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河南省实验中学第三次中考综合模拟试卷化学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河南省实验中学第三次中考综合模拟试卷化学,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我国5G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取决于其化学性质的是
A.用酒精作燃料B.用稀有气体制霓虹灯
C.用铜丝作导线D.用不锈钢制作水壶
【答案】A
2.1777年,用定量实验法在密闭容器中研究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关系的科学家是
A.拉瓦锡B.诺贝尔C.居里夫人D.牛顿
【答案】A
3.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B.取固体药品
C.测溶液pHD.读液体体积
【答案】A
4.下列关于资源、能源和环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有核能、地热能、太阳能、潮汐能、可燃冰等
B.氢能源是最清洁能源,但由于制取成本高且贮存困难,还不能广泛使用
C.目前已制得的纯金属只有90余种,但合金已达几千种
D.地球上的生物种类千差万别,但体内水的质量分数一般都在60%以上
【答案】A
5.“斗南鲜花论斤卖,花香吸引宾客来”,我们能闻到花香是因为( )
A.分子的体积很小B.分子间有间隔
C.不同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D.分子在不断运动
【答案】D
6.分类是研究物质的科学方法下列各物质按照单质、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A.金刚石、石油B.干冰、纯碱C.水银、熟石灰D.煤、酒精
【答案】A
7.我国5G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氮化镓(GaN)是生产5G芯片的关键材料之一,其中Ga显+3价,则N的化合价为
A.-1
B.-3
C.+1
D.+3
【答案】B
8.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我国滑雪运动员所用的滑雪杖材质为铝合金。如图为铝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gB.铝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C.铝原子的中子数为13D.铝金属活动性弱,故铝制品不易被锈蚀
【答案】B
9.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用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合成过程中碳原子变化为:CO2→C,(有机物X)→C3→C6→Cn(即淀粉),下图为制备有机物X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
B.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和氢气分子个数比为1:4
C.有机物X的化学式为CH4O
D.人工合成淀粉可缓解粮食危机
【答案】B
10.下列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方法错误的是
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渍B.用食醋鉴别厨房中失去标签的食盐和纯碱
C.胃酸过多服用含有氢氧化钙的药物治疗D.攀登海拔高的山峰用便携式供氧器帮助呼吸
【答案】C
11.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2℃时,取等质量的甲、乙分别配制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甲>乙
B.t2℃时,将甲、乙的饱和溶液均降温到t1℃,得到的溶液仍饱和
C.若甲中混有少量的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D.t2℃时,甲、乙各30g分别加入100g水中,均形成不饱和溶液
【答案】A
12.下列物质的性质与所对应的用途不正确的是
A.甲烷具有可燃性一一用作燃料B.干冰升华吸热一一用于人工降雨
C.CO具有还原性一一用于冶金D.铁比铜活泼一一用铁桶配制波尔多液
【答案】D
13.下列图像表示的对应关系中合理的是
A.46g碳和12g氧气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B.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来制取氧气
C.分别向等质量的铁和锌中不断加入稀硫酸直至过量
D.向稀盐酸和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直至过量
【答案】C
14.3g有机物X与充足的氧气在密闭容器内完全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蒸气。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3g有机物X中碳元素的质量为2.4gB.生成的CO2和H2O的分子数之比为3:2
C.有机物X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D.3g有机物完全燃烧消耗的氧气为11.2g
【答案】B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二、实验题
15.下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
(1)实验室制取选用的制取装置为 (填字母代号);
(2)若用A制氧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1)BD
(2)
三、综合应用题
16.酸、碱、盐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也是初中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
(1)亚硝酸盐是一种工业用盐,它有毒,有咸味,外形和食盐相似。人若误食会引起中毒,危害健康。亚硝酸盐的水溶液呈碱性,食盐水溶液呈中性。如果让你鉴别亚硝酸盐和食盐,你选择的试剂是 。
(2)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对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利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探究。用pH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随滴加液体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2所示。
①反应前烧杯中盛放的液体Y是 。
②图中b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是 。
③写出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为除去粗盐水中的、杂质,实验中学化学小组的同学按以下流程进行实验探究。
①操作①之后,除去过量的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操作a的名称是 。
