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延吉市延边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展开1.考试时间:75分钟。
2.本试卷分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共100分。
3.请将选择题的答案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第Ⅱ卷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否则均不得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洪湖位于湖北省东南部,是典型的浅水湖泊,2000年成为湖北省首家湿地类型的省级自然保护区。野菰是洪湖沿岸呈环带状分布的多年生优势挺水植物。某科研团队对洪湖湿地菰带生物量和碳储量进行实地调查,在调查时选择洪湖湿地核心保护区试验基地和居民岛野菰生长良好的群落为典型样地进行调查采样。下表示意该科研团队调查发现的野菰的现存生物量和现存碳储量。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1. 洪湖沿岸野菰碳储量地下部分均较高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 竖根下扎较深B. 根系庞大稠密C. 根茎全年都有D. 横根延伸较远
2. 导致居民岛野菰生物量高于试验基地的因素是( )
A 水域深度B. 水体营养状况C. 鱼虾数量D. 波浪大小
【答案】1. C 2. B
【解析】
【1题详解】
结合表格信息可知,洪湖沿岸野菰碳生物量地下部分远多于地上部分,原因是根茎全年都有,而地上部分只有生长季才有,因此碳储量地下部分高,C正确;竖根下扎较深、根系庞大稠密、横根延伸较远均不能说明生物量多,因此均不是碳储量地下部分均较高的主要原因,ABD错误。故选C。
【2题详解】
试验基地位于洪湖湿地核心保护区,受人类活动影响小,而居民岛野菰靠近人类活动区,人类活动排放的废弃物(营养物质)进入水体,使水体营养物质更多,野菰生长旺盛,生物量更高,B正确;而水域深度、鱼虾数量和波浪大小均不是导致居民岛野菰生物量高于试验基地的主要因素,排除ACD。故选B。
【点睛】生物量是指某一时间单位面积或体积栖息地内所含一个或一个以上生物种,或所含一个生物群落中所有生物种的总个数或总干重(包括生物体内所存食物的重量)。
“秋延迟”栽培是指在夏季育苗、秋初定植、秋末冬初在保护设施内继续生长发育,产品延迟到11~12月上市供应的栽培方式。近年来,新疆吐鲁番市托克逊县大力推广“秋延迟"栽培,当地建设塑料大棚等栽培保护措施的投入占全部投入的40%;2020年秋,该县“秋延迟”种植率达到了78%。完成下面小题。
3. 托克逊县“秋延迟”栽培可以( )
A. 节省土地成本B. 增加经济收益C. 减少投入资金D. 扩大市场供应
4. 在下列对托克逊县“秋延迟”栽培农户进一步发展提出的建议中,不合理的是( )
A. 发展蔬菜深加工,增加附加值B. 发展网络营销,形成品牌
C. 扩大生产规模,形成规模效应D. 加大资金投入,培育新品种
【答案】3. B 4. D
【解析】
【3题详解】
由材料“当地建设塑料大棚等栽培保护措施的投入占全部投入的 40%”可知,该县“秋延迟”增加了投入资金,提高了土地成本,A、C两项错误,延迟上市导致市场上竞争对手少,产品竞争力强且附加值高,避免了常规时间上市的低价销售,增加了经济收益,B正确;延迟上市不一定带来市场供应的扩大,市场供应与生产规模有关,D错误。故选B。
【4题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发展蔬菜深加工可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A合理;发展网络营销,形成品牌,可以扩大销售市场,B合理;农户扩大生产规模,形成规模效应,可以增加产量,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户的经济收入,C合理,以上都是促进托克逊县“秋延迟”栽培进一步发展的措施,故ABC不符合题意。加大资金投入是该地区农业进一步发展的措施,农户资金不足,不适宜由农户加大资金投入,因此D不合理,故D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秋延迟”栽培主要是利用气候差异,通过技术手段延长作物生长期,提高产量和品质。加大资金投入,培育新品种可能会增加成本,且不一定能适应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反而可能影响原有作物的生长。
