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新高考化学易错题类型04氧化还原反应(6大易错点)Word版附解析
展开【易错点02】不能正确判断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
【易错点03】不能利用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判断反应能否进行
【易错点04】不能利用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判断反应物的反应顺序
【易错点05】不能正确书写陌生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易错点06】不能利用守恒律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综合判断与计算
易错点1 不能正确辨析氧化还原反应有关概念
【分析】1.理清两条概念线索
2.三步解答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相关题目:
易错点2 不能正确判断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
【分析】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与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有关,与得失电子的数目无关,但外界因素(如反应条件、反应物浓度、酸碱性等)也影响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例如,NO eq \\al(\s\up1(-),\s\d1(3)) 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但在中性或碱性条件几乎不表现氧化性。
易错点3 不能利用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判断反应能否进行
【分析】含不同价态同种元素的物质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该元素价态的变化一定遵循“高价+低价→中间价”,而不会出现交叉现象。简记为“两相靠,不相交”。例如,不同价态硫之间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①②③④。
注:⑤中不会出现H2S转化为SO2而H2SO4转化为S的情况。
易错点4 不能利用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判断反应物的反应顺序
【分析】
1.难易律
(1)内容:越易失电子的物质,失去电子后就越难得电子,越易得电子的物质,得到后就越难失电子,一种氧化剂同时和几种还原剂相遇时,还原性最强的优先发生反应;同理,一种还原剂同时和几种氧化剂相遇时,氧化性最强的优先发生反应。
可把常见微粒的氧化性、还原性按强弱以位置前后的形式排列:
(2)应用:①判断物质的稳定性;②判断物质反应的先后顺序,即左上方的一种氧化剂可氧化它右下方的还原性微粒.若有多种,则优先氧化较右下方的微粒;③选择合适的氧化剂或还原剂,如要氧化Fe2+而Br-不被氧化,则可选择Br2;④判断氧化性微粒、还原性微粒能否共成。虚线所指两种微粒一定能发生反应,故不共存;实线所指微粒能共存.
2.(1)在浓度相差不大的溶液中,若同时含有多种还原剂,加入氧化剂时,将按照物质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发生反应。例如,在FeBr2和FeI2混合液中通入Cl2时,由于还原性:I->Fe2+>Br-,故被Cl2氧化的离子的先后顺序为I-、Fe2+、Br-。
(2) 在浓度相差不大的溶液中,若同时含有多种氧化剂,加入还原剂时,将按照物质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发生反应。如向含有Fe3+、Cu2+、H+的溶液中加入铁粉,因为氧化性:Fe3+>Cu2+>H+,所以铁粉先与Fe3+反应,然后依次与Cu2+、H+反应。
3.熟记两串微粒的反应先后顺序
(1)同一还原剂与多种氧化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先后顺序:KMnO4(H+)>Cl2>Br2>Fe3+>Cu2+>H+。
(2)同一氧化剂与多种还原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先后顺序:S2->SOeq \\al(2-,3)(或HSOeq \\al(-,3))>I->Fe2+>Br->Cl-。
易错点5 不能正确书写陌生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分析】第1步:根据氧化性、还原性强弱顺序确定氧化性最强的为氧化剂,还原性最强的为还原剂;根据化合价规律和题给信息及已知元素化合物性质确定相应的还原产物、氧化产物;
第2步: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守恒规律确定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的相应化学计量数。
第3步:根据溶液的酸碱性,通过在反应方程式的两端添加H+或OH-的形式使方程式两端的电荷守恒。
第4步:根据原子守恒(质量守恒),通过在反应方程式两端添加H2O(或其他小分子)使方程式两端的原子守恒。
缺项型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补项类型、补项原则和组合方式
①补项类型
②补项原则
③组合方式
