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文化路第一小学教育集团大象版四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文化路第一小学教育集团大象版四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文件包含2023-2024学年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文化路第一小学教育集团大象版四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原卷版docx、2023-2024学年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文化路第一小学教育集团大象版四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一、填空题。
1. 跳远时,助跑时的运动轨迹是( )运动;从起跳到落地这一阶段的运动轨迹是( )运动。
【答案】 ①. 直线 ②. 曲线
【解析】
【详解】根据物体运动的轨迹,可以将物体的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跳远时,运动员需要进行一段助跑,助跑时运动员的运动是直线运动;从起跳到落地这一阶段的运动是曲线运动。
2. 自行车向前运动时,车轮的运动形式是( ),女孩的运动形式是( )。
【答案】 ①. 滚动 ②. 前进
【解析】
【详解】物体运动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平动、振动、转动、滚动和摆动等,各种运动形式之间互相联系,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比如推拉抽屉是平动,敲击鼓面是振动,风车转动等。自行车向前运动时,车轮的运动形式是滚动,女孩的运动形式是前进。
3. 家里做饭使用的天然气属于( )矿产;灯泡的钨丝是从钨矿石中提炼的,钨矿石属于( )矿产。
【答案】 ①. 能源 ②. 金属
【解析】
【详解】矿产资源是地壳在长期发展与演变过程中的产物,一般分为:能源矿产、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等。家里做饭使用的天然气属于能源矿产;灯泡的钨丝是从钨矿石中提炼的,钨矿石属于金属矿产。
4. 人蒙头睡觉时,被子阻碍了被窝里的空气与外界气体的流通,人体呼出的( )不断增加,而呼吸所需要的( )不断减少,因此会感到闷气。
【答案】 ①. 二氧化碳 ②. 氧气
【解析】
【详解】人类时刻在进行呼吸作用,本质就是气体交换,吸进去氧气,呼出来二氧化碳气体。人体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 蒙头睡觉人呼吸代谢所排出的二氧化碳都被蒙在了被里,随着二氧化碳的浓度升高,不利于人体的代谢,氧气减少,会感到闷气。
5. 在人体的呼吸系统中,( )有过滤作用,还有给吸进的气体加温、加湿的作用。
【答案】鼻腔
【解析】
【详解】人体的呼吸器官由呼吸道和肺二部分组成。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鼻腔、咽、喉为上呼吸道,气管和支气管为下呼吸道。鼻腔对吸入的气体具有过滤、湿润和温暖的作用,因此平时要用鼻呼吸。
二、选择题。
6.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小轿车已成为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对公路上行驶的轿车而言,下列速度与其行驶速度匹配的是( )。
A. 5千米/时B. 70千米/时C. 300千米/时
【答案】B
【解析】
【详解】科学上用速度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常用的速度单位有米/秒、千米/小时。轿车的行驶速度是70千米/时,自行车的行使速度是5千米/时;高铁的行驶速度是300千米/时。
7. 据报道,2021年11月29日,河南周口夜空陨石划过,引起极大关注。“陨石坑”是落在地面上的陨石把地面砸出了一个坑,说明运动的陨石可以( )。
A. 使地面发出声音B. 改变地面的形状C. 使地面运动
【答案】B
【解析】
【详解】生活中常见的力有:风力、水力、重力、弹力、浮力、摩擦力等。每一种力都有大小和方向。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落在地面上的陨石把地面砸出的一个坑,它说明运动的陨石可以改变地面的形状,B是正确的选项。
8. 如图对探探家位置的描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
