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17,山东省聊城东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17,山东省聊城东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01
    17,山东省聊城东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02
    17,山东省聊城东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03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17,山东省聊城东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17,山东省聊城东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时间:120分钟分值: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24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两小题。
    下面是晓燕和小川两位同学的对话。
    晓燕说:阅读经典的过程就是与先贤对话、与智者神交的过程。品读隽永深刻的学术著作,沐浴字里行间弥散的理性光辉,我们能领略历代硕儒的宏博哲思,获得人生的启迪和向美而生的力量。阅读,为我们打开一扇大门,吸引我们探寻斑斓的世界。
    小川说:听了你的话,使我想起了我们一起学习那些经典课文的过程,在江南赵庄①jiǎ jié的月光下,我们和迅哥儿同看一台好戏;在革命老区延安,我们品尝了美味的糜子、米酒和油馍:在黄土高原上,我们享受了一场②zhèn hàn人心的安塞腰鼓;在吴伯箫家乡静穆的庭院里,我们看到了那盏暖融融的灯笼……一幅幅民俗风情画卷,都在我们眼前——展现。
    1. 根据拼音填写汉字。
    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2. 小川说的话中画横线的句子结构不完整,请写出修改意见。
    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皎洁 ②. 震撼
    2. 将“听了”或“使”去掉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形。
    皎洁(jiǎ jié):(月光)明亮洁白、清白;光明磊落。
    震撼(zhèn hàn):心灵受到强烈的冲击;土层受到猛烈的撞击(这层意思多指自然灾害)。
    【2题详解】
    本题考查病句修改。
    病因:缺少主语。修改建议:删去“听了”或“使”。
    3. 排序最为恰当的一项是( )
    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 。 。 。 。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高邮咸蛋的黄是通红的。苏北有一道名菜,叫做“朱砂豆腐”,就是用高邮鸭蛋黄炒该试卷源自 每日更新,享更低价下载。的豆腐。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
    (汪曾祺《端午的鸭蛋》)
    ①鸭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说,带壳切开,是一种,那是席间待客的办法。
    ②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
    ③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
    ④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
    A. ①④②③B. ①③④②C. ④②①③D. ④③①②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衔接与排序。
    因为“质细而油多”,所以先④后②。③中“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与“筷子头一扎下去”相应,因而放在最后。
    故选C。
    4.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安塞腰鼓》是一篇具有诗意美的散文,文章对生命与力量的赞美,铿锵语句传达了勃发的生命的激情,复叠咏叹出对高远生命的热烈颂歌。
    B.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都是从某一现象出发,通过分析事物间内在联系,得出规律性的认知。仔细品读,可以体会到事理说明文层层推进、逻辑严密的特点。
    C.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社戏》就选自这部文集,文章回忆了鲁迅美好的童年往事。
    D. 陶渊明在《桃花源记》最后一段写刘子骥的事,目的是对桃花源令人向往和不可寻觅做渲染,增添它的神秘色彩,也暗示了这是一个虚构的理想社会。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课文内容理解。
