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779257/0-171687980049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779257/0-171687980056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779257/0-17168798006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题,默写题,阅读理解与欣赏,写作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下列加粗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踊跃(yǒng)欺侮(wǔ)恬静(tián)大彻大悟(chè)
B.窑洞(yá)燎原(liá)萌发(méng)天衣无缝(féng)
C.龟裂(guī)凫水(fú)蕴藻(zǎ)销声匿迹(nì)
D.参差(cī)篆章(zhuàn)雎鸠(jū)豁然开朗(huò)
2.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怠慢纠葛气势磅薄踱来踱去
B.脑畔点缀暴风骤雨冰雪熔化
C.羁拌弥漫惊心动魄酣畅淋漓
D.悬殊褶皱世外桃源矫首昂视
3.有关下面文段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腹有诗书气自华。②千百年来,中国人用诗词( )灵魂、( )精神。③在生活的各个角落、在生命的不同时刻,诗词都可以温暖人心、鼓舞人心的精神力量。④我们相信,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无比丰富的中华诗词文化一定能( )更加璀璨的光彩,进一步( )做中国人的志气【 】骨气【 】底气,陪伴我们诗意地栖居在神州大地。
A.第②④句的括号内应填的词语依次是荡涤、滋养、焕发、增强。
B.第③④句中加粗的“都”“通过”“更加”都是副词。
C.第④句中【】处应填的标点符号是顿号。
D.划横线的第③句句子结构不完整,修改的方法是在“可以”后面添加“成为”。
4.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语句,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I就是人工智能,最早在1956年的达特茅斯会议上被正式提出。______
①经过数十年的发展,AI已经被广泛应用在生活当中,如手机搭载的智能语音助手、人脸识别等功能,都离不开AI的参与。
②甚至一些普遍认为AI难以取代人类的领域,如绘画、作曲等,也开始被AI渗透,其作品的完成度让人惊叹。
③温斯顿教授对AI的定义是“研究如何使计算机去做过去只有人才能做的智能工作”。
④在医疗、物流、生产、交通等高精尖领域,它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⑤它是对人的意识和思维过程的模拟,是人类用以了解智能本质的手段。
A.③⑤④②①B.⑤③①④②C.⑤①③②④D.①②④⑤③
5.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回延安》是贺敬之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的,使用了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如“白羊肚手巾”“羊羔羔”等,展示出浓郁的陕北风情。
B.本学期,从说明文中我们了解了很多科学知识,涉及物候学、地质学、生态学等。如竺可桢的《大自然的语言》、陶世龙的《时间的脚印》、选自《新疆域》的《阿西莫夫短文两篇》以及利奥波德的《大雁归来》。
C.小旦、小生、小丑和老旦都是戏曲行当,分别扮演年轻女子、滑稽人物、年轻男子和老年女子。
D.《小石潭记》作者柳宗元,世人称之为“柳河东”“河东先生”,是我国唐朝著名的文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6.下列关于《经典常谈》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三传第六》中“三传”为《离骚》《公羊传》《穀梁传》,三传特别注重《春秋》的劝惩作用。
B.司马迁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修史的见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汉人称为《太史公书》。
C.《经典常谈》是一部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其中介绍了汉字的由来,让我们知道仓颉造字的传说。介绍了许慎的《说文解字》,这是一部划时代的字书。
D.在阅读《经典常谈》时建议采用选择性阅读的阅读方法,对历史方面感兴趣的同学,可以阅读《〈战国策〉第八》《〈史记〉〈汉书〉第九》等。
二、材料题
7.阅读《经典常谈第一》语段,完成填空。
造字和用字有六个条例,称为“①____________”。一是“象形”,象物形的大概。二是“指事”,用抽象的符号,指示那无形的事类。三是“②____________”,会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为一个字,这一个字的意义是那几个字的意义积成的。四是“③____________”,也是两个字合成一个字,但一个字是形,一个字是声;形是意符,声是音标。五是“转注”,就是互训。两个字或两个以上的字,意义全部相同或一部相同,可以互相解释的,便是转注字,也可以叫作同义字。如“考”、“老”等字。六是“④____________”,语言里有许多有音无形的字,借了别的同音的字,当作那个意义用。如代名词,“予”“彼”等。
8.请你仿照示例,结合《经典常谈》中《第四》一章的内容以及语文素养积累,体会“诗言志”的育人作用。
诗文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滋润着我们的心灵,点缀着我们的星空。某班举行“诗苑漫步”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小语同学搜集了有关“春天”的诗句,请你帮他回答其它同学提出的问题。
9.诗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问题:作者眼前的场景是怎样的?
