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市叶集区皖西当代职业中专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
展开本试卷共8页。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在中国古代诗学的漫长发展历程中,许多诗论家将感兴论确定为诗歌创作理论的出发点,并且赋予了愈加丰富愈加深刻的审美内涵。感兴论并非一般的文学创作论,而是揭示了诗歌与其他文体相区别的特殊创作规律,并且特指臻于化境的诗歌佳作从创作动因的产生到艺术表现的审美创造过程。感兴固然包含着灵感这种审美创造过程中主体所感受到的“高峰体验”,但这绝非感兴的全部含义。具体而言,感兴就是“感于物而兴”,指创作主体在客观环境的偶然触发下,在心灵中诞育了艺术境界(如诗中的意境)的心理状态与审美创造方式。感兴是以主体和客体的瞬间融化也即心物交融作为前提,以偶然性、随机性为基本特征的。触遇在感兴过程中是最关键、最核心的要素,分析“触”“遇”作为审美感兴的关键环节和核心要素的内涵及意义,可以使感兴论研究进一步得到深化,也使它的美学理论价值得到更为清晰的呈现。
感兴的基本内涵可以用“感于物而兴”来展开表述。如果将感兴作为一个具有高度概括性的范畴来进行建构的话,诗学中的“感物”说是应该包含在“感兴”之中的。“感物”与“感兴”只是一体,不可分为二端。“感物”是兴的起因和过程,“兴”是感物的效果和归结。“感兴”是诗论中对于诗歌创作发生动因最为根本的说明。“兴”的结果或产物是什么?是诗人进入创作状态的审美情感。而“兴”的媒质是什么?是进入诗人视野的外物。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的《比兴》篇中为“兴”所作的界定是:“兴者,起也。”起什么呢?起情,即是唤起诗人的情感。而“起情”动因又是什么?即是“触物”。“触物以起情”正是感兴最为基本的而又是最全面的内涵所在。中国诗学中大量出现的“触”“遇”等辞语,是中国诗学中感兴论作为诗歌创作理论的最核心的范畴的证明,同时,也说明了感兴论在诗学发展中不断丰富深化的轨迹。
“触”与“遇”并非一个概念,而是两个意义颇为相近的辞语。因其在感兴诗论中经常同位使用,而且表达的意思也非常相近,故而连带论之。实际上,触和遇的用法还是有所差异的。中国诗学中的“触”,并非心理学中的触觉之意,不是身体某部位和物体的直接碰撞,触更多的强调以情触物,指向主体与外物的直接感官(耳目等)接触;遇则是睹物生情,强调主体与客体双方的邂逅相遇的偶合性质。触遇有时分用,有时连接,但都是用来说明感兴的起因所在。“物”作为相对于主体的客体,更多的是指事物的外在形貌。所谓“触物”,指诗人的耳目等感官直接感知的外物形态。进一步要指出的是,所谓“触该试卷源自 每日更新,享更低价下载。物”之物,更是指由大自然的运化规律而形成的外物形态的变化,尤其以四季轮回的物态变化为常见,即如陆机所说的“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文赋》),钟嵘所说的“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诗品序》),都是诗人所感知的四季轮回带来的景色变化而触发了诗人的情感波动。
(摘编自张晶《触遇:中国诗学感兴论的核心要素》)
材料二:
感兴鉴赏就是一种侧重呈现作家创作感兴并唤起读者相同感兴的鉴赏方式。从作者的兴发感动传达出并赋予语言形式,读者在阅读的时候同样地唤起内心的情感与诗意,二者相互应和便能够体会诗歌所表达的蕴意了。在国家倡导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今天,我们学习了许多中国古代经典的诗词歌赋。在鉴赏和学习过程中,我们应尝试运用“感兴”的方式体会中国古典诗词,也可以将之作为一种鉴赏中国古典诗词的基本方式。
