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2024年中考一模生物试卷(含答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5703644/0-171521415523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京市海淀区2024年中考一模生物试卷(含答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5703644/0-171521415527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京市海淀区2024年中考一模生物试卷(含答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5703644/0-171521415531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京市海淀区2024年中考一模生物试卷(含答案)
展开一、单选题
1.枯叶蝶将两翅合拢树木枝条上休息时,其形态外观与枯叶极为相似(如图)。与叶肉细胞相比,枯叶蝶细胞不具有的结构是( )
A.细胞核B.细胞质C.细胞膜D.细胞壁
2.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为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应调节( )
A.转换器B.遮光器C.粗准焦螺旋D.细准焦螺旋
3.在体内或体外特定的诱导条件下,间充质干细胞可形成不同类型的细胞(如图)。该过程称为( )
A.细胞生长B.细胞分裂
C.细胞分化D.细胞癌变
4.在草履虫培养液中加入染红的酵母菌以观察草履虫的取食,结果发现草履虫体内某结构呈现出红色(图中箭头所示),该结构最可能是( )
A.收集管B.伸缩泡C.食物泡D.细胞核
5.麻黄是我国传统的中药材,被列为北京市重点保护植物,其中植物果皮包被,颜色鲜红。麻黄在分类中属于( )
A.苔藓植物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D.被子植物
6.2020年6月,穿山甲升级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穿山甲被覆鳞甲,外观很像爬行动物,但在分类上属于哺乳动物。主要判断依据是( )
A.具有脊柱B.体内受精C.用肺呼吸D.胎生,哺乳
7.下列关于流感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具有细胞结构
B.结构包括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
C.进行分裂生殖
D.能独立生活,无需寄生在活细胞内
8.发酵食品具有丰富的营养和独特的风味。以下不属于发酵食品的是( )
A.米酒B.泡菜C.腐乳D.鲜奶
9.在观察菜豆植株的不同结构时,选取实验材料不正确的是( )
A.观察气孔——叶表皮B.观察子房——雄蕊
C.观察导管——茎纵切D.观察子叶——种子
10.玉米种子萌发过程中,发育成新个体的结构是( )
A.胚B.胚芽C.胚乳D.胚根
11.如图所示,将两根长势相近的枝条插入装有清水的甲、乙量筒中,甲中枝条保留叶,乙中枝条摘除叶。每天上午8:00向量筒中加水至100mL,并将其放在有光且通风处,每天下午5:00观测液体体积。连续记录5天的结果如下表。根据表中数据判断,最有可能是阴雨天的是( )
A.星期一B.星期二C.星期三D.星期五
12.二月兰是北京春天开花较早的植物之一,具有耐旱耐盐碱的特性。二月兰根尖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 )
A.根冠B.分生区C.伸长区D.成熟区
13.烟薯块根中储存着许多糖类物质,甜度极高。这些糖类物质的来源为( )
A.由根从土壤中吸收B.由细胞中线粒体合成
C.由叶片光合作用制造D.由气孔从空气中吸收
14.新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将奶及奶制品的建议摄入量增加到300~500克/天,其中富含的蛋白质在人体中被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 )
A.口腔B.胃C.肝脏D.小肠
15.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养成健康饮食的习惯非常重要。以下不属于健康饮食习惯的是( )
A.食物种类丰富多样B.用含糖饮料代替水
C.正餐定时定量D.两餐之间可适当加餐
16.静脉输液结束后,用棉球按压针口5分钟,以防止持续出血。这一过程中,能够促进凝血的是( )
A.血红蛋白B.血小板C.红细胞D.白细胞
17.如图为人体心脏结构示意图,当心室收缩时,左心室的血液流向了( )
A.甲B.丁C.bD.c
18.因交通事故受伤的A型血患者需要大量输血,最适合为他输入的是( )
A.A型血B.B型血C.O型血D.AB型血
19.肺泡是气体交换的场所。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肺泡数量多,总表面积大
