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八年级下册物理期中复习(易错60题38大考点)(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一.质量的单位及其换算(共1小题)
二.质量及其特性(共1小题)
三.质量的估测(共1小题)
四.质量的测量(共2小题)
五.实验 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共1小题)
六.累积法测量微小质量(共1小题)
七.密度及其特性(共2小题)
八.密度的大小比较(共1小题)
九.密度的计算与公式的应用(共4小题)
一十.量筒的使用(共1小题)
一十一.固体的密度测量实验(共2小题)
一十二.液体的密度测量实验(共2小题)
一十三.设计实验测量密度(共1小题)
一十四.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共1小题)
一十五.密度的应用与物质鉴别(共1小题)
一十六.空心、混合物质的密度计算(共3小题)
一十七.力的单位和概念(共2小题)
一十八.力的作用效果(共2小题)
一十九.力作用的相互性(共2小题)
二十.力的三要素(共2小题)
二十一.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共1小题)
二十二.探究弹簧测力计原理的实验(共1小题)
二十三.弹簧测力计在力的相互性方面的应用(共2小题)
二十四.重力的概念(共2小题)
二十五.重力的计算(共2小题)
二十六.重力的方向(共1小题)
二十七.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共1小题)
二十八.摩擦力的大小(共1小题)
二十九.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共1小题)
三十.摩擦力的方向(共2小题)
三十一.摩擦力的种类(共1小题)
三十二.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共1小题)
三十三.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共2小题)
三十四.分子的热运动(共2小题)
三十五.扩散现象(共2小题)
三十六.分子间的作用力(共2小题)
三十七.物体带电现象(共2小题)
三十八.摩擦起电的实质(共1小题)TOC \ "1-3" \h \u
一.质量的单位及其换算(共1小题)
1.(2022春•天宁区校级期中)现在厂家有一批规格为1米×1米×1米的立方体水泥块,已知这种水泥块每块的质量为2500千克,某工地需要100块这种水泥块,要求厂家运到工地,厂家只有限载8吨的货车,则需要运几车才能完成?( )
A.31B.32C.33D.34
【答案】D
【解答】解:水泥块每块的质量为2500千克,即2500kg=2.5t;3块水泥块的质量为7.5t,4块水泥块的质量为10t;
因为每辆车限载8t,7.5t<8t<10t;故每辆车最多载3块水泥块。
则需要货车的运输次数为:100块÷3块=33.3次;故应需要34次才能运完。
答:需要运34车才能完成。
故选:D。
二.质量及其特性(共1小题)
2.(2022秋•海淀区校级期中)下列关于质量,说法正确的是( )
A.登月舱从地球到月球质量变小
B.瓶里的水凝固成冰后体积变大,质量变大
C.将一块橡皮泥捏成不同形状,质量都相同
D.1kg铁比1kg棉花的质量大
【答案】C
【解答】解:A、登月舱从地球到月球质量不变,故A错误。
B、瓶里的水凝固成冰后体积变大,密度变小,但质量不变,故B错误。
C、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与物体的状态、形状、温度、所处的空间位置的变化无关,故将一块橡皮泥捏成不同形状,质量都相同,故C正确。
D、1kg铁和1kg棉花的质量一样大。
故选:C。
三.质量的估测(共1小题)
3.(2022秋•海淀区校级期中)下列估计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中学生的质量约500kg
B.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是37℃
C.教室课桌的高度约0.8m
D.完整播放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要的时间约为5分钟
【答案】C
【解答】解:A、中学生的质量约50kg,故A错误。
B、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是26℃,故B错误。
C、教室课桌的高度约0.8m,故C正确。
D、完整播放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要的时间约为50s,故D错误。
故选:C。
四.质量的测量(共2小题)
4.(2023春•玄武区校级期中)小明同学,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发现无论怎么调节都不能把天平调平衡,后来,他想了个办法,在左盘内放了0.4g沙子,终于把天平调平衡了,于是,他开始称量物体,当右盘放50g砝码时,天平刚好平衡,则该物体的质量是( )
A.50gB.50.4gC.49.6gD.无法判断
【答案】A
【解答】解: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发现无论怎么调节都不能把天平调平衡,后来,他想了个办法,在左盘内放了0.4g沙子,终于把天平调平衡了,即此时天平已经平衡,所以他称量物体时,左盘放物体,右盘放50g砝码时,天平刚好又平衡,即表明此时所放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即为50g;
故选:A。
5.(2022秋•保亭县校级期中)用天平测量一个芒果的质量,天平平衡时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该芒果的质量是 82 g。受疫情影响,中考要求入场前对考生进行体温测量,某考生的体温测量结果如图乙所示,体温计的示数为 36.5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由图甲可知,标尺每一个大格代表1g,每一个小格代表0.2g,游码对应的刻度值(以游码的左边缘对应的刻度)是2g,芒果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对应的刻度值=50g+20g+10g+2g=82g;图乙中体温计的量程为35℃~42℃,一个大格表示1℃,里面有10个小格,它的分度值是0.1℃,因此它的读数为36℃+0.5℃=36.5℃。
故答案为:82;36.5。
