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河南省洛阳市中考一模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A. 春暖花开B. 春意盎然
C. 春光明媚D. 春风十里
【答案】A
【解析】
【分析】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够呼吸、生物能够排出体内产生的代谢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生物能生长繁殖、生物都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详解】春暖花开中有“花”,具有生物的特征,春意盎然、春光明媚、春风十里都不含有生物,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择A。
2. 小吴同学在显微镜操作时,要让镜筒下降,使物镜接近玻片标本(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包括取镜与安放、对光、观察、收镜和整理。在显微镜操作时,要让镜筒下降,使物镜接近玻片标本,应顺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
【详解】A.如图顺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时,镜筒会下降,使物镜接近玻片标本,此时眼睛要注射物镜,以免压碎玻片或损伤镜头,A正确。
B.如图逆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时,镜筒会上升,B错误。
CD.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的升降镜筒,更重要的作用是能使焦距更准确,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因此,当物像不清晰时才需要调节细准焦螺旋,要使物镜接近玻片标本要顺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CD错误。
故选A。
3. 番茄是一种常见的果蔬。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番茄果实中的酸味物质主要来自液泡B. 番茄的果皮主要上皮组织构成
C. 番茄植株的根、茎、叶属于生殖器官D. 番茄植株与人体的结构层次相同
【答案】A
【解析】
【分析】(1)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从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个体。植物没有系统。
(2)植物的组织主要有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分生组织、机械组织等,它们各有一定的生理功能。
【详解】A.植物细胞中的液泡中储存着辣味、甜味、色素等多种营养物质,番茄植物中的酸味物质也主要储存在液泡中,A正确。
B.番茄果皮主要由保护组织构成,具有保护内部柔嫩果肉部分,植物没有上皮组织,B错误。
C.被子植物通常称为绿色开花植物,常见的绿色开花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植物的六大器官中,根、茎、叶与植物体生长过程中的营养物质的吸收,有机物的制造有关,利于植株的生长,称作营养器官;花、果实和种子与植物的繁衍有关,称作生殖器官,C错误。
D.番茄植株属于植物,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从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个体;人属于动物,其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番茄没有系统这一结构层次,D错误。
故选A。
4. 植物的根经历一段时间的单侧浇水后发生弯曲生长,弯曲前后细胞的形态如下图。由此可推测,造成根弯曲的原因最可能是影响了细胞的( )
A. 分裂速度B. 生长速度
C. 分化情况D. 排列情况
【答案】B
【解析】
【分析】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加,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
【详解】A.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于是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为两个细胞,故A不符合题意。
B.新分裂产生的细胞体积很小,需要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逐渐增大,这就是细胞的生长,每一个细胞的生长速度并不均匀,细胞体积增大不一致,这样会引起根发生弯曲,由此可推测,造成根弯曲的原因最可能影响了细胞生长的速度,故B符合题意。
C.在正常的情况下,经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在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其形态、结构、功能随着细胞的生长出现了差异,这就是细胞的分化。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了不同的组织,故C不符合题意。
D.根弯曲后细胞排列情况没有发生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粮食安全主要涉及粮食的供给保障问题,下列措施不能提高粮食产量的是( )
A. 实行作物轮作B. 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C. 延长光照时间D. 提高氧气浓度
【答案】D
【解析】
【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影响光合作用效率的环境因素有光照、温度、二氧化碳的浓度。
【详解】A.作物轮作是在同一块田地上,有顺序地在季节间 或年间轮换种植不同的作物或复种组合的一种种植方式,能够节省生产成本,减少化肥、农药等物质投入,同时增加产量,增加产值,A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在一定范围内提高二氧化碳的浓度能提高光合作用的速率,提高农作物的产量,B不符合题意。
