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2 大气的运动(真题查漏+补缺方法+通关练)-高考地理三轮复习冲刺过关(新高考)
展开第二轮复习:注重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地理学科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复习时要注重学科内的知识结构,理论联系实际,建立起知识网络。要培养对地理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的分析能力,建立起完整的地理知识框架。
第三轮复习:回归课本,夯实基础。在最后阶段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去把握复习的主动权。同时,要关注当今人类生存和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关注社会发展和我国国情,注重利用地理原理和规律去分析、阐述和评价实际问题。
专题02 大气的运动
目 录
01 挑战真题·查知识漏洞
02 回顾教材·补知识漏洞
回顾知识体系
回顾核心考点
易混易错归纳
03 知识通关演练
(2023·全国乙卷)位于日本海附近的珲春与内陆的辽源各日最高气温时刻(北京时间)的月均值不同(如表)。规定各日最高气温时刻与月均值相差超过1小时为偏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珲春的最高气温时刻月均值滞后当地正午的时间长于辽源,原因是珲春( )
A.降水多B.受海洋影响强C.风力强D.受山地影响强
2.辽源冬季偏离天数少,说明辽源冬季多( )
A.雨雪天气B.温带气旋C.晴朗天气D.冷锋过境
(2023·湖北卷)图示意我国四个国家气象观测站测得的2018~2022年地面站点各月平均气压状况。完成下面小题。
3.甲、乙、丙、丁四个站点分别位于( )
A.海口、武汉、乌鲁木齐、拉萨B.武汉、海口、拉萨、乌鲁木齐
C.乌鲁木齐、武汉、拉萨、海口D.武汉、乌鲁木齐、海口、拉萨
4.丙地气压夏季高于冬季的主要原因是( )
①夏季热,气流辐合 ②夏季热,气流辐散 ③冬季冷,气流辐合 ④冬季冷,气流辐散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5.影响四地气压年变化差异的主要因素有( )
①地理纬度 ②天气状况 ③海拔高度 ④海陆性质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3·浙江1月选考)当空气经过较暖的下垫面时,底部的大气增温形成比周边温度高的“热泡”,并不断向上运动,这是一切对流现象的基础。“热泡”超过凝结高度就会形成云层,海面上的云层在夜间常常会发生强烈对流,形成雷雨天气。下图为甲地下垫面附近“热泡”上升运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6.若甲地上空1000米以下受到相同气压系统控制,则符合图示“热泡”运动的等压线分布是( )
A.B.
C.D.
7.造成夜间海面上云强烈对流的原因有( )
①云底接受海面辐射,降温慢 ②云顶长波辐射,冷却剧烈
③云底向下垫面辐射,降温慢 ④云顶水汽蒸发,冷却剧烈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3·浙江6月选考)贵州中西部地区冬季多出现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的锋面雨雾,雾区位于锋线附近。下图为贵州某次锋面雨雾发生过程中,大致呈纬向分布的三个测站测得的能见度变化图。这次雨雾形成的气象条件是西南气流沿锋后弱冷平流爬升,形成弱降水。雨雾随锋面缓慢东移消亡。完成下面小题。
8.三个测站的地理位置,自西向东依次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③① D.③①②
9.本次锋面雨雾出现时,雾区地面以上气温垂直变化最接近的是( )
A. B. C. D.
(2023·湖南卷)大气污染受湿度、大气运动等因素影响。我国某地某月7日8:00 至10日20:00经历了一次较强的大气污染,PM2.5浓度变化大。此期间该地空气垂直运动弱。下图示意此期间该地相关气象要素的变化情况(箭头表示对应时刻的近地面风向和风速,帕/秒是气象部门计量空气垂直运动速度的单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7日20:00至9日20:00,该地( )
A.不同高度空气垂直运动方向相同 B.空气当中的水汽以向外输出为主
C.垂直气流强弱与湿度大小变化一致 D.下沉气流相对较强时近地面风速小
11.8日8:00至10日20:00,先后控制该地的天气系统是( )
A.冷锋、反气旋 B.冷锋、气旋 C.暖锋、反气旋 D.暖锋、气旋
12.下列四个时刻,该地污染最严重的是( )
A.7日20:00B.8日20:00C.9日20:00D.10日20:00
(2023·广东卷)露点温度是指气压不变、水汽无增减情况下,未饱和空气因冷却而达到饱和时的温度。下图所示的是2020年11月18—19日吉林省某气象站记录的一次较强降水过程相关信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此次降水过程呈现的天气变化依次是( )
A.风雨交加、冻雨夹雪、雪花纷飞 B.疾风骤雨、雪花纷飞、冻雨夹雪
C.雪花纷飞、风雨交加、冻雨夹雪 D.风和日丽、冻雨夹雪、和风细雨
14.此次天气过程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对流旺盛 B.逆温增强 C.暖锋经过 D.冷锋过境
(2022·全国乙卷)我国一海滨城市背靠丘陵,某日海陆风明显。下图示意当日该市不同高度的风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当日在观测场释放一只氦气球,观测它在1千米高度以下先向北漂,然后逐渐转向西南。释放气球的时间可能为( )
A.1时B.7时C.13时D.19时
16.据图推测,陆地大致位于海洋的( )
A.东北方B.东南方C.西南方D.西北方
17.当日该市所处的气压场的特点是( )
A.北高南低,梯度大B.北高南低,梯度小
C.南高北低,梯度大D.南高北低,梯度小