10.如此春来春又去,白了人头。(欧阳修《浪淘沙·今日北池游》)
问题: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三、默写题
11.小文同学整理了学过的重点诗文,请你协助完成。
四、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题。
君子于役
《诗经·王风》
君子于役①,不知其期,曷②至哉?
鸡栖于埘③,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恬④?
鸡栖于桀⑤,日之夕矣,羊牛下括⑥。
君子于役,苟⑦无饥渴!
【注释】①于役:去服苦役。②曷:同“何”,何时。③埘:鸡舍。④恬:音活,聚会、相会。⑤桀:同“撅”,鸡栖的木架。⑥括:此指牛羊放牧回来关在一起。⑦苟:大概,也许。
12.下面对这首诗歌第一节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开头两句点明全篇主旨,陈述所咏之事。用“不知其期”说明丈夫役期之长。
B.“曷至哉”是反问句,女主人公用反问的方式来揭露封建统治苛酷的兵役或劳役给千万个家庭带来了痛苦的罪行。
C.“鸡栖于时,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形象地勾画了一幅典型的农村晚景图,画中充满了恬静的气氛,以此来反衬主人公的不平静心境:家畜出入尚且有时,而人却无归期。
D.“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抒发了女主人公对正在服役的丈夫强烈的思念。
13.结合这首诗说说《诗经》语言形式上的特点。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道州①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两岸悉皆怪石,敧嵌②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映。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③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④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乃疏凿芜秽,俾⑤为亭宇;植松与桂,兼之香草,以裨形胜⑥。为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刻铭石上,彰示来者。
(元结《右溪记》)
【注释】①道州:今湖南省道县。唐时偏僻荒凉,元结曾在此为官。②敲(qī):倾斜。嵌:张开。③逸民退士:遁世隐居的人。④置州:设置州郡。⑤俾(bǐ):以便,准备。⑥以裨(bì)形胜:来增加它优美的景致。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粗词语的意思。
(1)斗折蛇行( )
(2)以其境过清( )
(3)南流数十步( )
(4)不可名状( )
15.下列句中加粗词语的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潭西南而望/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
B.皆若空游无所依/此溪若在山野
C.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D.乃疏凿芜秽/乃记之而去
1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2)为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
17.【甲】【乙】两文的作者带我们去“小石潭”和“右溪”游览了一番,请你向同学概括介绍它们的相似之处。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题。
缓解气候变化需要碳中和技术
明廷臻 熊寒冰
①4月11日在海南省海口举办的第三届消博会上,绿色可持续理念,低碳可降解的产品,成为各类消费精品生产企业的共同追求。
②近年来,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引起人们高度关注。全球气候系统变化的原因可分为自然因子和人为因子两大类,前者包括太阳活动变化,气候系统内部变率等,后者包括人类使用化石燃料以及毁林引起的大气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大气中气溶胶浓度变化等。