五.实验 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共1小题)
6.(2022秋•黔江区校级期中)在“使用天平测量液体质量”的实验中:
(1)将天平放置于水平台面上,将游码拨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分度盘指针如图1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 右 调节,直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的 中线处 ;
(2)正确调节后,将空烧杯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当把砝码盒里最小的砝码放在右盘,发现指针指向分度盘的右侧,接下来正确的操作是:取下最小砝码,并 向右移动游码 ,直到天平再次平衡,测得空烧杯质量为28g;
(3)测量结束后,小丽发现使用了沾有污渍的砝码,则所测烧杯质量 偏小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改正后,测得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如图2所示为 62g ,则杯中液体的质量为 34 g。
【答案】(1)右;中线处;
(2)向右移动游码;
(3)偏小;
(4)62g;34。
【解答】解:(1)调节天平平衡时,天平的指针向左偏,应向右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直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
(2)天平测量过程中,如果试加了最小砝码后,向右侧偏,应取下最小砝码,向右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平衡;
(3)由于砝码沾满了污渍,砝码的质量会比砝码所标的质量大,这样测出来的值会比真实值偏小;
(4)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对应的示数,
因此总质量为:m=50g+10g+2g=62g,杯中液体的质量:62g﹣28g=34g。
故答案为:(1)右;中线处;
(2)向右移动游码;
(3)偏小;
(4)62g;34。
六.累积法测量微小质量(共1小题)
7.(2023秋•恩施市校级期中)要测量一枚大头针的质量,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
A.把一枚大头针放在天平的左盘上认真测量
B.测一枚大头针和一个小铁块的总质量,然后减去铁块的质量
C.测出100枚大头针的质量,然后再除以100
D.以上三种方法都可以
【答案】C
【解答】解:取100枚大头针,用天平测出总质量m,则一枚大头针的质量为m1=。
故选:C。
七.密度及其特性(共2小题)
8.(2023秋•烟台期中)一瓶氧气,病人用去质量的一半后,剩余氧气的密度( )
A.不变B.变为原来的2倍
C.变为原来的一半D.无法确定
【答案】C
【解答】解:氧气为气体,空间有多大,体积有多大,所以氧气体积不变(等于瓶的容积),质量用去一半,根据ρ=知: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故选:C。
9.(2023秋•桥西区期中)如图所示,一乒乓球被踩瘪,并没有发生破裂。球变瘪后和原来相比,球内气体质量 不变 ,球内气体密度 变大 。(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不变;变大。
【解答】解:乓球没有破裂,说明球内气体质量不变;乒乓球被踩瘪,说明体积变小,根据密度公式ρ=可知,当质量不变时,体积变小,密度变大。
故答案为:不变;变大。
八.密度的大小比较(共1小题)
10.(2024•广东一模)如图所示,桌面上放有三个相同的玻璃杯,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三种液体甲、乙、丙,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三个杯子从左至右依次装的液体种类是( )
A.乙、丙、甲B.甲、丙、乙C.甲、乙、丙D.丙、乙、甲
【答案】A
【解答】解:
如图,取相同体积的三种液体V,可得质量关系m甲>m乙>m丙,由ρ=可知ρ甲>ρ乙>ρ丙;
在图1中,三种液体的质量相同,而ρ甲>ρ乙>ρ丙,由V=可知V甲<V乙<V丙,
所以左边烧杯的液体为乙,中间为丙,右边为甲,
三个杯子从左至右依次装的液体种类:乙、丙、甲。
故选:A。
九.密度的计算与公式的应用(共4小题)
11.(2023秋•陈仓区期中)“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和火星车都使用了一种新型材料——纳米气凝胶,能在“极热”和“极寒”两种严酷环境下,保证工作平台正常工作,不受环境温度影响。同时这种材料具有超轻特性,它的质量大约只有同体积水的质量的,极大地减小了火星车的负担,让它运动更灵活。(ρ水=1.0×103kg/m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纳米气凝胶具有耐高温的性能
B.纳米气凝胶适合做打桩用的重锤
C.纳米气凝胶密度约为1.5g/cm3
D.纳米气凝胶的质量小所以具有超轻特性
【答案】A
【解答】解:A、纳米气凝胶能在“极热”和“极寒”两种严酷环境下,具有耐高温的性能,故A正确;
BD、纳米气凝胶具有超轻特性,是指其密度小,相同体积的纳米气凝胶和其他物质相比,纳米气凝胶的质量小,不适合做打桩用的重锤,故B、D不正确;
C、纳米气凝胶质量大约只有同体积水的质量的,纳米气凝胶密度:ρ==≈0.015g/cm3。故C不正确。
故选:A。
12.(2023春•通州区期中)将10枚一元硬币叠放在规格为“100mm×50mm”的白纸上,高为15mm,用手机正对拍摄的全景图片如图。请估测一元硬币的密度最接近于( )
A.2×103kg/m3B.4×103kg/m3
C.6×103kg/m3D.8×103kg/m3
【答案】D
【解答】解:由题意得,10枚一元硬币的总质量约为m=60g=0.06kg;由图可知,硬币的直径大约为白纸宽度的一半,
即d=×50mm=25mm=0.025m,硬币的底面积S=π()²=3.14×≈4.9×10﹣4m2;
硬币的体积V=Sh=4.9×10﹣4m2×15×10﹣3m=7.35×10﹣6m3;
硬币的密度=≈8.163×103kg/m3;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3.(2023春•苏州期中)如图所示,冰块中有一小石块,冰和石块的总质量是116g,将冰块放入底面积为100cm2盛有水的圆柱形容器中,冰块完全沉入水中,这时容器中的水面上升了1.1cm,当冰全部融化后容器里的水面又下降了0.1cm,冰块中所含的石块质量是 26 g,石块的密度是 2.6×103 kg/m3.(已知ρ冰=0.9×103kg/m3)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