18.(2023·浙江6月选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黄河上、中游蒸发的水汽会随大气环流输送,并在沿途形成降水。径流深度是单位流域面积上的径流总量。近年来,人类活动对黄河流域径流深度变化影响显著。
材料二图1为黄河中上游流域略图。图2为黄河中游两个时期径流深度空间分布示意图。
图1 图2
黄河中上游流域蒸发后的再降水,太行山西侧明显多于黄土高原,分析其原因。
19.(2023·山东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研究某地焚风的发展变化,研究人员在该地设A、B两处气象观测点进行观测(图左)。图右为某年1月28日在A观测点获取的气象数据。另据B观测点数据显示,当日地方时14:00左右该处出现一个锋面,停留了一段时间后,15:30左右开始移动。
(1)指出A观测点,焚风出现的时间(地方时)。
(2)分析AB段地形对焚风发展变化的影响。
(3)解释B处锋面形成的原因并指出15:30后锋面的移动方向。
回顾知识体系
回顾核心考点
考点1 大气受热过程与气温
大气的受热过程
(1)大气的两个作用
①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气层中水汽、CO2、云层、尘埃等对太阳辐射具有吸收、反射、散射作用。
②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逆辐射对近地面大气热量起补偿作用。
一般,云层越厚,云雾水汽越多,烟雾、雾霾越多,大气的削弱作用越强,同时大气逆辐射越强,大气的保温作用越强。
影响大气削弱作用、保温作用的因素:天气、大气洁净度、空气的湿度等。
(2)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的应用
①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②分析农业实践中的一些现象:
a.采用塑料大棚发展农业、玻璃温室育苗等。塑料薄膜、玻璃与二氧化碳具有相同的功能,能让太阳短波辐射透射进入,而地面长波辐射却不能穿透塑料薄膜或玻璃,从而将热量保留在塑料大棚或玻璃温室里。
b.秋冬季节,北方农民常用人造烟幕来增强大气逆辐射,使地里的农作物免遭冻害。
C.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不但能防止土壤水分蒸发,还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等。
③利用大气的削弱作用原理分析某一地区太阳能的多寡。
④分析昼夜温差的大小要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原理,主要从地势高低、天气状况和下垫面性质等方面来分析。
地势高低:地势高→大气稀薄→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
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条件下,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
(大气的两个作用都强,昼夜温差小;大气的两个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
下垫面性质:下垫面的比热容大→地面增温和降温速度慢,气温升降幅度小→昼夜温差小,如海洋的昼夜温差一般小于同纬度的陆地的昼夜温差;下垫面比热容小时则相反。
【总结】
2.气温影响因素及逆温
(1)气温高低影响因素
①纬度:低纬气温高,高纬气温低;
②海陆位置:白天(夏季),陆地升温快,气温高,夜晚(冬季),陆地降温快,气温低;
③地形: 地势高气温低,地势低气温高,阳坡气温高,阴坡气温低;高大地形阻挡冬季风;盆地、谷地不易散热;
④洋流:暖流增温,寒流降温;
⑤天气系统:冷锋过境气温降低,暖锋过境气温升高;
⑥下垫面:地面反射率;比热容;
⑦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
【总结】
(2)气温日(年)较差大小影响因素
①纬度:纬度越高,气温日较差小,但气温年较差大;
②海陆位置:内陆地区,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大,沿海地区则都小;
③天气状况:多云雨地区,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小;
④下垫面:沙漠裸地(植被稀少)地区,比热容小,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都大。
【附:作图题可能用到的气温画图方法】
(3)逆温现象
对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升高的现象,实际气温高于理论气温,逆温时上暖下冷。
逆温的影响:
a.出现多雾天气。早晨多雾的天气大多与逆温有密切的关系,它使能见度降低,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不便,甚至出现交通事故。
b.加剧大气污染。由于逆温现象的存在,空气垂直对流受阻,会造成近地面污染物不能及时扩散,从而危害人体健康。
c.对航空造成影响。“逆温”多出现在低空,多雾天气对飞机起降带来不便。如果出现在高空,对飞机飞行极为有利,因为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飞行中不会有较大的颠簸。
d. 还能抑制沙尘暴。
(4)等温线判读
1)等温线弯曲的成因分析
①陆地上一般考虑山脉或谷地。等温线穿过山地时一般向气温高的方向凸出,穿过谷地时,一般向气温低的方向凸出。
②海洋上一般考虑洋流。等温线凸出方向与洋流流向相同。
③等温线的弯曲还可能与海陆分布有关。1月份同纬度的陆地上等温线向南凸,海洋上向北凸;7月份,同纬度的陆地上等温线向北凸,海洋上向南凸。(即“一陆南,七陆北;一海北,七海南”)。
2)等温线闭合的成因分析(高、低温中心)
①低温中心:低温中心一般与地形有关。山地一般为低温中心;纬度较高的盆地在冬季时也往往成为低温中心,纬度较高的山脉冬季风的迎风坡也往往成为低温中心。
②高温中心:一般地势较低的盆地往往成为高温中心;城市也往往是高温中心(热岛效应)。
【总结】
考点2 大气运动与降水
(1)常见热力环流形式及其影响
①海陆风
②山谷风
③城市风
【特别提醒】①局地气候的形成通常是在背景风的前提下,叠加局地特殊的环流导致。通常指海陆风、山谷风、湖陆风等。
