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一、积累与运用(15分)
1. 默写填空
①窈窕淑女,。_____(《关雎》)
②_____,涵虚混太清。______,波撼岳阳城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③《桃花源诗》有云:“童孺纵行歌,班白欢游诣。”《桃花源记》中与此句意思相同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
④《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体现真挚的友情可以克服空间的阻隔,消除孤独苦闷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君子好逑 ②. 八月湖水平 ③. 气蒸云梦泽 ④. 黄发垂髫 ⑤. 并怡然自乐 ⑥. 海内存知己 ⑦. 天涯若比邻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古诗文默写。应注意易错及重难字词,如“逑”“蒸”“垂髫”;要注意“天涯”不要写成“天崖”。
2. 读春晚,感悟家国情怀。
春晚之所以成为陪伴几代人的新民俗的原因,是因为春晚凝结着无数百姓的过年记忆。2023年的春晚,【甲】(A.聚焦 B.聚积)人民的梦想,心系人民的幸福,【乙】(A发现 B.呈现)出更加饱满的中华民族文化之魂,《碇步桥》将江南水乡女子的日常搬上舞台,极富生活情趣,那旧时清凉的风,那天边的jiǎ(①)洁的月,那溪畔的倩影,那淡淡的芬芳,在碇步桥上形成了一道永恒的风景,恬(②)静,清新,淳朴,自然。创意节目《满庭芳˙国色》演绎出何谓“中国绝色”的绝唱。我们祖先从自然万物、天地四时中发现了各种色彩:从秋日成熟的朱柿中发现【丙】,从雨过天晴云破处采得【丙】,从群山的剪影采得【丙】,从清晨的天光寻得【丙】,还有舞台展现的桃红、凝脂、缃叶、群青、沉香……
(1)文中①处根据拼音写汉字,文中②处根据汉字写拼音。
①jiǎ( )洁 ②恬( )静
(2)从文中甲、乙处选恰当词语填在横线上,只填序号。
【甲】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
(4)下列四个词语依次填入文中【丙】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清雅的蓝 ②吉庆的红 ③远山如黛 ④东方既白
A. ②①③④B. ②③①④C. ①③②④D. ①②③④
【答案】(1) ①. 皎 ②. tián
(2) ①. A ②. B
(3)春晚之所以成为陪伴几代人的新民俗,是因为春晚凝结着无数百姓的过年记忆。 (4)A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皎洁(jiǎ jié):明亮而洁白。
恬静(tián jìng):恬淡安静。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甲处。聚焦:比喻视线、注意力等集中于一点。聚积:聚积,聚合。本处指注意于人民的梦想,因此用“聚焦”,故选A。
乙处。发现:发觉;经过探索研究认识或找到前人没有认识或看到的事物或规律。呈现:显出;露出。本处指显露出文化之魂,因此用“呈现”,故选B。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病句修改。
画线句结构混乱,可删掉“的原因”。
【小问4详解】
本题考查句子衔接。
第一处,朱柿是红色的,因此用②“吉庆的红”;
第二处,“雨过天晴云破处”是蓝天,因此用①“清雅的蓝”;
第三处,根据“群山的剪影”可知用③“远山如黛”;
第四处,根据“清晨的天光”可知用④“东方既白”;
故选A。
二、阅读(45分)
(一)文言文阅读(15分)
(甲)(10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3. 作者柳宗元,字______,河东人,是“______”之一。
4. 根据提示,解释划横线词语的含义。
5. 作者由“闻水声”到“伐竹取道”,才“下见小潭”,其中的“闻”、“伐”、“见”几个动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6. 文章成功运用了侧面描写,历来为世人称道,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析本文是如何运用这一方法的?
