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安丘市2024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含答案)
展开一、单选题
1.化学使我们拥有了改变世界的神奇力量,为我们展现了物质变化的无穷魅力。下列过程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A.水的天然循环B.海水“晒盐”
C.垃圾焚烧发电D.浓盐酸挥发形成白雾
2.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和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AB.BC.CD.D
3.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各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银有金属光泽,可用于制造电线
B.氮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可用作保护气
C.石墨能导电,可用于制作铅笔芯
D.氢气具有可燃性,能作高能燃料
4.下列化学用语表达错误的是( )
A.两个氦原子B.氯离子:
C.三氧化硫分子:D.碳酸钠:
5.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A.甲烷和乙醇都属于有机物B.纯碱和烧碱都属于碱
C.生石灰和石灰石都属于化合物D.合金和塑料都属于合成材料
6.2024年3月22-28日是第三十七届“中国水周”,主题为“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下列有关水的认识错误的是( )
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B.用淘米的水浇花可以节约用水
C.生活中可以通过加热煮沸降低水的硬度D.过滤可以除去水中的所有杂质
7.5G通信技术是一大科技亮点,5G通信芯片由氮化镓材料制成。已知镓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和镓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镓元素属于金属元素B.镓原子的中子数为31
C.镓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D.镓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通常显+3价
8.厨房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通过关闭燃气阀门来熄灭燃气灶的火焰,利用了隔绝氧气灭火的原理
B.植物油是液态油脂,是人体重要的供能物质
C.加碘食盐中的“碘”可以预防甲状腺肿大
D.用洗洁精清洗铁锅上的油污,利用了洗洁精的乳化作用
9.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所以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有机物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C.碱性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所以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D.离子都是带电的粒子,所以带电的粒子一定都是离子
10.没食子酸(化学式为)是世界上最早制得的有机酸,中医常用其治疗流感。下列有关没食子酸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没食子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B.没食子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9g
C.没食子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6:7:5
D 没食子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11.设计对比实验,控制变量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对比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AB.BC.CD.D
12.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时,等质量的甲、乙、丙的溶液降温到℃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的溶液
B.℃时,将25g乙加入到50g水中,再降温到℃,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33.3%
C.℃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分别溶于水,配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大小关系为乙﹤甲=丙
D.℃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大小关系为乙﹥甲=丙
13.与在催化剂作用下可得到合成气(和),反应过程中催化剂表面还同时存在积碳反应和消碳反应,原理如图1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消碳反应中的“”是反应物
B.积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图2中温度高于600℃碳量减少,原因是生成的碳多于消耗的碳
D.为减少催化剂表面的积碳,可在原料气中加入适量二氧化碳
二、多选题
14.如图为实验室模拟炼铁,现将ag在高温下与足量反应,实验结束后测得B中产生3g白色沉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硬质玻璃管中固体由红色变为黑色B.实验开始应该先打开弹簧夹①
C.该实验过程中共消耗0.84gCOD.a=1.6
15.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丁一定是化合物
B.乙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C.甲、丙两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为1:8
D.容器中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甲和丙的质量之和
16.物质的鉴别和除杂是重要的实验技能。下列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 )
A.AB.BC.CD.D
17.在5.6g铁粉中,先逐滴加入一定量的溶液,充分反应后再逐滴加入溶液,剩余固体质量与所加溶液总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加溶液质量为g时,生成的质量为g
B.e点溶液中一定含
C.bc段发生的是和溶液的反应
D.cd段(不包含端点)剩余固体中含有和
三、填空题
18.2023年第十九届亚运会,既是体育的盛会,也是科技的盛会。请结合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亚运场馆霓虹灯闪烁,霓虹灯内填充的气体是空气中的___________。亚运会场馆地面加入石墨烯防滑剂,以提高地面的安全性和防滑性。石墨烯是石墨的单层结构,石墨烯属于______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
(2)亚运会棒(垒)球体育中心“云之翼”罩棚表面覆盖了带二氧化钛()涂层PTFE膜,让罩棚拥有自净能力。中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
(3)亚运会使用了废碳再生绿色零碳甲醇()作为主火炬塔燃料,实现了循环内的零碳排放。零碳甲醇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亚运会游泳池净水中使用的硅藻土为多孔结构,可阻隔固体颗粒、去除悬浮物、脱色、除味等,由此可见硅藻土在净化水的过程中起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
(5)亚运村食堂的朱嫂鱼羹等江浙美食深受运动员喜爱,鱼肉富含蛋白质、钙、磷、铁等,这里的“钙、磷、铁”指的是___________(填“原子”、“分子”或“元素”)。
(6)观众在闭幕式上能够闻到阵阵桂花香,请从微观角度解释___________。
19.化学实验技能是化学学习的基础和保证,请结合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实验中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某同学要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备一瓶二氧化碳,其气体发生装置应该选择图1中的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若用装置E收集二氧化碳,检验气体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
(3)实验室通过加热亚硝酸钠和氯化铵的混合溶液的方法制取时,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4)某同学利用家庭中的材料,选用鸡蛋壳和食醋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并用矿泉水瓶玻璃杯、橡皮塞、导管、止水夹等组装了如图2所示甲、乙气体发生装置。
①比较甲、乙装置,甲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
②选用甲装置还可以进行的实验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粉末状的二氧化锰与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