中国古典诗词的创作在于作者情感意志的抒发,是作者个人独特生命的体验与展现。换言之,也就是作者对外物世界的感发,借助于诗歌的形式传达出来。所以钟嵘说:“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世界外物的气的运转变化,感动世界生命的运转变化,花开花落,云卷云舒,一切的生发变化引起诗人内心情志的变化,故而借助于诗词的形式外化出来。由此来看,中国古典诗词的起因来源于世界万物的生发变化。故《礼记》有云:“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外物的变化包含了世间两种形式的变化:第一种是大自然的生发变化,第二种便是人世间的悲欢离合。诗人因自然界的事物变化和人世间的悲欢离合而兴发感动,由此而创作诗词。那么,我们在鉴赏经典诗词时就应该注意诗人的兴发感动以及事情的起因缘由,体会诗人的兴发感动,体验诗人的情感与意志。
在感兴鉴赏古典诗词的时候,读者需要具备积极活跃的心境,才能够与作者的感兴进行碰撞,才能更好地体会诗词所传递的诗意与情感。读者需要以一种活泼生动的心灵去体会诗人的诗意与情志,宋人罗大经《鹤林玉露》所言“大抵看诗,要胸次玲珑活络”,便是这层意思。读者的内心不能僵死,要用心去体会诗歌的整体意象,反复涵泳和体认诗词的妙处。而诗歌必然会带给读者一种兴发感动,我们学习和鉴赏古典诗词也是为了保持这样一种心灵的活泼玲珑,能够以读者的“兴”唤起对作者“兴”的鉴赏。
(摘编自王军《“感兴”:中国古典诗词鉴赏的基本方式》)
1.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感兴论揭示了诗歌的特殊创作规律,因而成为中国古代诗论家关于诗歌创作理论的出发点。
B.感兴并非是创作主体对客观对象的有意寻找和特意选择,它具有偶然性、随机性的基本特征。
C.感兴鉴赏是侧重呈现作家创作感兴并唤起读者相同感兴的中国古典诗词的传统的鉴赏方式。
D.中国古典诗词是诗人内心情态的外化形式,是因自然界的事物变化和人世间的悲欢离合而兴发感动的。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都体现“触遇”中“遇”。
B.若能体悟乃至把握由大自然运化规律而形成的物态变化,我们就可以理解诗人的情感波动。
C.基于诗歌是诗人个人独特生命的体验与展现这一认知,可以推知诗人们所感或同,所兴或异。
D.这两则材料对“感物”的理解不同,前者侧重事物外在形貌,后者则包含主体内在的悲欢情感。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材料一第一段厘清“感兴论”和“感兴”的概念,指出分析“触遇”对研究感兴论的重要价值。
B.材料一第二段阐释“感兴”的基本内涵,区分了“感物”“感兴”,指出“触遇”与“感兴”的关联。
C.材料一第三段分析了“触”与“遇”的区别与相似之处,阐明由“触遇”到“感兴”的发生机制。
D.材料二通过对比论证,分析了创作者对外物世界的感发与读者对意象的感悟不同的原因。
4.请结合材料内容,给“感兴论”下一个简要定义。(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红楼梦》第四十八回有“香菱学诗”一段,香菱最终写成了一首众人称赞为“新巧有趣”的咏月诗:“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博得嫦娥应自问,何缘不使永团圆!”请结合材料二,谈谈作为读者对此诗感兴欣赏的要点。(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城乡简史
范小青
自清喜欢买书。可书越来越多,就有了许多不便之处。自清打算把书处理掉一部分。正好这时候,政府发动大家向贫困地区的学校捐赠书籍,自清清理出来的书,正好有了去处。
自清有记账的习惯。自清的账本,有时候会超出了单纯记账的意义。他会详细写下购买这件东西的前因后果。自清记账的初衷,是想约束自己的花费。但其实该花的钱还是照花。很多年过去了,账本一本一本地叠起来,倒也壮观。自清清闲的时候,随手抽出其中一本,看到是某某年的,他的思绪便飞回这个某某年。
改革开放后,日子过好了,自清曾想停止记账的习惯。但只是想想而已,自清知道,这是习惯成自然。那就继续记账吧。每年年终的那一天,自清就将这一年的账本加入到无数个年头汇聚起来的账本中,按年份将它们排好,放在书橱下层的柜子里。书橱上层玻璃门里的隔板上摆满了自清买来的书,那是一种无声的炫耀。
这天自清打开柜门,竟发现少了一本账本。自清找了又找,想了又想,最后他想到会不会是夹在旧书里捐给了贫困地区。
