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 一轮复习 人教版 植物细胞工程 课件(多选版) (2)
展开【精梳·攻教材】一、群落的概念与物种组成1.群落的概念:群落是指在__________聚集在__________中各种生物______的集合。
2.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3.群落的物种组成:(1)衡量指标:丰富度,即一个群落中的__________。(2)规律:①不同群落丰富度不同,一般越靠近热带地区,单位面积内的物种越______。②不同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不同。数量多,且对群落中其他物种的影响很大的物种称为优势种。③群落中的物种组成不是__________的。(3)意义:是区别__________的重要特征,也是决定群落性质最重要的因素。
【名师点睛】(1)同一物种的高矮差异不属于“垂直结构”。(2)高山上的植被,从山脚到山顶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既不属于“垂直结构”也不属于“水平结构”,而属于植物的垂直地带性分布。
四、群落的季节性与生态位1.群落的季节性:
【名师点睛】生态位竞争排斥原理(1)生态位重叠的两个物种,当资源不足时,竞争优势较大的物种会占有生态重叠部分而把另一物种完全排除,即竞争排斥。(2)一个稳定的群落中,由于各种群在群落中具有各自的生态位,种群间能避免直接的竞争而趋向于互相补充,从而又保证了群落的稳定。
【辨·清易错】 1.单位面积或体积中某物种的个体数量多少称为物种丰富度。( )分析:物种丰富度是生物群落中的生物种类数,不是个体数。2.“螟蛉有子,蜾蠃负之”,二者之间存在捕食关系。( )3.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动物均具有垂直分层现象,以提高光的利用率。( )分析:植物分层提高了光的利用率,动物分层取决于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4.蚊子与人或动物间为捕食关系。( )分析:蚊子与人或动物之间为寄生关系。5.不同物种的生态位重叠越多,说明它们之间竞争越激烈。( )6.群落的季节性表现在群落的外貌和结构随季节变化而发生规律性变化。( )
【写·练表达】 1.(选择性必修2 P25“思考·讨论”拓展)红尾鸲和鹟的种间竞争对两个种群的分布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选择性必修2 P26“想象空间”分析)森林群落通过自然选择形成分层结构的过程:引起森林群落中分层结构的是光照,光照影响植物的分布,形成群落的______结构,不同层次的植物为不同层次的动物提供______和栖息空间,动物也因______不同而产生分层。
两者竞争食物和栖息空间,造成两个种群逐渐分别占据不同的空间,
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以提高对资源、空间的利用
【精研·破疑难】【命题研究】【典例】(2023·柳州模拟)研究发现,黄猄蚁偏好捕食在榕果外产卵的寄生蜂(寄生在传粉小蜂等寄生对象的幼虫、蛹和卵里,并能够消灭被寄生的昆虫),减少其在榕果上的产卵。但是,对进入榕果觅食的传粉小蜂捕食较少,对传粉小蜂的产卵影响并不大。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研究中,相关生物存在的种间关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由题意分析可知,黄猄蚁捕食寄生蜂,两者之间为捕食关系;寄生蜂寄生在传粉小蜂等寄生对象的幼虫、蛹和卵里,并能够消灭被寄生的昆虫,两者之间为寄生关系。
黄猄蚁捕食寄生蜂,两者之间为
捕食关系;寄生蜂寄生在传粉小蜂等寄生对象的幼虫、蛹和卵里,并能够消灭
被寄生的昆虫,两者之间为寄生关系
(2)进一步研究发现,与那些没有黄猄蚁栖息的榕树相比,有黄猄蚁栖息的榕树上,榕果的种子数量更多,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寄生蜂寄生在传粉小蜂等的幼虫、蛹和卵里,并能够消灭被寄生的昆虫,影响传粉小蜂数量,而黄猄蚁捕食寄生蜂,导致传粉小蜂数量增多,有利于传粉,使榕果的种子数量更多。
寄生蜂寄生在传粉小蜂等的幼虫、
蛹和卵里,并能够消灭被寄生的昆虫,影响传粉小蜂数量,而黄猄蚁捕食寄生蜂,
导致传粉小蜂数量增多,有利于传粉,使榕果的种子数量更多
(3)原始合作是指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时,双方都受益,但是分开后,各自也能独立生活。互利共生与原始合作最大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举一个互利共生的例子: ______________。 聚焦考查点:群落内不同生物种间关系的判断。【解析】(3)互利共生与原始合作的区别:原始合作是一种对双方都有利的种间关系,但这种关系还没发展到彼此相依为命的程度,如果解除这种关系,双方还能生存。而互利共生则是一种彼此不能分开的种间关系,分开后双方都不能生存或双方的生活受到很大的影响。大豆与根瘤菌属于互利共生的种间关系。
原始合作是一种对双方都有
利的种间关系,但这种关系还没发展到彼此相依为命的程度,如果解除这种关系,
双方还能生存。而互利共生则是一种彼此不能分开的种间关系,分开后双方都
不能生存或双方的生活受到很大的影响
【破解策略】模型解读五种种间关系
