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5届高考 一轮复习 人教版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课件(多选版) (1)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5届高考 一轮复习 人教版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课件(多选版) (1)01
    2025届高考 一轮复习 人教版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课件(多选版) (1)02
    2025届高考 一轮复习 人教版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课件(多选版) (1)03
    2025届高考 一轮复习 人教版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课件(多选版) (1)04
    2025届高考 一轮复习 人教版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课件(多选版) (1)05
    2025届高考 一轮复习 人教版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课件(多选版) (1)06
    2025届高考 一轮复习 人教版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课件(多选版) (1)07
    2025届高考 一轮复习 人教版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课件(多选版) (1)08
    还剩5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5届高考 一轮复习 人教版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课件(多选版) (1)

    展开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 一轮复习 人教版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课件(多选版) (1),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组织液,蛋白质,血浆中的水,大量渗出到组织液,水疱中的液体渗入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分解成CO2和H2O,考点二内环境的稳态,渗透作用进入细胞,内造成细胞吸水膨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点一 细胞生活的环境
    【精梳·攻教材】一、体液及内环境的组成1.体液的组成:
    【名师点睛】 内环境与体内液体辨析一切与外界相通的管腔、囊腔(如消化道、呼吸道、膀胱、子宫等)及与外界相通的液体(如汗液、尿液、消化液、泪液等)均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而脑脊液、房水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
    2.体内细胞生活的内环境:
    【名师点睛】 血液、血浆、血清的区别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浆中去除纤维蛋白原后称为血清。
    3.体液的四种成分之间的相互转化:
    二、内环境的成分及理化性质1.内环境的成分:(1)血浆主要成分示意图:
    (2)组织液、淋巴液、血浆最主要的差别:①血浆中含有较多的________。②组织液和淋巴液中蛋白质含量很少。
    2.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名师点睛】 渗透压影响因素渗透压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蛋白质含量虽高,但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较Na+与Cl-大得多,故细胞外液中蛋白质的数目远少于Na+与Cl-。
    三、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辨·清易错】 1.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淋巴液和血浆。( )分析: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淋巴液和组织液。2.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主要来源于Na+和Cl-。( )3.细胞内液不参与细胞外液渗透压的调节。 ( )分析:细胞内液中的许多成分与细胞外液可以进行交换,故也参与细胞外液渗透压的调节。4.运动时,丙酮酸转化成乳酸的过程发生在组织液中。( )分析:运动时,丙酮酸转化成乳酸的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
    5.淋巴管内的液体、输尿管内的液体、汗腺导管内的液体、消化道内的液体都属于内环境。( )分析:输尿管、汗腺导管、消化道内的液体与外界相通,不属于内环境。
