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部分地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地理试卷(含答案)
展开一、单选题
位于芝加哥(41°39'N,87°34'W)的某建筑玻璃外墙向内切入一定角度(如图)。这样的设计在确保冬季采光增温的同时,可减少夏季阳光入射,从而降低室内空调能耗。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该建筑向内切入的玻璃外墙最大水平倾角约( )
A.42°B.48°C.72°D.88°
2.若在下列地区引入这一节能建筑,则( )
A.布拉格(50°5'N)的∠L变小B.罗马(41°39'N)的∠L变大
C.新加坡(1°18'N)的∠L不变D.上海(31°14'N)的∠L不变
1806年,法国鲁贝居民不足9000人。1814年起,当地兴建大量棉毛纺织厂,逐步成为全球纺织工业中心,百年间人口便已超过12万人。20世纪60年代起,鲁贝纺织业衰落,人口大幅减少,大量厂区荒废。近年来,当地将原厂区内的工业建筑改建成文化场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推测1806年前后,鲁贝( )
A.人口性别比失衡B.居民收入水平低C.以外来人口为主D.工业用地比重高
4.20世纪60年代起鲁贝人口大幅减少,反映了在此之前当地( )
A.产业结构单一B.城市化水平低C.环境问题严重D.人口出生率低
5.工业建筑的改建对鲁贝城市发展的影响主要是( )
A.缓解就业紧张B.延长产业链条C.复兴传统产业D.改善人居环境
边境仓是跨境电商在目标市场国的邻国边境建设的仓库,提供仓储、通关和跨境物流服务。俄罗斯重工业发达,但消费品制造业发展相对滞后。近年来,中国绥芬河市(下图)建成中俄边境仓,来自全国各地的货物可经此发往俄罗斯。俄罗斯用户在网上下单后,中国跨境电商将已预运至边境仓的货物经铁路送达用户,平均还需要6~7天。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6.与同在边境地区的鹤岗市相比,选址绥芬河市建设中俄边境仓的主要优势在于( )
A.货物运输时效高B.仓储费用低C.陆海联运优势大D.货物来源广
7.中国跨境电商的货物入境后平均送达时间长,主要是由于俄罗斯( )
A.境内多山河阻隔B.货物来源地分散C.国土东西跨度大D.交通线分布不均
8.中俄边境仓的建设对绥芬河市的主要影响有( )
①带动重工业的发展
②吸引外商投资建厂
③增强城市辐射功能
④促进基础设施建设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
海雾是水汽凝结成微小水滴悬浮于近海面大气中的天气现象,其形成需要稳定的大气条件。台湾海峡冬春季海雾频发,西岸洋流受季风影响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某年4月1日,台湾海峡发生了一次大范围的海雾过程。左图示意该年4月1~2日部分时段X气象站气温、风向和能见度(视力正常的人能将目标物从天空背景中辨认出来的最大水平距离)的变化,右图示意4月1日23时台湾海峡表层海水温度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9.与冬春季相比,台湾海峡夏季海雾少的原因主要是( )
A.海面蒸发弱B.季风影响小C.阴雨天气多D.对流上升强
10.4月1日23时,与东岸相比,台湾海峡西岸( )
A.海气温差小,不易形成海雾B.海气温差大,容易形成海雾
C.海水温度低,不易形成海雾D.海水温度高,容易形成海雾
11.此次海雾最终消散主要是缘于( )
A.风向的转变B.水汽的缺乏C.风力的增强D.气温的升高
浙江省Y山火山地貌广泛发育。其中,锐峰是岩性坚硬、四面陡峭的火山岩柱。某研学小组前往Y山局部地区(左图)考察,并绘制了所见的地貌景观及其地质剖面(右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2.该研学小组绘制地貌景观的地点最有可能位于( )
A.甲地附近B.乙地附近C.丙地附近D.丁地附近
13.根据地质剖面,可推知该地锐峰的形成经历的主要地质作用有( )
A.流水堆积→固结成岩→地壳抬升→岩浆活动
B.岩浆活动→地壳抬升→流水侵蚀→重力崩塌
C.岩浆活动→地壳抬升→风力侵蚀→重力崩塌
D.岩浆活动→固结成岩→地壳下沉→流水侵蚀
每年长江干流低水位时,南京城区最上游段会出现新济洲等多个洲滩(下图)。2001年,当地对新济洲上的居民全部实施生态移民,清退农业生产活动,并在洲岛内部修构造潭,恢复植被。目前,这些洲滩已成为长江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4.在新济洲生态修复工程中,修构造潭主要是为了( )
A.在雨季减少洪涝灾害B.提供城区饮用水源
