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共22页。
1.答题前,请按要求在答题卡上填写好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
2.答题时,切记答案要填在答题卡上,答在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都交给监考老师。
一、选择题(以下各题均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
1. 下列有关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水母属于腔肠动物
B. 有口无肛门是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共同特征
C. 血吸虫、华枝睾吸虫属于扁形动物
D. 扁形动物的身体呈辐射对称
【答案】D
【解析】
【分析】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生活在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无体腔,有口无肛门。
【详解】A.腔肠动物的常见种类有海葵、水母、海蜇、珊瑚虫、水螅等,A不符合题意。
B.根据分析可知,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共同特征是有口无肛门,B不符合题意。
C.扁形动物常见的种类有华枝睾吸虫、血吸虫、绦虫、涡虫等,C不符合题意。
D.扁形动物的身体呈左右对称,腔肠动物的身体呈辐射对称,D符合题意。
故选D。
2. 蛔虫是一种生活在人体内的寄生虫,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结构特点的是( )
A. 体表有角质层B. 有口有肛门C. 生殖器官发达D. 消化管结构简单
【答案】B
【解析】
【分析】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体表或体外,并从这种生物体上摄取养料来维持生活的现象叫做寄生,营寄生生活的动物都有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
【详解】与寄生生活相适应,蛔虫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体表有角质层,运动器官和感觉器官也都退化,生殖器官特别发达,蛔虫的生殖器官也非常发达,每条雌虫每日排卵约24万个;这些寄生虫之所以具有该试卷源自 每日更新,提供24小时找卷服务,全网性价比高。 如此发达的生殖器官,产下如此数量的受精卵,目的就是为了增加感染寄主的机会,而有口有肛门与寄生生活无关,故ACD正确,B错误。
故选B。
3. 科研人员在热带森林科考时,穿长裤长袖避免树蛭吸附在皮肤表面,有关树蛭特点的描述,全部正确的是( )
①与动物共生②身体不分节③吸盘上有锋利的牙齿④能分泌抗凝血物质
A. ①③B. ②③C. ②④D. ③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代表动物有蚯蚓、沙蚕、水蛭等。
【详解】①树蛭能够依靠吸食人畜及其他动物血液为生,因此与动物之间寄生关系,故①错误;
②树蛭属于环节动物,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因此身体分节,故②错误;
③树蛭吸盘上有锋利的牙齿,能够切开人体皮肤,故③正确;
④树蛭能分泌抗凝血物质,从而顺利的吸血,故④正确。
故选D。
4. 蜗牛是一类常见的软体动物,下列相关蜗牛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头部有触角,可以感知外界环境变化
B. 具有大而扁平的足,可以通过爬行前进
C. 蜗牛的壳会妨碍运动,不利于其生存和繁衍
D. 足内腺体会分泌黏液,可减少足与地面的摩擦
【答案】C
【解析】
【分析】软体动物的身体柔软,身体外面包着外套膜,一般具有贝壳,有的贝壳退化,身体不分节,可区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足的形状各具特色,如河蚌的斧足,蜗牛的腹足,乌贼的腕足等。
【详解】A.蜗牛的头部有感觉器官,可以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故A正确。
B.蜗牛具有大而扁平的腹足,可以通过爬行前进,故B正确。
C.蜗牛属于软体动物,身体柔软,体外有贝壳,可以保护柔软的身体,壳不会妨碍蜗牛的运动,不会对生存繁衍不利,故C错误。
D.蜗牛的足内腺体会分泌黏液,可减少足与地面的摩擦,故D正确。
故选C。
5. 下列动物中,属于鱼类的一组是( )
①海参 ②海马 ③章鱼 ④鲸 ⑤鲨鱼 ⑥中华鲟 ⑦海豚 ⑧甲鱼
A. ①③⑤⑦B. ②④⑥⑧C. ②⑤⑥D. ③⑤⑧
【答案】C
【解析】
【分析】鱼类的特征有生活在水中,鱼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减少水的阻力,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
【详解】①海参属于棘皮动物;③章鱼属于软体动物;④鲸属于哺乳动物;⑦海豚属于哺乳动物;⑧甲鱼属于爬行动物;而②海马、⑤鲨鱼、⑥中华鲟都属于鱼类,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6. 下列动物与其气体交换的器官搭配中,正确的是( )
①蚯蚓—体壁 ②鳙鱼—鳃 ③家鸽—气囊 ④大鲵—鳃和皮肤 ⑤兔—肺
A. ①②⑤B. ①③⑤C. ②③⑤D. ①③④
【答案】A
【解析】
【分析】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包括两层意思:一定的结构产生与之相对应的功能;任何功能都需要一定的结构来完成。不同动物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部位是不同的,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用肺或气管呼吸;生活在水中的动物,一般用鳃呼吸。
