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北京市丰台区高三下学期4月二模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本试卷共10页,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Cl 35.5 As 75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14题,每题3分,共42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有深远影响。下列涉及到物质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
A. AB. BC. CD. D
2. 放射性核素在考古等方面有重要应用。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 与互为同位素B. 具有放射性
C. 可用质谱区分和D. 和的化学性质不同
3. 下列过程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的是
A. 用去除废水中的B. 用净水
C. 用对自来水消毒D. 由海水制取蒸馏水
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蔗糖和果糖属于同系物B. 利用油脂的硬化可获得人造脂肪
C. DNA的双螺旋结构与氢键有关D. 不同的二肽,水解产物可能相同
5. 可以用作脱除废气中的催化剂。脱除的一种路径如下图所示。
已知:硫单质易溶于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的电子式为
B. 根据元素电负性,可推测出吸附方式以甲为主
C. 丙到丁的过程中,有非极性键的形成
D. 工作一段时间后,可以用浸泡催化剂,提高催化剂活性
6. 下列事实对应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 用水除去NO中的:
B. 用水溶液吸收吹出的:
C. 过氧化钠用作供氧剂:、
D. 向溶液中滴加溶液至恰好沉淀完全:
7. 阿格列汀(M)是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临床药物,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M不属于芳香烃
B. M分子中含有手性碳原子
C. M分子中碳原子有3种杂化类型
D. 1ml M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最多可消耗2ml NaOH
8. 用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ml含有π键的数目为
B. 1ml基态Cr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为
C. 46g和的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
D. 2.24L(标准状况)乙醇与足量Na充分反应,生成的分子数为
9.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AB. BC. CD. D
10. 利用反应 ,将工业生产中的副产物HCl转化为,可实现氯的循环利用,减少污染。投料比,L(、)、X可分别代表温度或压强,下图表示L一定时,HCl的平衡转化率随X的变化关系。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B.
C. a点对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的数值为80
D. a点时,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向容器中再充入0.4ml HCl和0.1ml,当再次平衡时HCl的转化率仍为80%
11. 科学家开发了一种可植入体内燃料电池,血糖(葡萄糖)过高时会激活电池,产生电能进而刺激人造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降低血糖水平。电池工作时的原理如下图所示(G―CHO代表葡萄糖)。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燃料电池是否工作与血糖的高低有关,血糖正常时电池不工作
B. 工作时,电极Ⅰ附近pH下降
C. 工作时,电子流向:电极Ⅱ→传感器→电极Ⅰ
D. 工作时,电极Ⅱ电极反应式为
12. L是一种具有较好耐热性、耐水性和高频电绝缘性的高分子化合物,它由三种单体聚合而成,每个单体的分子中均含有一个官能团。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制备L的反应是加聚反应
B. L的单体为、和HCHO
C. 参加反应的三种单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1
D. 三种单体能生成网状结构的高分子化合物
13. 25℃时,有浓度均为的4种溶液:
①盐酸 ②HF溶液 ③NaOH溶液 ④氨水
已知:25℃时,电离平衡常数,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溶液pH:③>④>②>①
B. 水电离出的浓度:①=③<②<④
C. ②和④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中:
D. ①和③混合后溶液(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则
14. 某小组欲制备配离子,实验如下。
已知:
下列说法不正确是
A. Ⅰ中产生蓝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
B. 加热蒸干Ⅰ中的深蓝色溶液,不能得到纯净的固体
C. Ⅱ中现象证明了溶液和实验Ⅰ所得深蓝色溶液中,+2价铜的存在形式不同
D. Ⅲ中固体完全溶解的离子方程式为
第二部分
本部分共5题,共58分。
15. 硼氮氢化合物在有机合成、储氢材料等方面备受关注。
氨硼烷的球棍模型如图所示。
的一种制备方法如下:
ⅰ.(乙硼烷)
ⅱ.
