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一模块自然地理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第10讲气压带和风带课件
展开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1.三圈环流的成因(以北半球为例)
2.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与成因(以北半球为例)(1)气压带。
[名师解惑] “<”号法识记风带的分布全球风带可以利用“<”巧记,即风向右偏的位于北半球,风向左偏的位于南半球,如下图所示:
[自主探究] 1.受信风(带)影响的地区一定降水稀少吗?[提示] 不一定。信风性质上是干燥的,受其影响一般降水稀少;但如果信风从海洋上经过,将会含有大量的水汽,遇到地形的抬升作用,就会形成丰富的地形雨。
3.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规律(1)移动原因:_________________的南北移动。(2)移动规律:在北半球,与二分日相比,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是夏季____________,冬季____________。
二、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1.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1)成因:北半球的陆地面积____________,而且海陆相间分布,海陆热力差异大。(2)分布。
2.南半球气压分布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纬向分布的气压带比北半球明显,特别是南纬30°以南的地区,气压带基本上呈__________分布。3.季风环流(1)含义:一年中盛行风向随__________有规律地变换。
三、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1)低压带控制的地区,盛行______________气流,水汽容易凝结,降水______________,气候湿润。(2)高压带控制的地区,盛行______________气流,水汽不易凝结,降水______________。其中,暖高压控制的地区气候____________,冷高压控制的地区气候____________。
2.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气流,气温__________,水汽容易凝结,降水较__________。(2)从高纬度流向低纬度的气流,气温__________,水汽不易凝结,降水较__________。(3)从海洋吹向陆地的气流,水汽充沛,降水较______________。(4)从陆地吹向海洋的气流,水汽稀少,降水较______________。
3.气压带和风带的交替控制对气候的影响
四、世界气候类型与自然景观1.世界气候类型(1)影响气候的自然因素:太阳辐射、____________、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
(2)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自主探究] 2.怎样区分亚热带的两种气候类型?[提示] ①从雨热组合状况: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雨热同期;地中海气候雨热不同期。②从地理位置: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分布在大陆东岸;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大陆西岸。③从植被类型: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的植被类型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中海气候的植被类型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2.气候与自然景观(1)__________是影响自然景观的重要因素。(2)主要案例。
素养能力1 气压带和风带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2022·广东选择考)某研究机构统计了50°N以北地区1979—2016年发生的所有气旋,并将中心气压值最低的前5%的气旋定义为超强气旋。下图示意该地区1979—2016年超强气旋总频数空间分布。影响图中北大西洋地区超强气旋生成的气压带、风带主要是( )①副极地低气压带 ②副热带高气压带③极地东风带 ④盛行西风带 ⑤东北信风带A.①③④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②④⑤
【破题思路】 从图中可知,在北大西洋中,超强气旋频数最高的位置出现在__________________之间。副极地低气压带位于________________附近,与超强气旋频数最高的位置接近。副热带高气压带位于________________附近,并不在超强气旋频数最高的位置附近。极地东风带与盛行西风带分别位于______________两侧,与超强气旋频数最高的位置较为接近。东北信风带位于____________地区,位置差异明显。
1.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
气压带、风带的判读(1)读纬线,辨气压带和风带①0°纬线附近为赤道低压带。②30°纬线附近为副热带高压带。③60°纬线附近为副极地低压带。④南北纬90°附近为极地高压带。⑤0°~30°纬线之间的风带为信风带。⑥30°~60°纬线之间的风带为盛行西风带。⑦60°~90°纬线之间的风带为极地东风带。
(2)读风向,辨气压带 ①风由中间向两侧吹的为高压带。如上图中甲为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乙为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②风由两侧向中间吹的为低压带。如上图中丙为北半球副极地低压带,丁为南半球副极地低压带。
2.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受单一气压带或风带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
(2)受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影响而形成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
下图为某区域近地面气压带、风带及 1 013 hPa 等压面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1.据图可以推测( )A.该气压带为赤道低压带B.乙风带夏季向低纬度移动C.该气压带控制下多晴朗天气D.甲、乙风带分别位于不同半球
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该图表示近地面等压线分布,该气压带等压线向上突出,表明该地气压值较高,为高气压带,垂直方向上以下沉运动为主,多晴朗天气,C正确。
