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南通、扬州、泰州等苏北七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调研试题(南通三模)地理含答案
展开地 理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共8页,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必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单项选择题:共22题,每题2分,共4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冀东沿海地区一年四季均有海陆风。图1为“不同时节冀东地区海风深入陆地的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图1
1.以下天气系统影响该地时,较易观测到海陆风的是
A.准静止锋 B.温带气旋 C.强冷锋 D.弱高压
2.海风深入甲位置的时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3.下列四图为6月秦皇岛2、8、14与20时的近五年海陆风风向频率图,其中代表14时的是
A B C D图2为我国某中学生在手机APP上查询到的“当地实时太阳位置与日出日落相关信息图”。读图回答4~6题。
4.图中被方框遮挡的月份是
A.3月 B.6月
C.9月 D.12月
5.该同学所在地最可能是
A.北京 B.上海
C.成都 D.拉萨
6.该时刻可能是北京时间
A.7:00 B.10:00
C.12:00 D.15:00
亚龙藏布江位于西藏东南部。第四纪冰期,冰川在该河下游河谷中沿东北-西南方向多次进退并留下冰碛垄。图3为“亚龙藏布江下游某河段地貌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7~9题。
图3
7.该河两岸地貌中形成较晚的是
A.甲时期冰碛垄 B.乙时期冰碛垄 C.T1阶地 D.T2阶地
8.该河北岸冰碛垄连续分布,而南岸呈断续状,其主要原因是两岸
A.堆积差异 B.风化差异 C.侵蚀差异 D.岩性差异
9.影响该地山脉走向与水系格局的主要因素是
A.冰川侵蚀 B.流水侵蚀
C.板块张烈 D.板块挤压
某河流域最低处海拔1800m,相对高度大于4000m。图4为“该流域植被景观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0~12题。
图4
10.甲植被为
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山地针叶林 D.常绿硬叶林
11.导致M、N两地冰川伸入高山灌丛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多且坡度大,冰川移动快 B.光照弱且气温低,冰川消融慢
C.降水少且光照强,灌丛分布广 D.气温高且蒸发强,草甸难发育
12.该流域①~④地中最宜居的是
A.1 B.2 C.3 D.4二战之后,印度尼西亚启动了大规模的人口迁移计划,给每户移民分配2公顷土地。21世纪以来,该计划大幅缩减。目前,该国人口约2.7亿,其中40%集中于爪哇岛,首都雅加达人口超过1000万,几乎达到承载极限。图5为“二战以后印尼国内人口主要迁移方向示意图”。据此完成13~15题。
图5
13.影响印尼国内人口迁移的主导因素是
A.生态 B.交通 C.政治 D.经济
14.制约雅加达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A.空间资源 B.能源资源 C.矿产资源 D.淡水资源
15.印尼国内人口大规模迁移的积极影响是
A.传承本土文化 B.促进国土开发 C. 提高城镇化率 D.增加人口容量
光伏装备制造业包括晶体硅制造、光伏组件生产、光伏电站建设等环节。起初,我国依靠引进技术发展光伏加工制造产业,产品主要面向国际市场;现已形成完整的光伏产业生产体系。图6为“我国光伏装备制造业空间演变模式图”。据此完成16~17题。
16.我国光伏装备制造业早期布局在东部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基础好 B.能源缺口大 C.原材料丰富 D.市场需求大
17.影响中西部光伏装备制造业扩张的主要因素是
A.基础设施尼日尔石油资源丰富,但开发利用程度较低,全国六成人口生活在国际贫困线以下。“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为该国资源开发带来新机遇。2024年3月1日,由中国石油总公司投资建设的尼日尔-贝宁原油外输管道开始运营。图7为“尼日尔-贝宁输油管道线路示意图”。据此完成18~19题。
图7
18.尼日尔一贝宁管道施工中,全线均需克服的不利自然条件是
B.雨季绵长
A.高温酷热
19.尼日尔一贝宁管道运营对尼日尔的主要意义是
B.增加外汇收入
A.消除贫困现象
抖-圩田是筑堤挡水形成的农田。浙江西苕溪发源于天目山,上游地势陡峻,中下游地势低洼、沼泽密布。春秋战国以来,随着人工运河、堤坝、沟渠等水利工程的建设,流域内湿地得到成片开垦,逐渐形成抖-圩田。图8为“西苕溪流域抖-圩田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20~22题。
20.与滨湖圩堤相比,抖堤堤坝较高,主要考虑的是
A.水运交通 B.蓄水灌溉 C.湖水倒灌 D.山洪威胁
21.该地滨湖圩田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是
A.林-果-茶 B.猪-沼-鱼 C.稻-桑-鱼 D.豆-麦-茶
22.该地抖-圩田形成的主要驱动力是
A.地貌演化 B.气候变化 C.人口变迁 D.交通发展
二、非选择题:共3题,共56分。
2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
材料一 北川河位于青海省,为黄河二级支流。流域内海拔2228~4595m,年均降水量575mm,年均蒸发量800~1000mm。受地势起伏影响,河水与地下水转换频繁。20世纪80年代以来,该流域大量选种小叶耐寒植被,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
