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泾河新城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原卷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5748340/0-171599413897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泾河新城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原卷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5748340/0-171599413904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泾河新城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原卷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5748340/0-171599413907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泾河新城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5748340/1-171599414279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泾河新城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5748340/1-171599414283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泾河新城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5748340/1-171599414285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泾河新城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泾河新城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泾河新城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泾河新城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中图版)
(满分:60分;时间:60分钟;范围:第6章完,P1~P57)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1分,共22分。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世界第一大内陆盆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西起帕米尔高原东麓,东到罗布泊洼地,北至天山山脉南麓,南至昆仑山脉北麓。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塔里木盆地蕴藏的丰富资源是( )
A. 油气资源B. 水资源C. 煤炭资源D. 生物资源
2. (承上)该资源是( )
A. 可再生资源B. 非可再生资源C. 新材料D. 新能源
3. 读漫画《这并不是胜利》,判断漫画反映问题是( )
A. 过度放牧B. 水土流失C. 乱砍滥伐D. 土地荒漠化
【答案】1. A 2. B 3. C
【解析】
【1题详解】
塔里木盆地之中有一个一望无际的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沙漠地下蕴藏着相当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有位科学家曾这样比喻过:塔克拉玛干表面是无边无际的流沙,地下是无穷无尽的油海,如今,有许多条公路深入大漠腹地,在沙漠中建成了我国新兴的石油工业基地,A正确,排除BCD。故选A。
【2题详解】
由上题可知,塔里木盆地蕴藏的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石油和天然气属于非可再生资源,不属于新材料和新能源。B正确,ACD错误。故选B。
【3题详解】
目前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有:滥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严重;乱占耕地;草场退化严重等现象。由图可知,这幅漫画反映的是乱砍滥伐现象。C正确;与过度放牧、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无关,排除ABD。故选C。
【点睛】塔里木盆地位于新疆南部,是中国最大的内陆盆地。盆地内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中国最大的沙漠。沙漠周围有很多大小不等的绿洲。盆地中发现有储量较大的内陆油气田。
号称“史上最美”的沪昆高铁途经上海、浙江、江西、湖南、贵州、云南等省市。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4. 下列铁路线和沪昆高铁并行同向的是( )
A. 焦柳线B. 浙赣线C. 成昆线D. 宝成线
5. 下列活动方式,与高新技术产业无关的是( )
A. 体育课上,同学们在打篮球B. 丹丹一家用GPS导航自驾游
C. 小明与朋友通过手机微信聊天D. 李先生乘坐高铁出差
【答案】4. B 5. A
【解析】
【4题详解】
沪昆高铁属于东西走向,浙赣线也是东西走向,B正确;焦柳线、成昆线、宝成线属于南北走向的铁路干线,ACD排除;故选B。
