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华师大广陵实验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736455/0-17157606219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45,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华师大广陵实验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736455/0-171576062201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45,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华师大广陵实验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736455/0-171576062204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45,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华师大广陵实验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
展开一、积累运用(34分)
1. 根据语境完成题目。(15分)
①江南三月,草长莺飞,这里有拂堤杨柳的明丽,有杏花春雨的恬( )静,有暖风徐来的惬意,有纸鸢摇曳的悠闲,也有________。走进江南的春天,可以领略“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的意境,可以感受“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情怀……你可以生出多种感触,它能让你如饮甘露,温润满怀;也能激起磅bó( )的豪情,震撼心田。它可以像缓缓流泻的古筝弦音,清越悠扬,使你已经沉寂的内心褪去冬日的颜色,变得灵动活跃。
②在这样烂漫的春季,我们不会忘记邓稼先等我国妇rú皆知的科学家,他们在科研路上锲而不舍、鞠躬尽cuì( )、可谓功勋卓著;我们不会忘记目不窥园、对于凌乱头发都无暇顾及的闻一多 我们也不会忘记萧红笔下拿出书的校样来揩桌子、给客人擦手的平易近人的鲁迅。啊!让我们去赏春吧,寻着心的足迹,跟着名人的脚步,和大自然来一个拥抱!这是一个我们共同拥有的美好的季节,让我们去发现美、感悟美、创造美!
(1)请把词语补充完整,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10分)
恬( )静 惬( )意 磅bó( ) 妇rú( )皆知
锲( )而不舍 鞠躬尽cuì( ) 目不窥( )园 无暇( )顾及
校( )样 揩( )桌子
(2)在以下横线处加上合适的标点。(2分)
我们不会忘记目不窥园、对于凌乱头发都无暇顾及的闻一多 我们也不会忘记萧红笔下拿出书的校样来揩桌子、给客人擦手的平易近人的鲁迅。
(3)下列对上面语段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选文中加点的词语“啊”“让”分别是叹词和介词。
B. 语段中运用了比喻、排比、引用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的表达效果。
C. “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是从视觉和嗅觉的角度来描写居处的清幽境界。
D. 选文中加点的词语“长”“和”“已经”分别是动词、连词、副词。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有没有文化修养,文化修养的高低,给人的印象迥乎不同。该试卷源自 每日更新,享更低价下载。B.邓稼先的事迹,真是值得可歌可泣。
C.鲁迅以笔作刀枪,慷慨淋漓地揭露了辛亥革命的弊端。
D.前不久,詹女士手机被偷,但她不以为然,结果她的手机支付宝账户被他人登录,损失了两万多。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科普工作不仅要提升科学知识,还要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思想。
B.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获得了更加优越的发展机遇。
C.中国成功爆炸第一课原子弹、第一课氢弹的原因是千千万万人努力的结果。
D.他想消化尽、吃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
4. 请用古诗文原句填空。(10分)
(1)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___▲_____。(《木兰诗》)
(2)当窗理云鬓,_____▲____(《木兰诗》)
(3)年轻时,为了小家大国,总有人是“ ▲_ ,关山度若飞”地远走他乡,拼杀在战场。
(4)即便到如《木兰诗》中所言的恶劣环境“朔气传金柝, ▲_ 。”也在所不辞。
(5)《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凯旋而归后的强烈愿望诗句是: ▲_ ,送儿还故乡。