自清想,这本账本对贫困地区的孩子来说,是没有用处的;但对他来说,就不一样了。少了这本账本,他就觉得心脏那里少了一块什么。
自清第二天就到扶贫办公室去。但是书已经送走了。至于自清的书,最后到了哪里,因为没有记录,没人能说清楚。但是大方向是知道的,运往了甘肃省。
王才认得几个字,他这一茬年龄的男人,大多数不认得字,王才就特别光荣,所以他更督促王小才好好念书。
王小才在学校抽得一本外地城市捐赠的书,高高兴兴地带回家去。王才难得有书读,忙翻开一看,生气地说,错了,这不是书,分明是一个账本。王小才好像犯了错,垂落着脑袋,眼睛却斜着看那本被翻开的账本。他看到了一个他认得出来却不知其意的词:香薰精油。王小才说,什么叫香薰精油?王才愣了一愣,也朝账本那地方看了一眼。
王才就沿着这个“香薰精油”看了下去,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他这一看,就对这本账本产生了强烈的兴趣。这是某年的某一天中的某一笔开支:午饭后毓秀说她皮肤干燥,去美容院做测试,美容院推荐了一款香薰精油,拇指大的一瓶东西,7毫升,价格679元。
毓秀有美容院的白金卡,打七折,475元,某年月日记于某市。
王才看了三遍,也没太弄清楚。他竖起拇指,说,这么大个东西,475块钱?王小才说,475块钱,你和妈妈种一年地也种不出来。王才生气了,说,王小才,你是嫌你娘老子没有本事?
王才叫王小才去向校长借了一本字典,但是字典里没有“香薰精油”。王才说,城里人过的日子连字典上都没有。王小才说,我好好念书,等大学毕业,就接你们到城里去住。其实王才对王小才一直抱有很大希望,但是这本账本将王才的心弄乱了,他看着站在他面前拖着两条鼻涕的王小才,忽然就觉得,这小子靠不上,要靠自己。
王才决定举家迁往城里。王才想,我要到城里看一看“香薰精油”。王才的老婆不同意王才的决定,她觉得王才发疯了。
王才说走就走,第二天他家的门上就上了一把大铁锁,还贴了一张纸条,欠谁谁3块钱,欠谁谁5块钱,都不会赖的,有朝一日衣锦还乡时一定如数加倍奉还,至于谁谁欠王才的几块钱,就一笔勾消,算是王才离开家乡送给乡亲们的一点心意。其实王小才应该指出王才纸条上的错误,但王小才还没这个水平。
自清去了一趟甘肃。他和王才一家走的是反道。他在甘肃省的西部找到了小王庄,找到了小王庄小学,知道了自己的账本是到了小王庄小学,分到了一个叫王小才的学生手里。
自清最终没有找回自己的账本。当他站到那座低矮破旧的土屋前,看到“一笔勾消”这四个字的时候,心情忽然就开朗起来,所有的疙疙瘩瘩,似乎一瞬间就被勾销掉了。
自清从大西北回来,看到隔壁邻居的车库里住进了一户外来的农民工家庭。这个农民工就是王才。王才做的是收旧货的工作。天气渐渐地热了,有一天自清经过车库门口,看到王才和他的妻子在太阳底下捆扎旧货。下晚的时候,自清又经过这里,他看到他们住的车库里,堆满了收来的旧货,密不透风。自清忍不住说,师傅,车库里没有窗,晚上热吧?王才说,不热的。他伸手将一根绳线一拉,一架吊扇就转起来了。王才笑了说,到底城里好,电扇都有得捡。自清为照顾王才的生意,常把清理出来的书卖给王才。
自清不知道现在王才每天晚上空闲下来,就要看他的账本,而且王才自己也渐渐地养成了记账的习惯。
一个星期天,已在民工子弟小学上学的王小才跟着王才上街,在一家美容店的玻璃橱窗里,看到了香薰精油。王小才高兴地喊了起来,哎嘿,这个便宜哎,降价了哎,10毫升的,407块钱。王才说,你懂什么,牌子不一样,价格也不一样,这种东西,只会越来越贵,王小才,我告诉你,你乡下人,不懂就不要乱说啊。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自清生活拮据,后来生活好过了,但他没有摒弃节约的美德,加上闲时读账本也是一种享受,所以他保持着记账的习惯。
B.出于对香薰精油的强烈好奇和由此引发的对城市生活的向往,王才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决定举家迁往城市生活。
C.王才纸条上的错误,显示了王才文化水平不高,却让自清的心情一下子开朗起来,让自清未找到账本的失落一扫而空。
D.进城的王才干着收旧货的辛苦工作,住着堆满废物的闷热车库,可他觉得“到底城里好”,但又不能忘记自己乡下人的身份。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的情节安排很有戏剧性,有很多巧合。王才和自清相互“寻找”,却又刚好错过,最后两人竟然比邻而居,却又互不知道。
