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黑龙江省哈尔滨松雷中学中考二模理化综合试卷-初中化学(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Ca-40
一.选择题(1题-25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26题双选,27题多选每小题2分,共54分)
1. 2024年4月13日晚,哈尔滨2025年第9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倒计时300天主题活动在哈尔滨大剧院举行,活动上启动了亚冬会300天倒计时,哈尔滨正式进入“亚冬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建造会场会使用的钢筋混凝土属于金属材料
B. 运动员食用牛肉可补充蛋白质
C. 洁白的雪花是纯净物
D. 场馆里五光十色的霓虹灯中充有氮气
【答案】B
【解析】
【详解】A.通常的钢筋混凝土主要是用水泥、沙子、碎石和钢筋等混合而成,属于复合材料,故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牛肉中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运动员食用牛肉可补充蛋白质,故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C.雪形成最基本的条件是大气中要有“凝结核”存在,而大气中的尘埃、煤粒、矿物质等固体杂质则是最理想的凝结核,如果空气中水汽、温度等气象要素到一定条件时,水汽就会在这些凝结核周围凝结成雪花,所以,洁白的雪花是混合物,故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场馆里五光十色的霓虹灯中充有稀有气体,因为稀有气体通电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故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 面粉厂应贴有的图标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该标志表示腐蚀品,面粉不具有腐蚀性,不属于腐蚀品,选项错误;
B、该标志表示禁止使用明火,面粉的粉尘为易燃物,则厂区不能使用明火,选项正确;
C、该标志表示节约用水,标志不适合贴在面粉厂厂区,选项错误;
D、该标志表示有毒物质,面粉无毒,不属于有毒物质,选项错误
故选B。
3. 下面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 放置滴管如果B. 检验氢气纯度
C. 取用粉末状固体D. 蒸发
【答案】A
【解析】
【详解】A、胶头滴管不能平放在实验桌上,防止试剂腐蚀实验桌或胶头滴管被污染,图中所示操作错误,符合题意;
B、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管口向下移近酒精灯火焰,松开拇指点火,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需要再收集,再检验,直到听到很小的响声,才表明氢气已经纯净,图中所示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
C、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
D、蒸发食盐水时用酒精灯外焰加热,玻璃棒搅拌,使溶液受热均匀,当出大量晶体时停止加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 “关爱生命,拥抱健康”是永恒的主题。下列说法正确是
A. 人体缺少维生素A患坏血病B. 青少年缺钙会患骨质疏松
C. 正常人血浆的pH范围7.35-7.45D. 缺锌会造成思维迟钝
【答案】C
【解析】
【详解】A、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故A错误;
B、青少年缺钙易患佝偻病,老年人缺钙会导致骨质疏松,故B错误;
C、人体内血浆的正常pH范围是7.35~7.45,故C正确;
D、缺锌会造成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故D错误。
故选C。
5. 下列过程中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分子运动现象实验B. 肥皂水区分软水和硬水
C. 金刚石制钻石D. 可降解塑料降解
【答案】C
【解析】
【详解】A、分子从一个烧杯运动到中一个烧杯中后,溶于水发生反应,生成新物质,能使指示剂变色,发生了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B、肥皂的主要成分为硬脂酸钠,用肥皂水来检验硬水,是硬脂酸钠与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发生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C、金刚石具有金属光泽,可以用于制造钻石,该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
D、塑料降解,是塑料发生了缓慢氧化,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 下列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A 树木上涂刷石灰浆B. 石灰石做华表
C. 活性炭用于防毒面具D. 氧气用于气焊
【答案】B
【解析】
【详解】A、石灰浆可用于涂刷树木,既能杀死虫卵,又能起到防冻的作用,故A正确;
B、华表是用大理石做的,不是石灰石,故B错误;
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吸附毒气,可用于防毒面具,故C正确;
D、氧气能支持燃烧,可用于气焊,故D正确;
故选:B。
