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春安徽省八年级物理下册期中检测题(含答案)
展开一、 填空题 (本题共计9小题,总分34分)
1.(4分)用吸管喝酸奶,吸管有一端很尖,更容易将吸管插入包装盒中,这是通过减小________来增大压强的。用吸管把酸奶“吸”入口中,这是利用了___________的作用。
2.(4分)图为一辆在雪地路面上行驶时失控的货车。货车失控是因为司机在采取制动措施时,货车由于具有_______,而一直向前运动;然而受到降雪的影响,轮胎与地面之间的摩擦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货车很难改变运动状态变为静止。
3.(4分)如图所示,容器内装满水,将吸管的 A端插入水中,用另一根吸管沿图示方向吹气,B端就会有水持续流出,原因是吹气时B端空气流速变_________,压强变________。
4.(4分)如图所示,用两个吸盘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将两个吸盘对接,用力挤压出空气后难以将其分开,说明吸盘内部气体压强_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大气压强。若在海拔更高的地方做同样的实验,将其分开所需的力更小,说明海拔越高,大气压强越__________。
5.(2分)轮船上的“吃水线”又被称为“生命线”。为了安全航行,远洋轮船体上都有几条水平横线分别表示该船在不同水域和不同季节所允许的满载时的“吃水深度”,如图所示。其中BDD表示北大西洋冬季线,R表示印度洋线,除此以外船体上还有“淡水线”“冬季海洋线”和“夏季海洋线”分别用数字表示,则船体上________号横线表示“淡水线”,轮船从北大西洋航行到印度洋时所受到的浮力_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6.(4分)我国某型号核潜艇在海面漂浮时排开海水的质量为7000t,它所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N。(g取10N/kg)
7.(4分)如图所示,把一个质量为0.5kg、底面积为40cm2的平底茶壶放在水平桌面上(茶壶壁的厚度不计),壶嘴和壶身构成___________。壶内装有0.6kg的水,水面到壶底12cm,则水对壶底的压力是________N。(g取10N/kg,ρ水=1.0×103kg/m3)
8.(4分)如图所示,粗糙水平面上一木箱重200N,当用100N的水平推力推木箱时,木箱恰能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箱受到的合力大小为_______N;当用150N的水平推力推木箱时,此时木箱受到的合力大小为_________N。
9.(4分)如图甲所示,将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木块A放入盛有水的圆柱形容器中,木块静止时有五分之二的体积露出水面。如图乙所示,将物块B放在木块A上方,静止后木块A恰好浸没在水中,已知物块B的密度为2.5g/cm3,水的密度为1×103kg/m3,g取10N/kg。则木块A的重为
________N,物块B的体积为_______cm3。
二、 作图题 (本题共计1小题,总分2分)
10.(2分)请在图中画出木球漂浮时受到的重力G和浮力F浮的示意图。
三、 单选题 (本题共计7小题,总分21分)
11.(3分)下列有关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拍打衣服时灰尘脱离是由于灰尘有惯性
B.静止的汽车没有惯性
C.跳远时助跑是为了增大惯性
D.飞行的子弹穿入木头后它的惯性减小
12.(3分)下列物体中,主要利用浮力作用的是( )
A.上升的火箭B.空中飞翔的小鸟C.探空气球D.绕地飞行的空间站
13.(3分)如图,鱼缸中小金鱼吐出的气泡,在水中上升的过程体积逐渐变大,则气泡所受压强和浮力的变化情况是( )
A.压强变小,浮力变大B.压强变大,浮力不变
C.压强变小,浮力变小D.压强不变,浮力不变
14.(3分)如图所示,一只碗放在水平餐桌上,它们都处于静止状态。以下两个力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 )
A.餐桌对碗的支持力和碗对餐桌的压力
B.餐桌对碗的支持力和碗受到的重力
C.碗对餐桌的压力和地面对餐桌的支持力
D.餐桌对地面的压力和餐桌对碗的支持力
15.(3分)如图所示,利用托里拆利实验装置测量大气压强时,下列过程能使测量值变小的是( )
A.使玻璃管稍下降一点B.使玻璃管倾斜一点
C.使玻璃管稍粗一点D.将实验从山下移到山上进行
16.(3分)如图,水平面上叠放着A、B两个物体,在水平方向上F的作用下,一起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A、B始终相对静止,F=8N,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A受到向左8N的摩擦力
B.物体A受到向右8N的摩擦力
C.物体B下表面受到向右8N的摩擦力
D.物体B下表面受到向左16N的摩擦力