B.小说中自清和王才两个人物形象互相映衬,两人的对话表明,城里人与乡下人是能够融洽相处的,他们之间并没有思想上的差异。
C.小说中王才“忽然就觉得,这小子靠不上,要靠自己”,语言颇为幽默,“忽然”并不是突发奇想,而是深思熟虑后的现实选择。
D.为了一本并没有什么隐私的账本,竟然追踪到甘肃西部小王庄,看似不合理,但因为小说作了多方面的铺垫,合乎生活逻辑。
8.小说是如何刻画王才这一人物形象的?请简要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有评论说这篇小说“通过视角转换完成了时空的切割,使小说获得了非凡的容量”。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太宗威容俨肃,百僚进见者,皆失其举措。太宗知其若此,每见人奏事,必假颜色,冀闻谏诤,知政教得失。贞观初,尝谓公卿曰:“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藉忠臣。主若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败,岂可得乎?故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至于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虞世基等,寻亦诛死。前事不远,公等每看事有不利于人,必须极言规谏。”
(节选自《贞观政要·求谏》)
材料二:
故谏议大夫赠司徒田公表圣奏议十篇。呜呼,田公,古之遗直也。其尽言不讳,盖自敌以下受之,有不能堪者,而况于人主乎!吾是以知二宗之圣也。自太平兴国以来,至于咸平,可谓天下大治,千载一时矣。而田公之言,常若有不测之忧,近在朝夕者,何哉?古之君子,必忧治世而危明主。明主有绝人之资,而治世无可畏之防。夫有绝人之资,必轻其臣;无可畏之防,必易其民。此君子之所甚惧也。方汉文时,刑措不用,兵革不试,而贾谊之言曰:“天下有可长太息者,有可流涕者,有可痛哭者。”后世不以是少汉文,亦不以是甚贾谊。由此观之,君子之遇,治世而事明主,法当如是也。谊虽不遇而其所言略已施行不幸早世功烈不著于时。然谊尝建言,使诸侯王子孙各以次受分地,文帝未及用,历孝景至武帝,而主父偃举行之,汉室以安。今公之言,十未用五六也,安知来世不有若偃者举而行之欤。愿广其书于世,必有与公合者,此亦忠臣孝子之志也。
(选自苏轼《田表圣奏议叙》)
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谊虽不遇A而其所言B略已施C行D不幸E早世F功烈G不著H于时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人欲自照”的“照”意为映照、反射影像,与《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湖月照我影”的“照”意思相同。
B.“臣亦不能独全其家”的“全”意为保全,与《水调歌头》中“此事古难全”的“全”意思不同。
C.“明主有绝人之资”的“绝”意为超过,与《蜀道难》中“可以横绝峨眉巅”的“绝”意思不同。
D.“必有与公合者”的“合”意为匹配,与《答司马谏议书》中“而议事每不合”的“合”意思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材料一是一则“记言”为主的短章,先概写唐太宗以和颜悦色“求谏”,再引用他自己的话写他“求谏”的原因。
B.材料二的开篇苏轼就称赞田公为“古之遗直”,也由衷称颂“二宗”虚怀若谷,能够接纳田公直言不讳的进谏。
C.汉文帝的时候,因为他对内不用严厉的刑法,对外也不兴兵动武,所以贾谊为此忧虑,就直言向汉文帝进谏。