2.若甲、乙风带的风向不同且甲纬度较乙低,则图中( )A.乙风带的风向以偏西风为主B.该气压带与甲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C.甲风带自低纬吹向高纬,降水多D.常年受甲风带控制,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甲、乙风带的风向不同且甲纬度比乙低,再结合图可以推测出甲为信风带,乙为西风带,中间气压带为副热带高压带。乙风带以偏西风为主,A正确;副热带高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热带沙漠气候,排除B;信风带由高纬吹向低纬,降水稀少,排除C;常年受西风带控制,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排除D。
素养能力2 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高考北京卷)下图为北半球某日2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hPa)。读图,完成(1)~(2)题。(1)据图推断,( )A.北京风速大,风向偏东南B.甲地可能出现强降水天气C.极地气温低,气压值最高D.热带太平洋洋面生成台风
【破题思路】 据图可知,此时北京等压线较稀疏,风速小,且风向为____风;据等压线数值的递变规律可知,甲地为____中心,盛行____气流,可能出现强降水天气;气压高值区出现在蒙古境内,此时为北半球冬季,而热带太平洋的台风主要生成于夏秋季节。
(2)依据气压分布,该日最接近( )A.冬至 B.小满 C.夏至 D.立秋【破题思路】 据图可知,90°E附近形成高压中心,即____高压强盛,北太平洋洋面为低压中心,即______低压,可判断为北半球__季。
1.北半球陆地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形成(1)成因:由于海陆热力的差异,大陆增温和降温的速度快于海洋,引起海陆气压中心的变化。①冬季大陆降温较快,气温比海洋低,气流下沉,形成高压中心;海洋气温相对较高,气流上升,形成低压中心。
②夏季大陆增温较快,气温比海洋高,气流上升,形成低压中心;海洋气温相对较低,气流下沉,形成高压中心。
(2)分布:不同季节,受海陆热力差异的影响,北半球形成不同的高压或低压中心。①1月:副极地低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切断。
②7月:副热带高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切断。
2.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的比较
下图中①②③④表示气压带,⑤⑥⑦表示风带。读图,完成1~2题。1.下列有关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的判断,正确的是( )A.②—高压带—空气冷却下沉形成B.⑤—低纬信风带—东南风C.③—低压带—冷暖空气相遇形成D.⑥—中纬西风带—西北风
解析:读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示半球是北半球,②是副热带高压带,是高空气流在副热带堆积下沉形成的,A错误。⑤是低纬信风带,北半球盛行东北风,B错误。③是副极地低压带,是冷暖空气相遇暖空气上升形成的,C正确。⑥是中纬西风带,北半球的西风带为西南风,D错误。
2.当图中②气压带分裂成海洋上的高压和陆地上的低压时( )A.武汉可能出现伏旱天气B.孟买吹东北风C.洛杉矶阴雨天气较多D.北京可能出现寒潮解析:由上题分析可知,②是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当该气压带分裂成海洋上的高压和陆地上的低压时,北半球是夏季。武汉此时可能出现伏旱天气,A正确。孟买位于南亚,夏季吹西南风,B错误。洛杉矶位于北半球地中海气候区,夏季炎热干燥,C错误。北京夏季不会出现寒潮,D错误。
下图示意南亚地区夏季和冬季的多年平均海平面气压场(单位:百帕)及盛行风向。据此完成3~4题。3.南亚地区( )①夏季风比冬季风势力强②夏季风由东南信风北移形成③冬季风比夏季风势力强④冬季风由东北信风南移形成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南亚地区夏季等压线比冬季等压线密集,因此风力较大,夏季风势力强于冬季风,①正确,③错误;南亚地区夏季吹西南季风的主要成因是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带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形成西南季风,②正确;南亚地区冬季吹东北季风是因为受海陆热力差异影响,④错误。A正确。
4.与夏季风相比,南亚冬季风与等压线夹角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A.地转偏向力较大B.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大C.气流的湿度较小D.风与地表摩擦力较大解析:地转偏向力大小与当地所处纬度相关,与季节无关,排除A;根据上题分析可知,南亚冬季风势力弱于夏季风,冬季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小,排除B;气流湿度大小对风与等压线夹角影响较小,排除C;冬季时,风与地表摩擦力较大,使其风速减小,与等压线夹角增大,D正确。
素养能力3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1.(2022·天津等级考)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题。智利是首个与我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南美洲国家,并于2019年与我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
从S市和M市中任选一地,说明该地的气候特征,并分析成因。【破题思路】 思路1:S市最冷月均温在0 ℃以上,雨热不同期,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________,冬季________。原因:S市地处30°S~40°S大陆西岸,夏季受__________带控制,降水少,冬季受____影响,从海洋上带来丰富水汽。思路2:M市最冷月均温在0 ℃以上,气温年较差小,各月降水较多且均匀,应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________。原因:M市地处40°S~60°S大陆西岸,全年受____控制,从海洋上吹来,带来丰富水汽;位于安第斯山脉西侧,属于山脉____坡,导致降水多。
【尝试解答】 S市气候特征: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湿润。原因:地处30°S~40°S大陆西岸,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西风影响。或M市气候特征:全年温和多雨。原因:地处40°S~60°S大陆西岸,全年受西风控制;山脉迎风坡降水多。
