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中考物理质量与密度知识专练(10)(含答案)
展开一、单选题
1.小明将装满水的密封塑料瓶放入冰箱冷冻室内,发现水结冰后,瓶体明显膨胀,瓶内物质的( )
A.质量变大B.质量变小C.密度变大D.密度变小
2.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一袋方便面的质量约为lkgB.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9℃
C.一层楼房的高度约为3mD.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3.记录数据或笔记时一定要细心严谨。小明在课后实践活动中,做了如下记录:①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6.5;②小明的质量为600N;③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④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其中符合实际且记录正确的是( )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4.关于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罐氧气用掉部分后,罐内氧气的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B.一只气球受热膨胀后,球内气体的质量不变,密度变大
C.一支粉笔用掉部分后、它的体积变小,密度变小
D.一块冰熔化成水后,它的质量不变,体积变小,密度变大
5.小明是一名注重全面发展的好孩子,在帮妈妈做家务劳动时,他从菜地里拔出了一个水灵灵萝卜,放了几天后,妈妈说萝卜“糠心”了,但是小明觉得看上去和刚拔出来时没什么两样,只是变轻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看上去和刚拔出来时没什么两样”说的是萝卜的体积没有改变
B.“变轻了”说的是萝卜的质量变小了
C.虽然“糠心”了的萝卜“变轻了”,但密度没有改变
D.萝卜“糠心”了是由于萝卜在放置过程中蒸发脱水造成的
6.欢欢同学周末在公园游玩时,拾到一块彩色的小石块。为了测量小石块的密度进行了如图的操作(不考虑小石块吸水):①将天平在水平台上调平衡;②用图中甲所示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③将小石块慢慢浸没于盛有10 mL水的量筒中测量小石块的体积,如乙图所示;④计算石块的密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调节天平平衡时,指针在分度盘中线两侧等幅度摆动时,欢欢就开始测量,其操作是合理的
B.如图中甲所示,小石块的质量为23.2 g
C.小石块的密度约是
D.如果欢欢利用现有器材先测体积,再测质量,所测出的小石块密度偏大
二、多选题
7.下列测量方案中,合理的有( )
A.测小铁块密度:用天平测质量后,再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体积
B.测小砖块密度:用天平测质量后,再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体积
C.测正方体小木块密度:用天平测质量后,再用刻度尺测边长并计算体积
D.测比赛用铅球密度:用天平测质量后,再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体积
8.为测出石块的密度,某同学先用天平测石块的质量,所加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接着用量筒和水测石块的体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石块的质量是47.2g
B.石块的体积是
C.石块的密度是
D.若先用量筒测石块的体积,接着用天平测石块的质量,会导致测得石块的密度偏小
三、实验题
9.在物理社团活动中,小明想用密度知识测量浓盐水的密度,取适量浓盐水的样品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把游码放到标尺的零刻线处。横梁静止时,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如图甲所示。为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端移动。
(2)将盛有适量浓盐水的烧杯放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内,改变右盘中砝码的个数和游码的位置,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此时砝码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烧杯及杯内浓盐水的总质量为_________g;
(3)将烧杯中的一部分浓盐水倒入量筒中,如图丙所示,甲、乙、丙三位同学不同的读数方法:其中正确是_________同学,则量筒中浓盐水的体积为_________;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浓盐水的总质量为106g;
(4)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浓盐水的密度为_________,相当于________。
10.下图是某同学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小石块的密度的一些情景,请按要求回答以下问题:
(1)图甲中a、b、c为用天平测量小石块质量过程中的几个情景,则合理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填序号);
(2)在c图中,如果该同学向右调了平衡螺母,则在调接之前,指针向_________偏(选填“左”或“右”);
(3)为减少实验误差,测量石块质量与石块体积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