【详解】①蚯蚓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氧气先溶解在体壁的黏液里,然后渗透到体壁内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体壁排出体外;因此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①正确。②鳙鱼属于鱼类,其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鳃的鳃丝中密布毛细血管,当鳙鱼张口吞水,水经过鳃丝时,溶解在水中的氧气就会进入鳃丝中的毛细血管,同时毛细血管中的二氧化碳就会进入水中,然后通过鳃盖后缘排出体外,完成气体交换,适于在水中呼吸,②正确。③家鸽属于鸟类,体内有气囊,在飞行过程中吸气和呼气时气体都经过肺、都能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而气囊没有气体交换的作用,③错误。④大鲵属于两栖动物,发育为变态发育,幼体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但肺不够发达,需要皮肤辅助呼吸,④错误。⑤兔属于哺乳动物,用肺呼吸,⑤正确。由此可见,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7. “生物体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是重要的生物学观点,下列叙述与之不相符的是( )
A. 蜥蜴体表有角质的鳞片,起到保护作用
B. 燕鸥体温恒定,有利于其空中飞行生活
C. 天牛体表有外骨骼,能防止体内水分散失
D. 家兔有门齿和臼齿的分化,提高摄取食物能力
【答案】B
【解析】
【分析】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否则就会被自然界淘汰。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
【详解】A.蜥蜴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既可以保护身体,又能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从而更好的适应陆地生活,故A正确。
B.燕鸥体温恒定与其空中飞行生活无关,故B错误。
C.天牛属于节肢动物,体表有外骨骼,能防止体内水分散失,故C正确。
D.家兔有门齿和臼齿的分化,能提高摄取食物的能力,故D正确。
故选B。
8. 下列关于“飞行”动物的特征对应不正确的是( )
A. 瓢虫——身体和附肢分节,体表有外骨骼
B. 飞鱼——通过躯干的摆动和鳍的协调短距离飞行
C. 鸬鹚——身体呈流线型,体表被覆羽毛,体温恒定
D. 蝙蝠——前肢为翼,体表被覆羽毛,胎生、哺乳,体温恒定
【答案】D
【解析】
【分析】(1)鱼类的特征有:生活在水中,鱼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2)节肢动物除昆虫外,还包括甲壳类(如虾、蟹)、多足类(如蜈蚣)等。它们的共同特征是: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3)鸟类的主要特征是:有喙无齿,被覆羽毛,前肢特化为翼,长骨中空,心脏四腔,用肺呼吸,有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
【详解】A.瓢虫的体表有外骨骼、身体分节、附肢分节,属于节肢动物,故A正确。
B.飞鱼属于鱼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通过躯干的摆动和鳍的协调短距离飞行,故B正确。
C.鸬鹚属于鸟类,身体呈流线型,体表被覆羽毛,体温恒定,故C正确。
D.蝙蝠属于哺乳动物,体表被毛,胎生、哺乳,体温恒定,故D错误。
故选D
9. 下列动物行为中,对应错误的是( )
A. 蜘蛛织网——学习行为B. 蜻蜓点水——繁殖行为
C. 大雁南飞——迁徙行为D. 猫捉老鼠——取食行为
【答案】A
【解析】
【分析】动物的行为复杂多样,按获得途径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按行为的功能、不同表现可分为觅食行为、贮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领域行为、繁殖行为、节律行为、社会行为等。按照行为的获得途径,动物的行为大致可以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学习行为是动物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行为。
【详解】A.蜘蛛织网是蜘蛛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A错误。
B.繁殖行为是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蜻蜓点水是蜻蜓在水中产卵,属于繁殖行为,B正确。
C.随着季节的变化,生物定期的沿相对稳定的路线,在繁殖地和越冬地(或新的觅食地)之间作远距离移动的过程是迁徙行为。大雁南飞属于迁徙行为,C正确。
D.取食行为是动物通过各种方式获取生存所需的食物的行为。猫捉老鼠的目的取食,属于取食行为,D正确。
故选A。
10. 人体在步行时,小腿运动情况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小腿运动时需多块肌肉参与完成
B. 小腿向后抬高时,股四头肌和腓肠肌同时收缩
C. 股四头肌的两端附着在不同的骨上
D. 肌肉细胞的呼吸作用为运动提供能量
【答案】B
【解析】
【分析】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
【详解】A.小腿运动时需要多块骨骼肌的参与,骨骼肌收缩牵拉骨绕关节活动,A正确。
B.小腿向后抬高时,股四头肌舒张,腓肠肌收缩,B错误。
C.骨骼肌由肌腹和肌腱两部分组成,骨骼肌两端较细呈乳白色的部分叫肌腱,分别附着在相邻的两块骨上,C正确。
D.肌肉细胞的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为运动提供能量,D正确。
故选B。
11. 分析下表中探究动物绕道取食的实验结果,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丙的学习能力最强B. 动物的这种行为只与环境有关
C. 动物的绕道取食是一种学习行为D. 动物越低等,“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多
【答案】B
【解析】
【分析】动物的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不同的动物,学习能力是不同的,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
【详解】A.丙学会绕道取食所经历的尝试与错误的次数最少,所以丙的学习能力最强,故A正确。
B.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受遗传物质控制,动物的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动物的绕道取食是学习行为,因此动物的这种行为与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都有关,故B错误。