(6)《凉州词》诗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木兰诗》中有相似的两句诗是: ▲_ , ▲_ 。
(7)说明木兰战功卓著的句子是: ▲_ ,赏赐百千强。
(8)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中的: ▲_ , ▲_ 。
5 .下列对作品内容或相关常识的陈述不十分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 呼告是在行文中直呼文中人或物的一种修辞。《黄河颂》运用呼告,来表达诗人对黄河的赞美;《土地的誓言》运用呼告,直接对土地倾诉自己的热爱、怀想和眷恋。
B. 《邓稼先》采用“横式结构法”,巧设主题式的小标题,每个标题从不同侧面来写,内容丰富,看似庞杂而难把握,实则是围绕邓稼先的高尚情操和人格魅力来组织材料。
C. 《孙权劝学》先重点写了孙权劝学的过程,对于吕蒙就学的过程一笔带过,然后通过鲁肃赞学来正面表现吕蒙读书功效显著。这样写既节省笔墨,又很好地突出了主题。
D. 《木兰诗》选自北宋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
二、语文综合实践。(10分)
6. “天下国家”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个人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每个人对自己国家的热爱,都是近乎本能的。七年级(1)班准备开展“天下国家”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分别仿照示例,先设计两个活动名称,再为“活动一”写出两个爱国的历史人物及其爱国表现。(4分)
示例1:
活动一:故事讲述 ——分享家国故事,常怀感恩之心
活动二:①___▲_____——分享家国体会,感悟时代精神
活动三:诗歌朗诵——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2:文天祥宁死不降。
故事一:③___▲______ 故事二:④____▲_____
(2)请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根据上下文内容完成续写。(4分)
历史的星空,因为有众多杰出人物而灿烂,因为有太多爱国篇章而深邃。这里有“俯首甘为孺子牛”,对青年爱护备至的文学战士鲁迅;这里有“做了再说”,为当时衰微的民族开药方的民主战士闻一多;_____▲____,____▲_____。他们分别是《回忆鲁迅先生》、《说和做》、《邓稼先》中的中心人物,只是爱国冰山之一角。
(3)请从下面爱国名言中选择一句,谈谈自己理解。(2分)
①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
②谁不属于自己的祖国,他就不属于人类。(海涅)
③我荣幸地以中华民族一员的资格,而成为世界的公民。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邓小平)
我选择_▲___句,我的理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 56分)
三、【春·名著】
7.阅读名著,回答下列问题。( 15分 )
(1)下列有关名著《骆驼祥子》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祥子在杨先生家拉包月,主人不把仆人当人看。后因杨太太的无礼,祥子愤怒地辞掉了这份工作。
B.祥子不拉刘四爷的车却能住在人和车厂,是因为祥子很早就来到人和车厂,而且刘四爷想招祥子为女婿。
C.祥子的理想是拥有一辆自己的车,他一共买过两辆车,每一次都是用自己省吃俭用、辛苦劳动赚来的钱买的。
D.虎妞大胆泼辣但有点变态,敢于追求幸福却又好逸恶劳,控制欲强,她难产而死是祥子走向堕落的根本原因。
(2)批注法:仿照示例,在下列选文中画线句子中选择其一作批注。(5分)
示例:从风里雨里的咬牙,从饭里茶里的自苦,才赚出那辆车,那辆车是他的一切挣扎与困苦的总结果与报酬,像身经百战的武士的一颗徽章。
批注: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那辆车”比作“徽章”,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祥子经过努力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那辆车后满满的荣誉感和自豪感。
那辆车也真是可爱,拉过了半年来的,仿佛处处都有了知觉与感情,祥子的一扭腰,一蹲腿,或一直脊背,它都就马上应合着,给祥子以最顺心的帮助,他与它之间没有一点隔膜别扭的地方。
那些灰冷的冰,微动的树影,惨白的高塔,都寂寞的似乎要忽然的狂喊一声,或狂走起来!就是脚下这座大白石桥,也显着异常的空寂,特别的白净,连灯光都有点凄凉。他不愿再走,不愿再看,更不愿再陪着她……
我选择___句,我的批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追问法:按要求,完成题后问题。
A.他们的拉车姿式,讲价时的随机应变,走路的抄近绕远,都足以使他们想起过去的光荣,而用鼻翅儿扇着那些后起之辈。可是这点光荣丝毫不能减少将来的黑暗,他们自己也因此在擦着汗的时节常常微叹。
