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名著阅读,综合实践,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唐代山水诗的成就被确认为中国山水诗发展历程中的第一个高峰期,与山水诗的艺术生命力之持久旺盛有关。而山水诗的艺术生命力,乃诗人之山水诗心的生命力。山水诗心,就其要者而言,不外是对自然山水本身的喜好和“窥情风景之上”从而构想风景诗语的喜好。雅意林壑,性爱丘山,作为一种诗意化的人格风范,已形成超越时代的价值内容。雅意林壑的精神指向的诗意化——对景语诗美的追求,遂亦形成跨越时代而承(chuán)的诗学传统。因此,“第一个高峰”绝不是平原(bá)地而起的突兀奇观,①______层层登攀的渐近壮伟。而在我看来,有必要把“艺术高峰”同时理解为动态观照意义上的“峰群”和静态分析意义上的“峰势”。唐代山水诗的成就,就体现在它是对此前山水诗传统的第一次集大成和对此后山水诗传统的第一次新开拓。所谓集成与开拓,实质就是整合与创变,而这一切,主要是就山水诗的审美质量而言的。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①承chuán ②bá 地 ③窥情 ④突兀
2.在横线处填入关联词语:①
3.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中“旺盛”是形容词,“艺术高峰”是偏正短语。
B.画波浪线一句中,破折号的作用是解释说明。
C.有了对自然山水的喜好和“窥情风景之上”构想,风景诗语的喜好便可成就山水诗的艺术生命力。
D.“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句中,诗人曲尽物态,妙写心境,可见其富有山水诗心。
4.选文中画直线的句子有语序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工整地抄写在下面,不得改变原意。
5.古诗文默写填空。
(1)子曰:三人行, 。(《论语·述而》)
(2) ,西北望, 。(《江城子·密州出猎》)
(3)陆游的《游山西村》中蕴含哲理的句子是: , 。
(4)描摹“悠然心境”,你会想到陶渊明《饮酒》中的 , 。
二、阅读(45分)
(一)(7分)
阅读下面的诗与文,完成下面小题。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6.解释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A 欣然起行 B 念无与为乐者 C 怀民亦未寝 D 但少闲人
7.文中哪些地方体现出作者的“闲”?
8.作者描写月光澄澈之景,可谓妙极,请简要分析妙在何处?
(二)(8分)
阅读下面的课外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黄州快哉亭记(节选)①
【宋】苏辙
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沅、湘,北合汉沔,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涛澜汹涌,风云开阖。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今乃得玩之几席②之上,举目而足。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至于长洲之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③,周瑜、陆逊之所骋鹜,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
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④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将蓬户瓮牖⑤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不然,连山绝怒飞热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
【注】①本文是作者被贬时所作。其兄苏轼当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与之同时被贬黄州的张梦得这时建了一个亭子,苏轼命名为“快哉”,苏辙为之作了这篇文章。②几席:古人凭依、坐卧的器具。③睥睨(pì nì):眼睛斜着看,形容高傲的样子。④会计:指张梦得管理财务之事。⑤蓬户瓮牖yǒu:用蓬草编门,用破瓮做窗,这里指艰苦的条件。
9.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3处)
连 山 绝 壑 长 林 古 木 振 之 以 清 风 照 之 以 明 月
10.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
11.苏轼将亭子取名为“快哉亭”,请结合全文,分析原因。
(三)(7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长安不只有诗,还有乐与舞
①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以开元盛世到安史之乱前后的历史巨变为社会背景,以边塞诗人高适的回忆为主线,以高适、李白、杜甫、王维等唐代著名诗人的人生际遇及其诗作为载体,传递了诗人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相互交织的家国情怀。截至7月31日,《长安三万里》票房已破15亿。取得这样的成绩,除了影片自身的综合质量之外,还得益于影片前期的营销方式——跟着电影背唐诗。因为几乎所有观众都能在观影中背出耳熟能详的唐诗来“实时互动”。