    C.“《社戏》就选自这部文集”有误。《社戏》是短篇小说,选自小说集《呐喊》而不是《朝花夕拾》;《朝花夕拾》由《小引》《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后记》12部分组成。
    故选C。
    5. 名著阅读
    阅读不同的文本,可以选取不同的方法。例如,实用文体可以采用“冷读”的方法,阅读时头脑冷静,心平气和,这样有利于把握概念,抓住要点,深入理解;文学作品则可以采取“热读”的方法,阅读时可以调动感情,鼓舞精神,一气贯注,达到身临其境或者感同身受的效果;再者,选择性阅读……
    选择《经典常谈》中一篇文章,结合内容谈谈你选择的方法及缘由。完成下面填空。
    【答案】 ①. 选择的篇目:《诗经》 ②. 选择的方法:目的选择 ③. 选择的原因:可以了解诗歌的源头、歌谣的分类、《诗经》“六义”的具体内容,可以探究诗歌的起源与发展。
    【解析】
    【详解】本题名著阅读。根据所给图示和文学常识表达即可。
    示例:
    选择的篇目:《诗》第十二
    选择的方法:目的选择
    选择的原因:《诗》第十二介绍了唐代诗歌的发展,成立了律诗绝句,成为近体;列举了很多诗人的风格:李白作诗全任自然,境界超远;杜甫叙写时代,叙写民间疾苦;将诗历史化和散文化。晚唐诗推崇李商隐、杜牧为大家。同时有绮丽一派,僻涩一派,粗豪一派。
    6. 学校开展了“倡导低碳生活”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低碳生活就是指在不影响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生活和工作中耗用的能量,从而减低碳的排放,达到减少大气污染、减缓生态恶化的目的。
    【材料一】
    我国是以火力发电为主的国家,火力发电厂利用燃烧燃料(煤、石油及其制品、天然气等)所得到的热能发电。
    【材料二】
    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大城市,机动车排放的一氧化碳占比达80%,已成为这些城市空气污染的第一大污染源。
    【材料三】
    我们每吃一公斤牛肉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约36千克,这其中包括屠宰、加工、运输等过程中众多的能源消耗。
    (1)上面三则材料表明低碳生活可以从①___、②___、减少能耗这三个方面进行。(每空四字)
    (2)请你仿照画线句补充完整。
    倡导低碳生活,就是要把碧绿还给森林,把清澈还给溪流,__________,__________。美丽中国,起点就在我们脚下,是梦开始的地方。
    【答案】(1) ①. 节约能源 ②. 降低排放
    (2) ①. 把蔚蓝还给天空 ②. 把清新还给空气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材料内容概括。
    根据材料一“我国是以火力发电为主国家,火力发电厂是利用燃烧燃料(煤、石油及其制品、天然气等)所得到的热能发电的”,联系低碳生活的定义“尽量减少生活和工作中耗用的能量”可知,低碳生活可以从节约能源方面进行;
    根据材料二“机动车排放的一氧化碳占平均比例达80%,已成为这些城市空气污染的第一大污染源”可知,低碳生活可以从绿色出行(或降低排放)方面进行。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仿写。联系“把碧绿还给森林,把清澈还给溪流”可知,仿写要符合“把……还给……”的形式,体现“低碳生活”。
    示例:把芬芳还给花园,把绿意还给田野。
    7. 诗文默写
    小玄和小武参加诗文朗诵会,就古诗文的内涵展开讨论,请根据语境将对话补充完整。
    小玄:我喜欢《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用“(1)__________,(2)_____________。”气势豪迈,意境开阔。歌颂友谊,表达朋友虽然相距遥远却如在身边的感情。
    小武:我更喜欢《式微》。(3)_____________,胡为乎泥中?借女子之口道出诗人遭受统治者的压迫,夜以继日在野外干活,苦不堪言的怨言。
    小玄:其实,古代诗文都是流淌着情感的。《子衿》中“一日不见,(4)_____________”的内心独白,通过夸张修辞技巧,造成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的反差,从而将诗人强烈的情绪心理形象地表现了出来;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借“(5)_____________,(6)_____________”两句比喻自己想从政而无人引荐的遗憾。贺敬之的《回延安》“(7)_______________,(8)_______________”一句则运用比兴手法表达了自己与延安密不可分地关系。
    【答案】 ①. 海内存知己 ②. 天涯若比邻 ③. 微君之躬 ④. 如三月兮 ⑤. 欲济无舟楫 ⑥. 端居耻圣明 ⑦. 树梢树枝树根根 ⑧. 亲山亲水有亲人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
    易错字:涯、躬、兮、楫。
    二、阅读与鉴赏(46分)
    (一)
    折杨柳①
    杨巨源
    水边杨柳曲尘丝②,立马烦君折一枝。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
    【注】①选自《全唐诗》,“折杨柳”,乐府歌曲名。杨巨源,唐代诗人,字景山。②曲尘丝:指颜色如酒曲般细嫩的柳叶。
    8. 全诗写了哪些意象?
