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广东省九年级中考模拟试题物理三模冲刺训练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广东省九年级中考模拟试题物理三模冲刺训练试卷(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广东省九年级中考模拟试题物理三模冲刺训练试卷解析版docx、2024年广东省九年级中考模拟试题物理三模冲刺训练试卷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
1.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学校附近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广场舞噪音扰民是因为广场舞音调太高
C.建筑师利用声音的反射,使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加强原声
D.只要有物体在振动,人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答案】C
【详解】A.学校附近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A错误;
B.广场舞噪音扰民是因为广场舞声音的响度太大,而不是音调太高,故B错误;
C.在一些古代的建筑当中,建筑师利用声音的反射,使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加强原声,如北京天坛的“三音石”等,故C正确;
D.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有:物体发生振动、有传声的介质、良好的听觉器官、频率在人的听觉范围之内、有足够大的响度等,所以物体振动时,我们不一定能听到声音,故D错误。
故选C。
2 .对图中的自然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冰挂的形成是凝华现象B.云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C.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D.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答案】D
【详解】A.冰挂是水凝固形成的,故A错误;
B.云层中主要是小水滴,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B错误;
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变成固态形成的,属于凝华现象,故C错误;
D.雾是极小的水滴,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故D正确。
故选D。
3 .北京时间2023年5月30日16时29分,神舟十六号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整个对接过程历时约6.5小时,每90min可绕地球一圈。如图是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和空间站就形成了新的组合体的画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以“神舟十六号”为参照物,“组合体”是运动的
B.以“组合体”为参照物,“神舟十六号”是运动的
C.以地球为参照物,“神舟十六号”是运动的
D.以地球为参照物,“组合体”是静止的
【答案】C
【详解】A.以“神舟十六号”为参照物,“组合体”与“神舟十六号”之间没有发生位置变化,所以“组合体”是静止的,故A错误;
B.以“组合体”为参照物,“神舟十六号”与“组合体”之间没有发生位置变化,所以“神舟十六号”是静止的,故B错误;
C.以地球为参照物,“神舟十六号”与地球之间有位置变化,所以“神舟十六号”是运动的,故C正确;
D.以地球为参照物,“组合体”与地球之间有位置变化,所以“组合体”是运动的,故D错误。
故选C。
4. 为提高行车的安全性,很多汽车装有日间行车灯,当汽车启动时,S1闭合,日间行车灯L1亮起,再闭合S2,车前灯L2也亮起。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中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A.B.
C.D.
【答案】C
【详解】A.由电路图可知,只闭合S1时,两灯泡都亮,再闭合S2时,L2被短路,L2不亮,L1亮,故A不符合题意;
B.由电路图可知,两灯并联,只闭合S1时L1亮,只闭合S2时L2亮,故B不符合题意;
C.由电路图可知,两灯并联,只闭合S1时,日间行车灯L1亮,再闭合S2时,车前灯L2也亮起,故C符合题意;
D.由电路图可知,只闭合S1时,车前灯L2亮,再闭合S2时,日间行车灯L1亮,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 “五一”假期小明一家到丽江边游玩。妈妈拍照时,小明正在欣赏美景:对岸树木的倒“影”、水中的鱼“影”……,此时地面上留下了他的身“影”。关于“影”的形成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妈妈的摄“影”——光的直线传播B.树木的倒“影”——光的反射
C.水中的鱼“影”——光的反射D.小明的身“影”——光的折射
【答案】B
【详解】A.妈妈的摄“影”,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A错误;
B.树木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正确;
C.水中的鱼“影”,是由鱼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发生折射形成的虚像,故C错误;
D.小明的身“影”,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B。
2022年北京冬奥会我国运动员参加冰壶比赛的场景如图。为了保证冰壶出手后能继续运动,
运动员需要不停地刷冰。关于冰壶比赛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冰壶出手后能继续运动是因为冰壶具有惯性
B.冰壶出手后在水平方向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C.运动员脚向后蹬而身体向前运动利用了力的相互作用
D.运动员不断刷冰是利用做功的方式来改变表层冰的内能
【答案】B
【详解】A.掷出的冰壶由于具有惯性,所以能在冰面继续滑行,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冰壶出手后在水平方向只受到摩擦力,没有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故B错误,符合题意;