②唐诗无疑是观众理解诗人、欣赏影片的重要因素,但是,如果仅从诗的角度来欣赏这部电影,怕是不能全面地领略其中的诗意和其背后的意蕴。“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这段出自《礼记·乐记》中的文字诠释了中国古代诗、乐、舞同源,三位一体的艺术形态。王宁宁在其著作《中国古代乐舞史》中写道:“唐代诗歌繁荣既是乐舞繁荣的前提条件,也是其现象表征。”这种观点说明了诗乐舞之间无法割裂的紧密关联,同时也启示我们应当把唐诗与乐舞结合起来才能把其整体性和全面性。
③唐代诗人很多都熟悉乐舞,在吟诗时常会奏乐起舞或为舞蹈伴奏以助诗兴。这种诗乐舞结合的表演场景在影片中很常见,对刻画人物性格和描述历史事件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例如,李白在观赏柘枝舞时,边击鼓伴奏,边吟诵出“美人一笑千黄金,垂罗舞纱扬胡音”的诗句。诗乐舞浑然一体的场景将李白豪放洒脱、豁达不羁的性情刻画得淋漓尽致。
④诗人也常通过击打物品、拍手等方式产生协调的节奏来“击节吟诗”。节奏虽不是音乐的全部,但却是联通诗、乐、舞三者的桥梁。例如,中风后的哥舒翰在朝廷施压下,不得不与叛军打一场毫无胜算的战争。出征前他抽出宝刀,用手指弹响刀身,吟诵着赞颂自己曾经的赫赫战功的《哥舒歌》。但冰冷的金属节奏声却诉说着他今非昔比的境遇和盛唐一去不复返的悲情。
⑤唐代的乐舞艺人与王公贵族、文人墨客也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使唐诗与乐舞之间的关联更加紧密,甚至可以说,乐舞对唐诗的创作和流传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影片中在岐王府上演奏羯鼓的唐代著名音乐家李龟年就是王公贵族的座上宾,史料记载他曾在很多场合演唱过李白、王维等人的诗作。唐代诗歌传唱极为普遍,歌舞伎虽不善作诗,但诗则成为她们演唱的歌词,并在乐舞相伴的演绎下得以广泛传播。
⑥此外,影片中多次出现了琵琶、古琴、羯鼓、手鼓、箜、笙、阮、笛子等乐器的演奏场景,甚至有些是特写的镜头,再现了唐代乐器的基本面貌和乐队形式。值得关注的是,李白演奏的琵琶上的装饰图案与现存于日本正仓院的“唐代螺钿紫檀五弦琵琶”上的装饰图案极为相似。图案上方是象征佛教的曼陀罗花和飞鸟,下方是胡人骑着骆驼弹奏琵琶,这正是唐代经由丝绸之路与他国进行文化交流、乐舞繁荣发展的佐证。
⑦电影《长安三万里》主打的就是文化牌,其中的唐诗、音乐、舞蹈等无不体现了中华悠久的传统文化。《长安三万里》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取得的成绩和进步是有目共睹、值得肯定的。影片结尾处曾这样说道:“只要诗在,长安就会在。”而笔者更想强调的是:长安不只有诗,还有乐与舞,有诗乐舞的长安,才是真正的大唐。
12.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长安三万里》以高适、李白、杜甫等唐代著名诗人的人生际遇和诗作为载体,传递了诗人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相互交织的家国情怀。
B.唐代著名的音乐家李龟年的演唱对李白、王维等人诗作的流传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C.《长安三万里》中,哥舒翰出征前抽出宝刀,弹响刀身,吟诵《哥舒歌》。金属节奏声赞颂了他的赫赫战功。
D.文章采用了总分总式结构,结构严谨,证明了“长安不只有诗,还有乐与舞”的观点。
13.文章第②段引用《礼记·乐记》中的文字有什么作用?
14.作者对电影《长安三万里》中的“唐诗”“音乐”“舞蹈”“主题”是否都表示赞同,为什么?
(四)(1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间烟火
①烟火是立在生命里的一道风景,是飘在岁月里的一种味道,是活在记忆中的一抹乡愁。从呱呱地起,熊熊之火,缕缕炊烟,便伴随着我一天天长大。而最先让我认识烟火勺便是母亲。儿时,或伏背上,或拥怀中,或立一旁,看着母亲擦燃火柴,火光一闪,瞬间升起一股刺鼻的硫磺味,母亲迅速点燃手中的柴禾放入灶中。一把米面,几个煎饼,一锅炖菜,在烟火熬煮中“咕嘟嘟”吟唱,飘溢出人间幸福的味道。
②记忆中,灶屋低矮窄小,靠墙垒有一个四四方方的灶台,上蹲一口大铁锅,锅上扣有一个用玉米苞叶编织的锅盖,左边配有烧火用的风箱,锅头前杂乱堆积着烧火用的柴禾、炭盆和炭铲等。不大的壁龛内放置着一个小小的煤油灯,灯芯如豆,发出昏暗的光,映照出主人忙碌的身影。黑乎乎的墙壁上张贴着灶王爷像,灶王爷慈眉善目;心存仁爱,护佑着朴实善良的凡俗人家。
③在凡尘行走的日子,总是充满烟火气。印象最深的是在春节“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下饺子时的情景。母亲一只手托举着上面整整齐齐、密密麻麻排列着饺子的盖垫,另一只手则灵巧、麻利地往热气腾腾的大锅里下着白白胖胖的水饺。只见它们在母亲的“催促”下,一个个奋不顾身地“跳入”热锅里。母亲边下着饺子,边不停地轻轻吹拂着扑面而来的热气,以防遮挡住视线。当饺子完全下到锅里,一时间便热闹起来了,饺子们在沸腾的大锅里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翻滚着、嬉闹着、追逐着。母亲不敢怠慢,迅速抓起笊篱,用背部沿着锅的边缘顺一个方向轻轻推动一下拥挤的饺子,然后盖上锅盖,任凭饺子们在锅里再“调皮”上一阵。
