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内蒙古乌海市第六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二次临模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769876/0-171640077614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届内蒙古乌海市第六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二次临模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769876/0-171640077618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届内蒙古乌海市第六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二次临模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769876/0-171640077622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届内蒙古乌海市第六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二次临模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769876/1-171640078365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届内蒙古乌海市第六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二次临模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769876/1-171640078368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届内蒙古乌海市第六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二次临模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769876/1-171640078370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届内蒙古乌海市第六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二次临模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类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B 11 C 12 N 14 O 16 F 19 Na 23 S 32 K 39 Ca 40 Fe56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工业上从海水中提取溴,需经过化学变化才能获得
B. 国产大飞机C919使用了氮化硅新型高分子材料
C. 油脂在人体内水解为氨基酸和甘油被人体吸收
D. 燃煤中加入氧化钙可以城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答案】D
【解析】
【详解】A.从海水中提取溴,元素由化合态转化为游离态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实现,A错误;
B.氮化硅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不属于高分子材料,B错误;
C.油脂在人体内的水解产物为高级脂肪酸和甘油,C错误;
D.氧化钙是碱性氧化物,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D正确;
故选D。
2. 伏马菌素是一种酶菌毒素,主要污染粮食及其制品,并对某些家畜产生急性毒性及潜在的致瘫性,已成为继黄曲霉毒素之后的又一研究热点。下面有关伏马菌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式为B. 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面
C. 与酸碱均能发生反应D. 不能发生分子内的取代反应
【答案】C
【解析】
【详解】A.根据伏马菌素的结构简式可知,其中含有14个O原子,A错误;
B.伏马菌素分子含有3个以上的饱和原子,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B错误;
C.伏马菌素分子含有氨基、酯基能与酸反应,含有羧基、酯基能与碱反应,C正确;
D.伏马菌素分子中含有羧基、羟基,能发生分子内的取代(酯化)反应,D错误;
故答案选C。
3. 在实验室,从叔丁醇)和浓盐酸制备2-氯-2-甲基丙烷(,熔点:-25.4℃,沸点:50.7℃)所得混合液中提取产品的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洗1”的主要目的是除去盐酸
B. “操作1”和“操作2”的名称均为分液
C. “操作3”中CaCl2不能用碱石灰代替
D. “操作4”中用到的仪器是分液漏斗
【答案】D
【解析】
【分析】结合图示可知,叔丁醇与浓盐酸常温搅拌反应可得2-甲基-2-氯丙烷与H2O,向有机相中加入饱和NaHCO3溶液洗涤,由于有机物2-甲基-2-氯丙烷的密度小于水,分液后获得上层有机相,有机相中加入少量无水CaCl2干燥,蒸馏即得有机物2-甲基-2-氯丙烷。
【详解】A.混合液中含有盐酸,故用饱和溶液除去,A正确;
B.“操作1”和“操作2”的名称均为分液,B正确;
C.用碱石灰代替,会导致2-氯-2-甲基丙烷水解,C正确;
D.“操作4”中涉及操作为过滤,用不到分液漏斗,D错误;