C.延长光照时间可以增加光合作用进行的时间,更多的制造有机物,有利于农作物产量的提高,C不符合题意。
D.增加大棚内氧气的浓度,使植物呼吸作用旺盛,分解的有机物多,积累的有机物少,不利于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和农作物产量,D符合题意。
故选D。
6. 跳绳需要手腕灵活运动,关于这些动作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由一块骨骼肌收缩完成B. 骨骼肌附着于同一块骨上
C. 跳绳仅由运动系统参与完成D. 由骨骼肌牵引骨绕关节完成运动
【答案】D
【解析】
【分析】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于骨骼肌收缩,并且牵引了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而完成的。
【详解】A.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A错误。
B.骨骼肌由肌腱和肌腹两部分组成,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B错误。
C.跳绳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C错误。
D.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D正确。
故选D。
7. 大象是一种非常聪明的动物,在解决问题时会有创新思维能力。人们曾看到大象使用鼻子捡起木棍挠痒。下列对大象这些行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木棍来挠痒属于先天性行为
B. 这些行为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
C. 此类行为只与神经系统有关
D. 是通过后天学习和生活经验获得
【答案】D
【解析】
【分析】(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又称为本能,如蜜蜂采蜜、蜘蛛结网、亲鸟育雏等。先天性行为往往是一些简单的、出生时就必不可少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先天具备的非条件反射行为。先天性行为往往是一些简单的,出生时就必不可少的行为,维持动物最基本生存的需要。
(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如鹦鹉学舌、海豹表演、小狗钻火圈等。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行为越复杂。学习行为是动物不断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得以更好地生存和繁衍的重要保证,动物的生存环境越复杂多变,需要学习的行为也就越多。
【详解】A.大象用木棍来挠痒的行为不是生来就有的,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学习行为,A错误。
BD.大象使用鼻子捡起木棍挠痒是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属于学习行为,C错误、D正确。
C.动物的行为由运动系统直接完成,受神经系统的调节和支配,所需要的能量有赖于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配合,C错误。
故选D。
8. 学习了小肠结构后,某同学自选材料制作了小肠壁结构模型。他将一张纸折叠出皱褶模拟小肠内壁,另一张纸模拟小肠外壁,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皱褶模拟了小肠的皱襞
B. 皱襞增大了小肠的长度
C. 皱襞增大了小肠的吸收面积
D. 此模型未能模拟出小肠绒毛
【答案】B
【解析】
【分析】小肠适于消化和吸收的特点:,增大了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小肠壁内表面有很多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很多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细胞组成,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小肠里有肠液、胰液、胆汁有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
【详解】A.小肠内表面有环形皱襞,从图中可以看出,图中的褶皱模拟了小肠皱襞,A正确。
B.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一般有5~7米长,皱襞只增加了内表面积,不能增加小肠的长度,B错误。
C.图中模拟的小肠的皱襞,增大了消化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C正确。
D.此模型只模拟了小肠的内表面的皱襞,没有模拟皱襞上的小肠绒毛,D正确。
故选B。
9. 如图表示尿液形成的过程,其中甲、乙表示结构,①②表示液体。下列相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甲可表示肾小囊,乙可表示肾小管
B. 血液流经肾脏后,血液中的尿素减少
C. ①②表示的液体分别为原尿和尿液
D. 若乙处发生病变,则②中会有血细胞
【答案】D
【解析】
【分析】(1)尿液的形成主要有两个过程: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的成分除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外,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和尿酸等物质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过滤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发生了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原尿中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又回到了血液循环系统,剩余的水、无机盐、尿素和尿酸等在肾小管末端形成尿液。