④母亲手拿笊篱站在锅灶旁认真候着,等饺子在锅里煮三个滚才能熟。姐姐也没闲着,她与母亲密切配合,左手卖力地拉着“咕哒、咕哒”的风箱,右手不时地往火塘里填充着柴禾,努力把炉火烧旺,让鼓煽起的烈火起劲地烘烤着锅底。干柴燃烧得很彻底,也很壮烈。呼呼响的火苗扭着身子,跳着舞蹈,郑重地完成了它在人间的最后一个仪式后,便化为了灰烬和青烟。青烟最需要安抚和疏导,烟道则是其告别人间的最佳路径。它们多数都能顺从乖巧、井然有序地滚滚涌出,排向天空。但也有少部分青烟自由散漫,随机开了“小差”,从灶口“偷偷溜出”,先是顽皮地钻入烧火人的眼鼻里,然后再在灶屋里四散开来,一边“捣乱”,一边乘机和锅里冒出的热气搅和在一起,分不清你我。烟雾弥漫,能见度低,咳嗽流泪,环境“恶劣”,但我们心中有期盼,嘴上便无怨言。
⑤每天的炊烟都是在鸟儿们叽叽喳喳的啼鸣声中醒来,伸伸懒腰,然后从烟囱里袅袅升起,去迎接初升的太阳,在母亲蒸、煮、熬、炒的忙碌中演奏着锅碗瓢盆的“交响乐”。至深至纯的烟火气里,弥漫着饭菜的甜香,充满着家庭的温馨,满载着心底的快乐。当然也感受到了生活的艰辛与不易。
⑥回想起那些特殊年份,粮食绝产或减产,家里粮囤羞涩,听着肚子里咕咕叫的“抗议”声,禁不住心慌。偌大的村庄上空死气沉沉,没有多少炊烟能够飘散出来,而仅有的几缕也仿佛含着泪,飘得短而低,显得没有力气,很容易抖搂出一个个不殷实的家庭。大人孩子忍饥挨饿,家里甚至几天都没有烟火气。那时,孩子们心中最期盼的便是母亲生起红彤彤的一炉火,做出香喷喷的一锅饭。
⑦后来粮囤鼓起来了,日子也好过些了,但脸上还不能挂着从容,因为人们还要为生火用的柴禾而忙碌。生产队时,麦收季节,仅有的一台脱粒机白加黑日夜不歇,慢腾腾地吐出一堆堆麦穰,在场院里堆积如山。麦穰是烧火做饭离不开的“主打”柴禾,我们用拖拉机把麦穰运到场院外,在生产队长的分配下,把麦穰打捆系好,过磅背走。一个麦收季节下来,每家都能堆成两个左右的麦垛,成为储备的柴禾。秋收更是储备柴禾的最好时节。玉米秸、玉米皮、玉米芯、秸秆茬都是上好的燃料,任你敞开胸怀拥抱。等家家把柴禾规规整整地码放好,那颗坦然过冬春的心才总算安稳下来。
⑧每次摊煎饼,母亲都要用到麦穰或玉米皮,它们比较软,容易燃烧。母亲用砖块把鏊子支好,点火续柴,等鏊子烧热了,用黑乎乎的油布在上面擦抹一遍,泛出油光,以防粘连。然后母亲从一旁的盆里舀出一勺玉米糊倒在鏊子中间,赶紧用煎饼耙子转着圈均匀地摊满狴子,轻盈飘逸的动作就像是在完成一件艺术品,更像是在用心描绘着美好生活的蓝图。随着“呲呲啦啦”的声响,热气蒸腾起来,飘浮在母亲的脸上。其间要适时续柴,掌好火候,瞬间煎饼的边沿翘起,一张泛着豆香玉米香的酥脆煎饼便从母亲灵巧的手上揭了下来。母亲要把满满的一盆面糊变成一摞厚厚的煎饼,非个把小时不可。有时遇上逆风,排烟不畅,灶屋内浓烟滚滚,常传出母亲被烟熏的咳嗽声。其间,母亲不时地扯过搭在肩膀上的毛巾,擦擦汗涔涔的脸。此时她不能怨也不能歇,为了全家人一天三顿的干粮,她得坚持着完成。整个过程下来,她常常是累弯了腰、熏疼了眼。
⑨母亲每次摊完煎饼,便能攒出一个冒着轻烟的大火堆,余烬闪闪烁烁,热度持续良久。母亲把早已准备好的地瓜埋入火堆中进行焖烤,熟时取出,皮焦瓤甜,香气扑鼻,口味胜于煮地瓜,常吃不厌。
⑩家里喂着十几只鸡,它们常常溜达到柴垛旁,时不时地从垛上扒拉下些柴禾来,无聊地啄来啄去,大风一吹,刮满院落。母亲每次摊完剪饼,都把掉下来的碎煎饼渣扔给它们吃。鸡们扑扇着翅膀一窝蜂地围过来抢食,狗也撒开腿窜了过来,吓得鸡们扑棱棱惊叫着飞出去老远,狗则伸出红红的长舌头贪婪地独吞着。小时候看母鸡趴窝下蛋是一件乐事,眼瞅着鸡蛋从鸡屁股里亮晃晃地滚落出来,落在身下软和和的麦穰上,我第一时间抓在手里,热乎乎的。几只鸭子也不闲着,当姐姐从水井里打上水来,担着两只水桶颤颤悠悠地回到家,还没来得及将水倒进水瓮,几只鸭子便一拥而上,争先把头扎进了水桶里。
⑪有一年遇到了近半个月的阴雨天气。铆足了劲的雨在任性的季节里“叮叮当当”地下个没完,家里的部分院墙禁不住雨淋水泡倒塌了。垛在院子里的柴禾更禁不住缠绵雨水的细浇慢洇,变得湿漉漉的。柴禾点不着,饭怎么做?母亲一时犯了愁,真是巧妇难为无“柴”之炊!冷锅冷灶难见烟火的日子,真是一种煎熬!
⑫每当黄昏时,炊烟便迎着余晖在村庄的上空依次袅袅升起,飘出一股股幸福的味道。这时,母亲便开始在锅台旁忙碌了。我时常和小伙伴们在外边疯玩,常常忘记了吃饭。天一擦黑,大街上便想起了母亲们吆喝孩子回家吃饭的声音。意大利诗人但丁说:“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多少年过去了,母亲喊我回家吃饭的声音仍然清晰如昨,亲切依旧。
⑬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每每看到烟火,便会想到母亲,想到老家,想到温馨,想到生命里的点点滴滴。人生不过一蔬一饭、柴米油盐,但在缭绕心间的烟火气里,那才是家的味道、妈妈的味道,是人间最绵长的滋味。
(选自《散文百家》,有删改)
1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第③段母亲下饺子的动作刻画很有特色,如使用“托举”,“吹拂”,“抓起”,“推动”等动词,描写了饺子下锅、推动饺子的整个过程,表现了母亲下饺子动作的娴熟、麻利。
B.第⑥段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困难时期,村人们忍饥挨饿,孩子们对于一顿热饭的极度渴望。
C.第⑪段写的是阴雨时节,柴禾淋湿,无法做饭的煎熬。与其它段落母亲忙碌做饭的场景形成对比,突显人间烟火气的可贵。
D.文章语言细腻生动,“人间烟火”,聚拢来是烟火,摊开来是人间,让人回味思考。
16.文章题为“人间烟火”,但是文中却写了农村常见的鸡、狗、鸭等动物,这些内容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
17.文中细腻地描写了母亲下饺子、摊煎饼的具体场景,有何作用?
