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
展开注意事项:
1.本试卷总分为150分,考试时长为150分钟;
2.请在“答题卷”上答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由于光速是信号传播的最大速度,当我们观看远距离外的物体时,看到的并非它现在的影像,而是之前某一时刻的。宇宙大爆炸发生在138亿年前,因此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最远处来的光就是那时发出的。由于光传播的这段时间里宇宙膨胀造成的距离改变,发出这些光的地方与我们现在的距离不是138亿光年,而是大约469亿光年。这就是我们此刻所能观测到的宇宙范围,称之为“粒子视界”。当然,未来的观测者将能够看到来自更遥远的地方传来的光波。
我们未来可观测的范围还受到宇宙膨胀速度的影响。由于宇宙膨胀,宇宙间相距遥远的两点在相互远离,远离的速度正比于它们之间的距离,这就是哈勃定律。因此只要足够远,远离的速度将超过光速。这与相对论中光速是物体或信号传播最大速度的说法并不矛盾,因为这是空间膨胀引起的,其速度是相对于遥远的物体而不是本地的物体。如果宇宙膨胀减慢,光最终还是会传过来。但是现在人们发现宇宙膨胀在加速,这种情况下一定距离之外的光将永远无法抵达我们这里,这个界限称为“事件视界”。
通常我们把信号所能传播范围以内的时空称为“可观测宇宙”,有时就干脆简称为“宇宙”。由于上述粒子视界和事件视界的存在,可观测宇宙是有限的,但是在可观测宇宙之外时空还是可以存在的。如果空间是无限的,时空中将存在大量甚至无穷多彼此互相没有直接因果联系的部分,有些学者把这些也称为不同的宇宙。不过,在传统的宇宙大爆炸理论中,这些时空区域都有相同的膨胀历史。因此,称它们为同一宇宙的不同部分更合适一些。
(摘编自陈学雷《宇宙是唯一的吗?》)
材料二:
星系是由气体、尘埃和恒星群(上千亿个恒星)组成的,每个恒星对某人来说都可能是一个太阳。在星系里有恒星、行星,也可能有生物、智能生命和宇宙间的文明。但是从远处着眼,星系更多地使人想起一堆动人的发现物——贝壳,或许是珊瑚——大自然在宇宙的汪洋里创造的永恒的产物。
宇宙间有若干千亿(1011)个星系。每个星系平均由1000亿个恒星组成。在所有星系里,行星的数量跟恒星的总数大概一样多,即1011×1011=1022,在这样庞大的数量里,难道只有一个普通的恒星——太阳——是被有人居住的行星伴随着吗?为什么我们这些隐藏在宇宙中某个被遗忘角落里的人类就这样幸运呢?我认为,宇宙里很可能到处都充满着生命,只是我们人类尚未发现而已。我们的探索才刚刚开始。80亿光年以外嵌着银河系的星系团催迫着我们去探索,探索太阳和地球就更不用说了。我们确信,有人居住的这个行星只不过是一丁点儿的岩石和金属,它靠着反射太阳光而发出微光。在这样的大距离里,它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
但是,这个时候,我们的旅程只到达地球上的天文学所通称的“本星系群”。本星系群宽达数百万光年,大约由20个子星系组成,是一个稀疏、模糊而又实实在在的星系团。其中的一个星系是M31,从地球上看,这个星系位于仙女星座。跟其他旋涡星系一样,它是一个由恒星、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巨大火轮。M31有两个伴侣,它通过引力——跟使我待在坐椅上相同的物理学定律——将矮椭圆星系束缚在一起。整个宇宙中的自然法则都是一样的。我们现在离地球200万光年。
M31以外是另一个非常相似的星系,也就是我们自己的星系。它的旋涡臂缓慢地转动着——每2.5亿年旋转一周。现在,我们离地球4万光年,我们正处于密集的银河中心。但是,假如我们希望找到地球的话,就必须将方向扭转到银河系的边远地带,扭转到接近遥远的旋涡臂边缘的模糊的地方。