③全球系统中的碳库主要有4个,分别为大气碳库,海洋碳库、陆地生态系统碳库和岩石图碳库。大气碳库是4个碳库中最小的,约700Gt(1Gt=10亿吨),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最先引起关注。
④工业革命以来,各国大量开采和使用岩石圈中以石油,煤、天然气等形式存在的化石燃料,最终产生大量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停留在大气圈中。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可以吸收地面向上的长波辐射,导致全球温度升高,形成温室效应。温室效应会造成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气候带北移等生态问题,也会导致森林火灾,干旱、龙卷风等气候异常。
⑤在国家政策号召下,各行各业实施减碳策略。目前减少温室气体的手段主要分为源头控制,过程控制和末端控制。
⑥源头控制是指开发新能源以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核能等。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核电集团全年发电量为1826.3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61%,创历史新高。其中采用核能形式的发电量为1731.2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71%;非核清洁能源的发电量为95.1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69%。
⑦过程控制是指在温室气体排放源处设置相应技术来减排。在火力发电厂,可以利用碳捕获与封存技术来实施对二氧化碳的捕集,并封存地下或海底,使大气中的碳重新回归岩石图,主要采用电化学捕获、液体吸收法和物理吸附法等。世界上最大的碳捕获与封存技术工厂位于冰岛,每年可储存4000吨二氧化碳,相当于把790辆汽车的年碳排放量封入地下。目前,碳捕获与封存技术的成本和一些技术难关依旧限制了其规模化发展。
⑧源头控制和过程控制均是在减少向大气中直接排放二氧化碳,但无法处理那些分散的碳排放源和当前大气中现有的二氧化碳,因此需要一些末端技术来实现深层次的脱碳,常见的末端技术是生物质能的碳捕集与封存。该技术被认为是可行性最高的负碳技术,通过农作物或植物的生长来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但是利用该技术需要大量的土地,这可能会引起粮食,淡水危机。还有一些其他技术,包括陆地增强风化,海洋碱化,均是提升生态系统能力来去除火气中的碳。直接空气捕获与封存技术,是指通过大型风扇提供稳定的大气流动,并结合化学工艺直接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捕获。该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土地和水源的负担,但捕获一吨二氧化碳的成本约为600美元,成本是阻碍其发展的重要原因。
⑨根据联合国环境署声明,去除大气中温室潜能值更高的甲烷,是在短时间内解决气候变化的另一有效途径。国外学者布伦奈斯将经过铜处理的沸石颗粒加热至310℃可以百分百去除大气甲烷,这为未来使用热催化技术来对抗气候变化提供了基础。光催化技术是利用在紫外光的激发下,光催化剂内形成电子——空穴对,产生具有较强的还原性羧基活性基团,氧化大气甲烷。目前出现了一种太阳能热气流发电系统与光催化相结合的新系统,可实现超稀薄大气甲烷的大规模、零能耗捕集与高效降解,被最新出版的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年度报告认为是新兴负排放技术。
(选自2023年4月25日科普时报,有删改)
18.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太阳活动变化和人类使用化石燃料都能引起全球气候系统变化。
B.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可以形成温室效应,会造成各种生态问题和气候异常。
C.减少温室气体的主要手段目前均受到一定条件的限制。
D.热催化和光催化技术可以百分百去除大气中的甲烷,是目前解决气候变化的有效途径。
19.根据⑥—⑧段,概述减少温室气体的主要手段。
20.简析第⑥段画线句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核电集团全年发电量为1826.3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61%,创历史新高。