C.动物的绕道取食通过生活经验获得的,是一种学习行为,故C正确。
D.动物越低等,“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多,动物越高等,“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故D正确。
故选B。
12. 关于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人为大量捕杀江豚会影响河流生态平衡
B. 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只会破坏生态平衡
C. 随意引进加拿大一枝黄花,会导致生态平衡受到破坏
D. 自然界中的生物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共同维持生态平衡
【答案】B
【解析】
【分析】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在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某些动物数量过多时也会危害植物,如蝗灾等。
【详解】A.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人为大量捕杀某种动物,会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伤害,因为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A正确。
B.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的过程中会帮助植物传粉或传播了种子,对植物也有好处,B错误。
C.由于加拿大一枝黄花在当地没有天敌,随意引进会导致它大量繁殖,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C正确。
D.生态平衡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一个自然生态系统内的生物种类和数量一般是相对稳定的。自然界中的生物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共同维持生态平衡。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就越强,越容易保持生态平衡,D正确。
故选B。
13. 生物防治可以减少农药使用,利于保护环境,下列实例中不属于生物防治的是( )
A. 利用白炽灯诱杀螟虫B. 利用赤眼蜂防治棉铃虫
C. 利用大山雀防治松毛虫D. 稻田养鸭控制蝗虫数量
【答案】A
【解析】
【分析】生物防治是指利用生物来防治病虫害,可分为以虫治虫、以鸟治虫和以菌治虫三大类,它是降低杂草和害虫等有害生物种群密度的一种方法,它利用了生物物种间的相互关系, 以一种或一类生物抑制另一种或另一类生物,它的最大优点是不污染环境,成本低,是农药等非生物防治病虫害方法所不能比的。
【详解】A.利用白炽灯诱杀螟虫,属于物理消灭法,A错误。
B.赤眼蜂把卵产在棉铃虫的卵内,赤眼蜂的幼虫以棉铃虫卵里的营养物质为食物,因而使棉铃虫的卵不能孵化,属于生物防治,B正确。
C.大山雀是松毛虫的天敌,可以利用大山雀防治松毛虫,属于生物防治,C正确。
D.鸭是蝗虫的天敌,可以利用稻田养鸭控制蝗虫的数量,属于生物防治,D正确。
故选A。
14. 下列有关微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微生物个体微小,只能借助电子显微镜观察
B. 微生物结构简单,均属于单细胞生物
C. 细菌和真菌属于微生物
D. 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都是分解者
【答案】C
【解析】
【分析】(1)细菌都是单细胞的,个体十分微小,大约10亿个细菌堆积起来,才有一颗小米粒那么大,只有用高倍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细菌的形态,细菌没有叶绿体,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有机物生活,并把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生活方式是异养,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2)真菌有单细胞的,有多细胞的,与细菌一样,蘑菇等真菌细胞内没有叶绿体,只能利用现成有机物生活。
(3)病毒是一类形体十分微小的生物,形体比细胞小得多,只能用纳米来表示。普通光学显微镜是观察不到病毒的,只有借助于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楚它的形态。病毒结构简单,没有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病毒要是离开了活细胞,通常会变成结晶体。
【详解】A.细菌个体都微小,必须借助显微镜观察,有的真菌较大如蘑菇可以用放大镜观察,病毒必须用电子显微镜观察,A错误。
B.细菌都是单细胞的,真菌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病毒没有细胞结构,B错误。
C.细菌和真菌大都个体较小,都属于微生物,C正确。
D.部分细菌和真菌寄生在人或动植物体内,是生态系统的消费者;部分细菌可以自己制造有机物,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是生态系统的消费者,D错误。
故选C。
15. 下列为人类服务的实例中,不是人类利用病毒的是( )
A. 接种新冠肺炎病毒疫苗B. 给细菌感染的病人注射青霉素
C. 用噬菌体治疗化脓性感染D. 携带基因片段进行转基因操作
【答案】B
【解析】
【分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病毒与人类的关系是有利也有害。
【详解】A.接种用的疫苗是由减毒的、低毒的、灭活的病原体制成的,新冠疫苗是利用减毒的或灭活的新冠病毒制成的;因此,接种新冠肺炎病毒疫苗,是利用病毒为人类服务的实例,A不符合题意。
B.利用青霉发酵可以提取出青霉素,青霉属于真菌;因此,给细菌感染的病人注射青霉素,不是利用病毒为人类服务的实例,B符合题意。
C.细菌病毒(噬菌体)寄生在细菌细胞内,消耗细菌的营养物质,会导致细菌死亡;因此,利用噬菌体治疗化脓性感染,是利用病毒为人类服务的实例,C不符合题意。