我们印象最深刻的是,恒星即使在两个旋臂之间,也像流水一样漂浮在我们的四周——气势磅礴的自身发光的星球,有些虽然像肥皂泡一样脆弱,却又大得可以容得下1万个太阳或1万亿个地球;有些小如一座城池,但密度却比铅大100万亿倍。有些恒星跟太阳一样是孤独的;多数恒星有伴侣,通常是成双成对,互相环绕。但是那些星团不断地从三星系逐渐转化成由数十个恒星组成的松散的星团,再转化成由百万个恒星组成的璀璨夺目的大球状星团。有些双星紧靠在一起,星体物质在它们之间川流不息;多数双星都像木星与太阳一样分离开来。有些恒星——超新星——的亮度跟它们所在的整个星系的亮度一样;有些恒星——黑洞——在几千米以外就看不见了。有些恒星的光彩长年不减;有些恒星闪烁不定,或以匀称的节奏闪烁着。有些恒星稳重端庄地转动着;有些恒星狂热地旋转着,弄得自己面貌全非,成了扁圆形。多数恒星主要是以可见光或红外光放出光芒;其他恒星也是X光或射电波的光源。发蓝光的恒星是年轻的星,会发热;发黄光的恒星是常见的星,它们已经到了中年;发红光的恒星常常是垂亡的老年星;而发白光或黑光的恒星则已奄奄一息。银河里大约有4000亿个各种各样的恒星,它们的运转既复杂又巧妙。对于所有这些恒星,地球上的居民到目前为止比较了解的却只有一个。
(摘编自卡尔‧萨根《宇宙的边疆》)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宇宙间某个星球所发出的光能否到达另一个星球,要看它们之间的距离,以及宇宙膨胀速度的快慢。
B.光速是信号传播的最大速度,我们目前观测到的天体不是其现在的影像,而是很多亿年前它们的影像。
C.我们所能看到的恒星,其存在状态有很大区别,有的正处于青年或中年时期,有的则已经接近消亡。
D.在数量庞大的星群之中,应该还有其他的像太阳一样的恒星,其周围伴随着行星,行星上有生命存在。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类观测的宇宙范围有限,这缘于粒子视界和事件视界的存在,但在“可观测宇宙”之外,时空还是可以存在的,而且可能无限广阔。
B.地球上的岩石和金属因为反射太阳光而发出了微光,但是这些微光,在80亿光年这样的大距离之外其实很难看到。
C.“我们现在离地球200万光年”“现在,我们离地球4万光年”带有解说性质,由此可推断材料二是解说词类文本。
D.本星系群大约是由20个子星系组成的,其中一个星系名为M31,M31以外是另一个非常相似的星系,就是我们自己的星系——银河系,我们的地球就处在银河系边缘地带。
3.下列对材料所运用的说明方法的解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由于光传播的这段时间里宇宙膨胀……称之为‘粒子视界’运用了作诠释的说明方法,诠释了“粒子视界”这一基本概念。
B.“宇宙间有若干千亿(1011)个星系。每个星系平均由1000亿个恒星组成”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这使内容具体可信。
C.“有些小如一座城池,但密度却比铅大100万亿倍”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使读者对于某些星球的密度之大有具体印象。
D.“像流水”和“像肥皂泡”都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前者突出恒星朝同一个方向移动的特点,后者突出有些恒星的脆弱。
4.材料二的语言风格可以分为两种,请简要说明。(4分)
5.要把握科普类文本的内容,往往需要抓住基本概念,把握概念间的关系。请据此概括两则材料的说明顺序。(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6~9题。
仁慧
汪曾祺
小时候,我的母亲盼我能长命百岁,让我在观音庵里寄了名。庵里的住持我已经记不得她的法名,我的祖母叫她二师父。
二师父是个面色微黄的胖胖的中年尼姑,是个很忠厚的人,一天只是潜心念佛,对庵里的事不大过问。在她当家的这几年,弄得庵里佛事稀少,香火冷落,房屋漏雨,院子里长满了荒草,一片败落景象。庵里的尼姑背后管她叫“二无用”。
二无用也知道自己无用,就退居下来,由仁慧来当家。
仁慧是个能干人。
二师父大门不出,仁慧对施主家走动很勤。谁家老太太生日,她要去拜寿。谁家小少爷满月,她去送长命锁。每到年下,她就会带一个小尼姑,提了食盒,用小瓷坛装了四色咸菜给我的祖母送去。别的施主家想来也是如此。观音庵的咸菜非常好吃,是风过了再腌的,吃起来不是苦咸苦咸,带点甜味。祖母收了咸菜,道一声:“叫你费心。”随即取十块钱放在食盒里。仁慧再三推辞,祖母说:“就算是这一年的灯油钱。”
仁慧到年底,用咸菜总能换了百十块钱。
她请瓦匠来检了漏,请木匠修理了窗槅。窗槅上尘土堆积的福扇纸全都撕下来,换了新的。院子里的杂草全锄了,养了四大缸荷花。正殿前种了两棵玉兰。她说:“施主到庵堂寺庙,图个幽静。荒荒凉凉的,连个坐坐的地方都没有,谁还愿意来烧香拜佛?”
