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河南省许昌市东城区新时代精英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5736118/0-171575548214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60,河南省许昌市东城区新时代精英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5736118/0-17157554821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60,河南省许昌市东城区新时代精英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5736118/0-171575548219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60,河南省许昌市东城区新时代精英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展开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9分)
1. 下列动物属于腔肠动物的是( )
A. 水螅B. 蛔虫C. 蚯蚓D. 涡虫
【答案】A
【解析】
【分析】(1)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①身体呈辐射对称;②体表有刺细胞;③有口无肛门。常见的腔肠动物:海葵、水母、水螅、海蜇、珊瑚虫。
(2)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①身体细长,呈圆柱形;②体表有角质层;③有口有肛门。常见的线形动物:蛔虫、蛲虫、钩虫、线虫。线形动物体形细长如线,有些是自由生活的,如秀丽隐杆线虫,有些寄生在人、家畜、家禽和农作物的体内,如蛔虫、蛲虫、钩虫。
(3)环节动物身体呈长圆筒形,由许多相似的环形体节构成,有的生活在土壤里,如蚯蚓;有的生活在海洋中,如沙蚕;有的生活在水田、沟渠中,如蛭。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①身体呈圆筒形;②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③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常见的环节动物:蚯蚓、沙蚕、蛭。
(4)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①身体呈两侧对称;②背腹扁平;③有口无肛门。常见的扁形动物:涡虫、华枝睾吸虫、血吸虫、绦虫等。
【详解】A.水螅生活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结构简单,属于腔肠动物,A符合题意。
B.蛔虫身体通常呈长圆柱形,两端尖细,不分节,由三胚层组成,属于线形动物,B不符合题意。
C.蚯蚓的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构成,属于环节动物,C不符合题意。
D.涡虫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有口无肛门,属于扁形动物,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环节动物、腔肠动物、线形动物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理解掌握这些相关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常见动物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 下列动物中 ,背腹扁平 , 消化道有口无肛门的是( )
A. 腔肠动物B. 扁形动物C. 软体动物D. 环节动物
【答案】B
【解析】
【分析】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梯状神经系该试卷源自 每日更新,享更低价下载。统(在前端有发达的脑,自脑向后并有若干纵行的神经索,各神经索之间尚有横神经相联,形成了梯状结构)、无体腔,有口无肛门。由于扁形动物出现了中胚层,中胚层可以分化形成的肌肉层。
【详解】A.腔肠动物的特征是:生活在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A不符合题意。
B.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两侧对称(左右对称)、背腹扁平、体壁具有三胚层、无体腔、循环系统由口、咽、肠组成,无肛门,B符合题意。
C.软体动物的身体柔软,身体外面包着外套膜,一般具有贝壳,有的贝壳退化,身体不分节,可区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体外有外套膜,足的形状各具特色,如河蚌的斧足,蜗牛的腹足,乌贼的腕足等,C不符合题意。
D.环节动物的特征为: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靠刚毛和疣足辅助运动,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理解掌握动物的分类和各种动物的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3. 下列诗句中的各种动物,不具备“体表都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均分节”特征的是( )
A. 正是河豚欲上时B. 儿童急走追黄蝶C. 蝉噪林逾静D. 早有蜻蜓立上头
【答案】A
【解析】
【分析】节肢动物具有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等特征。
【详解】具备“体表都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均分节”特征的属于节肢动物,蝴蝶、蝉、蜻蜓等都属于节肢动物。
A.河豚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具有鱼类的特征,是鱼类,A错误。