D.携带有外源基因的慢病毒载体在慢病毒包装质粒、细胞系的辅助下,经过病毒包装成为有感染力的病毒颗粒,通过感染细胞或活体组织,实现外源基因在细胞或活体组织中表达;因此,携带基因片段进行转基因操作,是利用病毒为人类服务的实例,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6. 下图所示四种生物,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图中,A是细菌,B是真菌(蘑菇),C是病毒,D是涡虫。
【详解】A.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A符合题意。
B.蘑菇属于真菌,有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B不符合题意。
C.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既不是原核生物也不是真核生物,C不符合题意。
D.涡虫属于扁形动物,有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此题关键要掌握图中各种生物是否有细胞核,以此判断。
17. 下列常见的食品与其保存方法搭配不正确的是( )
A. 甜虾——冷冻法B. 黄桃罐头——罐装法
C. 榴莲干——脱水法D. 袋装薯片——烟熏法
【答案】D
【解析】
【分析】因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传统的食品保存方法有盐腌、糖渍、干制、酒泡等。现代的贮存方法主要有罐藏、脱水、冷冻、真空包装、添加防腐剂等。其中防腐剂是指天然或合成的化学成分,用于加入食品、药品、颜料、生物标本等,以延迟微生物生长或化学变化引起的腐败。亚硝酸盐及二氧化硫是常用的防腐剂之一。对于不同的食品特点有不同的贮存出方法。
【详解】A.甜虾通过冷冻法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延长保存时间,故A正确。
B.黄桃罐头是通过高温杀菌工艺杀灭容器内的腐败菌和致病菌,从而使食品能够在室温下长期保存,故B正确。
C.榴莲干利用脱水法抑制细菌、真菌的繁殖,故C正确。
D.薯片是采用了气调包装。在密封袋内充满了氮气或二氧化碳等惰性气体把氧气排出来了。气调包装食品是利用密封前灭过菌,且密封严,细菌不能进入,氧气也不能进入袋内,里面缺少氧气从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故D错误。
故选D。
18. 下列关于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鸟卵中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是卵黄
B. “谁家新燕啄春泥”描述的是燕子的筑巢行为
C. 育雏不是所有鸟类生殖和发育必须经历的
D. 孔雀开屏的目的是为了吸引雌性,是求偶行为
【答案】A
【解析】
【分析】胚盘是卵黄表面中央一盘状小白点,含有细胞核,是胚胎发育的部位。未受精的卵,胚盘色浅而小;已受精的卵的胚盘色浓而略大,这是因为胚胎发育已经开始。鸟类的生殖发育过程:受精卵→胚盘→胚胎→雏鸟→成鸟。因此,鸟卵中能发育为雏鸟的结构是胚盘,胚盘是鸟卵中最重要的部分。
【详解】A.结合分析可知,鸟卵中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是胚盘,A错误。
B.在生殖季节,动物都有各自的繁殖方式,鸟类的生殖生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谁家新燕啄春泥”反映了燕子的筑巢行为,筑好巢再育雏,B正确。
C.鸟类的生殖一般要经历6个过程,即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其中所有鸟类都要经历的阶段有3个,即求偶、交配、产卵,不一定具有的行为是筑巢、孵卵、育雏,如杜鹃,C正确。
D.孔雀开屏是雄孔雀吸引雌孔雀的求偶行为,属于繁殖行为,D正确。
故选A。
19. 右表为几种名字中带虎字的动物资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虎鲸体表有鳞片,用鳃呼吸B. 豹虎与东北虎都是用肺呼吸
C. 蜂虎大多有一对触角、两对翅D. 表中与东北虎亲缘关系最近的是虎鲸
【答案】D
【解析】
【分析】生物的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生物所属的分类等级越大,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多,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远,共同特征越少;生物所属的分类等级越小,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少,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越多。
【详解】A.虎鲸属于哺乳动物,生活在水中,体表没有鳞片,用肺呼吸,故A错误。
B.豹虎属于节肢动物,用气管呼吸;东北虎属于哺乳动物,用肺呼吸,故B错误。
C.蜂虎属于鸟类,不属于昆虫,没有一对触角,但有一对翅膀,故C错误。
D.与东北虎亲缘关系最近的是虎鲸,它们都属于哺乳纲,故D正确。
故选D。
20. 将海带、肾蕨、卷柏归为一类,把玉米、大豆、银杏归为一类。这种分类依据是( )
A. 植株高度B. 水生或陆生
C. 是否用种子繁殖D. 有无根茎叶的分化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植物种子的有无和繁殖方式的不同一般把植物分成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孢子植物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详解】A.海带、肾蕨、卷柏、大豆植株都比较矮小,玉米植株比较高大,银杏植株高大,故A不符合题意。
B.肾蕨、卷柏、玉米、大豆、银杏都属于陆生植物,海带属于水生植物,故B不符合题意。
C.玉米、大豆、银杏都用种子繁殖后代,属于种子植物;海带、肾蕨、卷柏都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故C符合题意。
D.海带没有根、茎、叶的分化,肾蕨、卷柏、玉米、大豆、银杏都有根、茎、叶的分化,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1. “月月叶换叶,年年根生根”是白居易描写莲的诗句,下列生殖方式与此不同的是( )
A. 种植番茄种子长出番茄幼苗B. 剪取月季枝条扦插到土壤中
C. 蟹爪兰嫁接到仙人掌上D. 用带有芽眼的马铃薯块茎繁育出新植株
【答案】A
【解析】