梧州市位于广西东部,当地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造就了知名的梧州六堡茶。但茶产业属于轻资产行业,缺乏抵押物,融资困难等成为制约其产业发展的瓶颈。某金融机构为其制订了“碳汇抵质押+碳汇价值保险”的个性化服务方案,有效盘活了茶园丰富的碳汇资产。下图为六堡茶农业碳汇保险机制流程图。完成下面小题。
5. 茶园拥有丰富的碳汇资产,其碳汇价值取决于( )
A. 土地利用方式B. 植被覆盖度C. 地带性植被类型D. 枯落物数量
6. 金融机构在为茶产业做碳汇保险时,主要评估茶园的( )
A 经济价值B. 基础设施C. 生态价值D. 文化价值
【答案】5. B 6. C
【解析】
【5题详解】
茶园拥有丰富的碳汇资产,主要是其植被覆盖率较高,植物的固碳能力强决定的,B正确。土地利用方式和植被类型会影响某地的固碳能力,但也是通过植被覆盖度直接影响固碳能力,A、C错误。枯落物数量由植被覆盖度所决定,且其没有固碳作用,D错误。故选B。
【6题详解】
碳汇指通过植树造林、植被恢复等措施,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体现的是植被等对固碳的“生态价值”,金融机构以其“生态价值”作为保险标的衡量其相应的经济价值,C正确。碳汇保险跟经济价值、基础设施和文化价值关系不大,ABD错误。故选C。
【点睛】碳达峰:某个地区或行业年度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然后经历平台期进入持续下降的过程,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由增转降的历史拐点;碳中和:某个地区在一定时间内人为活动直接和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与其通过植树造林等吸收的二氧化碳相互抵消,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
2023年12月19日至22日,山东半岛部分地区出现“冷流降雪”,降雪量和积雪深度均超过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的历史极值。同时,山东烟台的蓬莱海面出现了罕见的“海滋”奇观。“海滋”是一种类似海市蜃楼的光学现象,当海水与水面的空气层出现较大温差时,光线通过密度不同的大气层发生折射,从而使岛屿等变形,形成奇异而变幻的画面。完成下面小题。
7. “冷流降雪”现象主要发生在山东半岛的( )
A. 偏北沿岸B. 偏南沿岸C. 偏东沿岸D. 各沿岸均可发生
8. 本次“海滋”现象发生条件是( )
A. 较暖气流流经较冷水面B. 静风环境,海洋辐射降温
C. 冷锋过境后,水温高于气温D. 暖锋过境后,暖湿气流冷却凝结
9. 大风吹来时“海滋”消失是因为大风( )
A. 破坏原有大气物理状态B. 带来大雾影响视线
C. 降低了表层海水的温度D. 加剧大气垂直方向的对流
【答案】7. A 8. C 9. C
【解析】
【7题详解】
“冷流降雪”是从极高纬度喷发出来的冷气团遇到相对温暖的水域产生的强降雪现象,就山东半岛而言,冷气团来自北方的高纬地区,山东半岛北侧地处冬季风的迎风坡,受地形抬升,北侧多降雪,所以“冷流降雪”主要发生在其偏北沿岸,其他方向不是冬季风的迎风坡,BCD错误。故选A。
【8题详解】
本次“海滋”现象发生在冬季,冷锋过境后,冷空气占据海面,水温与气温存在较大差异,海面上的空气层产生强逆温,低空海面密度差异较大,阳光折射形成“海滋”,C正确;暖气流流经较冷水面或静风环境,海洋辐射降温都可能形成逆温,但强度有限,不利于“海滋”的形成,AB错误;暖锋过境后海面被暖空气占据,海气温差较小,也不利于形成“海滋”,D错误,故选C。
【9题详解】
大风加剧空气的扰动,导致热量散失,并未破坏原有大气物理状态,A错误;大风不利于雾的形成,B错误;“海滋”的出现主要与垂直方向上的空气密度、气压变化有关,大风降低表层海水的温度,C正确;大风会扰乱原垂直对流,但对流活动强弱及厚度主要取决于近地面气温高低和气温垂直递减率,D错误。故选C。
【点睛】降水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大气环流、海陆位置、洋流、地形、人类活动等。
科雷马河流经俄罗斯东北部永久冻土区,其下游西岸地区广泛发育多边形冻土地貌。该区域每年10月开始冻结,次年5月活动层开始融化,融水成为科雷马河重要补给水源。下图示意科雷马河所在区域地形及多边形冻土地貌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多边形冻土地貌广泛发育在科雷马河下游西岸地区是因为该区域( )
A. 地形平坦B. 气温较低C. 水流缓慢D. 土质疏松
11. 该区域冻土融水补给科雷马河累积量最大值出现在( )
A. 7月B. 8月C. 9月D. 10月
【答案】10. A 11. D
【解析】
【分析】