7. 4月23日,松雷中学开展了“消防疏散演习”,活动中展示了全省唯一的消防机器人。通过这次演习,增强了全校师生火灾防范意识和自救能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如果发现火险或遭遇火灾,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
B. 发现室内燃气泄漏,立即开灯检查
C. 图书、档案着火,最好用水基型灭火器
D. 发生火灾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墙壁跑离着火区域
【答案】D
【解析】
【详解】A、如果发现火险或遭遇火灾,如果火势不大,可根据起火原因选择合适的方法和灭火器材将火扑灭,如果火势较大或有蔓延的趋势和可能,应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并采取必要的自救措施,故A不符合题意;
B、发现室内燃气泄漏,应立即关闭阀门,不能开灯检查,防止产生的电火花引发燃气爆炸,故B不符合题意;
C、图书、档案着火,最好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水基型灭火器图书会被破坏,故C不符合题意;
D、发生火灾时,可用湿手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墙壁跑离着火区域,因此这样可以保护我们的自身安全,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8. 下列应用、相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及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A. 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 化合反应
B. 工业煅烧石灰石制生石灰: 分解反应
C. 硝酸钾和氯化钠反应: 复分解反应
D. 蔗糖在人体内的氯化: 氧化反应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氧化汞的化学式是HgO,写错,故错误;
B、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生石灰是氧化钙,高温煅烧碳酸钙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属于分解反应,故正确;
C、硝酸钾和氯化钠相互交换成分没有沉淀或气体或水生成,这两种物质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故错误;
D、蔗糖在体内在酶的作用下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此方程式中没有写反应条件,故错误。
故选B。
9. 下列关于资源、能源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B. 地球上的总储水量虽然很大,但大部分是海水
C. 人们经常利用的能源有化石能源、水能
D.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铝元素
【答案】D
【解析】
【详解】A、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要保护空气,防止空气污染,故A正确;
B、地球上的总储水量虽然很大,但淡水很少,大部分是含盐量很高的海水,故B正确;
C、水能、化石能源是人们经常利用的能源,故C正确;
D、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故D错误;
故选:D。
10.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是
A. 油脂属于有机物,一定含碳元素
B. 草木灰是常见的钾肥,可以增强植物抗倒伏能力
C. “低碳”是较低的碳排放
D. 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发生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答案】AB
【解析】
【详解】A、有机物是指含碳元素的化合物,油脂属于有机物,一定含碳元素,故A正确;
B、钾肥能增强植物抗倒伏能力,草木灰是常见的钾肥,故B正确;
C、“低碳”是较低的二氧化碳排放,故C错误;
D、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如甲烷和氧气点燃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物是两种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D错误。
故选AB。
11. 硒元素具有防癌、抗癌的作用,下图是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以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硒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
B. 硒元素与硫元素位于同一族,其最高正价的氧化物为SeO3
C. 硒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
D. 硒原子中含有34个中子
【答案】D
【解析】
【详解】A、根据硒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则Se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硒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原子核最外层电子数为6,S的原子核最外层电子数也为6,则两元素位于同一族;Se最多失去6个电子,呈+6价,O为-2价,则构成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SeO3,故选项说法正确;
