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第一节 自转和公转课文内容ppt课件
展开任务一 明确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
1.概况(1)自转与地轴: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叫作地球的自转。地球的自转轴叫作 。 (2)地轴与北极星: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 附近。 北极星的仰角等于当地的地理纬度
【拓展延伸】 地球自转线速度的五大应用(1)判断南北半球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纬度升高而降低。由南向北增大,为南半球;由南向北减小,为北半球。(2)判断高、中、低纬度线速度为1 447—1 670千米/时,说明位于低纬度;线速度为837—1 447千米/时,说明位于中纬度;线速度为0—837千米/时,说明位于高纬度。(3)判断地势高低同一纬度,线速度越大,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小,海拔越低。(4)地球自转线速度与航天发射纬度越低,地球自转线速度越大,航天发射获得的初速度越大,越节省燃料。
【生活实践】 1.北半球夜空中的星星围绕北极星做逆时针方向旋转。2.若某日观察夜空中某颗恒星位于正南方天空的时间是21时,则第二天观察到此恒星位于正南方天空的时间是20时56分4秒。3.地球静止卫星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大于地球赤道的线速度。
地球静止卫星距离地球约3.6万千米,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运行轨道为位于地球赤道平面上的圆形轨道,运行周期与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相等。在地球静止轨道上布设3颗通信卫星,即可实现除两极很小一部分地区外的全球通信。下图为我国地球同步通信卫星——中继卫星系统天链二号01—03三颗卫星绕地球运行示意图,Q点在赤道上。据此完成1~2题。1.天链二号卫星随地球运行一周的时间可能是( )A.24小时B.23时56分4秒C.365日5时48分46秒D.365日6时9分10秒2.天链二号卫星比地球上Q点处地物的自转( )A.角速度小B.角速度大C.线速度大D.线速度小
解析 第1题,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地球静止卫星随地球运行一周的时间与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相等,而地球真正的自转周期为一个恒星日,即23时56分4秒。第2题,地球静止卫星运行轨道为位于地球赤道平面上的圆形轨道,运行周期与地球自转一周所用的时间相等,二者的角速度一样大,因地球静止卫星距地轴远,故地球静止卫星线速度大。
任务二 明确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
1.概念:地球绕 的运动。 2.方向: ,在图中用“→”标出。
4.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
365日5时48分46秒
【方法技巧】 近日点和远日点的判断方法
【拓展延伸】 近日点、远日点与冬至日、夏至日(北半球)的区别
【生活实践】 黄河中下游地区有“夏至十八日,冬至当日回”的说法,也就是说夏至之后18天人们才感觉到昼变短,而冬至之后很快便感觉到昼变长,这是因为夏至日前后地球公转速度较慢,冬至日前后地球公转速度较快。【大概念提取】 研究行星的运动特征时,一般从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方式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包括绕转中心、方向、周期、速度、偏心率等。
下图是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丁四点将轨道平均分成四等份。读图,完成1~2题。1.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行所用时间最少的一段是( )A.甲→乙B.乙→丙C.丙→丁D.丁→甲2.每年的11月11日,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距甲、乙、丙、丁四点最近的是( )A.甲B.乙C.丙D.丁
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P在近日点附近。甲、乙、丙、丁四点将地球公转轨道平均分成四等份,甲→乙段地球经过近日点,地球公转速度最快,用时最少。第2题,由图可知,P在近日点附近,时间为1月初,根据地球公转的方向可知,甲、乙日期最接近1月初,而乙为1月初过后,甲为1月初之前,11月11日比1月初早一个多月,故11月11日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最接近甲。
任务三 理解黄赤交角的影响
1.黄赤交角 黄赤交角的大小,在一定时期内可以看作是不变的
2.黄赤交角的特点黄赤交角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一轴、两面、三角度”和“三个基本不变”。其含义如下表所示。
3.二分二至日(本书均指北半球)地球的位置
春分日(3月21日前后)时地球在图中的 位置,夏至日(6月22日前后)时地球在图中的 位置,秋分日(9月23日前后)时地球在图中的 位置,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时地球在图中的 位置。
4.黄赤交角的影响——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方法技巧】 在公转轨道图上判断二分二至日的方法
【生活实践】 1.若黄赤交角的度数变大,则地球表面能被太阳直射的范围变大。2.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使地球表面部分地区同一地点的不同时间获得的太阳辐射有较大的差异,出现季节更替现象。
【填图绘图】 在下面的地球公转轨道图中标出二分日和二至日。
情境探究广东从化北回归线标志塔位于广州市从化区太平镇油麻埔村三甲子坡地上,建于1985年,是南北回归线上高度最高、规模最大的一座标志塔。
(1)(综合思维)南北回归线的纬度是根据什么确定的?
提示黄赤交角的大小。
(2)(地理实践力)下图中表示黄赤交角的是A还是B?
(3)(综合思维)若上图中B变为24°,地球上的五带范围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提示热带、寒带范围变大,温带范围变小。
思维建模[2024·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二质检]下图是地球赤道与地球公转轨道的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图中P点时,北半球的节气应是( )A.春分 B.夏至 C.秋分D.冬至2.假设黄赤交角变为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直射的范围缩小B.回归线度数变大C.极圈度数变小D.太阳终年直射赤道
下图为黄赤交角示意图。读图,完成1题。1.若图中黄赤交角增大1°,则( )A.热带的纬度范围增加1°B.南温带的纬度范围增加2°C.北寒带的纬度范围减少2°D.北温带的纬度范围减少2°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黄赤交角的度数与回归线的纬度数相同,与极圈的纬度数互余。若图中黄赤交角增大1°,则回归线的纬度数增加1°,极圈的纬度数减小1°。由此推算,南北回归线之间热带的纬度范围增加2°,北寒带的纬度范围增加1°,北温带的纬度范围减少2°,南温带的纬度范围减少2°。
北京时间2023年8月23日18时19分,在大连市普兰店区(北纬39.42°,东经122.20°)发生4.6级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下图示意二分二至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据此完成2~3题。
2.此次地震发生时,地球位于( )A.甲、乙之间B.乙、丙之间C.丙、丁之间D.丁、甲之间3.地震发生时太阳直射点( )A.位于北半球,向南移动B.位于北半球,向北移动C.位于南半球,向南移动D.位于南半球,向北移动
地理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第一节 自转和公转作业课件ppt: 这是一份地理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a href="/dl/tb_c4003773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第一节 自转和公转作业课件ppt</a>,共17页。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第一节 自转和公转授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a href="/dl/tb_c4003773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第一节 自转和公转授课ppt课件</a>,共5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能提升•探新知,知识点一地球的自转,自转轴,自西向东,知识点二地球的公转,公转周期,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公转速度,黄赤交角的形成,知识点三黄赤交角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课堂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课堂教学ppt课件,文件包含中图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1章第1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课件ppt、中图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1章第1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学案doc、中图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课后素养落实1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含答案doc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