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江苏省盐城经开区中考物理二模试卷(含解析)
展开1.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 )
A. 分子间只存在引力,不存在斥力
B. 在电子、质子和原子中,尺度最小的是质子
C. 扫地时灰尘飞舞可以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D. 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是有起源、膨胀和演化的
2.赛龙舟不仅是一项体育娱乐活动,更体现我国悠久历史文化传承。如图所示为某比赛场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选手根据鼓声齐心协力划桨,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
B. 选手听到鼓声大作,震耳欲聋,说明此时鼓声的响度大
C. 选手能从现场各种声音中听出鼓声,主要是通过鼓声的音色来辨别的
D. 鼓手敲击鼓面越快,鼓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也越快
3.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的时候,我们做了如图所示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每次实验时,小车从同一斜面的相同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是为了保证它到达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速度
B. 小车在水平面上越来越慢,它的惯性逐渐变小
C. 实验表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远,速度减小得越快
D. 通过甲、乙、丙的实验现象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4.考试时监考人员用手持式金属探测器对考生进行检查(如图所示),当靠近金属物体时,在金属导体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探测器发出警报。下列图中能够反映其工作原理的是( )
A.
B.
C.
D.
5.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下挂有重5N的物体,当用手竖直向上托住这个物体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2.6N,则手对物体向上托的力的大小是( )
A. 7.6N
B. 5N
C. 2.6N
D. 2.4N
6.如图是用频闪相机每隔0.1s拍摄的小球运动轨迹照片,小球受平衡力的是( )
A. B. C. D.
7.如图所示是奥斯特实验装置图,以下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小磁针发生偏转说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B. 移去小磁针后,通电导线周围磁场立即消失
C. 断开开关后,直导线周围磁场不会立即消失
D. 通电导线周围磁场的方向由小磁针指向决定
8.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中蕴含着很多物理知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跳高运动员跳起后,在惯性的作用下向上运动
B. 铅球离开手后飞行过程中,手的推力在对铅球做功
C. 800m 赛跑中,运动员匀速通过弯道时,运动员的运动状态不变
D. 站在主席台上宣誓的运动员代表受到的支持力与他对主席台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9.如图是一条刚装好的家庭电路,在未安装保险丝之前,先把灯泡L0接在装保险盒的两个接线柱上,当只闭合S1时,L0和L1发光都偏暗;当只闭合S2时,L0正常发光;当只闭合S3时,L0不发光。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四只灯泡的额定电压均为220V)( )
A. 灯泡L1所在支路正常
B. 灯泡L2所在支路正常
C. 灯泡L3所在支路正常
D. 装好保险丝,合上所有开关后,灯泡都能正常发光
10.在透明正方体塑料盒的上下左右面的中央各开一个直径相同的圆孔,蒙上弹性薄膜,将一根硬质的均匀塑料管插入盒内作为“手柄”,做成一个气密性良好的压强检测装置(如图)。以下利用该装置获得的现象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堵住塑料管口放在空气中,当气温升高时,四块弹性薄膜均会向内凹进
B. 打开塑料管口放在空气中,当气温升高时,四块弹性薄膜均会向内凹进
C. 堵住塑料管口浸没液体中,缓慢增加深度,弹性薄膜a可能会向外凸出
D. 打开塑料管口浸没液体中,缓慢增加深度,弹性薄膜a可能会向外凸出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11.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声纹锁是利用了不同发声体发声的______不同的原理工作的;熔丝能保护电路是利用了电流的______效应原理;密度计能够测量液体的密度是利用了物体在液体中______(填写浮沉状态)时浮力等于重力的原理。
12.如图所示,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在碗的底部,眼睛在A处恰好看不到它,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小明在A处又能看到“硬币”了,这是由于光的______,看到的是硬币的______(选填“实”或“虚”)像,其位置在真实硬币的______(选填“上方”或“下方”)。
13.让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如果用一个______(白屏/黑屏)来承接,会形成一条彩色光带,这种现象说明太阳光是______组成,在彩色光带外侧有两种看不见的光,用其中一种光照射钞票,可以使钞票的荧光物质发光,这种光叫______(红外线/紫外线)。
14.测量果汁的密度时,小华先用调好的天平测得烧杯和果汁的总质量为172.2g,然后将烧杯中的部分果汁倒入量筒中,量筒中果汁的体积恰好为20mL,剩余果汁和烧杯的总质量如图所示,则量筒中果汁的质量为______g,测得果汁密度为______kg/m3;若空烧杯质量为50g,则烧杯中剩余果汁的体积约为______(取整数)mL。