(2)甲、乙表示结构,分别是肾小囊和肾小管,①、②表示液体分别是原尿和尿液。
【详解】A、血液流进肾小球后一部分液体进入甲,所以甲是肾小囊。①原尿经过乙形成②尿液,乙是肾小管,A正确。
B、当血液流经肾脏时,尿素、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形成②尿液排出体外,B正确。
C、由分析“尿液的形成”可知:①②表示的液体分别是原尿和尿液,C正确。
D、结合分析,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发生了重吸收作用,若乙处(肾小管)发生病变,②尿液中就会出现葡萄糖,D错误。
故选D。
绿合尺蛾的毛毛虫们有一个独特的本领,它们在一株开有紫色花和黄色花的菊花上,可以摘取花瓣,粘在身上伪装成紫色花或黄色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10. 绿合尺蛾与蝗虫的发育类型不同,它比蝗虫多经历的发育时期是( )
A. 受精卵B. 幼虫C. 蛹D. 成虫
11. 这株能开有紫色花和黄色花的菊花,采用的处理技术是( )
A 嫁接B. 扦插C. 播种D. 组织培养
12. 下列关于绿合尺蛾伪装行为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会伪装的变异属于有利变异
B. 不会伪装的个体容易被淘汰
C. 会伪装的个体繁殖能力更强
D. 这种行为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答案】10. C 11. A 12. C
【解析】
【分析】(1)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虫与成虫的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如蚊子、苍蝇、家蚕、菜粉蝶等;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如蟋蟀、螳螂、蝼蛄、蝗虫等。
(2)嫁接属于无性生殖,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
(3)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
【10题详解】
绿合尺蛾的发育包括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蝗虫的发育包括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故绿合尺蛾比蝗虫多经历的发育时期是蛹期,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11题详解】
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故一株菊花能开出紫色、黄色等不同颜色的花,主要采用的技术是嫁接(紫色接黄色或黄色接紫色),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2题详解】
A.绿合尺蛾的毛毛虫会伪装变异对生存有利,故属于有利变异,A正确。
B.不会伪装的绿合尺蛾毛毛虫不利于生存,故容易被淘汰,B正确。
C.自然界中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故会伪装和不会伪装的绿合尺蛾毛毛虫繁殖能力都强,C错误。
D.会伪装的绿合尺蛾毛毛虫能够适应环境而生存下来,不会伪装的绿合尺蛾毛毛虫不能适应环境而被淘汰,这种行为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正确。
故选C。
13. 自从“三胎政策”全面开放以来,小敏的妈妈想再生一个孩子,但一直没有怀孕,经检查,原来是图中a处堵塞导致的,a处位于( )
A. 卵巢B. 输卵管C. 子宫D. 脐带
【答案】B
【解析】
【分析】睾丸产生的精子和卵巢产生的卵细胞都是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受精的场所是输卵管,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处结合形成受精卵。
【详解】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地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有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可见,输卵管是受精的场所。因此,输卵管堵塞,卵细胞不能与精子相遇并结合,不能怀孕。A卵巢的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B输卵管是受精的场所,C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D脐带是胎儿和母体的联系通路,因此小敏的妈妈一直没有怀孕,经检查,原来是图中a处堵塞导致的,a处位于输卵管,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4. 假期,小明想在家中自制酸奶,他制作酸奶主要利用的微生物和保存酸奶最适宜的方式分别是( )
A. 醋酸菌、煮沸杀菌B. 乳酸菌、脱水干燥
C. 乳酸菌、冰箱冷藏D. 酵母菌、高盐防腐
【答案】C
【解析】
【分析】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传统的食品保存方法有盐腌、糖渍、干制、酒泡等。现代的贮存方法主要有罐藏、脱水、冷冻、真空包装、添加防腐剂、溶菌酶等。
【详解】制作酸奶用到的微生物是乳酸菌,自制酸奶过程中,应将加糖后的新鲜牛奶煮沸冷却后,再倒入适量酸奶并密封,最适宜的保存方式是冰箱冷藏,因为低温能抑制微生物生长和繁殖,有利于延长食品的保质期,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5. 如图是人体胸廓变化的示意图,对于图中状态描述正确的是( )
A. 膈肌收缩B. 胸廓缩小
C. 气压增大D. 呼出气体
【答案】A
【解析】