②城市热岛效应对海陆风的影响:白天城市热岛效应加速了陆地的升温速度,因此加剧了海风;夜晚降低了陆地降温的速度,因此减弱了陆风。
③城市热岛效应对山谷风的影响:白天城市热岛效应加快了山谷的升温速度,减小了山顶和山谷的温差,因此减弱了谷风;夜晚提高了山谷的温度,增加了山顶和山谷的温差,因此加剧了山风。
④山顶冰川对山谷风的影响:山顶的冰川在降低了山顶的温度,因此在白天削弱了谷风,夜晚加剧了山风。
⑤湖陆风与山谷风的叠加:山谷是湖泊,在白天使得山谷升温速度更慢,加强了山顶和山谷的温差,因此加剧了谷风,在夜晚山谷降温更慢,加强了山顶和山谷的温差,因此加剧了山风。
大气环流
三圈环流
在地球球面均一,地球自转的条件下,大气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
单一受气压带、风带形成的气候类型:
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形成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常年受西风带控制形成全年温和多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形成全年炎热干燥的热带沙漠气候。
(2)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地球公转使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南北移动,在假设地表均匀、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的情况下,气压带、风带随季节有规律地移动,大致是北半球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受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
10°N/S~20°N/S之间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的热带草原气候;
30°N/S~40°N/S之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的地中海气候(仅限大陆西岸)
(3)季风环流
1)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
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陆增温和冷却的速度快于海洋。
①1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冬季风
②7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夏季风
2)季风环流对比
3)广义季风区
如澳大利亚西北部1月份(当地夏季)吹西北风(北半球东北季风南移越过赤道左偏而形成)、7月份(当地冬季)吹东南风(东南信风),风向明显随季节发生改变为季风区,形成特殊的热带草原气候。
赤道以北非洲夏季受偏转的西南风影响比较大。
降水
形成降雨的条件:①充足的水汽;②有凝结核的存在;③强烈的上升运动。
降水成因类型:对流雨、锋面雨、地形雨、台风雨
(2)影响大气降水的四大因素
(3)降水差异成因的分析方法
高考中经常给出两地的降水统计图表、两地降水差异等材料来命题,分析此类题目时可根据两地位置分析降水差异。
(1)若两地位于位置较远的南、北方向,则一般从大气环流角度去分析。例如,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副热带地区大陆西岸降水少,40°~60°大陆西岸降水多。
(2)若两地位于位置较远的东、西方向,则一般从海陆位置角度去分析。例如,我国东南沿海降水多,西北内陆降水少。
(3)若两地位于纬度大致相当的大陆两岸,则一般从洋流角度去分析。例如,副热带地区的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除了与大气环流有关外,也与寒暖流有关。
(4)若两地位置较近,且降水差异较大,则一般从地形(迎风坡、背风坡)角度去分析。例如,澳大利亚大分水岭东西两侧,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南段东西两侧。
【总结】
4.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1)风向的确定
(2)风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3)风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①对自然地理环境
a.气候:大风有利于蒸发,蒸发吸热产生降温作用;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b.地貌:风力侵蚀地貌,如风蚀蘑菇、雅丹地貌等;风力堆积地貌,如新月形沙丘等。
c.大气污染物
大风: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风力微弱(高压控制,或者逆温):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d.洋流
风海流:在盛行风影响下形成的洋流。在熟悉全球风带的分带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洋流位置,判断其名字。
离岸风:在熟悉地球风带的基础上,结合大陆的东西岸,分析出迎岸风和离岸风。离岸风会在沿岸形成上升补偿流,促使海雾、渔场的形成。
②对人文地理环境
a.农业
冬季风引发寒潮,农作物冻伤;夏季风不稳定;背风坡的干热风,引发旱灾。
b.风电:内陆、沿海风大可建风电站。
c.城市规划
工业区:盛行风的下风向;最小风频上风向;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居民区:上风向。
d.交通:飞机起降,飞机跑道要与盛行风方向平行;船只航行,顺风顺水,节省燃料,提高航运效率。
(4)风力发电的特点及区位分析
考点3 世界气候类型
1.气候成因
(1)太阳辐射(纬度位置):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决定了热量带分布。
