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宿州市萧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这是一份安徽省宿州市萧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安徽省宿州市萧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原卷版docx、安徽省宿州市萧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计60分)
1. 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展的重要时期,青春期的我们生理现象和心理现象都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下面属于青春期带来的生理现象变化的是( )
①认知能力得到发展②身体外形发生变化
③内部器官不断完善④自我意识不断增强
A. ①②B. ②③C. ②④D. ③④
2. “男孩是本巨著,记着一生的英勇和潇洒;女孩像首小诗,载着无比的温尔文雅。男孩儿像块坚石,大风大浪掠过,石块儿依存;女孩像颗星星,无际黑暗难掩,星星光点…如今的男孩、女孩各撑起半边天。”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你赞同的是( )
A. 与女生相比,男生的性格特征更具有优势B. 男生、女生正常交往有助于优势互补
C. 与男生相比,女生的性格特征更具有优势D. 我们没有必要认识男女生之间的差异
3. 进入中学后,开始关注异性,渴望接触了解异性。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 这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应给予必要的心理治疗
B. 这会对自己的学习和成长带来不必要的干扰和麻烦,应尽量避免
C. 这是正常的,但要学会以正确的态度和恰当的方式与异性交往
D. 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会导致早恋,弊大于利,不应倡导
4. 青春是快乐的源泉,快乐在这里蔓延,痛苦也在对面徘徊;青春是多雨的天空,雨露在这里流淌,阳光也在天边等待。享受美好的青春要
①开发创造潜力,展现青春风采
②学会独立思考,一味追求独特
③悦纳生理变化,直面矛盾心理
④培养批判精神,善于攻击他人
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③④
5. 一位父亲在公司受到了老板的批评,回到家就把沙发上跳来跳去的孩子臭骂了一顿。孩子心里窝火,狠狠去踹身边打滚的猫。猫逃到街上,正好一辆卡车开过来,司机赶紧避让,却把路边的孩子撞伤了。“踢猫效应”告诉我们( )
①人的情绪由外部因素决定,需要进行调节
②人的情绪相互感染,要学会合理调节情绪
③只有合理宣泄才有利于我们更好调控情绪
④掌握处理负面情绪和减压的方法,保持积极心态
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
6. 漫画(图)给我们的启示是( )
A. 人与人之间的情绪是相互感染的B. 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该有负面情绪
C. 负面情绪终将导致我们迷茫绝望D. 我们应该学会积极面对负面情绪
7. 比赛明天就要开始了,浩浩感到有些紧张,他听听音乐,心情平静了许多。浩浩调控情绪的方法属于( )
A. 改变认知评价B. 自我提醒
C. 合理宣泄D. 转移注意
8. 青春有格,这里的“格”所表达的是( )
A. 飞扬青春 善待青春B. 墨守成规 循规蹈矩
C. 行己有耻 止于至善D. 我行我素 唯我独尊
9. 60年来,雷锋精神滋养着一代代中华儿女的心灵,汇聚起最为广泛的共鸣,各行各业不断涌现出一个又一个“活雷锋”。这说明( )
A. 美好情感能够传递正能量B. 情感是短暂的、不稳定的
C. 情感表达的方式多种多样D. 情感随情境的改变而变化
10. 选择“佛系”,就无法攀登事业的高峰;选择“躺平”,就难以领略极致的风光。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该( )
A.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B. 人生几何,对酒当歌
C. 淡泊明志,孤芳自赏D. 崇德向善,明哲保身
11. “止于至善”是一种“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行走在这条路上,需要我们( )
①与朋友坦诚相待,毫无保留 ②舍弃物质追求,养护精神
③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 ④汲取榜样力量,见贤思齐
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
12. 情感与情绪是相辅相成、互相影响的,下列对于情感与情绪二者之间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
①情感与情绪紧密相关,情感伴随着情绪反应逐渐积累和发展
②情感与情绪是有区别。情绪具有短暂性、不稳定性,而情感具有相对稳定性
③我们对某些人或事物的情绪随着时间的推移就可能产生某种情感
④情感与情绪的表达方式是一样的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
13. “没有成功,人生便黯淡无光;没有自信,人们便失去成功的可能;失去自信,就像一把潮湿的火柴,永远点不燃成功的火焰。”自信如此重要,是因为( )
①自信使人充满激情
②自强可以让我们更自信
③有了自信,我们才能怀着坚定信心和希望,开始伟大而光荣的事业
④自信的人有信心尝试与坚持,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与创造可能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
14. 眉飞色舞、毛骨悚然、乞哀告怜、暴跳如雷这四个语句反映的情绪体验依次是( )
A. 喜、怒、哀、惧B. 喜、哀、惧、怒
C. 喜、惧、哀、怒D. 喜、哀、怒、惧