C.运动员脚向后蹬而身体向前运动是因为地面给了运动员一个向前的力,利用了力的相互作用,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比赛时两名队员在冰壶前方“刷冰”,克服摩擦做功,消耗机械能转化为冰的内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冰的内能,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 如图所示,一种环保型手电筒,筒内有一个能滑动的圆柱形磁铁,外圈套着一个线圈。只要将手电筒沿图中箭头方向来回摇动,手电筒的小灯就能发光。下列与此手电筒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详解】手摇电筒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磁铁在线圈中来回运动,使线圈切割磁感线,从而产生了感应电流,使小灯泡发光。
A.图示中,利用安培定则判断螺线管的磁场,与手摇电筒的制成原理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
B.此图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性与线圈匝数的关系,与手摇电筒的制成原理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
C.此图反映了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运动,与手摇电筒的制成原理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
D.图中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电路中产生了感应电流(可以从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来体现),这是电磁感应现象,与手摇电筒的制成原理相符合,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21分。
8. 2022年2月7日,在首都体育馆举行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决赛中,
我国选手任子威夺得冠军。如图所示,任子威用力蹬地后加速向前,此过程利用的物理知识有: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冰刀鞋下的冰刀刃很薄能增大其对地面的 ,
降低冰的熔点,冰熔化有润滑作用,从而减小冰鞋与冰面间的 。
【答案】 运动状态 压强 摩擦力
【详解】[1]用力蹬地后人受到地面的反作用力加速前进,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冰刀鞋下的冰刀刃很薄,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其对地面的压强。
[3]冰熔化成水,在冰刀与冰面之间形成一层水膜,使接触面脱离,从而减小冰鞋与冰面间的摩擦力。
9 . 5月30日,“长征7号”运载火箭将天舟二号飞船发射升空,
火箭发动机所用燃料具有热值 的特点。船箭分离后,
天舟二号飞船与在轨运行的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再现“万里穿针”。
如图所示,对接成功后,以天舟二号为参照物,核心舱是 的。
宽大的太阳能电池板能为天和核心舱提供电能,太阳能属于 (填“可”或“不可”)再生能源。
【答案】 大 静止 可
【详解】[1]火箭发射时要选用热值大的固体燃料,原因是完全燃烧相同质量的燃料时,燃料的热值大,可以放出更多的热量。
[2]对接成功后,以天舟二号为参照物,核心舱相对于天舟二号的位置没有改变,核心舱是静止的。
[3]太阳能在短时间内从自然界源源不断得到补充的,属于可再生能源。
10 . 如图所示,是我国自行设计和自主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当蛟龙号完全进入海水中工作时,
排开海水的重力是,则蛟龙号受到海水的浮力是 N;随着不断下潜,
蛟龙号下表面受到海水的压强 ,受到的浮力 。(后两空均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答案】 变大 不变
【详解】[1]当蛟龙号完全进入海水中工作时,排开海水的重力是5×105N ,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蛟龙号受到海水的浮力 等于它排开水的重力5×105N 。
[2] 潜水器在下潜的过程中,所处深度h变大,由p=ρgh可知,潜水器下表面受到海水的压强变大.
[3]潜水器下潜的过程中,海水的密度不变,排开海水的体积也不变,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其受到海水的浮力不变。
11. 如图所示是撑杆运动员比赛时的情景,撑杆被压弯了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 ;人被撑杆弹起,不仅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还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
【答案】 形变 运动状态 相互
【详解】[1]撑杆受到人对它的力的作用变弯了,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2][3]人对撑杆施加压力的同时,撑杆也对人施加一个向上的作用力,使人由静止变为运动被弹起,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同时也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2. 如图1所示,先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壁玻璃筒里放一小团蘸了乙醚的棉花,然后迅速压下活塞,对筒内空气做了 ,使空气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乙醚着火点。如图2是汽油机工作时各冲程的示意图,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看,其中与图1实验相同的是 。如果该汽油机飞轮转速是1800r/min,则它每秒钟内对外做功 次。
【答案】 功 B 15
【详解】[1]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壁玻璃筒里放一小团蘸了乙醚的棉花,然后迅速压下活塞,活塞对筒内空气施加压力并使空气体积变小,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对筒内空气做了功,使空气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2]图A中,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活塞向下运动,是吸气冲程,不涉及能量转化;图B中,进气门排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上运动,是压缩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图C中,进气门排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下运动,是做功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图D中,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活塞向上运动,是排气冲程,不涉及能量转化;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看,与图1实验相同的是压缩冲程,故选B。
