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九年级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九年级物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九年级物理试题
第 一 部分(选择题 共 2 0 分 )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 实现“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的途径之一是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下列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
A. 风能B. 核能C. 潮汐能D. 太阳能
【答案】B
【解析】
【详解】风能、潮汐能和太阳能都可以不断地从自然界中获取,所以属于可再生能源,核能不能不断地从自然界中获取,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故选B。
2. 如图是一款变频超声波驱蚊器,该驱蚊器通过发出不同的声音,干扰蚊蝇的感觉和行为,从而达到驱蚊的效果,对于该驱蚊器使用分析正确的是( )
A. 该驱蚊器可以在真空环境使用
B. 该驱蚊器发出的声音不在人耳能够感受的波段范围内
C. 该驱蚊器调至频率最高挡时,声音振幅会增大
D. 该驱蚊器发声时,离开驱蚊器的距离越远,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小
【答案】B
【解析】
【详解】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超声波属于声波,故该超声波驱蚊器不可以在真空环境使用,故A错误;
B.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频率大于22000Hz的声音是超声波,该驱蚊器发出的声音不在人耳能够感受的波段范围内,故B正确;
C.物体1秒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而频率与振动的幅度没有关系,故C错误;
D.声音传播的速度与温度和介质的种类有关,该驱蚊器发声时,离开驱蚊器的距离越远,声音的传播速度却不变,故D错误。
故选B。
3. 如图所示,小明利用家中的笔记本电脑进行网上学习,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电脑使用的无线 WiFi 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
B. 电脑屏幕上的丰富色彩是由红、黄、蓝三种色光混合前成的
C. 小明取下近视眼镜,看到的画面变模糊了,是因为像成在视网膜前面
D. 电脑息屏后,小明在光滑的屏幕上看到自己的像,这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电脑使用的无线 WiFi 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故A错误;
B.电脑屏幕上的丰富色彩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前成的,故B错误;
C.近视是屈光不正的一种,小明取下近视眼镜,看到的画面变模糊了,是因为像成在视网膜前面,故C正确;
D.电脑息屏后,小明在光滑的屏幕上看到自己的像,这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C。
4. 关于粒子和宇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中子带正电
B. 太阳是宇宙的中心,恒星是绝对不动的
C. 温度为0℃时,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停止
D. 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
【答案】D
【解析】
【详解】A.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故A错误;
B.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太阳并不是宇宙的中心,恒星也不是绝对不动的,故B错误;
C.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在0℃时物体内分子的运动状态也是运动的,故C错误;
D.构成固体、液体的分子之间间距很小,在被压缩时,分子间的斥力将阻止固体、液体被压缩,故D正确。
故选D。
5. 生命在于运动!2024年4月,陕西多地举办马拉松赛。如图所示,是马拉松赛现场的情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选手静止站立在地面上时,所受重力和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B. 蹬地起跑,说明力可以改变人的运动状态
C. 选手匀速通过弯道时处于平衡状态
D. 选手冲过终点停止蹬地后慢慢停下,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答案】B
【解析】
【详解】A.选手所受重力和对地面的压力方向都竖直向下,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
B.蹬地起跑,地给人一个反作用力,人在反作用力的作用下向前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人的运动状态,故B正确;
C.选手匀速通过弯道时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所以处于非平衡状态,故C错误;
D.选手冲过终点停止蹬地后慢慢停下,是因为受到摩擦力的作用,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D错误。
故选B。
6. 如图所示,2024年4月30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返回舱与大气摩擦过程中,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大内能的
B. 返回舱在返回过程中会发生能量转化和转移,能量的总量不断减少
C. 返回舱降落到地面的过程中,若以地面为参照物,返回舱是静止的
