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登鹳雀楼随堂练习题
展开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第一课时古诗二首《望庐山瀑布》。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和课后作业及答案这九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本课是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二级上册第四单元 第一课时古诗二首《 望庐山瀑布 》。《望庐山瀑布》是一篇古诗,是“诗仙”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下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抓住了瀑布的动态美,再现了庐山瀑布的雄壮与美丽,品读全诗,短短28字,“有声有色”“有动有静”“有景有情”,充分体现了诗人浪漫主义的风格。尽情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通过学习本诗能够增强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孩子们已经有二年的学习经历。 而教师不仅要对教材进行分析,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接下来我将对学情进行分析,小学低学段学生活泼好动,大胆且独立,喜欢读书,这首古诗语言琅琅上口,便于记诵。有些同学可能会背,但诗意不一定理解,教师在教学时应适时进行点拨,注意体会诗歌的意境。
【知识与能力】:正确读写本课生字“庐、瀑、疑”,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把握诗的韵律感。【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小组讨论法等方式理解诗歌内容,感受瀑布壮美景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感受瀑布壮美景象。
【教学难点】: 感受诗人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新课标要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课程要通过创设多样性的情境不断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学生参与式的教学模式,采取启发法、讨论法、探究法、情景法等教学方法,配合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好的教学方法能够提高课堂效率,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我将采用诵读法和点拨法相结合的方法。
(一)、激发兴趣 正确读诗。 (课件出示13:庐山风光图) 师:庐山美吗?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庐山的美? 生:烟雾缥缈、绿意盎然、生机勃勃、山青水秀…… 师:是呀!庐山的美是说不尽的,喜欢画画的人来到庐山会情不自禁地拿起画笔;喜欢作诗的人来到庐山更会脱口而出吟诵诗歌。1300多年前,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第二次上庐山时,被庐山瀑布的壮美深深陶醉了,于是写下了一首《望庐山瀑布》,想读读这首脍炙人口的不朽名作吗?(板书:《望庐山瀑布》) 生:想!(学生翻书,迫不及待地小声读起古诗来) 师:请同学们翻开书,大声朗读这首诗,把每个字读正确,每行诗读流利。【设计意图:出示庐山风光图,直观、形象地展现庐山之美,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借助拼音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瀑、布”的韵母都是“u”,以“p”和“b”为声母的两个字易混。注意“照、川”是翘舌音,“烟”是前鼻音。2.边读边想,看自己能读懂哪些,还有什么不懂的? 读准诗的节奏和停顿:(课件出示14)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3.开火车读。 4.点拨评价。
5.出示生字,识记生字zhà lú yān ɡuà chuān pù bù yá照 炉 烟 挂 川 瀑 布 遥 ①源识记:“川”,是象形字,教学时可以出示甲骨文字形对照识记。②形声字构字特点识记:“遥、烟”,“辶、火”分别表意,右半部分表音。③熟字相加的方法识记:“瀑、烟”。
(三)、再读古诗,理解诗意。1、品析“日照香炉生紫烟”。 ( 1).引导:同学们,看图,(课件出示15:香炉峰图):日照香炉生紫烟这是什么地方?(香炉峰)你还看到了香炉峰上有什么?(板书:香炉峰) (峰顶升起的紫色烟雾、陡峭的岩壁、急速直下的瀑布) (2).这一句诗中哪一个字写出了紫烟的美?(生)能说说你的体会吗? (板书:生) ①“生”紫烟的“生”把紫烟写活了,好像源源不断地产生着。 ②“生”紫烟的“生”让我感到庐山好像妈妈,紫烟就是她的宝宝,这些紫烟宝宝调皮地不停挣脱出庐山香炉峰的怀抱。 (你的想象真是别具一格),你还能从这个“生”字里感受到什么? ③太阳出来了,紫烟把庐山唤醒了,鸟儿也开始婉转啼叫,一切都充满了生机,充满了鲜活的生命力。 你能读出生机勃勃的“紫烟”吗?