设整个冰块的体积为V,其中冰的体积为V1,石块的体积为V2;冰和石块的总质量为m,其中冰的质量为m1,石块的质量为m2。
(1)冰块完全沉入水中,冰化成水后,质量不变,根据ρ=,冰化成水后的体积:
V化水===,
由题意可知,冰的体积减去熔化成水后的体积,就是水面下降的体积,
所以V1﹣V化水=V1﹣=SΔh2,
即V1﹣V1=100cm2×0.1cm=10cm3,
解得冰的体积:V1=100cm3。
则冰的质量:
m1=ρ冰V1=0.9g/cm3×100cm3=90g;
则冰块中所含的石块质量:
m2=m﹣m1=116g﹣90g=26g。
(2)由题意可得,冰块和石块的总体积:
V=SΔh1=100cm2×1.1cm=110cm3,
则石块的体积:
V2=V﹣V1=110cm3﹣100cm3=10cm3
所以石块的密度:
ρ石===2.6g/cm3=2.6×103kg/m3。
故答案为:26;2.6×103。
14.(2023秋•新乡县校级期中)如图所示,一个容积V0=500cm3、质量m0=0.5kg的瓶子里装有水,水的质量m1=0.3kg。乌鸦为了喝到瓶子里的水,就衔了很多的小石块填到瓶子里,让水面上升到瓶口,此时瓶子、石块和水的总质量m=1.4kg。求:
(1)瓶中水的体积V1;
(2)乌鸦投入瓶子中的石块的体积V2;
(3)石块的密度ρ石。
【答案】(1)瓶内水的体积300cm3;
(2)乌鸦投入瓶子中的石块的体积是200cm3;
(3)石块的密度是3g/cm3。
【解答】解:(1)已知瓶内水的质量m1=0.3kg=300g,水的密度ρ水=1.0g/cm3,
则瓶内水的体积:V1===300cm3;
(2)放入石块后,水面上升到瓶口,石块和水的总体积等于瓶子的容积,
所以乌鸦投入瓶子中的石块的体积:V2=V0﹣V1=500cm3﹣300cm3=200cm3;
(3)瓶子的质量m0=0.5kg=500g,水的质量m1=300g,
放入石块后,瓶子、石块和水的总质量m=1.4kg=1400g,
则放入石块的质量:m石=m﹣m0﹣m1=1400g﹣500g﹣300g=600g,
石块的密度:ρ石===3g/cm3。
答:(1)瓶内水的体积300cm3;
(2)乌鸦投入瓶子中的石块的体积是200cm3;
(3)石块的密度是3g/cm3。
一十.量筒的使用(共1小题)
15.(2021秋•上城区校级期中)某同学量取20ml液体时,操作如下:量筒放平、面对刻度,仰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30ml,倾倒出一部分液体之后,又俯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0ml,则这位同学取出的液体体积是( )
A.大于20mlB.等于20mlC.小于20mlD.无法判断
【答案】A
【解答】解:仰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30毫升,实际量取液体的体积偏大,液体体积实际大于30毫升,倾倒出一部分液体,又俯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0mL,液体体积实际小于10ml,所以这位同学取出液体的体积大于20mL。
故选:A。
一十一.固体的密度测量实验(共2小题)
16.(2023春•南通期中)正在流通的一元硬币是由什么金属制成的呢?为了解决这个疑惑,小明和小丽决定测量一元硬币材料的密度。
(1)如图甲所示,硬币的直径为 2.50 cm,再将10枚相同的一元硬币紧叠在一起用刻度尺测出总厚度,计算出硬币的总体积V。然后,用天平测量这10枚硬币的总质量,平衡时右盘所加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由测量可得10枚硬币的总质量为 61.2 g,最后根据密度公式ρ=计算出硬币材料的密度。这样测得硬币的密度比真实值 小 (选填“大”或“小”),理由是 因为用刻度尺量出硬币的直径和十枚硬币的总厚度,硬币表面存在凹凸不平的花纹,且硬币间有缝隙,会使硬币的总体积测量得偏大 。
(2)小丽先用细线将1枚一元硬币系好,用图丙所示的弹簧测力计或图丁的电子测力计(精准至0.001N)测出硬币的重力G。然后,将弹簧测力计吊着的硬币浸没水中,读出测力计示数为F。则硬币的密度表达式为ρ= 。你认为小丽应选择 丁 (选填“丙”或“丁”)图测力计较合适,你判断的理由是 图丁的电子测力计能精准至0.001N,能准确测量出硬币的重力 。
【答案】(1)2.50;61.2;小;因为用刻度尺量出硬币的直径和十枚硬币的总厚度,硬币表面存在凹凸不平的花纹,且硬币间有缝隙,会使硬币的总体积测量得偏大;(2);丁;图丁的电子测力计能精准至0.001N,能准确测量出硬币的重力。
【解答】解:(1)图甲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末端刻度值为3.50cm,则硬币直径为3.50cm﹣1.00cm=2.50cm;由图乙可得,硬币的质量m=50g+10g+1.2g=61.2g;
这种测量密度的方法不准确,密度值比真实值小。因为用刻度尺量出硬币的直径和十枚硬币的总厚度,硬币表面存在凹凸不平的花纹,且硬币间有缝隙,会使硬币的总体积测量得偏大;
(2)①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硬币的重力G,把硬币浸没在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F,
硬币受到的浮力:F浮=G﹣F,硬币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F浮=ρ水gV排=G﹣F,
硬币的体积:V=V排=,硬币的质量:m=,则硬币的密度为:ρ==;
(2)由题意得,一枚硬币的质量为=6.12g=6.12×10﹣3kg,硬币的重力:G1=mg=6.12×10﹣3kg×10N/kg=0.0612N,图丙所示的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0.2N,硬币的重力小于图丙所示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无法准确测量重力,也就无法准确计算出浮力和硬币的密度,而图丁的电子测力计能精准至0.001N,能准确测量出硬币的重力,也就能准确计算出硬币的密度。
故答案为:(1)2.50;61.2;小;因为用刻度尺量出硬币的直径和十枚硬币的总厚度,硬币表面存在凹凸不平的花纹,且硬币间有缝隙,会使硬币的总体积测量得偏大;(2);丁;图丁的电子测力计能精准至0.001N,能准确测量出硬币的重力。