C.在旱季营造水生环境D.增加周边空气湿度
15.在新济洲的沿岸滩地中,现有湿地重建区( )
A.土壤水分较少B.流水侵蚀较弱
C.远离休闲游憩区D.农业生产活动多
16.在旅游开发时,长江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仅向游客开放新济洲,主要是为了( )
A.减少对生物繁育的干扰B.节省设施建设投资
C.加强对游客数量的调控D.提供最佳观赏视野
二、材料分析题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羊曲水电站(左图)总装机容量120万千瓦,预计2024年底建成投产后年均发电量可达47.32亿千瓦时,将有效地与风电实现互补,保障青豫直流工程(专为清洁能源外送建设的特高压通道)满负荷输电。该水电站因坝址岩层不稳定,修建大坝采用的是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即先在河床上堆石后,再浇筑混凝土模板(右图)。建设过程中,人们注重生态保护,如使用充电重型卡车代替传统油车,配套升鱼机(输送鱼类过坝的机械设备)等设施。此外,羊曲水电站还设有放水洞,每年春季对下游农牧区进行生态补水。
(1)分别指出冬、夏半年青豫直流工程外送电能的主要来源(风电或水电),并就冬半年的情况说明判断理由。
(2)修建大坝通常要开挖岩体,并整体浇筑钢筋混凝土。解释该地采用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原因。
(3)说明使用充电卡车和配套升鱼机对该地环境保护的作用。
(4)分析羊曲水电站每年春季生态放水的原因。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孟加拉湾南部冷池(图中的虚线框内)是北印度洋重要的海洋现象,主要表现为表层海水温度低于相邻海区,通常出现在夏半年。研究表明,孟加拉湾南部冷池较强的年份,西南季风势力也随之增强。2018年,西南季风的势力偏强,使孟加拉湾南部冷池水温降低。
(1)描述图示海区多年平均6~8月表层海水温度的分布特征。
(2)从海水运动角度推测孟加拉湾南部冷池的形成原因,并解释孟加拉湾南部冷池较强的年份西南季风增强的现象。
(3)根据大气受热过程与海气相互作用,分析2018年孟加拉湾南部冷池水温比往年偏低的原因。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内华达山脉(左图)冬季冰雪减少,而夏季融雪时间提前。有关学者认为,这种变化可能影响内华达山脉以西地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进而威胁区域安全。
结合区域环境特征,论证上述山地冰雪提前融化威胁区域安全的观点。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该建筑向内切入的玻璃外墙最大水平倾角就是该地的最大正午太阳高度,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H-90°纬度差(太阳直射点地理纬度与所求地点的地理纬度),H=90°-(41°39'23°26')~72°,该建筑向内切入的玻璃外墙最大水平倾角约为72°,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答案:D
解析:由图示可得,L=Hmax-Hmin,是该地区最大正午太阳高度和最小正午太阳高度之差,也就是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幅度,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幅度一致,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当直射南回归线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幅度为南北回归线的纬度差,是42°52’。因此,布拉格、罗马、上海的L不变,AB错误,D正确。新加坡的纬度低,最大正午太阳高度为90°,最小正午太阳高度=90-(1°18’+23°26')=65°16’∠L=90°-65°16'=-24°44’,应变小,C错误。故选D。
3.答案:B
解析:1806年以前,鲁贝地区人口较为稀少,地处法国北部,土壤肥沃,该地主要从事传统浓业,无法看出性别比例失衡,A错误;且该时期的人主要是本地人,从事传统农业,收入较低,工业水平低下。B正确,C、D错误。故选B。
4.答案:A
解析:20世纪60年代起,受到二战后如意大利等新兴产业兴起和快速发展的影响,由于鲁贝纺织业比较单一,受到冲击较大,导致鲁贝区走向衰落,人口大幅减少,大量厂区荒废。A正确;之前超过12万人口且成为纺织业工业中心,说明城市化水平高。B错误;纺织业确实会对环境产生污染,但可以通过技术投入进行改善,所以这不是该区域纺织业衰落的主要原因,C错误;产业衰落无法反映人口出生率低,D错误。故选A。
