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教师版 )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812913/1-171729829058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教师版 )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812913/1-171729829171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教师版 )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812913/1-171729829180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学生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812913/0-171729828204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学生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812913/0-171729828210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学生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812913/0-171729828213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学生版+教师版 )
展开这是一份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学生版+教师版 ),文件包含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教师版docx、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书写;必须在题号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无效;保持答卷清洁、完整。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试题卷学生保存,以备评讲)。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l35.5 S32 Ca40
一、选择题:本题共14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人类生活离不开材料科学,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聚氯乙烯可用于食品、药物、日常用品等的包装材料
B. 制造“蛟龙号”潜水器载人球舱钛合金比纯金属钛的强度更大,但熔点更低
C. 航空材料中用到的聚乙炔高分子材料能像金属一样具有导电性
D. 光纤、石墨烯和玻璃都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属于苯的同系物B. 丙烷分子的球棍模型:
C. 一氯甲烷的电子式:D. 丙烯分子的结构式:CH3-CH=CH2
3. 下列实验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4. 硫的氟化物通常是无色、无臭、无毒的气体,性质稳定且有优良绝缘性能,常用作高压发电机的绝缘气体。制备的反应为:,若生成11.2L 气体(标准状况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
A. 反应中转移电子的数目为1.5
B. 还原产物质量为67.5克
C. 分子中的σ键与π键的数目之比为2∶1
D. 加入能降低该反应的反应热
5. 是一种典型的配合物,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基态N原子的轨道表示式为
B. 第一电离能大小顺序:N>S>O
C. 1ml 中含有12ml共价键
D. N原子和S原子的杂化方式都为杂化
6. 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7. 我国科研工作者提出通过电解原理联合制备环氧乙烷同时处理酸性含铬废水,其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双极膜由阳离子交换膜和阴离子交换膜组成,工作时内层H2O解离为和,并分别向两极迁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极b为电源负极
B. 膜q为阳离子交换膜
C. N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D. 工作时,NaOH溶液浓度保持不变
8. 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的一氯代物有4种
B. 的名称为:2-乙基-1,3-二丁烯
C. 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
D. 分子式为且属于芳香族化合物同分异构体共有10种
9.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A. 用惰性电极电解氯化镁溶液:
B. 硫酸铵溶液显酸性:
C. 二元弱酸亚磷酸()溶液与足量的NaOH溶液:
D. Al与NaOH溶液:
10. 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W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由X、Y、Z、W四种元素形成的离子化合物G结构如下,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X与Y、Z、W均能形成10电子化合物
B. 上述阳离子里没有配位键
C. 简单氢化物的沸点:Y
11. 碱金属氯化物是典型的离子化合物,NaCl和CsCl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其中的碱金属离子能够与冠醚形成超分子。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NaCl晶胞中a为
B. CsCl晶体中周围紧邻8个
C. 熔点:NaCl
12. 秦俑彩绘中含有铅白和黄色的。常温下,和在不同的溶液中分别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时pM(阳离子浓度的负对数)与pR(阴离子浓度的负对数)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为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时pM与pR的关系曲线
B. 的数量级为
C. ,正反应比逆反应更难
D. X点时溶液中不能产生沉淀
13. 化合物Z是一种抗骨质疏松药的一种重要中间体,可由下列反应制得。下列有关X、Y、Z的说法正确的是
A. Z与足量的氢气加成后产物中有4个手性碳原子(分子中能与发生加成反应)
B. Z可发生取代、氧化、加成和消去反应
C. 可用溶液鉴别和Z
D. 与足量浓溴水反应,有机产物主要为