17.(2023秋•新乡县校级期中)小伟在爬山时捡到一块形状不规则的特殊小矿石,他想知道小矿石的密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1)实验时,应将天平放在 水平 台上;
(2)测得小矿石质量如图乙所示,天平横梁平衡,则小矿石的质量为 52 g;
(3)在量筒内先倒入适量的水,然后将小矿石放入量筒中,如图丙所示,则小矿石的体积是 20 cm3,小矿石的密度是 2.6×103 kg/m3;
(4)小伟将小矿石放入量筒中时,在量筒壁上溅了几滴水,所测的矿石密度会 偏大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5)若将(2)(3)顺序互换,则所测小矿石的密度会 偏大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你判断的理由是 先测量石块的体积,石块会沾水,测量质量时会偏大,造成密度偏大 ;
(6)小伟利用家里的电子秤、水杯、记号笔等工具同样测出了小矿石的密度。
①用电子秤测出装有适量水的杯子总质量m1,示数如图丁所示;
②将小矿石缓慢浸没在杯中,测得杯、水、小矿石的总质量m2,示数如图戊所示,在水面到达的位置上做标记,然后取出小矿石(忽略石块表面带出的水);
③向杯中缓慢加水,让水面上升至标记处,测得杯和水的总质量m3;示数如图己所示,根据以上测量,可得石块的密度表达式为ρ石= (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
【答案】(1)水平;(2)52;(3)20;2.6×103;(4)偏大;(5)偏大;先测量石块的体积,石块会沾水,测量质量时会偏大,造成密度偏大;(6)。
【解答】解:(1)在调节天平水平平衡时,应先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并将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
(2)如图乙所示,标尺的分度值是0.2g,小矿石的质量m=50g+2g=52g;
(3)如图丙,量筒中水的体积V1=20mL,矿石和水的总质量V2=40mL,
矿石的体积V=V2﹣V1=40mL﹣20mL=20mL=20cm3,
矿石的密度;
(4)将小矿石放入量筒中时,筒壁上溅了几滴水,水和小矿石的总体积减小,求出小矿石的体积偏小,小矿石的质量测量是准确的,由可知小矿石密度测量值偏大。
(5)若将(2)(3)顺序互换,小矿石上沾有水,使测得的质量偏大,根据,计算得出的密度偏大。
(6)取出了石块,再将水补充到原来的标记处,这样增加的水的体积就是矿石的体积;
矿石的体积,
矿石的质量m石=m2﹣m1,
矿石的密度;
故答案为:(1)水平;(2)52;(3)20;2.6×103;(4)偏大;(5)偏大;先测量石块的体积,石块会沾水,测量质量时会偏大,造成密度偏大;(6)。
一十二.液体的密度测量实验(共2小题)
18.(2023秋•陈仓区期中)小明同学坚持每天喝一杯牛奶,他想知道牛奶的密度,于是设计了测量牛奶密度的实验。
(1)利用平衡螺母调节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摆动幅度如甲图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右 (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横梁平衡。
(2)天平调平衡后,测量空烧杯的质量为28g,将适量的牛奶倒入空烧杯中,用天平测量牛奶和烧杯的总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数及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烧杯中牛奶的质量是 54 g。接着将烧杯中的牛奶全部倒入量筒中,牛奶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牛奶的体积为 45 cm3。
(3)小明所测得牛奶的密度为 1.2×103 kg/m3。小明将烧杯中的牛奶倒入量筒时,由于烧杯中会残留部分牛奶,则测得牛奶的密度会 偏大 (选填“偏大”或“偏小”)。
(4)做完实验后,小明发现砝码上沾了牛奶,则所测牛奶质量比真实值 偏小 。
(5)小聪同学也进行了这个实验,但不小心将量筒打碎了。老师说只用天平也能测出牛奶的密度,于是小聪找来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和适量的水,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你补充完整。
①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m0;
②将一个烧杯 装满水 ,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1;
③用另一个相同的烧杯装满牛奶,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m2;
④则牛奶的密度表达式ρ= (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
【答案】(1)右;
(2)54;45;
(3)1.2×103;偏大;
(4)偏小;
(5)②装满水;④。
【解答】解:(1)利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把天平放到水平台上,先调节天平横梁平衡,如果指针偏向分度盘左边,平衡螺母向右调,指针偏向分度盘右边,平衡螺母向左调,直至天平平衡;
(2)利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物体质量等于砝码质量加上游码对应刻度值,则烧杯中牛奶的质量为:m=50g+20g+10g﹣28g=54g;
利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看清分度值,视线与液体凹面相平,则牛奶的体积为:V=45mL=45cm3;
(3)根据可得牛奶密度:;
将烧杯中的牛奶倒入量筒时,由于烧杯中会残留部分牛奶,造成测量的牛奶体积偏小,则测得牛奶的密度会偏大;
(4)测量物体质量时,如果砝码上沾了牛奶,则所测牛奶质量比真实值偏小;
(5)利用等体积的方法求得牛奶的密度,①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m0;
②将一个烧杯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1;
③用另一个相同的烧杯装满牛奶,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m2;