易错点6 不能利用守恒律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综合判断与计算
【分析】守恒思想是我们常用解答计算题的重要方法,也是将问题化繁为简的重要手段,我们平时常涉及到的守恒有电荷守恒、电子守恒、原子守恒。而利用电子守恒思想求解氧化还原问题又是高考重要题型,解答此类题目应首先找出氧化剂、还原剂及对应的还原产物和氧化产物;再确定一个原子或离子得失电子数,列出等式关系,对于多步连续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只要中间各步反应过程中没有损耗,可直接找出起始物和最终产物,删去中间产物,建立二者之间的电子守恒关系,快速求解。氧化还原反应计算得具体步骤是:找出氧化剂、还原剂及相应的还原产物和氧化产物;确定一个原子或离子得失电子数(注意化学式中的原子个数);根据题中物质的物质的量和得失电子守恒列出等式;对于多步连续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只要中间各步反应过程中没有损耗,可直接找出起始物和最终产物,删去中间产物,建立二者之间的电子守恒关系,快速求解。
突破1 不能正确辨析氧化还原反应有关概念
【例1】(2022·山东卷)古医典富载化学知识,下述之物见其氧化性者为
A.金(Au):“虽被火亦未熟"
B.石灰(CaO):“以水沃之,即热蒸而解”
C.石硫黄(S):“能化……银、铜、铁,奇物”
D.石钟乳():“色黄,以苦酒(醋)洗刷则白”
【例2】(2022·浙江卷)关于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发生还原反应
B.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D.发生反应,转移电子
【变式1-1】(2023·江苏南京·统考二模)2023年3月,“三星堆”遗址考古又发掘出大量青铜器。火法炼铜主要发生的反应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铜的化合价为+2B.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
C.是酸性氧化物D.反应中氧化剂仅为
【变式1-2】(2023·辽宁沈阳·统考一模)明代《徐光启手迹》记载了制备王水的方法,其主要流程如图所示(水蒸气等部分产物已省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X不能使酸性溶液褪色B.操作1的名称为蒸馏
C.流程中涉及的均为非氧化还原反应D.步骤ⅱ能在铁容器中进行
【变式1-3】(2023·河南郑州·统考一模)硫代碳酸钠在农业上用作杀菌剂和杀线虫剂,在工业上用于处理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其制备原理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制备反应属于熵增反应
B.与性质相似,不能被氧化
C.制备的反应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
D.与盐酸反应,生成NaCl、和
突破2 不能正确判断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
【例3】已知工业上制备氧缺位铁酸盐的部分流程如图,该方法可实现氮、硫氧化物的废气利用,转化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该转化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若与发生反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则
B.的还原性强于
C.若使完全转化为,需失去(8-2x)ml电子
D.与的反应要在无氧条件下进行
【变式2-1】(2023·广东广州·一模)陈述I和陈述II均正确且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变式2-2】(2023·福建福州·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校考模拟预测)钴是一种重要的过渡金属元素,常见化合价有+2、+3价。实验室利用固体进行如下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四周期VIII族
B.固体Y为
C.酸性条件下氧化性:
D.结合上述流程信息,若有与足量盐酸充分反应,理论上可以得到
【变式2-3】(2023·河北·校联考模拟预测)为探究类卤离子与的还原性强弱,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分别配制0.1ml·L-1的KSCN溶液、FeSO4溶液;
②向0.1ml·L-1的KSCN溶液中滴加酸性KMnO4溶液,酸性KMnO4溶液褪色;
③向0.1ml·L-1的FeSO4溶液中滴加酸性KMnO4溶液,酸性KMnO4溶液褪色;
④向等体积浓度均为0.1ml·L-1的KSCN和FeSO4混合溶液中滴加酸性KMnO4溶液,溶液先变红后褪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①中必须用到分液漏斗、锥形瓶等玻璃仪器
B.实验②中将还原为
C.实验③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D.实验④说明还原性:
突破3 不能利用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判断反应能否进行
【例4】(2022·辽宁卷)镀锌铁钉放入棕色的碘水中,溶液褪色;取出铁钉后加入少量漂白粉,溶液恢复棕色;加入,振荡,静置,液体分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褪色原因为被还原
