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大数据应用调研联合测评(Ⅷ)地理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河北省衡水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大数据应用调研联合测评(Ⅷ)地理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次强降雪产生的原因主要是,05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北省2024届高三年级大数据应用调研联合测评(VⅢ) 地 理
班级 姓名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
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 、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 小题,每小题3分,共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位于昆明圭山国家森林公园半山腰上的某村寨(图1),彝青文化独特,曾是一个偏远落后的 村寨。2019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该村寨被当地政府选为实验点,并依托文旅融合,走
出了一条产业兴旺、和谐美好的发展之路,成为云南山区乡村振兴的典范。据此完成1~2题。
图1
1.该村寨被选为乡村振兴实验点,主要得益于
A. 经济贫困落后 B. 独特民族文化
C.生态环境优美 D. 人口大量流失
2.云南山区实现乡村振兴,应致力于
A. 保护环境,生态宜居 B. 文旅融合,发展旅游
C. 完善设施,生活便捷 D. 因地制宜,产业兴旺
增值电信业务是指利用公共网络基础设施提供附加的电信与信息服务的业务。具体而言, 就是在基本电信业务的基础上用不同的技术、市场策略为客户提供新的电信业务与新的应用,如 互联网数据中心、电子商务以及信息服务等。2024 年我国进一步扩大增值电信业务对外开放, 部分试点地区取消一些业务的外资股比限制。 一家在海南经营跨境数据业务的企业的负责人告 诉记者,扩大外资准入政策,将对他们有切实利好。据此完成3~4题。
昆明准静
地 形 高 度( 米
3.发展增值电信业务的根本目的是
A. 满足广大用户的需求
C. 扩大增值电信业务的影响力
4.材料中的“切实利好”,且体是指使这类企业
B. 促进我国云计算快速发展
D.推动公共网络基础设施完善
①提升行业服务水平 A.①②③
②产品迭代升级 B.①②④
C.②③④
③增加海外合作伙伴
D.①③④
④放开安全监管休
昆明(北纬25°,东经102°41')位于贵阳(北纬26.5°,东经106°)的西南方向,因四季如春而被 人称赞。昆明与贵阳之间有乌蒙山为界,常受昆明准静止锋控制。某年12月26日,昆明突遭暴 雪.其降水量达到50毫米,地面积雪最深达到37厘米。图2为昆明准静止锋沿北纬26°分布位
置频次图。据此完成5~6 题。
图 2
5.本次强降雪产生的原因主要是
A.冷气团水汽充足 B.冷暖气团势力相当
C. 冷气团势力强劲 D. 气流受地形阻挡
6.昆明准静止锋常表现为“白天东移,夜晚西移”,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昼夜风向差异 B.太阳辐射差异 C. 地形地势差异 D.地表植被差异
河北省围填海开发大致分为4个阶段:围海晒盐、围海养殖、港口航运及港口建设。1990— 2015年,河北省围填海总面积达6.21万hm², 未利用面积占比达53.14%,其中计划用于制造业 的未利用面积占比较大。2015年围填区生产总值达296.23 亿元,对全省 GDP 的贡献率达 0.99%,但单位面积经济效益低于邻近省、市。2015年以来,河北省逐渐停止大规模围填海开 发。下表为河北省围填海面积增长状况。据此完成7~9题。
7.据表2000—2015围填海开发主要用于
A. 围海晒盐 B. 围海养殖 C. 港口建设 D. 高新技术产业
8.河北省围填海未利用率高、经济效益较低的主要因素包括
时间/年
围填海面积(hm²)
港口、工业与城镇
盐场
养殖
合计
1990—2000
3430.05
4321.04
10688.18
2000—2010
33631.02
444.32
3658.85
37734.19
2010—2015
8537.37
592.44
4513.94
13643.75
1990—2015
45598.45
3973.84
12493.84
62066.12
①腹地支撑程度不高②基础设施不完善 A.①②③ B.②③④
③海洋污染严重
C.①③④
④ 产业形势低迷
D.①②④
经济发 展功能
生活保 障功能
农业生 产功能
生态保 育功能
冲突
辞
冲突
兼容
协调
经济发 展功能
生活保 障功能
冲突
:
兼容
农业生 产功能
生态保 育功能
兼容
协调
9.针对河北省围填海利用现状,围填海监管要
A. 盘活存量 B.提升增量 C. 严禁开发 D. 扩 大 闲 置 区
城郊乡村处于城乡过渡区,受城市和乡村发展的综合影响,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首要地域。徐 州市铜山区是典型的城郊地域,伴随工业化、美丽乡村建设等,乡村功能逐渐多元化。图3为铜 山区乡村功能间相互作用类型演化。据此完成10~11题。
农业生 产功能
生态保 育功能
经济发 展功能
生活保 障功能
兼容
交。
^
冲突
协调
协调
(a)2009年 (b)2014年 (c)2019年
图3
10.关于铜山区乡村功能相互作用类型说法正确的是
A.2009—2019 年农业生产转型与生活保障功能持续存在协调关系
B.2009—2019 年农田保护红线使经济发展与生态保育呈冲突状态