(2)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和季风环流)——主要因素
不同的气压带、风带和季风其性质不同,对气候的影响也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气候类型。
(3)海陆位置:通常距海近,降水多,气温年较差小。
①大陆东岸:主要有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
②大陆西岸:主要有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
③内陆和沿海:主要影响降水量的多少和温差大小。
(4)地形地势
①山地因地势中间高、四周低,所以周围气温高、中心气温低;盆地因地势中间低、周围高,所以周围气温低、中心气温高;高大的山地由于海拔的影响,水热的垂直分异明显,从而形成气候的垂直变化。
②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形成雨影区。
③山脉的分布影响气候区的形态。如南、北美洲西部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使得西海岸气候呈现南北狭长延伸、南北更替的变化特点。
(5)洋流
①暖流:增温增湿,影响较大的气候类型是温带海洋性气候,部分地区为热带雨林气候。
②寒流:降温减湿,影响较大的是大陆西海岸的热带沙漠气候。
(6)人类活动
影响和改变大气成分和水汽含量;影响下垫面性质,如植被覆盖情况、水域面积。
2.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特征及分布规律
3.气候特征描述
先指出气候类型,然后对气温和降水两要素分别进行描述:
4.气候类型的判断
不同气候类型的形成、分布及特点受特定的地理条件影响,因此,在判断气候类型时,要从其所处的特定环境入手,具体可按如下思路分析:
①定位法:根据地理位置判断气候类型。依据纬度位置判断温度带,依据海陆位置确定具体气候类型。
②定性法:根据区域自然特征(如气候特征、典型植被和典型动物、水文、土壤等)和气候成因来判定气候类型。如地中海气候典型植被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草原的典型动物是斑马等。
③定量法:根据气温和降水资料判断气候类型。从材料中提取气温和降水要素信息进行判断,以“温”定带(温度带),以“水”定型(气候类型)。
5.特殊地区气候类型的判断
①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部和中美洲东北部的热带雨林气候——远离赤道的热带雨林气候——“来自海洋的信风+迎风坡+沿岸暖流”。
②赤道地区的热带草原气候——“地势高”。如东非高原地势较高,上升气流弱,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③西风带内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位于西风带内,但处于山脉的背风坡”。如南美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安第斯山脉东侧,受山地阻挡而降水稀少,形成了干燥少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④大陆东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澳大利亚东南部和新西兰)。
⑤南北美洲西海岸气候的分布呈南北延伸、南北更替的特征,主要是受高大的南北走向的科迪勒拉山系的影响,气候分布不能深入内地,而局限于太平洋沿岸地带。
⑥受寒流影响,热带沙漠气候延伸到赤道附近。如南美洲秘鲁寒流沿岸。
⑦北半球同一种气候,在中高纬度大陆东岸分布的纬度较低,这是受沿岸寒流影响的结果;而在大陆西岸分布的纬度较高,这是受沿岸暖流影响的结果。
【拓展补充】特殊气候类型原因
①日本亚热带季风气候延伸至约40 °N→海洋影响大、日本暖流
②小亚细亚半岛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地势高、距海远,降水少
③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延伸至北极圈内→北大西洋暖流增温增湿
④伊比利亚半岛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地势高、距海稍远,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
⑤几内亚湾北部的热带雨林气候成因:地处西南季风迎风坡(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形成),降水多;沿岸暖流(几内亚湾暖流或赤道逆流)经过,增温增湿。
⑥索马里半岛的热带沙漠气候成因:索马里半岛沿岸冬季受干燥的东北风影响,降水少;夏季受沿岸上升寒流(索马里寒流)影响,形成降水稀少的沙漠气候。
⑦南非高原东南部热带草原气候成因:夏季(1月)受东南信风影响,东南信风从海洋上吹来,带来充足的水汽,降水较多;冬季(7月)受副高控制,降水稀少。
⑧澳大利亚北部热带草原气候成因:
夏季来自赤道的西北风(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南移偏转形成)带来丰沛的降水,为湿季;
冬季受东南信风控制,为干季。
⑨澳大利亚东部的热带草原气候成因:位于大分水岭的背风坡
⑩澳大利亚东南部的地中海气候(东岸型)成因:海陆轮廓;澳大利亚东南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东岸型)成因:海陆轮廓
11.南亚塔尔沙漠(热带沙漠气候)成因:
冬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夏季西南季风无法到达;历史上对印度河流域的过度开发,导致对森林植被的破坏,形成干旱的沙漠。
12.南亚热带季风对应的自然带的差异:
西高止山西侧及印度东北部,都是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自然带为热带雨林带;其他地区则为热带草原带。
13.美国东北部温带大陆性气候成因:季风缺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不明显);对应的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考点4 天气系统