④水的质量为:m水=m1﹣m0,牛奶的质量为:m牛奶=m2﹣m0,根据V水=V牛奶,可得:,则牛奶的密度表达式ρ=;
故答案为:
(1)右;
(2)54;45;
(3)1.2×103;偏大;
(4)偏小;
(5)②装满水;④。
19.(2023春•鼓楼区校级期中)初二(10)班的小雨同学周末到玄武湖游玩,利用学校发的器材箱做了两个有趣的小实验。
实验(一):小雨同学想测玄武湖湖水密度:
(1)实验时,小雨将天平放在 水平 桌面上,把游码拨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发现横梁稳定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要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往 左 (选填“左”或“右”)调。
(2)他先测出烧杯和湖水的总质量为113.3g,甲显示的是他将烧杯中的部分湖水倒入量筒后天平重新平衡时的情景,乙显示的是倒入湖水后量筒的读数。则湖水的密度为 1.15×103 kg/m3。
(3)另一位同学的实验方法是:先测出空烧杯质量,并在量筒中倒入湖水,测出湖水的体积,再把量筒内湖水全部倒入烧杯,测出烧杯和湖水的总质量,然后计算湖水的密度,用这种方法测出湖水的密度ρ'与小雨测出湖水的密度ρ相比较,则ρ > ρ'。(选填“<”、“>”或“=”)
实验(二):小雨在湖边捡了一块鹅卵石,翻找了器材箱,并买了一瓶纯净水,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先用天平测出鹅卵石的质量m:
②在烧杯中放入适量水如上图(a)所示,用天平测出总质量m1;
③将鹅卵石浸没在烧杯的水中如图(b)所示,并在水面处做一标记后,再将鹅卵石从水中取出;
④向烧杯中加水到标记处如图(c)所示,再用天平测出此时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2。
(1)设水的密度为ρ水,鹅卵石密度的表达式:ρ石= 。
(2)若步骤③中取出鹅卵石时会带走一些水,小明所测的鹅卵石密度 等于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真实的鹅卵石密度。
(3)若测完上述步骤后,小雨同学突然发现几个步骤中都用到的一个砝码底部有个小洞,则所测鹅卵石密度结果比真实值 偏大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换掉坏的砝码重新按以上步骤测量完成后,小雨发现石块吸水,则鹅卵石真实密度与上述步骤所测得的石块密度相比 偏小 (选填“偏大”、“偏小”或“相等”)。若想使测量结果准确,只需要在步骤④后加上一个操作步骤: 用天平测出鹅卵石吸水后的质量 ,即可算出鹅卵石密度。
【答案】(一)(1)水平;左;(2)1.15×103;(3)>;(二)(1);(2)等于;(3)偏大;(4)偏小;用天平测出鹅卵石吸水后的质量。
【解答】解:(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拨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横梁稳定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要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往左调;
(2)由图甲可知,倒出部分湖水后烧杯和湖水的总质量:
m1=50g+10g+5g+4.6g=69.6g,
倒出湖水的质量为:
m2=m总﹣m1=113.3g﹣69.6g=43.7g;
图乙中量筒的示数就是倒出湖水的体积V=38mL=38cm3,
湖水的密度为:
ρ===1.15g/cm3=1.15×103kg/m3;
(3)因量筒内壁粘有湖水,另一同学在将湖水倒入烧杯中时,不能全部倒入,致使质量偏小,密度偏小,即ρ>ρ';
(二)(1)由题可知,第二次加入水的质量为:m水=m2﹣m1,
由于第二次加入水的体积等于鹅卵石的体积,所以鹅卵石的体积为:
V石=V水==,
所以鹅卵石的密度为:ρ石===;
(2)若步骤③中取出鹅卵石时会带走一些,但由于减去的是放入石块之前水的质量,加入水的质量不变,所以加入水的体积不变,根据ρ=可知,所测的鹅卵石密度等于真实鹅卵石密度;
(3)若测完上述步骤后,小雨同学突然发现几个步骤中都用到的一个砝码底部有个小洞,砝码本身的质量变小,但读数时读的是砝码上标的克数,称得的质量值比物体的真实值偏大;由于物体体积不变,由ρ=可知,测得鹅卵石的密度比鹅卵石真实密度将偏大;
(4)石块吸水,使得加入水的体积偏小,这样测量的石块的体积偏小,计算得到的石块密度偏大;
若想使测量结果准确,只需要得到鹅卵石吸水的质量,即用吸水后鹅卵石质量减去没有吸水时鹅卵石质量,然后与第二次加入水的质量相加,就可以得到鹅卵石排开水的质量,利用密度公式得到鹅卵石的体积,最后利用密度公式求出鹅卵石的密度,故只需要在步骤④后加上一个操作步骤:用天平测出鹅卵石吸水后的质量。
故答案为:(一)(1)水平;左;(2)1.15×103;(3)>;(二)(1);(2)等于;(3)偏大;(4)偏小;用天平测出鹅卵石吸水后的质量。
一十三.设计实验测量密度(共1小题)
20.(2023春•遵义期中)小明在操场上捡到一块大理石石子,他身边现在有弹簧测力计、烧杯、细线、水、量筒。他想利用这些器材测量大理石石子的密度,请你帮他完善实验过程。(注:石子能放入量筒,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
(1)需要用到的器材有 弹簧测力计、烧杯、水、细线、大理石石子 ;
(2)需要进行的操作和测量的物理量: a、用细线将大理石石子系住,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石子的重力为G;
b、将石子浸没在盛有水的烧杯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或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体积为V1,再将石子浸没在盛有水的量筒中,读出体积为V2) ;
(3)小石子密度的表达式:ρ= (或) 。
【答案】(1)弹簧测力计、烧杯、水、细线、大理石石子;
(2)a、用细线将大理石石子系住,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石子的重力为G;
b、将石子浸没在盛有水的烧杯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或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体积为V1,再将石子浸没在盛有水的量筒中,读出体积为V2);
(3)(或)。
【解答】解:方法一、(1)需要用到的器材有:弹簧测力计、烧杯、水、细线、大理石石子;