B.肺泡周围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C.肺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D.血液流经肺泡外毛细血管后氧减少
20.下列有关人体泌尿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肾脏——形成尿液B.输尿管——排出尿液
C.膀胱——输送尿液D.尿道——储存尿液
21.飞盘运动是青少年喜爱的运动。握住空中飞来的飞盘时,大拇指要向手心运动。如图是人右手掌心面骨骼及部分肌肉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拇短展肌两端附着在同一块骨上
B.握住飞盘,拇收肌处于收缩状态
C.抓握时,骨骼肌牵拉骨绕关节运动
D.人体多个系统协调配合完成飞盘运动
22.研究发现少年儿童在晚上10时前入睡,且睡足9个小时,更有利于垂体分泌生长激素。该激素的作用是( )
A.促进生长B.降低血糖浓度
C.提高抗病能力D.促进性腺发育
23.正常女性体细胞染色体的组成是( )
A.22条常染色体+XB.22对常染色体+Y
C.22对常染色体+XYD.22对常染色体+XX
24.下列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 )
A.太空育种的彩椒个大质优
B.阳光暴晒后皮肤变黑
C.手术后单眼皮变成双眼皮
D.用耳不当使听力下降
25.下列关于“探究花生种子大小的变异”的实验操作及数据处理,错误的是( )
A.要随机取样
B.样本要有足够数量
C.选择适当测量方法
D.只能用曲线图呈现结果
二、读图填空题
26.东北虎是我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是全球濒危物种之一。其主要致危因素为栖息地破坏和人为盗猎。为更有效地保护东北虎,人们进行了持续的探索。
(1)东北虎是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且体型较大,需要足够的食物和生存空间。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在黑龙江、吉林等地建立了东北虎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种类丰富的动、植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了多条交错的____,可以使东北虎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具有更强的____能力,从而保证东北虎的生存。
(2)原有的保护区相对狭小且分散,不利于东北虎野生种群的恢复,为此,我国于2021年以原有保护区为基础,设立了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国家公园中包括更多的森林、湖泊、湿地、农田等,____多样性的提高带来更丰富的物种多样性;此外,国家公园的设立使东北虎有了更大的活动范围,利于不同群体个体间的交配,从而提高了东北虎群体的____多样性。
(3)人们在国家公园中修建了生态廊道(如图为生态廊道示意图),以解决野生动物栖息地被人类生活设施分隔的问题。为利于东北虎进行迁移,你认为修建的生态廊道应具备的特点有____。
27.公共卫生调查显示,夜间长时间暴露在人造光中会显著增加患糖尿病等血糖代谢相关疾病的风险,为此科研人员开展系列研究。
(1)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血糖可穿过____血管壁到达组织细胞处,其中,一部分血糖被棕色脂肪组织细胞摄入,使血糖含量下降。棕色脂肪组织细胞含有大量的线粒体,能快速分解葡萄糖,释放____,用于维持恒定的体温。
(2)研究者在夜间将两组小鼠分别置于黑暗和光照条件下,定时检测它们注射葡萄糖后的血糖含量及棕色脂肪组织内的葡萄糖水平,结果如图1和图2。
①图1结果显示,____条件下血糖浓度较高,结合图2的结果,推测其原因是在此条件下棕色脂肪组织摄入葡萄糖量____,导致血糖消耗减少。
②光照是如何影响棕色脂肪组织内的葡萄糖水平呢?研究者发现,光线进入眼球后,分布于____(填下列字母)的感光细胞受到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视觉神经传至位于____(填下列字母)的视觉中枢,再传导至棕色脂肪组织,调节其对血糖的摄入。
a.晶状体b.视网膜c.大脑皮层d.脊髓
(3)综上所述,为降低高血糖相关疾病的患病风险,请你提出一条健康生活的建议:____。
28.金桔是可以带皮食用的柑橘类水果,气味芳香,但口感比较麻涩。为此研究人员进行了一系列研究。
(1)金橘果皮上分布着密密麻麻的凹陷小点,称为油胞。用显微镜观察其结构如图1所示,油胞是由鞘细胞、____细胞及其组成的细胞间隙构成,能分泌并储存挥发性精油,使果实芳香,但也导致口感麻涩。
(2)在金橘栽培过程中,人们偶然发现一株无油胞的“滑皮金桔”,口感香甜,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中称为____,金桔的有油胞和无油胞为一对____。
(3)为研究油胞的遗传特性,研究人员利用有油胞的普通金橘与无油胞的滑皮金橘进行杂交实验,如图2所示。结果表明,无油胞是____(“显性”或“隐性”)性状。