高考警示钟 种间关系三种曲线的提示(1)互利共生曲线——同步变化(同生共死)。(2)捕食曲线——不同步变化的此消彼长(不会导致某种生物灭绝)。(3)种间竞争曲线——看最终结果,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下降甚至降为0;只要曲线中提示两种生物有共同的空间或食物,则必为种间竞争,种间竞争激烈程度取决于空间、食物的重叠范围。
【精练·提能力】1.(2024·衡水模拟)如图表示一片草原上的兔子和狼达到相对稳定状态后一段时间内相对数量变化的趋势,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甲、乙分别表示兔子和狼的数量变化B.狼的K值接近B点对应的数值C.兔子的K值接近C点和D点对应的数值D.第3年狼的数量会因缺乏食物而下降
【解析】选B。分析可知,甲为被捕食者兔子,乙为捕食者狼,A正确;K值是指一定的环境条件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种群数量会在K值附近上下波动,B错误;种群数量会在K值附近上下波动,从题图上分析,兔子的K值应该接近C点和D点对应的数值,C正确;据图分析可知,第3年时兔子的数量在下降,因此狼的数量也会因缺乏食物而下降,D正确。
2.“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在我国北方的原野上,各种草本植物在春夏时节种群密度越来越高,在秋冬时节则相反。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气温等非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往往是综合性的B.密度制约因素一般指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生物因素C.猎物和捕食者种群数量的变化体现了循环因果关系D.北方原野上群落的垂直结构在秋冬时节全部丧失
【解析】选D。影响生物的非生物因素很多,且会对生物造成多方面的影响,阳光、温度、水等非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往往是综合性的,A正确;密度制约因素指其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有密切关系的因素,如竞争、捕食、寄生和种内调节等生物因素,B正确;捕食者种群与猎物种群之间相互制约,种群数量彼此影响,体现了循环因果关系,C正确;北方原野上群落的垂直结构在秋冬时节发生了变化,并没有全部丧失,D错误。
【知识拓展】正确辨析种内关系与种间关系(1)种内关系包括种内斗争(种内竞争)和种内互助;种间关系包括捕食、竞争、寄生和互利共生等。(2)以下情况不属于捕食:①一种生物以非生物为食,如牛饮水;②一种生物以同种的幼体为食,如鲈鱼以本种的幼鱼为食,这属于种内斗争(种内竞争)。
3.“生态位宽度”是指被一个物种所利用的各种不同资源的总和。两个物种不能同时或者长时间地在同一个生态位生存,两个生态习性相近的物种不能同时占据相同的生态位,我们称为竞争排斥原理。下列有关生态位和生态位宽度的叙述错误的是( )A.依据竞争排斥原理,两个物种不存在生态位的重叠B.在没有任何竞争或其他敌害等情况下,生态位宽度最大C.自然界中,每一个物种只能利用生态位宽度的一部分D.当主要食物缺乏时,动物会扩大取食种类增加生态位宽度
【解析】选A。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竞争排斥原理是指两个物种不能同时或者是不能长时间地在同一个生态位生存,两个生态习性相近的物种不能同时占据相同的生态位,A错误。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在没有任何竞争或其他敌害等情况下,生态位宽度最大,B正确。在自然界中,因为物种之间的相互竞争,每一个物种只能利用生态位宽度的一部分,C正确。一般说来,当主要食物缺乏时,动物会扩大取食种类,食性趋向泛化,生态位加宽;当食物丰富时,取食种类又可能缩小,食性趋向特化,生态位变窄,D正确。
【从教材走向高考】 4.(选择性必修2 P29“概念检测”改编)长白山北坡从山麓到山顶依次出现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岳桦林和高山冻原。针阔叶混交林中的乔木层有红松、红皮云杉、白桦等多种植物,在林冠层生活着小杜鹃、大杜鹃、黑枕黄鹂等鸟类。(1)针阔叶混交林中的红松和红皮云杉存在__________关系。 【解析】(1)针阔叶混交林中的红松和红皮云杉都是乔木,生活在一起会竞争阳光和营养物质,因此存在种间竞争关系。
(2)小杜鹃主要生活在林冠层,小杜鹃的生态位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生态位不仅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还包括占用资源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研究动物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的栖息地、食物、天敌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
(3)长白山山脚下某弃耕农田中的植物种类40年间的变化情况见下表。
该地群落变化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种丰富度趋于增加;群落对光能的利用能力提高;