B.蝴蝶身体分部,而且足和触角分节,属于节肢动物,B正确。
C.蝉体表都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均分节,C正确。
D.蜻蜓属于昆虫,具有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等特征,D正确。
故选A。
【点睛】熟记节肢动物特征的身体分部,而且足和触角分节,有外骨骼。
4. 鸟类的体型大多呈流线型,这有利于( )
A. 增大浮力B. 减少阻力C. 减少浮力D. 增大阻力
【答案】B
【解析】
【分析】此题考查了鸟类属于空中飞行的特征,鸟的体形呈流线型,适于飞行,据此作答。
【详解】鸟类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身体被覆羽毛,具有可用于飞翔的翼,胸肌发达,胸骨有龙骨突,长骨中空,消化系统发达,消化,吸收,排出粪便都很迅速,循环系统结构完善,运输营养物质和氧的功能强,有独特的气囊,可以帮助呼吸,所以说鸟的全身都是为飞行而设计的。可见B是正确的。
故选B。
【点睛】明确鸟的体形呈流线型与鸟类适于飞行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5. “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重要的生物学观点,下列与此观点不符的是( )
A. 河蚌具有两片坚硬的贝壳能保护内部柔软的身体
B. 沙蚕身体分节,促进了各种功能的发展
C. 鲫鱼的鳃丝中密布毛细血管,适于在水中呼吸
D. 家兔体温不恒定,与其生活习性相适应
【答案】D
【解析】
【分析】(1)软体动物身体柔软,具有坚硬的贝壳,身体藏在壳中,藉以获得保护。
(2)环节动物身体由很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身体分节可以使环节动物的躯体运动灵活。
(3)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4)哺乳动物可以维持恒定的体温,是恒温动物。
【详解】A.河蚌属于软体动物,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柔软,有外套膜,一般具有贝壳,贝壳是由外套膜的分泌物形成的,A符合题中观点。
B.沙蚕属于环节动物,身体分节,使得运动时更灵敏,转向时更加灵活,促进了各种功能的发展,B符合题中观点。
C.鲫鱼的身体呈流线型,用鳃呼吸,鱼鳃内含有丰富的血管,有利于鱼在水中呼吸,C符合题中观点。
D.家兔属于哺乳动物,体表被毛,体毛有很好的保温作用。哺乳动物是恒温动物,恒定的体温增强了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扩大了动物的分布范围。D说法错误。
故选D。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动物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6. 下列关于两栖动物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变温动物
B. 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是两栖动物
C. 脊椎动物
D. 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
【答案】B
【解析】
【分析】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常见的两栖动物有青蛙、蟾蜍、大鲵和蝾螈等。
【详解】A.根据动物的体温是否恒定,可以把动物分为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恒温动物只有鸟类和哺乳动物,其它动物都为变温动物。可见,两栖动物是变温动物,A正确。
B.鳄鱼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生活,但鳄鱼属于爬行动物,不是两栖动物,B错误。
C.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把动物分成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线形动物身体中无脊柱,是无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等的体内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可见,两栖动物是脊椎动物,C正确。
D.结合分析可知,两栖动物的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D正确。
故选B。
7. 为了减少粗糙洞穴对蚯蚓身体的摩擦,小丽同学给蚯蚓的体表涂上了一层凡士林油膏(该物质不透气),其结果是蚯蚓将会( )
A. 死亡B. 运动变慢C. 运动D. 不动
【答案】A
【解析】
【分析】蚯蚓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土壤中,靠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空气中的氧气。蚯蚓的体壁中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体壁可以分泌黏液,使体表保持湿润,氧气就溶解湿润的体表黏液中,然后再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里,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体外。
【详解】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给蚯蚓的体表涂上了一层凡士林油膏”后,凡士林不透水,不透气,蚯蚓无法通过体壁获得空气中的氧气,因此,其结果是蚯蚓将会窒息死亡。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8. 下列关于两栖动物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