C、元素周期表中最下方数字为相对原子质量,则Se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单位为“1”,故选说法正确;
D、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元素周期表中左上角数字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质子数,则Se的中子数≈79-34=45,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12. 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黄铜和黄金都是黄色的,通过观察颜色无法区分,故错误;
B、鉴别硝酸铵和碳酸氢铵,加盐酸,有气泡产生的是碳酸氢铵,无现象的是硝酸铵,故正确;
C、聚乙烯和聚氯乙烯加热时都能熔化,故错误;
D、鉴别甲烷和一氧化碳,点燃时,两种气体燃烧都发出蓝色火焰,不能鉴别,应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的烧杯,内壁出现水雾的是甲烷,无现象的是一氧化碳。故错误;
故选B。
13. 下图为甲、乙两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通过升温可以将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B. 20℃时分别将甲、乙的溶液蒸发相等质量的水,析出甲、乙的质量相等
C. 10℃时,10g水中分别溶解甲、乙达到饱和,溶解较多的物质是乙
D. 甲、乙均为易溶物质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图示可知,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通过降温可以将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故错误;
B、20℃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则20℃时分别将甲、乙的饱和溶液蒸发相等质量的水,析出甲、乙的质量相等,未指明是否饱和无法比较,故错误;
C、1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则10℃时,10g水中分别溶解甲、乙达到饱和,溶解较多的物质是甲,故错误;
D、以水作溶剂,通常把在室温(20℃)下:溶解度在10g以上的物质叫易溶物质;溶解度在1~10g之间叫可溶物质;溶解度在0.01g~1g之间的物质叫微溶物质;溶解度小于0.01g的物质叫难溶物质,由图可知:20℃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都为40g,故甲、乙均为易溶物质,故正确;
故选D。
14. 下列除去物质中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颜色与异味,故可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异味,再通过过滤将水与活性炭分离,该选项除杂方法不正确;
B、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与水,过量二氧化碳与碳酸钙、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碳酸氢钙,除去氢氧化钙的同时引入了新杂质,该选项除杂方法不正确;
C、一氧化碳中混有少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与水,但气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会使一氧化碳气体变得潮湿,故需通过浓硫酸进行干燥,该选项除杂方法不正确;
D、氯化钠中混有少量的碳酸钠,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与水,可以除去碳酸钠,稀盐酸中溶质为氯化氢气体,故通过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蒸发,结晶可以得到纯净的氯化钠固体,该选项除杂方法正确;
故选D。
15. 生活中,过氧乙酸(CH3 COOOH)消毒液因对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均有效,下图是某品牌消毒液的成分表,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过氧乙酸中碳、氧、氢原子个数比为2:4:3
B. 过氧乙酸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C. 每瓶过氧乙酸消毒液中含碳元素质量为6g
D. 若用该产品配制0.5%的过氧乙酸溶液,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会导致浓度偏低
【答案】D
【解析】
【详解】A、过氧乙酸是由过氧乙酸分子构成,一个过氧乙酸分子中碳、氧、氢原子个数比为2:4:3,选项错误;
B、由过氧乙酸化学式CH3COOOH可得,碳、氢、氧的质量比为(12×2):(1×4):(16×3)=24:4:48,可见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选项错误;
C、每瓶消毒液的质量为760g,含有过氧乙酸的质量=760g×5%=38g,含碳元素的质量=物质质量×元素的质量分数=38g×=12g,选项错误;
D、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会使量取水的体积偏大,加入的水偏多会使溶液浓度偏低,选项正确。
