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单元 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第七节 植被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一、单选题
西伯利亚五针松是阿尔泰山北方森林的建群种之一。我国科学家对位于阿尔泰山中段南坡研究区内优势树种为西伯利亚五针松的样地进行野外调查和实验。研究发现西伯利亚五针松的树木径向生长不仅与当年3月平均气温呈正相关,而且受到竞争树粗细的更大影响。下图示意研究区某国家气象站1958~2017年月平均气温和月降水量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月平均气温升高对西伯利亚五针松树木生长的影响是( )
A.利于林下枯枝落叶分解,提高土壤肥力B.利于增加空气湿度,增强树木抗旱能力
C.利于融雪和土壤解冻,加快树木恢复生长D.利于增大昼夜温差,树木积累更多有机质
2.西伯利亚五针松受竞争树影响最大的阶段是( )
A.幼龄林时期B.中龄林时期C.成熟林时期D.过熟林时期
读“我国著名树木景观照片”,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各景观所在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冬冷夏热,光照充足B.乙——雪域高原,冻土广布
C.丙——黑土肥沃,水源充足D.丁——风力侵蚀,千沟万壑
4.从丙到丁到乙树木景观的变化,反映了地理环境( )
A.非地带变化性B.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C.由沿海向内地的地域分异D.山地垂直地域分异
“穿衣指数”是根据自然环境对人体感觉温度影响最主要的气温、湿度及风等气象条件,对人们适宜穿着的服装进行分级,以提醒人们根据天气变化适当着装。读我国某日“穿衣指数”预报图,完成下面小题。
5.如图所示,由南到北,从背心—短袖—衬衣—西服—大衣—厚羽绒服的衣着变化体现了自然带的( )
A.纬度地带性B.陆地干湿度地带性C.垂直地带性D.地方性
6.新疆和海南的“穿衣指数”不同,反映了区域地理环境的( )
A.整体性B.联系性C.差异性D.开放性
2020年10月15日,第一届林芝彩林节在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景区开幕。林芝县生物多样性极高,彩林大部分分布在色季拉山一带,由于不同的植被颜色不同,从而造就了彩林风光。下图示意中国生物量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林芝县成为西藏自治区森林覆盖率较高地区的原因是( )
A.受夏季风的影响大,水热条件好B.海拔高,地势起伏大
C.纬度位置较低,气温较高D.雅鲁藏布江沿岸,水源充足
8.林芝县彩林景观的形成主要得益于( )
A.纬度低,热量丰富B.地势起伏大,水热组合差异大
C.夏季风的迎风坡,水分条件好D.地热能丰富,热量条件好
齿稃草是一种春雨型短生禾草,一年生草本植物,耐旱、耐高温能力极差,是新疆伊犁、塔城及准噶尔盆地周围的荒漠和草原上常见的短命植物(如图所示)。一年生短命植物在气温和水分条件合适时,在夏季干热季节来临之前短短的2个月左右时间里迅速完成生命周期,随后整个植株或地上部分干枯死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齿稃草为适应当地自然环境而具有的特征是( )
A.叶片厚B.植株高C.根须细D.花期长
10.相比南疆,北疆短期生植物物种多样性更丰富,其主要原因是北疆( )
A.水分较多B.热量较高C.温差较大D.风力较大
对黄土丘陵沟壑区某地,相同面积、不同土地覆被下水土流失的观测结果如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相同降雨强度下,泥沙量由小到大依次为( )A.混交林地 坡耕地 荒草地 油松幼林地
B.混交林地 油松幼林地 坡耕地 荒草地
C.混交林地 油松幼林地 荒草地 坡耕地
D.混交林地 荒草地 油松幼林地 坡耕地
12.下列判断中,符合该地情况的是( )
①自然恢复植被的生态效益优于人工单一树种针叶林
②开垦坡地可有效改善当地生态
③森林树种越丰富,生态效益越优
④退耕还林的生态效益优于退耕还草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
温带雨林是指在中纬度高雨量地区生长的针叶或阔叶森林,温带雨林在很多方面与热带雨林相似。W岛(下图)温带雨林广布。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W岛温带雨林中针叶树种占绝对优势,阔叶树种较少,其主要原因是
A.阴雨冷湿,年均温较低,光热不足B.土壤贫瘠,土层浅薄,植物种类少
C.纬度高,且受冬季风影响大,气温低D.人类对阔叶树砍伐数量比针叶树多
14.与亚马孙热带雨林相比,W岛的温带雨林
A.树木年轮现象更显著B.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
C.土壤的腐殖质层更薄D.植物的垂直分层更多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图示区域内
A.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B.湖泊水主要来自运河
C.农田盐渍化现象较普遍D.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
16.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可以促进该区域
①乡镇数量明显增多
②城市服务功能增强
③第三产业结构趋同
④工业地域联系紧密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祁连圆柏是“随遇而安的树种”,是青藏高原名副其实的常青树,广泛分布于海拔2600~4300m的阳坡、半阳坡地带。祁连圆柏树干笔直或略扭,叶子为刺叶或鳞叶,根系发达。但在柴达木盆地,很多祁连圆柏都呈孤岛状态分布,它们的周边被荒漠包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祁连圆柏的生长习性为( )
A.喜热B.喜湿C.耐盐碱D.耐寒旱、耐贫瘠
