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南充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二诊)理综生物试卷(含答案)
展开一、单选题
1.蓝藻细胞有着非常丰富的膜系统,包括外膜、周质膜及光合片层膜等,其中光合片层膜上有特殊的蛋白质色素复合体。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蓝藻细胞最外层的结构是外膜
B.蓝藻的光合片层膜位于其叶绿体内
C.蓝藻可在光合片层膜上将二氧化碳转变为氧气
D.色素吸收的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过程中需要蛋白质参与
2.下列有关遗传物质探索过程的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
A.培养R型菌时加入S型菌的多糖类物质,不能得到具有荚膜的细菌
B.艾弗里和赫尔希等人的实验方法不同,但实验设计思路却有共同之处
C.子代噬菌体中检测到35S标记的DNA,说明DNA在亲子代之间具有连续性
D.艾弗里和赫尔希采用了细菌培养、噬菌体培养、物质提取和分离等技术手段
3.囊性纤维病是一种遗传病,形成原因是肺部支气管上皮细胞表面转运Cl-的跨膜蛋白功能异常,导致上皮细胞中Cl-向外分泌减少,造成黏液堆积阻塞部分呼吸道的管腔,细菌在肺部大量繁殖致使肺功能受损。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肺支气管上皮细胞向外分泌Cl-的方式与吸收甘油的方式相同
B.患者支气管腔内分泌物浓稠可能与上皮细胞水分运输异常有关
C.使用抗生素类药物处理细菌感染能从根本上治疗囊性纤维病
D.患者肺部严重感染时会因无氧呼吸增强而导致组织液pH升高
4.捕食是自然界中一种常见的种间关系,若捕食者以多种猎物为食,则该捕食者为泛化物种,反之特化物种仅以特定猎物为食。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捕食关系属于种群层次的研究内容
B.泛化物种易受环境变化的影响,灭绝风险更高
C.泛化物种的捕食作用会降低群落的物种多样性
D.若特化物种捕食的猎物为优势种,则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可能会提高
5.研究发现,味觉感受器(TRC)位于舌面和上颚表皮,可以感受甜味和苦味分子的刺激;味觉中枢产生甜味和苦味的区域分别称为CeA和GCbt,下图为甜味和苦味产生传导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TRC接受苦味分子刺激后,该处细胞膜对K+通透性降低
B.味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味觉的产生过程不属于反射活动
C.从TRC识别信息分子到味觉皮层产生味觉,存在多种不同信号的转换
D.GCbt促进CeA产生甜味信息,同时GCbt能通过正反馈放大苦味信息
6.人类基因组测序表明,人体超过98%基因都转录为非编码RNA(ncRNA),ncRNA无编码蛋白质的能力;许多ncRNA被证实参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ncRNA和其他RNA的合成场所均是细胞核
B.和DNA、蛋白质一样,ncRNA的合成也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C.ncRNA由核糖核苷酸组成,可能影响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表达
D.细胞中的RNA具有物质运输、降低反应活化能、构建细胞结构等功能
二、实验探究题
7.图1为研究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用打孔器在某植物的叶片上打出多个叶圆片,再用气泵抽出气体直至叶片沉入水底,然后将等量的叶圆片移至含有不同浓度的NaHCO3溶液中,给予一定的光照,测量每个培养皿中叶圆片上浮至液面所用的平均时间。请回答下列问题:
(1)NaHCO3分解产生的CO2直接参与光合作用的_________阶段,场所在________。
(2)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叶片上浮的原因是________。
(3)请用曲线在图2中绘出NaHCO3溶液浓度由低浓度到最适浓度的过程中测量指标的变化情况:本实验结果的测量指标还可以用________表示。
(4)若研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以上装置该如何改进:________。