故选D。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6. 《热辣滚烫》作为春节档票房冠军,引发观众热议。观影前,我们好奇主人公究竞瘦了多少;观影后,我们才发觉电影的真谛是:超越自己,勇于挑战,才能让自己彻底蜕变。愿备战中考的你,心中有梦,眼中有光,为了自己,赢一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西蓝花是主人公经常吃的蔬菜,西蓝花富含的营养素(除水外)主要是____________,其主要作用是调节___________,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
(2)运动时大量出汗,常会饮用一些含无机盐的运动饮料。运动饮料中含有钠、钾、钙等___________(填“常量”或“微量”)元素。
(3)跑步时,很多人喜欢穿棉质运动服,纯棉是一种吸水性、透气性好的材料,它属于___________(填“天然”或“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4)走路也是一种有氧运动,步行上学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减少因乘坐私家车而排放的___________(填化学式)等汽车尾气污染物。
【答案】(1) ①. 维生素 ②. 新陈代谢
(2)常量 (3)天然
(4)CO##NO##SO2
【解析】
【小问1详解】
西蓝花富含的营养素(除水外)主要是维生素,其主要作用是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
【小问2详解】
钾、钠、钙属于常量元素,即运动饮料中含有钠、钾、钙等常量元素。
【小问3详解】
纯棉是一种吸水性、透气性好的材料,它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小问4详解】
走路可以减少因乘坐私家车而排放的一氧化碳(CO)、一氧化氮(NO)、二氧化硫(SO2)等汽车尾气污染物。
17. 活性氧化铜用于印刷电路板制造,由普通氧化铜制备活性氧化铜的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可将氧化铜粉碎,粉碎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步骤②中发生的反应方程为:____。
(3)步骤③中发生反应属于____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操作A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漏斗、烧杯
B. 步骤③中的能量转化为:内能→化学能
C. 步骤③中生成的CO2会污染空气
D. Na2CO3的俗称是小苏打
【答案】(1)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
(2)4NaCl (3)分解 (4)AB
【解析】
【小问1详解】
将氧化铜粉碎可以增加氧化铜与稀盐酸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
【小问2详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反应物中原子有:2个铜原子、4个氯原子、4个钠原子、2个碳原子、7个氧原子、2个氢原子,生成物中有:2个铜原子、2个碳原子、7个氧原子、2个氢原子,缺少4个氯原子、4个钠原子、故填4NaCl;
【小问3详解】
步骤③发生反应为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和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故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
【小问4详解】
A、操作A是将固体、液体进行分离,故操作A为过滤,过滤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漏斗、烧杯,该选项说法正确;
B、步骤③中条件为加热,故该反应中能量转化为:内能→化学能,该选项说法正确;
C、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不会造成空气污染,该选项说法错误;
D、碳酸钠的俗称是苏打、纯碱,该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B。
18. 乙醇是实验室常用的燃料,下图是乙醇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
(1)该变化中,生成物乙和丙的粒子个数比___________。
(2)甲、乙、丙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与一个乙分子具有相同电子数且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原子团的符号是___________。
【答案】(1)3:2 (2)H2O、CO2
(3)OH-
【解析】
【分析】由微观示意图可知,乙醇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1详解】
由分析可知,生成物乙和丙个数比为3:2;
【小问2详解】
氧化物是含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甲是O2、乙是H2O、丙是CO2,故属于氧化物的是H2O、CO2;
【小问3详解】
水分子式为H2O,总共电子数为10,所求原子团带一个单位负电荷,且电子数与水相同,则该原子团原有电子为9,得到1个电子后带一个单位负电荷,常见原子团带1个单位负电荷且原有电子数为9的是氢氧根离子,符号为:OH-。
19. 分类、信息处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
(1)I.酸在初中化学阶段有着重要的作用,不同的实验,体现的酸的性质不同,若按照实验中体现的酸的性质角度,选出一个与众不同的是___________,C、D两组中相同的实验现象,除固体减少现象外,还有___________。
(2)Ⅱ.酸除了在实验中有着大量的应用,与人体健康也息息相关,阅读下列科普短文,回答相关问题:
科学研究表明,人体的健康状况与其体液酸碱度有着极密切的关系。一般而言,体质强健的人,其体液始终保持弱碱性。正常人体血浆pH为7.35-7.45。人体胃液担负着食物的消化,pH为0.9-1.5。当氧气充足时,人体摄取的糖类、脂肪、蛋白质会被彻底氧化分解,最终生成CO2和H2O在组织细胞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时,CO2扩散到血液中,会引起血浆的pH略有改变。身体的调节系统就可以进行酸碱性的调节来保持酸碱平衡,只有这样身体才会健康,但是如果人们身体长期有不健康的生活和饮食习惯,那身体就会出现酸性变化。可以多吃些偏碱性的食物,如蔬菜、苏打饼干等进行调节。
①正常人体血浆呈___________(填“弱酸性”或“弱碱性”);
②CO2扩散到血液,血浆的pH会减小,原因是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胃酸能帮助消化食物,胃酸分泌越多越有利于人体健康
B.用pH试纸能测出体液的pH为7.5
C.酸性体质应吃偏碱性食物进行调节
【答案】(1) ①. B ②. 产生气泡
(2) ①. 弱碱性 ②. ③. C
【解析】
【小问1详解】
A、体现浓硫酸的腐蚀性,C、体现酸能和盐反应,D、体现酸能和活泼金属反应,都属于化学性质、B、体现浓硫酸的吸水性,属于物理性质,故与众不同的是B;
C是稀盐酸和碳酸钙反应产生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D还稀盐酸和镁条反应产生氯化镁和氢气,两者的现象是固体会减少,还会产生气泡;
【小问2详解】
①正常人体血浆pH为7.35-7.45,pH大于7,呈弱碱性,故填:弱碱性;
②CO2扩散到血液,血浆的pH会减小,原因是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呈酸性,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③A、胃酸过多,对胃黏膜具有侵蚀作用,不利于人体健康,故A错误;
B、用pH试纸测量时只能读出整数,故B错误;
C、酸碱能发生中和反应,故C正确。
故选C。
20.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I.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1)写出图中仪器a的名称___________。
(2)收集装置应为___________。
(3)若用F装置检验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则需补充一种药品,其中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瓶内液面下导管口刚开始有气泡冒出时,②口处压强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①口处压强。
II.实验室用固体混合物制取氧气
(4)制取氧气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若想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在用C装置收集一瓶氧气时,待集气瓶中___________时停止收集,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集气瓶口,取出后正放在桌面上。
(6)制取氧气时A装置固体的质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大致趋势如上图所示。请结合图像分析,若在t1时停止加热,将固体溶于足量水中、过滤,则滤液中K+与Cl-的个数比___________(填“等于”或“小于”或“大于”)1:1。
【答案】(1)长颈漏斗
(2)D (3) ①. Ca(OH)2 ②. 大于
(4)
(5)水排完,集气瓶口出现大气泡
(6)大于
【解析】
【小问1详解】
图中仪器a 的名称为长颈漏斗。
【小问2详解】
二氧化碳既溶于水又能跟水反应,不采用排水法进行收集,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采取向上排气法进行收集,故选用装置D进行收集。
【小问3详解】
若用F装置检验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则需补充一种药品,其中溶质的化学式为Ca(OH)2,是因为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填:Ca(OH)2。
制取二氧化碳时锥形瓶内发生反应,使锥形瓶内气体增多,气压增大,大于外界压强,在压强差的作用下部分气体导出。瓶内②口处压强大于空气①口处压强。故填:大于。
【小问4详解】
实验室用加热固体制取氧气,试管口处无棉花团,故为氯酸钾在加热和二氧化锰的催化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5详解】
装置C为排水法的收集氧气,待集气瓶中水排完时停止收集,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集气瓶口,取出后正放在桌面上。故填:水排完,集气瓶口出现大气泡。
【小问6详解】
若在t1时停止加热,将固体溶于足量水中,过滤,则滤液中K+与Cl-的个数比大于1:1,是因为t1时氯酸钾部分分解,反应生成的氯化钾中的K+与Cl-的个数比等于1:1,而氯酸钾溶于水能够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钾离子。故填:大于。
21. 图一是客厅的灯,图二中A~E灯分别代表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中的一种,其中A是年产量最高的金属,C是胃液的主要成分,B和E含有相同金属元素,E可用于制玻璃,D中两种元素质量比为4:1,相交的物质之间可以反应:图三是开关,可控制图二中的灯,若能与图二中一种物质反应,则是控制一盏灯的开关,与两种物质反应可控制两盏灯,以此类推分别控制三盏灯,四盏灯。
(1)B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A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若甲为固体单质,且只能控制D,则甲与D反应实验现象___________。
