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展开材料一:
近些年来,我在很多西方国家的建筑学院做过讲座,讲的最多的主题就是如何“重返自然之道”。对此,传统中国有几点基本理解:自然体现着比人类更优越的东西,自然是人类的老师,学生要对老师保持谦卑的态度;自然直接和道德准则相关,自然体现着比人类的所为更高的道德准则。
在我们考虑建筑、城市、生产、建造之前,首先应该反省我们面对自然的态度,我们需要重新树立自然比人造的建筑和城市更加重要的观念。中国曾经是一个诗意遍布城乡的国家,但是今天的中国,正在经历一种如同被时间机器挤压的快速发展,一切都无暇思考。如果我们能够意识到这种自然、建筑、城市彼此不分的体系的价值,意识到它表达着比现在惯常的建筑观更高的道德与价值,我们就有必要在新的现实中重新创建它的当代版本。
不过,把中国建筑文化传统想象成与西方建筑文化传统完全不同的东西肯定是一种误解,在我们看来,它们之间只是有一些细微的差别,但这种差别却是决定性的。在西方,建筑一直享有面对自然的独立地位,但在中国的文化传统里,建筑在山水自然中只是一种不可忽略的次要之物。换句话说,在中国文化里,自然曾经远比建筑重要,建筑更像是一种人造的自然物。人们不断地向自然学习,使人的生活回复到非常接近自然的状态,一直是中国的人文理想。这就决定了中国建筑在每一处自然地形中总是喜爱选择一种谦卑的姿态,整个建造体系关心的不是人间社会固定的永恒,而是追随自然的演变。这也可以说明为什么中国建筑一向自觉地选择自然材料,建造方式力图尽可能少地破坏自然,材料的使用总是遵循一种反复循环更替的方式。在一栋被拆毁的民居里,我们经常可以发现1000年材料的累积。反复使用某些材料,这不仅是出于节约的考虑,实际上,我们从这种方式中读出的是一种信念:人是有可能建造一个与自然相似的世界的。而在西方建筑文化传统里,自然与建筑总是以简明的空间区隔方式区别开来,自然虽让人喜爱,但也总是意味着危险。
之所以要探索一种中国本土的当代建筑,是因为我们从不相信单一世界的存在。所以,我们工作的范围,不仅在于新建筑的探索,还更加关注那个曾经充满自然山水诗意的生活世界的重建。无论中国还是西方,它们的建筑传统都曾经是生态的。而当今,中西方之间最具普遍性的问题就是生态问题。建筑学需要重新向传统学习,这在今天的中国更多意味着向乡村学习,不仅学习建筑的观念与建造,更要学习和提倡一种与自然彼此交融的生活方式。在这种意识里,这种形而上的思考从来不能和具体的建造问题分开。我们要想办法把传统的材料运用与建造体系同现代技术相结合。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提升传统技术,这也是我们在使用现代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体系的同时大量使用手工技艺的原因。技艺掌握在工匠的手中,是活的传统。如果不用,即使在形式上模仿传统,传统仍然必死,而传统一旦死亡,可以相信,我们就没有未来了。
(摘编自王澍《循环建造的诗意——建造一个与自然相似的世界》,有删改)
材料二: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当下,现代都市高楼林立,但古人笔下的绿水青山仍是令人神往的桃花源。作为承载城市文化精神、塑造城市风貌特色的当代建筑,如何在钢筋水泥空间为人们营造栖息的诗意?如何以建筑寄托人文精神?追求自然之道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追求“自然”的建筑,不仅意味着从自然形象中汲取灵感,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使建筑与自然发生关系;更意味着树立以“天人合一”为核心的美学追求。正如北宋山水画家郭熙所言,“身即山川而取之”。这也是中国古代建筑设计追求的境界。在当代建筑设计中,崇尚“自然”不是单纯模仿古典园林样式,也不是盲目追求抽象的建筑形式,更不是为概念而概念,而是顺应生态环境的建造法则,以独特的生命体验激发创造灵感。这样的创作观有利于设计者形成个人风格,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对话,解决“千城一面”之困境。