(2)实验步骤:
a、用细线将大理石石子系住,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石子的重力为G;
b、将石子浸没在盛有水的烧杯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3)由步骤a可知,石子的质量为m=;
根据称重法,石子在水中时的浮力为F浮=G﹣F,
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石子的体积为:
V=V排==,
则石子的密度为:
ρ===。
方法二、(1)需要用到的器材有:弹簧测力计、烧杯、水、细线、大理石石子;
(2)实验步骤:
a、用细线将大理石石子系住,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石子的重力为G;
b、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体积为V1,再将石子浸没在盛有水的量筒中,读出体积为V2;
(3)由步骤a可知,石子的质量为m=;
由步骤b可知,石子的体积为V=V2﹣V1;
则石子的密度为:
ρ===。
故答案为:(1)弹簧测力计、量筒、水、细线、大理石石子;
(2)a、用细线将大理石石子系住,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石子的重力为G;
b、将石子浸没在盛有水的烧杯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或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体积为V1,再将石子浸没在盛有水的量筒中,读出体积为V2);
(3)(或)。
一十四.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共1小题)
21.(2023秋•宁远县期中)晴天丽日,几位同学去看海,如图,海风撩起了衣衫,关于海风的风向的讨论正确的是( )
A.海水吸热,温度升高较慢,空气温度偏低,密度大,风从海面吹向陆地
B.海风吸热,温度升高较慢,空气温度偏低,密度大,风从陆地吹向海面
C.陆地吸热,温度升高较快,空气温度高,密度小,风从陆地吹向海面
D.陆地吸热,温度升高较快,空气温度高,密度大,风从海面吹向陆地
【答案】A
【解答】解:
AB、吸收相同的热量情况下,海水的比热容比沙石的比热容大,所以升温较慢,而陆地的沙石比热容小,升温就比较快,空气温度高,密度比较小,热空气上升后,海面上的冷空气补充过来就形成风,所以风从海面吹响陆地,故A正确,B错误;
CD、吸收相同的热量情况下,沙石的比热容比海水比热容小,所以升温较快,空气温度高,密度比较小,热空气上升后,海面上的冷空气补充过来就形成风,所以风从海面吹响陆地,故CD错误。
故选:A。
一十五.密度的应用与物质鉴别(共1小题)
22.(2023秋•桥西区期中)密度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关于密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铁的密度大于棉花的密度,因此铁的质量大于棉花的质量
B.铁块从20℃加热至1200℃,质量不变,密度也不变
C.为减轻质量,比赛用自行车使用强度高、密度大的材料制造
D.“油比水轻”,油能漂在水面上,是由于油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答案】D
【解答】解:A、根据密度公式的推导式m=ρV可知,若棉花的体积很大而铁的体积很小的情况下,棉花的质量可能与铁的质量相等,也可能大于铁的质量,故A错误;
B、铁块从20℃加热至1200℃,质量不变,体积变大,根据密度公式可知,其密度将减小,故B错误;
C、为减轻质量,根据密度公式的推导式m=ρV可知,因选用强度高、密度小的材料制造自行车,故C错误;
D、“油比水轻”,是指油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且二者不相溶,所以油会漂在水面上,故D正确。
故选:D。
一十六.空心、混合物质的密度计算(共3小题)
23.(2023秋•海淀区校级期中)根据表1、表2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不能在用锡制作的器皿里熔化金块
B.质量为90g的水结成冰后,其体积比原来增加了
C.质量、体积都相同的铝球和铁球,铝球一定是空心的
D.在环境温度为﹣50℃的严寒地区,可以使用酒精温度计
【答案】C
【解答】解:A.由表1知,锡的熔点比金的熔点要低,当加热时,锡会比金先熔化,所以不能在用锡制作的器皿里熔化金块,故A正确;
B.由表2知,水的密度为:ρ水=1.0×103kg/m3=1g/cm3,
冰的密度为:ρ冰=0.9×103kg/m3=0.9g/cm3,
质量为90g的水的体积为:V水===90cm3,
结成冰后,质量不变,其体积为:V冰===100cm3,
则水结冰后,增加的体积为:ΔV=V冰﹣V水=100cm3﹣90cm3=10cm3,其体积比原来增加了,故B正确;
C.由表2可知,铝的密度小于铁的密度,由V=可知,质量相同的实心铝与铁,铁的体积小于铝的体积,所以质量、体积都相同的铝球和铁球,铁球一定是空心的,故C错误;
D.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同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由表1可知,酒精的凝固点为﹣117℃,在环境温度为﹣50℃的严寒地区,可以使用酒精温度计,故D正确。
故选:C。
24.(2023春•江都区校级期中)有质量相等的a、b两个球,它们的体积比是Va:Vb=1:5,材料的密度之比ρa:ρb=3:1,其中只有一个是空心的, b 球是空心的,空心球的空心部分体积是实心球体积的 2 倍。
【答案】b;2。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ma=mb,ρa:ρb=3:1,
所以有= ①
又因为有Va:Vb=1:5,所以可以看出b的体积比实心的变大了,所以b球是空心的,a球是实心的;所以有Va=Va实,Vb=5Va=5Va实,
结合①,空心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V空=Vb﹣Vb实=5Va实﹣3Va实=2Va实=2Va,
即空心球的空心部分体积是实心球体积的2倍。
故答案为:b;2。
25.(2023秋•肃州区期中)一个体积为40cm3的铁球,质量为237g。
(1)判断铁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2)如果是空心的,那么空心部分的体积多大?