【分析】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就是肺的通气。肺的通气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胸廓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叫作呼吸运动。呼吸运动包括呼气和吸气两个过程(平静呼吸),其动力来自呼吸肌。与呼吸有关的肌肉叫呼吸肌。
【详解】吸气时,肋间外肌收缩,肋骨上提,胸骨向上、向外移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这时胸廓扩大,肺随着扩张,肺的容积增大,肺内气压下降,外界空气就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动作。观图可知,肋骨向上向外运动,胸廓扩大,表示吸气过程,吸气时,膈肌收缩,膈肌顶部下降,肺随之扩张,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16. 2023年12月,在河北尚义发现了258.8万年前地层中的新生代“动物化石群”,其中有保存较为完整的鹿角化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化石可以为生物进化提供直接证据
B. 鹿角化石证明尚义当时有哺乳动物分布
C. 根据不同地层中的化石记录可以推断生物进化历程
D. 结构简单生物化石往往出现在新近地层中
【答案】D
【解析】
【分析】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科学家们发现,在最古老的地层中没有化石,证明在地球形成的最初是没有生命的。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证明地球形成的最初是没有生命的,经历了从无生命到有生命的过程。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详解】AC.化石有规律地出现在不同地质年代的地层中,真实地记录了生物进化的历程,因此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了直接的证据,根据不同地层中的化石记录可以推断生物进化历程,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AC正确。
B.鹿属于哺乳动物,故鹿角化石证明尚义当时有哺乳动物分布,B正确。
D.科学家们发现,在最古老的地层中没有化石,证明在地球形成的最初是没有生命的。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D错误。
故选D。
17. “小玛雅”是我国成功利用体细胞培育出的世界上第一头北极狼,它采用母狼“玛雅”的皮肤样本中的细胞核,和母犬A去核的卵细胞相融合( )
A. 克隆技术B. 转基因技术
C. 杂交技术D. 发酵技术
【答案】A
【解析】
【分析】(1)“克隆”的含义是无性繁殖,即由同一个祖先细胞分裂繁殖而形成的纯细胞系,该细胞系中每个细胞的基因彼此相同。
(2)克隆动物是先将含有遗传物质的供体细胞的核移植到去除了细胞核的卵细胞中,然后促使这一新细胞分裂繁殖发育成胚胎;当胚胎发育到一定程度后,再被植入动物子宫中使动物怀孕,便可产下与提供细胞核者基因相同的动物。
【详解】克隆动物是先将含有遗传物质的供体细胞的核移植到去除了细胞核的卵细胞中,然后促使这一新细胞分裂繁殖发育成胚胎,当胚胎发育到一定程度后,再被植入动物子宫中使动物怀孕,便可产下与提供细胞者基因相同的动物。故题干中,“小玛雅”采用母狼“玛雅”的皮肤样本中的细胞核,和母犬A去核的卵细胞相融合,该过程主要应用了是克隆技术,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8. 如图为人眼瞳孔的不同状态,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图中黑色部分表示瞳孔,白色部分表示虹膜
B. 走出教室到阳光明媚的室外时,瞳孔状态如图甲
C. 光线从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后,在视网膜上形成物像
D. 眺望远方,物像依然清晰,主要是瞳孔起调节作用
【答案】D
【解析】
【分析】瞳孔是光线的通道,当外界光线较弱时,瞳孔是变大的;当外界光线较强时,瞳孔是变小的。视觉的形成过程: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觉神经→视觉中枢→视觉。
【详解】A.在眼球的结构中,黑色部分表示瞳孔,是光线进出的通道,白色部分表示虹膜,A正确。
B.当外界光线较强时,瞳孔缩小,以避免过强的光线刺伤了眼睛。因此,走出教室到阳光明媚的室外时,瞳孔缩小,如图甲,B正确。
C.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C正确。
D.人眼通过用睫状肌调节晶状体的曲度,眺望远方,物像依然清晰,主要是晶状体的调节作用,D错误。
故选D。
19. “阳光体育”活动在各校广泛开展,其目是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看( )
A. 增强免疫力B. 保护易感人群
C. 控制传染源D. 切断传播途径
【答案】B
【解析】
【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有的还具有季节性和地方性的特点。 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 因此,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详解】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
控制传染源:如隔离患者、封锁疫区、给生病的人打针吃药、让生病的人在家休养、对携带病原体的动物进行焚毁、掩埋处理等。
切断传播途径:如喷洒消毒液、自来水消毒、杀灭蚊虫、搞好个人卫生、流感流行时戴口罩出门等。
保护易感人群:如注射疫苗、加强体育锻炼、远离疫区等。
“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看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0.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的第一项行动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健康知识普及,体现了未病先防的思想。下列属于青少年健康生活方式的是( )