    9. 请对“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做简要赏析。
    【答案】8. 本诗用了“水”“杨柳”“马”“春风”等意象(任意答两个)
    9. ①拟人:春风最爱惜杨柳,殷勤地把它放在手中吹拂,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春风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风拂柳的情境,暗含惜别之情。或者:②比喻:诗人用折下的柳枝自喻,并且将送行者比作春风,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风吹折柳的情态,表达出诗人难舍难分的情谊。
    【解析】
    8题详解】
    本题考查诗歌意象。
    意象是指一种客观事物中经过思绪创作出来具备抽象情感的事物形象。诗句“水边杨柳曲尘丝”“惟有春风最相惜”中的意象有“水”“杨柳、春风”。“折杨柳”是乐府歌曲名;且“柳”是“留”的谐音;古代往往在离别时折柳以寄相思。“立马烦君折一枝”中的意象有“马”。
    【9题详解】
    考查对诗句的赏析。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写春风最爱惜杨柳,殷勤地把它放在手中吹拂,赋予柳枝和春风以人的情态,在柳枝看来,此时此地,万物之中只有春风最相爱惜,虽是被折下,握在行人手中,春风还是殷勤地吹拂着,可谓深情款款。这是拟人的修辞手法;柳枝被折下来,离开了根本,犹如行人将别。所以行者借折柳自喻,而将送行者比作春风,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诗人巧妙地以春风和柳枝的关系来比喻送者和行者的关系,本来是无情的东西,看去也变得有情了,生动贴切,新颖别致,表达了离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感。
    (二)
    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
    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尝著《五柳先生传》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①融然②。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③素琴一张,弦徽④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节选自《晋书》)
    【注释】①适:满足。②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③畜:同“蓄”。④弦徽:琴弦与琴徽,琴徽即琴弦音位的标志。
    10. 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
    11.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②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12. 请从【乙】文中摘录出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所表现的理想生活形成强烈反差的句子。
    13. 从【乙】文看,陶渊明的琴没有琴弦,他本人也不会抚琴,但有朋友相聚,他却“抚而和之”。
    他真的是在抚琴吗?结合全文看,这反映了他怎样的性格?
    【答案】10. 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
    11. ①老人和小孩,都和悦幸福,自得其乐。②只要能体味琴中的趣味,何必一定要有琴音呢!
    12.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13. 不是,他只是作出抚琴的样子。这反映了他无拘无束,本性率真,面对穷困的生活,自得其乐的性格。(意对即可)
    【解析】
    【分析】
    【详解】(1)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再根据句意及句子的语法结构断句。这句话的大意是:他的亲朋有时带着酒菜去找他,他也不推辞。据此可知这句话正确的断句方法是: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
    (2)翻译文言文句子,首先看是否为特殊句式,然后再把关键词语翻译准确,最后再根据现代汉语的规范翻译。①黄发,这指老人。垂髫,这里指小孩子。并:都。怡然:愉快、高兴的样子。故此句可以翻译为:老人和小孩,都和悦幸福,自得其乐。②但:只。识:体会。老:不译。弦上声:指琴音。故此句可以翻译为:只要能体味琴中的趣味,何必一定要有琴音呢!
    (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意思是:房屋排列得非常整齐,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以及桑树、竹子这类的植物。描写的是一片富足、美丽的景象。而“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意思是:四壁破败萧然,不能挡风遮阳。穿着简陋粗布衣服,纠结破敝,盛食的箪瓢常常是空的。表现了陶渊明生活的困顿。据此答题即可。
    (4)“性不解音,而畜③=素琴一张,弦徽④=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意思是:他天生不懂音乐,却收藏有一张素琴,琴弦和琴徽都不齐备,每当参与朋友们喝酒的活动,也抚着琴一起唱和,还说:“只要能领会琴中的乐趣,何必在意琴的声音呢?”由此可知他并不是真的在抚琴,他只是作出抚琴的样子。这反映了他无拘无束,本性率真,面对穷困的生活,自得其乐的性格。这种性格从“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等都可以看出来。
    【点睛】【参考译文】陶潜,字元亮,年少时便志向高远,学识渊博又善于写作。天资聪明而不拘小节,追求真性率直而自得其乐,被乡里邻居所看重。曾写过一篇《五柳先生传》说:“(我的住所)四壁破败萧然,不能挡风遮阳。穿着简陋粗布衣服,纠结破敝,盛食的箪瓢常常是空的,还是安然自若。”他自己这么说,当时的人也说确实是这样。他的亲朋有时带着酒菜去找他,他也不推辞。每当喝醉的时候,就十分满足地酣睡。从没有高兴或生气的样子,只要遇到酒就喝。有时没酒,也照样不停地吟诵。他天生不懂音乐,却收藏有一张素琴,琴弦和琴徽都不齐备,每当参与朋友们喝酒的活动,也抚着琴一起唱和,还说:“只要能领会琴中的乐趣,何必在意琴的声音呢?”