【5题详解】
GPS 导航自驾是利用高新技术,B错误;打篮球与高新技术无关,A正确;手机微信聊天就是高新技术利用高新技术的网络实现畅聊,C错误;现在我们乘坐的高铁动车车速快、稳、舒适、安全,准点等都是利用高新技术,D错误;故选A。
【点睛】高新技术的首要条件是人才,是科学技术,其特点是产品更新周期短、利润大、能耗少等。
北京距上海约1200多千米,李明在网上查到如下信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如果要以最快的速度从北京到达上海,李明一家应该选择乘坐( )
A. 高铁B. 私家车C. 豪华大巴D. 飞机
7. 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你给李明及家人的建议有( )
①乘坐豪华大巴既省钱又省时间
②可以购买特殊时段的折扣机票,又便宜又快捷
③乘坐私家车很方便,从家可以直达上海的宾馆
④高铁很舒适,二等坐票价合理
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④
【答案】6. D 7. C
【解析】
【6题详解】
根据所学分析,根据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可知,航空运输的速度最快,用时最短,人要以最快的速度从北京到达上海,最适合选择乘坐飞机。D适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
【7题详解】
读表格中的信息可知,乘坐豪华大巴省钱但费时间,①错误;购买特殊时段的折扣机票,价格便宜又快捷;乘坐私家车很方便,可以满足“门对门”的服务要求;高铁很舒适,速度快,二等票价格也不贵,②③④正确,C正确,排除ABD;故选C。
【点睛】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主要有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运输。经过长期的不懈努力,中国初步形成了由这些交通运输方式组成的现代化交通运输网络体系。
下图所示为我国某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这种服饰是为了适应当地独特的气候而设计的。夜间气温很低,人们可以将双手藏在袖中;晨后气温渐升,人们把右袖脱下搭在肩上,以便劳作;到了中午,气温很高,便可以将双袖脱下,系在腰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 从眼饰上判断,该少数民族是( )
A. 藏族B. 蒙古族C. 傣族D. 维吾尔族
9. 该服饰反映了该地区的气候特点是( )
A. 气温的年较差很大B. 气候终年高温少雨
C. 气温的日较差很大D. 气候终年寒冷多雨
【答案】8. A 9. C
【解析】
【8题详解】
由图可知,该服饰的特点是长袖、宽腰、大襟,属于藏族的传统服饰。蒙古族服饰也称为蒙古袍,主要包括长袍、腰带、靴子、首饰等。傣族服饰的特点是颜色通常会使用红色、绿色、藏青色、蓝色、白色、黑色等,且常有大象、孔雀等图案。维吾尔族服饰特点有颜色鲜艳,维吾尔族女装颜色鲜艳,大多是大红、绿色、金黄色等明亮的颜色,而维吾尔族男装颜色则是黑白暗色搭配,讲究粗犷奔放。综上所述,BCD正确,故选A。
【9题详解】
藏袍是藏族服饰的代表,也是适应西藏气候的产物,它反映出西藏气候具有的特点是昼夜温差大,藏袍腰襟大,白天当衣穿,保温防寒,晚上当铺盖,和衣而眠,C符合题意;青藏地区气温年较差小、海拔高、气温低;综上所述,ABD错误,故选C。
【点睛】青藏地区因地势高耸而成为一个独特的地区,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由“高”随之而来的另一个显著的自然特征是“寒”,许多山峰终年积雪,冰川广布。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包括:气温低、日较差大、常年冰雪与寒冻。
地方文化包括了历史文物、文化艺术、风土民俗、文化遗迹等等,具有较高的科研和文化价值,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不可再现的产物,对于旅游者来说,有着巨大的吸引力。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旅游业要做到可持续发展,应该( )
A. 大量增加现代化的服务设施B. 立足于地方文化特色
C. 把自然资源开发作为首要工作D. 一切以增加收入促进经济发展为主
11. 远距离旅行应该准备的相关旅游物品有( )
①必要的衣物 ②常用的必备药品③照相机或摄像机等 ④必要的食物和水
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③④D. ①②
12. 下列名胜古迹与其所在省区的组合,正确的是( )
A. 故宫——河北B. 平遥古城——山东C. 布达拉宫——西藏D. 泰山——山西
【答案】10. B 11. A 12. C
【解析】
【10题详解】
要做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立足于地方文化特色,大量增加现代化的服务设施、把自然资源开发作为首要工作和增加收入促进经济发展都不是长久之计,故选B。
【11题详解】
远距离旅行应该准备的相关旅游物品有:必要的衣物,常用的必备药品,照相机、摄像机、指南针等,旅途中必要的食物和水。根据题意。故选A。
【12题详解】
以上四个古迹中,故宫位于北京市,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布达拉宫位于西藏,泰山位于山东省,排除ABD,故选C。
【点睛】文化的形成往往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各地的自然环境不同,就使各地的文化差异很大,各地方大部分利用当地独特的文化吸引游客。