2.(2022·上海选择考)贵州位于我国地势阶梯的过渡地区,喀斯特地貌广布,地形崎岖破碎,由西南季风和东亚季风影响,形成“多雨少湖”的地域特征。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判断贵州气候类型与自然植被类型。【破题思路】 贵州位于25°N~35°N的亚欧大陆东岸,夏季受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共同影响,冬季受西北季风影响,形成__________气候,发育的典型自然植被是______________林。【尝试解答】 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2)兴义与都匀降水量大,而毕节降水量少,分析降水量差异的原因。【破题思路】 都匀、兴义分别位于从____洋及____洋来的东南季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受到地形抬升,形成大量地形雨,降水量大。毕节位于东南季风、西南季风__风坡,受雨影效应的影响,降水少。【尝试解答】 都匀、兴义分别位于从太平洋及印度洋来的东南季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受到地形抬升,形成大量地形雨;毕节位于东南季风、西南季风背风坡,受雨影效应的影响,降水少。
1.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影响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的判断方法(1)影响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的判断方法。①如果是相距较远的南、北两地,则影响年均温大小的主要因素一般考虑纬度位置。②如果是相距较远的东、西两地,则影响年(日)均温高低的主要因素一般考虑海陆位置(距海远近);如果某地冬温明显偏高,则可能是地形对冬季风起阻挡作用,常考虑地形因素;如果夏温明显偏低,则可能位于海拔较高的山地或高原。
③如果是位于大陆同纬度东、西两岸的两地,则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一般要考虑洋流。④如果是距离较近的两地,气温高低有明显差异,则一般考虑地形因素。
(2)影响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的判断方法。①首先根据经纬度、海陆位置等判断两地所处的气压带、风带位置,即大气环流的不同。②如果是相距较近的两地,降水有明显差异,一般考虑地形(迎风坡、背风坡)的影响。③如果是大陆东、西两岸的两地,除考虑大气环流因素外,一般还要考虑洋流的影响。
2.气候类型的判断(1)根据气候资料判断气候类型。①以“温”定“球”。根据最热月或最冷月以及年气温曲线的形式可以确定南北半球。
②以“温”定“带”。根据最冷月和最热月的月平均气温,判断该地所处的温度带。
③以“水”定“型”。根据年降水量的多少和降水的季节分配状况,结合①②确定气候类型。
(2)根据气候的分布判断气候类型。先根据纬度位置确定已知地点是位于南半球还是北半球(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以及苔原气候只分布在北半球),属于哪个温度带;然后看其海陆位置是位于大陆西岸还是大陆东岸(季风气候分布在大陆东岸),最后将已知地点落实到气候类型图和气候分布模式图上确定其气候类型(见下图,以北半球为例)。
图1为某地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示意图,图2为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1~2题。1.下列关于图示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②地B.O、N两地气候类型相同C.地球自转是气压带移动的根本原因D.甲日可能为夏至日,乙日可能为冬至日
解析:以b高压带为参考,甲日时,b高压带完全位于30°N以北,可能为夏至日;乙日时,b高压带完全位于30°N以南,可能为冬至日,D正确;读图2可知,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①地,A错误;O地终年受盛行西风的影响,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而N地受副热带高压带和盛行西风的共同影响,形成地中海气候,B错误;气压带移动的原因是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根本原因是地球公转,C错误。
2.图2中,与M地气候类型最接近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解析:图1中M地位于赤道附近,全年高温多雨,为热带雨林气候;图2中④地全年高温多雨,为热带雨林气候,D正确。
下图为甲、乙两地气候资料图,据此完成 3~5 题。3.甲地的气候类型是( )A.北半球热带季风气候B.北半球地中海气候C.南半球亚热带季风气候D.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
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甲地最低气温出现在6—7月份,因此该地位于南半球;该地最冷月气温大于20 ℃,因此,该地气候类型为热带,D正确。
4.乙地气候特点是( )A.四季如春,降水稀少B.冬温夏凉,降水均匀C.夏热冬温,干湿分明D.夏热冬寒,全年多雨解析:结合图中信息可知,乙地最热月气温出现在7—8月份,因此该地位于北半球,最冷月气温在0 ℃以上,且全年降水较为均匀,故该地气候类型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温夏凉,降水均匀,B正确。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一模块自然地理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第8讲大气运动课件: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一模块自然地理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第8讲大气运动课件,共4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冷热不均,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2两个方向,形成风的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3章地球上的大气第4讲气压带和风带及其对气候的影响考点3气候与自然景观课件: 这是一份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3章地球上的大气第4讲气压带和风带及其对气候的影响考点3气候与自然景观课件,共5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研清教材·固基础,研析考题·明方向,深化整合·提素能,对点训练·促提升,课堂巩固·即时练,水热条件,热带沙漠,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气候特征的比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3章地球上的大气第4讲气压带和风带及其对气候的影响考点2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课件: 这是一份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3章地球上的大气第4讲气压带和风带及其对气候的影响考点2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课件,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研清教材·固基础,研析考题·明方向,深化整合·提素能,对点训练·促提升,副热带高压,副极地低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