(4)研究人员进一步从普通金橘中筛选获得了基因C1,并利用____技术将该基因转入滑皮金橘中,重新获得了有油胞的后代,表明油胞这一性状由____控制。
(5)油胞广泛存在于柑橘类植物的表皮上,其中的精油具有抗菌、抗虫的作用。从提升水果品质或获取精油等方面,简要说明上述研究结果的应用价值:____。
29.黄桃是一种营养较高的水果,但成熟时皮薄质软,易被胶孢炭痘菌感染导致腐烂,不易运输和储藏。
(1)如图所示,黄桃由花的雌蕊中的____发育形成。其外果皮主要由____组织构成,对果实起保护作用:中果皮富含的水分、糖类等营养物质,主要储存在细胞的____(填结构名称)中。
(2)黄桃果皮破损后,胶孢炭疽菌易从伤口入侵引起果实溃烂,产生的有毒物质会危害人体健康。研究表明,酵母菌能抑制多种致病菌的增殖。为开发生物防腐技术,科研人员研究了酵母菌对黄桃的防腐作用,实验过程如下:
Ⅰ.挑选大小、成熟度相似且果皮无损伤的若干黄桃,对果实进行消毒处理,然后用无菌打孔器对果皮打出一个直径为1厘米的孔。
Ⅱ.把处理后的黄桃分为A、B两组,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表。
①实验中通过____等操作能够避免其他微生物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②在A组果实伤口处滴加等量无菌水的作用是____。B组“?”的操作为____。
③实验结果表明酵母菌对胶孢炭疽菌有抑制作用,判断依据为____。
(3)结合上述实验结果,人们可通过____的操作实现黄桃的防腐。
30.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地球上的生物生生不息,但有些生物只是昙花一现,有史以来体型最大的灵长类动物,高达3米、体重达300公斤的步氏巨猿就是其中的一员。
步氏巨猿被发现,源于一颗从中药铺收集到的臼齿化石。后来,在广西的多个山洞中,共找到4件下颌骨和2000多枚牙齿化石,由此确定它们曾经生活在我国南方喀斯特地区。根据研究,它们是人类的“远房亲戚”,在进化树上所处位置如图1。
令人困惑的是,生存于同一地区的其他灵长类都成功繁衍生息,为什么步氏巨猿却灭绝了呢?古生物学家,还有地质学家,甚至还有攀岩高手等多领域的专业人员展开了跨学科综合研究,逐渐解开步氏巨猿灭绝之谜。
研究团队首先在广西多处洞穴进行了系统性的样品采集,找到巨猿和与它同时期的动植物化石及含化石堆积物样本,通过铀系、释光等6种测年技术测定它们的年代,然后,根据堆积物中所含的动植物化石、孢粉、炭屑等以及地层的显微构造,进行古环境重建,再根据巨猿牙齿化石中的物质和微磨痕复现了巨猿当时的食性。最终,构建出步氏巨猿不同时期的生态图景,如下表。
人们发现,后期步氏巨猿的体型变大且更加笨重,摄食范围也大为减少。而猩猩的体型变得更小更灵活,还改变了摄食偏好。可见,猩猩算是“识时务者”,而步氏巨猿则更像是一个走到穷途末路、不愿随波逐流的“特立独行者”,也许正是这份固执与保守导致了它的灭亡。
(1)根据文中信息判断。步氏巨猿与以下现存灵长类中亲缘关系最近的是____(填下列字母)
a.人类b.红毛猩猩c.黑猩猩d.大猩猩
(2)根据研究结果,图1中“?”处应标注为____万年。
(3)如果用图2概括该研究的过程,请依据文中信息将该图补充完整。①____,②____。
(4)研究人员复原步氏巨猿生存不同时期生态图素的直接证据是____。
(5)通过该研究结果。分析步氏巨猿灭绝的自身原因和外部原因分别是____,____,由此可见,步氏巨猿的灭绝是长期进化过程中____的必然结果。
31.学习了植物生殖的知识,小海跃跃欲试,想尝试繁育植物,观察它的生长发育过程。
(1)小海发现家里的土豆长出了绿芽(如图),决定用它作为种植材料。土豆是植物的块茎,这种利用块茎进行繁殖的方式称为____。
(2)小海将土豆分成几块,要确保每一块都带有____,并将每一块土豆分别种在花盆里。
(3)若种植的土豆块能够____,则说明已经繁殖成功。
(4)为详实记录种植过程及土豆生长发育状况,请将表头处的横线补充完整,完成以下观察日志的设计:
①____,②____。
(5)小海每天观察记录,并适时适量为其____(答出1点即可)。
(6)为便于观察土豆地下部分的生长发育状态,请你对栽培方案进行改进: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枯叶蝶是动物,其细胞具有: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和线粒体。植物叶肉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液泡和叶绿体。可见,与叶肉细胞相比,枯叶蝶细胞不具有的结构是: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2.答案:D
解析:A.显微镜的镜筒下端有一个能转动的圆盘叫做转换器,其上可以安装多个物镜,观察时便于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镜头,A错误。
B.显微镜的结构中,遮光器上有大小光圈,大光圈能使更多的光线进入,故当外界光线较强时用小光圈,当外界光线较弱时用大光圈,B错误。