(3)若在空心部分注满某种液体,质量变为245g,请问该液体的密度是多少g/cm3?
(4)空心部分注满水后,球的总质量是多少?(ρ铁=7.9g/cm3;ρ水=1g/cm3)
【答案】(1)这个铁球是空心的;
(2)空心部分的体积约10cm3;
(3)该液体的密度是0.8g/cm3;
(4)如果将空心部分注满水则铁球的总质量是247g。
【解答】解:(1)根据ρ=可得:
237g铁的体积V铁===30cm3,
因为V铁<V,
所以此球为空心;
(2)空心部分的体积:
V空=V﹣V铁=40cm3﹣30cm3=10cm3;
(3)若在空心部分注满某种液体,质量变为245g,则
V液=V空=10cm3,
液体的质量:m液=245g﹣237g=8g,
液体的密度:ρ液===0.8g/cm3;
(4)若在空心部分注满水,则V水=V空=10cm3,
水的质量:m水=ρ水V空=1.0g/cm3×10cm3=10g,
注满水后铁球的总质量:
m总=m水+m=237g+10g=247g。
答:(1)这个铁球是空心的;
(2)空心部分的体积约10cm3;
(3)该液体的密度是0.8g/cm3;
(4)如果将空心部分注满水则铁球的总质量是247g。
一十七.力的单位和概念(共2小题)
26.(2023春•大连期中)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
B.力只能让物体发生形变
C.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D.两个物体只要相互接触,就能产生力的作用
【答案】C
【解答】解: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发生力的作用时,至少要有两个物体。故A错误。
B、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即使物体发生形变。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B错误。
C、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故C正确。
D、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不接触也可能发生力的作用,如磁铁吸引铁钉。故D错误。
故选:C。
27.(2022春•万秀区校级期中)“蚍蜉撼大树”一句中,施力物体是 蚍蜉 ,受力物体是 大树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
“蚍蜉撼大树”一句中,施力物体是蚍蜉,受力物体是大树。
故答案为:蚍蜉;大树。
一十八.力的作用效果(共2小题)
28.(2023春•蒙城县期中)下列过程中,力所产生的作用效果与其它三个不同的是( )
A.用力拉弓,弓变弯曲
B.苹果受重力竖直下落
C.用力把铅球推出去
D.进站的火车受阻力缓缓停下
【答案】A
【解答】解:
A、用力拉弓,弓变弯曲,是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
B、苹果受重力竖直下落,苹果由静止变为运动,是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用力把铅球推出去,铅球由静止变为运动,是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进站的火车受阻力缓缓停下,火车由运动变为静止,是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A是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BCD是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所以力的作用效果与其它三个不同的是A项。
故选:A。
29.(2023春•宜春期中)如图所示,在用扳手拧螺母时,往往要握在扳手的末端再用力拧,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作用点 有关;大部分螺母在拧紧时要按顺时针方向用力,拧下时要按逆时针方向用力,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还与力的 方向 有关。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
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力的三要素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在生活中用扳手拧螺丝,在远离螺母处用力更容易拧开,力的作用点影响着力的作用效果。部分螺母在拧紧时要按顺时针方向用力,拧下时要按逆时针方向用力,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方向有关。
故答案为:作用点;方向。
一十九.力作用的相互性(共2小题)
30.(2023春•宿城区期中)俗话说“别拿鸡蛋碰石头,自不量力”,则鸡蛋对石头的力F1与石头对鸡蛋的力F2的大小关系为( )
A.F1>F2B.F1<F2C.F1=F2D.无法确定
【答案】C
【解答】解:鸡蛋对石头的力F1与石头对鸡蛋的力F2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其大小关系为F1=F2。
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31.(2022春•襄州区校级期中)踢足球时,脚对足球施加力的同时,脚也感到痛,这一现象表明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使脚感到痛的施力物体是 足球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
用脚踢足球,脚感到疼是足球对脚施力的结果,这一现象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此过程中足球施加了力,脚受到了力。
故答案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足球。
二十.力的三要素(共2小题)
32.(2023春•秀峰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分别在A、B、C处用同样大小的力推门,感受手推门的难易程度有什么不同,这为了探究下列哪个因素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 )
A.力的大小B.力的方向
C.力的作用点D.以上三者都是
【答案】C