7. 柳宗元一生命运多舛,虽屡遭贬官,弃置十年,却造就了他辉煌的文学成就和成熟的哲学思想,他的永州奇文也为永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增光添彩。对此你有哪些感悟?请写下来。
【答案】3. ①. 子厚 ②. 唐宋八大家
4. ①. 像北斗星那样 ②. 表示约数
5. 既交代发现小石潭的经过,又表现了作者探幽、访奇的情趣。
6. 全文无了一字写水,但通过对“空游无所依”“影布石上”等对鱼的描写,侧面烘托出了水的空明澄澈。
7. 示例:对于弱者来说苦难是一种悲哀,而对于强者来说则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只有不向苦难低头,积极进取,才能成为生活的强者,品味到历经苦难之后的甘甜和芬芳。
【解析】
【3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4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含义。
(1)斗折蛇行:(溪流)像北斗七星那样的曲折,(又)像蛇爬行一样的蜿蜒。斗:像北斗星那样;
(2)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从富阳到桐庐,一百里左右。许,表约数。潭中鱼可百许头:潭中大约有一百来条鱼。许:表示约数。
【5题详解】
本题考查赏析词语。
“闻”“伐”“见”等几个动词连用写出了发现小石潭的经过。同时也点出小石潭位于人迹罕至的荒僻幽静之处。为下文写环境的“寂寥无人”“其境过清”埋下伏笔。其中“闻”“伐”“见”几个动词表现了作者急于想见到美妙景色的急切情感,以及作者探幽、访奇的情趣。
【6题详解】
本题考查侧面描写
结合文章内容“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可知,运用侧面描写,“皆若空游无所依”“影布石上”这是对鱼的描写,并没有写水,侧面烘托了出小石潭水清澈见底、空明澄澈的特点。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启示与感悟。
苦难磨练才能,坎坷成就人生!正所谓“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增益其所不能。”我们在困境中要保持着坚韧和顽强,不向苦难低头,积极进取,最终一定会走出困境,迎来成功。
【点睛】参考译文:
从小土丘往西走约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听到水声,好象挂在身上的玉佩、玉环相互碰撞的声音,心里很是高兴。(于是)砍伐竹子,开出一条道路,下面显现出一个小小的水潭,潭水特别清凉。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向上弯曲,露出水面,像各种各样的石头和小岛。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
潭中大约有一百来条鱼,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靠似的。阳光往下一直照到潭底,鱼儿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鱼儿)呆呆地静止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跟游人逗乐似的。
向石潭的西南方向望去,(溪流)像北斗七星那样的曲折,(又)像蛇爬行一样的蜿蜒,(有时)看得见,(有时)看不见。两岸的形状像犬牙似的参差不齐,看不出溪水的源头在哪里。
坐在石潭旁边,四面被竹林树木包围着,静悄悄的,空无一人,(这气氛)使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因为环境过于凄清,不能长时间地待下去,就记下这番景致离开了。
一同去游览的有吴武陵、龚古和我的弟弟宗玄。跟着一同去的还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一个叫恕己,一个叫奉壹。
(乙)(5分)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
从山门右折,得石径。数步闻疾雷声心悸。山僧曰:“此瀑声也。”
疾趋,度石下罅②,瀑见。瀑行青壁间,撼山掉③谷,喷雪直下,怒石横激④如虹,忽卷掣折⑤而后注,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
游人坐欹⑥岩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
暮归,各赋诗。所目既奇,思亦变幻。
(节选自《观第五泄①记》)
【注释】①第五泄:第五级瀑布。今浙江境内。②罅:缝隙,裂隙。③掉:摇动。④怒石横激:突兀的岩石横拦瀑布,激起水花。⑤掣折:转折。⑥欹:斜靠。
8. 文中“而犹不忍去”中“去”的意思是_____。
9. 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两处)
数 步 闻 疾 雷 声 心 悸
10. 选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8. 离开 9. 数 步/闻 疾 雷 声/心 悸
10. 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赞美之情。
【解析】
【8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含义。
而犹不忍去:还留恋不想离开。去:离开。
【9题详解】
本题考查断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一般来说,谓之间应读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朗读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
这句话的意思是:走几步,便听到迅雷般的轰鸣声,心里感到害怕。“数步”作状语,应与后面内容断开;“闻疾雷声”“心悸”主语一致,且存在先后关系,中间应断开。故正确断句为:数步/闻疾雷声/心悸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作者情感。