17.(3分)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分别装有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将体积相同、密度不同的实心球A、B分别放入容器中,静止时,A球悬浮,B球漂浮h1 < h2,且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小球受到的重力:GA < GB
B.两个小球受到的浮力:FA浮 > FB浮
C.两个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甲 > P乙
D.两种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
四、 实验题 (本题共计3小题,总分20分)
18.(6分)图示为小军“探究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大小关系是F1>F2>F3。
(1)乙图中物块受浮力大小的表达式F浮乙=_____________。
(2)小军比较甲、乙、丙三图,得出浮力大小与深度有关的结论,有同学指出这个结论
不可靠,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水的密度大于丁图中液体的密度,则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大小关系应满足F3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F4。
19.(6分)物理实践小组设计了一个测量固体密度的方案(仅用不吸水、不溶于水的固体)。如图甲所示,将适量的配重颗粒装入粗细均匀的薄壁圆筒中并封闭筒口,将圆筒放入盛有适量水的薄壁大容器中,大容器的横截面积是圆筒的横截面积的5倍。圆筒静止后用记号笔在圆筒对应水面位置标记“O”,在大容器的水面位置标出初始水位线。
(1)为使圆筒静止后竖直漂浮在水面,在沙粒、泡沫粒中应选择__________作为圆筒的配重颗粒。
(2)将待测金属块用细线挂在圆筒下方,放入水中静止后(细线的质量、体积忽略不计,金属块始终不触底)如图乙所示,与图甲相比圆筒所受的浮力____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分别测出圆筒静止后水面到“O”点和到初始水位线的距离h1和h2,则该金属块的密度表达式为ρ金属=_______________(用h1、h2和ρ水表示)。
20.(8分)“牛顿第一定律”的形成,经历了伽利略、笛卡尔和牛顿等科学家不断完善的过程。图示为物理学家伽利略提出的“斜面实验”,实验及设想的步骤如下:
①两个对接的斜面A、B,小球由斜面A静止释放后,在斜面B上所达到的高度与原释放时的高度几乎相等;
②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时的高度;
③如果没有摩擦,且减小斜面B的倾斜程度,小球若要到达原来的高度将通过更长的路程;
④若再将斜面B变成水平面,小球再也不能达到原来的高度,它将不会停止运动。
(1)伽利略通过此实验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力不是_______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______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笛卡尔在伽利略观点之上进一步完善: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做
_______运动。牛顿在他们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牛顿第一定律”。相对于“笛卡尔的观点”,“牛顿第一定律”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 计算题 (本题共计3小题,总分23分)
21.(7分)C919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商业客机,整机自重45t,最大载量19t,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其轮胎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约为1.6m2。如图所示,该飞机满载情况下水平匀速飞行,此时飞机所受的阻力为2.4×105N,飞机所受浮力忽略不计,求:(g取10N/kg)
(1)发动机产生的推力;
(2)飞机满载静止时对水平跑道的压强。
22.(7分)小明称得一个鸡蛋的质量为55g,将其放入装满纯水的烧杯中,沉入底部,排开0.5N的水,然后向烧杯中加盐并搅拌,直到鸡蛋悬浮为止,求:(g取10N/kg,ρ水=1.0×103kg/m3:)
(1)鸡蛋在纯水中所受的浮力;
(2)鸡蛋的体积;
(3)鸡蛋悬浮时盐水的密度。
23.(9分)如图所示,一个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全部浸入液体且静止在某液体中,上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F1为5N,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F2为13N,前后及两侧受到液体的压力相等。求:(g取10N/kg)