追求“自然”还意味着构建绿色、可持续的发展观。目前,由于各种原因,我国每年都有一批建筑尚未达到50年使用寿命便被拆除,既浪费资源、破坏环境,又难以为子孙后代留下建筑遗产与历史文脉。破解这一难题,一方面要从体制机制上着手改革,重视城市规划设计;另一方面,也要鼓励建筑师积极将节能低碳、集约高效的绿色科技手段引入设计,树立可持续发展的建设理念。绿色,象征着自然、友好、创新与生机,也应当成为中国建筑发展鲜亮的底色,为构筑和谐的人居环境提供指引。
(摘编自马苏薇《追求建筑的自然之道》,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建筑的自然之道包括自然是人类的老师、自然直接和道德准则相关等内容。
B.中国与西方的建筑文化传统并非完全不同,只是有一些决定性的细微差别。
C.中西方建筑学都需重新向传统学习,传统曾经都是生态的,现在则都不是。
D.崇尚“自然”和顺应生态环境的建筑法则,有利于设计者形成个人风格。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传统价值观表达着比现在惯常的建筑观更高的道德与价值,可见必须在新的现实中来重新创建它的当代版本。
B.无论建造与自然相似世界的中国建筑传统还是以简明空间区隔方式将自然与建筑区别开来的西方建筑传统,都意味着危险。
C.传统建筑技艺掌握在工匠手中就是活的传统,如果不用,传统就会必死,传统一旦死亡,便会导致我们的建筑没有未来。
D.建筑寿命短带来的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这都是因为建筑师没有可持续发展的建设理念、没有绿色建筑发展观而导致的。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
A.某地有一尊几百年前的数百米高的巨人石雕,石雕沿着大山的山体走向趋势雕刻而成,体现了征服自然的精神。
B.某地有一处古建筑群,隐没在苍翠的山林之中,贯穿山林东西,绵延数公里,享有面对自然的独立地位。
C.某地的一处百年前大教堂,由国外建筑师设计,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充溢着与中国传统建筑不同的独特美感。
D.某地推倒一处即将坍塌的古典建筑,考虑到现代群众的欣赏需求,舍弃建筑的原材料,改用现代材料,尽显现代美。
4.根据材料二内容,下列选项对图表空白处的补充完善,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①处指出“当代城市建筑存在的问题”。
B.②处提出“追求自然之道的对策”。
C.③处指出“要从自然形象中汲取灵感”。
D.④处指出“需构建绿色、可持续发展观”。
5.某地是曾子故里,要在城郊的河流中心小岛上建造一处市民文化公园,请你结合材料给当地政府提几条建议。(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明天(节选)
鲁迅
原来鲁镇是僻静地方,还有些古风:不上一更,大家便都关门睡觉。深更半夜没有睡的只有两家:一家是咸亨酒店,几个酒肉朋友围着柜台,吃喝得正高兴;一家便是间壁的单四嫂子,他自从前年守了寡,便须专靠着自己的一双手纺出棉纱来,养活他自己和他三岁的儿子,所以睡的也迟。
这时候,单四嫂子正抱着他的宝儿,坐在床沿上,纺车静静的立在地上。黑沉沉的灯光,照着宝儿的脸,绯红里带一点青。单四嫂子心里计算:神签也求过了,愿心也许过了,单方也吃过了,要是还不见效,怎么好?——那只有去诊何小仙了。但宝儿也许是日轻夜重,到了明天,太阳一出,热也会退,气喘也会平的:这实在是病人常有的事。
夏天夜短,老拱①们呜呜的唱完了不多时,东方已经发白;不一会,窗缝里透进了银白色的曙光。
单四嫂子等候天明,却不像别人这样容易,觉得非常之慢,宝儿的一呼吸,几乎长过一年。现在居然明亮了;天的明亮,压倒了灯光,——看见宝儿的鼻翼,已经一放一收的扇动。
单四嫂子知道不妙,只有去诊何小仙这一条路了。他虽然是粗笨女人,心里却有决断,便站起身,从木柜子里掏出每天节省下来的十三个小银元和一百八十铜钱,都装在衣袋里,锁上门,抱着宝儿直向何家奔过去。
天气还早,何家已经坐着四个病人了。他摸出四角银元,买了号签,第五个轮到宝儿。何小仙伸开两个指头按脉,指甲足有四寸多长,单四嫂子暗地纳罕,心里计算:宝儿该有活命了。但总免不了着急,忍不住要问,便局局促促的说:
“先生,——我家的宝儿什么病呀?”