【分析】(1)有性生殖是指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无性生殖的关键在于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如嫁接、扦插、压条、克隆、组织培养等。(2)“月月叶换叶,年年根生根”描述了莲的一种生殖方式,该生殖方式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属于无性生殖。
【详解】A.向日葵种子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此方式属于有性生殖,与莲的繁殖方式不同,A符合题意。
BCD.“剪取月季枝条扦插到土壤中”“蟹爪兰嫁接到仙人掌上”“用带有芽眼的马铃薯块茎繁育出新植株”都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与诗中描述了莲的繁殖方式一样,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2. 有关家蚕生殖和发育,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 家蚕的发育过程为不完全变态发育
B. 家蚕的幼虫又称为若虫
C. 家蚕与蝗虫的发育过程相同
D. 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
【答案】D
【解析】
【分析】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蚊子、苍蝇、家蚕、菜粉蝶等;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如蟋蟀、螳螂、蝼蛄、蝗虫等。
【详解】AD.家蚕的发育过程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为完全变态发育;期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A错误,D正确。
B.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故幼虫又称为若虫;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故幼虫不能称为若虫,B错误。
C.家蚕与蝗虫的发育过程不完全相同,家蚕属于完全变态发育过程,有蛹期;蝗虫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没有蛹期,C错误。
故选D。
23. 如图表示染色体中蛋白质、DNA、基因之间的关系。则甲、乙、丙依次是( )
A. 基因、DNA、蛋白质B. DNA、基因、蛋白质
C. 基因、蛋白质、DNAD. DNA、蛋白质、基因
【答案】A
【解析】
【分析】染色体是细胞核内的容易被碱性颜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即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能够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的片段叫做基因。
【详解】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能够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的片段叫做基因,因此基因、DNA、染色的关系是:基因<DNA<染色体,所以乙是DNA,甲是基因,而丙和乙是并列关系,应是蛋白质。
【点睛】考查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
24. 下列实例与运用的生物技术匹配正确的一项是( )
A. 豆浆的制作——发酵技术B. 用种子繁殖的大豆——组织培养
C. 多胞胎熊猫的诞生——转基因技术D. 试管婴儿的诞生——体外受精技术
【答案】D
【解析】
【分析】(1)转基因技术就是把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DNA中的生物技术。(2)发酵技术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发酵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大规模的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
【详解】A.黄豆进行研磨后而获得的液体部分就是豆浆,将黄豆磨成豆浆,没有利用发酵技术,故A错误。
B.用种子繁殖的大豆属于有性生殖,故B错误。
C.多胞胎熊猫的诞生属于有性生殖,故C错误。
D.“试管婴儿”的诞生属于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技术,故D正确。
故选D。
25.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己,下列关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做法正确的是( )
①建立自然保护区②建立濒危繁育中心③大力开发旅游资源④禁止一切开发自然资源的活动⑤退耕还林还草
A. ①②③④B. ①②⑤C. ①④⑤D. ①③④⑤
【答案】B
【解析】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有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建立濒危物种的种质库、加强法制和教育管理等。就地保护中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迁地保护是把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
【详解】①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也叫就地保护,①正确。
②濒危繁育中心是保护濒危物种的重要手段,可以人工繁殖和培育濒危物种,增加其种群数量,②正确。
③虽然旅游资源开发可以带来经济利益,但过度开发可能导致生态破坏和生物多样性的减少,③错误。
④完全禁止开发自然资源是不现实的,但需要合理、可持续地开发,以避免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④错误。
⑤退耕还林还草是增加生态系统多样性和稳定性的有效手段,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⑤正确。