21.简析第⑧段加粗词的表达效果。
但是利用该技术需要大量的土地,这可能会引起粮食,淡水危机。
22.为响应国家号召,我们中学生在减碳减排活动中可以做些什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题。
元宵节的灯
肖复兴
①如果没有正月十五元宵节的灯,就像一出戏没有了名角亮相出彩儿的压轴戏一样,春节是无法落幕的。真的像是一出大戏落幕了,满场掌声响起来了,满场观众站起来了,满场灯光一下子亮起来了,那种灯火通明的感觉,就像天光璀璨,就像天光猎猎,就像天光浩荡。哪一个国家的任何一个节日,有我们这里从除夕到元宵节,一场连台戏,唱得如此铺排堂皇?
②我们大院里的孩子,用彩纸自己糊个简单的灯笼,在里面插上支红蜡烛,拎着它满院子满街地跑,照样一个乐和,那是我们孩子的灯节。北京城灯火最为灿烂的地方,要数廊房头条、大栅栏、西河沿和西打磨厂这几条街。有时候,我们也到前门看灯去。大栅栏里,老店铺和老戏园子多,它们的门前挂着的灯笼最是讲究,映照得大栅栏一条街灯火辉煌,看得人眼花缭乱。
③那时候,那么多灯,只知道看热闹,叫不出它们的名字,认识的,只有一种叫做“气死风”的灯笼,一种是走马灯,觉得这两种灯已经很高级了。
④“气死风”,只是一种简单的圆形或椭圆形提灯。说它“气死风”,是说你提着它怎么跑,风也吹不灭,不过是夸张而已。这种纸做的灯笼,跑不了多久,只要风稍微一大,里面的蜡烛一歪,灯笼就着了。不过,这种“气死风”,一般物美价廉,有各种图案和造型,其中金鱼灯最受老幼欢迎,老人图它个年年有余的吉利,孩子则图它好看玩着痛快,即使最后被风吹得呼呼地燃着成一个火球,也会让孩子在大呼小叫中获得一种难得的快乐。
⑤走马灯,见过我们大院里有钱人家的孩子买过玩儿。那种灯里面有一柄纸伞,用铁丝绑着,可以转动,蜡烛点燃后,造成冷热空气流动,灯笼便不由自主地转动不停,显然比我们糊的灯笼要强很多。大了以后,读到《燕京岁时记》,才知道,走马灯有大有小,小的有四面,大的有九面和十二面。大者灯的四周可以工笔细描画着西厢红楼,如旋转舞台,成为连贯的一出戏,只可抬头观赏;小者才是我们大院孩子提着满院跑的。
⑥大栅栏里老店铺门前挂着的可不是走马灯,更不会有“气死风”,也不是如今只是千篇一律的大红灯笼高高挂。很多是富丽堂皇的宫灯,也有用细绢为面、以铁丝线掐制成为骨架的精致花灯,还有火宝塔那样巨型的彩灯。得佩服中国人的智慧,简单的一盏盏灯,在我们的手里,可以变化万千,展现着丰富无穷的想象。读《京都风俗志》,里面有这样对灯节灯的记载:“其灯有大小、高矮、长短、方圆等式,有纱纸、琉璃、羊角、西洋之别,其绘人物,则列国、三国、西游、封神、水浒、志异等图,花卉则兰、菊、梅、桂、萱、竹、牡丹,禽兽则鸾、凤、龙、虎以至马、牛、猫、犬与鱼、虾、虫、蚁等图,无不颜色鲜美,妙态传真,品目殊多。”
⑦在这里,人们已是看灯不是灯,有着更多象征的意义和美好祈愿在灯里面了。缤纷的灯光幻影里,有中国传统的文化,包括审美、性情、志趣、避灾纳福的祈愿与民俗诸多方面,众多的灯汇聚一起,就是一个小百科全书呢。
⑧非常有意思的是,元宵节看灯,老北京人,一般管这叫做“逛灯市”,或者叫做“闹花灯”,也有叫做“踏灯节”的,民国竹枝词里就有“银烛影中明月下,相逢俱是踏灯人”之句。无论是一个“逛”字,还是一个“闹”字,或一个“踏”字,都体现了那时灯节的张扬劲头。我以为,只有立春被称之为“咬春”“打春”“踏春”,才能够与之比拟。灯节之时,东风夜放花千树,如此火爆的场面和劲头,就类似西方的狂欢节吧?
⑨有一次春节前去西打磨厂老街那里,看到这条老街的西半截,已经被改造得面貌一新,但从新马路以东,还有不少老房子顽强地立在那里。见到一位老街坊,他指着我们大院大门口的房檐,问我看见了什么,我只看到房檐下破旧的挂檐板和滴水瓦,还有房顶上鱼鳞瓦间的狗尾巴草。他摇摇头,说不是这些,你再仔细看看,看见没,房檐下面有铁钩子。经他这样指点,我看到了铁钩子,不止一个,是一排,间隔有序,伸向远处。他问我知道这是干什么用的吗,没等我回答,他说就是过节时挂灯笼用的。
⑩顺着老街望去,一排院子钢灰色房檐下,一溜儿生锈的铁钩子,间隔一米左右排列在那儿,弯弯翘着老式古朴的造型。快一个世纪过去了,它们依然还在,诉说着昔日的灯火辉煌。
(选自《天津日报》,有删改)
23.根据提示,填写表格。
24.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①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真的像是一出大戏落幕了,满场掌声响起来了,满场观众站起来了,满场灯光一下子亮起来了,那种灯火通明的感觉,就像天光璀璨,就像天光猎猎,就像天光浩荡。
25.第⑥段引用《京都风俗志》中对灯节灯的记载,有什么作用?
