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2 氧气 教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716239/0-171542336632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2 氧气 教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716239/0-171542336636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2 氧气教案设计
展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研究具体物质的方法,知道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2.知道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3.认识硫、磷、碳、铁与氧气反应的现象、文字表达式。
4.认识化学反应,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认识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
过程与方法
初步了解研究具体物质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化学变化中,体验从化学中学到的知识,知道化合反应的重要用途。
重点难点:
重点 知道氧气的化学性质及化学反应的概念。
难点 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
教学准备:
氧气(四瓶)、火柴梗、硫粉、木炭、铁丝等。
教学过程:[来@^:zzstep&.c#%m]
一、导入新课
1.检验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等气体充满试管的1/2时,取出试管迅速把快要熄灭的木条伸进试管中(如图所示)。
2.观察比较木条在空气中和在纯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思考:此现象说明什么?
二、推进新课
[展示]出示一瓶制好的氧气。
(1)请学生观察。
(2)闻一闻:氧气有气味吗?
(3)思考:鱼在水中靠什么呼吸?它呼吸的氧气来自于哪里?由此可推知氧气的溶解性如何?
(一)氧气的物理性质[来%#:*中^~教网]
[总结]在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是1.429g/L,比空气的密度略大。它不易溶于水,在室温下,1L水中只能溶解约30mL氧气。在压强为101kPa时,氧气在-183℃时变为淡蓝色液体,在-218℃时变成淡蓝色雪花状的固体。
通常情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气体,密度大于空气,不易溶于水,有三态变化。
(二)氧气的检验
[演示]实验2—2[中国教#&%@育出~版网]
[现象]带火星的火柴梗复燃。
[结论]氧气能使带火星的火柴梗复燃。
师:如何检验是否为氧气?
生:把带火星的火柴梗伸入集气瓶,若复燃则为氧气。
(三)氧气的化学性质
1.能与硫反应生成二氧化硫。
[演示]实验2—3
[现象]在空气中:(1)淡蓝色火焰,(2)放热,(3)有刺激性气味;
在氧气中:(1)蓝紫色火焰、火焰更明亮,(2)放热,(3)有刺激性气味。
[结论]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更剧烈。
[分析]硫燃烧生成的这种有剌激性气味的气体叫二氧化硫(化学式为SO2),是酸雨的主要成分之一。这个反应可用下式表示:硫+氧气eq \(――→,\s\up7(点燃))二氧化硫
2.能与木炭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实验]木炭分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
[现象]在空气中:(1)发出红光,燃烧不剧烈,(2)放热,(3)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在氧气中:(1)发出白光、剧烈燃烧,(2)放热,(3)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结论]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更剧烈,火焰更明亮。这个反应可用下式表示:碳+氧气eq \(――→,\s\up7(点燃))二氧化碳。
3.能与铁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
[演示]实验2—4
[现象]铁在空气中红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
[结论]铁在空气中不易燃烧,在氧气中能燃烧。这个反应可用下式表示:铁+氧气eq \(――→,\s\up7(点燃))四氧化三铁。[来&:#中^%教~网]
[讨论](1)实验前为什么先加入少量的水?
(2)火柴梗起什么作用?
(3)为什么待火柴燃尽时,才将铁丝伸入氧气中?[来:中国*%教育#~@出版网]
[回答](1)防止集气瓶爆裂。(2)引燃。(3)以免火柴梗燃烧消耗氧气。
[总结](1)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剧烈。
(2)某些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物质,在氧气中能燃烧。说明氧气的化学性质较活泼。
(3)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实际上是与其中的氧气发生反应,由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较少,因此在空气中燃烧不如在氧气中剧烈,即物质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
(四)化学反应[来~&:中国^教育%*出版网]
1.化合反应
师:实验2-3.木炭与氧气的反应和实验2-4有什么共同特征?
学生在填完课本中的空白表格后,经讨论、分析得出结论:
(1)反应条件都是点燃。
(2)反应物中都有氧气。
(3)都有新物质生成,所以都是化学反应。
(4)反应物都是两种物质,生成物都是另一种物质。
[结论]以上三个反应都是生成了另一种物质。像这种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做化合反应。[www.*zz@&step.~c^m]
[练习]判断下列反应是否为化合反应。
(1)铁+氧气eq \(――→,\s\up7(点燃))四氧化三铁
(2)锌+盐酸―→氯化锌+氢气
(3)氢气+氧气eq \(――→,\s\up7(点燃))水
(4)氢氧化亚铁+氧气+水―→氢氧化铁[来%*:中教^网]
[答案](1)(3)(4)为化合反应。
2.氧化反应[来@#^:中教~网*]
[分析]在上述练习中的(1)(3)(4)三个反应还有另一个共同点:即反应物中都有氧气。像这种有氧参加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
[强调]氧化反应是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这里的“氧”包括“氧气”,但不等同于“氧气”。
[结论]在这些反应中,氧气提供氧,把别的物质氧化,由此可见氧气具有氧化性。
[分析]木炭、硫、铁在氧气中的燃烧都是比较剧烈的氧化反应,但并不是所有的氧化反应都那样剧烈、显而易见。有些氧化反应进行得很慢,甚至不容易被察觉,这种氧化叫做缓慢氧化。生活中有很多缓慢氧化的例子,如动植物的呼吸、食物的腐烂、酒和醋的酿造等都包含物质的缓慢氧化。
[小结]缓慢氧化和燃烧的共同点:都是氧化反应,都放出热量,但缓慢氧化不发光。
3.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区别和联系。[来~*:中国教育出版^&@网]
师:同学们,刚刚我们学习了什么是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你们知道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吗?[中#国&教%育*出版网@]
引导学生从两方面分析:
(1)概念。
(2)有无氧气参加。
讨论分析后,完成下表:
[来:z^@zstep&.c*%m]
教学板书:
课题2 氧气
一、氧气的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
二、氧气的检验[中国教&^~育出#*版网]
把带火星的火柴梗伸入集气瓶中(操作),火柴梗复燃(现象),证明该气体是氧气(结论)。
三、氧气的化学性质
1.硫和氧气
2.木炭和氧气
3.铁丝和氧气
四、化学反应
1.化合反应
2.氧化反应[来*:中国教^育&出版@网~]
3.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反思:
本课题的实验较多,教师要做好示范,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本课题有丰富的联系实际的内容,教师可利用此点帮助学生理解实验中的一些现象。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班级的具体情况,做适当的讲解或推荐课外阅读资料。
化合反应
氧化反应
反应分类的依据
从外部形成来划分一般为A+B+…=E
从是否有氧参加来划分,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叫氧化反应
共同处
都属于化学反应
相互联系
有氧气参加的化合反应同时也是氧化反应
化合反应
氧化反应
反应分类的依据
从外部形成来划分一般为A+B+…=E
从是否有氧参加来划分,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叫氧化反应
共同处
都属于化学反应
相互联系
有氧气参加的化合反应同时也是氧化反应
初中人教版课题2 氧气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a href="/hx/tb_c9844_t8/?tag_id=27" target="_blank">课题2 氧气教学设计</a>,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教学流程,教学设计,课堂小结,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2 氧气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a href="/hx/tb_c9844_t8/?tag_id=27" target="_blank">课题2 氧气教案设计</a>,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基础演练,能力提升,素养培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2 氧气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2 氧气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