可见,①②⑤正确,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 家鸽的结构适于空中飞翔,它的飞行速度快、耐力强,并且具有良好的导航能力,自古以来常被用于通信传书。“信鸽千里飞归老巢”,生物学家和养鸽专家对信鸽的归巢机能作了大量研究。研究表明,信鸽的导航定位与信鸽的嗅觉有关,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家鸽的结构适于空中飞翔,结合图一,请写出两点其适于飞行的结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家鸽适于飞翔,具有独特的呼吸方式,结合图二可知,家鸽体内有发达的[ ]________可辅助[ ]________完成气体交换,提高了对氧气的摄入能力。
(3)为了探究信鸽嗅觉与导航定位的关系,研究人员进行以下实验,木犀草素溶液能麻醉信鸽的嗅觉。请你补充相关实验步骤并回答问题:
步骤1:将2只生长发育生理状况、飞行能力等均相近的信鸽分为甲、乙两组。
步骤2:甲组用木犀草素溶液麻醉信鸽的嗅觉,乙组用 处理。
步骤3:在天气适宜情况下,选择不同距离放飞后,记录归巢时间,计算出归巢速度,将结果绘制成如右图三所示曲线。
①步骤1中,选用的信鸽生长发育生理状况、飞行能力等均相近,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步骤2中,乙组用____________处理。
③据图三,分析曲线可知:
当放飞距离较近时,甲、乙两组归巢速度差异________(“明显”或“不明显”);当放飞距离较远时,甲、乙两组归巢速度差异________(“明显”或“不明显”):这一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为保证本实验更加严谨,请你提出一条改进实验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身体呈流线型等
(2) ①. 5气囊 ②. 3肺
(3) ①. 保持单一变量 ②. 等量的清水 ③. 不明显 ④. 明显 ⑤. 信鸽的导航定位与信鸽的嗅觉有关,而且飞行距离越远,关系越大 ⑥. 实验过程中如果用比较少的信鸽做实验,会存在偶然性,比如信鸽身体状况不好等情况,会干扰实验结果。
【解析】
【分析】(1)家鸽适于飞行的特征:①身体呈流线型,减小空气阻力;②前肢变成翼;③胸肌发达,能强有力地牵引翅膀扇动空气;④骨骼轻、薄,有些骨中空,可减轻体重;胸骨发达,有龙骨突,为发达的胸肌提供附着的场所;⑤食量大,消化能力强;直肠短,能及时排出粪便,减轻体重;⑥用肺呼吸,有气囊辅助呼吸,呼吸一次在肺内进行两次气体交换,可获得充足的氧气。(气囊的作用是:暂时贮存气体,辅助呼吸)图二中,3肺,4气管,5气囊。
(2)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为确保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对影响实验的其他相关因素应设置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
【小问1详解】
结合图一,家鸽适于飞行的特征有:身体呈流线型,减小空气阻力;前肢变成翼;胸肌发达,能强有力地牵引翅膀扇动空气;骨骼轻、薄,有些骨中空,可减轻体重;胸骨发达,有龙骨突,为发达的胸肌提供附着的场所。
【小问2详解】
鸟类特有的呼吸方式叫双重呼吸,原因是有5气囊辅助3肺呼吸,呼吸一次在肺内进行两次气体交换,可获得充足的氧气。
【小问3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实验目的是探究木犀草素溶液能否麻醉信鸽的嗅觉,实验的变量木犀草素溶液,其他条件都相同,目的是保持单一变量。步骤2中,甲组用木犀草素溶液麻醉信鸽的嗅觉,而乙组用等量的清水处理(清水不能麻醉信鸽的嗅觉)作为对照。根据曲线图和题干分析可知,当放飞距离比较近时,鸽子因熟悉环境,所以甲组和乙组的归巢速度差异不明显,但是放飞距离较远时,甲组(麻醉嗅觉)的归巢速度明显低于乙组,而且距离越远,差距越大。由此可以说明:信鸽的导航定位与信鸽的嗅觉有关,而且飞行距离越远,关系越大。本实验中使用的家鸽数量太少,实验过程中如果用比较少的信鸽做实验,会存在偶然性,比如信鸽身体状况不好等情况,会干扰实验结果。所以,选用许多只信鸽进行实验可以避免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
27. 乒乓球被称为国球,我国乒乓球运动十分普及,运动员在赛场上的精彩表现和优异成绩让人引以为傲。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注:[ ]内填序号,横线上填文字)
(1)运动员屈肘抽球时,图甲中[ ]________收缩。肌肉两端的①________(填结构)附着在相邻的骨上,牵拉骨绕关节活动产生动作。
(2)运动主要通过运动系统来完成,运动系统主要由________和肌肉组成。每项运动的完成都是由运动系统在________的调节作用下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同时运动所需的能量,还依赖于____________等系统的参与。
(3)图乙为关节结构示意图,图中[ ]__________把两骨牢固地联系在一起。运动时能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变得很灵活的结构是[____]以及[____]内的有滑液。如果动作剧烈,或用力过猛容易造成脱臼,结合乙图所示分析,脱臼是指[____]从[____]中脱落出来的现象。
【答案】(1) ①. ③肱二头肌 ②. 肌腱
(2) ①. 骨骼 ②. 神经系统 ③. 循环、呼吸和消化
(3) ①. ⑧关节囊 ②. ⑩关节软骨 ③. ⑨ ④. ⑥ ⑤. ⑦
【解析】
【分析】分析图示可知,①肌腱,②肌腹,③肱二头肌,④骨,⑤肘关节,⑥关节头,⑦关节窝,⑧关节囊,⑨关节腔,⑩关节软骨,⑪肱三头肌。
【小问1详解】
当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时,肘部弯曲;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时,肘部伸展。因此,运动员屈肘抽球时,③肱二头肌收缩,⑪肱三头肌舒张。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叫②肌腹、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部分叫①肌腱,肌腱可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
【小问2详解】
运动系统主要是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骨与骨之间通过关节等方式相连形成骨骼。因此,运动系统主要由骨骼和肌肉组成。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其他系统如神经系统的调节。运动所需的能量,有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小问3详解】