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发生了变化
【解析】(3)从表格中得出该弃耕农田刚开始就有草本植物28种。之后物种种类越来越多,物种多样性增加,随着灌木和乔木的加入,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变得明显,对光能的利用能力也相应提高,这些都属于次生演替的典型特征。
【加固训练】1.(2023·景德镇模拟) 不同群落中生物种群的数量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图甲曲线不能表示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种间关系B.图乙可以表示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的种间关系C.甲、乙两图表示的生物种间关系可能相同D.自然条件下图丙的①和③种群之间不可能是捕食关系
【解析】选D。群落中生物的种间关系主要有原始合作、种间竞争、捕食、寄生和互利共生。图甲表示“势均力敌”型的竞争,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种间关系为互利共生,故图甲曲线不能表示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种间关系,A正确;图乙表示“你死我活”型的竞争,可以表示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的种间关系,B正确;根据A、B选项的解析可知,甲、乙两图表示的生物种间关系均为竞争,C正确;图丙表示捕食,①先增先降,②和③依次随①的变化而变化(后增后降),自然条件下,①和②,①和③,②和③之间均有可能是捕食关系,D错误。
2.如图为北美某湿地草原泽鵟种群数量与田鼠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DDT(一种农药)处理时间。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两种生物的种间关系可能是捕食B.两种生物的种间关系不可能是互利共生C.1964年到1969年间田鼠的出生率始终大于死亡率D.DDT的喷洒对泽鵟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大于对田鼠的影响
【解析】选C。分析可知,泽鵟种群数量增减出现在田鼠种群数量增减之后,因此两种生物的种间关系可能是捕食,A正确;互利共生关系的两种生物同时增加、同时减少,呈现出“同生共死”的同步性变化,而题图中曲线变化不同步,所以不可能是互利共生关系,B正确;1964年到1969年间田鼠的种群数量既有下降又有上升,出生率未始终大于死亡率,C错误;由题图可知,喷洒DDT后,与田鼠种群数量变化相比,泽鵟种群数量骤降,且恢复时间较长,说明DDT的喷洒对泽鵟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大于对田鼠的影响,D正确。
3.长白山海拔500米以下为落叶阔叶林,500~1 100米为针阔混交林,1 100~1 800米为亚高山针叶林,1 800~2 100米为亚高山草甸,2 100米以上为高山灌木草甸。关于长白山不同海拔段间的植物分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由光照差异引起的群落垂直结构B.属于由地形差异引起的群落水平结构C.海拔越高植物物种丰富度越高D.主要由温度和湿度的差异引起
【解析】选D。不同海拔地区群落的物种组成不同,是由于海拔差异引起的温度和湿度的变化,既不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也不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A、B错误,D正确;海拔越高,群落的丰富度越小,C错误。
4.(2024·济南模拟)基础生态位是指在没有种间竞争的前提下,一个物种所能占有的生态位。实际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有别的物种存在时所能占有的生态位。生态位的大小可用生态位宽度表示,下图表示三个物种在不同资源状态下的生态位宽度。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物种占据不同的生态位有利于充分利用生存空间B.物种实际生态位的宽度小于其基础生态位的宽度C.环境变化使可利用的资源大幅减少时,生态位宽度不变D.宽生态位的种内竞争强度可能小于窄生态位的种内竞争强度
【解析】选C。物种占据不同的生态位有利于充分利用生存空间,有效利用生存资源,A正确;实际生态位存在物种之间关于资源和空间的竞争,基础生态位没有种间竞争,因此实际生态位的宽度小于其基础生态位的宽度,B正确;当可利用资源大幅减少时,生物为了生存要寻找食物和生存空间,生态位宽度增大,C错误;窄生态位物种占有资源相对较少,种内竞争强度大于宽生态位,种间竞争强度小于宽生态位,D正确。
考点二 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
【精梳·攻教材】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1.实验原理:
非常多、多、较多、较少、少、很少
3.采集小动物所用到的仪器:
(1)________(A图):该装置中的电灯是发挥作用的主要部件,该装置利用土壤动物具有趋暗、趋湿、避高温的习性,使土壤动物远离光源、热源。(2)________(B图):该装置中纱布的作用是防止将土壤小动物吸走。
【名师点睛】(1)大多数土壤小动物属于生态系统的分解者,它们靠分解土壤中的有机物获得生存需要的能量。(2)土壤小动物身体微小,活动能力强,因此既不适合用标记重捕法进行调查,也不适合用样方法进行调查。
【辨·清易错】 1.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可采用取样器取样法。( )2.土壤动物群落不存在分层现象。( )分析:不同深度和不同位置的土壤中,土壤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不同。3.取样器取样法既可用于调查种群密度,也可用于调查物种丰富度。( )4.调查身体微小、活动能力强的小动物数量常用标记重捕法。( )分析:土壤中小动物身体微小,无法用标记重捕法,常采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其丰富度。5.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高,则该类群含有的物种数目多。( )6.土壤小动物大都有趋光性,因此诱虫器上方常罩有40~60 W的白炽灯。( )分析:土壤动物具有趋暗、趋湿、避高温的特点。
【写·练表达】 1.(选择性必修2 P30“探究·实践”拓展)在用诱虫器装置采集小动物时,花盆壁和放在其中的土壤之间留一定空隙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2.(选择性必修2 P32“科学·技术·社会”)立体农业:充分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立体种植、立体养殖或立体复合种养的生产模式。
【精练·提能力】1.(2024·唐山模拟)某同学欲在已经弃耕一年的菜地中开展土壤小动物丰富度调查,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对土壤中活动能力强的小动物应用标记重捕法调查B.随着土层的加深,生物类群会逐渐减少C.人类活动不会影响土壤小动物的分布及数量D.取样深度不同,土壤中的生物种类也不同,这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解析】选B。对土壤中活动能力强的小动物应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丰富度,A错误;随着土层的加深,小动物的生存环境恶化,生物类群会逐渐减少,B正确;人类活动会影响土壤小动物的分布及数量,C错误;取样深度不同,土壤中的生物种类也不同,这是垂直方向上的结构,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D错误。
2.如图是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中常用的两种装置,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装置的花盆壁M和放在其中的土壤之间要留一定空隙的目的是便于空气流通B.乙装置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进行采集C.甲装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趋光、趋湿、避高温的习性采集的D.用乙装置采集的土壤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
【解析】选C。甲装置中花盆壁M和放在其中的土壤之间要留有一定空隙,目的是便于空气流通,以保证土壤小动物的有氧呼吸,A正确;乙装置较为简易,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进行采集,B正确;甲装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避光、避高温、趋湿的习性来进行采集的,C错误;用乙装置采集到的土壤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保存,便于计数和观察,D正确。
提升·关键能力——实验原理的理解取样器取样法的三个误差提醒(1)未能给予最适“诱捕”条件,即未能充分利用土壤动物“趋湿”“避光”“避热”特性,如未打开电灯可导致诱捕到的动物个体减少。(2)未做到土壤类型、取样时间、土层深度保持一致而导致计数误差。(3)对“不知名”的动物不予计数而导致误差(正确做法是记为“待鉴定××”,并记下其特征)。
【加固训练】1.(2023·北海模拟)调查法是生物科学研究常用的方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调查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取样方时要随机取样B.调查水中小动物丰富度,可使用瓶子作为取样器对水体取样C.调查人群中遗传病的发病率,最好选取发病率较高的多基因遗传病D.调查某森林中一种雄鸟的数量,可采用标记重捕法
【解析】选C。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关键要做到随机取样,不要掺入主观因素,A正确;调查小动物丰富度时常采用取样器取样法,故调查水中小动物丰富度,可使用瓶子作为取样器对水体取样,B正确;调查人群中遗传病的发病率,最好选取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C错误;鸟类活动范围大,活动能力强,因此对鸟类的调查可采用标记重捕法,D正确。