结合文章内容“从山门右折,得石径”“疾趋,度石下罅”和“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而犹不忍去”“暮归,各赋诗。所目既奇,思亦变幻”可知,作者采用移步换景,寓情于景的手法,通过对雄伟瀑布的描绘,表现了作者对眼前景致、祖国山河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点睛】参考译文:
从五泄寺的大门往右拐,有一条石头小路。走几步,便听到迅雷般的轰鸣声,心里感到害怕。山上的僧人解释道:“这是瀑布的声音。”
快步走去,迈过一块石头缝隙,就看见了瀑布。瀑布在青壁间落下,震撼着山谷,仿佛笔直向下喷出雪花一样,突兀的岩山横拦瀑布,激起水花,就像彩虹,拍到岸边水浪突然卷起来然后才落回水中,水的气势更加雄壮,是游人看到的最壮观的景色了。
游人们坐在倾斜的岩石下方抬头望,用自己的脸接住迸起的水沫,开始就像一丝凉线,空空的都像编织时横穿的线,到了飞雨泻崖,还留恋不想回去。
傍晚归来,游人们各自写诗赞叹。所看到的景色已经非常绮丽,回想起来更加变幻莫测。
(二)现代文阅读(25分)
(甲)(16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墨香里的年味儿
①临近岁尾,年味儿越来越浓,我似乎又嗅到了一股淡淡的墨香,又看到了红红火火的春联。
②父亲与对联有着深深的情缘。自我记事起,乡邻红白喜事的对联,都是父亲写的,我家的春联也是父亲书写的。
③受父亲影响,孩提时,我就对春联情有独钟。因为过年的时候,裁红纸,写对子,贴春联,是父亲必须亲自去做的事情,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也跟着忙活,从中享受春联带给我们一家人的喜庆与希望。
④犹记得每年寒假,还没回家,父亲就会给我打来电话,嘱咐我买红纸。父亲自有毛笔和没用完的墨汁,就担心没有红纸写不成春联。我知道,每到过年,他都会自作一副对联,很仔细地贴上,毕竞一年是一年,新年要有点新气象。
⑤大街两旁,摆满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年画、春联、中国结和火红的灯笼,年就这样欢欢喜喜地赶来了。我在店内挑选红纸时,看到里面摆放的春联,总感觉没有父亲写的春联的那种家的味道和幸福气息,因为那是他依据自家的实际情况写出的。
⑥我读书那几年,物质条件差,家里贫穷了些。然而每到腊月三十,父亲都会早早地起床,找出我买来的大红纸,眉头微蹙,目光专注地折叠,用小刀小心翼翼地裁开,收拢,为写春联做准备。为了书写时能找到每个字的中心点,父亲比对着拟出的春联字数,将红纸叠出“X”痕。如果字数多了,还要熬点糍糊,以便把两条红纸连接成一个长条,这样写春联的纸才够长。我就拿着粘接的红纸在炭火前慢慢烘干,递给父亲。
⑦父亲一边启开先前为别人写喜联时用过的大瓶墨水瓶盖,一边示意我把红纸摆放在大案上。我自然明白父亲要开始写春联了。我用右手把红条纸的前段按住,父亲开始非常慎重地蘸墨书写,每写完一个字,我就向前拉一点儿。天很冷,手也冻僵了,但墨香淡淡地散开,节日的喜庆也蔓延开来。父亲越写越精神,脸上也红红的,写到最后反而解开外套扣子,说写得流汗了。写完之后,父亲再慎重地书写横批。
⑧在等待字迹变干的间隙,父亲还要对着亲手写的这副对联品评一番,和我絮叨着哪个字写得还好,哪个字写得有些什么问题。我也和父亲一道欣赏和评判得不亦乐乎。有问题的字改是改不成了,但我还是从中领悟到了一些春联书写的小窍门,感受到了写春联的乐趣。
⑨后来的几个春节,父亲约我齐作春联。他一边书写,一边怂恿着我来写。我读师范时练过柳体,也能够信手完成,只是和一直坚持写对联、令我仰慕的父亲相比,自感写得差远了。父亲看了却叫好,眼里充满了赞赏,说比他的“我字体”有章法。就这样,我和父亲合作完成春联的创作,满满的幸福感便伴着墨香在我们之间弥漫开来。
⑩岁月更迭,一年又一年。每当春节越来越近时,家家户户忙着过年,紧锣密鼓地准备着各种吃的、喝的、穿的、玩的,贴上的春联也多是买来的。唯独我家自己写春联、贴春联的传统依然在。
⑪墨香里的年味儿,一直弥漫在我心间,家门上贴着的红红的春联也时常闪烁在我眼前。墨香里,有我们对家庭温馨场面的深深回忆,有我们对父亲濡养教诲的绵绵深情,有我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殷殷期许,更有我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默默传承。
11. 阅读第6—9段,填写表格。
12. 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选文第6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然而每到腊月三十,父亲都会早早地起床,找出我买来的大红纸,眉头微蹙,目光专注地折叠,用小刀小心翼翼地裁开,收拢,为写春联做准备。
13. 选文第9段中对于“我”写的春联父亲叫好,而和父亲相比“我”“自感写得差远了”,分别是什么原因?
14. “春联”在选文中多次出现,有什么作用?
【答案】11. ①. 小心翼翼 ②. 书写春联 ③. 品评春联 ④. 幸福满满
12. 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写出了父亲裁剪春联、准备春联的小心、专注,突出父亲对写春联这件事的认真、重视。
13. 父亲对于“我”写的春联叫好,一方面是一种鼓励,另一方面是“我”练过柳体,能够信手完成;“我”觉得和父亲比较“差远了”是因为父亲一直坚持写对联,有经验、有能力,表现出“我”对父亲的仰慕。
14. 示例:线索,贯穿全文;“春联”上寄托着作者对过去温馨家庭的美好回忆;“春联”上寄托了作者对父亲的怀念和留恋;“春联”上有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春联”上有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默默传承。
【解析】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和概括。
结合“裁备春联”“齐作春联”可知,B和C要补充的内容格式是四个字,最后两个字是“春联”;结合第⑦段“父亲一边启开先前为别人写喜联时用过的大瓶墨水瓶盖,一边示意我把红纸摆放在大案上。我自然明白父亲要开始写春联了”可知,B处是书写春联;结合第⑧段“在等待字迹变干的间隙,父亲还要对着亲手写的这副对联品评一番”可知:C处是品评春联;