“他中焦塞着②。”
“不妨事么?他……”
“先去吃两帖。”
“他喘不过气来,鼻翅子都扇着呢。”
“这是火克金③……”
何小仙说了半句话,便闭上眼睛;单四嫂子也不好意思再问。在何小仙对面坐着的一个三十多岁的人,此时已经开好一张药方,指着纸角上的几个字说道:
“这第一味保婴活命丸,须是贾家济世老店才有!”
单四嫂子接过药方,一面走,一面想。他虽是粗笨女人,却知道何家与济世老店与自己的家,正是一个三角点;自然是买了药回去便宜了。于是又径向济世老店奔过去。店伙也翘了长指甲慢慢的看方,慢慢的包药。单四嫂子抱了宝儿等着;宝儿忽然擎起小手来,用力拔他散乱着的一绺头发,这是从来没有的举动,单四嫂子怕得发。
太阳早出了。单四嫂子抱了孩子,带着药包,越走觉得越重;孩子又不住的挣扎,路也觉得越长。幸而不远便是家,早看见对门的王九妈在街边坐着,远远地说话:
“单四嫂子,孩子怎了?——看过先生了么?”
“看是看了。——王九妈,你有年纪,见的多,不如请你老法眼看一看,怎样……”
“唔……”
“怎样……?
“唔……”王九妈端详了一番,把头点了两点,摇了两摇。
宝儿吃下药,已经是午后了。单四嫂子留心看他神情,似乎仿佛平稳了不少;到得下午,忽然睁开眼叫一声“妈!”又仍然合上眼,像是睡去了。他睡了一刻,额上鼻尖都沁出一粒一粒的汗珠,单四嫂子轻轻一摸,胶水般粘着手;慌忙去摸胸口,便禁不住呜咽起来。
宝儿的呼吸从平稳到没有,单四嫂子的声音也就从呜咽变成号。这时聚集了几堆人:门内是王九妈蓝皮阿五之类,门外是咸亨的掌柜和红鼻老拱之类。王九妈便发命令,烧了一串纸钱;又将两条板凳和五件衣服作抵,替单四嫂子借了两块洋钱,给帮忙的人备饭。
这时候,单四嫂子坐在床沿上哭着,宝儿在床上躺着,纺车静静的在地上立着。许多工夫,单四嫂子的眼泪宣告完结了,眼睛张得很大,看看四面的情形,觉得奇怪:所有的都是不会有的事。他心里计算:不过是梦罢了,这些事都是梦。明天醒过来,自己好好的睡在床上,宝儿也好好的睡在自己身边。他也醒过来,叫一声“妈”,生龙活虎似的跳去玩了。
老拱的歌声早经寂静,咸亨也熄了灯。单四嫂子张着眼。——鸡也叫了;东方渐渐发白,窗缝里透进了银白色的曙光。
下半天,棺材木合上盖:因为单四嫂子哭一回,看一回,总不肯死心塌地的盖上;幸亏王九妈等得不耐烦,气愤愤的跑上前,一把拖开他,才七手八脚的盖上了。
这一日里,蓝皮阿五简直整天没有到。王九妈又帮他煮了饭,凡是动过手开过口的人都吃了饭。太阳渐渐显出要落山的颜色;吃过饭的人也不觉都显出要回家的颜色,——于是他们终于都回了家。
单四嫂子虽然粗笨,却知道他的宝儿也的确不能再见了。叹一口气,自言自语的说,“宝儿,你该还在这里,你给我梦里见见罢。”于是合上眼,想赶快睡去,会他的宝儿。
单四嫂子终于朦朦胧胧的走入睡乡,全屋子都很静。这时红鼻子老拱的小曲,也早经唱完;跄跄跟跟出了咸亨,却又提尖了喉咙,唱道:
“我的冤家呀!——可怜你,——孤另另的……”
蓝皮阿五便伸手揪住了老拱的肩头,两个人七歪八斜的笑着挤着走去。
单四嫂子早睡着了,老拱们也走了,咸亨也关上门了。这时的鲁镇,便完全落在寂静里。只有那暗夜为想变成明天,却仍在这寂静里奔波;另有几条狗,也躲在暗地里呜呜的叫。
写于1920年
【注】①老拱:泛指普通百姓。②中焦塞着:中医用语,指消化不良一类的病症。③火克金:中医用语,中医学用古代五行相生相克的说法来解释病理。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单四嫂子虽然粗笨,但知道求神、许愿、吃单方对儿子的病已无作用后,能毅然决然地下定决心带儿子去看医生。
B.儿子的死,为乡邻们提供了一次趁火打劫单四嫂子的机会,他们来只是因为“凡是动过手开过口的人”都能吃顿饭。
C.单四嫂子焦急如焚,而何小仙却故作矜持、半吞半吐,店伙“慢慢的包药”,真实再现了封建社会医风散漫的状况。
D.“跄跄踉跟”“七歪八斜”“笑着”“挤着走去”,突出了老拱和蓝皮阿五二人唱曲时的思想肮脏、行为无聊的特点。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深更半夜没有睡的只有两家”的描写看似闲笔,其实有深层意义,前者没睡是因吃喝,后者没睡是生活所迫,形成鲜明对比。
B.“保婴活命丸”“贾家济世老店”,药名和店名的命名体现了鲁迅创作的讽刺特色,药不能“保命”,店是“假”的。