D.苏轼认为有必要将田公的奏议集刊行于世,使其广泛流传,让人们知道真正的忠臣就应有直言极谏的勇气。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太宗威容俨肃,百僚进见者,皆失其举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而田公之言,常若有不测之忧,近在朝夕者,何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唐太宗与苏轼都论说了臣子进谏的必要性,两人阐释的缘由有同有异。请简要分析其同与异。(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送侯中丞流康州①
刘长卿
长江极目带枫林,匹马孤云不可寻。
迁播共知臣道枉,猜谗却为主恩深。
辕门画角三军思,驿路青山万里心。
北阙九重谁许屈,独看湘水泪沾襟。
[注]①唐上元中,刘展之乱,江淮失守,江淮都统李峘归罪于侯令仪,令仪坐除名,长流岭南康州。侯中丞:即侯令仪,浙西节度使。写作此诗时,刘长卿谪居江浙。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联抓住了“长江”“枫林”“匹马”“孤云”的意象,渲染了送别时凄清孤寂的氛围,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怅惘。
B.颈联上句想象侯中丞流放康州后,将凭借才华在军营中一展身手,赢得军士爱戴,表达了诗人对他的期许。
C.颈联下句写诗人对友人的牵挂之情会随着他流放之路而到万里之外,“青山”“万里”使全诗情怀更加深远。
D.这首诗写景虚实相生,用典自然贴切,语言凝重有力,寄慨沉郁悲凉,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真挚深厚的情谊。
16.这首诗的尾联提及屈原和湘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屈原在《离骚》中写到人生各有乐趣,而自己爱美习以为常,接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要坚定人生志向,即使被肢解也绝不改变。
(2)李白在《蜀道难》中多次发出“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感叹,其中两处接着用“___________________”的表情变化和“___________________”的动作情态,凸显了蜀道之“难”。
(3)柳永《望海潮》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了居民住宅的雅致,都市户口的繁庶,表现了杭州繁华热闹的景象。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不是偶然的。我们的文明中,有一种颠扑不破、辩证统一、灵活机动、祸福相倚、穷通转化的哲学与谋略智慧。中华文明提倡“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既精诚于大道之行,又专注于术的精准运用,引领中华民族一次次 ① 、遇难成祥。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生生不息,自成体系,屹立于世界文明之林,这是中华文明的光荣与伟大。同时旧邦新命,一个古老的极具特色的大国,面对 ② 的世界变局,必然要承受住动荡挑战、艰难困苦。我们拥有光辉的成就,也不乏多灾多难的锤炼;得到多方的敬意,也在近现代落后挨打,饱受侵略、宰割和耻辱;我们拥有悠久与丰厚的文化,也为科技的落后与国力的衰退而痛苦反思、艰难求索。
中华文化是中国的力量所在,是同心同德的凝聚力所在,是独立自主的荣誉尊严所在。一次又一次,正是中华文明以自己的仁爱、礼义、和穆的正道理念,经世致用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多彩多姿的活力与吸引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入理入情的说服力和感召力,化解了中华民族内部的纷争,阻遇了城外森林法则的野蛮与霸权暴力,成就了中华民族与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兴旺、发展与连续,彰显了别具特色的东方文明的伟大存在。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下列句子中的“要”与文中加点的“要”,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要取得好成绩,得用功,还得改进学习方法。