B. 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在空中飞行的动物
C. 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
D. 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的动物
【答案】D
【解析】
【分析】两栖动物的幼体(必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和成体(水陆两栖,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的不同特点.它们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很大差异。
【详解】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即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
故选D。
9. 对下列动物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鸟胸肌发达,有利于飞行B. 蚯蚓身体分节,属于节肢动物
C. 鲫鱼属于脊椎动物、变温动物D. 哺乳动物一般体表被毛,胎生、哺乳
【答案】B
【解析】
【分析】(1)鸟类,多数营飞行生活,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胸肌发达,牵动两翼的动力强,有气囊,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体温恒定,卵生等。
(2)蚯蚓身体细长,有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属于环节动物。
(3)鱼类,体内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属于脊椎动物,用鳃呼吸,用鳍游泳,体温不恒定。
(4)哺乳动物,体表被毛,胎生哺乳,体温恒定,用肺呼吸,体内有膈。
【详解】A.鸟类,多数营飞行生活,胸肌发达,牵动两翼的动力强,利于飞行,A正确。
B.蚯蚓身体细长,有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属于环节动物。而节肢动物还具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B错误。
C.鲫鱼属于鱼类,体内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属于脊椎动物,用鳃呼吸,用鳍游泳,体温不恒定,是变温动物,C正确。
D.哺乳动物,体表被毛,胎生哺乳,体温恒定,用肺呼吸,体内有膈,D正确。
故选B。
10. 下列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
A. 鳙鱼、带鱼、海豚、鲸均属于鱼B. 蟾蜍、娃娃鱼、蝾螈均属于两栖动物
C. 燕子、孔雀、蝙蝠均属于鸟D. 乌龟、避役、蜗牛均属于爬行动物
【答案】B
【解析】
【分析】鱼类的特征有生活在水中,鱼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减少水的阻力,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
【详解】A.鳙鱼、带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体温不恒定,属于鱼类,而海豚和鲸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体温恒定,生活方式是胎生哺乳,是哺乳动物,A错误。
B.蟾蜍、娃娃鱼、蝾螈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也可以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属于两栖类,B正确。
C.燕子、孔雀是鸟类,体表被毛,前肢变成翼,长骨中空,卵生,而蝙蝠体表被毛,体腔内有膈,生殖方式是胎生哺乳,属于哺乳动物,C错误。
D.乌龟、避役是爬行动物,而蜗牛属于软体动物,D错误。
故选B。
11. 我国著名的四大家鱼是:( )
A. 青鱼、草鱼、鲢鱼、鳙鱼
B. 青鱼、草鱼、鲫鱼、鳙鱼
C. 鲢鱼、鲫鱼、鲤鱼、青鱼
D 青鱼、草鱼、鲤鱼、鲢鱼
【答案】A
【解析】
【分析】水生动物有的生活在海洋中,有的生活在淡水中。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鲫鱼、鲤鱼是我国广泛养殖的淡水鱼类,其中青鱼、草鱼、鲢鱼、鳙鱼被称为四大家鱼。
【详解】青鱼、草鱼、鲢鱼、鳙鱼这四大家鱼是中国1000多年来在池塘养鱼中选定的混养高产的鱼种。鲢鱼又叫白鲢。在水域的上层活动,吃绿藻等浮游植物;鳙鱼的头部较大,俗称“胖头鱼”,又叫花鲢。栖息在水域的中上层,吃原生动物、水蚤等浮游动物;草鱼在水域的中下层,以水草为食物;青鱼栖息在水域的底层,吃蚬、蚌等软体动物;这四种鱼混合饲养能提高饵料的利用率,增加鱼的产量,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2. 下列几种动物的所属类群正确的是( )
A. 涡虫−−扁形动物B. 蚯蚓−−线虫动物
C. 蛔虫−−环节动物D. 海葵−−软体动物
【答案】A
【解析】
【分析】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梯状神经系统、无体腔,有口无肛门;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相似的体节构成,真体腔,有刚毛或疣足;线形动物身体细长,体表有角质层,圆柱形,不分节,体壁由三胚层组成;腔肠动物生活在水中,体表有刺细胞,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
【详解】涡虫的身体背腹扁平,呈左右对称,有口无肛门,属于扁形动物,A正确;蚯蚓属于环节动物,身体有许多相似的环节组成,B不正确;蛔虫属于线形动物,身体细长,呈圆筒形,C不正确;海葵属于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不是软体动物,D不正确。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各种动物的特征。
