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共城初级中学、吴村二中、文昌中学中考模拟预测物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1.本试卷共6页,五个大题,21小题,满分7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4分)
1. 人们发现电与磁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最早发现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的科学家是丹麦物理学家___________;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是英国科学家___________。
【答案】 ①. 奥斯特 ②. 法拉第
【解析】
【详解】[1][2]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磁效应,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这两个重要现象的发现,揭示了电和磁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从而使电能的大规模的使用成为可能
2. 李白的七言绝句《早发白帝城》中有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诗句中猿声是由其声带___________而产生的,是通过___________传到作者耳中。“轻舟已过万重山”以山峰为参照物,“轻舟”是____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答案】 ①. 振动 ②. 空气 ③. 运动
【解析】
【详解】[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诗句中猿声是猿的声带振动而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可以通过固体、液体、气体来传播,诗句中猿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人耳的。
[3]从轻舟已过万重山,可以体现出舟相对于山的位置不断变化,所以以山为参照物,舟是运动的。
3. 如图甲为手机防疫膜结构图,采用了超细百叶窗光学技术,其原理类似百叶窗,结构简图如图乙。两侧之所以看不清屏幕内容,是由于光的______(填写光的原理);为了让防窥效果更好(可视范围减小),可以适当地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超细百叶窗的间距。
【答案】 ①. 直线传播 ②. 减小
【解析】
【详解】[1][2]光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两侧看不清屏幕内容,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适当地减小超细百叶窗的间距,可视范围减小,可以使防窥效果更好。
4. 如图所示为古代蜀地人使用的“夹瓷盏”省油灯,省油灯的灯体如坦口碗状,有上下夹层,面上一层为盛油的油盏,油盏下腹部中空,在其腰部开出一小孔,从小孔处向夹层中注入冷水,其原理是利用夹层里水的___________比较大可以降低油的温度,使油___________减慢(选填“汽化”或“液化”),达到省油的目的。
【答案】 ①. 比热容 ②. 汽化
【解析】
【详解】[1]由于夹层里注入的是冷水,其原理是利用水的比热容比较大的特点,这样冷水的温度比油的温度低,所以可以降低油的温度。
[2]由于蒸发的影响因素有温度的高度、表面积大小、表面空气流动速度,所以温度越低,蒸发越慢,所以降低油的温度,可以使油蒸发减慢。
5. 如图甲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滑片P从A端移动到B端的过程中,电流表示数I与电压表示数U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则的阻值为___________;电源电压为___________V,图乙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某一时刻的___________(填物理量)。
【答案】 ①. 10 ②. 6 ③. 电功率
【解析】
【详解】[1][2]由图甲知,滑片在A端时,变阻器在电路中的电阻为,电路中电流为,设电源电压为U,由得,电源电压
①
当滑片在B端时,R1与R2串联,电路中的电流为,变阻器两端电压为,有
即
②
将①②联立,解得,,即R1的阻值为,电源电压为6V。
[3]由图乙知,阴影部分为矩形,面积等于长和宽的乘积,坐标横轴代表电压,纵轴代表电流,电压与电流的乘积等于电功率,所以阴影面积表示滑动变阻器某一时刻的电功率。
6. 在“天宫课堂”中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小红想到在综艺节目中经常看到主持人在指压板上行走时会感到剧烈的疼痛,请你推测在空间站中的航天员在指压板上行走时会不会感到疼痛,___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
【答案】 ①. 不会 ②. 太空是失重状态,因此航天员对指压板没有压力,压强为零,所以不会感到疼痛
【解析】
【详解】[1][2]因为太空中的航天员处于失重状态,因此他在指压板上行走时,不会对指压板产生压力,所以指压板也不会对他产生支持力,也不会产生压强,所以他不会感到疼痛。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第7~12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3~14题每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错选的得0分。)
7. 科学研究中常常用到“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模型法”“转换法”等方法,下列几个实验中,采用了“模型法”的是( )