8.某同学利用不同浓度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3)对某番茄品种(S-47)进行试验,来研究植物激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下表为相关实验数据,其中发芽率(%)=(发芽种子数/供试种子数)×100%。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长素的主要合成部位是________;其在胚芽鞘的运输________(填“会”或“不会”)消耗能量;本实验结果________(填“能”或“不能”)体现IAA对番茄种子(S-47)萌发作用的两重性,理由是________。
(2)由表可知,随着GA3浓度的升高,番茄种子(S-47)的发芽率逐渐________,种子萌发的调控过程中,与GA3作用效果相反的植物激素是________。
(3)本实验的实验结论不一定适用于其他植物,原因是________。
9.某兴趣小组在做果蝇杂交实验时偶然发现了一只含并连X染色体的雌果蝇(两条X染色体共用一个着丝点如图1,并连的两条X染色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分开),其性染色体组成为XXY。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兴趣小组发现的雌果蝇变异的类型是________。
(2)小组成员利用该并连雌果蝇与正常雄果蝇杂交,发现后代中存活果蝇的性染色体组成与亲本完全相同,请绘出遗传图解释该现象。________
(3)可通过观察上述遗传图解中亲子代雄果蝇表现型的变化来“侦察”发生在X染色体上的基因突变,理由是________;能被“侦察”到的基因突变一定不是位于图2________区的________(选填“显性”或“隐性”)突变。
10.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是指可同时与癌细胞和药物结合的特异性抗体。下图是科研人员通过杂交—杂交瘤细胞技术(免疫的B细胞和杂交瘤细胞杂交技术)生产能同时识别癌胚抗原和长春碱(一种抗癌药物)的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部分过程。分析回答:
(1)过程①注射癌胚抗原,抗原是指________,制备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过程中用到的技术有________。
(2)过程②诱导融合的方法是________,假设仅考虑某两个细胞的融合,则经过②过程试管内含有________种类型的细胞。
(3)过程③能在HAT培养基上生长的细胞是________,未融合的B淋巴细胞经过多次传代培养后都不能存活,原因是________。
(4)经过程③筛选得到的细胞还需转移至多孔培养板中进行过程④,原因是。
(5)获得的单克隆杂交—杂交瘤细胞在体外条件下培养或,均可提取出大量的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
三、读图填空题
11.生物土壤结皮是土壤微生物、地衣苔藓植物、土壤颗粒等形成的有机复合体,是荒漠生态系统重要的地表覆盖,也是演替进程中重要的生物基础。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土壤结皮依次经过了土壤酶、土壤微生物、藻结皮、地衣结皮以及苔藓结皮阶段,该过程属于________演替。
(2)由土壤结皮所形成的“荒漠地毯”对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有重要的作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所具有的________处于相对稳定的能力:“荒漠地毯”中的生物多样性,也为荒漠生态系统提供了重要的间接价值,比如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3)植物群落的类型是荒漠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调查荒漠中天然梭梭树种群密度可以采用________法。下图是乌兰布和沙漠天然梭梭树种群年龄结构统计图,其年龄结构属于________型,原因是________。
I~XVⅢ分别表示天然梭梭树基部直径,I,基径<1.0cm;Ⅱ,1cm≤基径<2cm;以此类推
12.南充别称“果城”,境内盛产柑橘类水果。柑橘类水果富含黄酮类物质,其具有抗氧化、抗炎、提高免疫力等生物活性。该物质难溶于水,可采用超声波辅助法和酶解法提取。下图是超声波辅助法的提取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超声波辅助法的提取流程中“?”处是________。
(2)在提取柑橘中的黄酮类物质时不宜采用蒸馏法的原因是________;实验过程中浸提时加入乙醇的作用是________。
(3)研究表明在提取过程中加入纤维素酶和果胶酶能有效提高提取效率,其中果胶酶是一类酶的总称,包括果胶酯酶、果胶分解酶和________;超声波处理,其作用类似于向原料中添加纤维素酶,据此推测超声波处理的作用是________。