C.2014—2019 年美丽乡村建设使生态保育和生活保障呈兼容状态
D.2014—2019 年退耕还林政策使生态保育和农业生产呈冲突状态
11.针对生态保育功能、农业生产功能与经济发展功能冲突,下列做法可取的是
①近郊发展以家庭农场为载体的体验农业 ②远郊发展以绿色科技为保证的现代农业
③统筹分类空间用地,优化用地结构 ④完善基础设施,改善乡村居住条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随着全球快速升温,北极地区的地表径流量整体显著增加。研究表明:北极流域径流过程直 接或间接受气侯变化的影响,如降水量的变化、降水相态转化、积雪情势的变化以及多年冻土退 化等。依罗斯北冰洋的6条主要河流(图4)径流量的变化在不同季节存在差异,表现为夏季的 洪峰流量降低,冬季的径流量增加,径流年内分配趋向更加均匀。据此完成12~13 题,
北德维纳河流域 伯朝拉河流域
鄂毕河流域
叶尼塞河流域
勒拿河流域
科雷马河流域
12 .快速升温下的北极径流变化及其驱动机制为
A. 降水量增速小于蒸发量增速导致径流量减小
B.降雪向降雨的相态转变导致冬季径流量减少
C. 积雪融化时间提前导致河流径流峰值延后
D. 冻土退化增强地表水和地下水连通导致径流增加
13.俄罗斯北冰洋的河流夏季径流量降低、冬季径流量增加的原因是
A. 夏季降水增多 B. 夏季气温降低
C. 冬季气温升高 D. 冬季降水减少
构造阶地的形成及形态变化受控于地质构造活动和地理环境变化。图5为长白山区某河流 三级阶地示意图,受两次火山活动及内外力作用影响,不同的阶地表面覆盖了不同时期的火山灰
层。据此完成14~16题。
火山灰X
火山灰Y
火山灰X
阶地 I
河漫滩
阶地Ⅱ
阶地Ⅲ
西
东
图 5
14.阶 地 I 、Ⅱ 、Ⅲ 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A.I、Ⅱ、Ⅲ B.I、Ⅲ、Ⅱ
C.Ⅲ 、Ⅱ 、I D.Ⅱ 、Ⅲ 、I
15.阶地Ⅲ处无火山灰Y 层的主要外力作用为
A. 流水侵蚀 B. 风力沉积
C. 流水沉积 D.风力侵蚀
16. 火山灰 Y 层的形成时间是
A. 阶 地 I 形成之前 B.阶地Ⅱ形成之后
C. 阶地Ⅲ形成之后 D. 阶地Ⅲ形成之前
二、非选择题;共3题,共52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科研人员把青藏高原的冰川分为大陆性冰川、亚大陆性冰川、海洋性冰川。伴随气候 变暖,青藏高原冰川整体退缩,但这种退缩变化却表现出明显的区城差异:处于高原边缘 (如藏东南地区)的海洋性冰川退缩速度最快,而高原腹地的大陆冰川退缩较慢。研究发 现:高原中西部常年受干冷西风影响,风力较大;高原东南部的夏季风是该区域水汽的主要 来源;大风和云量是影响冰川消融的重要因素。图6为近五十年来青藏高原部分地区冰川
退缩形势图。
高三地理 第 4 页 ( 共 6 页 )
图 6
(1)分析大陆性冰川和海洋性冰川的分布下限高度的差异及原因。(6分)
(2)分别说明大气对青藏高原大陆性冰川与海洋性冰川面积变化的主要影响。(8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生产性服务业是指主要为生产、商务等活动提供服务的行业,在三个发展阶段的主要驱 动力是动态变化的(图7)。浙江桐乡的濮院(图8)毛衫产业起初依托市场和交通发展起来, 成本投入相对较少,进入门槛较低。经过多年发展,毛衫产业为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益,将部分 关联环节剥离出去。现已围绕毛衫产业形成了集研发、品牌促进、跨境贸易、绿色环保、金融 商务、人才培养、国际会展等为一体的现代服务业综合体。近年来,濮院充分挖掘其丝绸文化
和古镇文化,结合现代时尚特色和毛衫产业,打造“古镇十时尚文化”的特色小镇。
发展阶段
服务业发展
图 8
市场驱动
图 7
(1)指出濮院毛衫产业在第一阶段发展起来的生产性服务业有哪些。(4分)
(2)分析当地毛衫制造业在第二阶段剥离出部分生产性服务业的原因。(8分)
(3)阐述当地毛衫产业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可采取的措施。(6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西北旱区包括新疆、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内蒙古以及该区域范围内的黄河流域、内陆 干旱区和半干旱草原区,耕地面积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18.1%,是我国粮食、特色林果和牧 业的重要生产基地。该区地形地貌复杂,拥有草原、农田、荒漠、森林等多种生态系统。受自 然环境条件恶劣、经济发展缓慢等因素的共同影响,西北旱区的水土资源匹配处于严重错位 状态,农业发展面临较大障碍。图9为专家团队构建的西北旱区现代农业提质增效的理论框架。
(1)推测西北旱区耕地面临的问题。(6分)
(2)合理划分西北旱区农业区域是构建提质增效发展模式的基础,指出西北旱区不同区域适宜发展的模式。(6分)
(3)根据材料分析此理论框架对西北旱区可持续发展的意义。(8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北省衡水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大数据应用调研联合测评(Ⅷ)地理试题,共6页。
这是一份河北省衡水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大数据应用调研联合测评(Ⅷ)地理试题,共6页。
这是一份河北省2024届高三大数据应用调研联合测评(Ⅵ)地理试题,文件包含地理pdf、地理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