    【写·练表达】 1.(选择性必修1 P6“概念检测”1改编)人在进行一定强度的体力劳动后,手掌或脚掌上可能会磨出水疱,一段时间后水疱可自行消失。水疱主要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的;水疱自行消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选择性必修1 P6“拓展应用”)剧烈运动会使肌肉产生大量乳酸等酸性物质,这会影响血浆的pH吗?______。具体调节机制如下:当大量乳酸进入血液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碳酸是一种弱酸,可以_________________。血液中的CO2增多会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运动增强,增加通气量,从而将CO2排出体外,所以对血液的pH影响不大。
    血液中的NaHCO3发生作用,生成乳酸钠和H2CO3
    【精练·提能力】1.(2024·南京模拟)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正常情况下抗体、氨基酸、糖原均会出现在内环境中B.细胞内高Na+或细胞外高K+都有利于神经细胞产生兴奋C.如果饮食中长期缺乏蛋白质,血浆渗透压会下降D.葡萄糖在内环境中彻底氧化分解,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解析】选C。糖原存在于细胞中,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A错误;动作电位由Na+内流形成,细胞内高K+、细胞外高Na+有利于神经细胞产生兴奋,B错误;血浆的渗透压主要来源于蛋白质和无机盐,如果饮食中长期缺乏蛋白质,血浆中蛋白质含量下降,渗透压会下降,C正确;葡萄糖的氧化分解发生在细胞内,D错误。
    【易错警示】内环境及组成成分的三“存在”和三“不存在”
    2.(多选)(2024·保定模拟)如图所示,甲、乙、丙分别表示人体三种细胞外液,Ⅰ、Ⅱ、Ⅲ分别表示生活在其中的细胞。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Ⅰ中有的细胞不消耗氧气B.甲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C.Ⅰ和Ⅱ、Ⅱ和Ⅲ均不可能为同种细胞D.乙中含有胰岛素、神经递质、细胞因子等信息分子
    【解析】选A、B、D。据图分析可知:丙为单箭头指入和单箭头指出,为淋巴液,则甲表示血浆,乙表示组织液,Ⅰ中的细胞为血细胞,其中成熟红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不消耗氧气,A正确;甲表示血浆,血浆的渗透压主要来自无机盐和蛋白质,B正确;甲表示血浆,乙表示组织液,丙为淋巴液,则Ⅰ和Ⅱ可能都是毛细血管壁细胞,Ⅱ和Ⅲ可能都是毛细淋巴管壁细胞,两者都是由单层上皮细胞构成的管壁细胞,即Ⅰ和Ⅱ、Ⅱ和Ⅲ可能是同种细胞,C错误;乙表示组织液,乙中含有胰岛素、神经递质、细胞因子等多种信息分子,D正确。
    提升·关键能力——模型分析法内环境及相关成分确定三步法
    第一步找单箭头:来源和去向均为单箭头的为淋巴液(A)。第二步找相关:淋巴液来源为组织液(B),去向为血浆(C)。第三步找外延:和淋巴液进行物质交换的为淋巴细胞(D),和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的为组织细胞(E),和血浆进行物质交换的为血细胞(F)。
    4.如图为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的体液包括内环境和细胞外液B.①④都需要通过消化系统才能完成C.细胞与内环境交换的⑤为养料和O2D.⑦可表述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直接进行物质交换
    【解析】选C。内环境指细胞外液,体液可以分为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A错误;图中的④过程排出代谢废物主要通过泌尿系统完成,B错误;绝大多数高等动物细胞不能直接从外界环境获取营养物质,都是从内环境中获取所需要的养料和O2,C正确;体细胞与外界环境是通过内环境间接进行物质交换的,D错误。
    【加固训练】如图是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⑤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③为胰岛B细胞,饭后半小时⑤处的胰岛素浓度低于①处B.若③为脑细胞,⑤处的氧气浓度低于①处,而CO2的浓度相反C.若③为骨骼肌细胞,饭后五小时⑤处的血糖浓度高于①处D.若③为组织细胞,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中脱去水
    【解析】选B。饭后半小时胰岛素分泌增加,若③为胰岛B细胞,饭后半小时①处的胰岛素浓度高于⑤处,A正确;若③为脑细胞,脑细胞氧化分解有机物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⑤处的氧气浓度高于①处,而CO2的浓度相反,B错误;若③为骨骼肌细胞,由于肌细胞中的肌糖原不能分解补充血糖,饭后五小时⑤处的血糖浓度高于①处,C正确;若③为组织细胞,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中脱去水,D正确。
    【知识纵横】物质交换过程中内环境物质含量的变化(1)一般的组织器官中(除肺和消化器官外),O2和营养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等)在毛细血管动脉端的含量>静脉端的含量;而代谢废物(如CO2等)在毛细血管动脉端的含量<静脉端的含量。(2)常考特殊器官中物质含量变化分析。①肺组织中O2、CO2含量的变化规律:
    ②肝脏组织中葡萄糖含量的变化规律:
    【精梳·攻教材】一、内环境稳态的调节