B.你要敢与人民为敌,必将被历史审判。
C.天要晴了,你就不必带伞了。
D.室内装饰要保证煤气管道和设备的安全要求。
20.第三自然段用了大量整句,请分析整句的构成及表达效果。(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很多人拿到手机的第一件事,恐怕就是给手机贴膜。迈入信息化时代,个人信息隐私保护,逐渐成了整个社会的一项新课题。于是,防窥膜应运而生了。
防窥膜,顾名思义,就是防止别人窥屏的手机膜。这种膜对倾斜角度的光透过率极低,而对垂直角度的光透过率高。屏幕只具有正面及侧面30°以内的可视性, ① ,则无法看清屏幕内容。这样能让使用者在垂直方向看清屏幕内容,周围人在倾斜方向则看到黑屏状态,起到了阻挡周边视线的作用,保护了使用者的隐私。
不少使用过防窥膜的网友反映,贴上防窥膜后, ② ,需要调亮屏幕亮度才能达到原来的视觉效果。目前还没有关于使用防窥膜是否会对眼睛造成损伤的相关研究,因此防窥膜伤眼的说法缺乏循证医学的证据。但是,如果屏幕亮度过低,眼睛在看东西时会更加吃力,有可能诱发或加重视疲劳。尤其是长时间用眼时, ③ 。使用电子产品时间过长时,眨眼次数低,也很容易导致干眼症的发生,同样造成眼睛酸涩疲劳。因此,使用手机时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调整到眼睛舒服的亮度,避免长时间用眼。同时,由于使用材料的参差不齐,质量差的防窥膜对屏幕亮度的影响更大,也可能会影响屏幕的分辨率,建议在购买时选择正规厂家的防窥膜产品。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根据第三自然段,用两个包含因果关系的语句给防窥膜使用者提出两条忠告。要求:表达简洁流畅,每条不超过50个字。(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我说你“别耍孩子气”,这是叫你对于正事——如做功课,以及料理自己本身各事等——自己要拿主意,不要依赖人。至于做人带几分孩子气,原是好的。你看爹爹有时还“有童心”呢。
——梁启超《致孩子们》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1.A 解析:A.“成为中国古代诗论家关于诗歌创作理论的出发点”过于绝对,材料一第一段表述为“许多诗论家将感兴论确定为诗歌创作理论的出发点”,并不是所有古代诗论家;且“因而”前后两个分句之间并无因果关系。
2.C 解析:A.“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通过“泪”可知,是现有的悲伤的情绪,再“问花”,不符合“遇”的概念,而是携情寻物;“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是看到“杨柳色”后,起了悔的情绪,符合“遇”的概念。B.前后两个分句之间没有逻辑联系。前一个分句在材料一“所谓‘触物’之物,更是指由大自然的运化规律而形成的外物形态的变化,尤其以四季轮回的物态变化为常见”中,是解释“触物”的含义;后一个分句在材料一“都是诗人所感知的四季轮回带来的景色变化而触发了诗人的情感波动”,是列举“触物”的实际例子。D.“后者则包含主体内在的悲欢情感”理解错误。材料一“物”作为相对于主体的客体,更多是指事物的外在形貌,“更是指由大自然的运化规律而形成的外物形态的变化,尤其以四季轮回的物态变化为常见”。材料二中为“外物的变化包含了世间两种形式的变化:第一种是大自然的生发变化,第二种便是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主体内在的悲欢情感”应是“客体”,对诗人而言,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也是客体。
3.D 解析:D.分析错误,材料二主要指出“感兴鉴赏”的概念和发生过程,并未运用对比论证。