这里使用的老北京话“用鼻翅儿”,有什么妙处?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B.体面的,要强的,好梦想的,利己的,个人的,健壮的,伟大的,祥子,不知陪着人家送了多少回殡;不知道何时何地会埋起他自己来,埋起这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造成祥子变成“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的悲剧根源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拓展法:根据拓展的内容,结合你对整本书的阅读理解,回答问题。
老舍用“骆驼祥子”作为这本小说的书名,听说还有人曾用“拉车夫”作为书名介绍到国外。你认为哪一个书名更好,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四、【春·诗文】
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完成5~7题。(10分)
春兴
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暮春
翁格
莫怨春归早,花余几点红。
留将根蒂在,岁岁有东风。
8.小苏认为“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一句中“逐”用字精妙,应该重读,但不知妙在何处,请你帮他进行分析。(3分)_______▲_____________
9.小州认为与甲诗相比,乙诗更具哲理,请谈谈你的理解。(4分)___▲_____________
10.根据诗作中所写的花,请选出说法不正确的一项(▲)。(3分)
A. 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借落尽的杨花,表达对友人被贬的同情。
B. 翁格在《暮春》中借花表达春归虽早,但依然有花可赏的乐观欣喜之情。
C. 武元衡在《春兴》中借落花既表达时间是在仲夏,又巧妙借花抒发情感。
D.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中的“落花”寓意甚多,有个人身世之悲也有对一个时代落幕的慨叹。
文言文阅读(14分)
工之侨为琴
工之侨①得良桐②焉,斫③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④。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⑤。使国工⑥视之,曰:“弗古。”还之。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⑦,作古窾⑧焉。匣而埋诸土期年⑨出之抱以适市。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乐官传视,皆曰:“希世之珍也。”工之侨闻之,叹曰:“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而不早图之,其与亡矣!”遂去,入于宕冥之山,不知其所终。
(选自明·刘基《诚意伯文集·郁离子》)
【注释】①工之侨:名字叫做侨的技艺工人。②良桐:上等桐木,即泡桐。③斫:砍削。④金声而玉应:形容琴声像敲击金玉发出的声响一样清亮悦耳。⑤太常:官名,掌管宗庙礼乐。⑥国工:全国第一流的琴师。⑦篆工:刻字工匠。⑧古窾:古代钟鼎器上铸刻的文字。窾,通“款”。⑨期年:满一年。
1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工之侨闻之 闻( ) (2)遂去,入于宕冥之山 遂:( )
(3)弦而鼓之 鼓( ) (4)遂去 去:( )
12. 请用“/”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2分)
匣 而 埋 诸 土 期 年 出 之 抱 以 适 市
13. 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_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孙权劝学》)▲_
14. 文末,工之侨感慨道:“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请先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再谈谈你的感想。(4分)▲_
五、文学类阅读(17分)
三件不能让母亲知道的往事
阿健
①我是个乡下孩子。母亲是土生土长的乡下人,没什么文化。但没文化的母亲对孩子的爱并不会因为愚昧、不科学的原因而比有文化的母亲少一分,只不过有的时候会以“特别”的形式表现出来而已。
②念高三那年的一个周末,母亲第一次搭别人的车来到县城的一中。在递给我两罐咸菜后,又兴奋地塞给我一盒包装得挺漂亮的营养液。我惊讶地问母亲:“咱家那么困难,买它干什么?”母亲很认真地说:“听人家说,这东西补脑子,喝了它,准能考上大学。”我摩挲着那盒营养液嘟嚷着:“那么贵,又借钱了吧?”母亲一笑:“没有!是用手镯换的。”那只漂亮的银手镯是外祖母传给母亲的,是贫穷的母亲最贵重的东西了。多年来一直舍不得戴,压在箱底。
③母亲走后,我打开一小瓶营养液,慢慢地喝下了那浑浊的液体,没想到我当天晚上便被送进医院。原来母亲带来的那盒营养液是伪劣产品。回到学校,我把它全扔了。