15.如图,物体A原来静止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用水平拉力拉物体使物体的一部分逐渐露出桌面到整个物体离开桌面前的过程中,桌面受到的压力______(变大、不变、变小),物体对桌面的压强______(变大、不变、变小),物体受到的摩擦力______(变大、不变、变小)。
16.当某导体两端的电压是5V时,通过它的电流是0.5A,则该导体的电阻是______Ω;当它两端电压减小lV时,通过它的电流变为______A,此时电阻消耗的电功率是______W。
17.如图甲所示,小明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缓慢提升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钩码,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弹簧测力计的零刻度线A点上升高度hA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示数为______N;钩码的重为______N;从开始提升到hA=30cm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对钩码做功为______J。
18.如图是对0.5kg的某固体均匀加热获得的“温度与时间”关系图像。不计热损失,物质在AB和CD段两种状态下的比热容较大的是______段,在BC段的内能______(变化/不变);若AB段的比热容为2×103J/(kg⋅℃),则在BC段吸热为______J。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
19.在图中画出经透镜折射后的出射光线。
20.如图所示,在图中画出足球对地面压力的示意图。(按题目要求作图)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1分。
21.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小明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1)如图甲,小明先将平面镜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表面______(光滑/粗糙)些的白色硬纸板______放在平面镜上。
(2)小明让一束光贴着纸板E射到平面镜上,在纸板F上会看到反射光线,然后将纸板F绕ON向后折,如图乙,在纸板F上______(看到/看不到)反射光线,此时,反射光______(存在/不存在)。
(3)为了进一步确定反射光线的位置,小明将纸板F沿PQ剪开,把上半部分向后折,如图丙,发现在纸板F ______(上/下)半部分会看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______(在/不在)同一平面。
22.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如图1所示的两个完全相同的装置进行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如表。
(1)实验中应保证两烧杯中水和食用油的______相等。
(2)实验通过比较______来反映水和食用油吸收热量的多少,通过比较______来判断水和食用油吸热能力的差异。
(3)若实验中要使水和食用油升高到相同的温度,则______加热的时间更长;此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
(4)图2是同学们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像,其中______(选填“A”或“B”)图线温度上升快,A物质是______。
(5)在对实验进行反思时,有同学设计了图3所示的装置。与原装置相比,该方案具有的优点是(写出一个即可):______。
23.在“测定额定电压为2.5V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电源电压恒为3V,滑动变阻器规格为“20Ω 2A”.
(1)在图甲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
(2)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______,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到最______(左/右)端;
(3)当电压表的示数达到1.5V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其读数为______,此时,灯泡的功率为______W,为使灯泡正常发光,应将滑片向______(左/右)移动;
(4)小华经过计算发现,在某次正常调节滑动变阻器的过程中,滑动变阻器R的阻值变化量比灯泡L的阻值变化量大,则滑片P的移动方向是______(一定向左/一定向右/向左、向右均可);
(5)同学们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制了小灯泡的I−U关系图像如图丙所示(实线AB部分),现将规格相同的另一只小灯泡L2也串联在该电路中,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一端移动到另一端的过程中,获得L1的I−U关系图像可能是图丙中的______。
A.AB段
B.AD段
C.CD段
D.DE段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3分。
24.在图中,请标出开关S闭合通电螺线管的N、S极;
25.“十年禁渔”使长江生态不断恢复,江面上再现“江豚群舞”的场景。小明利用3D打印机打印出江豚模型如图所示,用天平称出模型的质量为36g,将模型放入足够大的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待模型静止时共溢出水30g,g=10N/kg,ρ水=1.0×103kg/m3,求:
(1)模型受到的浮力。
(2)模型浸在水中的体积。
(3)判断模型在水中的浮沉情况,并求该打印材料的密度。
26.如图所示,综合实践活动小组设计了一个用电压表的变化来反映环境温度变化的电路。电源电压恒定不变,电压表的量程为0−3V,定值电阻R0=20Ω,R1是热敏电阻,其阻值随环境温度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闭合开关S后,当环境温度为30℃时,电压表示数为1.8V,求:
(1)当环境温度为30℃时,通过R0的电流?
(2)当环境温度为30℃时,R1消耗的电功率?
(3)为了保证电路安全,该小组设计的电路可以测量的最高温度为多少℃?