(4)丁能控制A、B、E三盏灯,则丁可能是下列物质类别中的___________(填序号)。
A. 酸B. 碱C. 盐D. 单质E. 氧化物
【答案】(1)NaOH
(2)
(3)黑色固体逐渐变为红色 (4)C
【解析】
【分析】图一是客厅的灯,图二中A~E灯分别代表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中的一种,其中A是年产量最高的金属,则A为铁(单质);C是胃液的主要成分,则C为盐酸(酸);E可用于制玻璃,则E为碳酸钠(盐),则B和E含有相同金属元素(钠元素),则B、D为氧化物、碱中的一种,B能与C(盐酸)反应,D也能与C(盐酸)反应,且D中两种元素质量比为4:1,则B为氢氧化钠,D为氧化铜(铜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64:16=4:1);图三是开关,可控制图二中的灯,若能与图二中一种物质反应,则是控制一盏灯的开关,与两种物质反应可控制两盏灯,以此类推分别控制三盏灯,四盏灯。
【小问1详解】
B为氢氧化钠,化学式为NaOH;
【小问2详解】
A与C反应,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3详解】
若甲为固体单质,且只能控制D,则甲不能与铁、盐酸、氢氧化钠、碳酸钠反应,甲能与D(氧化铜)反应,则甲为碳单质,氧化铜和碳高温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实验现象为:黑色固体逐渐变为红色; 。
【小问4详解】
丁能控制A、B、 E三盏灯,即丁能与A(铁)、B(氢氧化钠)、E(碳酸钠)反应,不能与C(盐酸)、D(氧化铜)反应;
A、铁、氢氧化钠、碳酸钠均能与酸反应,氧化铜也能与酸反应,故错误;
B、铁、氢氧化钠均不能与碱反应,故错误;
C、铁、氢氧化钠、碳酸钠均能与盐反应,氧化铜不能与盐反应,例如丁为氯化铜,氯化铜不能与氧化铜、盐酸反应,故正确;
D、氢氧化钠不能与单质反应,故错误;
E、铁不能与氧化物反应,故错误;
故选:C。
22. 化学兴趣小组同学想测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剩余固体混合物(其成分是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的杂质、碳酸钙和氯化钙)中碳酸钙的质量,做了如下实验:
(1)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根据已知条件列出反应生成氯化钙的质量(x)的比例式为___________。
(3)固体混合物中碳酸钙的质量是___________。
(4)若向滤液中加入___________g水,可以使最终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10%;
(5)若按上述实验过程用该固体混合物522g,可以制得氯化钙___________g。
【答案】(1)
(2)
(3)10g (4)105.3
(5)444
【解析】
【小问1详解】
根据题意:剩余固体混合物其成分是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的杂质、碳酸钙和氯化钙,其中碳酸钙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水,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小问2详解】
反应前固体混合物和稀盐酸溶液的质量和为26.1g+100g=126.1g,反应后减少的质量为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故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26.1g-5g-116.7g=4.4g,根据化学方程式,可列比例式求得生成氯化钙的质量x=11.1g,故填:;
【小问3详解】
设,混合物中碳酸钙的质量为y,根据化学方式,可列比例式,解得y=10g,故填:10g;
【小问4详解】
通过第(2)问求得生成氯化钙的质量为11.1g,原混合物中氯化钙的质量=混合物质量-杂质质量-碳酸钙固体质量=26.1g-5g-10g=11.1g,所以10%的溶液中溶质质量为11.1g+11.1g=22.2g,溶液质量=,所以加水的质量=222g-116.7g=105.3g,故填:105.3;
【小问5详解】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26.1g混合物中含10g碳酸钙、11.1g氯化钙、5g杂质,所以522g混合物中碳酸钙质量=,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钙元素质量守恒,所以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的质量=,522g混合物中氯化钙的质量=,所以若按上述实验过程用该固体混合物522g,可以制得氯化钙的质量=222g+222g=444g,故填:444。
23. 学完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后,松雷中学实验小组同学们做如下实验:
【实验探究1】
(1)A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2)B中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
【实验探究2】
(3)将A、B中的物质倒入C烧杯中,白色沉淀增多,将C烧杯中物质过滤得到滤液D和滤渣E,为了探究滤渣E的成分,小组同学将滤渣置于烧杯中,向其中滴加稀盐酸,发现滤渣质量变化如上图所示,则滤渣E中成分为___________。
【实验探究3】同学们对D中溶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进行了进一步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滤液D中含有什么离子?