4.感兴论是创作主体对外物世界感发,将心灵中诞育艺术境界的心理状态与审美创造方式借助诗歌形式表达的中国古代诗学创作审美体验理论。(4分)
5.①关注香菱感兴的来由,即秋月、月光等外物以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遭际。②以积极活泼的心灵反复涵咏香菱笔下月夜之境。③唤起内心对月夜人事的兴发感动,借以真切体悟香菱的内心情志。(每点2分)
6.A 解析:A.“但他没有摒弃节约的美德”错,自清记账对节约并没有起什么作用,“该花的钱还是照花”。
7.B 解析:B.“并没有思想上的差异”理解错误。
8.①心理描写与言行描写相结合,王才勤劳善良乐观,离家时不忘还债,有责任感。②侧面烘托,通过王小才表现了王才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③对比手法,将王才与自清对比,突出了王才对生活有追求。(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
9.①从城里人自清进入乡下,乡下人王才进入城市两个视角,展现了城里人和乡下人不同的生活。②两个视角交替切换,写出了城里与乡下的物质差异与文化冲突。③两个视角共同聚焦于日常小事,以点带面,展示了城乡广阔的时代特征。(每点2分)
10.ADF 解析:加上标点符号为:谊虽不遇,而其所言略已施行,不幸早世,功烈不著于时。
11.D 解析:D.“意思相同”错。“必有与公合者”的“合”意为相合;“而议事每不合”的“合”意为和睦,和谐,融洽。B.“此事古难全”的“全”意为周全。C.“可以横绝峨眉巅”的“横绝”意为横越、飞越,“绝”意为越过。
12.C 解析:C.“刑措不用,兵革不试”说明当时是“治世”,并不是贾谊忧患的直接原因,作者举贾谊之例证明君子处治世遇明主仍有忧患意识。
13.(1)唐太宗容貌威武严肃,百官中觐见的人,见到他都会紧张得举止失常不知所措。(译出大意1分,关键词“俨肃”“百僚进见者”“举措”各1分)
(2)而田公的议论,常常让人感到每时每刻都会有预测不到的灾难随时降临,这是为什么呢?(译出大意1分,关键词“若”“不测之忧”“近在朝夕”各1分)
14.同:两人都从人性的弱点出发,谈到君主需要臣子进谏。(1分)异:唐太宗以隋亡为例,论说臣子不进谏导致君臣亡国破家;苏轼以贾谊谏文帝为例,证明进谏成就了汉代的安定和君臣的美名。(2分)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唐太宗容貌威武严肃,百官中觐见的人,见到他都会紧张得举止失常不知所措。太宗知道情况后,每当见到有人奏事时,总是作出和颜悦色的样子,希望能够听到谏诤,知道政治教化的得失。贞观初年,太宗曾对公卿们说:“人要照见自己,一定要有明镜;一国之主要想知道自己的过失,一定要借助于忠臣。君主假如自以为圣明,臣下又不去纠正,要想国家不倾危败亡,能办得到吗?于是君主失掉他的国,臣下也不能独自保全他的家。至于像隋炀帝残暴淫虐,臣下都把嘴闭起来不讲话,最后终于因为听不到自己的过失而导致灭亡,虞世基等人不久也被诛杀。前事不远,你们今后每当看到事情有不利于百姓的,必须直言规劝谏诤。”
材料二:
已故的谏议大夫、被追赠为司徒的田锡字表圣有十篇奏议。啊!田公是位有古代遗风的直臣啊。他直言不讳,连与他地位相当或以下的人,听了都觉得不能忍受,更何况是对于君主呢!我也由此了解到太宗、真宗两位君主的圣明。自太平兴国以来直到咸平年间,可以说是千载难逢的太平盛世。而田公的议论,常常让人感到每时每刻都会有预测不到的灾难随时降临,这是为什么呢?古代的君子,都对太平盛世感到忧虑,对圣明的君主感到不安。圣明的君主有过人的聪明,而太平盛世也没有可怕的外部威胁。君主有过人的聪明,必然轻视他的臣子;没有可怕的外部威胁,一定会慢待他的人民。这正是君子忧虑的事情。汉文帝时,对内不用严厉的刑法,对外不兴兵动武,然而用贾谊的话说:“世间有值得感叹的事,有催人泪下的事,有令人痛哭的事。”但后世并没有因此而指责汉文帝,也没有因此而认为贾谊太过分。以此看来,君子遇到太平盛世而又遇到英明的君主,就应该这样做。贾谊虽然没有受到重用,但他的建议已经得到施行。不幸他很早就去世,没能在当时建功立业。但是贾谊曾建议,让诸侯王的子孙们按次序接受分封的土地,汉文帝没来得及施行,到了孝景帝、孝武帝时,主父偃依此全部施行了,汉室因此获得安定。如今田公的建议,十成中得以实施的不足五六成,但怎么知道以后就没有像主父偃那样的人把它们施行于世呢?希望他的书在世上广泛流传,一定会有与田公见解相合的人,这也是忠臣孝子们的愿望。