13.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要品味这一美景应选择的时间、地点是( )
A. 平原小河边—月黑风高的夜晚B. 平原湖泊边—月朗星稀的夜晚
C. 山区小溪边—月黑风高的夜晚D. 山区小溪边—月朗星稀的夜晚
【答案】D
【解析】
【详解】“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译文是:明月映照着幽静的松林间,清澈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故要品味这一美景需在月朗星稀的夜晚到山区小溪边。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4. 开展下列活动,最好选择水路运输为主的是( )
A. 登古长城B. 访莫高窟C. 逛北京D. 游三峡
【答案】D
【解析】
【详解】现代运输方式有很多种,人们要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运输方式,如以上四个旅游项目中,只有游三峡适合选择水路运输,三峡位于长江上游,水上运输旅游是最有体验价值的,D正确;登长城、逛北京、访莫高窟适合选择陆路运输,排除ABC。故选D。
在中国旅游研究院线上发布《2021年全国旅游服务质量调查报告》中,西安在国内旅游服务质量整体评估中位居前列。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外地游客来西安旅游前,需要设计一个旅游线路,应注意的问题不正确的是( )
A. 旅游线路设计不必突出主题B. 注意劳逸结合
C. 费用预算D. 尽量避免往返路线重复
16. 下列关于收集旅游信息渠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听亲戚或同学介绍
B. 通过图书、报刊、广播和电视等媒体介绍
C. 通过网络等现代技术,可以方便、快捷地查询到各类旅游信息和资料
D. 直接向当地旅游局索要所有旅游线路、报价等信息
17. 下列是上海游客在大雁塔的见闻,其中不属于西安本土文化或饮食的是( )
A. Biangbiang面B. 秦腔C. 寿司D. 凉皮、肉夹馍
18. 古都西安有兵马俑、大雁塔等文物古迹,保护它们的意义在于( )
A. 提供更多就业机会B. 便于以后拆除仿建
C. 修缮加固、经商利用D. 传承民族文化和文明
【答案】15. A 16. D 17. C 18. D
【解析】
【15题详解】
设计旅游路线要因人而异,可根据不同的经济收入,选择不同的交通方式和食宿条件;要突出主题,形成特色;合理安排时间,考虑好各项旅游活动选择在什么时间,需要多长时间;尽可能多地将不同性质的旅游点串联成环形线路(或多边形),尽量避免往返线路的重复;旅游活动内容要丰富多彩,并要注意劳逸结合;为使旅客更好的欣赏景点景色,旅游过程中尽量少坐车,多走路。综上所述,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6题详解】
收集旅游信息的渠道有许多种。听取亲戚或同学介绍,旅游信息相对真实,易被采纳和接受,A正确;通过图书、报刊和电视等媒体介绍,具有直观性和详尽性等特点,B正确;通过网络等现代技术,则可以方便、快捷地查询到各类旅游信息和资料,C正确;但直接向旅游景点索要旅游线路、报价等信息,不可取,D错误。依据题意,故选D。
【17题详解】
Biangbiang面、秦腔、凉皮、肉夹馍都是西安本土文化或饮食,ABD不符合题意;寿司是日本的饮食,不是西安本土文化或饮食,C符合题意。故选C。
【18题详解】
保护文化遗产,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是连接民族情感纽带、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也是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前提。我们要切实保护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促进遗产保护立法,严格遵守遗产保护法相关规定;不乱垃圾、破坏文物,积极保护文化遗产,制止他人破坏遗产的行为;提高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加强宣传,提高身边人保护遗产的意识,D正确;意义不在于促进就业,更不是为了便于以后拆除仿建、修缮加固经商利用。ABC错误。故选D。
【点睛】旅游线路是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结旅游者、旅游企业及相关部门、旅游目的地的重要纽带,对区域旅游开发、旅游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旅游者的旅游体验等都有重要意义。
19. 根据你的生活经验,挑出一种不是产自南方的水果( )
A. 柑橘B. 苹果C. 菠萝D. 香蕉
【答案】B
【解析】
【详解】我国北方地区盛产温带水果,比如苹果、梨、桃、杏、柿、枣、葡萄等;南方地区热量充足,降水丰沛,盛产亚热带 、热带水果,如柑橘、菠萝、桂圆、甘蔗、香蕉、荔枝等,B正确,ACD排除;故选B。
羊毛壁毯是我国少数民族利用羊毛编织的传统手工艺品。读“羊毛壁毯作品‘天山歌舞’”,完成下面小题。
20. 壁毯画面反映的歌舞场景常见于我国的( )
A. 西北地区B. 北方地区C. 南方地区D. 青藏地区
21. 壁毯的编织原料来自于当地饲养量大且特有的羊种,羊肉还是当地居民喜爱的食物。据此判断该地区农业( )
A. 以畜牧业为主B. 以水田为主C. 盛产热带水果D. 以渔业为主
【答案】20. A 21. A
【解析】
【20题详解】
由图可知,壁毯画面反映的歌舞场景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手鼓舞,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1题详解】