    二、内环境稳态的实例分析1.血浆pH调节的过程:
    2.内环境稳态失调引起的健康问题(举例):
    三、探究·实践: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
    【辨·清易错】 1.剧烈运动产生乳酸的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 )分析:剧烈运动产生乳酸的过程发生在细胞内。2.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作稳态。( )3.肾小球肾炎会引起组织水肿。( )4.医院里给病人输液时应使用生理盐水或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注射液。( )
    【写·练表达】 1.(选择性必修1 P10旁栏思考题)尿毒症是内环境稳态失调引起的疾病,尿毒症患者肾功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选择性必修1 P10“思考·讨论”2拓展)大量出汗或严重腹泻后,如果只喝水,不补充盐,内环境的渗透压会变小,内环境中的水将较多地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一步导致细胞代谢的功能紊乱。因此在大量出汗或严重腹泻后,为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可以在饮水的同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现障碍,体内代谢废物积累
    【精练·提能力】1.(多选)(2023·衡水模拟)关于人体内环境及稳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内环境稳态可以保证细胞代谢所需物质的供应及适宜的环境B.内环境是细胞进行物质代谢和能量转换的重要场所C.内环境包括血浆、淋巴液和组织液,是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D.组织细胞中的氧气浓度大于组织液的氧气浓度
    【解析】选B、D。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可以保证细胞代谢所需物质的供应及适宜的环境,A正确;细胞质基质是细胞进行物质代谢和能量转换的重要场所,B错误,内环境即细胞外液,包括血浆、淋巴液和组织液,是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C正确;氧气从血浆运到组织液,然后从组织液运送到组织细胞,所以组织液中的氧气浓度比组织细胞中的氧气浓度高,D错误。
    【易错警示】内环境稳态的“两个认识误区”(1)内环境达到稳态时,人未必不得病(如遗传病患者)。(2)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代谢紊乱,但此时代谢速率未必下降。
    2.下列稳态失调与相应疾病间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感冒发烧,食欲不振——体温过高,酶活性降低B.高原反应——机体散热受阻,致使散热量小于产热量C.中暑——机体体温调节失衡,机体散热受阻,致使散热量小于产热量,水盐平衡失调D.尿毒症——尿素等代谢废物在体内积累
    【解析】选B。感冒发烧时,食欲不振,是因为体温过高,酶活性降低,导致代谢活动紊乱,A正确;高原反应是人体暴露于低压、低氧环境后产生的各种病理性反应,但散热量等于产热量,B错误;中暑是天气炎热,机体体温调节失衡,同时机体丢失大量水和无机盐,使水盐平衡失调导致的,C正确;尿毒症是肾脏发生病变,无法排出体内多余的尿素、水、无机盐等代谢废物,导致尿素等代谢废物在体内积累,D正确。
    3.某同学分别以清水、缓冲液和血浆为实验材料进行探究血浆是否具有维持pH稳定的功能的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起对照作用的是清水组和缓冲液组B.所得结果不合理的是清水组C.该实验结果说明血浆组缓冲物质的缓冲能力是有限的D.图中的结果表明缓冲液组维持pH稳定的能力强于血浆组
    【解析】选D。根据图中曲线分析,缓冲液组具有一定的维持pH的能力,血浆组维持pH的能力最强,实验中清水组和缓冲液组起对照作用,A正确;清水组实验前呈中性,加HCl后,溶液pH应下降,因此清水组实验结果明显不合理,B正确;该实验结果说明血浆组缓冲物质的缓冲能力是有限的,C正确;通过对照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血浆与缓冲液一样具有维持pH相对稳定的功能,且血浆的这种能力比较强,D错误。
    【加固训练】1.(2023·朝阳模拟)呼吸性碱中毒是指肺过度通气使血浆H2CO3浓度或动脉血CO2分压(PaCO2)降低而导致pH升高的现象,患者可能出现眩晕、手足麻木、抽搐等症状。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患者内环境pH大于7.45B.维持内环境pH稳态只依靠呼吸系统C.情绪激动时呼吸急促可能引起呼吸性碱中毒D.可用大纸袋捂住患者口鼻增加PaCO2以缓解症状
    【解析】选B。内环境正常的酸碱度为7.35~7.45。呼吸性碱中毒会导致患者内环境pH大于7.45,A正确。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维持内环境pH稳态需要依靠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等,B错误。情绪激动时呼吸急促,会导致肺过度通气,进而可能引起呼吸性碱中毒,C正确。可用大纸袋捂住患者口鼻增加CO2分压,进而缓解眩晕、手足麻木、抽搐等症状,D正确。