结合“越发精神”“不亦乐乎”可知,A和D是表示状态的四字词语。结合第⑥段“我读书那几年,物质条件差,家里贫穷了些。然而每到腊月三十,父亲都会早早地起床,找出我买来的大红纸,眉头微蹙,目光专注地折叠,用小刀小心翼翼地裁开,收拢,为写春联做准备”可知,裁备春联时的态度情感,因此A处是小心翼翼;结合⑨段“就这样,我和父亲合作完成春联的创作,满满的幸福感便伴着墨香在我们之间弥漫开来”可知,齐作春联时的态度情感,D处是幸福满满。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人物描写方法及其作用。
结合第⑥段画线句子“然而每到腊月三十,父亲都会早早地起床,找出我买来的大红纸,眉头微蹙,目光专注地折叠,用小刀小心翼翼地裁开,收拢,为写春联做准备”,由“起床”“找出”“裁开”“收拢”都是动词,可知,这里运用了动作描写;“眉头微蹙,目光专注”是神态描写;“早早起床”“小心翼翼地裁开”写出了父亲对准备写春联、裁剪春联的重视、认真、谨慎,怕起晚了来不及,怕裁剪坏了;“眉头微蹙,目光专注地折叠”则写出了父亲对裁剪春联的投入、专注。整体写出了父亲裁剪春联、准备春联的认真、专注、重视、谨慎。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分析。
对于我写的春联父亲叫好。结合第⑨段“我读师范时练过柳体,也能够信手完成”“父亲看了却叫好,眼里充满了赞赏,说比他的‘我字体’有章法”可知,一方面是因为这是一个父亲对自己孩子的鼓励,另一方面是因为“我”读师范时练过柳体,能够信手完成,表现出一个父亲对孩子的鼓励、爱护、信任。
和父亲相比“我”自感写得差远了。结合第⑨段“只是和一直坚持写对联、令我仰慕的父亲相比,自感写得差远了”可知,“我”虽然也练习了书法,但是和一直、多年写对联的父亲比,自己认为还是差一些火候,还是少一些经验;同时“我”非常仰慕父亲,从心理角度看,对父亲是敬佩,自己觉得不如父亲。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作用。
文章写裁剪准备写春联、写春联、品评春联、齐作春联,春联贯穿全文的情节,是线索;结合第⑪段“墨香里的年味儿,一直弥漫在我心间,家门上贴着的红红的春联也时常闪烁在我眼前。墨香里,有我们对家庭温馨场面的深深回忆,有我们对父亲濡养教诲的绵绵深情,有我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殷殷期许,更有我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默默传承”可知,文章回顾了作者和父亲裁、写、品评春联、齐作春联的事情,“春联”这个事物上承载着家庭过去的温馨的场面;承载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默默传承;结合第⑨段“只是和一直坚持写对联、令我仰慕的父亲相比,自感写得差远了”可知,春联上还承载着父亲的美好形象,表达着对父亲的仰慕和怀念;结合第④段“我知道,每到过年,他都会自作一副对联,很仔细地贴上,毕竟一年是一年,新年要有点新气象”可知,“春联”承载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乙)(9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走进宋代名迹《千里江山图》
①朱唇、远山眉、山峰发髻、青绿长裙……春晚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选段“青绿”一出场。从社交媒体到微信朋友圈,都迅速被刷屏。而“舞绘”的渊源来自宋代青绿山水画《千里江山图》。
②《千里江山图》为大青绿设色绢本,染天染水,纵51.5厘米,横1191.5厘米,气势辽阔超凡。它是宋代至长的画卷,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是我国山水画美学巅峰之作,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它不仅是“近千年来青绿山水画第一神品”,更是北京故宫博物院“镇院之宝”,国家一级文物,是地地道道的国宝级画卷,一曲锦绣山河的颂唱。
③《千里江山图》还是北宋版的“航拍中国”,采用大型长卷式构图,以游走观看山水的方式表现时间上的连续性。将视觉移动过程中的连续画面统一在想象的空间中,描绘了千山万壑、江河交错的壮丽河山。
④全画景物丰富,布置严整有序。依据构图的变化,可以将画面大致分为6个部分,几个部分之间以水面、游船、沙渚、桥梁相衔接。每一帧随意截取都是极美的,连碧绿澄激的水波纹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⑤在艺术上,《千里江山图》有两个最大的特点。
⑥首先是其空前的长度,且长得完整和谐统一。中国古代画家普遍喜欢长卷,著名的《清明上河图》长近5.3米,《富春山居图》现存两段相加约为6.9米,而《千里江山图》达到了11.9米,是中国流传下来的最长的画卷之一。
⑦作为真正的绘画艺术作品,《千里江山图》解决了山水长卷的布局。既言“千里江山”,画面自然必须开阔,整幅画构图景象雄浑壮阔,气势磅礴,像一首交响乐。七组群山长短不一、疏密有致。画面里有连绵大气的江河交错、烟波浩渺,也有水车、渔村、寺观、农舍、酒馆、书院等细节。如果把画面切割成无数个局部,每个局部都可以是一幅画。
⑧其次是其青绿艺术的运用,在解决宫廷山水画设色问题的同时,建立了“丰亨豫大”的审美意识。
⑨《千里江山图》赋予了青绿山水一种清秀的贵气。
⑩作为代表皇家气质且是皇帝本人亲自指点的作品,《千里江山图》的绘制无疑是“不惜成本”。这幅画所用的绢价值不菲,而青绿颜料更是十分昂贵。这也是为什么设色山水的诞生早于水墨山水,但唐代后期逐渐让位于后者的原因。
⑪《千里江山图》是青绿山水的巅峰,溥光曾经评价其“自可独步千载。殆众星之那月耳”。它让青绿设色这种绘画表达方式成熟且固定下来,后世更发展为金碧山水。水墨固然是中国艺术、中国气质的瑰宝,但青绿则是大自然的本真颜色,更有一种清丽灵秀。虽然青绿山水不如水墨山水那样润泽有韵、境在形外,但直到今天依然得到传承并受到人们喜爱。
15. 这篇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是怎样引出来的?