关节周围由⑧关节囊包裹着,关节囊把两骨牢固地联系在一起。关节头和关节窝表面覆有一层光滑的⑩关节软骨。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使关节的运动更加灵活。⑨关节腔内有滑液,可以润滑关节软骨,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的运动灵活自如。如果动作不规范,且未进行热身运动的情况下容易造成脱臼,结合乙图所示分析,脱臼是指⑥关节头从⑦关节窝中脱落出来的现象。
28. 下图是五种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图,请据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1)生物甲与生物乙相比,结构上最大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丁中的a是________,图中______也能用这种方式来繁殖后代。
(3)甲、乙、丁共有的细胞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丙和戊都是病毒,与甲乙丁相比,它们结构上最大的区别是__________,仅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科研人员利用病毒研制疫苗时,需要培养病毒,培养病毒所选用的培养基应为______(填字母)。
A.含多种无机盐的营养液 B.植物组织培养基 C.活的鸡胚 D.固体培养基
【答案】(1)无成形的细胞核
(2) ①. 孢子 ②. 乙
(3)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缺一不可)
(4) ①. 无细胞结构 ②. 蛋白质外壳 ③. 内部的遗传物质 ④. C
【解析】
【分析】分析图可知:甲是细菌,乙是酵母菌,丙是病毒,丁是青霉菌,戊是噬菌体(细菌病毒)。
【小问1详解】
甲是细菌,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DNA,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乙是酵母菌,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属于真核生物。因此生物甲与生物乙相比,结构上最大的区别是无成形的细胞核。
【小问2详解】
丁是青霉菌,属于真菌。a是孢子,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发育成新的个体,因此真菌是靠孢子繁殖后代的。图中乙是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真菌,也能通过孢子繁殖后代。
【小问3详解】
甲是细菌,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DNA;乙酵母菌和丁青霉菌都属于真菌,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因此甲、乙、丁共有的细胞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
【小问4详解】
除病毒以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图中丙和戊都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甲是细菌,乙酵母菌和丁青霉菌都属于真菌,它们都有细胞结构。因此图中丙、戊与甲、乙、丁相比,它们结构上最大的区别是病毒无细胞结构。病毒结构简单,没有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这就是它的繁殖(自我复制)。所以,培养病毒所选用的培养基应有活细胞,A含多种无机盐的营养液、 B植物组织培养基、D固体培养基中都没有活细胞,而C活的鸡胚中有活的动物细胞,因此可以用来培养病毒,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9. 亚洲象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是亚洲大陆最大的哺乳动物,主要栖息在亚洲南部的热带雨林、草原,群居生活。依据以下有关亚洲象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原本栖息在云南西双版纳的亚洲象,在“族长”的带领下北迁,象群一路上集体活动,觅食、嬉戏、甚至连睡觉都很有秩序。成年象总是把幼象们围在中间,当警卫象觉察到危险,它会发出吼叫声,象群中其他个体会向声音发出的地方靠拢并把幼象保护在身下。
材料2:幼象们在迁移途中学会了很多生存技能。洗澡时,水分被储藏在皮肤的褶皱中,由于亚洲象没有汗腺,褶皱中的水分在缓慢蒸发过程中会不断带走热量,亚洲象耳朵大,有丰富的毛细血管也增加散热。幼象会跟随成年象找到矿物质丰富的硝塘,维持身体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材料3:历时近17个月,亚洲象群平安回归栖息地,此次迁移的原因较为复杂,研究人员有不同的猜测:一是亚洲象保护区原有的森林生态系统中“高大乔木—灌丛—草地”的林况变得单一;二是栖息地被破坏,食物匮乏。
(1)科研人员全程跟踪监测象群行为的研究方法属于__________法。
(2)幼象在出生前依靠________从母体获取营养。这种生殖及抚育后代的方式有利于提高后代的________。材料一中,警卫象察觉危险后,象群靠拢将幼象保护在身下,从获得途径来看,这种行为属于__________行为。
(3)材料一中,亚洲象皮肤的褶皱,耳朵中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其维持体温的________。幼象跟随成年象寻找硝塘补充盐分。有利于维持体内________的平衡。
(4)结合材料三中的不同猜测,请你运用生物学知识,提出保护亚洲象的合理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观察 (2) ①. 胎盘 ②. 成活率 ③. 学习
(3) ①. 恒定 ②. 水和无机盐
(4)合理规划森林植被状况;退耕还林,将生活在亚洲象栖息地人迁出,减少人为干扰;扩大亚洲象保护区等。
【解析】
【分析】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哺乳动物还具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能够灵敏地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对环境的复杂多变及时作出反应。