A. 因压力过大而暴饮暴食B. 因沉迷网络而荒废学业
C. 坚持锻炼以强健体魄D. 损坏课桌以宣泄情绪
【答案】C
【解析】
【分析】健康的生活不仅需要加强体育锻炼,搞好个人卫生,还要保持愉快的心情,积极向上的心态,同时还应当学会与人相处,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详解】A.暴饮暴食会造成胃肠道的黏膜受损,从而产生胃炎、肠炎以及胃肠道黏膜的糜烂和溃疡,导致胃肠道出血,并进一步引起胃肠道肿瘤发病率的升高,不是缓解压力的正确方式,A错误。
B.沉迷于网络的人不仅危害心理和精神,荒废学业,同时对身体也是一种伤害,如久坐、熬夜等,B错误。
C.坚持锻炼,强健体魄,有利于健康,属于青少年健康生活方式,C正确。
D.遇到挫折时,可以向亲人或知心的朋友诉说,也可以大哭一场,把积压在内心的烦恼宣泄出来,不应损坏课桌,随意宣泄情绪,D错误。
故选C。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30分)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除注明外,每空1分。
21. 近日,经历多年潜心选育,抗寒性强、产量大的豫翘1号、2号连翘品种顺利通过河南省林木良种审定
(1)图甲为豫翘1号、2号花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连翘的花蕊有长花柱和短花柱这一相对性状。若长花柱连翘与短花柱连翘杂交后,子代均表现为短花柱,子代短花柱连翘的基因组成是___(相关基因用A,a表示)。
(2)连翘花受精后①___会继续膨大发育成果实,图乙中果皮开裂后②___会从中散播出来,由此推测连翘属于种子植物中的___植物。
(3)随着我国中医药行业的健康发展,市场对连翘的需求与日俱增,连翘由依靠野生采集逐渐形成了野生抚育和人工规范化栽培的生产模式。科研人员研究了不同授粉方式对连翘结果率的影响
分析上述实验,请你对人工栽培连翘提出合理的种植建议,并说出理由___。
(4)连翘果实中富含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有机物,这些物质经___运输到果实中贮存。
【答案】(1)Aa (2) ①. 子房 ②. 种子 ③. 被子
(3)长花柱植株和短花柱植株相间种植,因为长花柱与短花柱异花传粉,结果率最高
(4)筛管
【解析】
【分析】(1)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分为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当成对的基因中有两个显性基因或者一个显性基因和一个隐性基因时,生物表现显性性状;当成对的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时,生物表现隐性性状。
(2)子房发育成为果实,其中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子房里面的胚珠发育成种子,胚珠里面的受精卵发育成胚。根据种子外有无果皮包被着,我们把种子植物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两大类,裸子植物的种子外无果皮包被,是裸露的;被子植物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着,能形成果实。图甲中,①子房,图乙中,②种子。
【21题详解】
若长花柱连翘与短花柱连翘杂交后,子代均表现为短花柱,可以判断长花柱为显性性状,短花柱为隐性性状,亲代长花柱连翘的基因组成是AA,短花柱连翘的基因组成为aa,遗传图解为:
可见,子代短花柱连翘的基因组成都是Aa。
【22题详解】
果实和种子形成过程如图:
连翘花受精后①子房会继续膨大发育成果实,图乙中果皮开裂后,②种子会从中散播出来。连翘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属于种子植物中的被子植物。
【23题详解】
分析实验结果可知,长花柱与短花柱异花的结果率最高,因此,人工栽培连翘时,要长花柱植株和短花柱植株相间种植,因为长花柱与短花柱异花传粉,结果率最高。
【24题详解】
导管由下向上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由上向下运输有机物,连翘果实中富含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有机物,是经筛管运输到果实中的。
22. 今年2月,郑州某医院成功完成一例全磁悬浮人工心脏手术,为一位处于终末期心力衰竭的患者带来了生的曙光。目前,“人工心脏”的出现,为这些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1)据图甲可知,人工心脏代替了左心室的相关功能。手术时,医生会将人工心脏的一端与①___相连,从而将血液带向全身。
(2)患者在植入人工心脏的手术中,需要用到监护仪,以监视患者的心率、体温、氧饱和度、呼吸频率等生理指标,其中“ECG60次/分”代表的生理指标是___。
(3)旧式人工心脏容易造成血栓,而全磁悬浮人工心脏不易激发血液中___(填一种血细胞)的功能,减少血液凝固的发生,进而避免血栓的形成。
(4)冠心病患者突发心绞痛时,应就地休息,并在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患者产生痛觉的部位是___;硝酸甘油被舌下毛细血管吸收后,首先到达心脏的②___,以改善心肌供血。
(5)家中老年人为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你认为应该采取的措施有___(写出一条即可)。
【答案】(1)主动脉 (2)心率
(3)血小板 (4) ①. 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 ②. 右心房
(5)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戒烟限酒等(合理即可)
【解析】
【分析】心脏的主要功能是泵血功能,主要原理是下心脏通过不断的收缩和舒张将血液和其他营养物质以及氧气送往全身的各个器官完成身体代谢需求。图中:①主动脉;②右心房。
【小问1详解】