    (三)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
    雷电如何给植物“加餐”
    黄登
    ①你有没有注意到,雷雨过后,植物会生长得更快,而且看上去会更新鲜、更明光、更翠绿!这是什么原因呢?
    ②有人认为是因为植物获得了更充沛的雨水,有人觉得是因为雨后的温度更适合植物生长,还有人说这得益于空气湿度的增加。
    ③这些因素都能促进植物快速生长,但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原因,那就是雷电的作用。
    ④我们知道,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来“生产自己的粮食”。但实际上,这个生产过程会受一些营养元素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对植物来说,最重要的3种营养元素,按重要性来排的顺序是:氮、磷、钾,而雷电就是通过增加氮的供应量起到帮助植物生长的作用的。
    ⑤大气中有很多氮元素——我们呼吸的空气中78%是氮(只有21%是氧)。然而,对大多数植物来说,空气中的这些氮(由两个氮原子组成)是不能被直接吸收利用的。
    ⑥植物主要是以硝酸盐的形式吸收并利用氮元素的,并且这个过程发生在土壤中。
    ⑦土壤中的硝酸盐主要来源于微生物的作用,它在土壤中的含量跟微生物的数量有关。如果土壤中微生物多,那么它的含量自然就会相对丰富;如果土壤不适合更多微生物生存,那么它的含量就不可避免地相对较少。
    ⑧雷电会增加硝酸盐在土壤中的含量——它可以将大气中的氮转化为硝酸根离子,并添加到土壤中,进而增加硝酸盐的含量,就像是往土壤中增添了肥料。
    ⑨那么,这个过程是怎么发生的呢?
    ⑩雷电具有巨大的能量。每当雷击发生时,部分能量会击中大气中的氮,从而打破氮分子的强健,使两个氮原子分裂。氮原子一旦分裂,就会迅速与大气中的氧气结合,形成氮的氧化物。
    ⑪雨水通常是与雷电一起出现的,这些含氮氧化物会溶于雨水,生成硝酸根及亚硝酸根,并以雨滴的形式落到地上,然后再以植物可以吸收的形式渗入土壤。
    ⑫这个转化过程被称为“氦的固定”。雷电越多,硝酸根离子就越多,也就意味着土壤里的硝酸盐越多。土壤中的这种“肥料”多了,相当于植物吃的食物也就多了。如此一来,植物就可以“敞开吃”了。因此,雷雨过后它们也会看起来更加饱满。
    ⑬除了会给植物“施肥”,雷电还对植物的生长有其他帮助作用。
    ⑭它可以帮助有些植物“干掉”竞争对手。我们知道,雷电会引发火灾。火,通常是大自然的正常组成部分,可以清除干枯的灌木,并为新植物的生长“铺路”。有些树木,比如红杉就以抗火著称,其厚厚的树皮可以保护它们不受大火伤害。它们就是依靠火灾来清除自己的竞争对手的,这样才能继续生长并占据优势。
    ⑮雷电也可以促进植物新陈代谢。研究认为,当暴雨即将来临时,植物能够探测到产生雷电的“高压”。这种高压会促进植物的新陈代谢,使其提早进入更高的“档位”,为“淋浴”做好准备。雷电就好比一个信号,告诉它们准备好树根来吸收接下来的倾盆大雨,并让其他部分准备好快速生长,
    ⑯此外,雷电还可以促使种子发芽。植物学家发现,雷电产生的电流可以促使樱桃和大麦等植物的种子发芽。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雷雨过后种子发芽会更快。
    (摘自《大科技·科学之谜》2022年8月A)
    14. 选文第①段有何作用?