A. 探探家离学校300米远
B. 探探家在学校的东南方向
C. 探探家在学校东南方向300米处
【答案】C
【解析】
【详解】确定一个地点的位置,必须有参照物、距离和方向。一个物体的位置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来说的,另一个物体就是这个物体的参照物。知道了方向和距离,就能更加准确地确定物体的位置。读图可知:探探家的位置在学校东南方向300米处,故C符合题意,AB不符合题意。
9. 把一枚硬币平放在一个空瓶的瓶口上,将热水倒在瓶身上,硬币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这是因为( )。
A. 瓶口受热膨胀,体积变大,推开硬币
B. 瓶中空气受热膨胀,体积变大,推开硬币
C. 瓶口受热收缩,体积变小,推开硬币
【答案】B
【解析】
【详解】热水瓶的冷空气与热水之间存在温度差,发生热传递,使冷空气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空气膨胀对瓶塞做功,把硬币推开。故选B。
10. 下面的现象中,( )是遇冷收缩导致的。
A. 夏天自行车轮胎的气太足容易爆胎
B. 把煮熟的鸡蛋放在冷水中泡一会儿,很容易剥开
C. 在测量体温时,体温计的液面会上升
【答案】B
【解析】
【详解】热胀冷缩是物体一种基本性质,物体在一般状态下,受热以后会膨胀,在受冷的状态下会缩小。分析选项可知,夏天自行车轮胎的气太足容易爆胎,是受热膨胀导致的;把煮熟的鸡蛋放在冷水中泡一会儿,很容易剥开,是遇冷收缩导致的;在测量体温时,体温计的液面会上升,是受热膨胀导致的。
11. “回南天”是对我国南方地区一种天气现象的称呼。“回南天”到来时,一些冰冷的物体表面就会挂满水珠,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 )。
A.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珠B. 下雨天空气潮湿C. 南方地区降水太多
【答案】A
【解析】
【详解】水蒸气遇冷可以变成液态的水,这种现象叫做凝结。回南天”是对我国南方地区一种天气现象的称呼。“回南天”到来时,一些冰冷的物体表面就会挂满水珠,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
12. 寒冷的冬天,司机在夜晚会把水箱里的水放掉,主要原因是( )。
A. 水蒸发时水箱的温度会下降
B. 水结冰后体积会变大,水箱容易被冻裂
C. 水箱内的水会蒸发,使水箱生锈
【答案】B
【解析】
【详解】水结成冰后,质量不变,体积变大。所以寒冷的冬天,司机会在夜晚将水箱里的水放掉,以防水结冰后体积会变大,水箱被撑裂。故选B。
13. 呼吸时,氧气进入人体内和人体排出二氧化碳的的路径是( )。
A. 口⇌咽⇌喉⇌支气管⇌气管⇌肺
B. 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C. 鼻⇌气管⇌咽⇌喉⇌支气管⇌肺
【答案】B
【解析】
【详解】呼吸时,空气依次通过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在肺部完成气体交换,呼出气体再通过肺、支气管、气管、咽喉、鼻腔排出体外。呼吸时, 氧气进入人体内和二氧化碳排出人体外的路径是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14. 下面的行为中对我们的呼吸器官有害的是( )。
A. 妙妙将小区里的垃圾分类投放到垃圾桶里
B. 探探雾霾天出门都会戴上口罩,并勤换口罩
C. 究究每次打扫卫生时,总是拿起扫帚就开始扫地,地上尘土飞扬
【答案】C
【解析】
【详解】为了保护呼吸器官的健康,我们应做到:多植树造林,经常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空气质量不好时戴口罩,预防呼吸道传染病,扫地前洒水,呼吸富含氧气的空气,不吸烟等,究究的做法对我们的呼吸器官有害,妙妙和探探的做法有利于保护我们的呼吸器官。故选C。
15. 我们在吃干果时,起到磨碎干果作用的器官是( )。
A. 舌头B. 唾液腺C. 牙齿
【答案】C
【解析】
【详解】口腔是食物消化开始的地方,是由牙齿、舌头、唾液共同完成的。牙齿的作用是切磨食物,舌头的作用是搅拌食物,唾液的作用是润湿、杀菌,C符合题意。
16. 究究吃完东西后不舒服,妈妈说他可能是不消化,让他揉一揉( ),因为它的蠕动能够将食物揉成食糜。
A. 胃B. 小肠C. 肚子
【答案】A
【解析】
【详解】消化过程是通过消化器官来完成的,人体的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不同的器官有不同的功能。在食物的消化过程中,胃的蠕动,能够将食物揉成食糜送入小肠。