据图甲可知,人工心脏代替了左心室的相关功能。手术时,医生会将人工心脏的一端与主动脉相连,主动脉是左心室发出的血管,从而将血液带向全身。
【小问2详解】
在监护仪显示的生理指标中,“ECG60次/分”代表的是心电图,反映了心脏跳动的频率,即心率。心率是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
【小问3详解】
旧式人工心脏容易造成血栓,而全磁悬浮人工心脏不易激发血液中血小板的功能。血小板是血液中的一种血细胞,它们的功能是促进血液凝固和止血。全磁悬浮人工心脏减少了血小板的激活,进而减少了血液凝固的发生,避免了血栓的形成。
【小问4详解】
冠心病患者突发心绞痛时,应就地休息,并在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患者产生的痛觉是通过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最终在大脑皮层痛觉中枢产生痛觉。硝酸甘油被舌下毛细血管吸收后,首先进入静脉血管,然后经过上腔静脉进入心脏的右心房,即图中的②右心房。硝酸甘油可以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的供血量,从而改善心绞痛的症状。
【小问5详解】
为了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老年人应该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其中一条建议是减少高油脂食物的摄入,因为高油脂食物会增加血液中的脂肪含量,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此外,保持适度的运动、戒烟限酒、控制体重等也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措施。
23. 《小蝌蚪找妈妈》是我国动画艺术史上第一部水墨动画,画风活泼可爱。中国邮政在儿童节发行了相关邮票,讲述了一群小蝌蚪巧遇虾妈妈、金鱼妈妈、螃蟹妈妈和乌龟妈妈。
(1)根据体内有无___,可将虾、蟹分为一类,鱼、乌龟和青蛙分为另一类。
(2)小蝌蚪误以为金鱼是妈妈,可能是因为它们都有适于水生生活的特点,如都用___呼吸,这体现了___的生物学观点。
(3)小蝌蚪巧遇了很多“妈妈”们,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___多样性;“妈妈”们中,亲缘关系最近的两种动物属于___动物。
(4)小蝌蚪找妈妈很困难,是因为它与青蛙妈妈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发育类型称为___。
【答案】(1)脊柱 (2) ①. 鳃 ②. 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3) ①. 物种##生物种类 ②. 节肢
(4)变态发育
【解析】
【分析】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小问1详解】
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属于脊椎动物,体内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腔肠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都属于无脊椎动物,体内没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蟹、虾都属于无脊椎动物,金鱼和青蛙都属于脊椎动物,因此,将蟹、虾与金鱼、青蛙分为不同类群的主要依据是体内有无脊柱。
【小问2详解】
金鱼、蝌蚪生活在水里,都有适于水生生活的特点,用鳃呼吸,这体现的生物学观点是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小问3详解】
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小蝌蚪巧遇了虾、螃蟹和乌龟等其他生物,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物种多样性;青蛙属于两栖动物, 乌龟属于爬行动物,金鱼属于鱼类,虾和蟹属于节肢动物,其中亲缘关系最近的两种动物是虾和螃蟹。
【小问4详解】
青蛙的发育过程是: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幼体和成体在结构和形态上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叫变态发育。
24. 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 互花米草是单子叶植物纲,莎草目,禾本科,原产于大西洋沿岸,它根系发达,1979年出于保护海岸所需,被引入我国。引入初期虽然发挥了较好的生态功能,之后,互花米草快速扩张,对我国的生物多样性和生物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胁。
资料二 治理互花米草主要有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等方法,已取得部分成效。2022年,我国发布了《互花米草防治专项行动计划(2022~2025年)》,到2025年使互花米草的清除率达到90%以上,确保滨海湿地生物安全。
(1)资料一中提及的最大的生物分类单位是___。
(2)互花米草属于生态系统生物成分中的___,与本土植物间存在___关系。
(3)划线部分说明互花米草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能___环境。
(4)为防止生物入侵,有人提出可以利用互花米草的天敌进行生物防治,你是否赞同这种方法___。
【答案】(1)纲 (2) ①. 生产者 ②. 竞争
(3)影响 (4)不赞同,盲目引入新的物种,可能会造成新的生物入侵,产生新的生态问题
【解析】
【分析】生物适应环境,生物影响环境,环境影响生物。生物适应环境是指生物为了生存下去,在生活习性或者形态结构上力求与环境保持一致。生物影响和改变环境是指由于生物的存在或者某些活动,使得环境有了改观或变化。环境影响生物是指生物的生活受生存空间或生活环境的制约。
【小问1详解】
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故资料一中提及的最大的生物分类单位是纲。
【小问2详解】