13. 下列关于①涡虫 ②河蟹 ③老鹰 ④河蚌四种动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的突出特征是有口有肛门
B. 属于脊椎动物的是②③
C. ②和④的体表都有外骨骼,属于节肢动物
D. ③特有的呼吸方式保证了飞行时氧气的充分供应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体内有无脊柱,把动物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涡虫属于扁形动物,河蟹属于节肢动物,老鹰属于鸟类,河蚌属于软体动物。
【详解】①涡虫属于扁形动物,突出特征是有口无肛门,A错误;③老鹰属于脊椎动物,①②④属于无脊椎动物,B错误;②河蟹体表有外骨骼,属于节肢动物;④河蚌体表有贝壳,属于软体动物,C错误;③老鹰属于鸟类,有气囊辅助肺进行双重呼吸,保证了飞行时氧气的充分供应,D正确,故选D。
【点睛】掌握各种动物的主要特征。
1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软体动物都生有贝壳,节肢动物的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B. 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属于两栖动物
C. 带鱼、章鱼、墨鱼、鱿鱼、鲍鱼、甲鱼、鳄鱼、鲸鱼,它们都属于鱼类
D. 爬行动物和鸟的生殖发育完全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答案】D
【解析】
【分析】不同的动物具有不同的特点,其生活环境、生活方式、运动方式都不同,分析解答。
【详解】软体动物有的贝壳退化,如乌贼等;节肢动物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足、触角)都分节,A错误;
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如青蛙,B错误;
章鱼、墨鱼、鱿鱼、鲍鱼属于软体动物,甲鱼、鳄鱼属于爬行动物,鲸鱼是哺乳动物,C错误;
爬行动物和鸟体内受精,卵生,其受精卵外有坚韧的卵壳保护,完全摆脱了对水的限制,成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D正确。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各类动物的主要特征。
15. 下列关于两栖动物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
B. 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生活在陆地上
C. 幼体生活在陆地上,成体生活在水中
D. 它们在水中用鳃呼吸,在陆地上用肺呼吸
【答案】B
【解析】
【分析】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
【详解】A、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不一定是两栖动物,如乌龟,A错误。
B、两栖动物的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既能在水中生活,又可以在陆地上生活,B正确。
C、两栖动物的幼体只能生活在水中,成体既能在水中生活,又可以在陆地上生活,C错误。
D、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在水中生活,又可以在陆地上生活,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D错误。
故选B。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熟记两栖动物的定义。
16. “四处野鸭和菱藕,秋收满畈稻谷香…”一曲优美的《洪湖水浪打浪》描述出江汉平原鱼米之乡的富庶和美丽.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野鸭的形态结构既适于游泳,也适于飞行
B. 野鸭一年一度的迁徙行为受遗传物质控制
C. 莲藕和水稻都不分昼夜地进行着呼吸作用
D. 菱和莲藕与水稻一样,都只能进行有性生殖
【答案】D
【解析】
【分析】动物的形态结构特点是与其功能相适应的。动物的行为包括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受体内的遗传物质控制;学习行为是通过后天的学习而会的行为。生物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呼吸作用。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区别是有无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详解】野鸭脚趾间有蹼,善于在水中游泳和戏水,它的翅膀强健,飞翔能力强,故A正确;节律行为是指生物随着地球、太阳、月亮的周期性变化,逐渐形成的周期性、有节律的行为就是节律行为,野鸭一年一度的迁徙越冬行为属于节律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是受遗传物质控制的,故B正确;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莲和水稻不分昼夜都进行呼吸作用,故C正确;菱和莲藕是用茎繁殖,是营养繁殖,属于无性生殖,故D错误。故选D。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综合掌握绿色植物的六大器官、呼吸作用、动物的运动方式、动物的行为特点。
17. 下列不属于两栖动物的是( )
A. 蟾蜍B. 娃娃鱼C. 蜥蜴D. 青蛙
【答案】C
【解析】
【分析】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陆地上,也能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以青蛙、蟾蜍,蝾螈及大鲵(又称娃娃鱼)为代表。