26.全文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五、写作题
27.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最好的“戏”与最香的“豆”,是“乐土”在少年迅哥儿的心中留下的印记,相信正值少年的你也有某段经历,让你时时回味。
请以《心中最“好”的印记》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将题目规范书写在答题卡上。②内容充实具体,表达真情实感。③字迹工整,卷面整洁。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和地名。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
2.答案:D
解析:
3.答案:B
解析:
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排序。
通读文段可知,这是一段说明文字。已知句子提出了被说明的对象:AI,接着应介绍AI,故首句应该是第⑤句;紧承第⑤句的应该是另一种定义,即第③句;阅读其他句子可知,①②④三句介绍了AI的应用,依据④句中的“也”和②中的“甚至”可知,这三句是递进关系,排序为①④②。据此排列为:⑤③①④②;
故选B。
5.答案:C
解析:
6.答案:A
解析:
7.答案:①六书;②会意;③形声;④假借;
解析:
8.答案:①为人做事要有始有终,矢志不渝,不能半途而废。
②别的山上面的石头坚硬,可以用来琢磨(打磨、雕琢)玉器。
解析:
9.答案:描写了国破城荒的悲凉景象(描写了安史之乱后长安城内,虽然已是春天,满目杂草丛生的景象)。
解析:
10.答案:词人对岁月匆匆、白发已生的感慨,心中涌起沉重与无奈。
解析:
11.答案:(1)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2)气蒸云梦泽;(3)落英缤纷;(4)屋舍俨然;(5)寤寐思服;辗转反侧;(6)所谓伊人;(7)如三月兮;(8)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解析:
12.答案:B
解析:
13.答案:《诗经》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即上下章基本相同,只是有几个字不同,造成回环往复的效果。
解析:
14.答案:(1)像北斗星那样;(2)凄清;(3)向南;(4)说出;
解析:
15.答案:D
解析:
16.答案:(1)那石岸的形状像狗牙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
(2)因为溪水在道州城的右边,就给它命名为“右溪”。
解析:
17.答案:①都地处荒郊,少有人来。②都是以石为底,为岸。③景色都很优美。④都使诗人产生凄凉、惆怅之感。
解析:
18.答案:D
解析:
19.答案:①减少温室气体的手段是实施源头控制,即开发新能源以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②减少温室气体的手段是实施过程控制,可以利用碳捕获与封存技术来实施对二氧化碳的捕集,采用电化学捕获、液体吸收法和物理吸附法等;③可以实施一些末端控制来实现深层次的脱碳,如负碳技术。
解析:
20.答案:运用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2021年中国核电集团的发电量及同比增长,进而说明中国通过源头控制,开发新能源,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解析:
21.答案:“可能”表示推测、估计,这里指利用一些末端技术来实现深层次的脱碳需要大量的土地,这也许会引起粮食,淡水危机,并不是绝对的,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科学性。
解析:
22.答案:可以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消费低碳可降解的产品;可以实施“低碳”生活,绿色出行,降低碳排放;可以通过植树造林等保护生态环境。
解析:
23.答案:①大栅栏老店铺门前挂着的灯;②走马灯;③富丽堂皇;④美好祈愿;
解析:
24.答案: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把元宵节的到来比作大戏落幕,连用三个“起来了”,形象地突出元宵节的隆重、热烈,连用三个“就像”写出了灯火通明的感觉,句式整齐,语势强烈。
解析:
25.答案:具体介绍了灯节灯的众多样式、材质、图案,写出其品类丰富、千变万化,展现我国古人的想象力和智慧;引用史料,丰富文章内容,体现文化色彩。
解析:
26.答案:对童年快乐生活的怀念;为中国传统文化感到自豪;对中国传统工艺的欣赏(对中国人智慧的钦佩、歌颂、赞美);对传统文化慢慢消逝的遗憾。
解析:
27.答案:略
解析:
原句
原义
教育意义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
指治玉,好像切制,好像锉平,好像雕琢,好像磨光;将玉比人。
做学问要精益求精。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凡事都有个开始,但经常不了了之,没个结果。
①________________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②_____________
别人或者别人的意见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
类别
默写名句
诗文中有风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红旗飘飘把手招。(贺敬之《回延安》)
(2)_______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3)芳草鲜美,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4)土地平旷,_____________,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陶渊明《桃花源记》)
诗文中含深情
(5)求之不得,_____________。悠哉悠哉,_______________。(《关雎》)
(6)_________________,在水一方。(《蒹葭》)
(7)一日不见,______________。(《子衿》)
诗文中蕴哲理
(8)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道出了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界限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灯的种类
灯的特点
灯的文化
儿时孩子玩的灯
“气死风”
物美价廉;图案和造型多
④_________
②______
不由自主地转动;有大有小;
工笔描画一出戏
审美情趣
①______
宫灯
③______
中国人的智慧
花灯
精致
彩灯
巨型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经典常谈》选段,回答问题,默写,于是评分,D评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运用,阅读理解,写作表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共8页。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