A. 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B. 探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C. 物理学中用光线来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
D.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答案】C
【解析】
【详解】A.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要改变某一个因素,控制其它因素不变来逐一探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故A不符合题意;
B.探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采用了科学推理法,故B不符合题意;
C.物理学中用光线来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采用了模型法,故C符合题意;
D.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采用了归纳法,故D不符合题息。
故选C。
8. 如图,神舟十四号航天员刘洋在天宫空间站表演“太空游泳”,漂浮的刘洋不断向后划动手臂,却无法向前移动。下列成语所含物理知识与其原理相同的是( )
A. 叶落归根B. 孤掌难鸣C. 震耳欲聋D. 立竿见影
【答案】B
【解析】
【详解】A.游泳需要液体的阻力来推动身体前进,而在天宫空间没有重力的作用,没有阻力可以推动身体前行,故漂浮的刘洋不断向后划动手臂,却无法向前移动。在地球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因此树叶离开树枝后最终落到地面,故A不符合题意;
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发生力的作用时,至少要有两个物体,成语“孤掌难鸣”说明一个物体一定不会产生力的作用,故B符合题意;
C.震耳欲聋,是形容声音特别响亮,快把耳朵震聋了,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是指它的响度很大,故C不符合题意;
D.立竿见影中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 下图所示的磁力锁,闭合开关、电路接通,磁力锁会产生磁性,门便被紧紧吸住。当刷卡或按一下开门按钮,即可切断电路、磁力锁失去磁性,人们便可将门打开。磁力锁所利用的物理原理与下列哪一物品相同( )
A. 动圈式扬声器
B. 动圈式话筒
C. 电铃
D. 手摇式发电机
【答案】C
【解析】
【详解】磁力锁关闭时,电路接通磁铁有磁性吸住铁片,大门锁住。当刷卡或按一下开关,即可切断电路,磁力锁失去磁性,可将门打开,由此可知,电磁铁的工作原理是电流的磁效应。
A.动圈式扬声器是将电信号转化成声信号,是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的原理制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动圈式话筒是对着话筒说话时,膜片振动引起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动圈式话筒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工作的,与发电机原理相同,故B不符合题意;
C.电铃主要部件是电磁铁,利用了电流的磁效应,故C符合题意;
D.手摇式发电机是一种机械能转换为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基于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当导线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线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 下列关于能源、信息与材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超导体材料阻值为零,可以用其来代替电烤炉里的发热丝
B. 5G网络比4G网络的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大
C. 太阳能作为新能源广泛应用于实际生活中,该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D. 发光二极管(LED)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
【答案】D
【解析】
【详解】A.超导体材料阻值为零,而电烤炉里的发热丝利用电流的热效应来工作,故不可以用超导体来代替电烤炉里的发热丝,故A错误;
B.5G网络与4G网络的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一样大,故B错误;
C.太阳能作为新能源广泛应用于实际生活中,该能源可以从自然界中源源不断获取,属于可再生能源,故C错误;
D.发光二极管(LED)的主要原料是硅这种半导体材料制成的,故D正确。
故选D。
11. 共享单车的使用,极大地便利了市民的出行。使用者用手机扫车牌上的二维码,获取验证后自动开锁即可使用。关于单车的使用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车牌上的二维码是光源
B. 手机上的摄像头相当于一个放大镜
C. 扫码时二维码要位于摄像头二倍焦距以外
D. 自行车的尾灯是靠光的折射来引起后方车辆司机注意的
【答案】C
【解析】
【详解】A.二维码自身不能发光,不是光源,故A错误;
BC.摄像头的原理与照相机相同,物体应位于其镜头的二倍焦距以外,此时可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放大镜的原理不同,故B错误,C正确;