2、品析“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 ( 1).谁见过瀑布,说一说瀑布是什么样子的?像什么? (瀑布从山崖上飞落下来,像一条白丝带挂在山前。)(课件出示16:庐山瀑布图):遥看瀑布挂前川(2).引导:这是一个怎样的瀑布?(课件出示17:庐山瀑布图):飞流直下三千尺。 从“飞流直下”看出瀑布快、急、猛。从“三千尺”看出瀑布太长了。 2.瀑布的快、急、猛、长带给你们什么样的感受?(板书:快 猛 长) 这瀑布简直太雄伟、太壮观了。
3、品析“疑是银河落九天”。 (课件出示18:银河图,瀑布图):疑是银河落九天。 ( 1).老师和你们一样,被这奔腾飞泻的瀑布深深吸引。站在这瀑布下的李白又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呢? ①他应该陶醉不已。 ②他也许觉得自己到了仙境。 ③他被这壮美的瀑布迷住了,好像不知道究竟是在人间还是在天上。 ( 2).(说得太妙了!老师觉得你的思维火花真灿烂!)你从哪个字能体会到李白的这种心境?(板书:疑) 从“疑”字可以让我体会到。师:“九天”指天极高,表现瀑布之高。“九”不是实指。
3.那这句话应该怎么读呢? (学生自由练习读,努力读出如梦似幻的飘渺感。) 4.李白在庐山的瀑布中陶醉了,我们在李白的诗歌中陶醉了,想跟着老师来读这首《望庐山瀑布》吗?(课件出示19): 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指导朗读,注重节奏韵律,重点把握“生、挂、飞流直下、疑、落九天”)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吟诵。在反复读的过程中背诵这首古诗)
(四)、指导背诵,积累语言。 1.谁会背这首古诗? (指名吟诵,评价朗诵)2.你能从这首诗中体会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①诗人赞美了瀑布的壮美。 ②诗人也抒发了对秀美山川的热爱。(板书:热爱 赞美) 3.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五)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课件出示20)出示生字课件:田字格:照 炉 烟 挂 川1.指导书写:教师在黑板上板演,并让学生伸出手指,跟老师一起比划书写。(提醒学生:注意把握字的上下比例,把字写匀称)“照”上下结构,“昭”窄、大,“灬”宽、扁,“昭”日窄“召”宽,“刀”在右上格,“口”上宽下窄,竖笔在竖中线右侧,顶部在横中线;“灬”上合下开。“挂”左窄右宽,提手旁横笔在横中线上方,“圭”,两“土”分写横中线上下,竖笔垂直对齐,上“土”的底部在横中线。2.学生练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纠正写字姿势。个别作业
(六)、拓展延伸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也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所以在拓展延伸环节我将出示叶圣陶先生的新体诗《瀑布》,以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
(七)、小结作业 语文教学没有明确的终结点,而是引导学生从这个问题走向另一个问题。促使学生将学习延伸到课外,构建起大语文学习观。所以我的作业设计是发挥想象,找出自己身边的美景试着用几句话写一写。
根据二年级的年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出。
古诗二首《望庐山瀑布 》板书 香炉峰 生 快 猛 长 疑 热爱 赞美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立足让学生在玩中学会,在动手中提高技能,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我将继续努力,让我的课堂教学更高效,更精彩。
低年级儿童的语言特点就是形象具体,如何将抽象简练的语言变成学生可以理解的生活语言,如何使抽象概括的文字所代表的客观事物的图像在学生脑海中留下明晰的印象,这是我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一直在思索的一个问题。 在教学中,我通过以下几点来落实。 1.读诗看图,感受诗意。 2.画一画诗,解读诗意。 3.读一读诗,理解作者的诗情。 在抓重点词理解这句古诗,感悟这句诗的非凡意境后,再让学生从“疑”字着重体会诗人的如痴如醉,更能让学生从侧面感受到瀑布的形态美。还是这个“疑”字,让学生真正融进古诗中,融进意境中,感受到诗人激越的创作情绪。 不足之处: 诗歌的朗读范读得还不够,最好能配乐朗读。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地去探索、去实践,争取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九、课后作业。(一)、解释词语生:_____________ 遥:_____________ 三千尺:_____________ 。 (二)、( )香炉 ( )紫烟, ( )瀑布挂( )。
(三)、用自己的话说说“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 生:烟雾冉冉升起的样子。 遥:远远地。 三千尺:形容瀑布很长。(二)、日照 生 遥看 前川 (三)、那奔流直下的水柱从峭壁上一泻千尺,恍惚间好像银河从云端坠落。
2023-2024年部编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第一课时古诗二首《 望庐山瀑布》知识点汇总
知识点:一、作者介绍: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二、译文: 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从远处看去瀑布好似白色绢绸悬挂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怀疑是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三、古诗: 《 望庐山瀑布》 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四、注释:1.香炉:指香炉峰。紫烟:指日光透过云雾,远望如紫色的烟云。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香炉初上日,瀑布喷成虹。”“日照”二句:一作“庐山上与星斗连,日照香炉生紫烟”。2.遥看:从远处看。挂:悬挂。前川:一作“长川”。川:河流,这里指瀑布。3.直:笔直。三千尺:形容山高。这里是夸张的说法,不是实指。4.疑:怀疑。银河:古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九天:一作“半天”。古人认为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九重天,即天空最高处。此句极言瀑布落差之大
五、赏析: 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挂前川” 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 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一笔挥洒,字字铿锵有力。“飞”字,把瀑布喷涌而出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直下”,既写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可以见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势不可挡之状如在眼前。
小学语文妈妈睡了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a href="/yw/tb_c132975_t7/?tag_id=28" target="_blank">妈妈睡了课时作业</a>,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玲玲的画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a href="/yw/tb_c135093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玲玲的画同步达标检测题</a>,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场景歌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a href="/yw/tb_c132969_t7/?tag_id=28" target="_blank">场景歌综合训练题</a>,共3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