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山东齐鲁名校大联考高三四模地理试题(学生版+教师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届山东齐鲁名校大联考高三四模地理试题(学生版+教师版),文件包含2024届山东齐鲁名校大联考高三四模地理试题教师版docx、2024届山东齐鲁名校大联考高三四模地理试题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
本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随着我国高铁的发展,公路、航空等客运受到了较大冲击。在此背景下,各运输行业间既需要扬长避短展开竞争,也需要互相建立协作关系。高铁与航空在不同的运输距离内具有不同的竞争格局。表为6条路线上高铁与航空的班次数量、运行时间和票价统计数据。完成下面小题。
1. 高铁、航空客源竞争最激烈的路线是( )
A. 北京一济南、上海一合肥B. 北京—沈阳、武汉一广州
C. 北京一济南、北京一福州D. 北京一福州、北京一广州
2. 在不同运输距离的竞争格局中,面对高铁带来的竞争,航空业最宜采取的对策是( )
A. 扩大300~500千米距离航线的班次数量
B. 扩大500~1000千米距离航线的班次数量
C. 优化300~500千米距离航线飞行路线,降低燃油成本
D. 优化500~1000千米距离航线飞行路线,降低燃油成本
3. 目前我国许多新建高铁在靠近机场的位置设站,主要目的是( )
A. 与航空运输竞争短途客源B. 与航空运输竞争长途客源
C. 便于换乘,扩大短途客源D. 替代航空,减少碳排放量
【答案】1. B 2. D 3. C
【解析】
【1题详解】
各条路线上的高铁和航空各有优势和不足,竞争力相差不大时,竞争最为激烈。由表可知:北京一济南、上海一合肥两条路线距离小于500千米,高铁班次数量明显高于航空,运行时间相差不大,高铁(一等座)的票价均低于航空(经济舱),说明航空处于极大的竞争劣势,高铁具有显著的竞争优势,两者竞争不激烈;北京一福州、北京一广州两条路线距离大于1500千米,高铁运行时间已远超过航空,航空班次数量远超过高铁,票价差距不大,说明航空竞争优势凸显,两者竞争不激烈;北京—沈阳、武汉一广州两条路线距离在500~1000千米,航空具有运行时间短的优势,高铁具有票价低的优势,班次数量差距较小,说明两者竞争最激烈。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题详解】
由上题分析可知,航空与高铁竞争最激烈的运输距离是500~1000千米,高铁具有压倒性优势(航空受冲击最大的)的运输距离是300~500千米,航空具有压倒性优势的运输距离是1000千米以上(1500千米以上优势更明显)。因此,300~500千米距离航线的班次数量应该缩减,以保证上座率,但因为距离较短,飞行路线难以调整,AC错误;500~1000千米距离竞争最激烈,航空需要适当减少班次数量(提高上座率)而不是扩大班次数量,同时采取提高服务水平(如登机、安检的便捷性)、调整飞行路线(降低燃油成本)等措施进行竞争,D正确,B错误。故选D。
【3题详解】
各交通运输方式之间有竞争的一面,也有协作的一面。出行者“零距离换乘”的便捷需求得到政府和企业重视,,打造公路、高铁、航空和地铁等一体衔接的综合交通枢纽,是未来国内交通发展的方向。当前许多航空公司都推出了“空铁联运”“空巴通”等多种交通方式组合服务,汽车公司也推出“航空十租车”“高铁十租车”等多样化交通结合方式,多数城市普遍将地铁、公交和大巴等运输系统拓展至航空和高铁站台。新建高铁靠近航空站布局的主要目的是便于换乘(便于机场周边旅客登机或离机后旅客抵达周边目的地),与航空相比较,承接的主要是短途运输任务(或短途客源),与航空的关系是协作不是竞争,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分析当代社会交通运输在不断地向高速化方向发展,高铁和航空运输都属于快速运输的现代化运输方式,但是高铁和航空运输比较,仍有差异,就速度而言,航空运输比高铁速度快,在长距离运输中具有明显优势,就运输价格来说,高铁比航空低,优势明显,在短距离运输中占优势。
钢铁生产可分为以铁矿石为原料的长流程和以废钢为原料的短流程两类。我国的H公司是国内外众多高端制造企业的供应商,以多品种、小批量的特钢为主要产品。2020年10月,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的H公司新厂正式投产,采用短流程工艺炼钢,并且与京津冀地区的多家汽车拆解厂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绿色环保效益明显提升。完成下面小题。
4. H公司以多品种、小批量的特钢为主要产品,主要目的是( )
A. 减少能源消耗B. 促进多元化发展
C. 获取更多利润D. 实现标准化生产
5. 与长流程相比,位于石家庄市的H公司新厂采用短流程工艺使绿色环保效益明显提升,关键在于( )
A. 使用“绿色”原料B. 生产高端产品
C. 精简生产规模D. 减少运输距离