16. 阅读第6段,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著名的《清明上河图》长近5.3米,《富春山居图》现存两段相加约为6.9米。
17. 本文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你自选一种,找出实例并说说它的作用。
18. 本文采用了哪种说明顺序?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答案】15. 《千里江山图》;用春晚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引出说明对象。
16. “近”,接近的意思。在此句中表示《清明上河图》的长度接近而不够5.3米,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17. 示例: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举了《清明上河图》《富春山居图》《千里江山图》长度数据,具体准确地说明了《千里江山图》是中国流传下来的最长的画卷之一。
18. 逻辑顺序,首先由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引出说明对象《千里江山图》;接着介绍《千里江山图》画的着色、材质、尺幅、价值、构图及景物布置;然后介绍其艺术上的两个最大特点;最后再次强调《千里江山图》画的价值和影响。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说明对象。
说明对象是一篇说明文要说明的事物或阐述的事理。根据定义,结合文章标题可知,本文的说明对象是《千里江山图》;作者为了自然引出说明对象,结合第①段内容,“春晚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选段‘青绿’一出场。从社交媒体到微信朋友圈,都迅速被刷屏。而‘舞绘’的渊源来自宋代青绿山水画《千里江山图》”可知,在文章开头写“央视虎年春晚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由“青绿”引出“青绿山水画《千里江山图》”。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说明语言的特征。
解答此题,首先理解词语的意义和用法。“近”在句中是“接近”的意思,说明《千里江山图》的长度是接近而不够5.3米,与实情相符;“近”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如果没有这个词,语言表达就不准确了。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作用。
结合第⑥段句子分析,“著名的《清明上河图》长近5.3米,《富春山居图》现存两段相加约为6.9米,而《千里江山图》达到了11.9米”,句中列举了《清明上河图》《富春山居图》《千里江山图》长度的数据,这是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千里江山图》是中国流传下来的最长的画卷之一。句中又将《清明上河图》《富春山居图》的长度与《千里江山图》的长度进行比较,这是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说明了《千里江山图》是中国流传下来的最长的画卷之一,且其空前的长度,长得完整和谐统一,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说明顺序。
作答时首先要知道说明顺序的种类,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可以采用排除法,发现文中并没有明显的时间和空间顺序的标志性词语,那就是逻辑顺序了;然后仔细阅读文章,进行验证。分析本文的说明顺序,可以通读全文,理清文章的结构,继而分析说明顺序。结合第①段内容“‘舞绘’的渊源来自宋代青绿山水画《千里江山图》”可知,文章首先由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引出说明对象《千里江山图》;结合第②段“《千里江山图》为大青绿设色绢本,染天染水,纵51.5厘米,横1191.5厘米,气势辽阔超凡”,第③段“《千里江山图》还是北宋版的‘航拍中国’,采用大型长卷式构图,以游走观看山水的方式表现时间上的连续性”,第④段“全画景物丰富,布置严整有序。依据构图的变化”,可知,文章接着介绍《千里江山图》画的着色、材质、尺幅、价值、构图及景物布置;由第⑤段“在艺术上,《千里江山图》有两个最大的特点”可知,文章然后介绍其艺术上的两个最大特点;由第⑪段“《千里江山图》是青绿山水的巅峰”可知,最后再次强调《千里江山图》画的价值和影响,因此文章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
(三)名著阅读(5分)
19. 下列选项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在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全书共13篇。
B.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主要用比、兴手法,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
C. 选择性阅读是一种理性的、目的性很强的阅读方式,它往往与阅读者的兴趣目的密不可分。要对全书内容和结构有所了解,最简便的方式就是浏览目录。
D. 某同学如果想了解自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可以建议他先去读《经典常谈》中的《<诸子>第十》。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相关文学常识。
D.《经典常谈》中《<诸子>第十》介绍的是文学方面的内容,不能借此了解自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如果想了解自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可以建议他先去读《经典常谈》中的《<史记>〈汉书〉第九》。
故选D。
20.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春秋”是古代记事史书的通称。古代朝廷大事,多在春秋二季举行,所以记事的书用这个名字。各国有各国的春秋,但是后世都不传了。传下的只有一部《鲁春秋》,《春秋》成了它的专名,便是《春秋经》了。传说这部《春秋》是孔子作的,至少是他编的。鲁哀公十四年,鲁西有猎户打死了一只从没有见过的独角怪兽,想着定是个不祥的东西,还将它扔了。这个新闻传到孔子那里,他便去看,他一看,就说:“这是麟啊!为谁来的呢?干什么来的呢?唉唉,我的道不行了!”孔子这时已经年老,常常觉着生的不是时候,不能行道。看了这只死麟,一面同情它,一面也引起自己的无限感慨。他觉着生平说了许多教,当世的人君总不信他,可见空话不能打动人。他发愿修一部《春秋》,要让人从具体的事例里,得到善恶的教训,他相信这样得来的教训比抽象的议论深切著明得多。他觉得修成了这部《春秋》,虽然不能行道,也算不白活一辈子。这便动起手来,九个月书就成功了。
(1)仔细阅读上面的文字,谈谈孔子编写《春秋》的目的是什么?