    15. 结合全文,概括雷电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16. 赏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土壤中的这种“肥料”多了,相当于植物吃的食物也就多了。
    17. 第⑭段中画线句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案】14. 开篇描写雷雨过后植物生长更快更茂盛的自然现象,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或用问句。引发读者的思考),并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或说明内容):雷电的作用。
    15. (1)雷电给植物“施肥”。(或增加氮的供应量,帮助植物生长:或增加土壤中硝酸盐的含量)(2)帮助有些植物消除自己的竞争对手。(3)促进植物新陈代谢。(4)促进种子发芽。
    16. 运用比喻的修辞。把硝酸盐比作食物。(或者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雷电越多,土壤中的硝酸盐越多,植物吸收的养料就越多,该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
    17. 举例子,举了红杉依靠火灾清除竞争对手的例子,具体说明了火可以清除干枯的灌木,为新植物的生长“铺路”,进一步说明了雷电引发的火灾可以帮助有些植物“干掉”竞争对手,对植物的生长有帮助作用。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说明文语段作用。
    第①段“你有没有注意到,雷雨过后,植物会生长得更快,而且看上去会更新鲜、更明光、更翠绿”,以雷雨过后植物生长更快更茂盛的自然现象开篇,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这是什么原因呢”,以自然现象提问,更能引发读者的思考; 联系第③段“这些因素都能促进植物快速生长,但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原因,那就是雷电的作用”可知,引出下文说明对象:雷电的作用。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的概括。
    根据第⑧段“雷电会增加硝酸盐在土壤中的含量——它可以将大气中的氮转化为硝酸根离子,并添加到土壤中,进而增加硝酸盐的含量,就像是往土壤中增添了肥料”可知,雷电给植物“施肥”;
    根据第⑬段“除了会给植物‘施肥’,雷电还对植物的生长有其他帮助作用”,第⑭段“它可以帮助有些植物‘干掉’竞争对手”可知,帮助有些植物消除自己的竞争对手;
    根据第⑮段“雷电也可以促进植物新陈代谢。研究认为,当暴雨即将来临时,植物能够探测到产生雷电的‘高压’。这种高压会促进植物的新陈代谢,使其提早进入更高的‘档位’,为‘淋浴’做好准备”可知,促进植物新陈代谢;
    根据第⑯段“此外,雷电还可以促使种子发芽。植物学家发现,雷电产生电流可以促使樱桃和大麦等植物的种子发芽”可知,促进种子发芽。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相当于植物吃的食物也就多了”一句,将硝酸盐比作食物,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联系第⑫段“雷电越多,硝酸根离子就越多,也就意味着土壤里的硝酸盐越多”可知,该句生动形象地说明了雷电越多,土壤中的硝酸盐越名,植物吸收的养料就越多,增添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便于读者理解。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作用。
    划线句“有些树木,比如红杉就以抗火著称,其厚厚的树皮可以保护它们不受大火伤害。它们就是依靠火灾来清除自己的竞争对手的,这样才能继续生长并占据优势”,列举了红杉依靠火灾来除掉自己的对手,继续生长并占据优势的例子,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了第⑬段“除了会给植物‘施肥’,雷电还对植物的生长有其他帮助作用”,第⑭段“它可以帮助有些植物‘干掉’竞争对手”,使说明内容更具说服力。