西北地区是我国主要的牧区,内蒙古大草原、河西走廊、天山牧场是重要的畜牧基地。由题干中的“天山歌舞”“壁毯”可知,该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农业以畜牧业为主,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西北地区是我国主要的牧区,所出产的肉、奶、皮、毛等畜产品在国内占据突出地位。
22. 青藏高原的农作物主要分布在( )
A. 冻土地带B. 湖泊地带C. 河谷地带D. 山地地带
【答案】C
【解析】
【详解】青藏高原气候高寒,只有河谷地带由于海拔相对较低,气温较高,风小,无霜期长,水源条件较好,土壤比较肥沃,因而适宜耕作,成为农业发达地带,被称为河谷农业。C正确,排除ABD。故选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8分)
23. 读“南水北调工程中线路线图”(图1)和“南水北调中线地形剖面示意图”(图2),完成下列问题。
(1)南水北调工程就是把______流域的水资源调到______地区和西北地区,以缓解这些地区的缺水状况。
(2)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相比,中线工程的一大特点是全线基本实现自流输水,输水成本低。读图2中信息,分析中线能自流输水的原因是:流经的大部分地区地势______(填“北高南低”或“南高北低”)。
(3)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分配上具有______的特点。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可以通过______来解决。
(4)为缓解北方地区用水紧张,除南水北调外,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
【答案】(1) ①. 长江 ②. 华北(北方)
(2)南高北低 (3) ①. 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 ②. 修建水库
(4)一水多用;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发展节水农业等
【解析】
【分析】本题以南水北调工程中线路线图和南水北调中线地形剖面示意图为材料,涉及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南水北调线路特点、缺水原因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问1详解】
南水北调工程就是把长江流域的水资源调到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以缓解这些地区的缺水状况,该工程是我国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
【小问2详解】
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相比,中线工程的一大特点是全线基本实现自流输水,输水成本低。读图2中信息可得,中线能自流输水的原因是:流经的大部分地区地势南高北低。可以一直向北引水,输水成本低。
【小问3详解】
受夏季风的影响,我国夏秋季节降水多,冬春季节降水少,且降水的年际变化大,所以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的特点,修建水库可以解决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的问题。
【小问4详解】
为缓解北方地区用水紧张,除南水北调外,还可采取的措施有:一水多用;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治理水污染,加大循环利用;积极发展节水农业,修建水库等水利工程,并加强宣传,提高节水意识。
24. 读“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比重图”和“我国主要的土地资源类型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中,______所占的比例最大。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______(填“东部季风区”或“西部非季风区”)。
(2)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是:总量大,但______少;山地多、平地少;后备耕地资源______(填“充裕”或“匮乏”)。
(3)图例D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__。根据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原则,大兴安岭适合发展______业。
(4)我国耕地所占比例小,因此我们把“十分珍惜、合理______”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答案】(1) ①. 林地 ②. 东部季风区
(2) ①. 人均占有量 ②. 匮乏
(3) ①. 草地 ②. 林
(4)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解析】
【分析】本题以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比重图和我国主要的土地资源类型分布图为材料,涉及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主要特点、土地国策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问1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中,林地占比29.6%,所占的比例最大。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非季风区。