(2)掌握阅读方法。
【答案】(1)要让人从具体的事例里,得到善恶的教训,他相信这样得来的教训比抽象的议论深切著明得多。
(2) ①. D ②. 这一部分介绍了屈原的人生经历和他的爱国之情。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提炼与概括。
结合文章内容,“他发愿修一部《春秋》,要让人从具体的事例里,得到善恶的教训,他相信这样得来的教训比抽象的议论深切著明得多”可知,孔子编写《春秋》的目的是:要让人从具体的事例里,得到善恶的教训,他相信这样得来的教训比抽象的议论深切著明得多。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识记与理解。
A.《说文解字》第一,秦以前:战国末期,由于文字统一的需要,出现了“仓造字”的传说。秦以后:秦始皇时,小篆成为国书,不久便有了隶书;汉末,字体由椭圆变为扁方,形成了标准的隶书;魏晋之际,变为“今草”;魏代将隶书去了挑笔,变为“正书”;晋代称为“楷书”,宋代又改称为“真书”;
B.四书第七,“四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是《易》《书》《诗》《礼》《春秋》,《礼记》里的《大学》,本是一篇,朱子给分成经一章,传十章;
C.《周易》第二,战国末期道家学说、阴阳家的学说盛行,儒家借卦爻辞发扬儒家哲学,留存下来的便是《易传》;此外还有《文言》《系辞》两传;到了汉代,又新发现了《说卦》《序卦》《杂卦》三种传,后称这三种传为《逸易》;
D.辞赋第十一,主要讲述了屈原作《离骚》的过程,这一部分介绍了屈原的人生经历和他的爱国之情,符合题意;
故选D。
三、综合性学习与写作(60分)
(一)综合性学习(10分)
21. 吟诵古诗,我们的思维仿佛能穿越时空,在田园牧歌中回味,在江南春雨中行走,让我们一起去漫步古诗苑吧!小宁同学在学习“古诗苑漫步”后,打算编纂一本专题诗集,请阅读材料协助他完成如下任务。
(1)【分门别类批古诗】小宁的诗集收录了一些同类型的古诗。请你根据材料中所选取的诗句,给诗集命名。诗集名称:《_______》
【妙笔生花评古诗】请帮小宁从一下对联中挑选一副出来作为该诗集的腰封,并抄写到横线上。
①花诗三百无邪字 ②咏史长卷入骨髓 ③襟怀万象任宽怀
④一梦桃花悠悠生 ⑤铸剑授弓任潇洒 ⑥月影一帘有意思
上联:_______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________
(3)【唇枪舌战议古诗】小勇认为古诗与我们现代生活脱节,已没必要学习。请你针对小勇的观点进行反驳。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字数在80字以内。
【答案】 ①. 《花间集》《古风雅韵》等 ②. 上联:花诗三百无邪字下联:月影一帘有意思 ③. 学习古诗是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方式之一。学习古诗可以让人了解古代文人墨客,学习他们的精神品质;还可以陶冶情操,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学习古诗,传承文化。
【解析】
【详解】(1)本题考查理解诗句拟写标题。
结合材料一中所选诗句可知,这些诗句都与花有关,①句与牡丹花有关,②句与桃花有关,③句与梅花有关,④句与杏花有关,故诗集命应与花有关。
示例:《百花齐放》《共赏花开》等。
(2)本题考查对联。对联要注意:字数相等,断句一致;平仄相合,音调和谐;词性相对,位置相同;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结合①句“花诗三百无邪字”分析,“花诗”是名词,“三百”是数量词,“无”是动词,“邪字”是名词;
结合②句“咏史长卷入骨髓”分析,“咏史”是动宾短语,“长卷”是名词,“入”是动词,“骨髓”是名词;
结合③句“襟怀万象任宽怀”分析,“襟怀”是名词,“万象”是名词,“任”是副词,“宽怀”是动宾短语;
结合④句“一梦桃花悠悠生”分析,“一”是数量词,“梦”是名词,“桃花”是名词,“悠悠”是叠词,“生”是动词;
结合⑤句“铸剑授弓任潇洒”分析,“铸剑”是动宾短语,“授弓”是动宾短语,“任”是副词,“潇洒”是动词;
结合⑥句“月影一帘有意思”分析,“月影”是名词,“一帘”是数量词,“有”是动词,“意思”是名词。
结合对联的相关要求可知,①句“花诗三百无邪字”与⑥句“月影一帘有意思”相对;结合对联末字“仄起平收”的要求可知,①句“花诗三百无邪字”为上联,⑥句“月影一帘有意思”为下联。
(3)本题考查语言的表达与运用。
针对小勇认为古诗与我们现代生活脱节,已没必要学习的观点进行反驳,提出观点:我们有必要学习古诗,再联系学习古诗的好处阐述理由即可,注意字数要求。
示例:古诗文是中国古典文化的精华,我们的教育离不开古诗文的学习,这对我们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学习古诗有利于培养我们的想象力,可以培养我们的创造性思维;古诗把色彩美、画面美、意境美与艺术妙笔融为一体,有着特殊的审美功能,我们可以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学习古诗可以汲取古诗的有益精髓,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二)写作(50分,内容47分,书写3分)
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22. 生活就像一位强大的对手,我们无法预知它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挑战。然而,只要我们能够战胜自己内心的恐惧和不安,那么我们就已经赢得了最重要的一场胜利。正如电影《热辣滚烫》中的台词“也许你永远都打不赢生活,但是你可以打赢你自己。”