【解答】解:分别在A、B、C处用同样大小的力推门,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同,所以这为了探究力的作用点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33.(2022春•雷州市校级期中)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用扳手扭螺丝,用力越大,螺丝被扭越紧,说明力的 大小 影响了力的作用效果;用力大小一样,手握在扳手的不同位置,效果不同,说明力的 作用点 影响了力的作用效果,反向扭动扳手,螺丝变松动,说明力的 方向 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答案】大小;作用点;方向。
【解答】解:用扳手扭螺丝,用力越大,螺丝被扭越紧,说明力的大小影响了力的作用效果;用力大小一样,手握在扳手的不同位置,效果不同,说明力的作用点影响了力的作用效果,反向扭动扳手,螺丝变松动,说明力的方向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故答案为:大小;作用点;方向。
二十一.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共1小题)
34.(2022春•锡山区期中)甲、乙、丙三条完全相同的弹簧悬挂在一根水平横杆上,甲弹簧无悬挂物品,乙弹簧悬挂重量为W1的砝码,丙弹簧悬挂重量为W1及W2的砝码,静止平衡时,三者的长度关系如图所示,若三条弹簧质量均很小忽略不计,且乙、丙两弹簧在取下砝码后,均可恢复原长,由上述信息判断W1:W2应为( )
A.1:2B.2:1C.2:3D.3:2
【答案】B
【解答】解:乙图中挂W1时,弹簧伸长2cm;图丙中挂W1和W2时,弹簧伸长3cm。
因为弹簧所受拉力与伸长的长度成正比,则有:=,则有:W1=2W2,所以W1:W2应为2:1。
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二十二.探究弹簧测力计原理的实验(共1小题)
35.(2023春•靖江市期中)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弹簧的伸长量跟拉力的关系”,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他先在木板上标上0~7.00cm的刻度。把木板竖直放置,在弹簧下端挂钩码(每个钩码的质量为50g),实验数据记录如表。(g取10N/kg)
(1)分析表中弹簧的伸长量跟拉力的数据,你能得到的结论是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成正比 。
(2)小明想用该装置设计一个直接测量液体密度的“密度秤”,他找来个质量为100g的小桶挂在弹簧下面的挂钩上,测量时,在桶中加满待测液体。根据指针指示的刻度,就能直接读出液体的密度。
①该“密度秤”的零刻度线应在 3.00 cm刻度处;
②在桶中加满水,指针指在4cm刻度处,如图乙,则该小桶的容积是 100 cm3;
③该“密度秤”能测量的最大的密度是 4 g/cm3;
④小明想增大该“密度秤”的量程,在不更换弹簧的前提下,你的办法是 减小桶的质量 (只要写出一种即可)。
【答案】故答案为:(1)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最与拉力成正比;(2)①3.00;②100;③4;④减小桶的质量。表1:几种物质的密度/(kg•m﹣3)
(常温常压下)
酒精
0.8×103
铝
2.7×103
煤油
0.8×103
铁
7.9×103
冰
0.9×103
铜
8.9×103
水
1.0×103
水银
13.6×103
表2:几种物质的熔点/℃(在标准大气压下)
固态酒精
﹣117
固态水银
﹣39
锡
232
金
1064
钩码个数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弹簧长度/cm
2.00
2.50
3.00
3.50
4.00
4.50
5.00
5.50
6.00
6.50
7.00
﹣
弹簧的伸长量/cm
0
0.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4.50
5.00
﹣
2024年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九年级上册物理综合复习02(易错60题13大考点)(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年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九年级上册物理综合复习02(易错60题13大考点)(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九年级上册物理综合复习02易错60题13大考点原卷版docx、九年级上册物理综合复习02易错60题13大考点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9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九年级上册物理综合复习01(易错60题19大考点)(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年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九年级上册物理综合复习01(易错60题19大考点)(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九年级上册物理综合复习01易错60题19大考点原卷版docx、九年级上册物理综合复习01易错60题19大考点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5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九年级上册物理期中复习(易错60题25大考点)(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年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九年级上册物理期中复习(易错60题25大考点)(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九年级上册物理期中复习易错60题25大考点原卷版docx、九年级上册物理期中复习易错60题25大考点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3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