我的祖母隔一阵就要到观音庵看看,她的生日都是在观音庵过的。那天总要在观音庵吃一顿素斋。素斋最好吃的是香蕈(冬菇)饺子。荠菜、香干末作馅,包成薄皮小饺子,油炸透酥,倾入滚开的香蕈汤,嗤啦有声,以勺舀食,香美无比。
仁慧募化到一笔重款,把正殿修缮油漆了一下。正殿完工,菩萨“开光”之日,请赞助施主都来参与盛典。这一天观音庵气象庄严,香烟缭绕,花木灼灼,佛日增辉。施主们礼赞拜佛之后,在过厅里设了四桌素筵。素鸡、素鸭、素鱼、素火腿……使这些吃长斋的施主们最不能忘的是香蕈饺子。
二师父对仁慧这样的做法很不以为然,说:“这叫做什么?观音庵是清静佛地,现在成了一个素菜馆!”但是全庵尼僧都支持她。
尤其使二师父不能容忍的,是仁慧学会了放焰口。放焰口本是和尚的事,从来没有尼姑放焰口的。仁慧想:一天老是敲木鱼念那几本经有什么意思?为什么尼姑就不能放焰口?哪本戒律里有过这样的规定?她要学。善因寺常做水陆道场,她去看了几次,大体能够记住。她去请教了善因寺的方丈铁桥。铁桥听说一个尼姑想学放焰口,很惊奇,就一字一句地教了地。她学会了,就找了本庵几个聪明尼姑和别的庵里的也不大守本分的年轻尼姑,学起放焰口来。起初只是在本庵演习。咳,还真像那么回事。尼姑放焰口,这是新鲜事。于是招来一些善男信女参观。你别说,这十几个尼姑的声音真是又甜又脆,比起和尚的癞猫嗓子要好听得多。仁慧正座,穿金蓝大红袈裟,戴八辫莲花毗卢帽,两边两条杏黄飘带,美极了!于是渐渐有人家请仁慧等一班尼姑去放焰口,不再有人议论。
观音庵气象兴旺,生机蓬勃。
解放。
土改。
土改工作队没收了观音庵的田产,征用了观音庵的房屋。
观音庵的尼姑大部分还了俗,有的嫁了人。
有的尼姑劝仁慧还俗。
“还俗?嫁人?”仁慧摇头。
她离开了本地,云游四方,行踪不定。西湖住几天,邓尉住几天,峨眉住几天,九华山住几天。
有许多关于仁慧的谣言。有些谣言仁慧也听到了,一笑置之。
仁慧后来在镇江北固山开了一家菜根香素菜馆,卖素菜、素面、包子,生意很好。菜根香的名菜是香蕈饺子。
菜根香站稳了脚,仁慧把它交给别人经营,她又去云游四方。西湖住几天,邓尉住几天,峨眉住几天,九华山住几天。
仁慧六十开外了,望之如四十许人。
(摘编自《小说家》)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二师父两耳不闻窗外事,对仁慧的素菜馆和放焰口不认同,是一个笃信佛教又墨守成规的佛门女弟子。
B.从“仁慧到年底,用咸菜总能换了百十块钱”中可以看出仁慧手巧,此举是观音庵恢复生机的基础。
C.小说结尾最后一句话说仁慧外貌异乎寻常地年轻,是因为她聪明能干、收入优厚、生活滋润。
D.小说借助“解放”“土改”等词语,暗示了时代的巨大变迁,为仁慧的故事提供了相应的社会背景。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篇点出“二师父”,接着描写观音庵的衰败景象,是为了引出主人公仁慧,并以二师父的无用反衬仁慧的能干。
B.小说善于运用细节描写展示细微之处,如“倾入滚开的香草汤,嗤啦有声,以勺舀食,香美无比”,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感。
C.小说通篇以第一人称“我”的孩童视角展开叙述,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按照时间顺序铺开叙述,也使得故事条理清晰。
D.小说语言平实质朴,寥寥几笔就能活化场景和人物,富有生活气息,将仁慧的一生叙写得有滋有味,体现了汪曾祺“淡而有味”的语言风格。
8.小说中的仁慧既深谙世俗又自由超脱,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4分)
9.作者在文中多次提到香蕈饺子,请结合内容分析它在文中的作用。(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1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苏轼《石钟山记》)
材料二: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节选)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有志与力A而又不随B以怠C至于D幽暗E昏惑F而无物G以相之H亦不能至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元丰七年”是年号纪年法;“丁丑”与“是月丁未”(《登泰山记》)都是用干支法来纪日。
B.“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与“处分适兄义”(《孔雀东南飞》)两句中的“适”字含意不同。
C.“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与“传其事以为官戒”(《种树郭橐驼传》)两句中的“传”字含意相同。
D.“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与“所以兴怀”(《兰亭集序》)两句中的“所以”含意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描绘出一幅阴森可怖冷清凄厉的石钟山夜景,着力渲染阴森可怖的环境气氛,烘托出亲身探访的不易。
B.苏轼写了两处水声,都写得比较舒缓,有徐察细勘之意;对两处鸟叫的描写也大致相同,都是先写其声,后写其名。
C.苏轼将两处水声与“周景王之无射”和“魏庄子之歌钟”相联系,肯定自己的考察结果,点出以钟名山的缘由。
D.《游褒禅山记》选段中,王安石认为要看到“非常之观”,须有志向,有能力毅力,有所凭借,其中,“志”最重要。