③实验小组成员认为滤液溶质中的杂质成分是和NaOH,请设计实验证明其结论 。(简要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4)农业上常用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进行选种,实验小组取该溶液36g,向其中滴加硝酸银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过滤、洗涤、干燥后,用电子秤称得沉淀质量为,计算该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答案】(1)无色酚酞试液
(2) 氢氧化钠溶液 氯化钠/NaCl
(3) 过滤 取样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碳酸钠,过滤,向滤液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说明含氢氧化钠,则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钠
(4)解:设该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x
x=16.25%
答:该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6.25%
四、填空与简答
17.化学已经融入了人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1)茅台酒中的主要溶质 (填化学式)。
(2)三大化石燃料中,相对最清洁的能源是 (填名称)。
(3)以下“X多多”平台的商品中,由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填序号)。
A “艾玛土”的纯棉腰带
B “古马也”的PU聚氨酯双肩包
C “路易斯成登”的小牛皮单肩包
D “”的钛合金炒锅
【答案】 C2H5OH 天然气 B
18.西汉时期,我国首开“湿法炼铜”之先河,西汉刘安所著的《淮南万毕术》中已有“曾青得铁化为铜”的记载。试回答:
(1)青铜属于 (填“单质”、“化合物”、“合金”)。
(2)“湿法炼铜”的原理可用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
【答案】(1)合金
(2)Fe+CuSO4=FeSO4+Cu
19.实验室配制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量取水时选择量筒的规格是 (选填“20”“50”或“100”)。将该20%的溶液稀释到质量分数为8%,需要水的质量为 g。
【答案】 100 30
20.用稀硫酸除铁锈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已知某金属样品的组成可能为:①②③④⑤⑥⑦⑧,取该样品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则其中合理的有 个.
【答案】 3/三
21.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化合物.已知D可以用人工降雨;B、C、E中含有同一种金属元素,且E中金属元素质量分数为40%.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相连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反应能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已略).
(1)B的物质类别为 。
(2)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1)盐
(2)复分解反应
(3)
22.化学知识要学以致用,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为了增大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可以采用什么方法? (至少答两点)
(2)安全是永恒的主题。消防员用高压水枪灭火,主要依据的灭火原理是什么? 。
【答案】 降低温度、增大压强 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23.如图是探究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规律。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反应的实质是 。
(2)B处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3)C处溶液显 性。
【答案】(1)
(2)、
(3)酸
24.某实验小组在一定质量Cu(NO3)2、AgNO3和Mg(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可得到固体和溶液。
(1)请写出上述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写一个即可)。
(2)若反应后溶液颜色为无色,则滤液中所含的溶质有哪些?
(3)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与反应前溶液的质量相比,溶液质量可能变大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1)Zn +2AgNO3=2Ag + Zn(NO3)2 / Zn + Cu(NO3)2=Cu+ Zn(NO3)2
(2)Zn(NO3)2和Mg(NO3)3/硝酸锌和硝酸镁
(3)Zn与AgNO3反应使溶液质量减小,Zn与Cu(NO3)2反应使溶液质量增大,当增大的质量大于减小的质量时溶液质量增大。
25.某小组在做“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步骤有溶解、过滤、蒸发等。小组成员分析过滤后的滤液,发现其中含有CaCl2、MgCl2 Na2SO4杂质。除去这些可溶性杂质可获取纯净氯化钠。实验小组经过缜密的分析后设计的操作步骤为:①加过量的NaOH;②加过量的BaCl2溶液;③加过量的Na2CO3溶液;④过滤;⑤加适量的盐酸;⑥蒸发结晶[提示:Mg(OH)2、BaSO4、BaCO3难溶于水]。
(1)请书写②步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请简要说明②③步骤不可以调换顺序的原因。
(3)实验小组认定过滤后的溶液中含有两种杂质,请你设计合理的实验加以证明(简要写出实验步骤和现象)。
【答案】(1)Na2SO4 +BaCl2 = BaSO4↓+ 2NaCl
(2)若②③步骤调换使制得的NaCl中混有BaCl2杂质(或加入碳酸钠的目的是除去粗盐中的氯化钙和过量的氯化钡,加入的氯化钡必须放在碳酸钠之前,否则使制得的NaCl中混有BaCl2杂质)
(3)取少量滤液,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或氯化钙)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河南省实验中学中考第三次调研测试化学试卷,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与简答,实验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河南省实验中学中考第三次调研测试化学试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河南省实验中学中考第三次调研测试化学试卷原卷版docx、2024年河南省实验中学中考第三次调研测试化学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河南省实验中学中考第三次调研测试化学试卷,文件包含2023-2024学年下期学情调研3试卷docx、2023-2024学年下期学情调研3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