18.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每天的炊烟都是在鸟儿们叽叽喳喳的啼鸣声中醒来,伸伸懒腰,然后从烟囱里袅袅升起,去迎接初升的太阳。
19.文章以“人间烟火”为题有什么作用?
四、名著阅读(8分)
20.某同学阅读《红星照耀中国》目录后,发现下面表述有一项不正确( )
A.作品具有“事实胜于雄辩”的威力。
B.作者是用耳闻目睹的方式来解开“红色中国”的秘密的。
C.浏览目录不能帮助读者获得对作品的整体印象。
D.作品是按照时间顺序来记录“探寻红色中国”的见闻的。
2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我跟你说,我非走不可!”我有点发火了似的反驳说。你以为我会留下来,做一个对你来说无足轻重的人吗?你以为我是一个机器人?是一架没有感情的机器?能受得了别人把我仅有的一小口面包从我嘴里抢走,把仅有的一滴活命水从我的杯子里泼掉吗?你认为,就因为我贫穷、低微、不幸、矮小,就既没有灵魂,也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跟你一样有灵魂,也完全一样有一颗心!要是上帝曾赋予我一点美貌、大量财富的话,我也会让你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我现在不是凭习俗,常规,甚至也不是凭着血肉之躯跟你讲话,这是我的心灵在跟你的心灵说话,就仿佛我们都已经离开了人世,两人一同站立在上帝的眼前,彼此平等,——就像我们本来的那样!
(1)文段中的“我”是谁,因何说出这样一番话?
(2)小说的最终“我”离开后又归来,那么“我”离开的原因是什么?结合以上内容分析“我”的人物形象?
五、综合实践(10分)
2023年12月12日晚,和着热烈的音乐节拍,伴着激情的炫舞,第27届长春冰雪节开幕式暨长春冰雪新天地开园活动举行。开幕式现场播放了长春冰雪旅游宣传片。自1998年开始,长春冰雪节已连续举办26届,累计接待游客3亿人次,成为讲述长春冰雪故事、发出长春冰雪邀请、支撑长春冰雪经济发展的国内著名冰雪盛会。
22.为了更好地宣传家乡冰雪文化,请你为长春冰雪节撰写一条宣传标语。
23.长春,不仅有粉妆玉砌的冰雪奇景,还有极富地域特色的东北美食。你会向游客推荐哪些家乡美食来助力冰雪盛会?至少两种。
24.长春有很多标签:汽车城、电影城、科教文化城、森林城、雕塑城……如果你向游客介绍可爱的家乡,你会选择哪个标签,为什么?
六、写作(50分)
以下作文,任选其一。
25.命题作文:初三也有小确幸
小确幸:心中隐约期待的小事,刚刚好发生在自己身上的那种微小而确实的幸福与满足。
要求:(1)表达真情实感,不得抄袭,不得套作(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3)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4)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5)不少于600字
26.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烟火气是家人团坐,灯火可亲;烟火气是国泰民丰,岁月安好;烟火气是温情,是祥和,需要珍惜和守护,也需要奉献和担当。寻常烟火,就是最美的风景。
你对这段话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结合自身体验,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表达真情实感,不得抄袭,不得套作(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3)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4)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5)不少于600字
1. 传 拔 kuī wù 2.而是 3.C 4.有必要把“艺术高峰”同时理解为静态观照意义上的“峰群”和动态分析意义上的“峰势”。
【解析】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承传( chéng chuán ):继承、留传;
拔地(bá dì):在地面上陡然耸立;
窥情(kuī qíng):观察风物景色的情态;
突兀(tū wù):突然高耸,高低起伏的样子;突然发生;出乎意料;别扭怪异,不协调。
2.本题考查关联词。
结合“绝不是平原(bá)地而起的突兀奇观”可知,此句是对“第一个高峰”内涵某种错误理解的否定,接下来则需要对其正确的理解进行肯定,而“不是……而是”是一组能够构成并列关系复句的关联词,这种复句,它前一句否定一种意思,后一句肯定另一种意思,因此此处填写“而是”。
3.本题考查语文基础知识。
C.结合材料“山水诗心,就其要者而言,不外是对自然山水本身的喜好和‘窥情风景之上’从而构想风景诗语的喜好。”因此并非有了对自然山水的喜好和“窥情风景之上”构想,风景诗语的喜好便可成就山水诗的艺术生命力;
故选C。
4.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语序不当,应当调换“静态分析意义上的‘峰势’”和“动态观照意义上的‘峰群’”位置,即:有必要把“艺术高峰”同时理解为静态观照意义上的“峰群”和动态分析意义上的“峰势”。
5. 必有我师焉 会挽雕弓如满月 射天狼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
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本题中的“焉、雕、复、疑、篱、悠”等字容易写错。
6.A.高兴的样子 B.考虑想到 C.睡觉 D.只是 7.解衣欲睡;欣然起行;相与步于中庭;竹柏影都观察得那么细致等。(答出其中两点即可,教师依据经验自己把握。) 8.“积水空明”四个字来比喻院中月光的清澈透明,给人以一池春水的静谧感;用“藻荇交横”四个字,来比喻月下美丽的竹柏倒影,具有水草摇曳的动态之美;整个意境中静中有动,动而愈见其静。