C.小说运用“唔……”“不耐烦”“气愤愤”等语言、神态细节,入木三分地刻画出王九妈冷漠、世故的特点,令人痛恨。
D.小说中的形象多具有象征意义,“暗夜”象征着当时的黑暗社会,躲在暗地里呜呜地叫的“几条狗”象征着黑恶残余势力。
8.“明天”一词小说中出现过三次,请指出都是在何种情景下出现的?各有何象征意义?(5分)
9.鲁迅认为,小说必须是“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请结合小说,指出单四嫂子身上存在着哪些“病苦”。(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赵高请诈以始皇命诛扶苏而立胡亥为太子。胡亥然其计。乃见丞相斯曰:“上赐长子书及符玺,皆在胡亥所。定太子,在君侯与高之口耳。事将何如?”斯曰:“安得亡国之言!此非人臣所当议也!”高曰:“君侯材能、谋虑、功高、无怨、长子信之,此五者皆孰与蒙恬?”斯曰:“不及也。”高曰:“然则长子即位,必用蒙恬为丞相,君侯终不怀通侯之印归乡里明矣!胡亥慈仁笃厚,可以为嗣,愿君审计而定之!”丞相斯以为然,乃相与谋,诈为受始皇诏,立胡亥为太子。更为书赐扶苏,数以不能辟地立功,士卒多耗,数上书,直言讲谤,日夜怨望不得罢归为太子;将军恬不矫正,知其谋,皆赐死。
扶苏发书,泣,入内舍,欲自杀。蒙恬曰:“今一使者来,即自杀,安知其非诈!复请而后死,未暮也。”使者数趣之。扶苏谓蒙恬曰:“父赐子死,尚安复请!”即自杀。蒙恬不肯死,使者以属吏,系诸阳周。二世欲诛蒙恬,二世兄子子婴谏。二世弗听。恬曰:“今臣将兵三十余万,身虽囚系,其势足以倍畔。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不忘先帝也。”乃吞药自杀。
(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豪杰亡秦》,有删减)
材料二
苏子曰:“呜呼!秦之失道,有自来矣,岂独始皇之罪?自商鞅变法,以殊死为轻典,人臣狼顾胁息,以得死为幸。何暇复请?方其法之行也,求无不获,禁无不止,鞅自以为轶尧、舜而驾汤、武矣。及其出亡而无所舍,然后知为法之弊。夫岂独鞅悔之,秦亦悔之矣。荆何之变持兵者熟视始皇环柱而走莫之救者以秦法重故也。李斯之立胡亥,不复忌二人者,知威令之素行,而臣子不敢复请也。二人之不敢复请,亦知始皇之鸷悍而不可回也,岂料其伪也哉?李斯之智,盖足以知扶苏之必不反也。”
(选自苏轼《始皇论》,有删节)
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荆轲之变A持兵者B熟视C始皇D环柱E而走F莫之救者G以秦法重H故也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不及,文中指比不上,与《师说》中“其贤不及孔子”的“不及”意思相同。
B.相与,文中指共同,与《赤壁赋》中“相与枕藉乎舟中”的“相与”意思不同。
C.倍,文中通“背”,背叛,与《鸿门宴》中“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的“倍”意思不同。
D.息,文中指气息,与《促织》中“近抚之,气息慑然”的“息”意思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赵高向李斯表明了立胡亥还是扶苏为太子的利害关系,最终李斯接受了赵高的建议,二人伪造诏书,立胡亥为太子。
B.扶苏打开赵高和李斯伪造的诏书,看到诏书中责备他的一些不实内容,委屈得哭了,最终没有听蒙恬的劝告就自杀了。
C.蒙恬想向朝廷“复请”,但二世不听子婴劝谏,执意要杀他,死前他表明心迹,明知必死无疑但不能举兵而负了先人先帝。
D.商鞅变法后,自以为超过了尧舜而凌驾于商汤和周武王之上,在他出逃而没有地方住时,才知道用法律治理天下也有其弊端。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蒙恬不肯死,使者以属吏,系诸阳周。(4分)
(2)秦之失道,有自来矣,岂独始皇之罪?(4分)
14.李斯为什么敢于与赵高一起篡改诏书,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有所不同,请简要概