【小问2详解】
我国土地资源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少;山地多、平地少;且各类土地资源所占的比例不尽合理,主要表现为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特别是人与耕地的矛盾尤为突出。
【小问3详解】
读图可知,图例D代表的土地主要分布在400毫米年等降水量以西地区,是草地。大兴安岭属于山地,适合发展林业。
【小问4详解】
我国人口多,人均耕地少,可开垦的后备土地资源不多,工业、交通和城镇的发展占用了一部分耕地,加上使用不合理,乱占耕地的现象十分严重,造成耕地面积日益减少。因此,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25. 中央电视台《坐着高铁看中国》,全景展示“十三五”规划成就和中国之美。读“我国高铁线路所经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高铁分布的总体特点是______。
(2)京广高铁连接了______工业基地和______工业基地。
(3)我国首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______科技园。
(4)沪宁杭工业基地发展的不利条件是______(填“能源和矿产资源缺乏”或“海陆交通落后”)。
(5)哈大高铁是我国首条“高寒高铁”。“高寒”是指这里______。坐哈大高铁,早晨在哈尔滨吃红肠大列巴,中午到大连看海吃海鲜,下午到沈阳逛街,晚上在长春听二人转,午夜再回到哈尔滨赏冰雪……”,这说明了哈大高铁的修建可以______。
【答案】(1)东密西疏
(2) ①. 京津唐 ②. 珠江三角洲
(3)中关村(北京中关村)
(4)能源和矿产资源缺乏
(5) ①. 纬度高,气候寒冷 ②. 促进区域内沟通与交往;促进沿线各城市旅游业的发展
【解析】
【分析】本题以我国高铁线路所经地区示意图为材料,涉及我国高铁分布特点、四大工业基地、我国的铁路干线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问1详解】
铁路分布与人口分布之间关系密切,我国东部人口、城市集中、经济发达,地形较为平坦开阔,有利于铁路的建设,西部地区经济较为落后,地形复杂,不利于铁路的建设,所以我国高铁分布的总体特点是东部地区密集,西部地区稀疏。
【小问2详解】
京广高速铁路(又称京广客运专线、京广客专、京广高铁)是中国运营中的高速客运专线之一,也是中国第二条高铁,世界上运营里程最长的一条高铁,全程2294公里。京广高铁连接了我国沿海的京津唐工业基地和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小问3详解】
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北京中关村,中关村科技园区是全国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最集中、科技智力资源最密集的地区,具有极大发展潜力。
【小问4详解】
沪宁杭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该工业基地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工业基础和科技力量雄厚,消费市场广阔,水陆交通便利等,发展的不利条件是能源和矿产资源缺乏。
【小问5详解】
哈大高铁是我国首条“高寒高铁”。“高寒”是指全部位于东北地区,纬度高,气候寒冷。“坐哈大高铁,早晨在哈尔滨吃红肠,中午到大连看海,下午到沈阳逛街”这说明了哈大高铁的修建可以缩短通行时间,促进区域内沟通与交往,还可以促进沿线各城市旅游业发展。
26.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A景观在我国南方地区极为常见,这种房屋的建筑特点主要有:一是屋顶坡度______(填“大”或“小”),其原因是这里降水多,有利于雨水下泄;二是窗户较小,其原因是这里夏季气温高,能____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阳光照射,降低室内温度。
(2)图B景观是我国______高原的特色建筑,请从气候条件、土壤条件、经济条件中任选两个方面分析建造这种房屋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
(3)图C新疆地区的晾房,可以充分利用光热资源,晾制葡萄干的夯土建筑。______(填“馕”或“米线”)是新疆各族群众喜爱的主要面食。
(4)综上所述,我国的房屋建筑形式主要受______的影响。
【答案】(1) ①. 大 ②. 减少
(2) ①. 黄土 ②. 有利的气候条件:年降水量少;有利的土壤条件:黄土直立性好;有利的经济条件:就地取材,降低造价(任答两点,言之有理即可)
(3)馕 (4)自然环境
【解析】
【分析】本题以探究自然环境对我国具有地方特色的饮食、民居的影响为材料,涉及我国不同地区的饮食、民居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人地协调的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图A景观在我国南方地区极为常见,这种房屋的建筑特点主要有:一是屋顶坡度大,其原因是南方地区为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多,雨季长,屋顶坡度大有利于排水;二是窗户较小,其原因是这里夏季气温高,能较少阳光照射,降低室内温度。
【小问2详解】
图B景观是我国黄土高原的特色建筑-窑洞。黄土高原建筑窑洞的有利条件:①气候: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向温带大陆性气候过渡区,距海较远,降水少;②土壤:黄土的直立型较好,不易坍塌;③经济:就地取材,成本低。