六、综合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27.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智能设温电热水壶泡茶或冲奶粉等常需要不同温度的热水,小明自制一款智能设温电热水壶,它的额定电压为220V,工作电压可在额定电压的基础上浮动+10%,这款电热水壶可以将纯净水加热到所需的不同温度(60℃、80℃、100℃)时就自动断开电路。工作原理如图所示,铁质搭钩CA可绕转轴A转动,挺杆BD可以上下运动并与搭钩连动,锁扣右侧与搭钩扣在一起,左侧通过拉紧的弹簧固定。当预设温度为60℃时,若搭钩在C点受到大于0.2N竖直向上的力就会与锁扣脱离,弹簧收缩带动锁扣和S1向左运动,触点分离,电路断开,烧水时,闭合S1和S2,发热电阻R工作,双金属片受热中间向上凸起,当温度达到设定值时,推起挺杆使搭钩与锁扣脱开。若加热过程中电流超过电热水壶的安全值,电磁铁对搭钩的C点吸引力变大,可使搭钩与锁扣自动脱开,保护电路。已知,BC=4cm,AB=2cm,发热电阻R阻值为100Ω,电磁铁的线圈电阻忽略不计。
(1)小明自制的电热水壶通过______方式使双金属片的内能增加,当双金属片推起挺杆使搭钩与锁扣脱开时,搭钩CBA是______(省力/费力/等臂)杠杆。
(2)关于该电热水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当开关S1闭合时,弹簧没有弹性势能
B.当U=200V时,电热水壶可以工作
C.当达到设定值时,挺杆受到金属片向下的拉力
D.搭钩CBA可以用铝质材料制成
(3)当搭钩与锁扣恰好脱开时,挺杆对搭钩的作用力为______N。
(4)当达到预设温度时,使搭钩与锁扣脱开的是______(电磁铁/双金属片)。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
A、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故A错误;
B、原子核和电子构成原子,原子核由质子与中子组成,在电子、质子和原子中,尺度最小的是电子,故B错误;
C、灰尘在空中飞舞,那是物质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在运动,分子运动是肉眼看不见的,故C错误;
D、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宇宙中有很多的星系,星系中又有很多星体,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并且处于不断的演化过程中,故D正确。
故选:D。
(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的构成: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核外电子,原子核又分为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
(3)宇宙是有层次的天体系统,它的层次结构:行星--太阳系--银河系--星系团--超星系团--总星系。
本题考查了分子动理论、扩散现象、原子结构、宇宙结构等,所考查内容均为物理中的常见知识点,要求学生熟练掌握。
2.【答案】D
【解析】解:A、发声体都在振动,鼓声是由于鼓面的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
B、鼓声大作,震耳欲聋,是鼓面振动幅度大,鼓声的响度大。故B正确;
C、不同乐器的音色是不同的,选手能从现场各种声音中听出鼓声,主要是通过鼓声的音色来辨别的。故C正确;
D、鼓手敲击鼓面越快,鼓声音调越高,但传播速度不变。故D错误。
故选:D。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生也停止;
(2)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3)声音传播速度与介质种类及温度有关,与频率没有关系。
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声音的产生、传播特点和特性进行分析解答,属于基础题。
3.【答案】A
【解析】解:
A、实验中,我们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自由下滑,目地是为了让小车每次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都相同,便于比较,故A正确;
B、小车在水平面上越来越慢,是因为受到阻力的作用,而它的惯性大小不会改变,故B错误;
C、实验表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远,速度减小得越慢,而不是越快,故C错误;
D、通过甲、乙、丙的实验现象不能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推理概括出来的,故D错误。
故选:A。
实验中要求从同一点滑下,是为了保证小车到达水平面时有相同的速度,从而得出在不同材料上的滑行的距离。而这三种材料我们非常熟悉,从而比较出受阻力的不同,然后我们可以猜想如果没有任何阻力的话,物体的速度将不会改变。
本题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实验,要掌握实验的现象及结论,在此基础上经过推理可得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解此类问题一定要注意思考实验的意义。
4.【答案】A
【解析】解:由题意可知,金属探测器是将线圈靠近金属物体时,相当于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切割磁感线,从而产生了电流,即金属探测器工作原理为电磁感应现象。
A、该图是发电机原理图,发电机是利用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感应电流的原理制成的(即电磁感应现象),故A正确;
B、该图是电流的磁效应实验,故B错误;
C、该图是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大小因素的实验,其原理是电流的磁效应,故C错误;
C、该图是电动机原理图,电动机是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的原理制成的,故D错误。
故选:A。
由题意可知,金属探测器是将线圈靠近金属物体时,相当于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切割磁感线,从而产生了电流,则分析各实验现象可知能产生电流的选项。
本题考查电磁感应现象的应用,要求学生能通过题意找出探测器的原理,并能正确掌握发电机的原理。
5.【答案】D
【解析】解:由题知,物体重为5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2.6N,即测力计对物体向上的拉力为2.6N;