【10题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科雷马河下游西岸地区海拔较低以平原地形为主,地形平坦,利于多边形冻土地貌的发育,东岸地势起伏较大,不利于多边形冻土地貌发育,A正确;科雷马河下游东西两岸气温差异较小,B错误;水流速度对东西两岸的影响一致,C错误;没有反映土质疏松程度的相关信息,D错误。所以选A。
【11题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该区域每年10月开始冻结,次年5月活动层开始融化,融水成为科雷马河重要补给水源。”可知,每年10月该地开始冻结,5月—10月之前都有融水补给科雷马河,所以累积量最大值出现在10月,D正确,ABC错误。所以选D。
【点睛】在天然条件下,地表物质常常是粗细混杂的。由于石块和土的导热性能不同,因此冻结速度也各不一样。碎石导热率大,就会先冻结,水就会向石块附近迁移并在其附近形成冰,水形成冰后体积就会膨胀,使碎石产生移动,这样粗的物质和细的物质就会产生分离,这种现象科学家们称之为冻融分选作用,因为它就象筛子一样将不同的物质分离。在平缓而又粗细混杂的地表层,经冻融分选作用,泥土和小的岩屑集中在中间,岩块就会被排挤到周边,呈多边形或近圆形,好像有人有意识的将石头成一圈,这种冻土地貌叫作石环。
物种多样性受自然环境复杂程度和物种分化进程的影响。下图示意世界三个区域各纬度区间(每10°为一个区间)凤蝶科蝴蝶的物种数量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 与I、Ⅱ、Ⅲ三个区域相匹配的序号依次是( )
A. ①②③B. ①③②C. ③①②D. ③②①
13. 导致南北纬10°范围内三个区域间凤蝶科蝴蝶物种数量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 岛屿数量B. 陆地面积C. 地形起伏D. 雨林面积
【答案】12. B 13. D
【解析】
【分析】
【12题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Ⅰ为南北美洲,该地赤道附近有全世界面积最大的雨林,生物量大,自然环境最复杂,凤蝶科蝴蝶物种最多,对应①;Ⅱ为亚洲东部和大洋洲,赤道附近有雨林分布,凤蝶科蝴蝶物种量较高,但少于南美洲雨林,对应③;Ⅲ为非洲、欧洲和亚洲西部,北回归线附近为热带沙漠,凤蝶科蝴蝶物种数量较少,对应②,B正确,ACD错误。所以选B。
【13题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Ⅰ、Ⅲ、Ⅱ三地,南北纬10°范围内热带雨林面积依次由多到少,所以凤蝶科蝴蝶物种数量由多到少,D正确;岛屿数量、陆地面积、地形起伏不是影响三地凤蝶科蝴蝶物种数量差异,ABC错误。所以选D。
【点睛】物种的多样性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地理因素、环境因素、生态相互作用、进化过程和人类活动等。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塑造了地球上丰富而多样的生物多样性。
冰川物质平衡又称冰川物质收支,即积累量与消融量的差值,受大气降水(固态、液态水)气温及风等因素变化的影响。下图示意2011-2016年祁连山中段北坡“七一冰川”26个测杆点月平均物质平衡随海拔的梯度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七一冰川”月平均物质为最大正平衡的月份是( )
A. 1月B. 4月C. 7月D. 9月
15. 形成“七一冰川”1月平均物质平衡状态的主要原因是( )
A. 气温低,冰川消融量少B. 冷空气活动频繁,降雪天气多
C. 受风吹雪影响,降雪积累少D. 积雪表面返照率低,消融加剧
16.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该地区冰川物质平衡的变化会导致( )
A. 冰川扩张B. 降水增多C. 雪线上升D. 林线下降
【答案】14. B 15. C 16. C
【解析】
【14题详解】
据图分析,1月份,只有一个测杆点月平均物质平衡明显大于0,多数测杆点月平均物质平衡在0附近;4月份,多数测杆点月平均物质平衡明显大于0;7月份,绝大多数测杆点月平均物质平衡小于0;9月份,约5个测杆点月平均物质平衡大于0,多数测杆点月平均物质平衡在—80到0之间;“七一冰川”月平均物质为最大正平衡的月份是4月份,B正确。故选B。
【15题详解】
材料显示“冰川物质平衡又称冰川物质收支,即积累量与消融量的差值,受大气降水(固态、液态水)气温及风等因素变化的影响”,祁连山中段北坡1月平均物质平衡状态多数小于0或接近0,1月祁连山中段北坡受西北风影响大,单考虑气温低、冰川消融量少则平均物质平衡状态应该大于0,因此这不是主要因素,A错误。若降雪天气多,积累量应该大于消融量,平均物质平衡状态应该大于0,B错误。受风吹雪影响,降雪积累应该较少,C正确。积雪表面返照率高,消融慢,D错误。故选C。