括。(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满庭芳·促织儿①
张镃
月洗高梧,露溥幽草,宝钗楼外秋深。土花③沿翠,萤火坠墙阴。静听寒声断续,微韵转、凄咽悲沉。争求侣,殷勤劝织,促破晓机心。
儿时曾记得,呼灯灌穴,敛步随音。任满身花影,犹自追寻。携向华堂戏斗,亭台小、笼巧妆金。今休说,从渠床下,凉夜伴孤吟。
【注】①这首词是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张在友人张达可家会饮时,听到屋壁间蟋蟀声,有感写下该词。②露:露水多的样子。③土花:苔藓。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月光如洗,照在高高的梧桐树上,浓浓的秋雾打湿了小草,庭外一派夜深人静。
B.本词用字传神、巧妙,如“洗”字传达出秋月明净之美,“沿”字化静态为动态。
C.“任满身”二句纯用白描语言,写出儿童的天真活泼及带着稚气的小心和淘气。
D.如今,任从促织在沟渠、床下孤鸣于深秋的凉夜中,词尾总括全篇,点明题旨。
16.本词写促织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请结合相关词句简要赏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和冉有都表示他们能用三年的时间使一个小国变样,子路是“ ”,冉有是“ ”。
(2)朱熹“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借“东风”写出春景之新,而李煜《虞美人》“ , ”则借“东风”写出春愁之深。
(3)课堂上,同学们都在纷纷发言,谈论自己的志向,羞涩的陈力不敢说出自己的,我可以用“ ? ”来鼓励他。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对一把解腕尖刀多处倾注笔墨,以至我们在阅读时,会多次关注这把刀。这把“解腕尖刀”的出现, ① 。当李小二告知林冲,陆谦等人已追至沧州,有密谋加害之意时,林冲“大怒”,随即去街上买了把“解腕尖刀”,带在身上, ② 。身为配军的林冲被允许携带的防身武器是一杆花枪。然而,要在_ A_ 的人流中找寻仇家,携带花枪就不妥当了,锐利小巧便于隐藏的“尖刀”却正适合,这才有了“尖刀”的出场。林冲带了“尖刀”, ③ ,四处寻找仇家,也是带了这把“尖刀”去的草料场。这种时候的“尖刀”应该是装在刀鞘中的,因为我们既没有看到尖刀的寒光,也没有嗅到杀人的血腥。
然而让一些读者 B 的是,在雪夜报仇的场景中,禁军教头林冲分明是可以用那杆花枪刺死仇敌陆虞候的,为什么偏用尖刀呢? ④ 。因为此时的林冲 C 涌上心头,不用尖刀,不足以解恨。
18.请在文中横线A、B、C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下列句子中的“也”与文中加点的“也”,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水库可以灌溉、发电,也可以养鱼。 B.你也得对人家客气点儿吧。
C.即使你不说,我也会帮助你的。 D.连七八岁的孩子也学会了电脑。
20.“既有偶然性又有必然性”这句话出现的位置,最恰当的是(3分)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几乎每个人都曾有过失眠的经历,但 ① ,就是患上“失眠症”了。只是当失眠引起的症状维持两周以上,且一定程度影响到白天的社交活动时, ② 。所以也不要因为一两次的失眠就给自己扣上“失眠症”的帽子,越是在意失眠,越容易引起精神紧张,这样更会导致晚上睡不好。
睡眠质量涉及睡眠分期,即非眼球快速运动睡眠和眼球快速运动睡眠,也称“深睡眠”和“浅睡眠”。如果深睡眠不足,人一觉醒来依然会浑身乏力、无精打采,睡的时间再长也觉得疲惫不堪,对健康影响很大。如果一个人睡眠时间足够,但睡眠质量不好,例如浅睡眠时长占比大、频繁做梦、睡眠期间打鼾,或是熬夜、晚起等,对健康同样有害。