14. 某实验小组将足量置于温度为T℃、体积为V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测出总压p随时间的变化如下图中A曲线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在T℃时,该反应压强平衡常数为
B. 若在时刻减小体积为,则容器内压强变化为曲线B
C. 若减少适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 若充入少量,发生反应,T℃达平衡时,与原平衡相比,的分压减小,的分压增大
二、填空题:本题共4个大题,共58分。
15. 废旧三元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主要成分为(含有铝箔、炭黑、有机物等杂质),回收钴、锰、镍、锂等金属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碱浸”后滤渣中主要含有、CO、MnO、、NiO,回答下列问题:
(1)粉碎后“灼烧”的目的是_______。
(2)“酸浸”时加入的目的是_______,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3)“沉锰”后要测定过滤后溶液中的浓度,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取溶液10.00mL,稀释至100mL,取25.00mL稀释后的溶液于锥形瓶中,用浓度为0.1000ml/L的溶液进行滴定,滴定终点时,用去的溶液体积平均值为12.50mL。
①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②达到滴定终点时的现象是_______;
③经计算,过滤后溶液中的浓度为_______;
(4)沉锂后“热水洗涤”滤渣时,判断滤渣是否洗净的方法是_______。
16. 亚硝酸钙是白色粉末,易潮解,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乙醚。实验室用NO和(淡黄色固体)制备无水亚硝酸钙的装置(夹持装置略)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开始先通,一段时间后,向三颈烧瓶中滴加稀硝酸制取NO,B中产生大量气泡时,D处开始加热。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A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为了除去NO中可能混有的杂质和,B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
(3)D装置中与NO发生反应,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
(4)装置E中,酸性可将剩余的NO氧化为,溶液逐渐由橙色变为绿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5)上述装置存在一处缺陷,会导致亚硝酸钙产率降低,改进的方法是_______。
(6)过氧化钙晶体的晶胞结构如下图所示,已知晶胞参数为a pm,键的键长为b pm。
则晶体的密度为_______(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若A原子的分数坐标为,则B原子的分数坐标为_______。
17.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的综合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1)通过查阅资料,计算的反应热。
ⅰ.查阅、和_______的燃烧热数据(填化学式)
ⅱ.查阅水的汽化热:
(2)催化加氢制CH3OH,发生的主要反应有:
反应I:
反应Ⅱ:
反应Ⅲ:
①反应Ⅱ自发进行的条件是_______(填“高温”“低温”或“任意温度”)。
②反应Ⅲ在热力学上趋势大于反应I,其原因是_______。
(3)在5MPa下,和按物质的量之比1∶4进行投料,只发生上述(2)的反应I和反应Ⅲ,平衡时CO和在含碳产物中的物质的量分数及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图中a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
②q曲线在250℃之后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原因是_______。
③250℃时,反应I的浓度平衡常数_______。
(4)科学家利用电化学装置实现两种分子和耦合转化,其原理如图所示,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理论上参加反应的和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
18. 下图是某些有机化合物的转换关系:
已知:,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系统命名为_______。
(2)B中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
(3)反应①、④的反应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
(4)写出由B生成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5)E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生成高聚物,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6)经过两步反应:,已知在该条件下,碳碳双键不能与发生反应,则有机物X的结构简式为______;
(7)G的三聚体的分子式为,氢原子化学环境相同,则三聚体的结构简式为______;
(8)H的同分异构体中,能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结构共有______种(不考虑立体异构体)。
①能与钠反应产生
②在催化剂并加热条件下,能被氧化生成醛类物质选项
实验
结论
A
将乙醇与浓硫酸混合液加热到170℃,产生的气体能使溴水褪色
证明有乙烯生成
B
将电石与水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溶液紫红色褪去
证明有乙炔生成
C
用pH试纸测量相同浓度和NaClO溶液的pH,前者大于后者
酸性:
D
向澄清的苯酚钠溶液中通入,溶液变浑浊
酸性:苯酚<碳酸
A.模拟工业上在镀件上镀银
B.煤的干馏
C.实验室分离苯与甲苯
D.用氢氧化钠溶液滴定醋酸溶液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学生版+教师版 ),文件包含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教师版docx、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学生版+教师版),文件包含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教师版docx、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合考试化学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有机物的转化关系如下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