【16题详解】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消融量增加,积累量减少,雪线上升,冰川萎缩,该地区位于中纬度降水可能减少,林线上升,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风吹雪是一种由气流挟带起分散的雪粒在近地面运行的多相流的天气现象,又称风雪流,简称吹雪,俗称白毛风。根据强度的大小等方面分为低吹风、高吹风和暴风雪三类。风吹雪对自然积雪有重新分配的作用,它所形成的积雪深度要比自然积雪厚 3~10倍。雪粒如吹经平坦开阔地面,则风力以摩擦损失为主,能量损失少,雪粒便随风运行并形成各种吹蚀微形态。若吹经起伏变化大的地面,不仅摩擦阻力增大,同时形成因地形(物)局部变化,产生的涡旋阻力,使风速急剧减小,导致雪粒的大量堆积。堆积形态多种多样,如雪檐、雪堤、雪丘、雪舌、波浪式雪堆等。
为减少碳排放,许多国家越来越重视光伏发电,下图为甲国2014年某月的一天电力总需求和电力净需求的变化图(电力净需求量=电力总需求量-光伏发电量)。未来该国将引进中国自动追光技术,让光伏面板始终保持与太阳光线垂直,以提高光能利用效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 甲国可能是( )
A. 美国B. 澳大利亚C. 日本D. 德国
18. 若应用自动追光技术,该日光伏面板( )
A. 日出时朝向东南B. 日落时朝向西北C. 正午时倾角最大D. 正午时朝向正北
【答案】17. D 18. B
【解析】
【分析】
【17题详解】
结合图文材料可知,电力净需求量=电力总需求量-光伏发电量,电力总需求量较高的时间应是该地的白天时间,电力净需求量低时,应是光伏发电量高时,而光伏发电量高时往往是一天中接近正午时刻,结合图中电力总需求量和电力净需求量之间的关系可知,光伏发电量最多的时刻大致位于格林尼治时间12时前后,而四国中与格林尼治时间最接近的是德国,其它三个国家与格林尼治时间相差较大,因此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8题详解】
由图中电力总需求量与电力净需求量线差可知,两条线大致在4时和20时重合,可知该月昼大于夜,直射点位于北半球,若应用自动追光技术,该日光伏面板,日出时太阳方位是在东北,因此应朝向东北,A错误;日落时太阳方位是西北,因此日落时应朝向西北,B正确;正午时太阳高度角最大,光伏面板倾角最小,C错误;正午时太阳在正南方,光伏面板应朝向正南。D错误。故选B。
【点睛】光伏发电的优缺点:优点:1、可再生无枯竭危险;2、安全可靠,无噪声,无污染排放外,绝对干净(无公害);3、不受资源分布地域的限制,可利用建筑屋面的优势;例如,无电地区,以及地形复杂地区;4无需消耗燃料和架设输电线路即可就地发电供电;5、能源质量高;6、建设周期短,获取能源花费的时间短。缺点:1、照射的能量分布密度小,即要占用巨大面积;2、获得的能源同四季、昼夜及阴晴等气象条件有关;3、发电成本高。
读我国煤矿主要分布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 下列关于我国煤矿分布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B. 分布格局总体上是北多南少
C. 地区分布差异较大D. 集中分布在山西、内蒙古等省级行政区
20. 甲地煤炭工业面临的挑战主要有( )
①生态环境治理难度大②产业结构单一③开采力度不足④新能源开发的冲击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
21. 甲地煤炭资源丰富,为了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①大力发展公路运输,提高煤炭外运能力②发展以煤炭为原料的化学工业③延长产业链,增加煤炭产品附加值④建设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
【答案】19. A 20. C 21. C
【解析】
【19题详解】
结合图中信息可知,我国煤炭分布的最主要区域为北方地区,A说法错误;总体上呈现北多南少的格局,B说法正确;地区分布差异较大,C说法正确;山西、内蒙古等省级行政区是我国煤矿的主要分布区,D说法正确。故选A。
【20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位于山西省。山西省煤炭工业面临的挑战主要有,由于长期开采煤炭,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治理难度大,①对;长期依赖煤炭产业,产业结构单一,②对;山西省煤炭开采历史久,开采力度大,③错;近年来,大力进行新能源开发,会对煤炭产业带来冲击强,④对。故选C。