物体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测力计的拉力和手对物体向上托的力,在这三个力的作用下,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则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即:G=F拉+F托,
所以手对物体向上托的力F托=G−F拉=5N−2.6N=2.4N。
故选:D。
物体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测力计的拉力和手对物体向上托的力,在这三个力的作用下,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则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据此求出手对物体向上托的力的大小。
解答此类问题要正确的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结合力的合成进行求解。
6.【答案】B
【解析】解:A、物体受力平衡时,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A中做曲线运动,运动状态改变,受力不平衡,故A错误;
B、物体相同时间通过的路程相等,且在同一直线上,说明的匀速直线运动,故受力平衡,故B正确;
C、物体做曲线运动,运动状态改变,受力不平衡,故C错误;
D、物体在同一直线上,但相同时间的距离越来越大,因而是速度大小改变,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
故选:B。
物体受力平衡时,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本题考查平衡状态分析,属于基础题。
7.【答案】A
【解析】解:A、通电导线周围有磁场,使小磁针偏转,故A正确;
B、通电导线周围的磁场的有无与小磁针无关,故B错误;
C、断开开关,导线中无电流通过,直导线周围磁场会立即消失,故C错误;
D、通电导线周围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不是由小磁针决定,小磁针指向被电流的磁场方向决定,故D错误;
故选:A。
奥斯特电流的磁效应实验是:将通电导线放在小磁针上方时,小磁针会发生偏转。该实验证明了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产生的磁场方向与电流的方向有关。
本题考查奥斯特实验相关问题,需要牢记该实验的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
8.【答案】D
【解析】解:A、跳高运动员跳起后,是因为运动员具有惯性,所以向上运动,但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在惯性的作用下。故A错误;
B、铅球离开手后飞行过程中,不再受到推力的作用,有距离无力,手的推力没有对铅球做功。故B错误;
C、800m赛跑中,运动员匀速通过弯道时,运动方向不断变化,所以运动员的运动状态改变。故C错误;
D、站在主席台上宣誓的运动员代表受到的支持力与他对主席台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故D正确。
故选:D。
(1)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2)物理学中的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一段距离,二者缺一不可。
(3)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运动速度和方向的改变;
(4)相互作用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此题考查惯性、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力是否做功的判断、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但总体难度不大,掌握基础知识即可正确解题。
9.【答案】A
【解析】解:A、当只闭合S1时,L0和L1都偏暗,L1所在支路正常,故A正确;
B、当只闭合S2时,L0正常发光,说明该支路存在短路,故B错误;
C、当只闭合S3时,L3不发光,说明L3所在支路断路,故C错误;
D、根据上述分析可知,装好保险丝,合上所有开关后,灯泡不可能都正常工作,故D错误。
故选:A。
将额定电压220V的“校验灯”,接在保险丝的两只接线柱上,是相当于把此灯串联入电路中,它会有三种状态:“校验灯”恰能正常发光,说明该支路短路,“校验灯”发光不正常(偏暗)说明该支路工作正常,“校验灯”不发光说明该支路断路。
本题考查了用校验灯检修家庭电路的故障。根据校验灯的三种发光情况得出电路是否存在故障。
10.【答案】C
【解析】解:A、堵住塑料管口,放在空气中,当气温升高时,塑料核内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增加,大于外界空气压强,四块弹性薄膜会向外凸出,故A错误;
B、打开塑料管口,放在空气中,气温升高时,因为塑料管口与空气接通,平衡内外气压,所以四块弹性薄膜均不会发生变化,B错误;
C、堵住塑料管口,浸没液体中,缓慢增加深度,a处深度小于c处深度,a处压强小于c处压强,a处压力小于c处压力,盒内空气被挤压,由于上方a处向下的压力较小,故a处可能向外凸出,故C正确;
D、打开塑料管口浸没液体中,塑料盒内气体与大气接通,盒内气压始终等于大气压强。当缓慢增加深度,由于液体压强的存在,四个方向上的弹力性薄膜均会向内凹,故D错误。
故选:C。
本实验中,通过观察橡皮膜的形变来反映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塑料盒内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增加;
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本题考查了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液体压强的特点,属于基础题目。
11.【答案】音色 热 漂浮
【解析】解:不同人声音的音色不同,声纹锁主要是依据声音的音色来辨别主人的;
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转化成热,这种现象叫电流的热效应。熔断器中的熔丝就是保险丝,它之所以被熔断是由于电流过大,通过熔丝时产生的热量过多,使得熔丝的温度升高而被熔断,所以熔丝熔断是电流的热效应引起的;
密度计的原理是利用了物体漂浮在液面时,浮力等于重力。
故答案为:音色;热;漂浮。
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熔断器中的熔断丝是用电阻率比较大、熔点比较低的铅锑合金制成的,当电路中电流过大时,熔断丝产生的热量较多,温度升高能及时达到熔点而熔断;