【解析】6.本题考查文言实词。
(1)句意:高兴地起身出门。欣然:高兴的样子。
(2)句意:想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念:考虑、想到。
(3)句意:张怀民也还没有入睡。寝:睡觉。
(4)句意:只是很少有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但:只是。
7.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闲”有清闲的意思;作者没什么事,便要“解衣欲睡”,看到月色美好,便“欣然起行”,去寻找好友张怀民“相与步于中庭”,赏月下之景看到“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月光的映照下,竹柏的影子像水草一样摇曳,表现了作者贬官至此的清闲。
8.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庭下如积水空明”,月色皎洁,庭院像有积水一样清明澄澈,表现了月色美好,夜晚静谧;“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月光的映照下,竹柏的影子像水草一样摇曳,静中有动,以动衬静,意境悠远。
【点睛】参考译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正准备解衣入睡,恰好看到月光从门户照进来,于是高兴地起身出门。想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入睡,(我们)就一同在庭院里散步。月光照在庭院中,像积水一样澄澈透明。水中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原来是院中竹柏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又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很少有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
9.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 10.今天张梦得不把被贬官作为忧愁,利用征收钱谷的公事之余,在大自然中释放自己的身心。 11.示例一:在这里可以观赏胜景,欣赏奇幻的水色山光;这里有不少英雄的风范和事迹,在这里可以凭吊历史遗迹,感染古人的流风余韵;寄托豁达乐观的情怀。
示例二: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欣赏带来快乐感受。
【解析】9.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层次,然后断句,反复诵读加以验证。
本句句意:连绵的峰峦,深陡的沟壑,辽阔的森林,参天的古木,清风拂摇,明月高照。“连山绝壑”形容山峰沟壑,“长林古木”描绘森林古木,“振之以清风”与“照之以明月”句式结构一致;
据此断句为: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
10.本题考查句子翻译。
重点词:以……为,把……作为;谪,贬谪;患,担心,忧愁;窃,利用。
11.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分析。
由“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可知,在这里可以观赏胜景,欣赏奇幻的水色山光,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让人赏心悦目。
由“至于长洲之滨,敌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骋鹜。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可知,长洲之滨、故城之墟是曹孟德(曹操)、孙仲谋(孙权)等历史人物曾经活动的地方,周瑜、陆逊等英雄人物也在此留下了足迹。这些历史遗迹和流风余韵足以让人称快世俗,凭吊古人,感受历史的厚重;
由“不然,连山绝怒飞热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可知,苏轼能在此寄托豁达乐观的情怀。
【点睛】参考译文:
长江流出西陵峡,才得到平坦的地势,它的水势就变得一泻千里,滚滚滔滔。等到它和南边来的沅水、湘水,北边来的汉水、沔水合流的时候,它的水势更加强大了。到了赤壁下面,江水浩荡,和大海相象。清河县的张梦得先生贬官到黄州,就着他的住宅的西南面做了一个亭子,来欣赏长江上的风景,我哥哥子瞻给它取了一个名字叫“快哉”。
在亭子里能看到长江南北上百里、东西三十里。波涛汹涌,风云变化不定。在白天,船只在亭前来往出没;在夜间,鱼龙在亭下的江水中悲声长啸。景物变化很快,犹言惊心动魄,不能长久地欣赏。现在却可以在亭子里的茶几旁座位上欣赏这些景色,张开眼睛就看个饱。向西眺望武昌一带山脉,丘陵高低不等,草木成行成列,烟雾消失,太阳出来,渔翁和樵夫的房屋,都可以用手指点得清楚:这就是取名“快哉”的缘故啊!至于长江的岸边,古城的遗址,曹操、孙权蔑视对方的地方,周瑜、陆逊纵横驰骋的所在,他们遗留下来的影响和古迹,也很能使世界上一般人称为快事。
张梦得不把被贬官而作为忧愁,利用征收钱谷的公事之余,在大自然中释放自己的身心,这是他心中应该有超过常人的地方。(即使)用蓬草编门,以破瓦罐做窗,都没有觉得不快乐,更何况在清澈的长江中洗涤,对着西山的白云拱手行礼,尽享耳目的美景来自求安适呢?如果不是这样,连绵的峰峦,深陡的沟壑,辽阔的森林,参天的古木,清风拂摇,明月高照,这些都是伤感失意的文人士大夫感到悲伤憔悴而不能忍受的景色,哪里看得出这是畅快的呢!