【21题详解】
山西煤炭主要通过铁路外运,公路运输,运量小,运价高,成本高,因此对于将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所起的作用较小,①错;为了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山西省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建设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④对;发展以煤炭为原料的化学工业,②对;延长产业链,增加煤炭产品附加值,③对。故选C。
【点睛】山西能源基地建设
1.目的:充分发挥山西煤炭资源优势,加快山西煤炭的开采和加工转化。
2.措施:
(1)扩大煤炭开采量。形成了大同、平(鲁)朔(州)、西山、沁水、霍西、河东等大型煤炭生产基地。
(2)提高晋煤外运能力。逐步形成了以铁路运输为主、公路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
(3)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一方面,建设坑口电站,使电力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变输出煤为输出电力。 另一方面,发展炼焦业,为冶金工业发展提供能源,并向外输出焦炭。
下图为“黄河干流主要水文站分布和年输沙量比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2. 与多年平均输沙量相比,1987~2015年潼关站输沙量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其以上流域( )
①引水灌溉,减少泥沙下泄
②削山平地,减小坡面径流
③保持水土,减少泥沙流失
④气候变暖,降低暴雨强度
A. ①②B. ①③
C. ②④D. ③④
23. 2016年以后,黄河下游输沙量较中游明显减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地形起伏B. 流域面积
C. 兴修水库D. 水土保持
【答案】22. B 23. C
【解析】
【分析】考查河流的水文特征以及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2题详解】
河流含沙量的影响因素和区域内植被覆盖状况以及流量大小密切相关。与多年平均输沙量相比,1987年至2015年潼关输沙量急剧减小,是因为其上游地区植被覆盖率有所提高,固沙能力增强,水土流失减弱。其次,河流流量相对减少,是因为上游地区引水灌溉,入黄河水量减少,输沙能力减弱,搬运能力减弱,因此,①③正确,选B。输沙量急剧减小主要是人为原因造成的,和气候变暖,暴雨强度降低无关。上游地区并没有削山平地,而且坡面径流减小也不会导致输沙量急剧下降。②④错误。
【23题详解】
从第二附图可以看出,2016年以后黄河下游的输沙量大幅度减少,是因为三门峡、小浪底、花园口、高村、艾山、利津等水文站修建了水库,水库可以拦蓄泥沙,中游地区水库大坝相对较少,因此下游水库拦截泥沙作用更加明显,正确答案选C。下游地区相对于中游地区含沙量减少的主要因素是因为人为因素引起的,而非地形的起伏,地形对输沙量影响不大,A错误,流域的面积大,输沙量也应相对较大,下游地区流域面积大于中游地区,输沙量应该也大,B错误。中游地区水土保持工作较明显,而非下游地区,因此D错误。
【点睛】河流含沙量的影响因素和区域内植被覆盖状况呈负相关,和流量大小呈正相关。
太阳能光热发电是利用太阳辐射的热量加热熔盐物质(盐类熔化后形成的熔融体),然后将热量传导到水中使之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柴达木盆地的德令哈建有我国首个大型光热电站。下图示意德令哈的位置及其周边部分地理事物的分布(图中年太阳辐射量的单位:兆焦/平方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 太阳能光热发电的优势是( )
A. 清洁无污染B. 能源分布集中C. 技术要求低D. 不受气象条件影响
25. 德令哈适合建设大型光热电站,是因为当地( )
①盐类物质多②太阳能丰富③土地价格低④市场需求大⑤基础设施完善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⑤D. ②④⑤
26. 太阳能光热电站可能对该地自然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是( )
A. 引发水土流失B. 伤害途经飞鸟C. 造成气温升高D. 加剧人地矛盾
【答案】24. A 25. A 26. B
【解析】
【分析】
【24题详解】