5.答案:D
解析:该地把原厂区内的工业建筑改建成文化场所,改变了原来发展模式,文化场所对环境此较友好,污染较小,所以改善了人居环境,D正确;文化场所提供的就业机会很少,对缓解就业紧张作用小,A错误;工业建筑的改建并不是对纺织业进行产业链延长,而是文化场所,所以没有复兴传统产业,B、C错误。故选D
6.答案:A
解析:读图可知,绥芬河有铁路与俄罗斯的铁路相连,且路程较短,货物运输时效高,而鹤岗通过铁路运输至俄罗斯也要经过绥芬河,距离更远,货物运输时效低,A正确;两地仓储费用和货物来源差距不大,BD错误:货物经铁路送达用户,不需要陆海联运,C错误。故选A。
7.答案:D
解析:俄罗斯交通线分布不均,西部较为稠密东部比较稀疏,因此影响了货物运输效率,D正确;境内多山河阻隔、国土东西跨度大或影响送达时间,但这不是入境后平均还需要6~7天这么长时间的主要原因,AC错误;入境货物来源基本是从边境仓开始运输,来源地并不分散,B错误。
8.答案:C
解析:俄罗斯重工业发达,但消费品制造业发展相对滞后,因此发往俄罗斯的货物主要为轻工业产品,对带动绥芬河重工业的发展的影响较小,①错误;利于消费品等生产企业的外商投资建厂,②正确;中俄边境仓的货物主要用于出口,对增强城市辐射功能影响较小,③错误;中俄边境仓的建设会促进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④正确。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
9.答案:D
解析:据材料“台湾海峡冬春季海雾频发,西岸洋流受季风影响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可知台湾海峡的海雾受季风影响大,夏季气温高,对流旺盛大气不稳定,海雾较少,D正确、B错误;夏季气温高,水温高,蒸发较强,A错误;阴雨天气会影响雾的形成,但不是主要原因,C错误。故选D。
10.答案:B
解析:读图可知,由于西部受春季洋流(寒流)的影响,水温较低,读图可知此时大气温度较高使得海气温差较大,水汽易凝结形成海雾,B正确,A错误;4月1日23时台湾海峡表层海水西部水温较东部低,单一的水温高低,性质稳定,不易形成海雾,CD错误。故选B。
11.答案:A
解析:读图可知,在4月2日1时时,风向发生明显的变化,将海雾吹散,A正确;位于台湾海峡,水汽不会缺乏,B错误;读图可知,风力没有发生变化,C错误;读图可知,该时段,气温呈下降趋势,D错误。故选A。
12.答案:C
解析:
13.答案:B
解析:
14.答案:C
解析:由图文可知,锐峰是一系列的岩性坚硬,四面陡峭的火山岩柱组成,由此推测其位置应位于甲附近的狭长略呈弧形的山脊处。读右图锐峰的相对高度不大,是因此观测地较远,甲地位于弧形山脊位置,看不到锐峰全貌,排除甲;乙与锐峰所在地有鞍部阻挡视线,丁与锐峰所在地有山脊阻挡视线,排除BD;丙地与锐峰所在弧形山脊之间地势先降后升,视线开阔,且面向弧形山脊一侧,可见全貌,C正确。故选C。
15.答案:B
解析:读右图可知,锐峰所在地的岩石均为火山岩,没有固结成岩的地质过程,排除AD;地处浙江省,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以流水侵蚀为主排除C;由剖面图中火山岩、断裂及垂直节理发育可推测,该地地质时期岩浆活动频繁,经历数次岩浆喷发,地壳抬升,山区断裂发育,岩体破碎,受流水侵蚀,沟谷加宽加深,凸起的火山石柱表层风化重力崩塌不断变薄,形成锐峰,B正确。故选B。
16.答案:A
解析:
17.答案:(1)冬半年以风电为主,夏半年以水电为主。
理由:该地靠近冬季风源地,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冬半年大风日数多,正值河流枯水期,风力发电量高于水力发电量。
(2)此处岩层不稳定。(采用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可避免破坏岩体稳定性,提高大坝修建和运行的安全性;减少钢筋混凝土浇筑量,降低建材成本和工程造价。
(3)该地属生态脆弱区。(使用充电重型卡车,)可减少碳排放量,减轻大气污染;(配套升鱼机,)可为鱼类提供洄游通道,保护生物多样性。
(4)春季黄河尚未入汛,下游气温回升快,且农业用水需求量大,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生态补水可维持下游生态环境质量,防治植被退化和土地沙化等问题。
解析:(1)结合图文信息判断,青豫直流工程外送在电能在冬半年以风电为主,夏半年以水电为主。羊曲水电站地处青藏高原地区,黄河夏季径流量大,水力发电量大;而冬季正值河流枯水期,水力发电量小,但是冬半年大风日数多,风力大,风力发电量高于水力发电量。