互花米草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为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属于生态系统生物成分中的生产者;互花米草会与本土植物争夺阳光、水、土壤等生存条件,与与本土植物间存在竞争关系。
【小问3详解】
划线部分说明:互花米草能适应我国的野外环境,同时对我国的生物多样性和生物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胁,也能影响环境。
小问4详解】
科学家把生物随着商品贸易和人员往来迁移到新的环境中并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的现象,叫做生物入侵。为防止生物入侵,有人提出可以利用互花米草的天敌进行生物防治,这种做法不可取,因为盲目引入新的物种,可能会造成新的生物入侵,产生新的生态问题。
25. 研究发现,淀粉可被嗜淀粉乳杆菌分解为乳酸。为探究“嗜淀粉乳杆菌对厨余垃圾中淀粉的分解作用”,科研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一:将厨余垃圾制成培养基,取300mL平均分成三组,分别采用以下方式处理:
步骤二:将处理后的培养基都放置于无氧、35℃环境下发酵,每隔24h取样并分析乳酸浓度。所得数据绘制成折线图,如图1所示。
(1)淀粉在人体消化道内逐渐分解成___后被小肠吸收。
(2)该研究形成两组对照实验,若A和C形成对照,实验的变量是___。
(3)该研究中乳酸含量越高代表对淀粉的分解作用越___;据图1可知,48h时分解淀粉能力最强的是___组,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
(4)为得到分解淀粉能力更强的嗜淀粉乳杆菌,科研小组对原有菌株进行诱变处理,得到三种突变菌株甲、乙、丙。用原有菌株和突变菌株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分解淀粉___分解淀粉能力最强。
【答案】(1)葡萄糖 (2)有无除嗜淀粉乳杆菌外的细菌和真菌
(3) ①. 强 ②. A ③. 没灭菌的培养基中也存在天然的能把淀粉分解为乳酸的菌种
(4)丙
【解析】
【分析】(1)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酶,因此,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
(2)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①单一变量原则:控制其他因素不变,只改变其中某一实验变量,观察它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整个实验过程中除了欲处理的实验变量外,其他实验条件要求前后一致。②科学性原则:所谓科学性原则,是指实验的原理要符合科学原理,实验结果的预期要有科学依据,实验的各个环节不能偏离生物学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以及其他学科领域的基本原则。③可重复性原则:一次实验的结果是不能令人信服的,只有经过多次反复的实验都得到相同的实验结果,才可以在此基础上得出正确的结论。
【小问1详解】
根据分析可知,淀粉在口腔内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了麦芽糖,在小肠中彻底被肠液、胰液分解成葡萄糖,被吸收进入小肠绒毛中的毛细血管中。
【小问2详解】
A和C两组处理方式不同,一个不灭菌,高温灭菌的目的是杀死细菌和真菌,若A和C形成对照。因此,实验的变量是有无除嗜淀粉乳杆菌外的细菌和真菌。
【小问3详解】
分析图表可知,该研究中乳酸含量越高代表对淀粉的分解作用越强;据图1可知,A曲线代表的不灭菌接种,没灭菌的培养基中也存在天然的能把淀粉分解为乳酸的菌种。
【小问4详解】
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菌株丙中淀粉相对含量少,菌株丙分解淀粉能力最强。授粉方式
长花柱自花
短花柱自花
长花柱同型异花
短花柱同型异花
长花柱与短花柱异花
结果率(%)
0
0
3.81
5.32
86.7
组别
处理方式
A
不灭菌,直接接种0.2g嗜淀粉乳杆菌
B
不灭菌,不接种嗜淀粉乳杆菌
C
高温灭菌30分钟,冷却后,再接种0.2g嗜淀粉乳杆菌
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中考一模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中考一模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中考一模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中考一模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中考一模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年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中考一模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中考一模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2024年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中考一模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中考一模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年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中考一模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中考一模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2024年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中考一模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