【详解】A.蟾蜍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陆地上,也能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属于两栖类动物,A不符合题意。
B.娃娃鱼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陆地上,也能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属于两栖类动物,B不符合题意。
C.扬子鳄的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部分,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属于爬行动物,C 符合题意。
D.青蛙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陆地上,也能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属于两栖类动物,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解此题的关键要掌握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18. 蚯蚓在粗糙的纸板上可以爬行,而在玻璃板上几乎不能爬行,其原因( )
A. 玻璃板摩擦力大B. 蚯蚓不能在土壤之外的地方爬行
C. 蚯蚓的运动要借助刚毛的配合D. 玻璃板不能粘住蚯蚓的身体
【答案】C
【解析】
【分析】蚯蚓属于环节动物,没有骨骼,蚯蚓的运动就是依靠纵、环肌的交互舒缩及体表的刚毛的配合而完成的。
【详解】蚯蚓、蛭等属于环节动物,没有骨骼,运动就是依靠纵、环肌的交互舒缩及体表的刚毛的配合而完成的。当前进时,身体后部的刚毛钉入土内不动,这时环肌收缩,纵肌舒张,身体就向前伸,接着身体前端的刚毛钉入土内不动,这时纵肌收缩、环肌舒张,身体向前缩短而前进。收缩舒张交替进行,从而使环节动物向前蠕动。但是能运动的主要原因是身体分节,使运动更灵活。蚯蚓是通过身体肌肉的伸缩和刚毛的配合运动的,在粗糙的纸上刚毛能固定支撑身体,而在光滑的玻璃上,刚毛无法固定和支撑身体。因此,蚯蚓在粗糙的纸板上可以爬行,而在光滑的玻璃板上几乎不能爬行。
故选C。
19. 下列动物中,不属于恒温动物的是( )
A. 大猩猩B. 企鹅C. 猎豹D. 响尾蛇
【答案】D
【解析】
【分析】体温不因外界环境温度而改变,始终保持相对稳定的动物,叫做恒温动物。在动物界中只有哺乳动物和鸟类为恒温动物,知道两类动物的特征,据此答题。
【详解】ABC.大猩猩和猎豹是哺乳动物,企鹅是鸟类,它们的体表大都被毛(羽毛),体内有良好的产热和散热的结构,为恒温动物,ABC不符合题意。
D.响尾蛇属于爬行动物,体温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是变温动物,D符合题意。
故选D。
二、综合题(每空1分,共31分)
20. 请观察蝗虫的外部形态图,回答问题
(1)蝗虫是常见的昆虫,它的身体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2)图中[_]________是它的飞行器官,有________对,它有________对足,________对触角;
(3)蝗虫的呼吸器官是________。
【答案】 ①. 头部 ②. 胸部 ③. 腹部 ④. ⑨翅 ⑤. 2 ⑥. 3 ⑦. 1 ⑧. 气管
【解析】
【分析】蝗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蝗虫的胸部生有足三对,分别为前足、中足和后足,足分节,后足发达,适于跳跃。图中①触角、②单眼、③复眼、④口器、⑤前足、⑥中足、⑦后足、⑧气门、⑨翅、⑩头部、⑪胸部、⑫腹部。
【详解】(1)由图中可以看出,蝗虫的身体分为三部分:⑩头部、⑪胸部、⑫腹部。其中头部触角、胸部有足和翅、腹部有气门。
(2)图中⑨翅是它的飞行器官,有2对,它有3对足,分别为前足、中足和后足,足分节,后足发达,适于跳跃;1对触角。
(3)蝗虫的呼吸器官是气管,而气体进入蝗虫身体的门户为气门位于蝗虫的胸腹部。
【点睛】知道昆虫的结构特征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21. 观察如图中的动物,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图中下列动物所属的不同类群:水螅属于______动物,涡虫属于______动物,蚯蚓属于______动物,河蚌属于______动物。
(2)图中体温恒定的脊椎动物有______。
(3)蜘蛛与蝗虫属于同一类群,该动物类群因体表有坚韧的______,故在生长发育时有蜕皮的现象。
(4)由于生活环境不同,动物的呼吸方式也有明显差异:鱼用______呼吸;青蛙的成体用______呼吸,______有辅助呼吸的作用。
(5)兔子和鸽子相比,兔子在生殖方面的特点是______。
(6)从进化方面看,图中最低等的动物是______,最高等的动物是______。
【答案】 ①. 腔肠 ②. 扁形 ③. 环节 ④. 软体 ⑤. 兔子、鸽子 ⑥. 外骨骼 ⑦. 鳃 ⑧. 肺 ⑨. 皮肤 ⑩. 胎生哺乳 ⑪. 水螅 ⑫. 兔子
【解析】
【分析】根据体内脊柱的有无,动物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体内没有脊柱的动物叫做无脊椎动物,如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体内有脊柱的动物叫做脊椎动物,如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详解】(1)水螅呈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属于腔肠动物;涡虫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口无肛门。属于扁形动物;蚯蚓身体呈圆筒形,有许多体节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属于环节动物;河蚌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属于软体动物。
(2)兔子和鸽子的体温不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属于恒温动物,其他动物都属于变温动物。