A.先测石块质量,再测石块体积
B.先测石块体积,再测石块质量
C.测量石块质量与石块体积的先后顺序对减少误差没有影响
(4)图b是测量小石块的质量时的情景,则石块的质量为_________g;
(5)乙图是将小石块放入盛有40mL水的量筒中,静止时液面情况,则小石块密度是_________kg/m3;
(6)在利用乙图测量石块的体积时,如果考虑细线带来的实验误差,则:_________。
A.小石块体积越大,误差越小
B.小石块体积越小,误差越小
C.细线越细,误差越小
D.细线越粗,误差越小
11.如图所示,这是小强同学设计的测牛奶密度的实验步骤及他的操作示意图:
A.测出空杯子的质量为(如图A);
B.将一袋牛奶倒一部分在空杯中,测得总质量为(如图B);
C.将杯中的牛奶再倒入量筒中,测得其体积为V(如图C);
D.计算出牛奶密度ρ。
(1)小强测得牛奶的质量m=___________g;
(2)请你帮小强计算出牛奶的密度ρ=___________kg/m3;
(3)其实小强设计的实验步骤有明显的瑕疵,由于往量筒中倒牛奶时不可能倒尽,因此按他设计的步骤测出的牛奶密度值将___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4)细心而聪明的你一定已经发现,只要调整一下操作顺序就可以避免这一瑕疵,说说你调整后的操作顺序___________(请重新排列ABCD的顺序);按这个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可以更准确的测出牛奶的密度;因为,实验中所要研究的是___________这部分液体;
A.烧杯中的牛奶
B.残留在烧杯中的剩余牛奶
C.倒入到量筒中的牛奶
(5)小华认为不用量筒用一个有盖小瓶也能测量出牛奶的密度,他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
①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瓶质量为;
②在瓶中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瓶和水的总质量为;
③把瓶中的水倒尽,再装满牛奶,用天平测出瓶和牛奶的总质量为,则牛奶的密度的表达式ρ=___________(已知水的密度为)。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AB.水结冰后,状态发生改变,但物质多少没有变化,所以质量不变,故AB不符合题意;
CD.水结冰后,瓶体明显膨胀,所以体积增大,由公式可知密度变小,故D符合题意,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2.答案:C
解析:A.一袋方便面的质量约为0.lkg,故A不符合题意;
B.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变化幅度很小,故B不符合题意;
C.一层楼房的地面到屋顶的高度约为3m,故C符合题意;
D.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m/s,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答案:C
解析:物理中数据一定要有单位,才有具体的意义,故①错误;质量单位应该为千克,故②错误;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可以从自然界中源源不断的得到,故③正确;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故④正确;所以①②错误,③④正确,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4.答案:D
解析:A、一罐氧气用掉部分后,罐内氧气的质量变小,但体积不变,由可知密度变小,故A错误;B、一只气球受热膨胀后,球内气体的质量不变体积变大,由可知密度变小,故B错误;C、一支粉笔用掉部分后,它的体积变小、质量成倍的变小,由可知密度不变,故C错误;D、一块冰熔化成水后,它的体积变小、质量不变,由可知密度变大,故D正确。故选:D。
5.答案:C
解析:A.“看上去和刚拔出来时没什么两样”,说的是所看到的这萝卜的体积,和原来的一样,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变轻了”是指萝卜的质量发生了变化,变小了,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糠心”了的萝卜“变轻了”,其质量发生了变化,但是它的体积没有变,根据密度公式,可知,它的密度变小了,故C错误,符合题意;
D.萝卜“糠心”了是萝卜质量变小,是因为它在放置过程中蒸发脱水造成的,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答案:C
解析:A.调节天平平衡时,指针左右偏转的幅度相同可以说明天平的横梁平衡,在这种情况下测量物体质量是合理的,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
B.石块的质量
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
C.石块的体积
石块的密度
故C错误,C符合题意;
D.先测量石块的体积,石块上会沾有水,导致质量测量值偏大,密度测量值偏大,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答案:AC
解析:A.用天平测量小铁块的质量,再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体小铁块体积,再根据密度公式计算密度大小,故A符合题意;
B.测小砖块密度时,因小砖块有吸水性,所以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体积时误差较大,则该方案不合理,故B不符合题意;
C.正方体小木块的形状规则,且密度小于水,放入水中会漂浮,故用刻度尺测量长宽高,再计算体积就可以,用天平测质量后,再根据密度公式计算密度,故C符合题意。
D.比赛用的铅球体积和质量比较大,用量筒和天平无法测量出它的体积和质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C。
