床平均高出两岸地面4~5米,成为举世闻名的“地上河”。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25分)
本部分共包括4小题
16. 中国是茶的故乡,从古代丝绸之路、茶马古道、茶船古道,到今天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茶穿越历史、跨越国界,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现在世界三大茶叶产地为亚洲,非洲及南美洲。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9世纪初,茶叶向东由海路传入A____(国家),伴随着茶叶的种植,茶文化成为历史上两国交往的重要纽带之一。
(2)18世纪,中国茶叶开始在印度东北部大量种植,这里是____气候,气温较高、雨量大,有利于茶树生长。
(3)19世纪中期,茶叶大量出口至B____(大洲),英国人在中国茶文化基础上创造出了“下午茶”文化。
(4)20世纪20年代,几内亚引进中国茶叶试种。几内亚经济过度依赖于农矿产品的出口,请你为几内亚发展经济提出建议____(答出一点即可)。
(5)茶叶在传播和扩散的过程中,其种植的地区主要位于____纬度。
【答案】(1)日本 (2)热带季风
(3)欧洲 (4)发展多元化经济、增强农业价值链、旅游业发展
(5)中低
【解析】
【分析】本题以茶叶为材料,设置了5个小题,涉及各大洲的位置、气候分布、纬度地区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分析问题的综合思维能力。
【小问1详解】
9世纪初期,茶叶首次传入日本,由一位名叫最澄佛教僧侣带来。
【小问2详解】
印度是热带季风气候,这种气候非常适合茶叶的种植。热带季风气候区特点是雨热同期,提供了充足的水源,而且温暖湿润的环境是茶树生长的理想条件。
【小问3详解】
19世纪茶叶出口到了欧洲,并且在当时成为了重要的商品。
【小问4详解】
多元化经济:通过发展制造业和服务业来减少对农矿产品出口的依赖。这可以帮助几内亚经济抵御原材料价格波动的影响。增强农业价值链:改进农业技术和加工设施,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例如通过建立茶叶加工厂来本地化更多的生产步骤。旅游业发展:利用几内亚的自然美景和文化遗产,发展旅游业,作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小问5详解】
茶叶在传播和扩散的过程中,其种植地区主要位于南北纬度30度之间的热带、亚热带地区。这个纬度范围提供了适宜的气候条件,如温暖湿润的环境,充足的降水,以及适宜的温度,这些都是茶树生长所需的理想条件。
17. “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不仅促进了中国东西南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而且对环境保护、文化交流和民族团结也有积极贡献。读“新世纪我国四大工程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工程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____盆地通过____(运输方式)输往长江中下游地区,“东输”的终点是上海市。
(2)请分析①工程对我国东部地区的影响:____(答出一点即可)。
(3)②工程是____,主要把长江流域丰富水资源调往我国缺水的西北、华北地区。
(4)③工程分为南、北、中三条输送线路,南线的终点是____工业基地。
(5)④工程中的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乘客夏季去往西藏一般会携带羽绒服,原因是____。
【答案】(1) ①. 塔里木 ②. 管道运输
(2)能够缓解能源供应紧张局面,可以优化能源结构,提高环境质量。
(3)南水北调 (4)珠江三角洲
(5)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新世纪我国四大工程分布示意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南水北调工程、西气东输工程、西电东送工程、青藏铁路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地图的认读能力、在地图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地理知识掌握与理解能力,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素养。
【小问1详解】
读图可知,①是西气东输工程。西气东输工程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轮南气田,往东通过管道输往长江中下游地区,成为横贯中国的能源大动脉。
【小问2详解】
东部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大。实施西气东输工程,有利于缓解我国东部地区能源供应紧张局面,可以优化能源结构,提高环境质量,有效治理大气污染。
【小问3详解】
读图可知,②是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把长江水调往我国缺水的西北、华北地区。由于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有必要兴建跨流域的调水工程。
【小问4详解】
读图可知,③是西电东送工程,西电东送工程分为南、北、中三条输送线路,南部通道是将贵州、广西、云南三省区交界处的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的水电资源以及云南、贵州两省的火电资源开发出来送往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小问5详解】