已知:①元素的电负性:H 2.1 B 2.0 C 2.5 N 3.0 O 3.5 F 4.0
②任何卤化物水解,必先同水分子配位
(1)中硼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
(2)不能水解,但能水解。原因是___________。
(3)在水中的溶解性:THF>环戊烷,原因是___________。
(4)此法生成的会继续与反应生成副产物。过程如下:
①第2步___________能量(填“吸收”或“放出”)。
②用DMA()代替THF可以得到纯净的氨硼烷。由此推测、THF和DMA分别与B原子的结合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
(5)新型储氢材料的晶胞形状为立方体,边长为,如下图所示。
①与距离最近且等距的有___________个。
②已知的摩尔质量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为,此晶体的密度为___________。()
16. 从某工厂铜电解车间产生的难溶副产物黑铜泥(主要成分为和)和废水车间产生的含砷废渣(主要成分为)中回收铜和砷的一种流程示意图如下。
已知:沉铜过程主要发生反应;易分解生成微溶于水的;随着硫酸浓度的增大,在硫酸溶液中的溶解度变小。
(1)升温能加快氧化浸出的速率。温度过高时,浸出速率反而会下降,原因是___________。
(2)和被氧化为和。被氧化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沉铜前,需要对氧化浸出液进行稀释。稀释倍数对沉铜的影响如下图所示。
稀释倍数较小时,滤渣2中As含量较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上述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
(5)粗三氧化二砷中砷含量的测定。
ⅰ.取0.1g样品于锥形瓶中,加入NaOH溶液,使样品完全溶解;
ⅱ.加入适量乙酸铅溶液,消除-2价硫的干扰;
ⅲ.用稀硫酸调pH=8,加入3g碳酸氢钠和少量淀粉溶液;
ⅳ.用碘标准溶液(溶质按计)滴定,将砷氧化至最高价态。到达滴定终点时,消耗碘标准溶液VmL。
已知:样品中砷只以+3价的形式存在。
①若样品中有-2价硫,没有步骤ⅱ,测定结果将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②样品中砷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③步骤ⅲ中加入碳酸氢钠,能保持滴定过程中溶液pH基本稳定,结合化学用语解释原因___________。
17. 多聚二磷酸腺苷核糖聚合酶抑制剂奥拉帕尼(J)的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ⅰ.
ⅱ.
(1)A为芳香族酯类化合物,A→B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B→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C→D发生了两步反应,反应类型依次为加成反应、___________。
(4)试剂a中含有的官能团有―CN、___________。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A的一种同分异构体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遇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b.H能与溶液反应
c.H→I的过程可能生成一种分子内含有7个六元环的副产物
d.I→J的过程利用了的碱性
(6)E经多步转化可得到G,路线如下。
M分子中含有2个六元环,P分子中含有3个六元环。M和P的结构简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将转化为高附加值的化学品,对实现碳中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Ⅰ.利用催化加氢制备乙烯,反应过程主要分为两步。
ⅰ.
ⅱ.