(3)蜘蛛与蝗虫都属于节肢动物,该动物类群因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外骨骼会限制他们的发育和长大,故在生长发育时有蜕皮的现象。
(4)图中鱼适于水生,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青蛙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5)兔子属哺乳动物,哺乳动物特有的生殖发育的特点是胎生哺乳。
(6)水螅是腔肠动物是图中最低等的动物,兔子是哺乳动物是图中最高等的动物。
【点睛】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题中几种动物的主要特征。
22. 动物是绘画和雕刻艺术中的常客,助人净化心灵,引人积极向上。齐白石的《虾》寓意淡泊明志;《蛙声十里出山泉》让人无限遐想;宋守友的《九鱼图》象征着吉祥如意;毕加索的《和平鸽》代表着和平温馨;深圳的《拓荒牛》展示着坚忍不拔。请分析回答:
(1)把蛙、鱼、鸽、牛归为一类,把虾归为另一类,这种分类的依据是:身体内是否有_____,虾在发育过程中会出现多次蜕皮现象,原因是体表有一层坚韧的_____。
(2)《蛙声十里出山泉》的画面中的不见蛙的踪影只看见蝌蚪。其中蕴含的生物学知识是蛙的发育过程是_____发育。
(3)鱼在水中自由地游动,它运动器官是_____。
(4)牛的生殖发育方式是_____,为后代提供了充足的营养和稳定的环境。
(5)从获得方式上看,蛙鸣叫、鱼觅食、鸽育雏、牛反刍等行为,属于_____行为。
【答案】 ①. 脊柱 ②. 外骨骼 ③. 变态 ④. 鳍 ⑤. 胎生哺乳 ⑥. 先天性
【解析】
【分析】从生物的分类、动物的行为去分析、思考作答。
【详解】(1)把蛙、鱼、鸽、牛归为一类,把虾归为另一类,这种分类的依据是:身体内是否有脊柱,蛙、鱼、鸽、牛属于脊椎动物,虾属于无脊椎动物,虾在发育过程中会出现多次蜕皮现象,原因是体表有一层坚韧的外骨骼,不能随身体长大而长大;
(2)《蛙声十里出山泉》的画面中的不见蛙的踪影只看见蝌蚪。其中蕴含的生物学知识是蛙的发育过程是变态发育,发育过程为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四个阶段;
(3)鱼在水中自由地游动,依靠鳃呼吸,鳍运动,所以它的运动器官是鳍
(4)牛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生殖发育特点是胎生哺乳,这种生殖方式为后代提供了充足的营养和稳定的环境。
(5))动物的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生来具有的行为是先天性行为是由体内的遗传因素决定的;从获得方式上看,蛙鸣叫、鱼觅食、鸽育雏、牛反刍等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
【点睛】熟练掌握和全面理解生物知识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3. 小明是个善于思考的同学,他在家中观察饲养的金鱼时,想到一个问题:”温度对金鱼的呼吸频率有没有影响?”为探究这一问题,他设计了如下方案,试分析回答
(1)该探究活动的实验变量是 _____
(2)如果你做这个实验,你将根据什么判断金鱼的呼吸次数? _____
(3)小明在步骤3的设计中,对每种情况的操作均同时设置了两个重复组,其目的是 _____,提高实验的可信度.烧杯①②和烧杯③④两组设计中,那组更科学,.更严禁? _____试说明_ _____
(4)结合本实验,你推测金鱼吞入的水从鳃流出时,其成分已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_____
【答案】 ①. 水温 ②. 根据金鱼的鳃盖交替张开与闭合的次数(或金鱼张口吞水与吐水的次数) ③. 避免实验的偶然性 ④. 烧杯③④组 ⑤. 烧杯①②由于加入热水增加了变量 ,导致变量不唯一(或③④变量不唯一,只要意思对即可) ⑥. 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
【解析】
【分析】本实验探究的是温度对金鱼的呼吸频率有没有影响,所以实验的变量是温度,为了使实验有说服力,实验中一定要设置对照组。在设计对照实验时,要遵循单一变量的原则,实验常常要重复多次,才能得到比较可靠的结果,鳃是鱼在水中的呼吸器官,是气体交换的部位,水从鳃流出时,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
【详解】(1)对照实验的基本要求是唯一变量:在本实验中,我们要保持除水温以外的其他条件一样。
(2)根据金鱼的鳃盖交替张开与闭合的次数或金鱼张口吞水与吐水的次数来测定金鱼的呼吸次数。
(3)设置了两个重复组,其目的是避免实验的偶然性,由于烧杯①②由于加入热水增加了变量,导致变量不唯一,因此烧杯③④组更严谨。
(4)水流过鳃时,发生了气体交换, 成分发生了改变,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
【点睛】对照实验要注意唯一变量,这是探究实验经常考查的问题。步骤
烧杯①
烧杯②
烧杯③
烧杯④
烧杯⑤
烧杯⑥
1各加入1000毫升温水,一条相同状况的金鱼,并测量记录水温
2`一段时间后,同时观察记录下各烧杯中金鱼的呼吸次数
3①②各加入适量热水使水温均升高10度
③④均用水浴锅隔水加热使水温升高10度
⑤⑥不做任何处理
4一段时间后,同时观察记录下各烧杯中金鱼的呼吸次数,分析得出结论
60,山东省齐河县表白寺镇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60,山东省齐河县表白寺镇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许昌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河南省许昌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共6页。
02,河南省许昌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这是一份02,河南省许昌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