请以“打赢自己”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2)卷面干净、整洁,字数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答案】例文:
打赢自己
生活如同一场激战,我们时刻面临着各种挑战。在这场与生活的对决中,我们无法预测对手会如何出招,但有一点是确定的,那就是只要我们能战胜内心的恐惧和不安,便已经赢得了关键的一役。正如电影《热辣滚烫》中的那句经典台词:“也许你永远都打不赢生活,但是你可以打赢你自己。”
打赢自己,意味着敢于面对自己的不足和恐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弱点和不擅长的领域,而成长的过程就是不断地挑战这些弱点,突破自己的舒适区。这需要勇气和决心,因为面对未知,我们难免会感到不安和恐惧。然而,正是这种不适感促使我们不断进步,成为更好的自己。
打赢自己,需要培养坚定的意志力。在追求目标的道路上,困难和挫折是不可避免的。当遇到挫折时,我们不能轻易放弃,而是要坚定信念,继续前行。这种意志力不仅能让我们在困难面前坚持下去,更能培养我们的韧性和抗挫折能力。
打赢自己,还需要保持积极的心态。生活中总会有不如意的事情发生,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消沉。相反,我们应该以积极的心态去看待问题,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我们也要学会自我激励,相信自己的能力,给自己正面的心理暗示。
打赢自己,是一场永不停歇的战斗。它不仅需要我们在关键时刻全力以赴,更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积累、不断努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生活的战场上越来越强大,最终战胜自己,赢得属于自己的胜利。
让我们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坚定地战胜自己内心的恐惧和不安。因为,只有打赢自己,我们才能真正掌握自己的人生,成为生活的强者。在这个充满无限可能的世界里,让我们一起努力,打赢这场与自己的对决!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全命题作文。
1.审题立意。审题可知,这是一道全命题作文,以“打赢自己”为题,写一篇文章。从材料及引用贾玲电影《热辣滚烫》中的台词“也许你永远都打不赢生活,但是你可以打赢你自己” 可知,打赢自己,指的是战胜自己的弱点,战胜内心的恐惧与不安,方能更好应对生活这位强大的对手。打赢自己指能够克服自己内心的恐惧、困难和不足,不断进步和成长。不停留在舒适区,也不会被失败击倒,而是会从中吸取教训,不断改进自己的能力和状态。有时候要战胜对手,首先需要战胜自我。因此,想要成为真正的强者,我们需要不断地挑战自己,超越自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获得力量,并在人生的各个领域中取得成功。立意上,要积极向上,记叙文写出“打赢自己”的心路历程,写出正能量。议论文可就“打赢自己”的意义、方法等展开论述,写出“打赢自己”带给我们的收获和启迪。
2.构思选材。本题适合写记叙文和议论文。若写记叙文,可围绕“打赢自己”的一件或一组相关的事件记录你的心路历程及收获。如写一写你战胜自卑弱点的经历以及终于打赢自己内心不足的喜悦之情。构思上,可用诗句、成语等作中心句或小标题,让叙述的层次更分明更有条理。议论文则可围绕“打赢自己”的意义、为何要“打赢自己”、如何才能“打赢自己”等角度展开论述,谈一谈你对此的理解和建议。结构上,可用层层推进的结构方式论述中心论点,也可采用举例论证,夹叙夹议的方式,用并列结构阐述观点。选材最好选取身边的事例,以小见大,让叙述更真实可信,论述也更有说服力。
23. 给材料作文
2021年9月1日,中科大少年班2011级学生周昊欣,以第一作者身份在最新一期《Nature》杂志发表两篇正刊。他向全世界展现了他在菱面体三层石墨烯方面的重磅研究成果。
蛰伏七年后的厚积薄发,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什么是“破茧成蝶”的华丽蜕变。他的社交主页显示,2015年,他从中科大少年班毕业后,直博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此后七年,从 web f science 检索得知,他从未发表过一篇通讯或一篇论文,仅在三年前以第三作者身份发表过一篇《Science 》。不少网友直呼: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上面这则材料至少给了我们以下一些有益的启示:要静下心来,踏实做事;不要急于求成;厚积才能薄发;要锲而不舍。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①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和改写,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③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
【答案】例文:
惟有厚积,才能薄发