2.下列关于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为了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可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B.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采用标记重捕法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C.利用小动物的避光、避热性,收集土样中的小动物可采用带灯罩的热光源D.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不可忽略,应记录下它们的特征
【解析】选B。为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作为对照实验,A正确;由于土壤小动物身体微小,活动能力强,不能用标记重捕法调查丰富度,可采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调查,B错误;利用小动物的避光、避热性,收集土样中的小动物时可采用带灯罩的热光源,C正确;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不可忽略,应记录下它们的特征,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D正确。
【感悟高考】1.(2023·湖南选择考)“油菜花开陌野黄,清香扑鼻蜂蝶舞。”菜籽油是主要的食用油之一,秸秆和菜籽饼可作为肥料还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油菜花通过物理、化学信息吸引蜂蝶B.蜜蜂、蝴蝶和油菜之间存在协同进化C.蜂蝶与油菜的种间关系属于互利共生D.秸秆和菜籽饼还田后可提高土壤物种丰富度
【解析】选C。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信息种类、种间关系、协同进化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油菜花开陌野黄,清香扑鼻蜂蝶舞”说明油菜花可以通过颜色(物理信息)和香味(化学信息)吸引蜂蝶,A正确;协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蜜蜂、蝴蝶和油菜之间存在协同进化,B正确;蜂蝶与油菜生活在一起时双方都受益,但分开后也能各自独立生活,因此它们的种间关系属于原始合作,C错误;秸秆和菜籽饼还田后可以为土壤小动物和微生物提供有机物,故二者还田后可以提高土壤物种的丰富度,D正确。
2.(2022·全国乙卷)分层现象是群落研究的重要内容。下列关于森林群落分层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森林群落的分层现象提高了生物对环境资源的利用能力②森林植物从上到下可分为不同层次,最上层为灌木层③垂直方向上森林中植物分层现象与对光的利用有关④森林群落中动物的分层现象与食物有关⑤森林群落中植物的分层现象是自然选择的结果⑥群落中植物垂直分层现象的形成是由动物种类决定的A.①③④⑤B.②④⑤⑥C.①②③⑥D.③④⑤⑥
【解析】选A。本题考查对群落结构相关知识的理解能力。森林群落的植物分层现象提高了植物利用光能的能力,同时拉大了动物分层分布的空间,为动物提供了更丰富的生存空间,提高了生物对环境资源的利用能力,①③④正确;森林植物从上到下可分为不同层次,最上层为乔木层,②错误;森林群落中植物的分层现象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⑤正确;群落中植物垂直分层现象的形成是由自身对光的利用能力决定的,⑥错误。
3.(2021·河北选择考)烟粉虱危害会造成番茄减产。研究者对番茄单作、番茄玫瑰邻作(番茄田与玫瑰田间隔1 m)模式下番茄田中不同发育阶段的烟粉虱及其天敌进行了调查,结果见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由单作转为邻作,烟粉虱种群的年龄结构改变B.由单作转为邻作,烟粉虱种群中成虫的空间分布类型改变C.由单作转为邻作,群落的水平结构改变D.玫瑰吸引天敌防治害虫,体现了生态系统信息调节生物种间关系的功能
【解析】选B。由单作转为邻作,烟粉虱的若虫与成虫的比值由16.5∶26.7变为1.8∶1.7,年龄结构发生改变,A正确;不管是单作还是邻作,烟粉虱成虫比较集中分布在番茄植物的上部叶,属于集群分布,B错误;由单作转为邻作,增加了玫瑰,群落的水平结构发生改变,C正确;玫瑰吸引天敌防治烟粉虱,调节了此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间关系,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信息调节功能,D正确。