D. 航天器外壳要求轻巧、耐高温,应用密度小、熔点高的材料制作
【答案】D
【解析】
【详解】A.返回舱与大气摩擦过程中,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大内能的,故A错误;
B.返回舱在返回过程中会发生能量转化和转移,由能量守恒定律可知,能量的总量不变,故B错误;
C.返回舱降落到地面的过程中,返回舱与地面间的空间位置发生变化,所以若以地面为参照物,返回舱是运动的,故C错误;
D.航天器外壳要求轻巧、耐高温,应用密度小、熔点高的材料制作,在体积一定时,质量较小,故D正确。
故选D。
7. 如图所示是家庭电路的一部分示意图,三孔插座及带开关的电灯保险丝均正确接入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将试电笔插入插座左孔时其氖管发光
B. 保险丝烧断后,应立即更换新的保险丝
C. a线是火线,b线是零线,c线是地线
D. 电灯和开关是并联的
【答案】C
【解析】
【详解】A.插座左孔与零线相连,零线不带电,所以将试电笔插人插座左孔时其氖管不发光,故A错误;
B.保险丝烧断后,应立即排查故障原因,排除故障后再更换新的保险丝,故B错误;
C.三孔插座“左零右火上接地”,所以a线是火线,b线是零线,c线是地线,故C正确;
D.开关控制灯泡的亮灭情况,所以电灯和开关是串联的,故D错误。
故选C。
8. 如图甲所示,将带皮的橘子放入盛水的玻璃杯中,静止后橘子漂浮;取出橘子,将橘子去皮后再次放入盛水的玻璃杯中,静止后橘子沉底,如图乙所示。两次橘子放入玻璃杯前,玻璃杯中所盛水的质量相同,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去皮的橘子沉人杯底后不受浮力
B. 带皮的橘子排开水的重力较大
C. 图甲水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强等于图乙水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D. 带皮的橘子漂浮时,所受浮力大于重力
【答案】B
【解析】
【详解】A.去皮的橘子沉人杯底后仍然会排开水,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所以才会下沉,故A错误;
B.带皮的橘子漂浮时,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去皮的橘子沉入杯底后,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所以带皮的橘子排开水的重力较大,故B正确;
C.图甲水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等于水和橘子的重力之和,图乙水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等于水和橘子去皮后的重力之和,所以图甲水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大于图乙水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力,故C错误
D.带皮的橘子漂浮时,处于平衡状态,所受浮力等于重力,故D错误。
故选B。
9. 下列关于电与磁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甲:磁感线是真实存在的,小磁针的N 极指向地理的北极
B. 乙: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左移,电磁铁能吸引更多大头针
C. 图丙:只对调磁极,线圈的转动方向会发生改变
D. 图丁:闭合开关,导体棒 ab 竖直向上运动,灵敏电流计指针不发生偏转
【答案】A
【解析】
【详解】A.图甲:磁感线是假想的模型,不是真实存在的,小磁针的北极指向地理的北极,故A错误,符合题意;
B.图乙:根据安培定则,电流从上方流入,铁钉上端是电磁铁的N极,P向左移电阻减小,电路中的电流变大,电磁铁的磁性增强,能吸引更多铁钉,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图丙:电动机的转动方向与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只对调磁极,电流方向不变,线圈的转动方向发生改变,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图丁:导体ab竖直向上运动,运动方向与磁感线方向平行,不能切割磁感线,不能产生感应电流,电流表指针不偏转,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 小吴同学家中厨房安装了家用燃气报警器,图甲是模拟燃气泄漏检测原理的电路图,电源 电压恒为10 V,燃气报警器的核心是气体传感器R, 其阻值与燃气浓度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若某次调试中,当可调试变阻器R的阻值为20Ω,燃气浓度达到0.8 g/m³时燃气报警器报警(当燃气浓度升高时,与A、B、C中某两点相接的声光报警装置的电压就会升高, 当电压升高到一定值时,就会发出报警信号)。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声光报警装置应接在A、B之间
B. 燃气的浓度越大,电路中的电流越小
C. 当燃气报警器报警时,电路中的总功率为1 W
D.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通过调大调试电阻R 可以降低燃气报警的浓度临界值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图乙可知,气敏电阻R1与可调试变阻器R串联。由图丙可知,当天然气浓度增加时,气敏电阻R1的阻值随之减小,由串联分压原理可知,气敏电阻R1两端的电压减小,电源电压不变,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R两端的电压变大,则声光报警装置应接在BC两端,故A错误;
BC.由图丙可知,天然气浓度达到0.8g/m3时,气敏电阻R1的阻值为10Ω,
由欧姆定律可知,此时电路中的电流
故B错误;
此时整个报警器的最小功率为
故C错误;
D.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适当调大调试电阻R时,由串联分压原理可知,气敏电阻R1两端分得的电压变化越明显,燃气报警的灵敏度越高,即可以降低燃气报警的浓度临界值,故D正确。
故选D。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填空与作图题(共7小题,计22分)
