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江南十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
展开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框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框。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03年6月,自然资源部印发《中国陆域生态基础分区(试行)》,将全国陆域(不含港澳台 地区)生态系统在不同区域尺度上分为一级生态区6 个(如图所示)。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在我国三大自然区划中,甲地属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但在《中国陆域生态基础分区(试行)》 中, 甲地划到了黄河重点生态区,这主要考虑到甲地的( )
A. 区域多样性B. 区域独特性C. 生态脆弱性D. 流域范围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东南生态区不受冬季风影响
B. 黄河将青藏高原生态区的水资源输送到黄河重点生态区
C. 华北平原的沙尘主要是黄河从西北生态区输送而来
D. 长江将青藏高原生态区的水能输送到长三角
3. 有关东北生态区描述正确的是( )
A. 属半湿润季风气候, 自然植被类型以针叶林为主
B. 自然灾害是次生林结构不合理、稳定性较弱的主要原因
C. 本区的主要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土层变薄,土壤次生盐碱化
D. 本区着眼于森林、草原、湿地等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
澜沧江—湄公河发源于我国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途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最终汇入我国南海,如下图所示。“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简称澜湄合作)是我国与柬埔寨、老 挝、缅甸、泰国、越南共同发起和建设的新型次区域合作机制,近期出台了五年行动计划(2023 -2027),与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等倡议相辅相成,继续在互联互通、产能、跨境经济、水资源、农业和减贫等方面加强合作。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4. 澜沧江—湄公河沿线国家开发利用水资源最主要的方式合理的是( )
A. 老挝——生态保护B. 中国——航道建设
C. 泰国——农业灌溉D. 柬埔寨——水力发电
5. 澜湄合作“因水而兴” ,澜湄流域水资源管理面临的最大挑战是( )
A.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率大
B. 流经国家多,水资源管理协调难度大
C. 人口增长导致水浪费量增大,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D. 极端天气多发,地质灾害频发
6. 关累港是东南亚各国经澜沧江—湄公河进入中国的第一个港口,直面缅甸、老挝、泰国三国。 下列有关我国与其他三国贸易往来说法正确的是( )
A. 运往缅甸的消防、建设车辆B. 运往泰国的香蕉、椰子
C. 运往老挝的石油、煤炭D. 运往中国的新能源汽车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修筑梯田的国家之一,在城镇化和工业化的驱动下, 目前全国梯田撂荒现象广泛存在。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梯田分区及面积占比(%)
7. 与我国梯田空间分布相关性最高的因素是( )
①气候 ②地形 ③灌溉水源 ④人口分布
A. ①④B. ②③C. ①③D. ②④
8. 关于我国梯田撂荒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 各区撂荒范围加速扩张B. 黄河流域撂荒村庄比长江流域多
C. 南方丘陵山区撂荒面积最大D. 南方地区撂荒村庄比北方地区多
9. 缓解梯田撂荒最佳措施是( )
A. 禁止农村人口外出打工B. 实行土地流转,发展特色农业
C. 加强梯田水利建设D. 将梯田开辟为旅游景区,大力发展旅游业
苏州市曾是中国最大的婚纱生产地。2018年,苏州市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位于中部省份的D镇抢抓机遇,启动“婚纱小镇”建设,并在苏州开展“引凤归巢”工作,吸引了大批D镇人回乡办厂。目前D镇聚集了500多家婚纱厂,婚纱产业的从业工人达1.5万人,成为中国最大的婚纱礼服制 造和销售中心之一,年产值超过 24亿元。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0. 苏州婚纱产业外迁的主要原因是( )
A. 响应国家政策B. 生产成本上升C. 市场需求变化D. 环境污染严重
11. 大量D镇人返乡从事婚纱产业的主要目的是( )
A 开发乡镇资源,提高乡镇工业化水平B. 开发乡镇资源,提高经济收入
C. 享受优惠政策,提高乡镇工业化水平D. 享受优惠政策,提高经济收入
12. 面对我国未来人口形势,促进“婚纱小镇” 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最合理的是( )
A. 立足优势条件,扩大婚纱生产规模B. 适应市场需求,开发多样化产品
C. 聚焦高端产业,吸引人才集聚D. 积极引入电商,拓宽销售渠道
氢是生产高标准汽油和高端绿色化工材料的重要原料,利用化石能源制氢为灰氢。利用风能、太阳能发电直接电解水制氢为绿氢。2023年2月,我国最大的绿氢项目在鄂尔多斯动工(如图),建成后将成为“西氢东送”管道的重要节点,替代目前以公路为主的氢能输送方式。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3. 我国最大的绿氢项目选址在鄂尔多斯的主要原因是当地( )
A. 重工业基础雄厚B. 土地面积辽阔
C. 基础设施完善D. 清洁能源丰富
14. 推测未来鄂尔多斯绿氢项目发展最大瓶颈是( )
A. 市场竞争激烈B. 运力不足C. 水资源紧张D. 技术革新慢
15. 该项目可以有效( )