B.浓硫酸与甲酸共热制一氧化碳
C.锌粒与稀硫酸制氢气
20.氢气的生产和储存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向,如图所示是科学家正在研究的二氧化碳新循环体系。
(1)光伏发电是将太阳能转化___________能,电解水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一定条件下利用储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图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有___________。
(4)为减少碳排放,我们要树立“低碳”理念,写出日常生活中符合该理念的具体做法___________。
21.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维方式。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将稀硫酸依次加入到图1中的试管中,请根据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A试管中反应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微观离子如图2所示,用pH试纸测定该溶液的酸碱度,pH___________7(填“﹥”“=”或“﹤”)。反应后的图中R代表的离子是___________(填微粒符号)。
(2)B试管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无明显变化的试管为___________(填字母编号)。
(3)C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微观实质可表示为:。请写出与相对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4)反应结束后测得D试管中的pH小于7,溶质的成分为___________。
(5)探究实验结束后,把酚酞滴入到C试管中,用长滴管吸取C中的溶液逐滴加入B中,开始无沉淀生成,后生成蓝色沉淀。则下列分析推理合理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①长滴管中吸取的C中溶液为红色
②滴加前,B中有固体剩余
③滴加后,B中溶液pH变大
22.某同学以金泥(含有、、等)为原料制备和的流程如图所示。
查阅资料知:
①预处理的主要目的是将含硫化合物转化为氧化物。
②热空气流充分加热的目的是将、转化为氧化物,并完全分离出烟尘。
(1)“预处理”中会产生,若直接排放会形成___________腐蚀建筑物。
(2)“过程Ⅱ”产生的固体a中,除外一定还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
(3)“过程Ⅲ”分离的操作用到了玻璃棒,其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加入过量稀硫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_。
(4)“系列进程”中有一步是向滤液中加入过量铁粉,这一步生成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5)烟尘可用溶液吸收,反应生成偏锌酸钠()和,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四、实验题
23.《梦溪笔谈》中有关于湿法炼铜的描述,表明我国很早就开始利用硫酸铜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有关硫酸铜项目研究。
项目一:硫酸铜的性质
(1)硫酸铜是一种白色固体粉末,描述的是硫酸铜的__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2)将一根打磨过的铁丝插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反应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像是___________,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3)硫酸铜属于常见的___________(填酸、碱或盐)。
项目二:硫酸铜的用途
(4)硫酸铜和石灰乳混合可以配制农业中常用的杀菌剂波尔多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项目三:硫酸铜的制备
查阅资料制备硫酸铜的一种方案:。
进行实验将反应物置于烧杯中,观察到如下现象:开始时有少量气泡,后来反应剧烈产生大量气泡,放出热量,溶液呈蓝色,该溶液即为硫酸铜溶液。
提出疑问实验中为什么有气体生成?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项目四:实验异常现象探究
查阅资料
(5)制备硫酸铜过程中,发生了分解反应,生成的气体是___________。
提出问题什么因素加快了分解?
猜想与假设
(6)猜想一:生成;猜想二:温度升高;猜想三:___________。
实验探究
实验分析
(7)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实验一产生气泡;实验二无明显现象;实验三产生气泡;实验四快速产生气泡,对比实验一和实验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为了验证温度升高能加快的分解,甲同学的方案是实验二和实验三对比;乙同学的方案是实验一和实验四对比。你认为___________,同学的方案更严谨,理由是___________。
五、计算题
24.某化学兴趣小组发现一份石灰石样品,为测得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过程如图所示:(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
求:
(1)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
(2)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
2.答案:A
解析:
3.答案:D
解析:
4.答案:B
解析:
5.答案:A
解析:
6.答案:D
解析:
7.答案:B
解析:
8.答案:A
解析:
9.答案:C
解析:
10.答案:D
解析:
11.答案:B
解析:
12.答案:C
解析:
13.答案:A
解析:
14.答案:AD
解析:
15.答案:CD
解析:
16.答案:BC
解析:
17.答案:BD
解析:
18.答案:(1)稀有气体;单质
(2)+4
(3)
(4)过滤;吸附
(5)元素
(6)分子在不断运动
解析:
19.答案:(1);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炸裂
(2)C;将燃着的木条放到a 端管口,若木条熄灭,则已集满
(3)D
(4)控制反应的开始与停止;C
解析:
20.答案:(1)电;
(2)
(3)二氧化碳、水、氧气、氢气或、、、
(4)随手关灯(合理即可)
解析:
21.答案:(1)﹤;
(2)黑色粉末逐渐溶解,溶液变成蓝色;C
(3)(合理即可)
(4)硫酸钠、硫酸(或、)
(5)①③或③①
解析:
22.答案:(1)酸雨
(2)金或
(3)引流;将氧化铜完全转化为硫酸铜,提高铜的产率
(4);置换
(5)
解析:
23.答案:(1)物理
(2)铁丝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
(3)盐
(4)
(5)或氧气
(6)生成的与温度升高共同影响
(7)能加快的分解;甲;两组实验中没有催化剂的干扰
解析:
24.答案:(1)8.8g
(2)设25g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则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答: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80%。
解析:
A检查气密性
B点燃酒精灯
C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D测定溶液pH
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
A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
B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
C证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D比较和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取样,滴加石蕊试液,观察现象
B
鉴别溶液和溶液
取样,滴加溶液,观察现象
C
除去溶液中混有的盐酸
加入过量的,过滤
D
除去气体中混有的气体
通过盛有溶液的洗气瓶
山东省青岛市2024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山东省青岛市2024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含答案),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科普阅读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山东省潍坊市安丘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无答案): 这是一份2024年山东省潍坊市安丘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无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4,72 D,厨房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潍坊市安丘市2023届九年级下学期学情诊断化学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山东省潍坊市安丘市2023届九年级下学期学情诊断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