11. 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碘的熔点为113.7 ℃,固态碘是______________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如图所示,在试管中放入少量的碘,将试管放入热水中,固态碘会______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迅速______________ (填物态变化名称)为碘蒸气。
【答案】 ① 晶体 ②. 吸收 ③. 升华
【解析】
【详解】[1]固态碘有固定熔点,是晶体。
[2][3]固态碘变成气态的碘蒸气,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
12.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引水,穿过黄河,直通北京。工程师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穿黄隧洞,整个穿黄隧洞相当于一个 ____________。当水不流动时,水对A 点的压强 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水对B 点的压强。
【答案】 ①. 连通器 ②. 小于
【解析】
【详解】[1]由图得,穿黄隧洞两端开口,中间相连通,是连通器。
[2]由图得,A点水的深度小于B点水的深度,由得,水对A 点的压强小于水对B 点的压强。
13. 将两个气球在头发上摩擦几下,按图甲所示放置,上面的气球能悬浮在空中,是因为同种电荷相互______ 导致的;将下面的气球拿走,上面的气球在 ______ 的作用下最终会落到地面。如图乙所示,气球放在热水烫过的玻璃瓶口,过一会在 ______ 的作用下气球会被“吸”入瓶中。如图丙所示,将连通吸管的气球粘在小车上,松开手发现气球向后喷气的同时小车向前运动,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______ 的。
【答案】 ①. 排斥 ②. 重力 ③. 大气压 ④. 相互
【解析】
【详解】[1][2] 根据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将两个气球在头发上摩擦几下,按图甲所示放置,上面的气球能悬浮在空中,是因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导致的;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将下面的气球拿走,上面的气球在重力的作用下最终会落到地面。
[3] 如图乙所示,气球放在热水烫过的玻璃瓶口,过一会儿瓶内温度降低,气压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气球会被“吸”入瓶中。
[4] 如图丙所示,将连通吸管的气球粘在小车上,松开手发现气球向后喷气的同时小车向前运动,说明受到向前的反作用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4. 如图所示,在家庭装修连接电路时,连接处的电线芯要紧密地多绕几圈,这样就可以增大连接处的横截面积,使连接处的电阻 ___________ (选填“增大”或“减小”);电线裸露部分缠上几圈电工胶布,可以防止触电事故,说明电工胶布属于___________ (选填“导体”或“绝缘体”)。
【答案】 ①. 减小 ②. 绝缘体
【解析】
【详解】[1]在家庭装修连接电路时,连接处的电线芯要紧密地多绕几圈,这样就可以增大连接处的横截面积,使连接处的电阻减小,电流相同时,产生的热量较小。
[2]电工胶布属于绝缘体,不能导电。
15. 牛奶具有补充蛋白质、补钙、镇静安神等功效。某牛奶的包装盒上标有“净含量250 mL(260g)”字样,此牛奶的密度是_____________kg/m³。小明用热水加热该盒装牛奶,5min后牛奶的温度升高了40℃,牛奶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___J;牛奶喝去一半后,剩余一半的密度_____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牛奶的比热容为2.5×103J/(kg·℃)]
【答案】 ①. 1.04×103 ②. 2.6×104 ③. 不变
【解析】
【详解】[1]根据标签数据可知,牛奶的质量为260g,牛奶的体积为250mL,牛奶的密度为
[2]牛奶吸收的热量为
[3]密度是物质的自身属性,喝去一半质量和体积都会减小一半,故牛奶的密度不变。
16. 如图所示为修建地铁时搬运建筑材料的装置示意图,此滑轮组在2 min内,将重5×103N 的建筑材料匀速竖直提升12m,拉力F做的功为1×105J。该过程中,建筑材料上升的速度为 ________________m/s;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____;A、B、C、D四个滑轮中,动滑轮的个数是_______________个;若要提高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写出一条即可)。
【答案】 ①. 0.1 ②. 60% ③. 1 ④. 减小动滑轮的重力
【解析】
【详解】[1]建筑材料上升的速度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A、B、C、D四个滑轮中,只有A随着建筑材料一起运动,另外三个滑轮的位置都不变,所以动滑轮的个数是1个。
[4]由可知,要提高机械效率,可以增大有用功或减小额外功,例如可以减小动滑轮的重力或者增大货物的重力。
17. 如图所示,请画出两条光线通过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答案】
【解析】
【详解】由凹透镜特点可知,经过凹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凹透镜后,其反向延长线经过焦点,如图所示
18. 如图所示,用铡刀切甘蔗,O为支点,请在图中画出作用在A点的最小动力F 的示意 图及其力臂l。
【答案】
【解析】
【详解】动力臂为OA时,动力臂最长,阻力与阻力臂乘积不变,由杠杆平衡条件得,此时动力最小,为了使杠杆平衡,动力垂直OA向下,过点A做垂直OA向下的带箭头的直线,表示最小动力F,如图所示:
三、实验与探究题(共4小题,计22分)
19. 按要求完成填空。
(1)如图甲所示,用刻度尺测量木块长度,该木块的长度为_____________ cm;