D.自行车的尾灯是靠汽车车灯发出的光照射到自行车的尾灯上,发生反射来引起后方车辆司机注意的,故D错误。
故选C。
12. 如图所示是某家庭电路的一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保险盒中的熔丝可以用粗铜丝代替
B. 图中所有元件的连接都符合安全用电要求
C. 正常情况下,站在地上的人用试电笔接触A点,会有电流流过人体
D. 若在三孔插座中接入空调工作后,保险丝马上熔断,则原因一定是电路短路
【答案】C
【解析】
【详解】A.保险盒中的熔丝是用电阻大、熔点低的材料制成,当电路中电流过大时可率先熔断来保护电路,粗铜丝电阻小且熔点高,不可以用粗铜丝代替熔丝,故A错误;
B.开关要接在火线和灯泡之间,图中开关要接在零线和灯泡之间了,不符合安全用电的要求,故B错误;
C.图中A点为火线,站在地上的人用试电笔接触A点,会有电流流过人体,氖管会发光,故C正确;
D.若在三孔插座中接入空调后,保险丝马上熔断,原因可能是电路过载也可能是发生短路,故D错误。
故选C。
13. 准备三个相同的容器,将三块完全相同的橡皮泥分别做成如图所示的三种形状分别放在深度相同的水和盐水中(放入后液面变化未在图中画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容器中橡皮泥受到的浮力小于乙容器中橡皮泥受到的浮力
B. 甲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大于乙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
C. 乙容器中的橡皮泥受到浮力等于丙容器中橡皮泥受到的浮力
D. 乙容器中橡皮泥排开水的体积小于丙容器中橡皮泥排开盐水的体积
【答案】AC
【解析】
【详解】A.由图可知,甲图中橡皮泥沉到容器底部,则橡皮泥受到的浮力F
F乙=F丙=G
故C正确;
D.由于,且F乙=F丙,根据可知V乙排>V丙排,故D错误。
故选AC。
14. 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电阻关系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是定值电阻,其阻值为
B. 将甲、乙串联接在的电源两端,通过甲、乙的电流为
C. 将甲、乙串联接在的电源两端,电路中消耗的总功率为
D. 将甲、乙并联接在的电源两端,电路中消耗的总功率为
【答案】AD
【解析】
【详解】A.由图象可知,甲对应的电流与电压成正比,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甲电阻的阻值不变,甲是定值电阻,其阻值为
故A正确;
B.从图中可以看出当甲、乙两端电压为3V时,乙阻值为
将甲、乙串联接在3V的电源两端,通过甲、乙的电流为
故B错误;
C.将甲、乙并联接在3V的电源两端,通过甲、乙的电流为0.3A,则电路的总功率
P=U'I”=3V×0.3A=0.9W
故C错误;
D.将甲、乙并联接在3V的电源两端,由图可知此时通过甲、乙两电阻的电流均为0.6A,则干路电流为
电路中消耗的总功率为
故D正确。
故选AD。
三、作图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
15. 山东聊城某小学一教师拍视频反映玻璃反光看不清黑板,如图甲所示,要求学校装窗帘,结果该教师被要求下架视频并道歉。若反光问题简化为如图乙所示,A点表示同学的眼睛,是发生这种现象时的一条反射光线。请在图中作出的入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的度数。
【答案】
【解析】
【详解】A点表示被“晃”人的眼睛,是发生这种现象时的一条反射光线,可知反射角为
90°-30°=60°
由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得,入射角也为60°,在法线左侧画出入射光线,如图所示:
16. 除旧迎新是中国的传统,过年前人们通常会打扫家里卫生。如图甲是磁吸式双面玻璃清洁器,请在图乙中画出静止在玻璃外侧的擦玻璃器在竖直方向的受力示意图(O为重心)。
【答案】
【解析】
【详解】擦玻璃器静止在玻璃上时,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静摩擦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如图:
四、实验探究题(本题共3小题,第17题4分,第18题7分,第19题8分,共19分)
17. 在做探究“水的沸腾规律”的实验时,实验小组的同学分别从图甲、乙两套实验装置中任选一套来完成实验。
(1)为了尽快完成实验,他们最好使用______(选填“甲”或“乙”)装置。在安装器材时,仪器组装的顺序是______(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
(2)当水温升到90℃时,每隔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后停止读数,数据记录如下表,水沸腾时的特点是______。
(3)实验过程中小明不小心碰到了水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感觉很烫。于是,小明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实验来探究液化时吸收还是放出热量的问题,他将烧瓶内水沸腾时所产生的水蒸气通入空试管A中,烧杯B中盛有冷水,过一段时间,看到的现象是:试管A中有小水珠出现,温度计C的示数升高,这个实验说明水蒸气液化时需要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答案】 ①. 乙 ②. 自下而上 ③. 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④. 放出
【解析】
【详解】(1)[1]乙实验中烧杯上覆盖的中心有孔的硬纸板的主要作用是减少热量散失,可以节省实验时间,故选乙。
[2]实验时需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安装器材时要按照从下而上的顺序安装,最后安装的是温度计。