密度计的使用原理:密度计在使用时始终处于漂浮状态,即浮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浮力不变。
本题主要考查了声音的特征、电流的热效应及物体沉浮条件的应用,难度不大。
12.【答案】折射 虚 上方
【解析】解:当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时,来自硬币的光线会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从而发生折射,由于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折射光线进入人眼时,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去,看到虚像的位置比物体的实际位置偏高,即其位置在真实硬币的上方。
故答案为:折射;虚;上方。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逆着折射光线就看到了物体的虚像。
本题综合考查了光的折射,关于光的传播历来就是考试的一个考点,所以该题属于常见题,一定要掌握。
13.【答案】白屏 由各种色光 紫外线
【解析】解:因为白色物体可以反射各种色光,让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如果用一个白屏来承接,会形成一条彩色光带,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可以分散成七种颜色的光,分别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
紫外线可以使荧光物质发光,钞票上某些位置用荧光物质印上标记,在紫外线下照射下识别这些标记,从而辨别钞票的真伪。
故答案为:白屏;各种色光;紫外线。
(1)白色物体可以反射各种色光,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可以分散成七种颜色的光,分别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
(2)根据紫外线可以使荧光物质发光来解答即可。
光的色散的本质是光的折射现象,此题考查了紫外线在生活中的应用,体现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的理念。
14.【答案】20.4 1.02×103 100
【解析】解:由图可知,剩余果汁和烧杯的总质量为:m2=100g+50g+1.8g=151.8g;
量筒中果汁的质量:m=m1−m2=172.2g−151.8g=20.4g;
量筒中果汁的体积:V=20mL=20cm3;
量筒中果汁的密度:ρ=mV=20.4g20cm3=1.02g/cm3=1.02×103kg/m3;
烧杯中剩余果汁的质量为:m′=m2−m杯=151.8g−50g=101.8g,
则烧杯中剩余果汁的体积为:V′=m′ρ=≈100cm3=100mL。
故答案为:20.4;1.02×103;100。
物体质量等于砝码的总质量和游码对应的刻度值之和;根据得烧杯和果汁的总质量和剩余果汁和烧杯的总质量可以求出量筒中果汁的质量;根据密度公式求出果汁的密度以及剩余果汁的体积。
本题考查了液体密度的测量实验,明确天平的读数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15.【答案】不变 变大 不变
【解析】解:(1)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所以,在物体A前端离开桌面至一半移出桌面的过程中,重力不变,则A对桌面的压力不变;
(2)因物体与桌面的接触面积减小,即受力面积减小,
所以,由p=FS可知,压力一定时,A对桌面的压强变大;
(3)因摩擦力只与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所以,物体前端离开桌面至一半移出桌面的过程中,压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则物体所受摩擦力不变。
故答案为:不变;变大;不变。
(1)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在物体前端离开桌面至一半移出桌面的过程中,物体与桌面的接触面积减小即受力面积减小,根据p=FS可知物体对桌面的压强变化;
(2)摩擦力只与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分析好物体前端离开桌面至一半移出桌面的过程中两者的变化判断摩擦力的变化;
本题综合考查了压力的产生原因、压力和压强、摩擦力的判断,明白影响它们的因素并分析出移动过程中影响因素的变化是关键。
16.【答案】10 0.4 1.6
【解析】解:该导体的电阻是R=UI=5V0.5A=10Ω;
当它两端电压减小lV时,通过它的电流变为I′=U′R=5V−1V10Ω=0.4A;
此时电阻消耗的电功率是P=U′I′=(5V−1V)×0.4A=1.6W。
故答案为:10;0.4;1.6。
根据R=UI求该导体的电阻;根据I=UR计算当它两端电压减小lV时,通过它的电流;根据P=UI计算此时电阻消耗的电功率。
此题考查了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的应用,难度不大,属基础题。
17.【答案】1.8 2 0.4
【解析】解:(1)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示数为1.8N;钩码离开桌面后测力计的示数不再变化,此时示数即为钩码所受重力大小;根据图乙可知,故钩码所受的重力为2N;
(2)当缓缓提钩码离开桌面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钩码通过的距离为30cm−10cm=20cm=0.2m=20cm=0.2m。
拉力做的功W=Fs=Gh=2N×0.2m=0.4J。
故答案为:1.8;2;0.4。
(1)当缓缓提钩码离开桌面后测力计的示数不再变化,此时示数即为钩码所受重力大小;
(2)当缓缓提钩码离开桌面后,拉力才对钩码做功,根据拉力的大小和钩码移动的距离,利用W=Fs求出拉力做的功。
本题考查了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和工作原理,有一点的综合性,要会分析图象所给提供的信息。
18.【答案】CD 变化 3×104
【解析】解:从图示可知,AB段温度上升比CD段上升快,升高相同的温度,CD段要加热更久,故CD段的比热容更大;在BC段物体在不停地加热,故BC段的内能是变化的;物体在AB段吸收的热量为:Q吸=cmΔt=2×103J/(kg⋅℃)×0.5kg×10℃=1×104J,因为AB段加热2min,而BC段加热了6分钟,故在BC段吸热为3×104J。
故答案为:CD;变化;3×104。
根据图示判断AB和CD段的比热容大小;根据比热容公式计算吸热的多少。
本题考查了比热容,属于基础题。
19.【答案】解: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如图所示:
【解析】先确定所给的入射光线的特点,然后根据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作图。
凹透镜三条特殊光线的作图:①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③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
20.【答案】解:压力的作用点在接触面的中央,受力物体为地面,方向垂直地面向下,如图所示:
【解析】根据压力的作用点在接触面上确定压力的作用点,然后根据压力的方向与接触面垂直,再过作用点表示出压力的方向。
本题考查压力的示意图,知道压力与接触面垂直,会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的作用点和方向。
21.【答案】粗糙 竖直 看不到 存在 下 在
【解析】解:(1)如果纸板没有与平面镜垂直放置,由于法线与镜面垂直,且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因此,当光贴着纸板沿EO入射时,不能在纸板上看到反射光;所以硬纸板放在平面镜上时,要保持与镜面垂直;
为了看清楚纸板上的光路,白色的纸板材质应较粗糙些,光线射在上面发生了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能看得清楚;
(2)光在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将纸板绕ON向后折,如图乙所示,此时在NOF面上看不到反射光线,此时反射光线存在;
(3)小李将纸板沿PQ剪开,将纸板的上半部分向后折,如图丙所示,发现在纸板右侧的下部会看到反射光线,而上部不会看到反射光线,此实验现象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
故答案为:(1)粗糙;竖直;(2)看不到;存在;(3)下;在。
(1)只有硬纸板和平面镜垂直,才能保证法线和平面镜垂直;我们能从不同角度观察到光线,是因此光在光屏上发生了漫反射;
(2)(3)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判断纸反向后折和纸板不垂直时是否能观察到反射光线。
本题考查光的反射定律实验的有关内容,主要考查学生对实验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应对能力,就是为了锻炼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
22.【答案】质量 加热时间 升高的温度 水 大于 A 食用油 便于控制相同时间内,水和食用油吸收的热量相同
【解析】解:(1)(2)根据转换法,在实验过程中一般用控制加热时间相同的方法保证水和食用油吸收的热量相同,根据比较吸热能力的第2种方法,通过比较它们升高的温度来比较水和食用油吸热能力的差异;
根据比较吸热能力的两种方法,要控制不同物质的质量相同,故实验中应取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倒入两个相同的烧杯中;
(3)在此实验中,由表中数据,加热相同时间,水升温慢,故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水加热更长的时间,根据转换法,此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大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
(4)由表中数据,实验中发现食用油的温度比水的温度升高得快,由图2知A图线温度上升快,根据比较吸热能力的第2种方法,这表明A物质吸热能力弱,因此A物质是食用油;
(5)他设计了图3所示的装置,与原方案相比,该方案具有的优点是便于控制相同时间内,水和食用油吸收的热量相同。
故答案为:(1)质量;(2)加热时间;升高的温度;(3)水;大于;(4)A;食用油;(5)便于控制相同时间内,水和食用油吸收的热量相同。
(1)(2)我们使用相同的酒精灯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来比较吸热多少,这种方法叫转化法。
比较物质吸热能力的2种方法:
①使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吸收的热量(即比较加热时间),吸收热量多的吸热能力强
②使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即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温度的变化,温度变化小的吸热能力强;
(3)由表中数据知加热相同时间,水升温慢,据此推理;根据转换法,分析此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的关系;
(4)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线,加热相同时间,B升温慢,A升温快,据此回答;
由表中数据,实验中发现食用油的温度比水的温度升高得快,根据比较吸热能力的第2种方法回答;
(5)从便于控制相同时间内水和食用油吸收的热量相同考虑。
本题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考查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的应用和比较吸热能力的方法及对实验方案的改进,为热学中的重要实验。
23.【答案】断开 左 0.24A 0.36 右 向左、向右均可 C
【解析】解:(1)在“测定额定电压为2.5V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灯泡、滑动变阻器和电流表串联,电压表并联在灯泡两端,如下图所示:
;
(2)为了保护电路,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断开,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到阻值最大处,即最左端;
(3)当电压表的示数达到1.5V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电流表选用小量程,分度值0.02A,其示数为0.24A,则此时,灯泡的功率为:
P′=U′I′=1.5V×0.24A=0.36W;
由于电压表示数小于灯泡额定电压,为使灯泡正常发光,应增大灯泡两端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电压规律,应减小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根据分压原理,应减小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故应将滑片向右移动;
(4)a、滑片向右移动时,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变小,设原来电路中的电流为I1(即通过灯的电流),滑片往右滑一段距离后电路中的电流为I2(即通过灯的电流),