(4)为进一步提高提取效率,可以将过程中用到的酶利用________法进行固定,不宜采用包埋法进行固定,理由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A、蓝藻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的最外层结构是细胞壁,A错误;
B、蓝藻为原核生物,其细胞结构中没有叶绿体,B错误;
C、蓝藻可进行光合作用,光合片层膜含有光合色素,能进行光反应阶段,将水裂解为氧气和氢,C错误;
D、据题干信息可知,光合片层膜上有特殊的蛋白色素复合体,是吸收光能的场所,能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D正确。
故选D。
2.答案:C
解析:A、S型菌的多糖类物质不是S型菌的遗传物质,培养R型菌时加入S型菌的多糖类物质,不能得到具有荚膜的细菌,A正确;
B、艾弗里和赫尔希等人的实验方法不同,但实验设计思路却有共同之处,都是设法将DNA与其他成分分离开,单独研究各成分的作用,B正确;
C、DNA的组成元素是C、H、O、N、P,所以检测不到35S标记的DNA,C错误;
D、艾弗里的实验材料是肺炎链(双)球菌,采用了细菌培养、物质提取和分离、微生物的鉴定等技术手段;赫尔希的实验材料是噬菌体和大肠杆菌,采用了细菌培养、噬菌体培养、离心、同位素标记法等多种技术手段,D正确。
故选C。
3.答案:B
解析:A、肺支气管上皮细胞向外分泌Cl-的方式为主动运输,肺支气管上皮细胞吸收甘油的方式为自由扩散,两者方式不同,A错误;
B、患者上皮细胞中Cl-向外分泌减少,细胞液渗透压增大,上皮细胞水分运输异常,导致支气管腔内分泌物不能及时被水稀释而变得浓稠,B正确;
C、使用抗生素类药物处理可以抑制细菌感染,但是囊性纤维病是由于基因突变引起的遗传病,服用抗生素不能从根本上治疗囊性纤维病,C错误;
D、患者肺部严重感染时会因无氧呼吸增强,产生乳酸积累导致组织液pH略有降低,D错误。
故选B。
4.答案:D
解析:A、捕食关系是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属于群落层次的研究内容,A错误;BC、泛化物种是食性广泛的物种,捕食多个物种,受环境影响相对较小,不易灭绝,同时可避免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从而使物种多样性增加,BC错误;D、对于特化种来说,如果其捕食的是竞争力强的优势种群,则可以使其他种群获得更多的资源,使物种多样性提高,D正确。
5.答案:D
解析:A、TRC接受苦味分子刺激后,该处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加,对K+通透性降低,A正确;B、感觉在大脑皮层形成,因此味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由于形成味觉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因此味觉的产生过程不属于反射活动,B正确;C、从TRC识别信息分子到味觉皮层产生味觉,经过了突触,而在突触处存在电信号到化学信号再到电信号的转变,且有兴奋性神经递质和抑制性递质的参与,因此存在多种不同信号的转换,C正确;D、根据图示信息可知,GCbt抑制CeA产生甜味信息,同时GCbt能通过正反馈放大苦味信息,因此“甜不压苦”,D错误。故选D。
6.答案:A
解析:A、对于真核细胞而言,RNA主要在细胞核中合成,但是细胞质中(线粒体中也有少量DNA)也有RNA的合成,A错误;
B、DNA分子复制产生DNA,蛋白质通过mRNA为模板合成,ncRNA是以DNA为模板经转录产生,三者的合成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B正确;
C、ncRNA是RNA的一种,其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细胞癌变与原癌基因和遗爱基因突变有关,分析题意,许多ncRNA被证实参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据此推测,ncRNA可能影响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表达,C正确;
D、细胞中的RNA具有物质运输(tRNA)、降低反应活化能(酶)、构建细胞结构(rRNA参与构成核糖体)等功能,D正确。
故选A。
7.答案:(1)暗反应;叶绿体基质
(2)探究不同的CO2浓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叶圆片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充满在细胞间隙时,增加了叶圆片的浮力,叶圆片上浮上浮
(3)
相同时间内上升的叶圆片的数量
(4)选用两组(或多组)图甲装置,在两组(或多组)烧杯中加入该相同数量的叶圆片且等量的NaHCO3溶液中,并将上述装置置于不同强度光照下,保持其他条件适宜,观察记录两组(或多组)叶圆片上浮至液面所用时间。