12.C 13.是为了证明中国古代诗、乐、舞同源,三位一体的艺术形态。 14.作者并不完全赞同电影的主题,原文“笔者更想强调的是:长安不只有诗,还有乐与舞,有诗乐舞的长安,才是真正的大唐”。
【解析】12.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
C.结合第④段“吟诵着赞颂自己曾经的赫赫战功的《哥舒歌》。但冰冷的金属节奏声却诉说着他今非昔比的境遇和盛唐一去不复返的悲情”可知,选项“金属节奏声赞颂了他的赫赫战功”说法与原文不符;
故选C。
13.本题考查引用的作用。
结合第②段“这段出自《礼记·乐记》中的文字诠释了中国古代诗、乐、舞同源,三位一体的艺术形态”“这种观点说明了诗乐舞之间无法割裂的紧密关联,同时也启示我们应当把唐诗与乐舞结合起来才能把其整体性和全面性”可知,引用《礼记·乐记》“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诠释了中国古代诗、乐、舞同源,三位一体的艺术形态,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14.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
结合第⑦段“影片结尾处曾这样说道:‘只要诗在,长安就会在。’而笔者更想强调的是:长安不只有诗,还有乐与舞,有诗乐舞的长安,才是真正的大唐”可以看出,笔者并不完全赞同,笔者认为“长安不只有诗,还有乐与舞,有诗乐舞的长安,才是真正的大唐”。
15.B 16.不能删去,“人间烟火”指的是母亲、老家以及与之有关的烟火气息。“鸡、狗、鸭等动物”是农村生活中常见的动物,也是作者笔下烟火气息的一部分。 17.①真实再现了农村日常生活场景,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②下饺子、摊煎饼都是人间烟火的具体表现,两个场景极具画面感,使人间烟火具体可感。③对这两个场景细腻描写,体现对母亲厨房劳作印象深刻,为下文抒发对母亲和人间烟火怀念做铺垫。 18.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可以从“醒来、伸伸懒腰、迎接”这几个词看出,把“炊烟”拟人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每天早晨起来做饭时“炊烟”状态,,表达了作者对炊烟的喜爱之情和从中感受到家庭的温馨。 19.①全文以“烟火”为贯穿全文的线索。②“烟火”在文中被赋予多层内涵:既是指灶台的柴火与蒸汽、烟囱里的炊烟等真实的烟火,又是指下饺子、摊煎饼、烤地瓜等农村日常生活。③作者内心的“烟火气”,是对家乡和母亲的幸福回忆。④作者借“人间烟火”呈现生命的风景,岁月的味道。
【解析】15.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B.由第⑥段“肚子里咕咕叫的‘抗议’声”“仅有的几缕也仿佛含着泪”“显得没有力气”可知,此处赋予肚子和炊烟以人的动作情态,是拟人的修辞,并非比喻。
故选B。
16.本题考查句段作用分析。
作答时,首先表明观点态度,不能删去。其次结合具体内容阐明理由。
第⑩段提到的“鸡、狗、鸭等动物”是农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构成了“人间烟火”。这些动物不仅是农村生活中常见的动物,而且它们的行为和存在反映了农村家庭的日常生活和劳作情景,为文章增添了生动性和真实感,增强文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所以不能删去。
17.本题考查段落作用分析。
文章第③段“印象最深的是在春节‘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下饺子时的情景”,第④段“母亲手拿笊篱站在锅灶旁认真候着,等饺子在锅里煮三个滚才能熟”描写了下饺子的场景,第⑧段“每次摊煎饼,母亲都要用到麦穰或玉米皮,它们比较软,容易燃烧”集中描写了摊煎饼的场景。这些描述让读者能够清晰地想象出当时的场景,感受到农村家庭的生活节奏和氛围,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所要传达的情感和主题。
由第③段“母亲一只手托举着上面整整齐齐、密密麻麻排列着饺子的盖垫,另一只手则灵巧、麻利地往热气腾腾的大锅里下着白白胖胖的水饺。只见它们在母亲的‘催促’下,一个个奋不顾身地‘跳入’热锅里”,第⑧段“母亲用砖块把鏊子支好,点火续柴,等鏊子烧热了,用黑乎乎的油布在上面擦抹一遍,泛出油光,以防粘连。然后母亲从一旁的盆里舀出一勺玉米糊倒在鏊子中间,赶紧用煎饼耙子转着圈均匀地摊满狴子,轻盈飘逸的动作就像是在完成一件艺术品,更像是在用心描绘着美好生活的蓝图”可知,通过对这些日常活动的细致描绘,作者使得“人间烟火”这一抽象的概念变得形象化,极具画面感,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和可读性;
由第③段“母亲不敢怠慢,迅速抓起笊篱”,第⑧段“此时她不能怨也不能歇,为了全家人一天三顿的干粮,她得坚持着完成。整个过程下来,她常常是累弯了腰、熏疼了眼”可知,这种细致的描写不仅展示了母亲的辛勤和关爱,还反映了作者对母亲劳作的观察和感悟,为文章后续情感的表达和主题的深化奠定了基础。
18.本题考查重要语句。
由“醒来、伸伸懒腰、迎接”可知,这句话通过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了“炊烟”以人的行为和情感,使得原本无生命的炊烟变得有情感、有动作,更加生动形象。整体来看,这句话通过拟人化的表达,不仅增强了语言的形象性和美感,而且传达了作者对家庭生活的深厚感情和对母亲辛勤劳作的赞美之情。通过这样的描写,读者能够感受到家的温暖和生活的诗意。
19.本题考查标题作用分析。
由标题“人间烟火”,首段“烟火是立在生命里的一道风景,是飘在岁月里的一种味道,是活在记忆中的一抹乡愁”,第③段“在凡尘行走的日子,总是充满烟火气”,第⑤段“每天的炊烟都是在鸟儿们叽叽喳喳的啼鸣声中醒来”,第⑫段“每当黄昏时,炊烟便迎着余晖在村庄的上空依次袅袅升起,飘出一股股幸福的味道”,第⑬段“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可知,“烟火”一词在文章反复提及,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