因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变小,根据分压原理可知:滑动变阻器分得电压变小,
由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可知,灯泡分得的电压增大,通过灯的电流也增大,所以I1
滑片向右移动后电流变大,根据P=UI可知灯的实际功率增大,灯丝的温度升高,小灯泡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
因总电阻减小,由电阻的串联规律可知:滑动变阻器R的阻值减小量大于灯泡L的阻值增大量;
b、滑片向左移动时,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增大,灯泡变暗,电流变小,电路的总电阻变大,但灯丝的温度降低,灯泡的电阻减小,所以变阻器R的阻值增大量大于灯泡L的阻值减小量;
综上可知,滑片不论向左还是向右移动,R的阻值变化量比L的阻值变化量大;
(5)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到最右端,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0,灯泡L1和L2串联,因两灯泡规格相同,根据串联分压原理可知,此时L1两端电压为1.5V,对应图丙的D点;
原先滑动变阻器阻值最大时,灯泡两端电压为0.5V,即A点;现将两灯串联,当滑动变阻器阻值最大时,根据串联电路分压原理,灯泡L1和L2两端总电压将大于0.5V,因两灯泡规格相同,则L1两端电压将大于0.25V,对应图丙的C点,所以L1的I−U关系图像可能是图丙中的CD段,故选:C。
故答案为:(1)见解答图;(2)断开;左;(3)0.24A;0.36;右;(4)向左、向右均可;(5)C。
(1)在“测定额定电压为2.5V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灯泡、滑动变阻器和电流表串联,电压表并联在灯泡两端;
(2)为了保护电路,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断开,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到阻值最大处;
(3)根据电流表选用量程确定分度值读数,利用P=UI求出此时灯泡的功率;比较电压表示数与灯泡额定电压大小,根据串联电路电压规律和分压原理确定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方向;
(4)因电源电压不变,根据欧姆定律先判断出两种情况下总电阻的变化,再根据灯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和串联电阻的规律分析回答;
(5)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到最右端,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0,灯泡L1和L2串联,因两灯泡规格相同,根据串联分压原理可知,此时L1两端电压为1.5V,据此确定L1在I−U关系图像中的最高点;
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时,原来灯泡两端电压为0.5V,即A点;现将两灯串联,当滑动变阻器阻值最大时,根据串联电路分压原理,灯泡L1和L2两端总电压将大于0.5V,因两灯泡规格相同,则L1两端电压将大于0.25V,对应图丙的C点,据此得出L1的I−U关系图像。
本题测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考查了电路连接、注意事项、电流表读数、功率的计算、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等知识。
24.【答案】解:电流由左侧流入,右手握住导线,四指指向电流方向,大拇指指向右方,即通电螺线管的右端为N极,左侧为S极;
答案如图:
【解析】由电流方向和右手螺旋定则即可判出通电螺线管的磁极。
本题考查右手螺旋定则的简单应用,正确应用右手螺旋定则即可求解。
25.【答案】解:(1)模型受到的浮力:
F浮=G排=m排g=30×10−3kg×10N/kg=0.3N;
(2)由F浮=ρ水gV排可得,模型浸在水中的体积:
V排=F浮ρ水g=0.3N1.0×103kg/m3×10N/kg=3×10−5m3;
(3)模型的重力为:G模型=m模型g=36×10−3kg×10N/kg=0.36N;
将模型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溢出水30g,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
已经求得模型受到的浮力为:F浮=0.3N,
由于F浮
V=V排=m溢水ρ水=30g1g/cm3=30cm3,
材料的密度为:
ρ=mV=36g30cm3=1.2g/cm3。
答:(1)模型受到的浮力为0.3N。
(2)模型浸在水中的体积为3×10−5m3。
(3)模型在水中处于沉底状态,该打印材料的密度为1.2g/cm3。
【解析】(1)由F浮=G排=m排g可求得模型受到的浮力;
(2)由F浮=ρ水gV排公式变形可求得模型浸在水中的体积;
(3)根据G=mg求出模型的重力;利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物体受到的浮力,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分析模型在水中静止时的状态;
由密度公式算出溢出水的体积,即打印材料的体积,由密度公式算出打印材料的密度。
本题考查了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密度公式的应用,难易程度适中。
26.【答案】解:(1)闭合开关,两电阻并联接入电路,电压表测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
电压表的示数为1.8V时,根据欧姆定律可知通过R0的电流:I=U0R0=1.8V20Ω=0.09A,
(2)由图乙知,当环境温度为30℃时,热敏电阻的阻值R1=30Ω,则R1两端的电压:U1=IR1=0.09A×30Ω=2.7V;
此时R1消耗的电功率P1=U1I=2.7V×0.09A=0.243W;
(3)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则电源电压:U=U0+U1=1.8V+2.7V=4.5V;
当温度越高时,热敏电阻越小,分得的电压越小,则电压表示数越大,根据电压表量程是0−3V,R0的最大电压为3V,
此时电路中的电流:I′=U′0R0=3V20Ω=0.15A,
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知,热敏电阻的电压U′1=U−U′0=4.5V−3V=1.5V;
根据I=UR可得,此时热敏电阻的阻值:R1=U′1I′=Ω,
由图乙知,当环境温度为50℃.