1.常见天气系统
2.温带气旋
该天气系统多见于温带地区,是造成温带地区天气变化的重要天气系统。近地面的气旋往往与锋面联系在一起,故也称锋面气旋。锋面存在于低压槽上(在高压脊不能形成)。
(1) 锋面气旋结构图的解读
① 锋面的位置
锋面总是出现在低压槽中,锋线往往与低压槽线重合,如图中的M、N线。
将冷暖锋连接将系统分为两部分,低纬度部分受暖气团控制,高纬度部分受冷气团控制。
(2) 锋面的类型与移动
① 锋面类型:在锋面气旋中,位置偏左的一定是冷锋(如图中的M锋),位置偏右的一定是暖锋(如图中的N锋)。 (左冷右暖)
② 锋面移动:锋面气旋中,锋面移动方向与气旋的旋转方向一致。(南顺北逆)
(3) 锋面附近的风向
根据北半球风向的画法,可确定锋面附近的风向,如图中①处为偏北风,②处为偏南风,③处为偏南风。
(4) 锋面气旋的天气特点
冷锋降水在锋后;暖锋降水在锋前。冷气团一侧降水,暖气团一侧晴朗。
(5)解题方法:
①锋面气旋中,先确定低压槽,从而确定锋面位置。
②分别在锋面两侧判断冷暖气团,一般纬度高的一侧为冷气团。
③根据南北半球,确定锋面移动方向,一般北半球锋面气旋中的锋面会逆时针绕着低压中心旋转,南半球则会顺时针绕着低压中心旋转。
④确定冷锋和暖锋,从而确定锋面附近的天气特征。
3.天气系统与天气判断的三大方法
(1)图像法——把握等压线分布图的特点
①依据等压线分布,判断气压场类型,确定天气状况。
a.高压中心→气流下沉→晴朗天气。
b.低压中心→气流上升→阴雨天气。
c.高压脊(等压线由高压中心向外凸出的部分)→多大风晴朗天气。
d.低压槽(等压线由低压中心向外凸出的部分)→多阴雨天气。
②依据等压线的数值分布及疏密状况,判断某地风向、风力。
a.风向:依据等压线数值变化,由高压指向低压且垂直于等压线,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结合南半球左偏、北半球右偏判断即可。
b.风力:等压线稀疏的地方,风力较小;等压线密集的地方,风力较大。
③依据等压线弯曲或符号,判断锋面类型
a.锋面多出现于低压槽位置,在一个低气压中往往偏右侧的低压槽上形成暖锋,偏左侧的低压槽上形成冷锋。
b.从符号上看,锋线上标黑三角的是冷锋,标半圆的是暖锋。
(2)特征法——把握不同天气系统的天气特征
(3)活动规律法——把握典型天气系统的活动特点
冷锋主要在冬半年活动,如冬春季节的沙尘暴、冬季的寒潮等;暖锋主要在夏半年活动,特别是我国东部季风区夏季的降水多是由暖锋带来的。我国的准静止锋有江淮准静止锋、天山准静止锋、昆明准静止锋。7—8月份长江流域出现伏旱是副高控制的结果,冬季北方常受亚洲高压控制。夏秋季节,热带气旋主要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温带气旋主要活动于春季和秋季的华北、东北地区。
4.掌握“天气系统类”题目的思维流程
5.常见气象灾害
易混易错归纳
1.海拔越高,昼夜温差越大,因此凸地昼夜温差大于凹地。( )
分析:×。宏观地形上,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越弱,昼夜温差越大;微观地形上,凹地昼夜温差大于凸地。
2.热力环流中垂直方向上大气运动也是由高压处吹向低压处。( )
分析:×。热力环流中垂直方向上大气的运动取决于热力作用,热膨胀上升,冷收缩下沉,大气的垂直运动才引起同一水平面的高低压差异,同一水平方向上空气由高压吹向低压。
3.城市热岛效应夜晚强于白昼,冬季强于夏季。( )
分析:√。
4.沿海地区一般中午前后直至日落前后吹海风,一般午夜时分至日出前后吹陆风。( )
分析:√。
5.谷风一般出现在中午前后直至日落前后,山风一般出现在午夜时分至日出前后。( )
分析:√。
6.气温越高,气压越低,气温与气压呈负相关。
分析:×。只考虑热力作用,在近地面,热空气膨胀上升形成热低压,冷空气收缩下沉形成冷高压;副热带高气压带是动力形成的热高压,副极地低气压带是动力形成的冷低压
(2024·甘肃兰州·一模)东北冷涡是活动于我国东北地区或其附近的高空气旋式涡旋,是从地面到6000米上空的深厚系统,一年四季都可出现,但夏季出现的几率较冬季大。下图示意某时刻东北冷涡高空500百帕等压面的高度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时刻,东北冷涡影响下的近地面气压与水平气流运动状况描述正确的是( )
A.中心气压低,气流呈逆时针辐合B.中心气压高,气流呈逆时针辐散
C.中心气压低,气流呈顺时针辐合D.中心气压高,气流呈顺时针辐散
2.图示时刻,我国东北地区天气特征描述合理的是( )
A.晴天 气温升高B.晴天 气温降低
C.暴雨 气温升高D.暴雨 气温降低
3.夏季,东北冷涡势力较强时( )
A.东北地区气温同期偏高B.北方冷空气南下受阻
C.江淮梅雨期降水较多D.长江流域的降水偏少
(2024·内蒙古呼和浩特·一模)由于高原热力作用,高原对流层的中下层形成夏季暖低压、冬季冷高压,进而形成了冬夏相反的盛行风系,即高原季风。而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地区的高空形成庞大高压系统,称为南亚高压,高原季风和南亚高压深刻影响着我国的气候。
4.高原夏季风开始形成的时间为( )
A.1月B.4月C.7月D.11月
5.近年来,高原季风强弱变化判断正确的是( )
A.夏季风增强B.夏季风减弱C.冬季风增强D.冬季风转向
6.研究表明,南亚高压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的变化大致呈正相关,当南亚高压偏强时,我国东部地区降水( )
A.普遍增多B.普遍减少C.南旱北涝D.南涝北旱
(2024·河北唐山·一模)观测表明,森林对局地气候的影响存在明显的纬度差异,而且具有一定程度的昼夜不对称特征。下图为白天及夜间全球不同纬度森林及其开敞地的年地表温差(年地表温差=森林年地表温度-开敞地年地表温度)的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白天及夜间对局地气候均有增温作用的森林主要为( )
A.亚寒带针叶林B.温带落叶阔叶林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D.热带雨林
8.全球大部分地区的森林在白天对局地气候有降温作用,原因主要是森林覆盖区的( )
A.降水量大B.蒸发(腾)强C.反射率低D.大气逆辐射弱