B.液体分层后,上层呈紫红色
C.镀锌铁钉比镀锡铁钉更易生锈
D.溶液恢复棕色的原因为被氧化
【变式3-1】已知还原性:Cl-
B.I2+SO2+2H2O===H2SO4+2HI
C.H2O2+2H++SO eq \\al(\s\up1(2-),\s\d1(4)) ===SO2+O2+2H2O
D.2Fe3++2I-===2Fe2++I2
【变式3-2】(2023·广东惠州·统考三模)部分含氯物质的分类与相应化合价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A.常温下,a、d水溶液的pH:a
C.c可用于自来水消毒
D.e或f分别与a的浓溶液反应均可制得b
突破4 不能利用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判断反应物的反应顺序
【例5】(2022·河北·石家庄二中实验学校高三开学考试)在离子浓度都为0.1ml•L-1的下列溶液中,加入(或通入)某物质后,发生反应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在含Fe3+、Cu2+、H+的溶液中加入锌粉:Cu2+、Fe3+、H+
B.在含I—、SO、Br—的溶液中不断通入氯气:I—、Br—、SO
C.在含AlO、SO、OH—的溶液中逐滴加入硫酸氢钠溶液:OH—、AlO、SO
D.在含Fe3+、H+、NH的溶液中逐渐加入烧碱溶液:Fe3+、NH、H+
【变式4-1】(2023秋·上海普陀·高三校考期末)某混合溶液含AgNO3和Cu(NO3)2,均0.02ml。加入一定量金属R,充分反应过滤,得无色溶液M与滤渣W。将少量W加入盐酸,产生无色气体。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无色溶液M一定呈中性
B.R不可能是铁,但可能是锌或镁
C.上述过程共有0.06ml电子发生转移
D.M中可能含有两种金属阳离子
【变式4-2】在含有Cu(NO3)2、Zn(NO3)2、Fe(NO3)3、AgNO3各0.01 ml 的酸性混合溶液中加入0.01 ml铁粉,经搅拌后发生的变化应是( )
A.铁溶解,析出0.01 ml Ag和0.005 ml Cu
B.铁溶解,析出0.01 ml Ag并放出H2
C.铁溶解,析出0.01 ml Ag,溶液中不再有Fe3+
D.铁溶解,析出0.01 ml Ag,溶液中不再有Cu2+
【变式4-3】已知还原性:SO eq \\al(\s\up1(2-),\s\d1(3)) >I-。向含a ml KI和a ml K2SO3的混合液中通入b ml Cl2充分反应(不考虑Cl2与I2之间的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当a≥b时,发生的离子反应为SO eq \\al(\s\up1(2-),\s\d1(3)) +Cl2+H2O===SO eq \\al(\s\up1(2-),\s\d1(4)) +2H++2Cl-
B.当5a=4b时,发生的离子反应为4SO eq \\al(\s\up1(2-),\s\d1(3)) +2I-+5Cl2+4H2O===4SO eq \\al(\s\up1(2-),\s\d1(4)) +I2+8H++10Cl-
C.当a≤b≤ eq \f(3,2) a时,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n(e-)为a ml≤n(e-)≤3a ml
D.当a突破5 不能正确书写陌生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例6】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消毒剂,可在极低的浓度下杀灭冠状病毒。ClO2易与碱反应生成亚氯酸盐和氯酸盐。
(1)草酸(H2C2O4)是一种弱酸,利用硫酸酸化的草酸还原氯酸钠,可较安全地生成Cl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来水用ClO2处理后,有少量ClO2残留在水中,可用碘量法做如下检测(已知ClO2存在于pH为4~6的溶液中,ClOeq \\al(-,2)存在于中性溶液中):
①取0.50 L水样,加入一定量的碘化钾,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至中性,再加入淀粉溶液,溶液变蓝。写出ClO2与碘化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已知:2Na2S2O3+I2===Na2S4O6+2NaI,向①所得溶液中滴加5.00×10-4 ml·L-1的Na2S2O3溶液至恰好反应,消耗Na2S2O3溶液20.00 mL,判断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水样中ClO2的浓度是________mg·L-1。
【变式5-1】(2023·辽宁·校联考一模)下面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中,错误的是
A.为获得性能良好的纳米材料,利用团簇化合物和反应制备纳米硅:
B.硒代硫酸根在酸性条件下与一定浓度的反应:
C.单质与在溶剂中按计量比6:3反应:
D.利用和溴酸根溶液制备高溴酸根:
【变式5-2】(2023·山东济宁·统考二模)去除酸性废水中的反应机理如图所示(图中“HS·”为自由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的化学式为
B.HS·反应活性较强,不能稳定存在
C.步骤III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比为8∶1
D.步骤IV除砷的方程式为