故选D。
4. 如图为处于同一短周期的主族元素W、X、Y、Z组成的化合物。已知Z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X原子核外电子数的一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X>YB. 原子半径:X>Y>Z
C. W、X、Y的氧化物均与水反应D. Z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一定为强酸
【答案】B
【解析】
【分析】W、X、Y、Z为同一短周期元素,结合图示可知,X形成4个共价键、Z形成1个共价键,则X位于第ⅣA族、Z位于第ⅦA族,且Z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X核外电子数的一半,Z最外层7个电子,X原子核外有14个电子,则X为Si元素,Z为Cl元素;该阴离子中Cl元素为-1价、X元素为+4价,根据化合价的代数和为-1价可知,Y为-3价,则Y为P元素;W形成的离子带有1个单位正电荷,位于第三周期ⅠA族,则W为Na元素,以此分析解答。
【详解】A.由分析可知,X为Si,Y为P,已知非金属性P>Si,故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PH3>SiH4即X<Y,A错误;
B.由分析可知,XSi,Y为P,Z为Cl,根据同一周期从左往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即Si>P>Cl即即X>Y>Z,B正确;
C.由分析可知,W为Na,X为Si,Y为P,SiO2与H2O不反应,Na2O、Na2O2、P2O5均与H2O反应,C错误;
D.由分析可知,Z为Cl,Z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不一定为强酸,如Cl2O对应的水化物HClO为弱酸,错误;
故答案为:B。
5. 科学家结合实验和计算机模拟结果,研究了芳基铁化合物与苯乙烯反应(如下所示)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其中Ph表示苯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g) ΔH
A. 反应的最小能垒(活化能)为1.9kcal·ml-1
B. 可能生成副产物或
C. 只升高温度,反应物有效碰撞几率增大的倍数比生成物的小
D. 恒温条件下,只向平衡体系中充入一定量,再次平衡后气态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增大的倍数不同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图可知,反应的最小能垒(活化能)为,A正确;
B.由总反应可知,反应实质是苯乙烯中乙烯基的1个氢原子被芳基铁化合物中的苯基取代,则产物除了和,还可能生成副产物或,B正确;
C.反应物能量高于生成物能量,反应放热,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但逆反应速率增大的倍数大于正反应速率增大的倍数,则反应物有效碰撞几率增大的倍数比生成物的小,C正确;
D.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反应前后体积不变,故只向平衡体系中充入一定量,再次平衡后气态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增大的倍数相同,D错误;
故选D。
6. 我国科研人员利用电化学原理,设计如图转化装置,将脱除SO2的反应与制备H2O2反应相结合。已知在电场作用下,双极膜中间层的H2O解离为OH-和H+,并向两极迁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电极a的电势比电极b的低
B. 装置工作时,每制备1mlH2O2,消耗2mlSO2
C. 电极b的电极反应式为
D. 装置工作时,双极膜中H+向电极b移动
【答案】B
【解析】
【分析】二氧化硫端: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根离子,再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硫酸根离子,a为负极,其电极反应为:;氧气端:氧气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与氢离子结合生成过氧化氢,b为正极,其电极反应为;总反应为:;
【详解】A.a为负极、b为正极,电极a的电势比电极b的低,A正确;
B.由电子守恒可知,,则每制备1mlH2O2,消耗1mlSO2,B错误;
C.氧气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与氢离子结合生成过氧化氢,其电极反应为,C正确;
D.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故装置工作时,双极膜中H+向电极b移动,D正确;
故选B。
7. 25℃时,难溶物M(OH)3和R(OH)2形成的饱和液中或与p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设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单位为ml·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5℃时,c点时的R(OH)2溶液为饱和溶液
B. 向M(OH)3饱和溶液中加入盐酸可使a点变到b点
C. pH=8时,M(OH)3的溶解度为
D. 浓度均为0.1ml/L的M3+和R2+,调节pH,当M(OH)3开始沉淀时,有R(OH)2沉淀生成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图知,点点时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故A错误;