青年人深度睡眠时间通常占整个睡眠时间的20%~25%,如果一晚上睡8小时,大约会经历4~5次深度睡眠,深度睡眠时间约2小时。老年人睡眠时间通常更短, ③ 。所以,不能把睡眠时间长短作为睡眠质量是否好的判断标准。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22.简述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准确流畅,不超过60个字。(5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本试卷现代文阅读I材料一指出,中国建筑在自然地形中选择一种“谦卑的姿态”,表现出人向自然学习的态度,使中国建筑自成一格。其实,在历史的各个时期,在当今的崭新时代,在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都选择了这种“谦卑的姿态”。
请以“谦卑的姿态”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级高一年级教学测评月考卷(七)
语文参考答案
1.(3分)D 【解析】D.“崇尚‘自然’和顺应生态环境的建筑法则,有利于……”不正确,原文“崇尚‘自然’……是顺应生态环境的建造法则”中,“崇尚‘自然’的建筑法则”和“顺应生态环境的建造法则”是对等关系,不是选项所说的并列关系。
2.(3分)C 【解析】A.“必须在新的现实中来重新创建它的当代版本”不正确,从原文“如果我们能够意识到”“有必要在新的现实中”看,“在新的现实中重新创建它的当代版本”是有前提条件的,且“有必要”和“必须”表达的语气也不同。B.“都意味着危险”不正确,原文只说西方建筑传统意味着危险。D.“这都是因为……”不正确,从原文看不出这种因果关系,属强加因果。
3.(3分)C 【解析】材料一论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思想:在自然面前保持谦卑思想、不同于西方享有面对自然的独立地位的思想、反复循环使用原建筑材料。C.体现了中西方建筑的不同风格特点。A中的“征服自然的精神”,B中的“享有面对自然的独立地位”,D中的“舍弃建筑的原材料”,都不符合中国传统建筑思想的内容要求。A.“雕刻”不属于建筑的范畴,B.“享有面对自然的独立地位”是西方建筑思想,D.“舍弃建筑的原材料”不符合中国传统建筑的反复使用某些材料的节约思想。
4.(3分)C 【解析】从原文“不仅意味着从自然形象中汲取灵感,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使建筑与自然发生关系;更意味着树立以‘天人合一’为核心的美学追求”看,内容重点需落在“树立以‘天人合一’为核心的美学追求”上,可见③处应是“树立美学追求”。
5.(6分)①要顺应河流生态环境,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文化公园;②注重人文情怀,建设自然与人文于一体的文化公园;③运用传统材料和工艺,建设具有当地传统风格的文化公园;④要科学规划,让文化公园与城市发展相协调,确保文化公园的使用寿命。(每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三点即可得满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6.(3分)B 【解析】A.“毅然决然地下定决心带儿子去看医生”不正确,选文“那只有去诊何小仙了”“只有去诊何小仙这一条路了”表明单四嫂子是出于无奈才决定去看医生的。C.“真实再现了封建社会医风散漫的状况”不正确,鲁迅写作本文不是为了表现医风,而是为了表现封建社会炎凉的世态人情,表现当时人们的冷漠。D.“二人唱曲”不正确,从原文“这时红鼻子老拱的小曲,也早经唱完……却又提尖了喉咙,唱道”看,唱曲的只有老拱。
7.(3分)D 【解析】D项“‘几条狗’象征着黑恶残余势力”不正确,这里没有象征意义,只是写实。