(2)[3]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持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3)[4]通入试管A中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时,温度计示数会升高,说明液化会放出热量。
18. 在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的实验时,小明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
(1)实验中,应该选择规格__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两个小灯泡,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___________状态;
(2)小明按照如图甲的电路连接的实物图如图乙所示,图中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在错误的导线上画“×”,并补画出正确的导线(导线之间不能交叉);( )
(3)在实验过程中,一盏灯突然熄灭,电流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则可能是___________(选填“短路”或“断路”);
(4)排除故障后,继续实验,测出通过的电流如图丙所示,电流表的读数是___________A,通过实验小明测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通过表中的数据,小明得出结论: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你认为这样的结论___________(选填“可靠”或“不可靠”),理由是___________。
【答案】 ①. 不相同 ②. 断开 ③. ④. 断路 ⑤. 0.2 ⑥. 不可靠 ⑦. 实验次数较少,结论具有偶然性,应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进行多次测量
【解析】
【详解】(1)[1][2]为了使结论更具普遍性,避免得到偶然性结论,应使用不相同规格的灯泡进行实验;为了保护电路,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
(2)[3]由图甲电路图可知,小灯泡L1与电流表A1串联后与小灯泡L2并联,而实物电路中小灯泡L1被导线短路,故连接小灯泡L2右端与电流表A1负接线柱的导线错误,应将连接小灯泡L2右端与电流表A1负接线柱的导线由电流表A1接线柱改接到小灯泡L2的左端,如图
(3)[4]一盏灯突然熄灭,电流表A2有示数,电流表A1无示数,这说明该电流表A1所在支路出现了断路故障,所以故障是L1断路。
(4)[5]电流表选用量程,分度值为0.02A,则该处电流大小是0.2A。
[6][7]小明得出的结论不可靠,因为实验次数太少,得出的结论有偶然性,为得出普遍性的结论,要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多次测量。
19. 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中,小明应将弹簧测力计沿___________方向拉动木块,使木块在水平面上做___________运动,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比较甲、乙实验,可以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___________是否有关;比较___________实验,可以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是否有关;
(3)比较甲、丁实验,发现甲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于丁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小明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你认为他的结论是___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小明对实验装置进行改动,如图戊所示,重复实验发现效果更好。实验中,小明___________(选填“一定”或“不一定”)要匀速拉动长木板,同时,小明还观察到图戊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__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示数。
【答案】 ①. 水平 ②. 匀速直线 ③. 压力大小 ④. 乙丙 ⑤. 错误 ⑥. 没有控制压力相同 ⑦. 不一定 ⑧. 等于
【解析】
【详解】(1)[1][2]应将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匀速拉动物块时物块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此时物块在水平方向上受水平向右的拉力和向左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2)[3][4]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比较甲、乙实验,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压力大小不同,可以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是否有关;比较乙、丙实验,压力大小相同,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同,可以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是否有关。