答:(1)当环境温度为30℃时,通过R0的电流0.09A;
(2)当环境温度为30℃时,R1消耗的电功率0.243W;
(3)为了保证电路安全,该小组设计的电路可以测量的最高温度为50℃。
【解析】(1)闭合开关,两电阻并联接入电路,电压表测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电压表的示数为1.8V时,根据欧姆定律计算通过R0的电流;
(2)由图乙知,当环境温度为30℃时,热敏电阻的阻值R1=30Ω,根据U=IR计算R1两端的电压,根据P=UI计算电功率;
(3)根据串联电路电压规律计算电源电压;当温度越高时,热敏电阻越小,分得的电压越小,则电压表示数越大,根据电压表量程确定R0的电压,计算电路中的电流,根据串联电路特点和欧姆定律计算热敏电阻大小,对照图像确定温度。
本题是有关电学的综合计算题目,要熟练掌握欧姆定律及电功率的计算公式,掌握串联电路的特点,关键能够看懂图象,找出电阻与温度的对应关系。
27.【答案】热传递 费力 B 0.6 双金属片
【解析】解:(1)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小明自制的电热水壶通过热传递方式使双金属片的内能增加,搭钩CBA的支点是A,动力作用点是B,阻力作用点是C,由图可知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所以该杠杆是费力杠杆;
(2)A、当开关S1闭合时,搭钩被锁,弹簧被拉长,所以弹簧有弹性势能,故A错误;
B、它的额定电压为220V,工作电压可在额定电压的基础上浮动±10%,所以工作时的最低电压为220V×(1−10%)=198V,故B正确;
C、双金属片受热中间向上凸起,当温度达到设定值时,推起挺杆使搭钩与锁扣脱开,所以挺杆应受到双金属片向上的力,故C错误;
D、铝具有延展性,所以搭钩CBA不可以用铝质材料制成,故D错误;
故选:B;
(3)由题意知:当搭钩在C点受到0.2N竖直向上的力就会与锁扣脱离,
自动切断电路时双金属推动挺杆所需的力FB,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B×BA=FC×(CB+BA)得,
在B点施加的力为:FB=FC×(CB+BA)BA=0.2N×(4cm+2cm)2cm=0.6N;
(4)双金属片受热中间向上凸起,当温度达到设定值时,推起挺杆使搭钩与锁扣脱开,所以当达到预设温度时,使搭钩与锁扣脱扣的是双金属片。
故答案为:(1)热传递;费力;(2)B;(3)0.6N;(4)双金属片。
(1)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搭钩CBA的支点是A,动力作用点是B,阻力作用点是C,由图可知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据此判断出杠杆的种类;
(2)A、当开关S1闭合时,搭钩被锁,弹簧被拉长,所以弹簧有弹性势能;
B、它的额定电压为220V,工作电压可在额定电压的基础上浮动±10%,据此计算工作时的最低电压;
C、双金属片受热中间向上凸起,当温度达到设定值时,推起挺杆使搭钩与锁扣脱开,所以挺杆应受到双金属片向上的力;
D、铝具有延展性,所以搭钩CBA不可以用铝质材料制成;
(3)由题意知:当搭钩在C点受到0.2N竖直向上的力就会与锁扣脱离,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计算B点受到的力;
(4)双金属片受热中间向上凸起,当温度达到设定值时,推起挺杆使搭钩与锁扣脱开,所以当达到预设温度时,使搭钩与锁扣脱扣的是双金属片。
本题考查改变内能的方式、杠杆及杠杆平衡条件的灵活运用,涉及的知识点较多,综合性强,有一定难度。物质
质量/g
初温t1/℃
末温t2/℃
加热时间/min
水
60
20
45
6
食用油
60
20
68
6
2024年安徽省合肥经开区中考物理二模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安徽省合肥经开区中考物理二模试卷,共4页。
2022年江苏省无锡市经开区中考物理一模试卷: 这是一份2022年江苏省无锡市经开区中考物理一模试卷,共8页。
江苏省无锡市经开区中考物理一模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无锡市经开区中考物理一模试卷,文件包含学期经开区期中调研测试终稿docx、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