(2)如图乙所示,通电螺线管周围小磁针的偏转情况说明了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跟_____________磁体的磁场相似。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发光体“F”、凸透镜和光屏按如图丙所示的位置放置时,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未画出),生活中的,___________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应用了这个成像规律。通过实验观察可知,如图丁所示的发光体“F”在光屏上不可能形成的像是 ____________(选填“A”“B”或“C”)。
【答案】 ①. 1.35 ②. 条形 ③. 投影仪 ④. B
【解析】
【详解】(1)[1]如图甲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木块的左侧与1.00cm对齐,右端与2.35cm对齐,故该木块的长度为
(2)[2]条形磁体的磁场由N极出发,回到S极,如图乙所示,通电螺线管周围小磁针的偏转情况说明了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跟条形磁体的磁场相似。
(3)[3]由丙图可知,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物距小于像距,为投影仪的成像原理。
[4]根据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当物距大于像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物距小于像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而凸透镜成正立的像时,像是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故B符合题意,AC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0. 小洋同学在分组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下图中均为水平匀速拉动木块)。选取三个相同的木块分别放在不同的接触面上,其中甲、乙两图的接触面是相同的木板,丙图的接触面是棉布。
(1)实验前,应首先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___________ ,然后检查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
(2)比较甲、乙两图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_______________;
(3)比较乙、丙两图的实验数据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____________ (选填“有关”或“无关”);
(4)若弹簧测力计使用前是在竖直方向上调零的,则实验中测得的滑动摩擦力较真实值会___________ (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答案】 ①. 分度值 ②. 大 ③. 有关 ④. 偏小
【解析】
【详解】(1)[1]使用测力计前,要先观察测力计的量程及分度值,便于读数,再检查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如果没有,要在水平方向调零。
(2)[2]由图可知,甲、乙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乙的压力更大,摩擦力更大,故可得结论: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3]由图可知,乙、丙压力大小相同,丙接触面粗糙程度更大,摩擦力更大,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4)[4]因为弹簧自身重力的作用,所以当在竖直方向上对弹簧测力计调零后,再在水平方向上测拉力的大小,指针的位置会有一定的回缩,导致所测出的摩擦力小于实际摩擦力的大小,即测得的滑动摩擦力较真实值会偏小。
21. 在“测量未知电阻R的阻值”实验中,小林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
(1)本实验的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_(用公式表示),实验中滑动变阻器除了可以保护电路外,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
(2)图甲是小林连接的电路,其中有一根导线连接有误,请在该导线上打“×”,并在图上用笔画线代替导线画出正确的连线(只连一根,导线不能交叉)___________;
(3)小林按照正确步骤进行了3次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在第3次实验中,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读数为____________A。由表格数据可得,定值电阻的阻值为___________Ω(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4)小林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电路来测量小灯泡L正常工作时的电阻,已知电源电压恒定,定值电阻阻值为R0,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压为U0。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开关S拨到触点1,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流表的示数为;
②__________,再将开关S拨到触点2,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为I;
③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RL= ______(用U0、R0和I表示)。
【答案】 ①. ②. 改变电阻R两端的电压 ③. ④. 0.2 ⑤. 10.3 ⑥. 保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位置不动 ⑦.