由第①段“儿时,或伏背上,或拥怀中,或立一旁,看着母亲擦燃火柴,火光一闪,瞬间升起一股刺鼻的硫磺味”,第③段“印象最深的是在春节‘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下饺子时的情景”,第⑤段“每天的炊烟都是在鸟儿们叽叽喳喳的啼鸣声中醒来”,第⑨段“母亲每次摊完煎饼,便能攒出一个冒着轻烟的大火堆,余烬闪闪烁烁,热度持续良久”可知,文章 赋予“烟火”以多层内涵,不仅涵盖了厨房中柴火与蒸汽的燃烧、烟囱里冒出的炊烟等真实的烟火,还包括了在农村日常生活中煮饺子、摊煎饼、烤地瓜等农村日常生活。
由第⑫段“每当黄昏时,炊烟便迎着余晖在村庄的上空依次袅袅升起,飘出一股股幸福的味道。这时,母亲便开始在锅台旁忙碌了”,尾段“每每看到烟火,便会想到母亲,想到老家,想到温馨,想到生命里的点点滴滴”可知,通过“烟火”,作者表达了对家乡和母亲的美好回忆,以及对那段时光的怀念。这种个人情感的投射使得文章更具感染力,读者能够通过作者的描述感受到那份温馨和怀旧。
由尾段“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人生不过一蔬一饭、柴米油盐,但在缭绕心间的烟火气里,那才是家的味道、妈妈的味道,是人间最绵长的滋味”可知,文章利用“人间烟火”这一主题,展现了生活的平凡与真实,以及与之相关的喜怒哀乐。这些描述不仅记录了生活的点滴,也反映了人们在生活历程中的情感变化和心路历程。
20.C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内容和写法识记。
C.目录是对作者行踪和记录内容的概括,读《红星照耀中国》利用目录能帮助读者迅速获得对作品的整体印象。选项“不能帮助读者获得对作品的整体印象”表述不正确;
故选C。
21.(1)“我”是小说的女主人公简·爱,男主人公罗切斯特为试探简·爱的心意,谎称自己要和英格拉姆小姐结婚,简·爱知道后,和罗切斯特说了这样的一番话。
(2)离开的原因:婚礼上被人指控罗切斯特早有妻室,就是一直被囚禁在庄园一间阁楼里的疯女人。人物形象:她是个勇敢、自尊、自爱、追求平等自由与人格独立、敢爱敢恨、坦率真诚的女性形象。
【详解】(1)考查对名著内容的积累能力。
第一问:结合“你以为,就因为我贫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既没有灵魂,也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跟你一样有灵魂,也完全一有一颗心”等内容可知,选段出自《简·爱》,《简·爱》是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创作的长篇小说,是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作品。说这个话的人,就是主人公简·爱。
第二问:从简·爱的这些激动的表白,分析出之前的情节:罗切斯特借欲与某贵族小姐结婚来试探简·爱。简·爱和罗切斯特彼此相爱但都不愿说明,罗切斯特为试探简·爱,在一次家宴上向一位名叫布兰契的漂亮小姐大献殷勤。简·爱委屈离开客厅之后,用理智压制着冲动的情感,心情复杂地说出了最能突出她性格的这段话。
(2)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理解和情节的识记。
第一问:《简·爱》的第二十六章中,简爱与罗切斯特先生他们走进了教堂,婚礼如期举行。当牧师对着他们说话时,一位不速之客闯了进来,阻止了婚礼的进行。他说,罗切斯特在十五年前娶了梅森的妹妹伯莎·梅森为妻子。罗切斯特承认了这一事实,并领着人们去桑菲尔德府看被关在三楼的疯女人。当时,简·爱也在其中,知道了这件事后不知道该怎么办。突然想起了自己的叔叔给自己留了一笔遗产,所以决定离开桑菲尔德府,离开罗切斯特先生。
第二问:,根据“你以为因为我贫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跟你一样有灵魂,也完全一样有一颗心!”“而是我的心灵在跟你的心灵说话,就好像我们都已离开人世,两人平等地一同站在上帝跟前——因为我们本来就是平等的!”可知,简·爱并不认为自己贫穷、低微、不美、矮小就没有灵魂,就低人一等,而后认为自己与罗切斯特是平等的,话语慷慨激昂,表现了简·爱追求平等,富有激情,坚定地捍卫自己的独立和尊严的形象。
22.冰雪嘉年华,欢乐畅无边! 23.铁锅炖、冻梨…… 24.长春汽车之城——东北明珠
长春,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吉林省的省会城市,也是中国重要的汽车制造中心之一。以自身丰富的历史积淀和强大的经济支撑,成为东北地区不可或缺的汽车之城。长春汽车之城的发展,不仅推动本地经济的繁荣,也为中国汽车产业贡献了重大力量。未来,长春汽车之城将继续迈向高效、绿色和智能化,为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解析】22.本题考查宣传标语。
围绕“冰雪文化”进行撰写,答案不唯一。
示例:冰雪盛宴,魅力长春,欢迎您的到来!
23.本题考查语言的表达。
根据题干要求,推荐东北美食即可。
示例:长春炒粉、鸡汤豆腐串、东北乱炖、地三鲜等。
24.本题考查推荐语。
从所给出的标签中任选一个,结合长春城市特色去谈理由,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我会选择“电影城”这个标签。长春电影制片厂是中国电影的发源地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电影制作传统。它在中国电影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拍摄了许多经典的电影作品,培养了众多优秀的电影人才。游客可以参观长春电影制片厂博物馆,了解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感受电影的魅力。
25.例文:
初三也有小确幸
斗转星移,时光荡漾着风景,情愫牵寻着感动。蓦然回眸,青春的韶华似精美刻刀,雕琢了记忆中一个个熟悉的身影。那些友情,模糊了时光,惊艳了岁月,恍惚间想起,初三的那些小确幸。
校园,漫漫跑道。每天两三次的跑操已让我麻木,红色的跑道上我机械地迈着双腿,额际的头发早已被汗水浸湿。现在就走下跑道?还是再坚持一会儿?正当我抉择时,同学已然随在身后,喘着粗气说:“快,再跑一圈,坚持住。”我仿佛有了力量,跑完了全程。我孤单,但有你们携手共度风雨路。
班级,小组记录本。成绩又下降了,努力又一次付诸东流,心中的委屈无处倾诉,便一股脑全写在了小组记录本上。第二天又一次翻开时,惊讶地发现在我狠狠地字迹后面,有着组员们的安慰,简短却透着希望与鼓励,拨动着心弦。我失败,却有你们鼓励芬芳香满途。
课堂,探讨讲题。“老对儿,这道题你会做么?给我讲讲吧!辅助线怎么做的?”老对儿点点头,毫不保留地把她会的两种方法都教给我。我听得仔细,她教得认真,我一遍没听懂,她就又来一遍,没有丝毫的不耐烦。终于在我恍然大悟后,她会心一笑,眼里流露出快乐与骄傲。我迷茫,但有你们帮助踏过荆棘路。