材料二图9为“北川河流域位置与甲、乙两水文站地下水位示意图”。
(1)在图b中用箭头表示乙水文站河水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并解释乙水文站径流量大于甲的原因。(6分)
(2)简析北川河流域地形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6分)
(3)从水循环角度分析该流域种植小叶耐寒植被对提高地下水位的作用。(6分)
2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 跨城通勤是指工作日往返于不同城市工作和居住的行为。上海与周边城市的跨城通勤以单向流入上海为主。苏州是流入上海跨城通勤人口的主要居住地。
材料二图10是“苏州-上海跨城通勤人口主要居住地分布示意图”。
图10
(1)简述跨城通勤上海的人口在苏州居住地的分布特点。(6分)
(2)简析苏州-上海跨城通勤规模大的原因。(8分)
(3)有人说未来苏州-上海跨城通勤规模还会扩大。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请阐释理由。(6分)2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
材料一江苏省明确提出要进一步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建设美丽江苏。
材料二图11为“2005~2020年江苏省区域碳排放量统计图”,表1为“2021年江苏省区域人口和GDP统计表”。
□-苏南 -苏中 -苏北
图11
表1
(1)简述2005~2020年江苏省区域碳排放量时空分布特点。(8分)
(2)分析苏南较苏中、苏北碳排放量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4分)
(3)提出江苏省在工业生产领域实施碳减排的措施。(6分)
2024届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
地理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共22题,每题2分,共44分。
二、非选择题:共3题,共56分。
23.(18分)
(1)
绘图(2分)
乙水文站汇流面积较大;地下水补给河流(4分)
(2)海拔高,结冰期较长;相对高度大,流速快;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是夏季风迎风坡,多地形雨,径流量增大;流域两侧的分水岭相距较近,流域面积狭小,径流总量较小(任答3点,得6分)
(3)叶面小,植物蒸腾少;植被遮阳、阻风、降低土温,减少土壤蒸发;阻滞地表径流,下渗量增多,地下水位提高(6分)
24.(20分)
(1)中、东部多;两市界线附近最多;沿交通线较多;主要分布在昆山、太仓和苏州城区(任答3点,得6分)
(2)地理位置邻近;交通便捷,通勤成本相对较低;上海就业机会多、收入水平高;上海居住成本较高(8分)
(3)赞同 交通的发展进一步缩短时空距离,通勤成本下降;区域间发展差距、产业分工短期内难以改变;两地间房价差异短期内始终存在(6分)
不赞同 通勤耗时长,影响生活质量;随着上海辐射功能增强,苏沪间发展差距缩小;上海加大住房保障力度,在沪居住成本下降(6分)
25.(18分)
(1)空间上:苏南远大于苏北,苏北略高于苏中(2分)
时间上:2017年以前,碳排放量总体上升;苏北、苏南上升幅度较大,苏中升幅较小;之后总体下降或持平(6分)
(2)苏南经济发达;人口多;城市化水平高,生产生活碳排放多(任答2点,得4分)
(3)优化工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大技术改造,提高资源利用率;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实施清洁生产;推动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在工业领域应用(任答3点,得6分)
区域
人口(万人)
GDP产值(亿元)
苏南
3801.36
66647.91
苏中
1679.92
23748.63
苏北
2993.52
26731.89
江苏省南通、扬州、泰州等苏北七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调研(南通三模)地理试卷(Word版附答案):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通、扬州、泰州等苏北七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调研(南通三模)地理试卷(Word版附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该时刻可能是北京时间,该河两岸地貌中形成较晚的是,甲植被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南通市(苏北八市)2024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地理试题+答案(南通三模,苏北八市三模): 这是一份江苏南通市(苏北八市)2024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地理试题+答案(南通三模,苏北八市三模),共9页。
2020七(南通、泰州、扬州、徐州、淮安、连云港、宿迁)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6月)地理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0七(南通、泰州、扬州、徐州、淮安、连云港、宿迁)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6月)地理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