【解析】
【详解】(1)[1]实验中通过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电阻的电流来求得电阻的阻值,故实验原理为。
[2]滑动变阻器还有一个作用是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获取多组数据,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2)[3]图中电路R被短路,错误的导线是连接滑动变阻器与R左端接线柱的导线,去除错误导线后,将滑动变阻器左上方接线柱与定值电阻R右接线柱相连,如图所示
(3)[4]电流表连接的是小量程,分度值为0.02A,示数为0.2A。
[5]定值电阻的阻值
(4)[6]将开关S拨到触点1,灯泡与定值电阻并联,电流表测量定值电阻所在支路的电流,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流表的示数为。保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位置不动,再将开关S拨到触点2,电流表测量灯泡和定值电阻的总电流,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为I,则灯泡的电流为
[7]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
22. 小华骑自行车下坡时脚并没有对踏板施力,但是自行车下坡越来越快,他想到:在斜面上,物体下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回家后他找来了小车、停表、刻度尺、充当斜面的木板和可以垫高木板一端的木块,开始进行了探究,如图甲所示。首先对影响小车下滑快慢的因素作出以下猜想:
猜想一:与小车的质量有关;
猜想二:与斜面的长度有关;
猜想三:与斜面的高度有关。
(1)根据所学知识,小车由斜面高处下滑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快是由于小车的____________能主要转化为动能,小车的机械能________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验证猜想三的实验中,小华让小车从斜面(改变木块位置)顶端由静止下滑,测出下滑的时 间,通过______________(选填“路程相同比时间”或“时间相同比路程”)的方法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
(3)为了验证猜想一,小华在小车内放置不同数量的砝码,分别从斜面的顶端由静止释放,测出下滑的时间,测量的数据如下表:
①第3次实验时,测量的时间如图乙所示,读数为____________s;
②观察表中的数据后,小华怀疑第3次实验时间测量错误,于是重新测量并进行了修正。你认为小华第3次测量时间错误的原因,除了停表使用过程中不符合要求外,还有可能在操作上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经过对修正后的数据分析,猜想一是____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4)为了验证猜想二,小华设计的方案是同一辆小车分别从距图甲斜面底端不同距离处由静止释放,测量下滑的时间。他通过测量发现下滑的时间不同,于是得出猜想二是正确的。请指出他的问题____________。
【答案】 ①. 重力势 ②. 减小 ③. 路程相同比时间 ④. 2.1 ⑤. 小车未从静止释放 ⑥. 错误 ⑦. 改变长度时,没有控制高度一定
【解析】
【详解】(1)[1][2]根据所学知识,小车由斜面高处下滑过程中,高度减小,速度越来越快,是由于小车的重力势能主要转化为动能,还有一部分重力势能转化为内能,所以小车的机械能减小。
(2)[3]验证猜想三的实验中,小华让小车从斜面(改变木块位置)顶端由静止下滑,测出下滑的时间,小车经过的路程相同,所以是通过路程相同比时间的方法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
(3)[4]表盘大圈代表秒,分度值为0.1s,小圈代表分,图中分针几乎没有动,所以时间为2.1s。
[5]第三次实验测得的时间比其它几次短,可能是实验时小车没有从静止释放。
[6]小车质量不同,但从斜面的顶端由静止释放,测出下滑的时间相同,说明物体下滑的快慢与质量无关,所以猜想一是错误的。
(4)[7]同一辆小车分别从距图甲斜面底端不同距离处由静止释放,改变长度时,没有控制高度一定,所以他的结论是不准确的。
四、综合题(共2小题,计16分)
23. 如图甲所示是小华家的三挡位电烤炉,电烤炉加热板部分的简化电路如图乙所示,内部有四个阻值均为44Ω的电热丝R(阻值不变),通过旋转开关接不同触点“1”、“2”、“3”可以实现低温、中温、高温三挡位的切换。问:
(1)该电烤炉是利用电流的_____________效应工作的;食物被加热后,香味更加浓郁,这是因为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__________有关。