    (四)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悠悠豆花香
    曹淑玲
    ①门前小街上,多了一家豆腐摊儿。一辆电动三轮车,装得满满当当,豆腐,豆浆,豆片,豆皮,好像豆子开会,热热闹闹。小街一景似的,每到日落,很多人特意陆续来等。
    ②卖豆腐的是个女人。五十刚出头的样子,外地口音,衣着朴素干净,手脚很麻利。人们因急着回家,或怕买不到,都有点迫不及待,纷纷先付了账。倒是女人始终微笑着,轻声应着:“好,……”并不抬头看,只淡定娴熟地切,称,拿,递。豆花香幽幽地飘出来,深深浅浅,萦绕不绝。
    ③“呀!”好久没有闻到如此地道清醇的豆花香了,儿时的故事好像倏忽间被唤醒了,似一粒胖豆子,正从记忆的土壤里拱出来。
    ④秋日的田埂上,祖母总会带我去收豆子。看着被阳光喂得饱饱的豆荚,稍不留意,就要“噼噼啪啪”爆开来。祖母会笑得合不拢嘴,一面念叨着“好哦,好哦”,一面轻手轻脚地收割,仿佛那是她养育的孩子,生怕碰伤抑或遗落一粒。
    ⑤祖父过世早,祖母一人拉扯三个孩子长大,维持生计的唯一出路是做豆腐。看祖母做豆腐,仿佛看一场大戏,夜的帷幔刚一拉开,祖母就要登台了。经过一天的浸泡,豆子像沐浴过的美人,体态丰腴莹润。此时,祖母却并不急着做,而是有仪式感地虔诚静默地凝视着。她喃喃自语:“你们啊,得熬过了多少晴天和雨天,不易,到了家了,我会好好伺候你们的。”
    ⑥磨豆子最累,祖母却从不交予别人,总是一个人默默地推着磨盘,就像她竭尽全力推动着生活压给她的那些苦难,不急不恼,不怨不艾。一圈又一圈,白色的琼浆汩汩淌下来,那是豆子平凡生命的奉献。压轴大戏是祖母用卤水“点花”,那是做豆腐的秘诀。每每此时,祖母表情显得很凝重,既从容淡定,又严谨认真。多一点,豆腐就老了,又黄又涩。少一点,豆腐又嫩了,易碎,失了弹性。
    ⑦祖母做的豆腐细腻醇香,十里八村都等着买。我问过祖母“点花”秘诀,什么样的比例,才能把豆腐点得恰到好处。慈爱的祖母爽朗地笑起来:“傻孩子,哪儿有啥秘诀啊,奶奶不认字儿,可奶奶懂一个理儿,‘点花’就是把握好分寸,就像咱做人,遇到事,莫慌神儿,拿得起,稳得住,像这豆腐,清清白白。”
    ⑧后来,读《苏东坡传》,读到苏轼因官职被贬,薪俸不高,每次待客,便亲自下厨,在豆腐上大做文章,他写“箸上凝脂滑,盘中软玉香”,我掩书而笑,豆腐的身影不仅在民间,也在隽永的诗意里。
    ⑨祖母走后,我就很少买豆腐了,用石膏点就的豆腐像一个丢了生命的壳子,空有一副皮囊,早已无味。
    ⑩一阵晚风掠过,浓郁密匝的豆花香飘散出来,弥漫了我的味蕾。我喜欢上女人的豆腐。
    ⑪有几次买豆腐,总见一男人坐在马扎上,虚胖,苍老,稍显病态,牙齿尽已脱落,只偶尔帮女人收个零钱。听人说,那是他男人,是做豆腐好手,一场大病如大厦将倾,她硬是靠卖豆腐撑了起来。她说一盘子好豆腐,怎么压都不碎,人的肩上被生活压了点苦难,也不该怕。好的豆腐,撑得起的不单单是压在身上的石头,还有人心。不管啥时候,人心都得像豆腐一样,不能散了个儿。
    ⑫晚风中,豆花香幽幽地飘荡着,萦萦绕绕,绵绵不绝,香溢在整个人世间。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18.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喜欢上女人的豆腐,除了因为豆花香,“我”还从女人身上看到了祖母的影子。
    B. 作者对儿时故事的深情回忆,字里行间蕴含着对外祖母的无限思念。
    C. “点花”是外祖母做豆腐的压轴大戏,那是做豆腐的秘诀,也是贯穿文章的线索。
    D. 第⑫段以“豆花香”巧妙点题,同时流露出对祖母的思念,点明了文章的主旨。
    19. 文章以“悠悠豆花香”为题,有什么好处?
    20. 请从描写手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的画线句。
    祖母会笑得合不拢嘴,一面念叨着“好哦,好哦”,一面轻手轻脚地收割,仿佛那是她养育的孩子,生怕碰伤抑或遗落一粒。
    21. 结尾部分写到卖豆腐女人的丈夫,是否多余?为什么?