(1)和反应制备乙烯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0.1MPa,投料比的条件下研究反应ⅰ,在不同温度下达到平衡时各气体的物质的量分数如图1所示(水转化为液态,不计入)。
①200℃时,主要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800℃时,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____。
Ⅱ.利用煤气化灰渣(主要成分有CaO、、和MgO等)封存,制备高纯碳酸钙。
ⅰ.浸出:向灰渣中加入稍过量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液a;
ⅱ.净化:向滤液a中逐渐加入氨水,金属氢氧化物分步沉淀,分步过滤,得到滤液b;
ⅲ.碳酸化:向滤液b中通入,过滤、洗涤、干燥,得到高纯。
已知:一些金属氢氧化物在溶液中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时的与pH关系如图2所示。
(3)净化时,先分离出的氢氧化物是___________。
(4)碳酸化时发生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Ⅲ.利用双极膜电解制备NaOH,捕集烟气中,制备。已知:双极膜为复合膜,可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将膜间的解离,提供和。
(5)结合电极反应解释A区产生浓NaOH溶液原因___________。
(6)当电路中转移2ml时,上图装置产生___________ml NaOH。
(7)制得的固体样品中常混有。准确称量xg样品,下列方案中,能测定样品中纯度的是___________。
A.充分加热,固体减重
B.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得固体
C.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并加热,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
19. 某化学小组探究硫酸铁铵与、的反应。
已知:(棕红)
(1)①实验Ⅰ中产生红褐色沉淀与气泡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由实验Ⅰ可得出与结合的能力:___________(填“>”、“<”、“=”)。
(2)资料显示,可以氧化。针对实验Ⅱ中的现象,小组同学又设计并实施了如下实验。
①实验Ⅲ中与反应生成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结合化学反应原理解释实验Ⅱ、Ⅳ中现象存在差异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_。
(3)针对实验Ⅲ、Ⅳ的现象差异,小组同学提出猜想:pH影响了的氧化性或的还原性,并实施实验。
①a、b分别是___________。
②结合电极反应解释步骤3中电压表示数减小的原因___________。
③补充实验Ⅵ:向实验Ⅱ得到的棕红色液体中加入3滴10%稀硫酸,棕红色迅速变黄,检测到。结合化学用语解释实验Ⅵ中氧化还原反应明显加快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_。
(4)综合以上实验,盐溶液间反应的多样性与___________有关。A.纸中的纤维素
B.磁针中的四氧化三铁
C.泥活字中的硅酸盐
D.黑火药中的木炭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检验中是否混有HCl
将气体通入溶液
B
检验乙醇消去反应的产物
加热乙醇与浓硫酸的混合液,将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溶液
C
除去乙酸乙酯中少量的乙酸
向混合液中加入饱和溶液,充分振荡,静置,分液
D
比较AgCl和AgI的溶解度
向2mL溶液中加入0.5mLNaCl溶液,振荡后再加入0.5mLKI溶液
序号
步骤
Ⅰ
向2mL溶液中滴加0.5mL氨水,产生蓝色沉淀;继续滴加约1.5mL氨水,沉淀完全溶解,得到深蓝色溶液
Ⅱ
分别向溶液和实验Ⅰ所得深蓝色溶液中加入光亮的铁钉;1min后,前者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后者铁钉无现象
Ⅲ
取0.1g氢氧化铜固体于试管中,加入5mL氨水,溶液略变为蓝色,固体未见明显溶解;滴加2滴饱和氯化铵溶液,固体完全溶解,得到深蓝色溶液
实验
操作
现象
Ⅰ
向2mL溶液(pH=2.03)中逐滴加入溶液
迅速产生大量红褐色沉淀和大量气泡;继续滴加,当气泡量明显减少时,试管口的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开始逐渐变蓝
Ⅱ
向2mL溶液(pH=2.03)中逐滴加入溶液
溶液立即变棕红(无丁达尔现象),继续滴加溶液至过量,溶液依然为棕红色,放置两天无明显变化
实验
操作
现象
Ⅲ
向2mL溶液(pH=1.78)中加入0.5mL溶液
溶液立即变棕红色,约2小时后,棕红色变为黄色,检测到
Ⅳ
向2mL溶液(pH=2.03)中加入0.5mL溶液
溶液立即变棕红色,约5小时后,棕红色变为黄色,检测到
实验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及现象
Ⅴ
1.按如图搭好装置,接通电路,电压表读数为0.6V;
2.向a电极附近滴加3滴10%稀硫酸,电压表读数不变;
3.向石墨电极附近滴加3滴10%稀硫酸,电压表读数变为0.5V。
北京市昌平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北京市昌平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北京市昌平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北京市昌平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7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甘肃省高三下学期二模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届甘肃省高三下学期二模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届甘肃省高三下学期二模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2024届甘肃省高三下学期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北京市丰台区高三下学期4月二模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2024届北京市丰台区高三下学期4月二模化学试题,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