(2)修建大坝通常要开挖岩体,并整体浇筑钢筋混凝土,但是由于此处的岩层不稳定,采用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可以避免破坏岩体稳定性,从而提高大坝修建和运行的安全性;采用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还可以减少钢筋混凝土浇筑量,达到降低建材成本和工程造价的目的。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青藏高原地区属于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脆弱,使用充电重型卡车代替传统油车,可减少碳排放量,减轻大气污染;配套升鱼机,输送鱼类过坝的机械设备可为鱼类提供洄游通道,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4)羊曲水电站设有放水洞,每年春季对下游农牧区进行生态补水,因为春季黄河尚未入汛,径流量小,而下游地区气温回升快,农业用水需求量大导致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生态补水可缓解下游水资源短缺,维持下游生态环境质量,防治植被退化和土地沙化等问题。
18.答案:(1)整体水温高、差异小;西北、东南水温高,往中部递减;印度和斯里兰卡以南海区有一处舌状冷水区。
(2)夏半年盛行西南季风,北印度洋海区季风洋流呈顺时针运动,可将印度和斯里兰卡以南的冷海水输送至孟加拉湾南部。
夏半年陆地气温高、气压低。近海面气温偏低,与孟加拉湾北部的气温差异扩大,水平气压梯度增大。
(3)降水增多,大气削弱作用增强,冷池获得的太阳辐射减少;风力增强,促进海面蒸发,加快潜热输送释放热量。
解析:(1)图示海区多年平均6~8月表层海水温度的分布特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从整体上看,图示海区的表层海水温度呈现由北向南逐渐升高的趋势。这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转和地球表面形状的影响,使得南半球的太阳辐射更为集中,导致南部海水接收到的热量更多,因此温度更高。同时,北印度洋地区受到季风影响,夏季西南季风从南向北吹拂,也带来了温暖的海水,进一步加剧了南北温度差异。其次,在同纬度海域,西侧水温高于东侧。这主要是因为该地区受到地形和洋流的影响。西侧靠近陆地,地形复杂,海水受到陆地地形和沿岸洋流的影响,温度相对较高。而东侧则受到开阔海域的影响,洋流作用较弱,海水温度相对较低。最后,从时间变化上看,从6月到8月,表层海水温度逐渐升高。这是因为随着夏季的到来,太阳直射点逐渐北移,太阳辐射增强,海水接收到的热量增多,温度逐渐上升。同时,夏季季风活动也更为频繁,带来的暖湿气流进一步加剧了海水温度的上升。综上所述,图示海区多年平均6~8月表层海水温度的分布特征主要表现为由北向南逐渐升高、同纬度海域西侧水温高于东侧以及从6月到8月表层海水温度逐渐升高。这些特征的形成与地球自转、地形、洋流以及季节变化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
(2)孟加拉湾南部冷池的形成原因,主要可以从海水的运动角度来分析。首先,我们需要考虑季节性的气候变化对海水温度的影响。在夏季,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北移,南亚地区接受的太阳辐射量增强,导致该地区的气温显著升高。随着气温的升高,近地面的空气受热上升,形成了一个低压中心。这个低压中心的形成对于后续的风向变化起到了关键作用。其次,我们需要考虑风向的变化。在低压中心的影响下,南半球的东南信风会越过赤道,并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转变为西南季风。这种转变使得风向由东南转为西南,直接吹向孟加拉湾。接下来,我们考虑西南季风对表层海水的影响。在西南季风的作用下,表层的海水会随风漂流,形成一个逆时针的环流。这种环流模式会导致海水在孟加拉湾南部地区不断地向北运动。最后,我们需要考虑海水的垂直运动。由于大量的海水向北运动,孟加拉湾南部的海水会逐渐减少。为了补充这部分减少的海水,下层的冷水会上泛到表层,从而形成了冷池。而当孟加拉湾南部冷池较强时,下层冷水上泛更为频繁和显著。这种冷水上泛会增强海气之间的热量交换,使得更多的水汽凝结并形成云雨。云雨的形成会进一步增加孟加拉湾上空的大气湿度,使得低压势力更为强大。低压势力的增强会进一步推动西南季风的发展,使其势力变得更强。综上所述,孟加拉湾南部冷池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夏季南亚地区气温升高、风向变化、表层海水环流以及下层冷水上泛等海水运动的结果。而冷池较强时,会通过增强海气热量交换和增加大气湿度来增强西南季风的势力。