【猜想与假设】小组同学经讨论,除Na+、外,其余成分猜想如下:
甲同学:Ag+
乙同学:Cl-、
丙同学:
丁同学:Ag+、
(4)你的一种合理猜想: ___________。
【进行实验】
(5)乙同学认为丁同学猜想错误,理由是___________。
(6)甲同学取滤液D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___________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甲同学自己猜想成立。
【交流与反思】如何处理废液?已知银离子属于重金属离子
(7)完成上述探究后,同学们又提出新的问题:从节约药品的角度出发,处理D烧杯中的废液的最佳做法是___________。
【答案】(1) (2)产生白色沉淀 (3)氯化银和碳酸银
(4)氯离子##Cl-
(5)碳酸根离子和银离子会结合生成碳酸银沉淀,二者不能共存
(6)氯化钠(合理即可)
(7)加入足量的氯化钠溶液,使银离子完全沉淀
【解析】
【小问1详解】
A中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2详解】
B中硝酸银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可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
【小问3详解】
A中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反应后A烧杯中一定含有氯化钠,可能含有盐酸或碳酸钠;
B中硝酸银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反应后B烧杯中一定有硝酸、氯化银,可能含有硝酸银或盐酸,
硝酸银能与氯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银沉淀和硝酸钠,将A、B中的物质倒入C烧杯中,白色沉淀增多,增加的沉淀可能是碳酸银沉淀,也可能是氯化银沉淀,则B烧杯中硝酸银过量;将C烧杯中物质过滤得到滤液D和滤渣E,滤渣E中一定含有氯化银,可能含有碳酸银,为了探究滤渣E的成分,小组同学将滤渣置于烧杯中,向其中滴加稀盐酸,沉淀质量先增大后不变,由于氯化银和盐酸不反应,即滤渣E中一定含有碳酸银,碳酸银会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每276份质量的碳酸银能生成287份质量氯化银,因此加入的稀盐酸后沉淀先增大,至完全反应,沉淀质量不变,则滤渣E中成分为氯化银、碳酸银;由此说明A中碳酸钠过量,B中硝酸银过量,A中碳酸钠和B中的硝酸银反应会生成碳酸银沉淀和硝酸钠;
【小问4详解】
钠离子、硝酸根离子不参与反应,一定存在于滤液D中,由上分析可知,A中碳酸钠过量,B中硝酸银过量,A中碳酸钠和B中的硝酸银反应生成碳酸银沉淀和硝酸钠;由于滤渣E中含有碳酸银,则滤液D中一定不含有氢离子,银离子和氯离子结合生成氯化银沉淀,银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结合生成碳酸银沉淀,可能银离子过量,也可能氯离子和碳酸根离子中的一种或两种过量,根据已知猜想,则合理猜想为Cl-;
【小问5详解】
碳酸根离子和银离子会结合生成碳酸银沉淀,二者不能共存,所以丁同学猜想错误;
【小问6详解】
根据实验结论甲同学的猜想成立,即滤液D中含有银离子,银离子和氯离子结合会生成氯化银沉淀,则甲同学取滤液D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氯化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银离子,在溶液中银离子和氯离子、碳酸根离子不能共存,则可证明甲同学自己猜想成立;
【小问7详解】
银离子属于重金属离子,上述溶液中含有银离子,可加入足量的氯化钠溶液,使其完全沉淀。A
B
C
D
待区分物质
黄铜和黄金
硝酸铵和碳酸氢铵
聚乙烯和聚氯乙烯
甲烷和一氧化碳
方法
观察颜色
加稀盐酸,观察
加热,看是否熔化
点燃,观察火焰颜色
选项
物质(杂质)
除杂方法
A
H2O(异味)
加入活性炭,吸附
B
CaCl2溶液(Ca(OH)2)
加入过量二氧化碳,过滤
C
CO(CO2)
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D
NaCl (Na2CO3)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蒸发,结晶
A.酸在纸上写字
B.除去气体中的水蒸气
C.大理石中加入稀盐酸
D.镁条中加入稀盐酸
2024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四十七中学中考二模理科综合试题-初中化学(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四十七中学中考二模理科综合试题-初中化学(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四十七中学中考二模理科综合试题-初中化学原卷版docx、2024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四十七中学中考二模理科综合试题-初中化学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雷中学2023—2024学年下学期3月月考八年级综合试题-初中化学(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雷中学2023—2024学年下学期3月月考八年级综合试题-初中化学(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雷中学20232024学年下学期3月月考八年级综合试题-初中化学原卷版docx、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雷中学20232024学年下学期3月月考八年级综合试题-初中化学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九年级中考一模理科综合试卷-初中化学(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九年级中考一模理科综合试卷-初中化学(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九年级中考一模理科综合试卷-初中化学原卷版docx、2024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九年级中考一模理科综合试卷-初中化学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