17. 图中,被圈出的器官的上端连着胃,下端连着( )。
A. 食管B. 肛门C. 大肠
【答案】C
【解析】
【详解】人体的消化器官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不同的器官有不同的功能。 分析图片可知,是小肠。小肠盘曲于腹腔内,上端连着胃,下端连接大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
18. 作为郑州市一项“暖心工程”,2019年10月开始实行校内午餐工程。下面几位同学吃饭时的表现,会对消化器官造成不良影响的是( )。
A. 究究吃饭时很专心,从不看手机、电视
B 探探吃饭时细嚼慢咽
C. 妙妙认为饭菜特别好吃,便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答案】C
【解析】
【详解】饮食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脾胃功能的消化及营养的吸收。我们提倡专心吃饭,不看手机、电视,吃饭时要细嚼慢咽,这些行为有利于我们的消化吸收。狼吞虎咽会对消化器官造成不良影响。
19. ( )是制造玻璃的原料,还可以用来生产水泥。
A. 花岗岩B. 大理岩C. 石灰岩
【答案】C
【解析】
【详解】大自然中,这些成分集中且有一定结构的石头叫做矿物。石灰岩简称灰岩,以方解石为主要成分的碳酸盐岩。有时含有白云石、粘土矿物和碎屑矿物,性脆,硬度不大,小刀能刻动,与稀盐酸有剧烈的化学反应。石灰岩是制造玻璃的原料,还可以用来生产水泥。
20. 下列有关我国矿产资源现状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我国矿产资源丰富,矿种较齐全,已发现约170种矿产
B. 我国有20多种矿产的探明储量居世界前列,因此应加大开采力度
C. 我国矿产资源有着人均占有量低,且分布不均衡的特点
【答案】B
【解析】
【详解】我国自然资源不仅总量大,而且种类多。我国已发现并探明的矿种就有170多种,是世界少数几个矿种比较齐全的国家之一。但是由于人口众多,所以人均占有量低,且有着分布不均衡的特点。虽然我国有20多种矿产的探明储量居世界前列,但也不应加大开采力度,因为很多都是不可再生资源,我们提倡可持续的发展利用。
三、连线题。(请把下图中的消化器官和对应的序号、功能连起来)
21. 连线题。(请把下图中的消化器官和对应的序号、功能连起来)
① 胃 把牙齿磨碎的食物运送到胃里
② 口腔 初步消化蛋白质,将食物变成食糜
③ 食管 消化糖类、脂肪、蛋白质,吸收营养的主要场所
④ 小肠 把食物磨碎,消化一些淀粉
⑤ 肝脏 吸收一部分水分和剩余营养物质,运送残渣
⑥ 大肠 能分泌胆汁,帮助小肠消化和吸收
【答案】
【解析】
【详解】在消化系统中,大块食物被切割、磨碎成小颗粒,然后,被消化液分解成更小的微粒的过程叫消化,食物在消化过程中要依次经过的器官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分析图可知,口腔初步消化食物,咽是呼吸和消化的共同通道,食管运输食物,胃分泌胃液,初步消化食物中的蛋白质,小肠是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的主要场所,大肠吸收食物中剩余的水分和营养物质,肝脏分泌胆汁,帮助小肠消化和吸收,肛门排出食物残渣。
四、阅读分析。
国庆节,究究去山上游玩时捡回一块石头。他查阅资料并结合课本上学到的知识,对这块石头进行观察研究。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他发现岩石的用途可真不少:花岗岩是很好的建筑材料,还可以用来做石磨;石灰岩可以用来烧石灰;板岩可以做房顶上的瓦片;砂岩可以做削磨工具;而大理岩是制作工艺品的上好原料……究究拿出自己的科学探究工具,又对石头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发现这块石头有花斑状花纹,不透明,由黑、白、肉红等颜色的颗粒组成;闻上去没有气味,用手摸感觉粗糙且颗粒较大,用放大镜没有看到岩石里有缝隙;放入水中没有冒出小气泡。
22. 观察石头时会用到很多工具,下面工具与其作用不搭配的一项是( )。
A. 钢针——判断岩石的软硬程度
B. 小刀——观察岩石的颗粒
C. 放大镜——观察岩石的花纹
23. 究究采集到的岩石标本用铜钥匙、钢针都不能划出痕迹,由此可判断该岩石硬度( )。
A. 较低B. 中等C. 较高
24. 下图的雕塑主要含有方解石和白云石,与究究捡到的岩石主要成份( )。
A. 相同B. 不相同C. 无法比较
25. 究究捡到的石头应该放入下边收纳盒的第( )格中。
A. ①B. ②C. ③
26. 我们周围的石头通常都是岩石,岩石的用途十分广泛。请根据材料内容将下面的思维导图补充完整。
【答案】22. B 23. C 24. B 25. A
26.