(1)正方体受到的浮力;
(2)正方体上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强;
(3)让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加大,使得其上表面受到的压力变为15N,此时正方体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强。
答案
一、 填空题 (本题共计9小题,总分34分)
1.(4分)【答案】受力面积
大气压
2.(4分)【答案】惯性
减小
3.(4分)【答案】大
小
4.(4分)【答案】小于
小
5.(2分)【答案】0
不变
6.(4分)【答案】7×107
7.(4分)【答案】连通器
4.8
8.(4分)【答案】0
50
9.(4分)【答案】6
160
二、 作图题 (本题共计1小题,总分2分)
10.(2分)【答案】如图所示:
三、 单选题 (本题共计7小题,总分21分)
11.(3分)【答案】A
12.(3分)【答案】C
13.(3分)【答案】A
14.(3分)【答案】B
15.(3分)【答案】D
16.(3分)【答案】C
17.(3分)【答案】B
四、 实验题 (本题共计3小题,总分20分)
18.(6分)(1)F1-F2
(2)没有控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
(3)小于
19.(6分)(1)沙粒
(2)变大 5ℎ25ℎ2−ℎ1ρ水
20.(8分)(1)维持 改变
(2)匀速直线 补充了静止物体不受力时的运动规律
五、 计算题 (本题共计3小题,总分23分)
21.(7分)(1)2.4×105N
【解析】当飞机匀速直线飞行时飞机处于平衡状态,受到发动机的推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飞机发动机产生的推力:F′=f阻=2.4×105N
(2)4×105Pa
【解析】飞机总质量:m=45000kg+19000kg=64000kg
飞机所受总重力:G=mg=64000kg×10N/kg=6.4×105N
飞机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FS=GS=6.4×105N1.6m2=4×105Pa
22.(7分)(1)0.5N
【解析】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鸡蛋受到的浮力:F浮=G排=0.5N
(2)5×10−5m3
【解析】因为F浮=ρgV排,所以,鸡蛋排开的水的体积即鸡蛋的体积,则:
V鸡蛋=V排=F浮ρ水=0.5N1.0×103kg/m3×10N/kg=5×10−5m3
(3)1.1×103kg/m3
【解析】因为鸡蛋悬浮,所以鸡蛋悬浮时盐水的密度:
ρ盐水=ρ鸡蛋=m鸡蛋V鸡蛋=0.055kg5×10−5m3=1.1×103kg/m3
23.(9分)(1)8N
【解析】由浮力产生的原因可得,正方体受到的浮力:
F浮=F2−F1=13N−5N=8N
(2)500Pa
【解析】正方体上表面积:S=L2=(10cm)2=100cm2=1×10−2m2
正方体上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强:p=F1S=5N1×10−2m2=500Pa
(3)2300Pa
【解析】让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加大,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根据F浮=ρ液gV排可知浮力不变,仍为8N,若其上表面受到的压力变为15N,则正方体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
F2′=F浮十F1′=8N+15N=23N
此时正方体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强:p′=F2′S=23N1×10−2m2=2300Pa
2024年春安徽省九年级物理下册期中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年春安徽省九年级物理下册期中试题(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填空题, 单选题, 实验题, 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春广西防城港市防城区八年级物理科下册期中质量检测题(扫描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年春广西防城港市防城区八年级物理科下册期中质量检测题(扫描版含答案),共8页。
(2023春)教科版物理初中八年级下册-黄冈360°定制课时_期中综合检测题(一): 这是一份(2023春)教科版物理初中八年级下册-黄冈360°定制课时_期中综合检测题(一),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