15. 随着思维能力的提升,面对未知而又新奇的事物,我们中学生应学会独立思考。下列对于独立思考的看法值得点赞的是( )
A. 小刚:一味追求独特,与众不同
B. 小丽:凡事都敢于和他人争辩就是独立
C. 小伟:独立就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不为他人的观点所左右
D. 小红: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的看法,同时也能听取他人的合理意见
16. 下列名言警句中,能够体现自强精神的是( )
A.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B.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C. 羞恶之心,义之端也D.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17. 空气清新绿色植物较多,人的心情会趋于平静;环境嘈杂,空气污染严重,人的心情会不由自主地跟着烦躁,容易发脾气。这反映出影响情绪的因素是
A. 个人生理周期B. 对某件事情预期
C. 周围舆论环境D. 自然环境
18. 有人说,发脾气是本能,控制好情绪是本领。这告诉我们( )
A. 要调控好情绪,做情绪的主人B. 本领强的人情绪不会有波动
C. 发脾气是正常的,不需要管理情绪D. 永远不发脾气的人必定是强者
19. 进入青春期后,许多同学都有了一些小烦恼:小强最近声音变粗了;小亮的身高比其他同学矮了半个头;小丽有心里话不知道对谁说……针对这些现象,我们应该( )
A. 悦纳自我变化,调节矛盾心理B. 学会掩饰自己,避免缺点暴露
C. 学会隐藏烦恼,装作若无其事D. 相信矛盾心理是会自然消失的
20. 以古典诗词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蓄着中国人的智慧、品格、襟怀和修养,凝聚着中华文化的理念、志趣、气度和神韵。下列古诗可以用来勉励同学们培养自信品质的是( )
A.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B.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C.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D.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计40分)
21. 仔细观察下面漫画,回答问题。
(1)你赞同两位同学的观点吗?并谈谈情绪的作用。
(2)青少年正处于情绪情感发展的重要时期,容易出现情绪情感困扰问题,如自卑、焦虑、抑郁等。青春的我们调节情绪的方法有哪些?
22. 青春,带着一份特殊的邀约,款款而来。面对青春的邀约,在道德与法治课上,老师组织大家开展了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青春的心弦】
班里围绕“青春”的话题展开讨论,同学们各抒己见。小东说:“我认为青春期应少与异性同学交往。”小华说:“……”
(1)请将小华的观点补充完整并简要说明理由。
【青春的榜样】
桂海潮从小镇青年到摘星星的人.踏过施甸县泥泞的小径,桂海潮攥紧读书这根绳,一路考入北航。“生于幽谷溪涧,仰瞻高山之巅”,圆满结束航天任务后,他黑瘦的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他深有感触地说,“能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学以致用,参与到载人航天事业中是一件幸福的事。保持好奇心、探索未知是我前行的动力。
(2)社会需要榜样,青少年更需要榜样。运用所学知识谈谈榜样的作用。
23.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一位92岁高龄的老人自退休后仍然坚守在三尺进台,为留守孩子免费讲课,一讲就是19年,先后有1000多个孩子在这里得到过帮助。他说,“我希望我最后的一口气是在进台上呼出去的,而不是在床上。”老人叫叶连平,是安徽省马鞍山市鸟江镇卜陈学校的退休教师。三尺进台,方寸之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坚守进台、传递知识、播种梦想,点燃希望。他不忘初心、潜心育人,把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了教育事业,用无私的奉献照亮了留守儿童的天空,为他们指引着前进的方向。
(1)请结合上述人物的先进事迹,谈谈你对“止于至善”的认识。
(2)作为中学生,你应该如何培养“止于至善”的品质?
24.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言有物而行有格也”“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1)你怎样理解这些古语中“格”?
材料二 青春,带着一份特殊的邀约,款款而来,在这个时期,我们的身体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我们的内心会面对一些新的问题,青春期的矛盾心理有时让我们烦恼,但也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契机。
(2)对于青春期的矛盾心理,我们应该如何处理?
材料三 一名中学生在公交车上主动给一位老奶奶让座,老奶奶下车时注意到,给他让座的男生坐在车厢内台阶上表情痛苦,脸色青白,有些晕车;老人之后经过连续两天的执着寻找,终于找到了让座男孩并拥抱着他说了声“谢谢”。
(3)指出材料三事迹传递了什么美好情感?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美好情感的作用?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安徽省宿州市萧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共4页。
这是一份安徽省宿州市萧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共4页。
这是一份安徽省宿州市萧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