[3]汽油机的1个工作循环,完成四个冲程,飞轮转2周,对外做功1次。
如果该汽油机飞轮转速是 1800r/min=30r/s
则它每秒钟内对外做功15次。
如图所示,先闭合开关S1,电流表A1和A2的示数都是0.2A,再闭合开关S2,电压表的示数为3V,
电流表A1的示数为0.5A。此时电源的电压是 V,流过L1的电流是 A,灯泡L2的电阻值 Ω。
【答案】 3 0.2 10
【详解】[1][2][3]由电路图知,闭合开关S1时,电路为灯泡L1的简单电路,电流表A1和A2都测L1的电流,示数都是0.2A。再闭合开关S2,灯泡L1、L2并联,电压表测灯泡L2两端的电压,示数为3V,又因为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都等于电源两端电压。所以电源电压等于3V。此时电流表A1测干路电流,示数为0.5A,电流表A2还测灯泡L1的电流,又因为灯泡L1两端电压和电阻值都不变,所以通过L1的电流不变,仍为0.2A。根据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可知通过L2的电流为
灯泡L2的电阻值是
14. 如图,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装有质量相同的水,现把两个相同的空塑料瓶,瓶口扎上橡皮膜,竖直地浸没在水中,甲中瓶口朝上,乙中瓶口朝下。若甲中瓶恰好悬浮,两空塑料瓶的质量均为50g,则甲中瓶受到的浮力是______N,乙中瓶的状态是______(选填“漂浮”“沉底”或“悬浮”);甲中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g取10N/kg)
【答案】 ①. 0.5 ②. 沉底 ③. 大于
【解析】
【详解】[1]甲中瓶悬浮,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即
[2]乙中橡皮膜受到水的压强较大,凹陷程度较大,导致一种瓶子排开水的体积较小,因此乙中瓶子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瓶子沉底。
[3]甲乙是相同容器,放入瓶子前,装的水质量相同,甲中瓶子排开水的体积大于乙中瓶子排开水的体积,则甲放入瓶子后水的深度大于乙放入瓶子后水的深度,由得,甲中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大于乙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
三、作图题:本题7分。
15. 我们能够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请画出图中小丽看到书本的反射光线。
【答案】
【详解】连接入射点和眼睛,得到反射光线,如图所示:
如图,用细线把一个小球悬挂起来,将小球拉到位置A,松开手后小球在A、B、C点之间来回摆动。
画出小球在位置A时的受力示意图。
【答案】
【解析】
【详解】小球在A位置时,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细线对小球的拉力,如图所示:
17. 如图所示是测电阻(阻值在左右)电路图,以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的电路连接。
【答案】
【详解】由于电源为两节电池,电源电压为,所以电压表选用的量程,与定值电阻并联,此时电路中的电流约为
所以电流表选用的量程与定值电阻串联,滑动变阻器按“一上一下”的方式与定值电阻串联,它的滑片向左移动时,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小,所以左下端接线柱接入电路,上端接线柱可任选一个。根据电路图的顺序连接实物图,如下图所示:
四、实验题:本大題共3小题,第16小题7分,第17、18小题各6分,共19分。
18. 图甲中,所测物块的长度为______cm,图乙中电能表所显示消耗的电能是______,
图丙中测力计所测的拉力是______N。
【答案】 ①. 2.85 ②. 2019.3 ③. 5.4
【解析】
【详解】[1] 图甲中刻度尺分度值为1mm,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所以所测物块的长度为2.85cm。
[2] 电能表单位是,最后一位是小数位,所以图乙中电能表所显示消耗的电能是。
[3] 图丙中测力计分度值为0.2N,所测的拉力是5.4N。
19.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过程中:
如图甲,让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接收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可以看出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2)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按如图乙的位置放置时,光屏上会得到一个倒立、
(选填“缩小”“放大”或“等大”)的实像;
(3)向右移动蜡烛到一定的位置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无法在光屏上承接到像,可能的原因是 。
【答案】 10 放大 蜡烛在焦点以内
【详解】(1)[1]太阳光可以近似看为平行光源,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太阳光经凸透镜后将会聚在焦点,所以把光屏置于另一侧,改变光屏与凸透镜间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这个光斑便为焦点。测出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便是焦距,由图知,凸透镜的焦距是
60.0cm-50.0cm=10.0cm
(2)[2]由图乙可知,此时物距
u=50.0cm-35.0cm =15cm
而f=10.0cm,则有
f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北京市九年级中考物理三模冲刺训练试卷解析,文件包含2024年北京市九年级中考物理三模冲刺训练试卷解析docx、2024年北京市九年级中考物理三模冲刺训练试卷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上海市中考物理三模冲刺训练试卷解析,文件包含2024年上海市中考物理三模冲刺训练试卷解析docx、2024年上海市中考物理三模冲刺训练试卷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上海市中考物理三模冲刺训练试卷(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上海市中考物理三模冲刺训练试卷解析版docx、2024年上海市中考物理适应性练习题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