(3)2018年孟加拉湾南部冷池水温偏低的原因,可以从大气受热过程与海气相互作用的角度进行深入分析。首先,我们考虑大气受热过。在2018年,西南季风势力偏强,这导致了孟加拉湾南部降水量的显著增加。随着降水的增多,云量也随之增多。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显著增强,这意味着到达海面的太阳辐射量减少。海水主要依赖太阳辐射来吸收热量,因此,太阳辐射的减少直接导致海水吸收的热量减少,进而使得水温降低。其次,我们分析海气相互作用。大量的降水在释放潜热的同时,也加强了大气对流运动。这种对流运动使得更多的暖湿气流在孟加拉湾南部抬升并凝结,进一步释放潜热。这一过程不仅加剧了降水的强度,还使得海水温度进一步降低。最后,冷池水温的偏低也影响了海气热量交换。由于水温降低,海洋与大气之间的热量交换更为活跃。海洋通过蒸发等方式吸收更多的热量,这进一步加剧了水温的降低。综上所述,2018年孟加拉湾南部冷池水温偏低的原因可以归结为:西南季风势力偏强导致的降水增多和云量增加,进而减少了到达海面的太阳辐射;大量降水释放潜热,加强了大气对流运动,进一步降低了海水温度;以及冷池水温偏低导致的海气热量交换增强。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孟加拉湾南部冷池水温在2018年比往年偏低。
19.答案:山脉以西地区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蒸发旺盛,冰雪融水是该地区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河流补给减少,地表蒸发历时变长,造成水源减少;夏季作物生长需水量大,加剧水源供应紧张,造成粮食减产,威胁水资源和粮食安全;土壤和植物含水量低,山火风险增大,威胁生命财产安全。
解析:读图可知,山脉以西地区大部分位于35°N~40°N的太平洋东岸,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蒸发旺盛,冰雪融水是该地区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融雪提前会导致河流径流量减少,影响下游地区的农业灌溉和供水。在灌溉季节,融雪是许多河流的重要水源,提前融化意味着水量减少,可能无法满足农田的灌溉需求,导致粮食减产。融雪提前也会引发山火增多,对区域生态和人类生活构成威胁。融雪提前使得山地植被暴露在更长时间的干燥环境中,增加了火灾的风险。山火不仅烧毁森林和草地,还可能影响空气质量,威胁人类健康。冰雪减少还会影响山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冰雪是山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减少会导致植被覆盖变化、动物栖息地减少等问题,进而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
2024届福建省部分地市高三下学期4月诊断检测(三模)地理试卷+答案: 这是一份2024届福建省部分地市高三下学期4月诊断检测(三模)地理试卷+答案,文件包含地理pdf、地理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页, 欢迎下载使用。
福建省福州市部分地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福建省福州市部分地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2024届福建省福州市部分地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地理试卷原卷版docx、2024届福建省福州市部分地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地理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福建省福州市部分地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地理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届福建省福州市部分地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地理试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届福建省福州市部分地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地理试卷原卷版docx、2024届福建省福州市部分地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地理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