④当我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母亲欣然道:“那营养液还真没白喝呀,当初你爸还怕人家骗咱呢。”我使劲儿点着头。
⑤一个炎炎夏日,正读大学的我收到一个来自家里的包裹单。我忽匆匆赶到邮局取邮包,未及打开那里三层外三层包裹得格外严实的小纸箱,一股浓浓的馊味已扑面而来。屏着呼吸打开才发现里面装的是5个煮熟的鸡蛋,经过千里迢迢的邮途,早已变质发臭。心里禁不住埋怨:也不动动脑子,这么大的城市,什么样的鸡蛋吃不到?大热天的,还那么老远从乡下寄,肯定要坏的。
⑥很快,母亲让邻居代写的信飞至。原来,前些日子家乡正流行一种说法,说母亲买5个鸡蛋,煮熟了送给儿女吃,就能保儿女的平安。母亲在信中还一再嘱咐,让我一定要一口气吃掉那5个熟鸡蛋……
⑦读信的那一刻,我的心暖融融的,仿佛母亲就站在面前,慈祥地看着我吃下了5个鸡蛋。放暑假回家,母亲问我鸡蛋是否坏了,我笑着说:“没有,我一口气都吃了。”于是,我看到母亲一脸的幸福,阳光般灿烂。
⑧毕业后,我写信告诉母亲我交女朋友了。母亲十分欢喜,很快寄来了一条红围巾。当我拿给女友时,她不屑地说:“多土啊,你看现在谁还围它?”女友说得没错。城里的女孩子,几乎没有一个围这种围巾的。
⑨后来,我跟女友的关系越来越淡,最后只得分手。那日,我问她:“那条红围巾呢?”“那破玩意儿我早扔了,你要,我可以再给你买一条。”我当然没有要一条。只是心里充满悲哀,为母亲那条无辜的红围巾。
⑩后来当我和妻恋爱时,我送她的第一件礼物,就是跟母亲那条一模一样的红围巾,并告诉她是母亲买的。妻很珍惜。
⑪后来,母亲曾自豪地跟很多人说:“一条红围巾,一下子就帮儿子拴住了一个好媳妇……”看着母亲那一脸的喜悦,我当然不能告诉母亲,这个媳妇不是用她那条红围巾给“拴住”的……
⑫不过这有什么关系呢,我只要知道母亲是爱我的,而我能给予母亲的最大安慰就是﹣﹣让母亲知道正是这爱成就了儿子的人生幸福。所以这三件事的真相我决定永远不告诉母亲。
1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开头说:“母亲是土生土长的乡下人,没什么文化。”,在结构上引出下文,为下文写三件往事做好铺垫。
B.文章以总分的形式结构全文,回忆了三件不能让母亲知道的往事,表达对母亲的深情。
C.“我”不把这三件事告诉母亲是因为母亲是乡下人,没有文化,给我的爱也是最朴实的。如果告诉了母亲,反而会让她增加了担心与忧虑,此时善意的谎言是最美的。
D.文中第④段加点词“欣然”和第⑪段加点词“喜悦”,表现母亲的“幸福”情绪,母亲为自己能为儿子做这些事情感到由衷的满足。
16.请用简洁的语言,仿照示例,概括出本文所写的另外两件往事。(4分)
母亲用银手镯换营养液。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17.认真阅读第②段,揣摩加点的词语“兴奋”和“认真”,通过合理想象,简要描述母亲当时的心理活动。(30字以内)(2分)
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赏析下列句子的妙处。
①念高三那年的一个周末,母亲第一次搭别人的车来到县城的一中。在递给我两罐咸菜后,又兴奋地塞给我一盒包装得挺漂亮的营养液。(从人物描写角度)(3分)
______▲____________
②于是,我看到母亲一脸的幸福,阳光般灿烂。(从修辞角度)(3分)
______▲____________
19.幸福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可感的。文章最后一段说母亲“成就了儿子的人生幸福”,请结合文章内容,从一个方面简要分析儿子的“幸福”。(3分)
______▲____________
45,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华师大广陵实验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1): 这是一份45,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华师大广陵实验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1),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运用,语文综合实践,名著,诗文,文言文阅读,文学类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44,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华师大广陵实验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44,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华师大广陵实验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2024年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共2页。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31c23b6141fe3610b7ae5ce90bd68e9.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