B.加入盐酸,溶解,浓度增大,应是点变到点,故B错误;
C.由图知,时,即,故C错误;
D.当开始沉淀时,溶液中,此时,有沉淀生成,故D正确;
故选D。
三、非选择题:共174分。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都必须作答。第33~38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
8. 以湿法炼锌厂所产的钴锰渣(主要成分为,含少量等)为原料回收制备的工艺如下:
已知常温下,;
回答下列问题:
(1)“酸浸”时其中,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滤渣1中的硫酸盐是___________。
(2)“除铁”时,生成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除铜锌”时,主要以___________[填“”或“”]形式除去,其原因是___________(反应平衡常数视为反应完全,根据已知信息,写出推理过程)。
(4)“滤渣3”中含有MnO2,写出“除锰”时生成Mn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5)P204、P507对金属离子的萃取率与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P204萃取”后“萃取液1”进行“反萃取”的目的是___________。
②“P507萃取”时,选择合适的pH范围为___________(填字母)。
A.3~4 B.4~5 C.5~6 D.6~7
【答案】(1) ①. ②. CaSO4
(2)
(3) ①. ②. ,,反应进行彻底,故主要以形式除去
(4)
(5) ①. 从萃取液中反萃取出,减少产品损失 ②. B
【解析】
【分析】钴锰渣(主要成分为 C2O3、CO、NiO、MnO2,含少量 Fe2O3、ZnO、CuO、CaO 等)中加入稀硫酸、K2SO3溶液进行酸浸,所得滤渣1中含有CaSO4;滤液中加入H2O2,将Fe2+氧化为Fe3+,再加入K2CO3调节pH,得到KFe3(SO4)2(OH)6沉淀;滤液1中加入KHS、K2S混合溶液除铜锌,生成CuS、ZnS沉淀;滤液2中加入C(OH)3除锰,生成S、MnO2沉淀;滤液3中加入P2O4萃取,钴镍进入萃取液中,加入硫酸反萃取后与萃余液1合并,再用P5O7萃取,钴进入萃取液中,镍进入萃余液2中;萃取液2中加入草酸进行反萃取,从而获得CC2O4,据此回答。
【小问1详解】
“酸浸”时其CO2O3与K2SO3反应生成和,化学方程式为;由分析知,渣1中的硫酸盐为CaSO4;
【小问2详解】
“酸浸”时,溶于稀硫酸产生,被K2SO3还原为。“除铁”时,用于氧化,K2CO3用于调节pH,可设为1ml,然后再根据“离子守恒”确定的化学计量数,再根据与之间得失电子守恒,确定的系数,此时方程式左右两侧电荷不守恒,利用配平电荷,可知左侧需要补充3个,最终得到“除铁”时,生成的离子方程式为;
【小问3详解】
由于,,反应进行彻底,故主要以形式除去;
【小问4详解】
在酸浸时,MnO2转化为Mn2+,又因产物C元素为+2,可知C(OH)3作氧化剂,可将Mn2+氧化为MnO2,根据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可得出“除锰”时生成MnO2的化学方程式:;
【小问5详解】
①根据流程图,以及图左中钴镍难以利用P204分离开,且反萃取液进入后续获取的分离流程,说明反萃取可得到,从而减少产品损失;
②为了分离,由图右可知选择pH=4~5之间,的萃取率较高,则相对较低,答案选B。
9. 环己酮缩乙二醇(,常温时为液体)常用于日用化学品中,也用作有机合成的中间体。实验室利用环己酮和乙二醇反应可以制备环己酮缩乙二醇,反应原理如下:
实验步骤:
Ⅰ.按图示装置(加热装置已省略),向烧瓶中加入26.7mL(0.3ml)乙二醇、20.7mL(0.2ml)环已酮、35ml苯、5gSnCl2·2H2O(s),加热回流0.75h;
Ⅱ.反应完毕,过滤,回收催化剂;
Ⅲ.将滤液蒸馏,收集174~180℃的馏分,得粗产品环已酮缩乙二醇,粗产品经精馏提纯得产品24.2g。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上述实验药品的用量,圆底烧瓶的最适宜规格为___________(填字母)。
A. 100mlB. 250mLC. 500mLD. 1000mL
(2)苯的作用是___________和带水剂。
(3)当观察到分水器中___________时,打开旋塞B将水放出,当___________时,停止加热,反应完成。
(4)下列仪器在步骤Ⅲ中不需要使用的是___________(填名称)。
(5)若反应物为苯乙酮()和乙二醇,则得到的有机产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6)检验粗产品中是否含有乙二醇的化学方法是___________。
(7)产品的产率为___________(精确到)。
【答案】(1)B (2)作反应溶剂
(3) ①. 水层液面高于支管口 ②. 水层不再增加
(4)蒸发皿、坩埚 (5)
(6)取样品,加入金属钠,没有气体生成,说明不含有乙二醇,若生成气体则含有乙二醇
(7)
【解析】
【分析】该实验的实验目的是利用环己酮和乙二醇反应制备环己酮缩乙二醇,装置中苯的作用是作反应溶剂,同时与水形成共沸物便于蒸出水,冷凝管的作用是冷凝回流苯和水蒸气,分水器的作用是减小生成物的浓度,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提高环己酮缩乙二醇的产率,所以当观察到分水器中水层液面高于支管口时,必须打开旋塞B将水放出;
小问1详解】
向烧瓶中加入26.7mL(0.3ml)乙二醇、20.7mL(0.2ml)环已酮、35ml苯,液体总体积为82.4mL,则选择250mL的圆底烧瓶最适宜;
【小问2详解】
装置中苯的作用是作反应溶剂,使得反应物能互溶增大反应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同时与水形成共沸物便于蒸出水;