    22. 从文章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答出三点即可)
    【答案】18. C 19. ①标题“悠悠豆花香”语言生动形象,富有诗意,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②标题中“豆花香”是贯穿文章的线索,使文章结构严谨;③标题“悠悠豆花香”蕴含着作者对儿时往事、对祖母的深情,点名了文章的主旨。
    20. 运用神态、语言、动作描写,刻画出祖母和善、勤劳的形象,表现出祖母对豆子的珍惜和喜爱之情。
    21. 不多余。这里表现出卖豆腐女人坚强、乐观的美好品质,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22. 示例:①遇事要不急不恼,不怨不艾,保持淡定;②人要学会坚强,勇敢面对生活中的苦难;③做人要把握好分寸,遇到事,莫慌神儿,拿得起,稳得住。
    【解析】
    【18题详解】
    此题考查内容理解与鉴赏。
    C.有误,由标题和文章内容可知,“豆花香”是贯穿文章的线索,不是“点花”。
    故选C。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标题的作用。文章标题的作用一般有:①交代文章主要内容,揭示文章主旨;②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背景);③点明行文线索或感情线索;④确定文章描写对象,确定文章的感情基调;⑤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富有哲理,引人思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悠悠豆花香”交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富有诗意,能勾起人的遐想,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由文章第③段“好久没有闻到如此地道清醇的豆花香了”,第⑦段“祖母做的豆腐细腻醇香,十里八村都等着买”,第⑩段“一阵晚风掠过,浓郁密匝的豆花香飘散出来,弥漫了我的味蕾”,第⑫段“晚风中,豆花香幽幽地飘荡着,萦萦绕绕,绵绵不绝”可知,标题是贯穿文章的线索;
    ③由文章第④段“秋日的田埂上,祖母总会带我去收豆子”,第⑥段“磨豆子最累,祖母却从不交予别人,总是一个人默默地推着磨盘……”,第⑦段“祖母做的豆腐细腻醇香,十里八村都等着买……”,第⑨段“祖母走后,我就很少买豆腐了……”可知,标题“悠悠豆花香”表现了作者对儿时往事的回忆和对祖母的思念,点明了文章的主旨。
    【20题详解】
    此题考查句子赏析。
    文章第④段画线句“祖母会笑得合不拢嘴,一面念叨着‘好哦,好哦’,一面轻手轻脚地收割,仿佛那是她养育的孩子,生怕碰伤抑或遗落一粒”中,“笑得合不拢嘴”是神态描写,“好哦,好哦”是语言描写,“轻手轻脚地收割”是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描写了祖母收割豆子时的情景,表现了祖母的勤劳和对豆子的喜爱和珍惜之情。
    【21题详解】
    此题考查句段作用。
    不多余。文章第⑪段“总见一男人坐在马扎上,虚胖,苍老,稍显病态,牙齿尽已脱落,只偶尔帮女人收个零钱。听人说,那是他男人,是做豆腐好手,一场大病如大厦将倾,她硬是靠卖豆腐撑了起来……”补充交代了女人卖豆腐的原因,一是从丈夫手里学到的好手艺,二是丈夫生病,生活重担落在了女人身上。突出了卖豆腐女人勇敢坚强的品质,使人物形象更丰满。
    【22题详解】
    此题考查阅读启示。
    文章第②段“女人始终微笑着,轻声应着:‘好,……’并不抬头看,只淡定娴熟地切,称,拿,递”启示我们:遇事不要着急,要淡定,沉着应对;
    文章第⑥段“每每此时,祖母表情显得很凝重,既从容淡定,又严谨认真。多一点,豆腐就老了,又黄又涩。少一点,豆腐又嫩了,易碎,失了弹性”启示我们:做事要严谨认真;
    文章第⑦段“咱做人,遇到事,莫慌神儿,拿得起,稳得住,像这豆腐,清清白白”启示我们:遇事莫慌神儿,要拿得起,稳得住;
    文章第⑪段“她说一盘子好豆腐,怎么压都不碎,人肩上被生活压了点苦难,也不该怕。好的豆腐,撑得起的不单单是压在身上的石头,还有人心。不管啥时候,人心都得像豆腐一样,不能散了个儿”启示我们:面对生活中的苦难,我们要勇敢坚强。
    三、写作(50分)
    23. 成长路上,有彩虹,也有风雨。成功时,留一点清醒给自己,你会发现,更多的理想需要追求;失败时,留一点梦想给自己,你会发现,前方的道路是何其宽广;幸福时,留一点责任给自己,你会发现帮助别人多么快乐;忧伤时,留一点微笑给自己,你会发现,平凡的生活充满阳光……
    请以“留一点_________给自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答案】例文:
    留一点记忆给自己
    回忆是偶然的风沙,一吹吹到月光之下,在记忆深处,折一枝桃花。
    推开第一扇记忆之窗,看到的是一道美丽的风景,那是儿时的风景。银色的月光如一层薄纱笼罩着大地。院子里,那桃花正开得恣肆风流,又显得端庄雅淑,周围是正吐露着芬芳的迎春花。花旁,年幼的我和慈祥的奶奶正坐在椅子上。夜,是那么宁静,那么安详,只有奶奶的声音和时有时无的狗吠声。我安静地坐在椅子上,听着奶奶讲嫦娥奔月的故事。奶奶的声音好似在用心地歌唱,字字句句都像鲜花那样温柔,鲜艳和丰润,让我忍不住遐想起来:那在广寒宫里的嫦娥,那捣药的玉兔,那伐桂的吴刚。奶奶的故事在我心中埋下了一粒种子。