15.B 解析:B.颈联上句想象侯中丞流放康州后,军士们思念他,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赞许。
16.①屈原精忠报国却蒙冤被流放湘江,以屈原类比侯中丞,表达诗人对友人忠而被放的理解与同情。②表达了对朝廷昏昧、无人仗义执言的不平。③隐含了同为逐臣仕途不顺的自伤。(每点2分)
17.(1)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2分)
(2)使人听此凋朱颜侧身西望长咨嗟(2分)
(3)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2分)
18.①转危为安/逢凶化吉②日新月异/波诡云谲(每处1分,所填成语符合语境即可)
19.D 解析:D项和文中加点的“要”都有“需要”的意思。A.想,希望。B.如果。C.将要,表示肯定地推论事物发展的趋势。
20.第三自然段共用了三组整句。整句的运用,让语言表达既有节奏感和强烈的语势,又层次鲜明地表达内容,增强了情感。①第一组整句连用三个“是”字句,构成排比,用强烈的肯定语气,突显了中华文化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作用。②第二组整句用“以”字引领四组偏正短语作宾语,绵密排列,概括了中华文明的内涵,清晰而全面。③第三组整句用四个动宾短语,选取“化解了”“阻遏了”“成就了”“彰显了”四个动词,层层递进地写出了中华文化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伟力。(每组2分,答出任意两组给4分,答出三组给5分)
21.①而从左右30°以外的侧面②屏幕亮度会下降③这种影响会更加明显(每处2分,意思对即可)
22.①长时间面对过暗过亮屏幕会加重眼疲劳,所以防窥膜使用者要把手机调整到眼睛舒服的亮度,避免长时间用眼。②质量差的防窥膜对屏幕亮度影响更大,可能会影响屏幕分辨率,所以购买防窥膜产品要选择正规厂家。(每条2分,意思对即可)
23.写作指导:阅读材料可知,这是梁启超《致孩子们》中的一段话,他告诫孩子们,做事别耍孩子气,做人带点孩子气,二者是可以兼容的。考生在写作时可围绕着做事和做人与“孩子气”之间的关系来写,如写“常持理智心,葆有‘孩子气’”等。题号
1
2
3
6
7
10
11
12
15
19
答案
A
C
D
A
B
ADF
D
C
B
D
安徽省六安市叶集皖西当代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安徽省六安市叶集皖西当代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文件包含安徽省六安市叶集皖西当代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pdf、安徽省六安市叶集皖西当代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Ⅰ,现代文阅读Ⅱ,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选择·简答,语言文字运用,材料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皖江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联考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安徽省皖江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联考语文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简要赏析文中画线的语句,有人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