18.柴达木盆地中很多祁连圆柏呈孤岛状态分布且周边被荒漠包围,说明了( )
A.植被破坏严重B.气候干旱,降水少C.祁连圆柏存在时间长D.人类保护
植被的形态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下图是某植物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该植被生长地区的自然环境最突出的特征是( )
A.干旱B.湿润C.寒冷D.炎热
20.随着全球气温的升高,当地蒸发会加剧,该类植被最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
A.地上部分植株变高大B.地上部分叶片变大
C.地下部分向更深处生长D.地下部分缩小减少
二、综合题
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南岛是我国第二大岛,生物多样性丰富,其中高等植物就达4200多种。许教授带着学生去山地实地考察,远远望去,植被茂盛,一片葱绿,当他们深入林下时却发现天然林下有大量绞杀植物(绞杀植物缠绕在高大树木的枝干上,与被绞杀植物争夺养料和水分,若干年后被绞杀植物就会因营养和水分不足而逐渐死去)分布,有些地方绞杀植物的覆盖面积甚至已达到60%。下图为海南岛地形分布图。
(1)推测海南岛植物多样性丰富程度的空间差异。
(2)分析绞杀植物所带来的生态危害不易被发现的原因。
(3)分析绞杀植物的肆意蔓延对海南岛水资源的影响。
2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分布着以栎属高山栎组为主要建群种的硬叶常绿阔叶林,是分布区主要的薪柴来源,砍伐后其萌生能力很强。该森林类型既有由高大乔木构成的森林,又有由小乔木构成的矮林,还有灌木林,其分布范围可从海拔1200米,一直到4200米的林线附近。
研究发现,硬叶常绿阔叶林在青藏高原大幅度隆升前分布广且连续,其目前分布状况与青藏高原隆起有直接关系。左图示意我国目前硬叶常绿阔叶林的分布,右图示意硬叶常绿阔叶林中高山栎植株平均高度与海拔的关系。
(1)简述我国目前硬叶常绿阔叶林的分布特点。
(2)分别指出海拔3.2km以下、以上我国高山栎林植株平均高度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形成原因。
(3)说明青藏高原大幅度隆升对我国西南地区硬叶常绿阔叶林分布的影响。
降雨量(mm)
降雨强度
混交林地
坡耕地
荒草地
油松幼林地
径流量(L)
泥沙量(kg)
径流量(L)
泥沙量(kg)
径流量(L)
泥沙量(kg)
径流量(L)
泥沙量(kg)
33
弱
111
0.1
155
41.3
153
4.7
154
18
14
很强
29
0.5
327
39.4
71
0.8
212
25
19
强
28
0.3
113
1.2
51
0.4
52
0.6
参考答案:
1.C 2.A
3.A 4.B
5.A 6.C
7.A 8.B
9.C 10.A
11.D 12.B
13.A 14.A
15.A 16.C
17.D 18.C
19.A 20.C
21.(1)中南部山地丘陵地区植物多样性丰富;沿海平原地区植物多样性较低。
(2)绞杀植物从外部观察不易发现,只有深入林下考察才能发现;山地地区多分布有热带雨林,植被茂盛,很难进行大规模实地考察;绞杀植物对植物的绞杀需要若干年的时间,持续时间较长,不易被发现。
(3)海南岛地形中间高四周低,河流短小湍急,难以储存淡水,主要靠森林植被涵养水源;而绞杀植物的肆意蔓延会导致高大树木的死亡,植物多样性降低,导致森林涵养水源能力下降,从而造成海南岛水资源短缺。
22.(1)分布范围广,不连续分布在川西、滇北和藏东南的高山峡谷地带(或河流两岸的山坡地带);分布纬度较低;海拔跨度大。
(2)3.2km以下,植株平均高度随海拔上升而增高,其原因是过度樵采等人类活动导致,海拔越低砍伐越严重,砍伐后萌生的树木较低矮。
3.2km以上,植株平均高度随海拔上升而降低,其原因是随着海拔上升,水热及其土壤条件变差,风力变大,导致植株矮化。
(3)青藏高原隆升,使该地气候不断寒化、旱化,自然环境的巨大变化导致其分布面积大大缩小(仅分布在高原东南部和边缘的横断山区);高原隆升导致横断山脉隆起,地势高差变大,地形、气候变得复杂多样,使其只分布在适合生长的地方,呈现碎片化(难以相互连接形成完整的自然带)。
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七节 植被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精品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七节 植被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精品复习练习题,文件包含中图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27植被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练习原卷版docx、中图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27植被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七节 植被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优秀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七节 植被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优秀巩固练习,文件包含中图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27植被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练习原卷版docx、中图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27植被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常见自然灾害及其成因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常见自然灾害及其成因当堂达标检测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