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国家权力机关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国家权力机关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特点,教学内容的地位,共性特征,个性表现,教学目标制定的依据,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3.6.1《国家权力机关》
学科 道德与法治 授课年级
初中八年级
学期 第二学期 预计课时数 1课时
本案即为第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选用教材
《义务教育教科书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参考资料
1、《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2、《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 3、《中小学法治教育专册教材编写建议》。 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内容】
1、知道人民、人民代表和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即解析人民代表大会); 2、明确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即分析人民代表大会); 3、熟练掌握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即深度剖析人民代表大会)。
【教学内容的特点】
“宪法”理念贯穿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材始终,因此本册内容政治理论性和专业严谨性较强。《国家权力机关》这一框涉及的政治学科术语较多,授课过程中充分发挥多媒体直观、形象的优势融入教学,不仅使复杂的问题具体化,还能及时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深入贯彻“政治课素材源于生活,政治理论指导生活”的学科特性,进而实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高效融合。
【教学内容的地位】
八年级下册教材第六课主要讲述我国国家机构,从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三个角度入手,让学生全方位、多角度把握我国国家机构的各个方面。本框所学的《国家权力机关》主要让学生明确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让学生认识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和职权,增强主人翁意识的主要途径。从地位上说,既是对前五课内容的理论延伸和知识扩展,也为更好的学会后面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的内容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教学对象分析
【共性特征】
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途径,但八年级学生还是未成年人,对时政内容关注度不够,加上政治理论知识抽象难懂,还因现实因素的制约学生直接接触人民代表大会的机会较少,因此对于与人民代表大会相关的一些学科概念认识较模糊、陌生,需要教师通过结合具体的情境案例因势利导,进行学科素养的培养。
【个性表现】
西宁九中地处城郊结合部,大部分学生来自于附近农村、个体家庭,家长对于学生受教育情况的重视程度不如城区,知识方面的引导相对较少,对政治生活中的人民代表大会更是知之甚少,加上信息闭塞,学生的参与意识、探究意识较弱,但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需要教师给予鼓励与指导。
鉴于对教学对象的综合分析,在实际教学中需要强化学生的主人翁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教学目标分析
【教学目标制定的依据】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能够结合案例分析人民代表大会的重要性及职权,明白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了解重要国家机关的职权”;
3、《中小学法治教育专册教材编写建议》:“初步了解国家机关的职权”。
教学目标
1、落实的具体方法 ,拥护人民代表大会,增强主人翁意识,自觉维护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威。
利用探究式教学法,学会从身边的具体案例内化知识。
2、通过生活链接、发现之旅、深度分析几个环节展开教学,以情景分析、自主探究、课堂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积极融入,从而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面临的一些实际问题,既掌握知识、又领会方法。不同的情境探究内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升华知识。
3、绘制人民、人民代表、人民代表大会以及其他国家机关间关系的导向图,并能用学科语言描述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2、知道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3、识记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案例中的实际问题,进而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利用情景分析、合作探究和总结归纳等方法生成知识。
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依据:教材内容的逻辑联系、政治常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程度。
将人民、人民代表、人民代表大会作为主线展开探究,最终梳理内在联系。
【教学难点】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
依据:八年级学生政治理论知识浅薄,对学科术语的理解能力不强。
运用师生、生生间的合作探究有效的突破难点。
教学策略确定的依据:
1、八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知识水平;
2、体验式教学模式中,通过事先的情感预设,积极调动学生参与体验,在合作互动中润物无声,实现知行合一的导行内化效果的实际需要。
【教 学 原 则】启发式教学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
【主要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法、置疑思考法、直观展示法、情景设置法
【主要学习方法】直接调查法、合作探究法、合作交流法、总结归纳法
先行组织策略:安排学生提前搜集人民代表、人民代表大会的资料(探究式教学法、直接调查法)
认知发展策略:小组合作探究对于人民代表大会的认识(置疑思考法、合作探究法)
概念形成策略:借助直观的视频、图片形成感性认识(直观展示法、合作交流法)
4、行为练习策略:通过事例分析、总结归纳形成系统的观点(情景设置法、总结归纳法)
信息技术运用情况
整体而言,我个人习惯简约的课件风格,主张课件内容忌繁、乱、杂的现象,因此在制作与此教学设计相适应的课件时尽可能的简单、直观和结构化。为了更好的凸显这样的效果,电子白板、多媒体课件、投影仪等软件便是最佳选择。
为了突出学生的主动性和教学的互动性,本节课运用大量的时政知识融入教学,设置不同的情境,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参与度。
具体操作和使用的过程中,营造出了生动活泼的课堂,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的热情,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挖掘了教师有效教学的潜力。 教学设计反思
我将从教学设计、与信息技术结合的必要性以及课堂预设情况三个方面反思本课内容: (一)教学设计方面
1、以定位身边的单位性质导入,吸引学生注意力,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环境,进而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2、组织学生展开学习之旅,通过不同的情景探究突出重点,让知识目标的落实在导向图的渐变过程中完成,启发性较强;
3、通过案例分析、合作探究、设疑引导等方式实现师生、生生间的互动,以2018年全国“两会”的相关案例设主线,将学习内容融入活动之中,既体现用教材教的理念,又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创造了一种自然、流畅与和谐的学习氛围。 (二)与信息技术结合的必要性方面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上,许多内容仅靠教师口头讲解是不够的,学生不易消化掌握,这样既不利于达成教学目标,更不能有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因此,本堂课将信息技术融入课堂,实现了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的有效融合。
1、打破教材限制,将整堂课通过多媒体的力量串成一个整体,学生的情景分析、合作探究都是在多媒体设备的辅助下步步进行,从而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2、通过多媒体展示案例、情景、探究,实现知识的活学活用,提高了理论与实际的高效结合。 (三)课堂教学预设情况方面
虽有完善的教学设计,但本节课有许多缺失亟待改进:
1、整堂课的授课虽有正确的理念,即政治科素材来源于生活,政治科道理应回归于生活的理念引领,但在具体操作时并没有将这一点发挥的更加完整;
2、从思想品德课学科特征的角度分析,政治科主要表现在德育方面。因此,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虽然注重以启发式教学贯穿课堂始终,但课堂成效不显著,反而过多的活动影响了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3、教学语言不够简练,所提出的问题有时不够精炼,致使问题与知识点中间的“桥”没有搭好,这也给自己今后的教学提供了一个反面教材,使自己明白设计问题的环节一定要仔细推敲。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人民当家作主第六课 我国国家机构国家权力机关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国家权力机关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人民当家作主第六课 我国国家机构国家权力机关教案设计,共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