(2)电烤炉在中温挡正常工作时,电路中的电流是多少?__________中温挡正常工作1min,电烤炉产生的热量是多少?__________
(3)只将电烤炉接入电路中,高温挡正常工作6min的过程中,小华家中标有“3000r/(kW·h)”的电能表的转盘转动多少转?__________
【答案】 ①. 热 ②. 温度 ③. ④. ⑤. 600
【解析】
【详解】(1)[1]根据焦耳定律可知,电烤炉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
[2]食物被加热后,香味更加浓郁,这是因为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2)[3]当旋转开关接触点2时,只有一个电热丝R接入电路,电烤炉处于中温挡,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
[4]中温挡正常工作1min,电烤炉产生的热量是
(3)[5]当旋转开关接触点3时,两个电热丝并联后接入电路,电烤炉处于高温挡,高温挡的功率为
电烤炉高温挡正常工作6 min消耗的电能为
小华家中电能表的转盘转动的转数为
24. 汽车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环保、节能、安全是汽车研发和使用时 必须关注的问题。如图甲所示,小明家新购一辆汽车,其质量为1.2×103kg,静止在水平路面时,车轮与路面的总接触面积为200cm2。问:(g取10 N/kg)
(1)汽车在高速行驶过程中,汽车对地面的压力____________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汽车的重力。通过技术改进,汽车发动机的效率_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达到100%;
(2)汽车静止在水平路面时,对路面的压强为多少? ____________
(3)最低油耗是指燃烧最少汽油获得最大有用功的能量,若该汽车的最低油耗可达0.2 kg/(kW·h)[0.2kg/(kW·h)表示获得1kW·h的能量需要消耗0.2kg汽油],则汽车发动机的效率最高为多少?(计算结果精确至0.1%,汽油的热值为4.6×107J/kg) ____________
(4)小明爸爸在给他讲车的性能时,总是说“排量”,却很少说“功率”,为此他从网上查到了排量的定义:活塞从上止点移动到下止点所通过的“工作容积”称为气缸排量,如图乙所示。若该汽车四缸发动机的单缸排量为0.5L, 单缸飞轮转速为40r/s时,做功冲程燃气对活塞的平均压强为5×105Pa,此时汽车发动机单缸的输出功率为多少? ____________
【答案】 ①. 小于 ②. 不能 ③. 6×105Pa ④. 39.1% ⑤. 5×103W
【解析】
【详解】(1)[1][2]汽车在高速行驶过程中,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汽车受到一个向上升力,所以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小于汽车的重力。通过技术改进,汽车发动机的效率也不能到达100%,因为额外功不能避免。
(2)[3]汽车静止时对水平路面的压力等于车的重力,故压力为
汽车对水平路面的压强
(3)[4]汽车消耗0.2kg汽油时,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热量
汽车获得能量
发动机的效率最高为
(4)[5]由,,得,发动机单缸做功一次输出的功为
单缸飞轮转速为40r/s,则单缸1s内做功20次,做功1次所用时间为0.05s, 则发动机单缸的输出功率为
实验序号
1
2
3
电压U/V
1.0
1.6
2.2
电流I/A
0.10
0.16
实验次数
1
2
3
4
小车内放置砝码的质量m/g
0
50
100
150
时间t/s
2.5
2.5
2.5
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中考模拟考试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中考模拟考试物理试题,共6页。
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中考模拟考试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中考模拟考试物理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陕西省西安市滨河学校九年级中考五模物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年陕西省西安市滨河学校九年级中考五模物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陕西省西安市滨河学校九年级中考五模物理试题原卷版docx、2024年陕西省西安市滨河学校九年级中考五模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