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动物的行为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另一类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为学习行为。
【小问1详解】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科研人员全程跟踪监测象群行为的研究方法属于观察法。
【小问2详解】
哺乳动物胎儿生活在子宫内的羊水中,通过胎盘和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胚胎在母体子宫里发育成胎儿,胎儿从母体生出来,这种生殖方式为胎生。刚出生的幼体只能靠母体乳腺分泌的乳汁生活为哺乳。胎生哺乳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特征,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材料一中,警卫象察觉危险后,象群靠拢将幼象保护在身下,从获得途径来看,这种行为是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学习而获得的学习行为。
【小问3详解】
亚洲象属于哺乳动物,哺乳动物大都具有体温恒定的特点。亚洲象没有汗腺,褶皱中储存的水分缓慢蒸发过程中不断带走热量,有利于其维持体温的恒定。幼象跟随成年象寻找硝塘补充盐分,有利于维持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小问4详解】
保护生物多样性就要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所以对于保护亚洲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合理规划森林植被状况;退耕还林,将生活在亚洲象栖息地的人迁出,减少人为干扰;扩大亚洲象保护区等。
30. 斑马鱼,因其体表有暗蓝色和银色的类似于斑马一样的条纹而命名,是一种受欢迎的淡水热带鲤科鱼类,体表有条状纹和豹状纹两种斑纹(用E、e表示),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是25对。请根据资料和下表回答提问。
(1)斑马鱼是一种常见的热带鱼类,生殖过程与两栖动物相似,进行________受精。斑马鱼每次产卵约200枚,一生产卵数千枚,斑马鱼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______。
(2)斑马鱼的条状纹和豹状纹在生物学上称为____________;B组亲代全为条状纹,子代出现了31尾豹状纹,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__。
(3)根据表中______组实验结果,可推断____________是隐性性状。
(4)A组子代条状纹与亲代条状纹基因组成相同的概率是________,B组亲代的条状纹斑马鱼基因组成分别是__________。
【答案】(1) ①. 体外 ②. 25条
(2) ①. 相对性状 ②. 变异
(3) ①. B ②. 豹状纹
(4) ①. 100% ②. Ee、Ee##Ee和Ee
【解析】
【分析】 (1)遗传是指亲子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在性状上的差异。
(2)生物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3)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
【小问1详解】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主要是在水中完成的,所以两栖动物属于体外受精。由于斑马鱼是一种常见的热带鱼类,生殖过程与两栖动物相似,因此也是进行体外受精。斑马鱼体细胞中的染色是25对,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染色体数目会减少一半,所以斑马鱼生殖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25条。
【小问2详解】
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因此斑马鱼体表的条状纹和豹状纹是一对相对性状;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在性状上的差异,组Ⅱ中亲代斑马鱼均为条状纹而后代出现了豹状纹,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变异。
【小问3详解】
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所以,根据表中的第B组实验结果,可以推断斑马鱼花纹的条状纹是显性性状,豹状纹是隐性性状。
【小问4详解】
根据表中的A组可知,亲代的性状分别是条状纹和豹状纹,条状纹为显性性状,由显性基因E控制,豹状纹是隐性性状,由隐性基因e控制,则豹状纹鱼的基因组成是ee,子代豹状纹鱼的基因ee,一个来自父本,一个来自母本,因此亲代条状纹鱼的基因组成一定是Ee,遗传图解如下:
通过遗传图解可知,后代条状纹鱼基因组成为Ee,因此后代条状纹鱼与亲代的条状纹鱼的基因成相同的概率是100%。
根据(3)小问推断可知:条状纹为显性性状,由显性基因E控制,豹状纹是隐性性状,由隐性基因e控制,B组后代豹状纹鱼的基因组成是ee,豹状纹鱼的这一对基因组成为ee, 一个来自父本,一个来自母本,而亲代的性状都是条状纹,因此亲代条状纹鱼的基因一定为Ee和Ee。遗传图解如下:
动物种类
甲
乙
丙
完成取食前的尝试次数
51
28
4
中文名
门
纲
目
科
东北虎
脊索动物门
哺乳纲
食肉目
猫科
蜂虎
脊索动物门
鸟纲
佛法僧目
蜂虎科
豹虎
节肢动物门
蛛形纲
蜘蛛目
蝇虎科
虎鲸
脊索动物门
哺乳纲
偶蹄目
海豚科
组别
亲代
子代
A
豹状纹×条状纹
豹状纹(59尾)、条状纹(61尾)
B
条状纹×条状纹
豹状纹(31尾)、条状纹(93尾)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白鹤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卷,共6页。
这是一份湖南省株洲市醴陵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共2页。
这是一份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