A. 消除东部化石能源使用B. 降低东部氢气使用成本
C. 缩短内地氢气运输距离D. 改变我国能源消费结构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5分。
16.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材料一:位于宁夏东部的盐池县曾是有名的“沙漠县城”。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该县中北部 ,保护区属荒漠草原—湿地自然生态系统类型 ,区内中草药资源极为丰富,是多种野生动物的主要栖息地和繁殖地,也是候鸟迁徙的重要驿站。保护区与多个高校联合开展了植被封育和沙漠化监测与评价研究。
材料二:哈巴湖自然保护区涉及盐池县5个乡镇30个行政村 ,面广线长管护难度大。保护区内 77%的土地属集体所有,权属复杂。早期,保护区保护与当地经济发展、民生需求之间矛盾较大。2014年起,保护区探索社区共管: 聘任村支书和村主任担任森林资源监管员,聘任村民担任保护区巡护员; 项目资金补偿村民; 组织农民开展种养技术和森林防火培训;编制村级发展规划并为村级修路等;将社区群众和保护区管理部门结成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参与保护区建设发展。
材料三:盐池县地理位置示意图。
(1)指出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自然环境服务功能。
(2)分析该地在植被封育期间,多大风天气对草类恢复的不利影响。
(3)说明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行社区共管模式的优势。
17.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金寨县位于皖西边陲、大别山腹地,西、南两面与河南省、湖北省毗邻(下图),是安徽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山区县,也是我国著名的将军县。
县内有中山、低山、丘陵、盆地和河谷平原多种地貌,植物资源丰富,气候宜人,水、矿产等资源丰富,但水土流失严重,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2011年被确定为大别山片区脱贫攻坚重点县。近年来,金寨通过产业扶贫、电商扶贫、易地搬迁扶贫和旅游扶贫等多元帮扶措施实现了脱贫,但当前区域内脱贫户的生计存在一定的脆弱性,农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较低, 可持续生计仍面临巨大挑战。
(1)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简析金寨县贫困的原因。
(2)根据金寨县的地理环境,指出金寨脱贫帮扶措施实施的依据。
(3)为了巩固脱贫成果,简述金寨县政府还可以采取有效措施。
18.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研究2014—2017年的1501个企业转移前后的城市地址,得到长三角城市(长江三角洲沪苏 浙皖四省市全部区域,涉及4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企业转移情况。城市的点出度和点入度分别 表示城市向外联系和向城市内联系的数量,即城市的点出度越大则表示城市向外转移的企业数量 越多,城市的点入度越大表示向城市内转移的企业数量越多。中间中心度表示城市与其他城市间 产业进行相互转移的控制能力,中间中心度越大则表明城市起到的连接控制作用越强,其中,上海的点入度和中间中心度均为零
长三角地区总体产业中心度前三的城市排名表
(1)说明上海对长三角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2)根据材料,分析长三角地区主要城市总体产业的转移特征。
(3)请从区域关联角度,分析如何将合肥打造成长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排名
城市(点出度)
城市(点入度)
城市(中间中心度)
1
合肥(215)
合肥(265)
合肥(344.309)
2
南京(158)
南京(137)
无锡(168.566)
3
杭州(89)
苏州(74)
杭州(141.779)
安徽省江南十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考试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安徽省江南十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考试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安徽省江南十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考试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安徽省江南十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江南十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考试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安徽省江南十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考试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安徽省江南十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考试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安徽省江南十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江南十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地理试卷(PDF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安徽省“江南十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地理试卷(PDF版附解析),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