太阳能是清洁能源,利用太阳能光热发电过程中,产生污染较少或不会产生污染,A正确;太阳能的能源分布相对分散,B错误;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要求较高,C错误;太阳能光热发电受气候条件影响较大,D错误。所以选A。
【25题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太阳能光热发电是利用太阳辐射的热量加热熔盐物质”可知,大型光热电站需要盐类,德令哈盐类物质较多;位于青藏高原,空气稀薄,晴天多,降水少,太阳辐射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土地面积广阔,土地价格低,①②③正确;区域人口较少,市场需求量小,基础设施相对较差,④⑤错误。所以选A。
【26题详解】
太阳能光热电站不会引发水土流失,A错误;太阳能集热板反光,可能误伤途经飞鸟,B正确;太阳能光热电站将热能转换成电能,不会提升地表温度,C错误;太阳能光热电站可以提高区域能源供给,缓解人地矛盾,D错误。所以选B。
【点睛】太阳能光热发电是指:利用大规模阵列抛物或碟形镜面收集太阳热能,通过换热装置提供蒸汽,结合传统汽轮发电机的工艺,从而达到发电的目的。采用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避免了昂贵的硅晶光电转换工艺,可以大大降低太阳能发电的成本。
地处长江口的上海九段沙湿地自然保护区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7. 下列属于九段沙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的是( )
A. 净化水质B. 调蓄洪水C. 涵养水源D. 发展航运
28. 长兴岛附近水域盐度最高的月份是( )
A. 1月B. 4月C. 7月D. 10月
【答案】27. A 28. A
【解析】
【27题详解】
长江河口及以上河段沿岸工业、农业发达,城市众多,生产和生活废水排放量大,九段沙湿地具有净化水质功能,有利于保护河口生态环境,选项A符合题意。图中显示,九段沙湿地位于长江口地区,不具有调蓄洪水的功能,因其为浅滩地区,有可能不利于洪水排泄,排除B。因九段沙湿地位于河口地区,涵养水源已经意义不大,排除C。发展航运不属于生态功能,且九段沙湿地水浅,不利于发展航运,排除D。
【28题详解】
长兴岛附近水域盐度取决于河水与海水的相对运动,河水与海水的相对运动取决于河水流量的大小。冬季长江流域降水少,长江入海径流量最小,长江口水位最低,海水容易侵入到长兴岛,导致盐度最高,选项A符合题意。4月为春季,长江流域气温回升,与北方的寒冷气流经常形成锋面雨、对流雨也开始增多,长江入海径流量增加,长江口水位上升,长兴岛盐度有所降低,排除B。夏秋季长江流域降水丰富,入海流量大,水位高,高盐度海水很难靠近长兴岛,长兴岛盐度低,排除C、D。
墨西哥城位于19°N,在海拔约2250米的盆地中(下图),该市有2000余万人口,3.5万家工厂,约有300万辆汽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9. 墨西哥城每年11月至次年4、5月多发生严重光化学烟雾污染的主要原因是( )
①该期间天气晴朗光照强
②盆地地形,污染气体不易扩散
③汽车尾气和生产、生活废气排放大
④受温室效应影响,多气旋活动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
30. 下列属于缓解墨西哥城光化学烟雾污染合理措施的是( )
A. 炸开南、北两端山地,形成南北通风道,减轻污染
B. 控制城市人口,限制汽车尾气排放,治理工厂废气
C. 大力发展城市道路设施的建设,提高汽车通行能力
D. 污染期间严格禁止私人汽车出行和工厂的生产活动
【答案】29. A 30. B
【解析】
【分析】
【29题详解】
光化学烟雾是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气体在太阳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所致,因此本题应从氮氧化物等的排放、聚集以及较强的太阳辐射方面来考虑。墨西哥城属热带草原气候,每年11月至次年4、5月份为干季,降水少,晴天多。墨西哥城市分布在地势低洼的盆地中,污染物不容易扩散,并且谷地容易出现逆温加剧污染物聚积。人口众多,汽车尾气和生产、生活废气排放大。①②③对,温室效应会导致气温升高,与该光化学烟雾现象没有直接关系。气旋会带来阴雨天气,影响太阳辐射,④错。故选A。
【30题详解】
解决该城市光化学烟雾危害的措施首先应从光化学烟雾的气体来源入手,结合材料可知:控制城市人口,限制汽车尾气排放,治理工厂废气,B正确。炸开南、北两端山地工程量太大,不合理,A错。大力发展城市道路设施的建设,提高汽车通行能力会增加排放量,C不合理。严格禁止私人汽车出行和工厂的生产活动不现实,D不合理。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组主要考查环境污染的相关知识。