青藏高原地势高,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由于大气稀薄,大气的保温作用很弱,气温低,形成了特殊的高原气候(“高寒”),因此要带上羽绒服等御寒的衣物。
18. 学习区域,比较法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学习方法,读“日本和新西兰的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新西兰和日本均属于____(岛国/内陆国),都位于____洋的沿岸。
(2)②图中观察到日本、新西兰都有大量火山分布。可以推测出两国那位于板块____(内部/边缘)。
(3)两国地形都以____(地形类型)为主,且地势____;由于两国四面环海,所以气候受____(海洋/大陆)的影响明显。
(4)由于自然环境差异,日本适宜发展种植业,新西兰适宜发展畜牧业,造成两国农业差异的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
【答案】(1) ①. 岛国 ②. 太平
(2)边缘 (3) ①. 山地 ②. 中部高,两侧低 ③. 海洋
(4)气候
【解析】
【分析】本题以日本和新西兰为材料,设置4个小题,涉及日本的新西兰的位置范围、地形地势、经济发展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小问1详解】
读图可知,新西兰和日本均属于四面临海的岛国,均位于太平洋沿岸。
【小问2详解】
日本和新西兰都有大量火山分布,可以推测出两国都位于板块边缘,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火山爆发会污染空气,导致空气质量下降;火山灰富含养分能使土地更肥沃。
【小问3详解】
读图可知,两国地形都以山地为主,河流由中部流向两侧,河流由地势高处流向地势低处,可知地势中部高、两侧低;由于两国四面环海,为岛国,所以气候受海洋影响大;日本以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新西兰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
【小问4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日本以季风气候为主,雨热同期,适宜发展种植业,新西兰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全年温和湿润,草场广布,适宜发展畜牧业,是受气候的影响;
19. 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大,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我国在不断地研制和推广新型水稻。(注:单季稻:一年中种植和收获一季的水稻;双季稻:一年中种植和收获两季的水稻。)读“我国水稻种植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水稻种植区可分为单季稻区和双季稻区,其中东北稻作区、华北稻作区和华南稻作区中可种植双季稻的是____。
(2)重庆水稻种植时间较同纬度的其他地区____(早/晚)。主要受____因素影响。
(3)3月冰雪还未消融,黑龙江省的农民已在智能大棚中培育水稻秧苗。可见,____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越来越大。
(4)新疆进行水稻新品种试种,需要克服当地____的自然特征。
(5)青藏地区受自然条件限制,农业以____业为主,仅在一些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区分布着水稻种植区。
(6)我国大力推进“海水稻(耐盐碱)”的科研工作,缓解了我国____(土地类型)比重较小,后备不足。
【答案】(1)华南稻作区
(2) ①. 早 ②. 地形 (3)科技 (4)干旱 (5)畜牧 (6)耕地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我国水稻种植分布图为材料,设置六道小题,涉及我国农作物分布、影响农业发展的因素、新疆的气候、青藏地区的畜牧业等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的地理素养。
【小问1详解】
读图可知,水稻种植区可分为单季稻区和双季稻区,可种植双季稻的是华南稻作区,纬度低,热量充足。
【小问2详解】
读图可知,重庆水稻种植时间较同纬度的其他地区早,主要受地形因素影响,重庆位于四川盆地,四周受山脉阻挡,气温高于同纬度的其他地区。
【小问3详解】
3月冰雪还未消融,黑龙江省的农民已在智能大棚中培育水稻秧苗。体现科技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越来越大。
【小问4详解】
新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新疆进行水稻新品种试种,需要克服当地干旱的自然特征。
【小问5详解】
青藏地区海拔高,热量不足,农业以畜牧业为主,仅在一些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区分布着水稻种植区。
【小问6详解】
我国耕地比重较小,耕地总体质量较差,我国大力推进“海水稻(耐盐碱)”的科研工作,缓解了我国耕地比重较小,后备不足的问题。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湖北省丹江口市中考适应性训练地理物试题(学生版+教师版),文件包含2024年湖北省丹江口市中考适应性训练地理物试题教师版docx、2024年湖北省丹江口市中考适应性训练地理物试题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辽宁省营口市中考适应性测试地理试卷,共3页。
这是一份2022年辽宁省营口市中考地理真题(解析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