8.答案:BC
解析:A.图甲中,天平的标尺的分度值为0.2g,石块的质量
故A错误;
B.图乙中,水的体积为,水和石块的总体积为,则石块的体积
故B正确;
C.石块的密度
故C正确;
D.先测石块的体积,取出石块再测质量时,由于石块上沾有水,所以测得石块的质量变大,体积不变,根据密度公式可知测得石块的密度会偏大,故D错误。
故选BC。
9.答案:(1)右;(2)161;(3)乙;50;(4)1.1;
解析:(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静止时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上,图中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2)由图乙可知,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
(3)量筒读数时,视线要和液柱的凹面底部相平;如图,甲俯视,读的数据比实际偏大;丙仰视,读的数据比实际偏小;乙的读数方法是正确的。
由丙知,量筒的分度值为2mL,则量筒中浓盐水的体积为
(4)液体的质量
液体的密度
10.答案:(1)acb;(2)左;(3)A;(4)72.4;(5);(6)AC
解析:(1)根据天平的正确使用可知,正确顺序为:(a)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c)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使天平的横梁平衡;(b)小石块放在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天平的右盘,加减砝码和移动游码使天平的横梁重新平衡。故合理操作顺序为acb。
(2)调节天平平衡时,指针向左偏,说明左侧下沉,则平衡螺母向右调节,则向右调了平衡螺母,说明在调节之前指针向左偏。
(3)先测量小石块的体积,石块上会沾有水,导致质量测量值偏大,密度测量值偏大,则先测质量,再测体积可以减小误差,故A符合题意,BC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由图甲(b)可知,小石块的质量是
(5)由图乙所示可知,小石块的体积
小石块的密度是
(6)因为细线浸入水中排开一部分体积,测出的石块体积大于小石块的体积。
AB.当小石块的体积很大时,细线的体积占小石块的体积的比例较小时,误差较小,故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
CD.细线越小,占小石块的体积的比例越小,误差越小,故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故选AC。
11.答案:(1)75;(2)1.25×103;(3)偏大;(4)BCAD;C;(5)
解析:(1)由于天平的读数为游码的质量与游码对应刻度示数之和,所以烧杯的质量
m杯=20g+10g+4g=34g
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
m总=100g+5g+4g=109g
所以牛奶的质量
m=m总-m杯=109g-34g=75g
(2)由图可知,量筒的分度值为2mL,视线与凹面低处相平,量筒内牛奶的体积
V=60mL=60cm3
则牛奶的密度
(3)由于往量筒中倒牛奶时,烧杯壁会粘有少量牛奶,不能全部倒尽,致使测得牛奶的体积偏小,根据密度公式可知,质量不变,体积偏小,所以测出牛奶的密度偏大。
(4)先将一袋牛奶倒一部分在空杯中,测量牛奶和空杯的总质量;然后将杯中的牛奶再倒入量筒中,测得其体积;再测出空杯子的质量,两次质量之差为量筒中牛奶的质量,最后根据密度公式计算量筒中牛奶的密度,这样就减小了实验误差,所以调整后的操作顺序为:BCAD。
由于将杯中的牛奶倒入量筒中,测得量筒中牛奶的体积,两次质量之差为量筒中牛奶的质量,最后根据密度公式计算量筒中牛奶的密度,所以实验中所要研究的是量筒中的牛奶这部分液体,故C符合题意,AB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③空瓶质量为m0,瓶和水的总质量为m1,则水的质量
m水=m1-m0
由可得,水的体积
瓶和牛奶的总质量为m2,则牛奶的质量
m奶=m2-m0瓶内水的体积等于牛奶的体积,则牛奶的密度表达式
专题07 质量与密度-2024年中考物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专题07 质量与密度-2024年中考物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07质量和密度-2024年中考物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专题07质量和密度-2024年中考物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6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二轮】2024年中考物理重点专练(全国通用)专题07+质量与密度专题训练.zip: 这是一份【中考二轮】2024年中考物理重点专练(全国通用)专题07+质量与密度专题训练.zip,文件包含中考二轮2024年中考物理重点专题训练专题07质量和密度-专题训练原卷版docx、中考二轮2024年中考物理重点专题训练专题07质量和密度-专题训练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4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二轮】2024年中考物理重点专练(全国通用)专题07+质量与密度专题训练.zip: 这是一份【中考二轮】2024年中考物理重点专练(全国通用)专题07+质量与密度专题训练.zip,文件包含中考二轮2024年中考物理重点专题训练专题07质量和密度-专题训练原卷版docx、中考二轮2024年中考物理重点专题训练专题07质量和密度-专题训练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4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