8.(5分)①第一次:是在宝儿病重之时,单四嫂子以为宝儿“到了明天,太阳一出,热也会退,气喘也会平的”,“明天”象征着单四嫂子的希望;②第二次:是宝儿病死之后,单四嫂子期待“这些事都是梦。明天醒过来,自己好好的睡在床上,宝儿也好好的睡在自己身边”,象征着单四嫂子的期待和希望;③第三次:单四嫂子已接受了宝儿死了的事实,“只有那暗夜为想变成明天,却仍在这寂静里奔波”,单四嫂子已没有了希望,“明天”象征着她的绝望。(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给3分,答出三点给5分;给满5分为止。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9.(6分)①物质生活的“病苦”:她黑夜白天辛苦纺纱,养活自己和儿子;②儿子身体疾病的“病苦”:儿子发热、气喘,却无能为力;③精神上的“病苦”:她迷信、麻木,为给儿子治病,她求神、许愿、吃单方,儿子死后,面对众人的冷漠欺骗,她只是麻木地应对。(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0.(3分)AFG 【解析】原文标点:荆轲之变,持兵者熟视始皇环柱而走,莫之救者,以秦法重故也。从意思看,这几句话意思是说荆轲刺秦王时,手持兵器的侍卫因惧怕严厉的法令(秦法规定手持兵器的人不能上大殿),只能眼看着始皇绕着柱子跑而不敢去救。根据意思断句即可。
11.(3分)C 【解析】A.正确。都是“比不上”的意思。B.正确。共同、一起/互相。C.不正确。都是“背叛”的意思。D.正确。都是“气息、呼吸”的意思。
12.(3分)B 【解析】B.“委屈得哭了”不正确,从原文看不出有这层意思。
13.(8分)翻译:
(1)(4分)蒙恬不肯去死,使者把他交给官吏,囚禁在阳周。(译出大意给2分;“属吏”“系”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2)(4分)秦国失道于民由来已久了,哪能唯独怪罪秦始皇一个人呢?(译出大意给2分;“有自来”“岂独”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14.(3分)①材料一:李斯出于个人私心,知道参与篡改诏书能做丞相。②材料二:李斯料到扶苏不敢复请、抗旨谋反,不会危及自己。(答对一点给1分,答对两点给3分。)
15.(3分)D 【解析】D项“在沟渠、床下孤鸣”不正确。“渠”在这里不是沟渠,而是代词,它,此处代指促织。
16.(6分)①实写:“静听寒声断续,微韵转、凄咽悲沉”,眼前听到秋夜促织鸣声时断时续,婉转有致而悲凄幽咽。②虚写:“争求侣,殷勤劝织”,想象促织鸣叫是在求侣也是劝人织布;“儿时曾记得”五句,忆儿时捕促织时的快乐生活;“携向华堂戏斗”三句,联想从前斗促织的盛大情景。③通过写眼前和往昔情景,虚实结合,表达了词人的孤独悲苦之情,抒写了今昔对比之感。(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7.(6分)
(1)可使有勇 可使足民
(2)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3)何伤乎 亦各言其志也
(每答对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该空不给分。)
18.(3分)A熙熙攘攘(或“熙来攘往”“络绎不绝”) B大惑不解 C新仇旧恨(每答对一处给1分,有错别字该处不给分。)
19.(3分)A 【解析】文中的“也”是副词,表示同样。A.副词,表示同样。B.副词,表示委婉。C.副词,用在转折或让步的句子里(常跟上文的“虽然、即使”等呼应),隐含结果相同的意思。D.副词,表示强调(有时跟上文的“连”字呼应)。
20.(3分)A 【解析】①处前“这把‘解腕尖刀’的出现”是名词性短语,不能单独成句,所填句子放在该处恰好共同构成一个完整句子。
21.(6分)
①并不是说失眠了
②可以称之为“失眠症”
③深度睡眠占比也在减少