6. 位于石家庄市的H公司新厂与京津冀地区周边的多家汽车拆解厂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主要有利于( )
A. 联合研发技术B. 实现产业升级
C. 拓展销售市场D. 保障原料供应
【答案】4 C 5. A 6. D
【解析】
【4题详解】
材料“我国的H公司是国内外众多高端制造企业的供应商”,H公司以多品种、小批量的特钢为主要产品,主要应用于高端制造业领域,与多元化发展无关,B错误;产品技术含量高,服务于小市场,该类产品一般价格高,从而使得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C正确;特钢在生产过程中可以实现标准化生产、减少能源消耗,但这不是生产特钢的主要目的,AD错误。故选C。
【5题详解】
由材料分析可知,与以铁矿石为原料的长流程相比,采用废钢为原料的短流程炼钢省去了用煤炭和铁矿石炼铁等高污染物排放工序,主要生产原料为废钢,属于可循环使用的“绿色”原料,实现了从工艺源头降碳,从而促使绿色环保效益明显提升,A正确;该工序精简了生产规模,但根本原因是使用绿色原料,C错误;运输废钢的短流程与运输铁矿石为原料的长流程相比,运输距离不一定减小,D错误;短流程是在生产过程中减少污染物的产生,与它生产的产品类型、特点无关,B错误。故选A。
【6题详解】
高质量废钢资源的充足供应能够保障石家庄市H公司新厂的生产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这需要建立稳定的废钢供应链。京津冀地区距离石家庄市的H公司新厂较近,且汽车拆解厂可提供大量的优质废钢。由此推测,与京津冀地区周边多家汽车拆解厂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主要有利于保障原料的稳定供应,D正确;汽车拆解厂不是研发机构,不能与H公司联合研发技术,A错;扩大销售市场和实现产业升级要靠H公司自身技术、产品质量的提升,与汽车拆解厂无关,BC错误。故选D。
【点睛】工业布局的区位因素—自然因素:土地、水源、能源、矿产资源;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运输、劳动力、地区发展水平、政策。
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喀什河中游河谷地带的吉仁台沟口遗址、我国2018年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是一个规格较高、保存完整的青铜时代为主体的聚落遗址。考古发现:古人在此生活和进行生产的时间距今约3600~3000年,房屋随时间推移有“由大到小、由讲究到简陋”的演变规律,是生产方式转变的重要标志。图示意该遗址所在喀什河河谷段的地质、地形横向剖面。完成下面小题。
7. 图中T2阶地及其上覆砾石层和黄土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
A. 黄土堆积 砾石堆积 阶地发育
B. 砾石堆积 黄土堆积 阶地发育
C 砾石堆积 阶地发育 黄土堆积
D. 阶地发育 砾石堆积 黄土堆积
8. 推测吉仁台沟口遗址可能位于( )
A. 甲处B. 乙处C. 丙处D. 丁处
9. 推测该遗址“房屋随时间推移由大到小、由讲究到简陋”反映的生产方式转变是( )
A. 由原始采猎农业向定居种植业转变
B. 由定居种植业向兼放养型畜牧业转变
C. 由圈养型畜牧业向放养型畜牧业转变
D. 由放养型畜牧业向游牧型畜牧业转变
【答案】7. C 8. B 9. D
【解析】
【7题详解】
砾石为河相堆积(图中漫滩相粉砂也可证明),应该是河漫滩地貌,因此先有河漫滩砾石堆积,再有河流下切侵蚀,进而形成阶地;阶地形成后,风力沉积作用形成黄土层。T2阶地及其上覆砾石层和黄土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砾石堆积、阶地发育、黄土堆积,A、B、D错误。故选C。
【8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丁为砾石堆积区,不利于古人生产、生活,A、D错误;丙为基岩内,不可能有古人遗址,C错误;乙处是平坦开阔的阶地,且有黄土覆盖,水土、生物条件较好,适合于古人生活和生产,故选B。
【9题详解】
器具、居所以及作物、牲畜遗存都能反映生产特点。该遗址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喀什河中游河谷地带,属于草原区,早期农业是农耕兼有圈养和放养牲畜,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游牧逐渐从畜牧中分离出来,游牧可以从更大的空间获取草料扩大生产,器物和居所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大而且讲究的房屋适合定居畜牧,小、简陋的房屋(如简易帐篷)适合游牧。“房屋随时间推移由大到小、由讲究到简陋”反映的生产方式转变是由放养型畜牧业向游牧型畜牧业转变,故A、B、C错误,D正确。