    2.为验证家兔血浆pH的相对稳定是由于血浆中存在着缓冲物质,某科学兴趣小组设计如下探究实验,实验步骤和预期结果如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本实验设计严格遵循了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B.本实验需严格控制自变量,无关变量保证加入的各物质等量即可C.模拟血浆内能导致pH变化的主要物质是Na2CO3、乳酸D.通过该实验可得出动物血浆中含有缓冲物质,与缓冲液一样具有缓冲作用
    【解析】选C。本实验缺乏清水的空白对照组,没有严格遵循对照原则,A错误;实验设计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无关变量要保证相同且适宜,B错误;乳酸会导致血浆pH下降,Na2CO3会导致血浆pH升高,C正确;本实验应以清水组作为空白对照,用家兔的血浆与缓冲液作对照,以证明血浆中存在类似于缓冲液中的缓冲物质,D错误。
    3.(选择性必修1 P14“复习与提高”非选择题T2改编) “酸碱体质理论”认为人类的大部分疾病都是由“酸性体质”造成的,因迎合了部分人对待饮食和健康的某种心理,加上一些保健品商贩的推波助澜,使其俨然成为一条流行的“医学常识”,即认为人若要想健康,应多摄入碱性食物。请根据内环境稳态的知识来评判该理论的科学性。(1)人体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称为________________,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同构成。 【解析】(1)人体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称为内环境,其主要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液共同构成。
    (3)某同学想通过“探究血浆是否具有维持pH的稳定”的实验,对“酸性体质”理论进行评判,他以自来水、磷酸缓冲液和血浆为实验材料进行实验,主要实验步骤如下:分别加入25 mL实验材料→测pH并记录→分别滴加5滴0.1 ml/L的NaOH溶液、摇匀→测pH并记录,重复这一步骤直到加入30滴为止→测pH并绘图(如下图所示)。
    实验中对照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要证明血浆确实具有维持pH稳定的功能,本探究实验还应该补充的实验操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设计思路)。 
    自来水组和磷酸缓冲液组
    设置添加HCl溶液组,分别在
    自来水、磷酸缓冲液、血浆中加入5滴0.1 ml/L的HCl溶液组,摇匀并测pH,重
    复这一步骤直到加入30滴为止,观察其pH变化
    【解析】(3)该实验的自变量是自来水、磷酸缓冲液和血浆,因变量是pH的变化快慢,该实验以自来水组和磷酸缓冲液组作为对照组,实验中只进行了NaOH对对应物质pH的影响,还未进行HCl对对应物质pH的影响,所以要证明血浆确实具有维持pH稳定的功能,本探究实验还应该补充的实验操作是设置添加HCl溶液组,分别在自来水、磷酸缓冲液、血浆中加入5滴0.1 ml/L的HCl溶液组,摇匀并测pH,重复这一步骤直到加入30滴为止,观察其pH变化。
    悟高考·瞻动向【感悟高考】1.(2023·湖北选择考)维生素D3可从牛奶、鱼肝油等食物中获取,也可在阳光下由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转化而来,活化维生素D3可促进小肠和肾小管等部位对钙的吸收。研究发现,肾脏合成和释放的羟化酶可以促进维生素D3的活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肾功能下降可导致机体出现骨质疏松B.适度的户外活动,有利于少年儿童的骨骼发育C.小肠吸收钙减少可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明显下降D.肾功能障碍时,补充维生素D3不能有效缓解血钙浓度下降
    【解析】选C。本题考查维生素的作用。肾功能下降会导致维生素D3的活性下降,进而减少小肠和肾小管等部位对钙的吸收,导致机体出现骨质疏松,A正确;在阳光下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可以转化为维生素D3,它能促进钙的吸收,所以适度的户外活动,有利于少年儿童的骨骼发育,B正确;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自钠离子和氯离子,所以小肠吸收钙减少并不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明显下降,C错误;肾功能障碍时,维生素D3的活化受阻,只有活化的维生素D3才能促进钙的吸收,因此补充维生素D3不能有效缓解血钙浓度下降,D正确。
    2.(2022·湖北选择考)人体中血红蛋白构型主要有T型和R型,其中R型与氧的亲和力约是T型的500倍。内、外因素的改变会导致血红蛋白-氧亲和力发生变化,如:血液pH升高,温度下降等因素可促使血红蛋白从T型向R型转变。正常情况下,不同氧分压时血红蛋白氧饱和度变化曲线如图中实线所示(血红蛋白氧饱和度与血红蛋白-氧亲和力呈正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体温升高时,血红蛋白由R型向T型转变,实线向虚线2方向偏移B.在肾脏毛细血管处,血红蛋白由R型向T型转变,实线向虚线1方向偏移C.在肺部毛细血管处,血红蛋白由T型向R型转变,实线向虚线2方向偏移D.剧烈运动时,骨骼肌毛细血管处血红蛋白由T型向R型转变,有利于肌肉细胞代谢