【小问3详解】
反应中生成水,当观察到分水器中水层液面高于支管口时,必须打开旋塞B将水放出,当水层不再增加时,说明反应已经完全,停止加热,反应完成;
【小问4详解】
步骤Ⅲ为蒸馏分离过程,需使用酒精灯、冷凝管、蒸馏烧瓶、锥形瓶,无需蒸发皿、坩埚;
【小问5详解】
由反应原理可知,反应中羰基转化为2个醚键,则苯乙酮和乙二醇,则得到的有机产物的结构简式为:;
【小问6详解】
乙二醇含有羟基,能和金属钠生成氢气,故检验粗产品中是否含有乙二醇的化学方法是:取样品,加入金属钠,没有气体生成,说明不含有乙二醇,若生成气体则含有乙二醇;
【小问7详解】
26.7mL(0.3ml)乙二醇、20.7mL(0.2ml)环已酮反应,乙二醇过量,理论上生成0.2ml环己酮缩乙二醇,则产品的产率为。
10. 探究工业脱硫[二硫化碳]对于环境建设意义重大。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和固体的燃烧热分别为。一定条件下,去除烟气中[反应原理为]的___________。一定温度下,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上述反应,下列可以作为达到平衡的判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气体的压强不变 B.平衡常数不变
C. D.容器内气体密度不变
(2)某温度下,将和充入2L和1L的两个刚性容器中,发生反应:,实验测得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如图1所示:
①反应进行到d点时,反应速率___________,该点处,平衡常数___________。
②c点处,的平衡转化率___________。
③若升高温度,在2L的容器中,平衡后的体积分数为0.8,该反应的___________(填“>”“<”或“=”)的平衡转化率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室温下,双核钯化合物催化反应历程如图2所示:
①总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上述反应历程中,没有参与反应
B.上述总反应中,每形成转移电子数为
C.上述反应中,温度越高,反应速率一定越快
D.上述反应历程中,存在键的断裂和形成
【答案】(1) ①. ②. AD
(2) ①. ②. 5 ③. 75% ④. < ⑤. 减小
(3) ①. ②. BD
【解析】
【小问1详解】
CO和固体的燃烧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①、②。①②得。
A.该反应不是等体积反应,随着反应进行,容器内气体压强不断变化,气体压强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A正确;
B.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无法说明反应达到平衡,错误;
C.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2v正(CO)=4v正(SO2)=v逆(SO2),正逆反应速率不相等,反应未达到平衡,错误;
D.由于有固体生成,故随着反应进行气体的总质量不断变化,密度也随着改变,若密度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D正确;
故答案选AD。
【小问2详解】
①容积越大,压强越小,反应速率越慢,则为体积的容器,为体积的容器。对于点,设转化率为,,,解得,反应速率,该点处平衡时的浓度分别为。
②同理,设c点处转化率为y,c点处有,,解得。
③原温度时,容器中,平衡后的体积分数为0.4,若升高温度,在的容器中,平衡后的体积分数为0.8,说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该反应的ΔH<0,CS2的平衡转化率减小。
【小问3详解】
①从图中可知,总反应为。
②
A.水参与物质反应,错误;
B.由总反应可知,每形成,生成0.5mlCO2,转移电子数为8NA,B正确;
C.由于催化剂受温度的影响较大,若温度过高,催化剂失活,速率反而下降,C错误;
D.由图知从Ⅱ到Ⅲ的反应存在的断裂,从Ⅰ到Ⅱ的反应存在Pd-S的形成,D正确;
故答案选BD。
(二)选考题:共45分。请考生从2道物理题、2道化学、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
11. 已发现的高温超导材料按成分分为含铜的和不含铜的。含铜超导材料有铋锶钙铜氧体系、铅锶钇铜氧体系等,不含铜超导体主要是钡镓铋氧体系等。回答下列问题:
(1)钇(Y)的原子序数比大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___________族。
(2)基态铜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
(3)第一电离能:___________(填“>”“<”或“=”),其原因是___________。
(4)能与和形成络合物。键角:___________(填“>”或“<”),的配位数为___________,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___。
(5)一种高温超导材料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该立方晶胞参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
①晶体最简化学式为___________。
②晶体中与最近且距离相等的有___________个。
③该晶体的密度为___________。
【答案】(1)ⅢB (2)3d104s1
(3) ①. > ②. 氧、硫为同一主族,氧原子半径小于硫,氧原子核对核外电子吸引力更大
(4) ①. < ②. 6 ③. 正四面体形 ④. sp3
(5) ①. KCaB6C6 ②. 8 ③.