【解析】
【分析】岩石是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的,常见岩石在颜色、结构、软硬等方面都不同,我们可以从矿物的颜色、透明度、光泽、硬度、形状等方面来认识岩石。
【22题详解】
我们可以借助放大镜来观察物体微小的特征。观察岩石时,我们可以用放大镜来观察岩石的颗粒和花纹。岩石的软硬我们可以用钢针、小刀等来检测。故选B。
【23题详解】
岩石的软硬程度我们可以通过钢针、小刀、指甲等划过后留下的痕迹来判断。究究用铜钥匙、钢针刻画岩石不能刻画出痕迹,说明这块岩石的硬度较高。故选C。
【24题详解】
根据究究对岩石的观察记录以及花岗岩、大理岩、砂岩的特征,我们判断这块岩石是花岗岩。花岗岩由石英、长石和云母等矿物组成,而大理岩主要含有方解石、白云石。故选B。
【25题详解】
花岗岩花纹美丽,质地坚硬,花岗岩由石英、长石和云母等矿物组成;大理岩主要含有方解石、白云石等,可用作建筑材料;砂岩是沉积岩,颜色较为单一。根据究究对岩石的观察记录以及花岗岩、大理岩、砂岩的特征,我们判断这块岩石是花岗岩。故选A。
【26题详解】
我们周围的天然石头通常都是岩石,花岗岩、砂岩、大理岩是常见的岩石。花岗岩主要由石英、长石、云母三种不同的矿物组成;绝大部分砂岩是由石英或长石组成的;大理岩主要由方解石和白云石组成。花岗岩、砂岩、大理岩都可以用来建房、铺路、修桥。砂岩还可以用来做削磨工具。大理岩还可以用来制作雕像、浮雕等工艺品。花岗岩还可以做石磨。
五、实验探究题。
每次学校举办运动会时,是同学们最兴奋的时候。奇奇、探探、究究、妙妙都代表班级参加了跑步比赛。
27. 妙妙跑完400米用了80秒,他的速度是多少?(请将答案填入下图统计表的括号里)。
28. 探探和究究都进入了短跑100米的决赛,探探用了14.7秒,究究用了15.2秒,( )跑得更快一些。
A. 探探B. 究究C. 无法判断
29. 除了100米,还有200米、400米、800米等不同距离的赛跑,想要一眼看出谁快谁慢,可以将选手的成绩( )。
A. 一一对比B. 汇总排序C. 统计到不同的表里
30. 请根据上图统计表的信息将奇奇、妙妙的速度绘制在统计图中。
31. 运动会上,跑步比赛中判断运动员快慢最常用方法是比速度,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
①运动时间相同,比( )长短。
②运动距离相同,比( )长短。
【答案】27. 5 28. A 29. B
30. 31. ①. 距离 ②. 时间
【解析】
【分析】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的多少,叫做速度。速度可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物体移动的距离。我们要测量速度,必须先测量路程和时间,用速度=路程÷时间来计算。
【27题详解】
速度=距离÷时间,所以妙妙的速度是5.00米/秒。
【28题详解】
运动距离相同时,比较时间长短,所用时间越短,跑得越快。跑100米,探探用了14.7秒,究究用了15.2秒,探探跑得更快一些。
【29题详解】
A.将四位同学的速度逐一进行对比,不能一眼看出。错误。
B.将四位同学赛跑成绩汇总排序可以直接看出运动快慢。正确。
C.将四位同学的成绩统计到不同的表里,不能一眼看出谁快谁慢。错误。
故选B。
【30题详解】
统计图每个格子代表1.00米/秒,根据数值涂格子,奇奇速度6.17米/秒,6个格子多一点;妙妙速度5.00米/秒,5个格子。
【31题详解】
对于速度的比较,单位时间内跑的距离越远速度越快;单位距离内用时越短速度越快。方案一:运动时间相同时,比较距离的远近。方案二:运动距离相同时,比较时间的长短。
探探和究究做了“给水加热”的实验,记录了给水加热时水的温度变化,下面是他们的实验记录,请根据实验完成练习。
32. 判断水沸腾的方法,最好的是( )。
A. 水的温度不再变化
B. 水中有大量气泡冲出水面,水的温度不再变化
C. 有少量小气泡在水内部出现
33. 通过记录可知,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 )。
A. 升高B. 不变C. 降低
34. 做实验的过程中,探探不小心把水洒在了地上,过了一段时间,地上的水会“消失”,这是( )现象。
A. 蒸发B. 沸腾C. 凝结
35. 下面的方法中,( )不能使探探的衣服干得更快。
A. 把衣服放进阴凉处
B. 把衣服放在太阳下
C. 用吹风机热风吹
36. 实验结束后,同学们进行了交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蒸气的微粒太小,肉眼看不到
B. 加热时烧杯中的水没什么变化,只有在达到100℃的时候才会发生蒸发。
C. 水沸腾后,如果停止加热,水面上的白雾会马上消失。
【答案】32. B 33. B 34. A 35. A 36. A
【解析】
【分析】沸腾是水受热到达一定温度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这一过程中水的温度不再变化。水沸腾时,水中有大量气泡,水面不断翻滚,水面之上有大量水蒸气。
32题详解】