    【解析】选A。由题意可知,R型血红蛋白与氧亲和力更高,血红蛋白氧饱和度与血红蛋白-氧亲和力呈正相关,温度下降可促使血红蛋白从T型向R型转变。故体温升高时,血红蛋白由R型向T型转变,实线向虚线2方向偏移,A正确。在肾脏毛细血管处,血液要为肾脏细胞提供氧气,血红蛋白由R型向T型转变,实线向虚线2方向偏移,B错误。在肺部毛细血管处,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增强,血红蛋白由T型向R型转变,实线向虚线1方向偏移,C错误。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相对缺氧,氧分压偏低,血红蛋白氧饱和度偏低,血红蛋白由R型向T型转变,这样便于释放氧气用于细胞呼吸,D错误。
    3.(2022·海南等级考)缺氧是指组织氧供应减少或不能充分利用氧,导致组织代谢、功能和形态结构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动脉血氧分压与肺泡通气量(基本通气量为1)之间的关系如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动脉血氧分压从60 mmHg降至20 mmHg的过程中,肺泡通气量快速增加,以增加组织供氧B.生活在平原的人进入高原时,肺泡通气量快速增加,过度通气可使血液中CO2含量降低C.缺氧时,人体肌细胞可进行无氧呼吸产生能量D.缺氧时,机体内产生的乳酸与血液中的H2CO3发生反应,以维持血液pH的稳定
    4.(2022·重庆选择考)某同学登山后出现腿部肌肉酸痛,一段时间后缓解。查阅资料得知,肌细胞生成的乳酸可在肝脏中转化为葡萄糖被细胞再利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酸痛是因为乳酸积累导致血浆pH显著下降所致B.肌细胞生成的乳酸进入肝细胞只需通过组织液C.乳酸转化为葡萄糖的过程在内环境中进行D.促进乳酸在体内的运输有利于缓解酸痛
    【解析】选D。肌肉酸痛是机体产生乳酸积累造成的,但由于血浆存在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血浆pH下降并不明显,A错误;肌细胞生成的乳酸进入肝细胞需要血液和组织液的运输,B错误;乳酸转化为葡萄糖的过程在肝细胞中进行,C错误;肌细胞生成的乳酸可在肝脏中转化为葡萄糖被细胞再利用,该过程促进乳酸在体内的运输,降低内环境中乳酸的含量,有利于缓解酸痛,D正确。
    【预测高考】锁定新情境:太空环境下航天员内环境稳态的维持  航天员进入太空后,在微重力或失重状态下,血液会更多地流入头部,导致机体误认为身体含水量过多,从而引起身体排尿增加造成脱水。此外,机体的蛋白质和钙质流失也会增加,还会出现浮肿、体位翻转等症状。
    基于核心素养的新考向:1.(结构与功能观)航天器和航天服中的生命保障系统,可为航天员提供类似于地面的环境,以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主要调节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2.(稳态与平衡观)在失重环境中,航天员头部体液增多,机体会出现体液转移反射性多尿,其原因可能是位于________的渗透压感受器受到体液增加的刺激后,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______(填“增加”或“减少”),进而导致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能力______(填 “增加”或“减弱”),使尿量增加。 【解析】2.渗透压感受器位于下丘脑,体液增加刺激渗透压感受器,会引起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减少,由于抗利尿激素会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增加对水的重吸收。在失重的条件下,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减少,会导致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弱,进而出现尿量增多的现象。
    相关课件

    2025届高考 一轮复习 人教版 基因分离定律 课件(多选版):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 一轮复习 人教版 基因分离定律 课件(多选版),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数据统计,分离定律的解读,等位基因,减数分裂Ⅰ后期,同源染色体,一对相对性状,有性生殖,显性性状,符号类,基因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5届高考 一轮复习 人教版 基因的表达 课件(多选版) (2):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 一轮复习 人教版 基因的表达 课件(多选版) (2),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一基因突变,血红蛋白,基因突变,增添或缺失,有丝分裂前的间期,减数分裂前的间期,紫外线,亚硝酸盐,等位基因,新基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5届高考 一轮复习 人教版 基因的表达 课件(多选版) (1):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 一轮复习 人教版 基因的表达 课件(多选版) (1),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DNA的一条链,RNA,mRNA,核糖体,氨基酸,tRNA,密码子,碱基互补,RNA复制,逆转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