【变式5-3】(2022·河北·霸州市第一中学模拟预测)(节选)铬及其化合物在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某铬铁矿的主要成分为,另外还含有FeO、、MgO等杂质。一种液相氧化法制备的工艺路线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2)“加压碱浸”中,发生的主要反应为转化为铬酸钠,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5)在“溶解还原”过程中,有生成,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突破6 不能利用守恒律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综合判断与计算
【例7】(2022·湖南卷)科学家发现某些生物酶体系可以促进和的转移(如a、b和c),能将海洋中的转化为进入大气层,反应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过程Ⅰ中发生氧化反应
B.a和b中转移的数目相等
C.过程Ⅱ中参与反应的
D.过程Ⅰ→Ⅲ的总反应为
【变式6-1】(2023·湖北·统考一模)钛合金等新型合金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工业上以钛铁矿(,其中Ti为价)为主要原料制备金属钛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氯化”过程中,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
B.“氯化”过程中,每生成气体,转移电子
C.由制备Ti的过程中,Ar气可换成氮气
D.由制备Ti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
【变式6-2】(2023·浙江杭州·学军中学校考模拟预测)是一种优良的饮用水处理剂,可用、、混合共熔反应制得:。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还原剂,为还原产物
B.在熔融条件下氧化性:
C.每生成,转移
D.在处理饮用水过程中起氧化、杀菌、脱色、除味、净水等作用
【变式6-3】(2023·山东潍坊·统考一模)实验室利用制取高锰酸钠的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
Ⅰ:;Ⅱ:;Ⅲ:。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Ⅰ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比为5∶1
B.酸性条件下的氧化性:
C.可与盐酸发生反应:
D.制得28.4g高锰酸钠时,理论上消耗氯酸钠的物质的量为ml
1.(2023·全国乙卷)下列应用中涉及到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使用明矾对水进行净化B.雪天道路上撒盐融雪
C.暖贴中的铁粉遇空气放热D.荧光指示牌被照发光
2.(2023秋·北京西城·高三统考期末)下列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向溶液中加入NaClO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B.向溶液中通入,一段时间后,产生白色沉淀
C.向新制的中加入乙醛溶液,加热,产生砖红色沉淀
D.向溶液中加入氨水至过量,再加入乙醇,析出深蓝色晶体
3.(2023·安徽合肥·统考一模)下图是一种综合处理含尾气的工艺流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吸收”过程中被还原
B.“吸收”后溶液的酸性减弱
C.“氧化”后的溶液可以循环使用
D.“氧化”中,每参加反应转移电子
4.火箭推进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偏二甲肼中C、N元素的化合价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是氧化剂B.被氧化
C.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之比为3∶2D.完全反应,有个电子转移
5.(2023·湖南卷)油画创作通常需要用到多种无机颜料。研究发现,在不同的空气湿度和光照条件下,颜料雌黄褪色的主要原因是发生了以下两种化学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和的空间结构都是正四面体形
B.反应Ⅰ和Ⅱ中,元素和S都被氧化
C.反应Ⅰ和Ⅱ中,参加反应的:Ⅰ<Ⅱ
D.反应Ⅰ和Ⅱ中,氧化转移的电子数之比为3∶7
6.(2023·福建·校联考一模)检验的反应有如下两种途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①中被还原
B.乙醚与中的铬元素形成共价键,有利于蓝色现象的观察
C.反应②为:
D.反应③中溶液的越小,反应速率越慢
7.工业上以铜阳极泥(主要成分是)为原料提取碲(第五周期VIA族),涉及反应:
① ②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中元素的化合价是价
B.氧化性强弱顺序为:
C.反应②中氧化剂是SO2,氧化产物是H2SO4
D.每制备理论上共转移12ml电子
8.碘循环工艺不仅能吸收降低环境污染,同时还能制得氢气,具体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器中表现还原性
B.膜反应器中,增大压强有利于提高HI的平衡转化率
C.该工艺中和HI的相互转化体现了“碘循环”