在中国东北边境广袤的黑土地上生长着一种神奇的“魔竹”,前五年中,即使雨水充沛、光照充足,你也几乎看不到它的生长迹象,可只要一过五年,这种竹子就像被施了魔法一般,开始以每天六七厘米的速度飞快上窜,并在六周内长到令人惊叹的15米高度。“魔竹”快速生长的奥秘是它地下有长达几千米的庞大根系,原来前五年看似默默无闻,实则它的根系深潜土中,充分吸取各种养料不断壮大自己,蓄势待发,这才有五年后的破土而出,终成植物界的传奇。
闻名世界的美国石油巨头洛克菲勒,原来只是一家石油公司的职员,他的工作是确认储油罐有没有自动焊接好。这项工作枯燥至极,可细心的洛克菲勒却偶然发现油罐的焊接剂每次会滴落39滴,焊接工作才会结束。焊接剂很是昂贵,此后他一直在想,能否研制出一种新的焊接机,减少焊接剂的使用,从而节省成本呢?不久,他就研制出了35滴~37滴系列焊接机,但经过实验,这一系列的焊接机偶尔会致油罐漏油,因而不合格。但他并未气馁,接着又研制出了38滴焊接机,这一次,他终于成功了,并且申请了专利。公司使用了他的新型焊接机,焊接剂从39滴到38滴,仅此一项,就可每年为公司带来上亿美元的利润。正是凭借这种潜心钻研、锲而不舍的精神,洛克菲勒厚积薄发,最终成长为美国著名的石油大亨。
苏东坡有言:“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冰心说过:“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于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苦难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薄发源于厚积,只有潜心静滤,立足长远,脚踏实地,点滴积累,并且不畏艰难、激流勇进,最终才能百寒成冰,水滴石穿。厚积薄发,不是一时隐忍,也不是热度三分,而是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惟有厚积,方能薄发。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材料作文。
1.审题立意。这是一篇材料作文,读懂材料、明确要求是关键。材料的主要内容是中科大少年班 2011级学生周昊欣历经数年潜心专研最终获得巨大成就的故事,故事本身并不难理解,其中的寓意也比较明确,因此在审题上并没有太多障碍。但需要注意的是材料后的具体写作要求,特别是第①点中规定的“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和改写”要引起重视:习作中对材料的使用必须精练。立意方面。材料的主旨:欲速则不达;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厚积,才能薄发;业精于勤。可以选择一点进行构思。
2.选材构思。可以写记叙文,叙述自己的一段经历,并从中明白了某个道理。例如:“我”看街角公园的男孩的滑板玩得很好,以为很容易学,买来滑板后就兴冲冲地开始了练习。没想到摔得很惨,就向男孩请教。男孩介绍自己学滑板学了四年,每天坚持3小时的练习,从不间断。从平衡都掌握不了,到能玩各种特技动作。他给“我”展示了身上的几处伤疤,“我”明白了任何成功都要付出了长时间的努力,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也可以写议论文,确立一个论点,选取恰当论据进行论证。例如:开门见山,提出论点“业精于勤”;举王羲之练字和宋濂读书的例子加以论证;再引用“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等名言加以论证;最后发出倡议:同学们要勤学不负年少时。
划横线词
学习支架
推测划横线词的含义
斗折蛇行
词类活用
(1)______
潭中鱼可百许头
课内迁移: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2)______
段落
第6段
第7段
第8段
第9段
内容概括
裁备春联
B_____
C____
齐作春联
态度情感
A______
越发精神
不亦乐乎
D ____
方法提要
阅读任务
目的性较强,每次阅读只关注某一方面的内容,可以是需要阅读的内容,也可以是感兴趣的内容。
小明想要了解屈原的爱国情感,那么他应该选择阅读的
内容是( )
A.《说文解字》第一 B.四书第七
C.《周易》第二 D.辞赋第十一
请说明原因 _____
助读资料
诗集展示
材料一:
①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李白《劳劳亭》
②桃之天天,灼灼其华。(《诗经周南·桃夭》
③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其一))
④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王安石《北陂杏花》)
材料二:
腰封也称“书腰纸”,图书附封的一种形式,是包裹在图书封面中部的一条纸带,属于外部装饰物。腰封上可印与该图书相关的宣传、推介性文字。
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共7页。
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71,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71,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综合性学习与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