4.(2021·全国乙卷)在自然界中,竞争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竞争排斥原理是指在一个稳定的环境中,两个或两个以上受资源限制的,但具有相同资源利用方式的物种不能长期共存在一起。为了验证竞争排斥原理,某同学选用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为材料进行实验,选择动物所遵循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中需要将两种草履虫放在资源________(填“有限的”或“无限的”)环境中混合培养。当实验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时即可证实竞争排斥原理。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生物的种间关系。(1)本题为了验证竞争排斥原理,所以选择具有相同资源利用方式的两种生物,而且需将两种生物放在资源有限的环境中混合培养,如果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消亡,即可证实竞争排斥原理。
两种动物具有相同的资源利用方式
履虫)存活,一方(大草履虫)消亡
(2)研究发现,以同一棵树上的种子为食物的两种雀科鸟原来存在竞争关系,经进化后通过分别取食大小不同的种子而能长期共存。若仅从取食的角度分析,两种鸟除了因取食的种子大小不同而共存,还可因取食的____________(答出1点即可)不同而共存。 【解析】(2)两种雀科鸟由原来的竞争关系进化为长期共存,可能是通过分别取食同一棵树大小不同的种子或取食种子的时间不同或部位不同实现的。
(3)根据上述实验和研究,关于生物种间竞争的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3)根据上述实验和研究,可得出生物种间竞争的结果是:①具有相同资源利用方式的物种不能长期共存,②若进化出新的资源利用方式可以实现共存。
资源利用方式的物种竞争排斥,具有不同资源利用方式的物种竞争共存
【解题指南】(1)题眼:“竞争排斥”“具有相同资源利用方式的物种不能长期共存在一起”。(2)解题关键:资源利用方式相同,物种之间就存在竞争。
【预测高考】锁定新情境:林窗中的群落调查 某热带雨林,繁茂的枝叶遮天蔽日,从空中俯瞰,雨林林冠连绵起伏,宛如堡垒,一场台风不期而至,一棵400多岁的托盘青冈(一种常绿乔木)被台风吹倒,形成了近400平方米的林中空隙,给森林堡垒打开了一个天窗,这就是林窗。研究者对该林窗中某些动植物进行了40年的调查,并在第40年对林下土壤动物进行调查,得到如图和表所示的结果。
基于核心素养的新考向:1.(结构与功能观)林窗形成后产生了新的群落,该群落区别于原群落的重要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该群落区别于原群落的重要特征是群落的物种组成发生变化。
群落的物种组成发生改变
2.(归纳与概括)研究者调查林中植物和林下土壤动物物种种类的方法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是取样时都要做到随机取样,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样方法适用于静止的,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植物的调查方法为样方法,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的调查用取样器取样法,随机取样的目的是保证调查结论可靠。
3.(演绎与推理)林窗形成后,林窗下的生态环境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其中最直接、最重要的作用是引起了__________的增加,从而促进了林窗区灌木和乔木植株的生长,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群落的___________结构。 【解析】3.林窗下促进植物生长的关键因素为光照强度,不同光照强度下植物分布不同,体现出群落的空间结构不同。
2025届高考 一轮复习 人教版 胚胎工程 课件(多选版) (2):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 一轮复习 人教版 胚胎工程 课件(多选版) (2),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一动物细胞培养,单个细胞,适宜的培养条件,生长和增殖,接触抑制,2相关概念,3过程,自我更新,分化潜能,早期胚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5届高考 一轮复习 人教版 人与环境 课件(多选版):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 一轮复习 人教版 人与环境 课件(多选版),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生态赤字,全球性,维持自身生存,CO2,草地或农田面积,生态盈余,结构和功能,能力弱,增加了土壤肥力,鸡取食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5届高考 一轮复习 人教版植物激素及其作用 课件(多选版) (2):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 一轮复习 人教版植物激素及其作用 课件(多选版) (2),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蒸馏水,浸泡法,条生根,调控机制,基因表达调控,激素调节,植物激素的分泌,无法正常结果的情况,色素-蛋白,细胞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