解析:(1)在光合作用中CO2与C5结合生成两分子C3,是暗反应的CO2的固定阶段,发生在叶绿体基质。
(2)NaHCO3溶液能够分解产生CO2,因此不同浓度的NaHCO3能够为叶圆片提供稳定的CO2来源,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的NaHCO3溶液,实际就是CO2浓度不同,因变量是光合作用的强度,所以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的CO2浓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利用真空渗水法排除叶肉细胞间隙空气,充以水分,使叶片沉于水中,叶片上浮的原因是叶圆片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充满在细胞间隙时,增加了叶圆片的浮力,叶圆片上浮上浮。
(3)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随着NaHCO3溶液浓度的升高,提供的CO2的浓度也升高,但超过一定浓度后,细胞会失水皱缩影响光合作用,NaHCO3溶液浓度由低浓度到最适浓度的过程中测量指标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因为CO2浓度不同,光合作用强度不同,在一定范围内,随着CO2浓度的增加,光合作用增强,释放的氧气更多,在相同时间内上浮叶片数目越多。因此根据在相同时间内上浮叶片数目的多少或者叶片全部上浮所需的时间的长短,即能比较光合作用的强弱。
(4)根据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自变量是光照强度,因变量是光合作用强度,因此实验设计:选用两组(或多组)图甲装置,在两组(或多组)烧杯中加入该相同数量的叶圆片且等量的NaHCO3溶液中,并将上述装置置于不同强度光照下,保持其他条件适宜,观察记录两组(或多组)叶圆片上浮至液面所用时间。
8.答案:(1)芽、幼嫩的叶和发育中的种子;会;不能;不同浓度IAA的发芽率均高于对照组蒸馏水
(2)减小;脱落酸
(3)不同植物对植物激素的敏感度不同
解析:(1)生长素的主要合成部位是芽、幼嫩的叶和发育中的种子;生长素在胚芽鞘的运输为极性运输,属于主动转运,主动转运需要消耗能量。由于不同浓度IAA的发芽率均高于对照组蒸馏水,只能说明IAA具有促进作用,不能体现抑制作用,因此不能体现IAA对番茄种子(S-47)萌发作用的两重性。
(2)由表可知,随着GA3浓度的升高,番茄种子(S-47)的发芽率逐渐减小。种子萌发的调控过程中,GA3的作用是促进萌发,与之相反的植物激素是脱落酸,抑制种子萌发。
(3)由于不同植物对植物激素的敏感度不同,因此本实验的实验结论不一定适用于其他植物。
9.答案:(1)染色体变异
(2)
(3)由于子代的基因型与亲代完全相同,当雄果蝇X染色体上有新的突变产生时,子代雄果蝇的形状可能会与亲本不同;Ⅰ;显性
解析:(1)雌果蝇两条X染色体共用一个着丝点,并连的两条X染色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分开,属于染色体变异。
(2)含并连X染色体的雌果蝇(XXY)产生的卵细胞的种类及比例为XX∶Y=1∶1,一只正常的雄果蝇(XY)产生的精子的种类及比例为X∶Y=1∶1,二者杂交,后代中存活果蝇的性染色体组成与亲本完全相同,说明子代中只存在性染色体组成为XXY和XY的个体,而性染色体组成为XXX、YY的果蝇胚胎可能致死而无法发育成个体,遗传图如图所示:
(3)由于子代的基因型与亲代完全相同,当雄果蝇X染色体上有新的突变产生时,子代雄果蝇的形状可能会与亲本不同,因此利用并连X雌果蝇,观察亲子代雄果蝇表现型的变化,可“侦察”发生在X染色体上的基因突变。由于“侦察”的是雄果蝇X染色体上的变化,能被“侦察”到的基因突变一定不是位于图2的Ⅰ区的显性突变,因为Ⅰ区为同源区,显性突变亲代都会异常,无法判断。
10.答案:(1)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动物细胞融合、动物细胞培养
(2)聚乙二醇(PEG)诱导、电激等;5
(3)杂交瘤细胞;不能无限增殖
(4)从小鼠体内提取的B淋巴细胞不止一种类型(或:筛选得到的杂交瘤细胞产生的抗体并不是单克隆抗体)
(5)注射到小鼠腹腔内增殖
解析:(1)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叫做抗原。根据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可知,该过程涉及到的技术有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动物细胞培养技术。
(2)过程②诱导融合的方法是聚乙二醇(PEG)、灭活的病毒、电激等。仅考虑某两个细胞的融合,则可能形成骨髓瘤细胞—骨髓瘤细胞、B细胞—B细胞、骨髓瘤细胞—B淋巴细胞3种融合细胞;另外,还有部分B细胞、骨髓瘤细胞不发生融合,总共形成5种类型的细胞。