    再推开一扇窗,我见到的是一幅绚丽的画面,这是我的小学时代。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充满了酸甜苦辣。春天伴随着第一只回到南方的燕子,第一朵露出笑颜的鲜花,第一棵探出脑袋的小草归来了。大家脱掉那厚重的棉袄,欢快地在校园里奔跑,嬉戏,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放学后,三五成群结伴去郊外放风筝。累了,就靠着一棵棵粉得似霞的桃树休息,沐浴着阳光,享受着轻风,无忧无虑地谈天说地。至今仍忘不了当时那高飞的风筝和大家脸上童真,无邪的笑意。六年的学习生活,灌溉了幼年时的那一粒种子,它已开始冲破土层,冒出淡绿色的嫩芽。
    轻轻推开最后一扇窗,映入眼帘的是一幅熟悉的情景,这,是现在。如今,年龄的增长使我变得更加成熟。课间,我不再像从前那般肆无忌惮地追逐打闹,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谈笑风生,而是在堆积如山的作业前奋笔疾书。可这又算得了什么,不过是人生的必经之路,只有这样人生才能更加充实。当年的嫩芽,如今已根深蒂固,被汗水与泪水浇灌着,已长出了几片新叶。
    燕子飞了,还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还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还有再开的时候。但是,时间匆匆,不会为任何事物所停留,趁现在时间还很多,一定要抓紧时间,给自己留下一个美好的回忆。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写作。
    审题立意:首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由提示语“留一点清醒给自己……留一点梦想给自己……留一点责任给自己……留一点微笑给自己”可知,横线上可以填“清醒、梦想、责任、微笑”等,在此基础上,拓宽思维,如补写“自信、勇气、阳光、自由、快乐、勤奋、温暖、信仰”等;“给自己”说明本题要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留一点”可以是情感方面的快乐、悲伤、喜悦等;也可以是品行方面的淡泊、宽容、责任等。参考立意:留一点清醒给自己,在面对幸福、成功时要戒骄戒躁:留一点蓝天给自己,在生活中处处树立环保意识:留一点微笑给自己,在面对失败、困境、磨难时保持乐观心态。
    思路点拨:若写记叙文,如“忧伤时,留一点微笑给自己,平凡的生活充满阳光”,要写出具体的事例,为什么忧伤。“留一点微笑给自己”有何意义,结果怎么样。要选择生活中自己的经历或是自己的所见,通过一件或几件小事表达主旨。若写成议论文,首先要确定合适的中心论点,然后选择恰当的事实论据或是道理论据,用清晰的论证思路来证明观点的正确。构思时,我们可以采用设问的方式来打开思路,要留什么给自己?为什么要留这个给自己?留这个给自己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多问问多思考,来开拓写作思路。由于命题关注的是自我成长的过程,关注的是成长中的内心世界,所以写作中一定要展现出生活的真善美,努力写出个性、写出自我。如写“留一点微笑给自己”,也可以选择古今名人微笑面对挫折,从而获得成就的具体事例,从而阐述留一点微笑给自己的意义。篇目
    我选择的篇目
    我选择的方法
    我选择的原因
    《说文解字》第一
    《周易》第二
    《尚书》第三
    《诗经》第四
    ……
    _______
    _______
    (选填ABCD中的一项)
    _______
    相关试卷

    山东省聊城东昌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山东省聊城东昌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 这是一份山东省聊城东昌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山东省聊城东昌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除夕和重阳最为重要,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聊城市东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聊城市东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古诗文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聊城市东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docx山东省聊城市东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 这是一份山东省聊城市东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docx山东省聊城市东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