第Ⅱ卷(共40分)
二、综合题(共40分)。
3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南迦巴瓦峰是喜马拉雅山东段最高峰,山脉南北坡气候差异显著。南坡沟谷众多,地势坡度相对小,西北坡及北坡地形陡峭,南坡雪线较北坡低。该区多裸露冰川(冰川表面冰碛物少)和表碛冰川(冰川表面多冰碛物)(如图)。表碛冰川表层冰碛物自上而下厚度变化明显。其中X冰川为该区山谷表碛冰川的典型代表,冰川内部多混杂着众多的冰碛物。
(1)分析南迦巴瓦峰南坡雪线相较于北坡低的原因。
(2)推测X冰川自上而下表层冰碛物厚度的变化并说明理由。
(3)表层冰碛物的厚度对冰川的消融具有两面性,尝试做出合理解释。
【答案】(1)南坡为西南风迎风坡,沟谷多,有利于水汽深入,降水多,且坡度小,利于积雪,故雪线低于北坡。
(2)自上而下厚度增加。理由:自上而下冰川消融增多,冰内物质出露增多;冰川消融过程中,山体两侧基岩裸露区扩大,岩石风化形成的松散物质掉落至冰川表面,在重力作用下不断向低海拔处堆积,冰川表碛物厚度渐厚。
(3)当表碛物较薄时,表碛因反照率低,吸收更多太阳辐射而升温,加快下覆冰川消融;当表碛覆盖超过一定厚度,会起到阻热效应(热量向下传递少),进而抑制冰川消融。
【解析】
【分析】本题以“南迦巴瓦峰X冰川分布”为材料设置问题,涉及雪线、冰碛物的变化及对冰川消融的影响等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依据图文材料可知,南迦巴瓦峰南坡雪线相较于北坡低可以从气候和地形两个角度来分析,①气候:南迦巴瓦峰南坡属于迎风坡,受到来自印度洋西南季风带来暖湿气流的影响,降雪量(或降水量)较大,导致雪线较低。而北坡属于背风坡,受冷干气流影响,降雪量较小,雪线较高;②地形:南坡地形较缓,且多沟谷,有利于水汽的深入积雪堆积,雪线较低;而北坡地形陡峭,沟谷少,积雪不易堆积,雪线较高。
【小问2详解】
根据材料中的描述,X冰川为该区山谷表碛冰川的典型代表,冰川内部多混杂着众多的碛物。因此,可以推测X冰川自上而下表层冰碛物厚度的变化是逐渐增厚。理由如下:由于冰川受到太阳辐射自上而下的消融过程中,冰内内物质逐渐出露,融化加快,冰碛物出露增多。同时,随着冰川消融,山体两侧基岩裸露区扩大,在外力作用下,岩石开始风化形成的松散物质,并掉落至冰川表面,受本身重力作用不断向低海拔处进行堆积,从而导致冰川表碛物厚度逐渐变厚,形成冰碛垄和冰碛扇等地貌。
【小问3详解】
表层冰碛物的厚度对冰川的消融具有两面性,主要体现在对冰川反射太阳辐射和对冰川底面的隔热作用上。一方面,当表层冰碛物较薄时,冰碛物的反照率较低,这意味着冰碛物吸收更多的太阳辐射,从而导致冰川消融加速。这是因为冰碛物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会传递给下覆的冰川,使得冰川温度升高,进而加速冰川融化。另一方面,表层冰碛物对冰川底面具有隔热作用,当表层冰碛物覆盖超过一定厚度时,冰碛物的阻热效应开始显现,即热量向下传递减少,这使得冰川消融速度减缓。这是因为厚厚的冰碛物可以起到一定的保温作用,阻止热量向下传递,从而抑制冰川融化。
【点睛】雪线:指在山区降雪能够积累并保存下来的最低海拔高度,也是永久积雪的最低海拔高度。冰碛物:指冰川侵蚀、搬运和堆积的岩石碎屑和土壤等物质。表碛冰川:指冰川表面覆盖着较厚冰碛物的冰川。冰川内部的冰碛层:指冰川内部夹杂的岩石碎屑和土壤等物质形成的层次结构。冰碛垄:指由冰川搬运的冰碛物在冰川两侧堆积形成的长条状地貌。冰碛扇:指由冰川搬运的冰碛物在冰川下游地区堆积形成的扇形地貌。
3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固阳县地处内蒙古高原大青山西段,是我国优质蒙古黄芪种植区。蒙古黄芪夏季生长慢,秋季生长快,萌芽期和幼苗期需充足水分,成年植株喜充足光照,种植周期分为两年和两年半(下图),蒙古黄芪具有较高的药用、食用价值。2022年,固阳县成为“药食同源”试点地区,11家试点企业推出黄芪酒系列、黄芪超细代茶粉等产品。2023年11月,黄芪被列入“药食同源”物质目录。固阳县黄芪深加工产业将成为乡村振兴“新引擎”。
(1)分析固阳县适宜蒙古黄芪种植的自然条件。
(2)与春季播种相比,说明秋季播种对黄芪育苗的益处。
(3)推测黄芪被列入“药食同源”物质目录给固阳县黄芪加工产业带来的变化。
【答案】(1)地处半干旱地区,光照充足,利于成年植株生长;昼夜温差大,利于营养物质积累;秋冬季温度较低,蒸发较弱,水分条件较好;山地广阔,种植空间大;有一定坡度,便于排水,避免渍涝;冬季寒冷干燥,病虫害少,黄芪品质高。
(2)秋季气温降低,蒸发较弱,土壤水分条件较好,满足黄芪萌芽期和幼苗期对水分的需求;秋季播种有苗,种苗生长期更长,利于养分积累;幼苗期经历冬季,气温低,病虫害少。