(2024·新疆·二模)在特定自然条件的影响下,我国山东半岛北部沿海有时会形成海岸锋(与海岸大致平行的准静止锋)。2023年12月19日至22日,当地形成的海岸锋带来了一次强降雪,打破了当地历史最深积雪记录。图为此次海岸锋的环流特征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海岸锋形成的基本条件有( )
A.两个物理性质相近的气团B.遇热强烈上升的气流
C.海陆之间的温差较为明显D.漫长且曲折的海岸线
10.推测该半岛在图中的位置及此时当地近海海域的风向分别为( )
A.锋面左侧偏北风B.锋面左侧偏西风C.锋面右侧偏东风D.锋面右侧偏南风
(2024·河北沧州·模拟预测)渤海湾沿岸由于东临渤海且水汽足,在海陆环流影响下大雾天气频发。某科研人员选取沿海塘沽站和塘沽站以东近海海洋站点P平台进行观测。2016年12月4日2时塘沽站地面温度为-1℃,该日该区域经历了一次雾的过程。下面两幅图分别示意该日2:00—19:00塘沽站和P平台气温(甲图)和相对湿度(乙图)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该日塘沽站14:00气温低于2:00,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太阳辐射大部分被削弱B.地面辐射散失得快
C.冷空气入侵盛行偏北风D.经历持续降雪天气
12.据图推测2016年12月4日6时该区域( )
A.塘沽站没有出现逆温现象B.塘沽站吹向岸风
C.塘沽站气压高于P平台D.P平台附近形成大雾
13.2016年2:00—19:00渤海湾海岸带天气变化情况最可能是( )
A.形成海雾,未进入陆地消失B.形成海雾,进入陆地后消失
C.形成陆雾,未进入海洋消失D.形成陆雾,进入海洋后消失
(2024·贵州·二模)冻雨是高空云层中形成的冰晶或雪花,向近地面降落的过程中,先融化至液态水后,再经过低层大气降温,形成温度低于0℃但仍未冻结的过冷水。冻雨落在地面物体表面而形成较高密度的冰被称作“雨凇”。我国南方各省冻雨多发,贵州省冬季最为明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4.过冷却水滴温度低于0℃,但仍未冻结的可能原因是( )
A.近地面大气中温度太高B.大气中没有固体的杂质
C.近地面大气中水汽不足D.近地面气温<0℃的大气较薄
15.贵州省冬季冻雨多发的原因有( )
A.海拔较高,冬季气温低
B.海拔较低,冬季气温高
C.当地多逆温现象,且高空大气层中水汽充足
D.当地多逆温现象,且近地面大气中水汽充足
16.冻雨发生时( )
A.对通信质量无任何影响B.杀死虫害使农作物增产
C.地面物体温度高于0℃D.路面结冰不利交通出行
【能力提升】
(2024·广东深圳·一模)湖泊“皮肤效应”是指湖水0.5毫米厚表面温度(Ts)与50厘米深处水温(T50)的差异(Ts~T50),差值大于零为“暖皮肤效应”,差值小于零为“冷皮肤效应”。对太湖的观测表明,“皮肤效应”主要受湖水吸收的太阳辐射、湖面与大气之间的热量交换和湖水湍流混合等过程控制。完成下面小题。
1.在多年平均情况下,太湖最强的“暖皮肤效应”和最强的“冷皮肤效应”分别出现在北京时间( )
A.0~2点;15~16点B.7~8点;12~14点
C.15~16点;7~8点D.12~14点;0~2点
2.有利于增强太湖“皮肤效应”的天气状况是( )
A.阴天大风B.阴天微风C.晴天大风D.晴天微风
(2024·湖南长沙·二模)海雾是在海洋的影响下发生在海上或沿海地区上空低层大气中凝结的水滴或冰晶使大气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m的一种天气现象,下图示意2023年4月27-30日渤海湾一次海雾过程中某观测站测得的能见度、气温、海温、海气温差变化情况。完成下面小题。
3.代表该观测站气温变化的曲线为( )
A.①B.②C.③D.④
4.该观测站海雾最严重的时间段为( )
A.27日08时至27日20时B.28日08时至28日20时
C.28日22时至29日10时D.29日20时至30日08时
(2024·安徽蚌埠·三模)雨(雪)幡是雨滴(雪)在降落过程中蒸发(升华),未及地面,在云层底部形成丝缕状悬垂物,随风飘扬,形似旗幡(如图)。雨(雪)幡常见于我国西部高海拔或草原地区的夏季。在有雨(雪)幡的云层下,雨滴(雪)蒸发(升华)大量吸热,有时会引发局地性强气流运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雨幡形成时,云层下方的空气( )
A.温暖干燥B.温暖湿润C.寒冷干燥D.寒冷湿润
6.雪幡在青藏高原较为常见,是因为该区域云层( )
A.较厚B.较薄C.较高D.较低
7.雨幡有时会威胁飞机起降安全,是因为雨幡下部可能有( )
A.弱上升气流B.强下沉气流C.强辐合气流D.弱辐散气流
(2024·江苏泰州·一模)青龙县城处于燕山山脉一侧的山谷中,青龙县气象站距谷底中心约500 m,可以较好地观测风向的变化特征。图为“该地区4个季节山谷风逐时最多风向频率折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判断青龙县所处山谷的走向及气象站所在的方位分别是( )
A.南北走向 山谷西侧B.东西走向 山谷北侧
C.南北走向 山谷东侧D.东西走向 山谷南侧
9.图中序号和季节对应正确的是( )
A.①——冬季B.②——春季C.③——夏季D.④——秋季
10.在晴朗、微风的情况下,山谷风的日变化对污染物输送有明显影响,该县城空气污染物( )
A.夜里浓度总体低于白天B.浓度最大值在午夜前后
C.白天浓度总体低于夜里D.浓度最小值在日出前后
(2024·甘肃·一模)太行山东侧是夏季暴雨灾害频发地区,锋面气旋过境是造成太行山东侧出现持续暴雨的主要原因。下图示意太行山东侧三个暴雨监测站某次降水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此次太行山东侧锋面气旋移动方向大致为( )
A.自西北向东南B.自北向南C.自东北向西南D.自南向北
12.当此次锋面气旋到达石家庄时,该锋面气旋( )
A.势力减弱 B.水汽增多 C.速度加快D.气温升高
(2024·湖南邵阳·二模)在澳大利亚北部卡奔塔利亚湾,每年9月下旬至11月上旬清晨,有可能会幸运地一睹牵牛花云的真容。它如同白化的金箍棒一般横亘空中,有时只有一根,有时则几根连排,发生在离地面近100米的地方,以每秒10米到20米的速度快速移动。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卡奔塔利亚湾出现牵牛花云的可能条件是( )