【小问3详解】
馕是用面粉制作而成的,是新疆地区各族群众喜爱的面食,因其水分含量少,在干燥的气候下能存放很长时间。因为新疆深居内陆,距海运,降水少,空气干燥。
【小问4详解】
由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我国传统民居、服饰和饮食的地区差异深受当地气候、地形等自然环境的影响,生动地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27.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外出考察,他们在不同地区拍摄到了甲、乙两幅图片,结合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及所学的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上图所示的四大地理区域中,最有可能拍摄到图甲的是______区域;最有可能拍摄到图乙的是______区域。(均填字母)
(2)从B区域到C区域,年降水量的变化呈现逐渐______的趋势。
(3)比较B、D两区域地理特征的差异,补充完成下表。
(4)划分A、C界线的主导因素是______,C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是______。
(5)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中,全部位于地势第一级阶梯上的是______(填字母)区域,该区域地形多为______。
【答案】(1) ①. D ②. B
(2)减少 (3) ① ①旱地 ②. ②常绿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③. ③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4) ①. 地形(海拔) ②. 干旱
(5) ①. A ②. 高原和山地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及所学知识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我国的农业、降水、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植被、土地利用类型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的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北方地区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为小麦,从甲图农田可知属于北方地区,所以最有可能拍摄到图片甲的是D;乙是茶园,南方地区多山地丘陵地区,适合种植果树,最有可能拍摄到图片乙的是B。
【小问2详解】
从B南方地区到C西北地区距离海洋越来越远,加上高大山脉的阻隔,海洋暖湿气流难以到达;受海陆位置影响,所以从B区域到C区域,年降水量的变化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
【小问3详解】
读图可知,B区域是南方地区、D区域是北方地区,受自然环境的影响,造成南北方人文环境的不同。北方地区土地利用类型为旱地,南方地区土地利用类型为水田;北方地区典型植被类型主要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南方地区典型植被类型主要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北方地区农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南方地区农作物熟制为一年二熟或三熟。
【小问4详解】
A是青藏地区,C是西北地区,划分A、C界线是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主导因素是地形因素;西北地区因海陆位置,远离海洋,加上高大山脉的阻隔,海洋暖湿气流难以到达,降水少,气候干旱。
【小问5详解】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青藏地区位于第一级阶梯;西北地区位于第二级阶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跨二、三级阶梯。所以全部位于地势第一级阶梯上的是A,青藏地区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
北京—上海
高铁
私家车
豪华大巴
飞机
用时
约5小时
约13小时
约13小时
约2小时
价格
一等座933元/人
二等座553元/人
约1100元/次
约350元/人
全价约1300元/人折扣价从400元/人~900元/人不等
对比项目
B区域
D区域
土地利用类型
水田
①________
植被类型
②________
落叶阔叶林、针叶林
作物熟制
一年两熟到三熟
③________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泾河新城中学大学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在一幅比例尺为1, 左图中“”表示的地理事物是, 左图中甲地所处的地形部位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共8页。
这是一份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共7页。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