(3)HAT培养基是特定的选择性培养基,只有杂交瘤细胞能在其上生长,未融合的亲本细胞和融合的具有同种核的细胞都会死亡。未融合的B淋巴细胞经多次传代培养后,仍然不是能恶性增殖的细胞,即不能无限增殖。
(4)从小鼠体内提取的B淋巴细胞不止一种类型(筛选得到的杂交瘤细胞产生的抗体并不是单克隆抗体),因此经过程③筛选得到的细胞还需转移至多孔培养板中继续进行过程④。
(5)获得的单克隆杂交—杂交瘤细胞在体外条件下培养或注射到小鼠腹腔内增殖,均可提取出大量的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
11.答案:(1)次生
(2)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蓄水、防风、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样方;增长;基部直径小的个体即幼龄个体数量多,而老龄个体数量很少
解析:(1)荒漠土壤中存在繁殖体,故土壤结皮的过程属于次生演替。
(2)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叫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主要是指生态功能,“荒漠地毯”中的生物多样性,可增加沙漠的蓄水能力,提高生态系统抵御风侵蚀的能力,增加营养结构的复杂性,从而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3)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可用样方法。已知“I~XVⅢ分别表示天然梭梭树基部直径,I,基径<1.0cm;Ⅱ,1cm≤基径<2cm;以此类推”,因此据图可知,幼龄个体的数量较多,而老龄个体数量较少,因此其年龄结构属于增长型。
12.答案:(1)烘干或干燥
(2)水中蒸馏会导致柑橘等原材料焦糊和有效成分水解等问题;溶解黄酮类物质
(3)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去除细胞壁
(4)物理吸附法;酶体积小,容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
解析:(1)超声波辅助法的提取流程中,?处表示烘干干燥,去除水分。
(2)在提取柑橘中的黄酮类物质时不宜采用蒸馏法,水中蒸馏加热会导致柑橘等原材料焦糊和有效成分水解等问题。柑橘皮中的黄酮类物质在醇中有很好的溶解性,实验过程中浸提时加入乙醇的作用是溶解黄酮类物质。
(3)果胶酶是分解果胶的一类酶的总称,包括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酯酶、果胶分解酶。纤维素酶能分解植物细胞壁中的纤维素,超声波处理作用类似于向原料中添加纤维素酶,据此推测超声波处理的作用是去除细胞壁。
(4)由于溶液中的酶很难回收,为了降低成本,重复使用果胶酶,固定化酶的方法有物理吸附法和化学结合法,同时考虑到对酶活性影响更小,进一步提高提取效率,一般采用物理吸附法将其固定,即物理吸附法对酶的活性影响小。包埋法可用于固定化细胞,该方法可固定一系列酶,而固定化果胶酶不宜采用,主要是因为酶分子体积小,容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
生长调节刻种类
浓度(mg/L)
发芽率(%)
对照组
蒸馏水
80
IAA
2
96.13
4
93.13
6
89.46
8
84.06
10
81.33
GA3
100
97.93
200
94.2
300
91.6
400
88.4
500
81
2024届四川省南充市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二诊)理综试题: 这是一份2024届四川省南充市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二诊)理综试题,文件包含2024届四川省南充市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二诊理综试题pdf、理综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南充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考试(二诊)理综试卷(PDF版附答案): 这是一份四川省南充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考试(二诊)理综试卷(PDF版附答案),共16页。
四川省南充市2024届高三高考适应性考试(二诊)理综试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四川省南充市2024届高三高考适应性考试(二诊)理综试题及答案,文件包含2024届四川省南充市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二诊理综试题pdf、理综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