①半岛面积足够大 ②半岛两侧有海风 ③以上升气流为主 ④背景风强且湿度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4.每年湿季,牵牛花云易从海湾登陆,登陆后云团性质的变化是( )
A.降温增湿B.降温减湿C.增温减湿D.增温增湿
(2024·广东广州·二模)“黑冰”是在无降雨、降雪情况下,特殊的局地天气、地理条件使水汽直接在柏油路面凝结而成的透明薄冰,道路柏油的颜色能从中透出,造成冰面与道路融为一体呈黑色。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在冬季,“黑冰”最易形成的时段是( )
A.上午B.下午C.前半夜D.后半夜
16.与陆面相比,桥面更易形成“黑冰”,主要是因为桥面( )
①上下空气流动,散热快 ②大气温暖干燥 ③辐射作用弱 ④空气相对湿度较大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17.(2024·湖南长沙·二模)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温度平流是指冷暖空气水平运动引起某些地区温度降低或升高的现象,空气由高温区流向低温区为暖平流,空气由低温区流向高温区为冷平流。一般而言,冷锋伴后会出现冷平流。温度平流强度=风速×水平温度梯度,单位为10-5℃/s,温度升高为正值、下降为负值,通常温度平流强度在±5×10-5℃/s以内的影响较小,基本可以忽略。
某年5月,河西走廊东部经历了冷锋降温天气(出现了冷平流),引发了低温冻害。对农业生产造成了重大影响。下图示意该年5月10日20时河西走廊及其周边地区3000米高度的温度平流强度分布情况,此时甲地的冷气团正在南移。
(1)在图中适当位置绘制出造成此次低温冻害的冷锋。
(2)甲地冷气团侵袭河西走廊的概率较小,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3)分析5月份冷平流对河西走廊农业生产影响较大的原因。
18.(2024·江苏南通·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新德里地处南亚,北临喜马拉雅山,一年分为凉季(10月至次年3月)、热季(4月至6月)和雨季(7月至9月)三季。
材料二:塔尔沙漠周边风成黄土分布广泛。某研究小组在甲、乙两地采样,发现甲地黄土粒径小于乙地。如图为新德里气候资料统计图及塔尔沙漠位置示意图。
(1)指出新德里的气候类型并说明该地热季形成原因。
(2)从整体性角度简述印度河下游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3)研究小组认为形成甲、乙两地黄土粒径差异的主导因素是西南季风,请提供论据。
19.(2024·贵州贵阳·一模)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低涡是一种出现于大气低层的水平和垂直范围都较小的低压涡旋(类似于气旋)。形成受地形和大气环流等因素影响。生成于四川省的西南低涡在影响我国降水的天气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贵州省受西南低涡影响频繁。2023年5月23日形成的西南低涡相对比较稳定,但周围气流较强。如图示意2023年5月23日20时贵州省及周边地区850hPa切变线(指风向或风速的不连续线)及风场。
(1)简析地形对西南低涡形成的影响。
(2)依据图示信息,推测西南低涡降水的水汽来源和切变线过境对气温的影响。
(3)贵州省受此次西南低涡影响明显。结合图文材料推测贵州本次降水的特点,并说明原因。气象台站
经度
纬度
1月各日最高气温时刻均值
1月偏离天数/天
7月各日最高气温时刻均值
7月偏离天数/天
珲春
130.35°E
42.86°N
约14时00分
20.8
约14时40分
19.6
辽源
125.15°E
42.90°N
约13时20分
14.4
约13时50分
17.2
海风
陆风
图示
/hPa
/hPa
形成
白天陆地比海洋增温快,近地面陆地气压低于海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形成海风
夜晚陆地比海洋降温快,近地面陆地气压高于海洋,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形成陆风
影响
海陆风使滨海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降水增多
谷风
山风
图示
形成
白天山坡比同高度的山谷升温快,气流上升,气压低,暖空气沿山坡上升,形成谷风
夜晚山坡比同高度的山谷降温快,气流下沉,气压高,冷空气沿山坡下滑,形成山风
影响
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气流上升形成降水,多夜雨;夜间沿山坡下滑的冷气流很容易造成谷底逆温,引起大气污染;而白天,气流沿山坡上升,造成山上多云。
图示
形成
由于城市居民生活、工业和交通工具释放大量的人为热,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形成“城市热岛”,引起空气在城市上升,在郊区下沉,近地面风由郊区吹向城市,在城市与郊区之间形成城市热岛环流
影响
一般将绿化带布置在气流下沉处及城市热力环流内,而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置在城市热力环流之外。有利于城市空气的净化,也会给城市带来比郊区更多的降水,出现“雨岛效应”。
类型
东亚季风
南亚季风
气候
类型
温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季节
冬季
夏季
冬季
夏季
风向
西北风
东南风
东北风
西南风
气压
中心
陆地上是亚洲高压,海洋上是阿留申低压
陆地上是亚洲低压,海洋上是夏威夷高压
陆地上是亚洲高压
陆地上是亚洲低压
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特点
寒冷、干燥
炎热、多雨
炎热、干燥
炎热、湿润
冬季风强于夏季风
夏季风强于冬季风
范围
中国东部季风区、朝鲜半岛、日本和俄罗斯太平洋沿岸
中南半岛、印度半岛、菲律宾、中国云南南部和海南岛
副热带高压对我国雨带
位置的影响
4-5月(春末)雨带位于华南,华北出现春旱
6月(夏初)长江中下游梅雨
7—8月雨带移至华北、东北地区, 此时长江中下游受副高控制出现伏旱
副高异常对我国水旱灾害的影响
