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福建省泉州市高三下学期5月适应性练习化学试卷(无答案)
展开2024.5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考试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黏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今年泉州蟳埔的“簪花围”和“蚵壳厝”火出圈,传统的簪花是把鲜花用金银簪固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金银簪属于金属材料B.蚵壳的主要成分属于硅酸盐
C.某些鲜花释放的香气中含有酯类物质D.海蛎中蛋白质属于有机高分子
2.用PVA包裹的是纳米级抗癌药物载体,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和靶向性,PVA的结构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PVA在人体内不能发生水解反应B.PVA与互为同系物
C.该载体分散于水中可形成胶体D.该载体在磁场作用下具有靶向性
3.某有机合成中间体X的结构简式如下图。下列关于X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式为B.分子中含有2个手性碳原子
C.①和②键的键长相等D.与足量溶液反应能生成甘油
4.下列实验对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用溶液刻蚀印刷电路板:
B.将重晶石转化为酸溶性钡盐:
C.用溶液吸收含溴尾气:
D.验证的漂白性:
5.以为原料制备,理论上可用下列两个反应进行。
反应ⅰ:
反应ⅱ: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ⅰ需在高温下才能自发进行
B.反应ⅰ中,每分解142g产生44.8L(标准状况)
C.由反应ⅰ、ⅱ分别制备,转移电子数均为
D.溶液中存在:
6.某研究小组拟在实验室以废铁屑(含有少量炭和杂质)为原料制备无水,设计如下流程(已知易水解):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试剂X可选用硫酸
B.“氧化”时:
C.操作①②均需用到漏斗、烧杯、玻璃棒
D.“脱水”时可能会产生亚铁盐
7.是一种可吸附甲醇的材料,R、T、X、Y、Z为原子序数依次递增且为不同主族的短周期非金属元素,T、X、Y、Z位于同一周期且相邻,其中结构如图。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第一电离能:
B.含氧酸的酸性:
C.中X、Y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D.该物质中含有离子键、配位键和极性键
8.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9.一种自生酸和碱的电化学回收体系,原理如图所示。在Ⅲ室中将等含磷微粒转化为羟基磷灰石(),同时将转化为,实现废水中的等含磷微粒和的回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注:表示等含磷微粒,为羟基磷灰石)
A.a、c为阳离子交换膜,b为阴离子交换膜
B.Ⅲ室可发生反应:
C.当电路中通过电子,阴极增重10.04g
D.物质X为硫酸溶液,将其泵入吸收室用于吸收
10.常温下,用浓度均为和溶液进行实验:①各取,混合后滴加一定浓度的溶液,测得溶液的电导率随溶液体积变化如图1所示;②各取,分别滴加上述溶液,测得溶液的电导率随溶液体积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溶液:
B.水的电离程度:
C.:
D.由图2可知等浓度时的电导率: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题,共60分)
11.(14分)三氯异氰尿酸()可在水中缓慢释放出,是一种高效、低毒、安全的杀菌消毒漂白剂。实验室利用潮湿与反应制取,再与氰尿酸()悬浮液在20~25℃发生取代反应获得三氯异氰尿酸,实验装置(夹持装置省略)如下图:
已知:在温度较高时易分解,浓度较高时易爆炸
(1)制时,需打开活塞b,________玻璃塞a(选填“打开”或“关闭”)。
(2)乙中盛放的试剂为________。
(3)实验时,通入空气(不参与反应)的目的为________________。拆卸实验装置前还需再通入空气的目的为________________。
(4)设计“气体分离”方案时,分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进一步分析为弱极性分子,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用除去中的。
(5)丁中c装置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
(6)制取三氯异氰尿酸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7)三氯异氰尿酸有效氯含量测定:
称取样品,加入适量碘化钾和稀硫酸,充分反应后用溶液滴定,平均消耗溶液。
已知:
样品有效氯
①滴定时加入的最佳指示剂是________,滴定终点的现象为________。
②样品有效氯为________。
12.(17分)汽车尾气处理系统的原理是利用脱除并转化为。
(1)已知在25℃,时:
反应ⅰ:
反应ⅱ:
反应ⅲ: ________
(2)当与的物质的量之比按1:3、3:1、4:1分别以相同流速通过催化剂,通过时间均为,的脱除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①曲线c对应与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②若曲线a中的起始浓度为,则在900℃时的脱除速率为________。
③在800℃~1100℃时,催化剂活性较稳定。则脱除的最佳温度为________℃,的脱除率在最佳温度之前逐渐增大的原因是________。
④940℃时,反应ⅲ的平衡常数________(用物质的量分数代替浓度,列计算式)。
⑤若其它条件不变,提高催化剂的活性,940℃时的脱除率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一定比例的和也能很好的脱除,某催化反应机理如下图所示:
(注:表示V化合价为价,其它相似)
①该反应的催化剂为________。
②转化为过程中与的物质的量比为________。
③转化为,键角增大的原因是________。
13.(14分)中和渣是有色金属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废渣。从中和渣(主要含有和少量、、、的氢氧化物)中回收铜、锌等金属的工艺流程如下图:
已知:①,几种物质的如下表
②当金属离子浓度小于时,视为沉淀完全
回答下列问题:
(1)“中性浸出”时,采用“中性”的目的是________。
(2)“高温高酸浸出”时,“浸渣2”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
(3)“萃铜”时发生反应,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①画出的价层电子排布图________。
②水溶性差的原因是________(选填序号)。
a.形成分子内氢键b.分子结构较稳定c.亲油基团起主导作用
③萃取剂HR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4)“氧化沉淀”时,试剂X用以调节溶液的pH。
①加入溶液时生成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②沉淀后溶液的pH需不低于________。
(5)该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有________。
(6)某黄铜合金晶胞结构如图,其中A、B的原子坐标均可为。与Zn原子距离最近且相等的Cu原子有________个,C的原子坐标为________。
14.(15分)酚酞是常见酸碱指示剂,某学习小组用苯酚等原料制取酚酞并探究变色原理,制取酚酞的合成路线如下图:
回答以下问题:
(1)A的名称为________,酚酞中含有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
(2)条件I可用的试剂为________。
(3)熔点:________(选填“>”“<”或“=”)
(4)B→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___。
(5)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B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任写一种)。
①遇溶液显紫色②能发生银镜反应③核磁共振氢谱有4组峰
(6)C→酚酞的反应机理:
C能结合的原因为________,F中带正电荷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_。
(7)酚酞在一定pH溶液中生成阴离子,该离子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探究乙醇消去反应的产物
取一定量乙醇、浓硫酸、沸石,迅速升温至170℃,将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中
B
配制银氨溶液
向溶液中逐滴加入稀氨水,直至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
C
验证
向溶液中滴加2滴等浓度的溶液,过滤后往滤液再加入溶液
D
验证浓硫酸的脱水性和氧化性
将浓硫酸加入蔗糖中
物质
37.4
14.6
43.7
16.9
19.6
福建省泉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毕业班适应性练习卷(五)化学试卷: 这是一份福建省泉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毕业班适应性练习卷(五)化学试卷,共4页。
福建省泉州市2023届高三5月适应性练习卷五检化学试卷+答案: 这是一份福建省泉州市2023届高三5月适应性练习卷五检化学试卷+答案,共6页。
2022-2023学年福建省泉州市五中高三下学期5月适应性练习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福建省泉州市五中高三下学期5月适应性练习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水相锌离子电池工作原理如图,的早期制备方法如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