(每写出一处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字数不合要求,酌情扣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2.(5分)示例:①睡眠质量涉及深睡眠和浅睡眠两个分期,②与睡眠时间长短关系不大,③所以深睡眠不足或浅睡眠占比大时,④会导致睡眠质量差而影响健康。(写出两点给1分,写出三点给2分,写出四点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句子包含正确的因果关系给1分;表达准确流畅给1分。字数不合要求,酌情扣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3.(60分)【解析】材料第一句话由中国建筑引出话题“谦卑的姿态”,并指出了这一话题的好处、作用。第二句话拓展开去,指出在各个时期、各个方面都表现有这种“谦卑的姿态”,提示了我们思考、写作的范围。可有如下立意参考:建筑因谦卑的姿态而自成风格,人生因谦卑的姿态而健康成长;拿出谦卑的姿态,谋求事业的发展;生活时时处处需要谦卑的姿态;只有谦卑的姿态,才能带来多元并存发展局面;选择谦卑的姿态,闯出一片新天地;谦卑的姿态,成就全新的自我;等等。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材料一:
赵高请求诈称秦始皇的遗诏诛杀扶苏而立胡亥为太子。胡亥同意了赵高的计策。赵高于是拜见丞相李斯,说:“皇上赐给扶苏的诏书和符玺,都在胡亥那里。关于定立谁为太子,这事全在您与我口中的一句话而已。您看这事该怎么办呢?”李斯说:“你怎么能说这种亡国之言呢!此事不是我们这些为人臣子者所应当议论的啊!”赵高说:“就才能、谋略、功勋、无怨恨以及获得的扶苏的信任,这五点您与蒙恬相比如何?”李斯回答:“都比不上他。”赵高说:“这样的话,只要扶苏即位,就必定会任用蒙恬为丞相,届时您再想怀揣侯爵的印玺荣归故里显然是不可能的了。胡亥仁慈忠厚,可以立为皇位继承人,希望您能慎重考虑一下而后作出定夺!”丞相李斯认为赵高说得很有道理,便与赵高共同谋划,诈称接受的始皇遗诏是立胡亥为太子。然后又篡改秦始皇写给扶苏的遗诏,指责他未能开疆拓土,建立功勋,致使士兵多受损伤,反而还屡次上书,直言毁谤,日夜埋怨不能早日回到咸阳当太子;将军蒙恬不能纠正扶苏的过失,反而参与其不轨图谋,皆予以赐死。
扶苏接到诏书,哭着进了室内,想要自杀。蒙恬劝他说:“今天仅派一个使者来,我们就要自杀,怎么能知道这不是欺诈呢?等我们再次奏请之后确定是否真实,再去死也不迟。”使者多次催促他们自尽。扶苏对蒙恬说:“父亲赐儿子死,不必再请示什么了。”随即自杀。蒙恬不肯去死,使者把他交给官吏,囚禁在阳周。秦二世胡亥想要杀掉蒙恬,二世的侄子子婴规劝。秦二世根本不听其劝告。蒙恬说:“如今我率领三十多万军队在外,虽然身被囚禁,还有势力足够进行反叛。然而我知道必死无疑却还要遵守道义,是因不敢辱没先人的教诲,不敢忘记先帝的恩德。”于是吞药自杀身亡。
材料二:
苏轼说:“唉,秦国失道于民由来已久了,哪能唯独怪罪秦始皇一个人呢?从商鞅变法开始,把判处死刑作为处罚从宽的法律,大臣们谨慎多虑屏住呼吸,把能判死罪作为幸事,哪有时间再去申诉?依托他的规则去行事,提出的要求没有不被满足的,不让别人做的事情没有不立刻停止的,商鞅自以为超过了尧舜而凌驾于商汤和周武王之上。以至于等到他出逃而没有地方住的时候,才知道用法律治理天下,也有其弊端。这岂止是让商鞅一人后悔的,秦国也后悔不已啊。荆轲发动政变时,拿着兵器的人仔细地盯着秦始皇绕着柱子跑,没有人来相救,是因为秦朝的法律严厉的缘故。李斯拥立胡亥,不再忌惮扶苏和蒙恬的原因,是知道严厉的法令一贯认真执行,(根据法令)做大臣的不敢(违律)再次奏请(皇帝)。他们二人不敢再请示,由此也知道秦始皇的凶猛勇悍,向来说一不二军令如山不可挽回,哪里会料到诏书是假的呢。以李斯的智慧,早就能够预知到扶苏一定不会谋反的。”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文件包含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大附中2023级高一年级教学测评月考卷六语文pdf、2023级高一年级教学测评月考卷六语文-答案docx、2023级高一年级教学测评月考卷六语文-答案pdf、2023级高一年级教学测评月考卷六语文-双向细目表docx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共10页。
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