(3)黄芪种植面积扩大,黄芪加工业原料来源增加;黄芪产品市场需求增长,黄芪加工业规模扩大、产值提高;黄芪产品种类增加,黄芪加工业产业链延长,附加值提高;取得规模效应,黄芪加工业生产成本下降,利润增加;品牌知名度提高,黄芪加工业竞争力增强;黄芪加工业吸纳就业人数增加,对乡村振兴的意义更深远。
【解析】
【分析】本题以固阳县为材料,涉及农业区位因素以及农业发展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地理实践力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成年植株喜充足光照”可知,蒙古黄芪成年植株喜欢充足的光照,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固阳县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地处半干旱地区,降水量较少,光照充足,适宜蒙古黄芪成年植株的生长;当地昼夜温差较大,有利于植物有机质的积累,作物品质较高;当地纬度位置较高,秋冬季气温较低,蒸发作用较弱,水分条件较好;根据材料信息“固阳县地处内蒙古高原大青山西段”可知,该地地处山区,适宜种植蒙古黄芪的面积广阔;山地有一定的坡度,适宜排水,避免涝渍对黄芪的影响;该地冬季气温较低,病虫害不易越冬,病虫害较少。
【小问2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蒙古黄芪夏季生长慢,秋季生长快,萌芽期和幼苗期需充足水分,成年植株喜充足光照,种植周期分为两年和两年半”可知,蒙古黄芪萌芽期和幼苗期需要充足的水分,该地秋季气温较低,蒸发较弱,土壤水分条件较好,能够满足萌芽期和幼苗期黄芪对水分的需求;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秋季播种育苗,种苗的生长期更长,有利于植物有机质的积累,品质更高;秋季播种,黄芪的幼苗期经历冬季,该地冬季气温较低,病虫害较少,对幼苗期植株的影响较小。
【小问3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固阳县黄芪种植面积较大,黄芪产量较高,能够为黄芪加工业提供充足的原料;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黄芪是“药食同源”,黄芪的市场需求量较大,黄芪加工规模不断扩大,产值不断提高;根据材料信息“11家试点企业推出黄芪酒系列、黄芪超细代茶粉等产品。”可知,黄芪深加工产品不断增多,产品种类增多产业链延长,附加值提高;黄芪加工业在固阳县集聚,获取集聚效益和规模效益,降低黄芪加工的成本,利润明显提高;能够提高固阳县黄芪及制品的市场知名度,提高市场竞争力,扩大市场;黄芪加工业能够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促进当地居民就业,提高当地居民经济收入,促进乡村振兴等。
项目
生物量/(kg·m-2)
碳储量/(kg·m-2)
试验基地
居民岛
平均
试验基地
居民岛
平均
地上部分
0.61±0.03
0.89±0.07
0.75±0.14
0.27±0.02
0.39±0.03
0.33±0.06
地下部分
1.30±0.58
1.64±0.04
1.47±0.38
0.57±0.26
0.73±0.02
0.65±0.17
合计
1.91±0.48
2.53±0.38
2.22±0.47
0.84±0.21
1.12±0.17
0.98±0.21
2022-2023学年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延吉市延边第二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延吉市延边第二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答案,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延吉市延边重点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延吉市延边重点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时间,本试卷分第Ⅰ卷,共100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县六中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1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县六中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