13.把文中面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2)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14.古代散文往往是通过一件事说明一个道理,宋代散文尤其这样,请分别说一说这两篇游记散文的事和理。(4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完成15~16题。
秋思
陆游
乌桕微丹菊渐开,天高风送雁声哀。
诗情也似并刀①快,剪得秋光入卷来。
到桂州
黄庭坚
桂岭环城如雁荡,平地苍玉忽嶒峨。
李成不在郭熙死②,奈此百嶂千峰何。
[注]①并(bīng)刀:古代并州(今山西太原一带)所产剪刀,以锋利著称。②李成:五代宋初画家,为山水画派代表。郭熙:北宋画家,擅画山水。
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陆诗首句摄取典型深秋景物入诗,写景历历如绘,着色鲜明,富于动感。
B.陆诗次句转写秋声,可使景物更具层次感,“哀”字物我兼写,一语双关。
C.黄诗首句将桂岭比作雁荡山,同时交代了桂州城被群峰环抱的特点。
D.黄诗次句描写桂岭的山色与山势,“苍玉”喻其色,“忽”字极具表现力。
16.同样是面对大自然景物,两位诗人的反应有何区别?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老子〉十章》中,列举了过分的物欲享受对人的种种伤害,最后得出圣人的正确做法是“ , ”。
(2)《毛诗序》说,诗歌中的思想感情可以用语言、嗟叹、咏歌来表现,仍不能充分表达,可以“ , ”。
(3)“蛾”“蛾眉”可以比喻女子美丽的眉毛,也可以指美女,还可以被诗人赋予其他的意义,如“ , ”。
三、语言文字运用(19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持续了一千三四百年之久的浑盖之争,是中国天文学史上的一件大事,它贯串了这个时期中国天文学的发展过程之中,促成了中国古代天文学诸多重要成就的获得,促成了与之相关的众多重要科学问题的解决。例如,在中国古代历法界,被后人 ① 的《太初历》,是浑盖之争的直接产物;又如,在中国历史上 ② 的“小儿辩日”问题,在浑盖之争过程中得到了合理的解答;再如,在中国数学史上著名的“勾股定理”以及相关的测高望远之术,是在浑盖之争中为发展天文测算方法而形成的;更如,唐代僧一行组织的天文大地测量,是为了解决浑盖之争的一个重要命题而得以实施的;还如,中国天文仪器的发展,亦与浑盖之争 ③ ;类似例子, ④ ,这表明浑盖之争在中国历史上有着延续时间长、参与人员多、涉及面广、讨论内容丰富、后续影响大等特点,它表现了中国古人对宇宙问题的关注程度,体现了中国古人对待科学问题的态度。这种规模和深度的争论即使在世界文明史上亦不多见。我们完全有理由说,浑盖之争,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引人注目的学术论争之一,将永载中华文明发展的史册。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4分)
19.文中画波浪线句有两处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以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1题。
熊是一种典型的冬眠动物。对于熊来说,一年主要分为三个季节:春至秋的享乐季节;秋至冬的大吃特吃季节; ① 。因为睡觉时间延绵了整个冬天,所以这段时间又被称为“冬眠”。
熊在冬眠期间,新陈代谢速度会减慢,它们的体温会降至1°C到9°C。所有身体机能会大幅下降:呼吸很弱,心跳变慢,对外界刺激的敏感性下降。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点,那就是这段时间,它 ② 。大小便可以排出含氮化合物,因为含氮化合物不能正常排出,熊的血液中非蛋白含氮量急剧上升。但奇怪的是,这并不会损害熊的肾脏或肝脏。
要知道,如果人类血液中 ③ ,就会出现一系列的健康问题。人体中血液的正常含氮量为20~25毫克/100毫升。其中尿素所含的氮最多,超出这个值说明你的肾可能有问题了。血液中非蛋白含氮量的测定是临床上判断肾功能的一项重要指标,当肾功能衰竭的时候,血液中的非蛋白含氮化合物就会升高。这也是人类为什么不能冬眠的原因之一。
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一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21.简述第三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准确流畅,不超过55个字。(5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道德经》中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这是说,治学宜用加法,有一个不断积累提升的过程;而修道宜用减法,是一个不断放下妄念的过程。
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和思考?请就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35分),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共14页。
29,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29,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