【解析】
【小问1详解】
铁为26号元素,钇(Y)的原子序数比大13,则Y为39号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ⅢB族。
小问2详解】
基态Cu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价电子排布式为3d104s1;
【小问3详解】
氧、硫为同一主族,氧原子半径小于硫,氧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力更大,更难失去电子,故第一电离能:>;
【小问4详解】
和的中心原子均为sp3杂化,但是水分子中存在2对孤电子对、氨分子中存在1对孤电子对,孤电子对与成键电子对之间的斥力大于成键电子对之间的斥力,使得键角:<;中和4个氨分子、2个水分子配位,配位数为6,的中心原子Cl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为sp3杂化,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形;
【小问5详解】
①据“均摊法”,晶胞中含个K、1个Ca、个B、个C,则晶体最简化学式为KCaB6C6。
②晶体中钾位于顶点、钙位于体心,则与最近且距离相等的有8个。
③结合①分析可知,该晶体的密度为。
[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
12. 依折麦布(M)是一种降血脂药,用来治疗高胆固醇血症。其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G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
(2)M中手性碳原子的数目为___________。
(3)C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E→F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
(4)A的核磁共振氢谱中有___________组峰,面积之比为___________。
(5)G可由有机物与反应制备,另一产物为,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6)符合下列条件的D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____种(不含立体异构),其中谱检测表明,分子中有4种不同环境的氢原子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a.除苯环外无其他环;b.能使溴水褪色;c.含,且与苯环直接相连。
【答案】(1)羟基 (2)3
(3) ①. ②. 加成反应
(4) ①. 2 ②. 1:2
(5)+
(6) ①. 19 ②.
【解析】
【分析】由A和B反应生成C,结合F的结构,判断二者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的结构为, C与D反应生成的E结构为,E与H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F。
【小问1详解】
由G的结构为,可知其含氧官能团为羟基;
故答案为:羟基;
【小问2详解】
M结构为,其中标注的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共有3个手性碳原子;
故答案为:3;
【小问3详解】
由上述分析可知,C结构为;由E结构、F结构可知,为加成反应;
故答案为:;加成反应;
【小问4详解】
由A的结构可知,A结构中有2种H,核磁共振氢谱中有2个峰,峰面积之比为2:4=1:2;
故答案为:2;1:2;
【小问5详解】
由G的结构可知,有机物结构为,则反应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小问6详解】
D为,分子式为,能使溴水褪色说明含有碳碳双键,含,且与苯环直接相连,说明苯环有2取代基或3取代基。若为3取代,3个基团为、、,其中、位置有,则位置有10种;若为2取代,另一个基团为(或或),与位置分别处于邻、间、对,共9种;综上所述,同分异构体共有19种;
其中谱检测分子中有4种不同环境的氢原子的结构简式为;
故答案为:19;。
2024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高三下学期三模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高三下学期三模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高三下学期三模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2024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高三下学期三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