【点睛】吉仁台沟口遗址是目前新疆伊犁河谷发现的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以青铜时代遗迹为主体的聚落遗址,对于研究新疆史前时期的年代分期、文化谱系、聚落形态、社会状况以及中西文化交流等,都具有重大学术价值。居址区位于喀什河北岸一处三级台地上,台地北高南低,南北宽约200米,东西长约400米,面积约8万平方米。台地上有厚5~10米的次生黄土堆积层,其下为卵石河床。根据古地质调查,该区域为喀什河古河道,距今一万年左右河道下切后形成台地。台地上草场丰茂,宜于放牧。
多枝柽柳耐旱、耐热、耐盐、喜沙、喜水,广泛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盐碱化平原和河滩地上。新疆某研究区内风沙土、草甸土和盐土生境中多枝柽柳的种群密度较大,吐加依土生境(以荒漠地区胡杨林及灌木林下的土壤为基础的生境类型)多枝柽柳的种群密度较小。表为该研究区不同生境要素状况。完成下面小题。
10. 该研究区吐加依土生境的特点是( )
A. 土壤质地为疏松的砂粒,有机质含量极低
B. 土壤潮湿,具有腐殖质表层,水分条件好
C. 土壤质地较粗,土表具有特殊的叶垫表层
D. 地下水埋藏浅,地表有盐霜或薄盐结皮层
11. 造成该研究区多枝柽柳种群密度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土壤质地B. 有机质含量
C 盐分含量D. 地下水埋深
【答案】10. C 11. D
【解析】
【10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吐加依土生境位于胡杨林或灌木林下,多枯枝落叶,干旱环境不易分解,故形成叶垫表层。由表可知,吐加依土生境土壤质地为砂砾质,质地较粗,C正确;土壤质地为疏松的砂粒,有机质含量极低,是风沙土生境的特点,A错误;土壤潮湿,具有腐殖质表层,水分条件好,是草甸土生境的特点,B错误;地下水埋藏浅,地表有盐霜或薄盐结皮层,是盐土生境的特点,D错误。故选C。
【11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该研究区内风沙土、草甸土和盐土生境中多枝柽柳的种群密度较大,吐加依土生境中多枝柽柳的种群密度较小。多枝柽柳有喜水的习性,由表可知,吐加依土生境地下水埋藏很深,故是其种群密度较小的主要影响因素,D正确;吐加依土生境的土壤质地与其他三种没有明显的差异,A错误;吐加依土生境的有机质含量与草甸土一致,但密度不一样,B错误;吐加依土生境的盐分含量与风沙土一致,但密度不一样,C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自然环境的整体性,植被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有以下几方面:植被根系发达,可适应耐旱、耐贫瘠、抵抗强风;叶片厚、有蜡质层,可适应反射阳光、减少蒸腾、抗旱;叶子细小,可防蒸腾,防热量散失;茎粗壮,储水量大;倾斜,当地风力大;花色鲜艳,吸引动物为其传播花粉;生长速度快,当地气候暖季短或雨季短。
博斯普鲁斯海峡(图)是沟通黑海和马尔马拉海的一条狭窄水道。海峡内存在流向相反的表层洋流和底层洋流。与一般的大洋表层洋流相比,该表层洋流流速较快。研究发现,黑海多年水量维持稳定,表层海水盐度仅为12%~22%,而200米以下海水盐度约为35%,与正常海水盐度相近。完成下面小题。
12. 博斯普鲁斯海峡的表层洋流( )
A. 由黑海流向马尔马拉海,流量大于底层洋流
B. 由黑海流向马尔马拉海、流量小于底层洋流
C. 由马尔马拉海流向黑海,流量大于底层洋流
D. 由马尔马拉海流向黑海,流量小于底层洋流
13. 博斯普鲁斯海峡表层洋流流速快的原因有( )
①海峡狭窄、形成狭管效应②海峡顺直、对洋流阻滞作用小
③黑海和马尔马拉海之间的水位差异大④受盛行西风影响、加快流速
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③④
【答案】12. A 13. B
【解析】
【12题详解】
黑海表层盐度低,水位高,表层海水经博斯普鲁斯海峡流向马尔马拉海,底层海水由马尔马拉海流向黑海,形成典型的密度流;黑海水量的收入=降水量+径流汇入量十经海峡底层流入的洋流;黑海水量的支出=蒸发量十经海峡表层流出的洋流;黑海多年水量稳定,说明其水量的收入和支出相等。黑海表层盐度低,说明其降水量十径流汇入量>蒸发量,故经海峡底层流入的洋流量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届山东省天一大联考高考模拟预测地理试题(学生版+教师版 ),文件包含2024届山东省天一大联考高考模拟预测地理试题教师版docx、2024届山东省天一大联考高考模拟预测地理试题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山东齐鲁名校大联考高三四模地理试题,共6页。
这是一份2024届山东齐鲁名校高三下学期三月大联考地理试题,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