水加热到一定温度时,会迅速产生大量气泡,并不停地翻腾起来,这种现象叫作沸腾,沸腾时,水的温度不在发生变化。
【33题详解】
根据记录,我们发现水在加热至沸腾时,温度会先随着加热而上升,达到沸点后,温度会保持不变。
【34题详解】
水在常温下也能变成水蒸气,这个过程叫做蒸发。做实验的过程中,探探不小心把水洒在了地上,过了一段时间,地上的水会“消失”,这就是蒸发现象。凝结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珠的变化过程。
【35题详解】
水在常温下也能变成水蒸气,这个过程叫做蒸发。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上方空气流动的速度。把衣服放在太阳下,温度高,容易蒸发;用吹风机热风吹,增加了空气流动的速度,容易蒸发;把衣服放进阴凉处,没有加快蒸发。因此,把衣服放进阴凉处不能使衣服干得更快。
【36题详解】
水蒸气是无色透明的气体,微粒小,肉眼看不到;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会进行,不是只有100℃的时候才会发生;水沸腾后,如果停止加热,水面上的白雾不会马上消失,因为停止加热后,水的温度很高,蒸发的水蒸气遇冷会产生凝结,也就是白雾,所以白雾不会立即消失。
37. 为了探究“肺是怎样呼吸的”,奇奇用塑料瓶、吸管、气球、橡胶膜、皮筋制作了一个肺模型(如图)。
(1)塑料瓶模拟人的( ),吸管模拟人的气管,小气球模拟人体的( ),橡胶膜模拟人体的膈。(填“肺”或“胸廓”)
(2)奇奇用他制作的肺模型,进行下列操作:
向外拉瓶底气球,瓶内小气球会( )(填“瘪”或“鼓”),说明肺在( )(填“吸气”或“呼气”);向里推气球,瓶内小气球会( )(填“瘪”或“鼓”),说明肺在( )(填“吸气”或“呼气”)。
(3)当膈下压时,肺部( );当膈上提时,肺部( )。
(4)坚持锻炼可以增强呼吸器官的功能。奇奇对小组内成员在安静时和做全蹲起运动后1分钟的呼吸次数进行了测量,记录如下。
从上表中数据可知,在不同状态下,1分钟呼吸的次数是( )(填“相同的”或“不同的”)。运动刚结束后,呼吸次数比安静状态下的呼吸次数( )(填“多”或“少”),说明运动后呼吸会( )(填“加快”或“减慢”)。
(5)相同时间内,肺活量大的人,呼吸的次数( );肺活量小的人,呼吸的次数( )。
【答案】 ①. 胸廓 ②. 肺 ③. 鼓 ④. 吸气 ⑤. 瘪 ⑥. 呼气 ⑦. 扩张 ⑧. 收缩 ⑨. 不同的 ⑩. 多 ⑪. 加快 ⑫. 少 ⑬. 多
【解析】
【分析】人类时刻在进行呼吸作用,本质就是气体交换,吸进去氧气,呼出来二氧化碳气体。人体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肺是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器官,气管是肺部与外界环境的通道。
【详解】(1)肺是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器官,气管是肺部与外界环境的通道。气球的鼓胀、干瘪相当于肺部的扩张与收缩,长吸管连接气球与外界相当于气管。所以塑料瓶模拟人的胸廓,瓶中的气球相当于人体的肺。
(2)向外拉瓶底气球时,瓶内小气球鼓起,相当于胸腔内气压减小,外界空气压入肺内,表示吸气过程;向里推气球时,小气球变瘪,相当于胸腔内气压增大,将肺内空气压出,表示呼气过程。
(3)观察上面的实验现象可知,当膈下压时,胸腔内气压减小,外界空气压入肺内,肺部扩张,吸气;当膈上提时,胸腔内气压增大,将肺内空气压出,肺部收缩,呼气。
(4)根据图表分析可得探探、究究、奇奇、妙妙四个人在不同状态下,1分钟呼吸的次数是不同的,表现出运动状态下的呼吸次数比安静状态下的呼吸次数多,说明人体运动量大时,机体需要更多的能量,消耗的氧气多,呼吸就会加快。
(5)肺活量是指最大吸气后尽力呼气气体量,在一定意义上可反映呼吸机能的潜在能力。所以相同时间内,肺活量大的人,呼吸的次数少,肺活量小的人,呼吸的次数多。
运动员
距离(米)
成绩(秒)
速度(米/秒)
究究
100
15.2
6.58
探探
100
14.7
6.80
奇奇
200
32.4
6.17
妙妙
400
80
( )
姓名
探探
究究
奇奇
妙妙
安静时1分钟的呼吸次数
23
21
20
26
运动后1分钟的呼吸次数
51
48
47
56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大象版四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连线题,分析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大象版六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连线和分类,分析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学期科学学情调研卷(大象版),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