(3)[5][6]甲、丁两次实验中,接触面大小不同,但因丁实验中物体被切去一半,此时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也减小,没有控制压力不变,不能确定是哪一个因素引起的摩擦力大小不同,故小明的结论不正确。
(4)[7]图戊中水平拉动长木块时,木块受到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和木板对它的摩擦力而处于静止状态,所以拉力和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拉力大小等于摩擦力大小,因为木块一直处于静止状态,所以不一定要匀速拉动长木块。
[8]比较甲、戊两图可知,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都相同,木块受到滑动摩擦力相同,因此图戊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示数。
五、综合应用题(本题共2小题,第20题8分,第21题9分,共17分)
20. 如图所示,中考体育测试中,小宇同学正在测试自己的仰卧起坐的成绩。小宇同学质量为,她上半身(肚脐以上)质量约为全身质量的60%;若一分钟内她做了40个仰卧起坐,每次上半身重心上升的高度均为,这一分钟小宇共消耗能量。(g取)求:
(1)小宇完成1次仰卧起坐,克服重力所做的功;
(2)这段时间内她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
(3)这个过程小宇做功的效率。
【答案】(1);(2);(3)90%
【解析】
【详解】解:(1)小宇所受的重力
仰卧起坐1次克服自身重力做功
(2)内完成40个仰卧起坐,所做的功
这段时间做功的功率
(3)这个过程小宇做功的效率
答:(1)小宇完成1次仰卧起坐,克服重力所做的功为90J;
(2)这段时间内她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60W;
(3)这个过程小宇做功的效率为90%。
21. 图甲是小明家空气加湿器电路的示意图。加湿装置上标有“ ”字样。是探测空气湿度的湿敏电阻,其阻值随空气湿度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是电磁铁线圈的电阻。已知控制电路电源的电压为且保持不变,当空气湿度为30%时,控制电路中的电流为,当控制电路中电流为时,加湿器停止工作。
(1)当房间内的空气湿度增大时,湿敏电阻阻值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电磁铁所在的控制电路电流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从而使衔铁被吸下,加湿器停止工作;
(2)加湿装置正常工作时的电流是多少?______
(3)加湿器正常工作时,房间内的空气湿度最大是多少?______
【答案】 ①. 减小 ②. 增大 ③. 0.1A ④. 60%
【解析】
【详解】解:(1)[1][2]由乙图知,当空气湿度增大时的阻值减小,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增大,磁性增强,从而将衔铁吸下。
(2)[3]由可知,加湿装置正常工作时电流
(3)[4]由图甲可知,控制电路中湿敏电阻与电磁铁线圈串联,由图乙可知,当空气湿度为30%时湿敏电阻的阻值为,由欧姆定律可知,此时控制电路的总电阻
由串联电路的电阻特点可知,电磁铁线圈的电阻
当控制电路中电流为时,加湿器停止工作,此时湿敏电阻的阻值最小,电路的总电阻为
湿敏电阻的阻值
由图乙可知,当湿敏电阻的阻值为时,空气湿度为60%,则加湿器正常工作时房间内的空气湿度最大是60%。
答:(1)当房间内的空气湿度增大时,湿敏电阻阻值减小电磁铁所在的控制电路电流增大,从而使衔铁被吸下,加湿器停止工作;
(2)加湿装置正常工作时的电流是0.1A;
(3)加湿器正常工作时,房间内的空气湿度最大是60%。时间t/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温度T/℃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99
99
99
通过的电流
通过的电流
电路的总电流
0.2
0.3
0.5
2024年广西贵港市荷城初级中学港北区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一)(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年广西贵港市荷城初级中学港北区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一)(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广西贵港市荷城初级中学港北区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一原卷版docx、2024年广西贵港市荷城初级中学港北区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一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胡桥中学、吴村二中中考模拟预测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2024年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胡桥中学、吴村二中中考模拟预测物理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有关数据符合生活实际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胡桥中学、吴村二中中考模拟预测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2024年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胡桥中学、吴村二中中考模拟预测物理试题,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