礼堂,百日誓师。我们似一只只养精蓄税的雄鹰,只待在中考之际一鸣惊人。肃立的同学们满怀信心,在我们的字典里,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我们憋着一股劲儿,吼出心中的豪言壮语,也是对学校、对老师的承诺:栉风沐雨,苦战寒暑,坚持不懈,笑傲汇文。那声音久久在礼堂中回荡,撞击着心房。百日誓师,勇往直前,我们,蓄势待发。
漫漫人生有一段不算太长的路,我们挽手并肩,编织着那神圣而唯一的梦想。流光容易把人抛,感谢时光,感谢友情,感谢爱,在懵懂中我终生铭记——初三,也有小确幸。
【详解】本题考查全命题作文。
第一,审题立意。结合材料“小确幸:心中隐约期待的小事,刚刚好发生在自己身上的那种微小而确实的幸福与满足”可知,所谓“小确幸”,就是微小而确切的幸福。在忙碌而紧张的初三生活中,也会有一些让我们感觉到幸福的微小瞬间,老师一句关切的话语,妈妈一个轻抚的动作,朋友一声问候等等,这些都让我们感受到幸福的温馨。由此可知,本文应以记事抒情为主,表现自己对于“小确幸”的独特认知和感悟。
第二,选材构思,本题适合写记叙文。可选取生活中的素材,抒发真情实感。例如自己熬夜做了一晚上的作业,一觉睡到自然醒,这是一种小确幸;初三体育训练口渴时,有人为你递上一杯水,这是一种小确幸;在初三面临巨大的学业压力而感到迷茫无助时,有人为你伸出一双手,这是一种小确幸……一抹夕阳,一朵野花,一丛杂草,一眼山泉,一丝细雨,一缕春风都是大自然赐予的小确幸。家庭中父母关爱我们的一个眼神;学校里同学、老师的一举一动;就是社会中一个陌生人的微笑,都有可能成为让我们终生难忘的“小确幸”,写作过程中应注意详略得当。
26.例文:
烟火气,生活的诗意
在喧嚣的都市中,人们常常为了追求生活的快节奏和物质的丰富,而忽视了生活中的那份烟火气。然而,正是这寻常烟火,构成了我们生活的底色,温暖了我们的心灵,成为最美的风景。
烟火气,是家人团坐,灯火可亲的温馨。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享受着美食,畅谈着家常。这种简单的幸福,是烟火气最直接的体现。在这样的氛围中,我们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也体验到了生活的美好。这种烟火气,是我们生活的源泉,也是我们心灵的港湾。
烟火气,是国泰民丰,岁月安好的安宁。当我们走在大街上,看到车水马龙、人来人往,感受着这座城市的繁华与活力。我们深知,这一切都离不开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国泰民丰,岁月安好,是我们每个人的心愿,也是我们生活的保障。这种烟火气,是我们国家的象征,也是我们民族的骄傲。
然而,烟火气并非永恒不变。它需要我们去珍惜和守护,也需要我们去奉献和担当。在享受家人团坐、灯火可亲的温馨时,我们要懂得感恩和珍惜。在体验国泰民丰、岁月安好的安宁时,我们要有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要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为家人、为社会、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我的生活中,烟火气无处不在。每当我回到家乡,看到那片熟悉的土地和亲人们的笑容,我感受到了那份浓浓的烟火气。它让我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和温暖,也让我更加珍惜和感恩现在的生活。同时,我也明白,作为一个新时代的青年,我要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去为社会、为国家做出贡献,让这份烟火气更加璀璨夺目。
烟火气,是生活的诗意。让我们在珍惜和守护这份诗意的同时,也要用自己的行动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详解】本题考查材料作文。
第一,审题立意。题目给出的材料主要围绕“烟火气”这一概念展开,描述了烟火气的不同含义和重要性。烟火气既可以是家人团坐、灯火可亲的温馨场景,也可以是国泰民丰、岁月安好的社会氛围。同时,它还象征着温情和祥和,需要我们珍惜和守护,也需要我们奉献和担当。这些描述都指向了一个核心观点:寻常烟火,即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平凡和美好,是最值得珍惜的风景。从审题出发,我们可以确定文章的立意是:强调烟火气的重要性,呼吁人们珍惜和守护生活中的平凡美好,同时鼓励大家积极奉献和担当,共同营造更加温馨、和谐的社会氛围。
第二,选材构思。开头部分引入话题,通过描述一个温馨的家庭场景或一个繁忙但充满生机的城市景象,引出烟火气的概念。简要阐述烟火气的多重含义,为后文做铺垫。主体部分可根据题干给出的思路进行选择,如选择家人团坐,灯火可亲,可描述一个具体的家庭场景,如晚餐时间、节日聚会等,展现家人之间的亲密和温馨。强调这种烟火气对于个人和家庭的重要性,以及它如何成为我们生活的支柱。如选择国泰民丰,岁月安好,那就扩大视野,从家庭扩展到社会和国家层面,描述国泰民丰、岁月安好的社会景象。分析这种社会氛围对于个人和社会的积极影响,以及它如何塑造我们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如选择珍惜和守护,奉献和担当,那就强调珍惜和守护烟火气的重要性,呼吁人们关注生活中的平凡美好。鼓励大家积极奉献和担当,为营造更加温馨、和谐的社会氛围贡献自己的力量。结尾部分总结全文,重申烟火气的重要性和价值。发出呼吁,鼓励大家珍惜和守护生活中的烟火气,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在选材时,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和感受,选择那些能够触动人心、引发共鸣的素材。同时,注意语言的流畅性和逻辑性,确保文章结构清晰、层次分明。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04,2024年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共11页。
这是一份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2024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综合实践,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2024年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