D.碘循环工艺的总反应为:
9.一种利用微生物从黄铜矿(主要成分为)中提取铜元素的具体操作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转化过程中和可以循环使用
B.微生物的作用下,作催化剂
C.若中的铜元素最终全部转化为,当有2ml生成时,理论上消耗4.25ml
D.在硫酸介质中用替代也能高效实现将氧化为
10.(2023·河北石家庄·校联考模拟预测)造纸、印刷等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硫化物(主要成分为Na2S),可用如图转化方式除去,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溶液中存在
B.反应Ⅰ和Ⅱ的转移电子数相等时,还原剂之比为2:1
C.在废水处理过程中,CPc为催化剂,为氧化剂
D.反应Ⅲ中与等物质的量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1.探究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中有不正确的是
12.(2023·山东·济南一中校联考三模)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条件
补项原则
酸性条件下
缺H(氢)或多O(氧)补H+,少O(氧)补H2O(水)
碱性条件下
缺H(氢)或多O(氧)补H2O,少O(氧)补OH-(水)
介质
多一个氧原子
少一个氧原子
酸性
+2H+结合1个O→H2O
+H2O提供1个O→2H+
中性
+H2O结合1个O→2OH-
+H2O提供1个O→2H+
碱性
+H2O结合1个O→2OH-
+2OH-提供1个O→H2O
反应物
生成物
使用条件
组合一
H+
H2O
酸性溶液
组合二
H2O
H+
酸性或中性溶液
组合三
OH-
H2O
碱性溶液
组合四
H2O
OH-
碱性或中性溶液
选项
陈述I
陈述II
A
用溶液刻蚀铜质电路板
氧化性:
B
用作呼吸面具的氧气来源
能氧化
C
用除去废水中的和
具有还原性
D
用石灰乳脱除烟气中的
具有氧化性
实验方案
现象
结论
A
在过硫化钠()中加入稀盐酸
产生淡黄色沉淀和臭鸡蛋气味的气体。
发生歧化反应:
B
已知呈红棕色,将气体通入溶液中
溶液先变为红棕色,过一段时间又变成浅绿色。
与络合反应速率比氧化还原反应速率快,但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常数更大
C
燃着的镁条插入盛有的集气瓶中。冷却后,往集气瓶中加入适量稀盐酸,静置,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溶液。
剧烈燃烧,集气瓶口有淡黄色固体附着,集气瓶底有白色固体生成。试管中没有产生黑色沉淀
镁能在中燃烧:
D
探究电石与水的反应
将电石与饱和食盐水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观察现象
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电石与水反应生成了乙炔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两支试管各盛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分别加入草酸溶液和草酸溶液
加入草酸溶液的试管中溶液紫色消失更快
其他条件相同,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B
向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气,然后再加入少量苯,振荡,静置
溶液分层,上层呈橙红色
氧化性:
C
向含相同浓度的混合溶液中依次加入少量氯水和,振荡,静置
溶液分层,下层呈紫红色
氧化性:
D
向葡萄糖溶液中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高锰酸钾溶液紫色消失
葡萄糖中含有醛基
2024新高考化学易错题类型03离子反应(6大易错点)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2024新高考化学易错题类型03离子反应(6大易错点)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备战2024年高考化学易错题全国通用易错类型03离子反应6大易错点Word版含解析docx、备战2024年高考化学易错题全国通用易错类型03离子反应6大易错点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新高考化学易错题类型02化学用语(7大易错点)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2024新高考化学易错题类型02化学用语(7大易错点)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备战2024年高考化学易错题全国通用易错类型02化学用语7大易错点Word版含解析docx、备战2024年高考化学易错题全国通用易错类型02化学用语7大易错点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易错类型05 化学计量(5大易错点)-2024年高考化学考试易错题(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易错类型05 化学计量(5大易错点)-2024年高考化学考试易错题(全国通用),文件包含易错类型05化学计量5大易错点教师版docx、易错类型05化学计量5大易错点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