副高(夏季风)势力弱,南涝北旱;副高(夏季风)势力强,北涝南旱
影响因素
分布规律
大气环流
高压带控制下降水少,低压带控制下降水多;西风带影响下降水多,信风带影响下大陆西岸降水少;受海风影响降水多,受陆风影响降水少
天气系统
气旋、低压槽、锋面控制下,气流上升,降水多;反气旋、高压脊控制下,气流下沉,降水少
下
垫
面
海陆
位置
一般而言,近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迎风岸降水多,离岸风降水少
地形
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最大降水量通常出现在山腰处
洋流
暖流增湿,降水多;寒流减湿,降水少
地面
性质
植被茂盛、水域面积大,水汽充足,降水多;反之,降水少
人类活动
城市雨岛效应;兴修水库、人工造林可增加局部空气湿度和降水
热量带
气候类型
气候成因
气候特点
分布规律
典型地区
对应植被
热带
热带雨林气候
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
全年高温多雨
南北纬10°之间
亚马孙河流域、刚果河流域、印度尼西亚
热带雨林
热带草原气候
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全年高温,干、湿季交替明显
南北纬10°至南北纬20°之间
非洲中部、南美洲的巴西、澳大利亚大陆的北部和南部
热带草原
热带季风气候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北纬10°至北纬25°之间大陆东岸
亚洲中南半岛、印度半岛
热带季雨林
热带沙漠气候
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
全年干旱少雨
南北回归线至南北纬30°之间的大陆内部和西岸
撒哈拉沙漠、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中西部
热带荒漠
亚热带
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东岸
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地中海气候
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
地中海沿岸地区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温带
温带季风气候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北纬35°~55°之间的大陆东岸
我国华北、东北地区,日本北部和朝鲜半岛
温带落叶阔叶林
温带大陆性气候
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
冬寒夏热,干旱少雨
南、北半球中纬度的大陆内部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内陆地区
温带草原、温带荒漠
温带海洋性气候
终年受西风带控制
终年温和湿润,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
西欧
温带落叶阔叶林
思考方向
答题术语
气温
①气温的高低;
②气温的年较差或日较差;
③气温空间分布
终年高温或严寒;夏季高温或温和;气温年(日)较差大或小;最热月或最冷月气温高(低);气温空间变化大(小),自××向××气温升高(降低)
降水
①降水量的多少;②降水的季节分配;③降水的年际变化;④降水的空间变化
降水季节分配均匀,降水年际变化大或小;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雨热同期;有明显的旱、雨两季之分(干季、湿季之分),降水丰沛(稀少);降水空间差异大,[沿海(迎风坡)多,内陆少,自××向××降水增多(减少),]降水分布均匀
光照
①光照的强弱;
②年日照时数的多少
日照时数长(短),日照强烈;光照充足(不足)
步骤
依据
因素变化
结论
以形定位
气温
变化
6、7、8月气温高(气温曲线呈波峰线)
北半球
12、1、2月气温高(气温曲线呈波谷线)
南半球
以温定带
最冷
(热)月
均温
最冷月均温≥15 ℃
热带气候
最冷月均温在0℃~15 ℃之间
亚热带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最冷月均温在-15 ℃~0 ℃之间
温带气候
最热月均温<15 ℃
寒带气候
以水定型
降水的
季节分
配(降水
类型)
年雨型(季节分配均匀)
年降水量>2 000 mm
热带雨林气候
年降水量700~1 000 mm
温带海洋性气候
夏雨型(夏季多雨,冬季少雨)
年降水量1 500~2 000 mm
热带季风气候
年降水量750~1 000 mm
热带草原气候
年降水量800~1 500 mm
亚热带季风气候
年降水量500~800 mm
温带季风气候
冬雨型(冬季多雨,夏季干旱)
年降水量300~1 000 mm
地中海气候
少雨型(终年少雨)
年降水量<250 mm
热带沙漠气候、寒带气候
天气系
统判断
冷锋
活动
暖锋或准
静止锋
台风活动(气旋系统)
高压
控制
锋面气
旋活动
高压脊
天气
特征
大风
降温
天气
连续性
降水
沿海地区风暴潮、大风、特大暴雨天气
晴空
万里
低压
槽上
多降水
高压区
外围大
风天气
专题03 大气运动(原卷版)-【查漏补缺】2022年高考地理三轮冲刺过关(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专题03 大气运动(原卷版)-【查漏补缺】2022年高考地理三轮冲刺过关(全国通用),共11页。
专题03 大气运动(解析版)-【查漏补缺】2022年高考地理三轮冲刺过关(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专题03 大气运动(解析版)-【查漏补缺】2022年高考地理三轮冲刺过关(全国通用),共15页。
专题02 地球运动(原卷版)-【查漏补缺】2022年高考地理三轮冲刺过关(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专题02 地球运动(原卷版)-【查漏补缺】2022年高考地理三轮冲刺过关(全国通用),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