CD.准焦螺旋是显微镜的机械部分,用来调节焦距。粗准焦螺旋使镜头上升或下降的范围大;细准焦螺旋使镜头上升或下降的范围小,能使焦距更准确,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所以,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为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应调节细准焦螺旋,C错误,D正确。
故选D。
3.答案:C
解析:A.新分裂产生的细胞体积很小,需要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逐渐增大,这就是细胞的生长,A不符合题意。
B.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分裂是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础。 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中除一小部分保持分裂能力,大部分丧失了分裂能力,B不符合题意。
C.生物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这个过程叫做细胞分化。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连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组织。所以,细胞分化的作用是形成了不同的组织,C符合题意。
D.致癌因子使细胞的原癌基因从抑制状态变为激活状态,正常细胞转化为癌细胞的过程为细胞癌变,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答案:C
解析: AB.收集管和伸缩泡能够把细胞内多余的水分和含氮废物收集起来,排出体外,A不符合题意。
C.草履虫身体的一侧有一条凹入的小沟,叫“口沟”,相当于草履虫的“嘴巴”。口沟内的密长的纤毛摆动时,能把水里的细菌和有机碎屑作为食物摆进口沟,再进入草履虫体内,形成食物泡,供其慢慢消化吸收。在草履虫培养液中加入染红的酵母菌,酵母菌会随食物通过口沟进入草履虫体内的食物泡中,因此被染成红色的结构最可能是食物泡,C符合题意。
D.草履虫的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答案:D
解析:A.苔藓植物没有根,有茎、叶的分化,没有种子,麻黄不属于苔藓植物,A 错误。
B.蕨类植物没有种子,有根、茎、叶的分化,且体内有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可以为植株输送营养物质,麻黄不属于蕨类植物,B 错误。
C.裸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没有果皮包被,麻黄不属于裸子植物,C错误。
D.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能形成果实,麻黄属于被子植物,D 正确。
故选C。
6.答案:D
解析:穿山甲虽然被覆鳞甲,外观很像爬行动物,但它胎生哺乳,属于哺乳动物。
故选D。
7.答案:B
解析:AB.流感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个体十分微小,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A错误,B正确。
C.病毒只能利用宿主活细胞内现成代谢系统合成自身的核酸和蛋白质成分;以核酸和蛋白质等元件的装配实现其大量繁殖,病毒的繁殖又称为自我复制,C错误。
D.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存,一旦离开活体会变成结晶体,D错误。
故选B。
8.答案:D
解析:A.米酒是利用酵母菌发酵制成的,A正确。
B.泡菜是利用乳酸菌发酵制成的,B正确。
C.腐乳是利用霉菌发酵制成的,C正确。
D.鲜奶是利用高温灭菌制成的,与微生物的发酵无关,D错误。
故选D。
9.答案:B
解析:A.气孔位于叶的表皮,观察气孔可以用叶表皮,A正确。
B.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和子房,雄蕊包括花药和花丝,B错误。
C.导管位于茎的木质部,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观察导管可以茎纵切,C正确。
D.子叶是种子的一部分,观察子叶可以用种子,D正确。
故选B。
10.答案:A
解析: A.玉米种子的结构包括胚、胚乳、种皮和果皮,胚由胚轴、胚芽、胚根、子叶四部分组成,胚是种子的主要部分,是幼小的生命体,能发育成新的植物体,A符合题意。
B.胚芽将来发育成新植物的茎和叶,是植物体的一部分,B不符合题意。
C.玉米种子属于单子叶植物,有一片子叶,有胚乳。在胚乳中贮藏着大量的营养物质,如蛋白质、糖类(主要是淀粉)等。种子在萌发过程中,营养物质主要来自胚乳,C不符合题意。
D.胚根发育成新植物体的根,是植物体的一部分,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1.答案:C
解析:植物的蒸腾作用与温度等有关,而水的蒸发也与温度有关,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高,植物的蒸腾作用越强,水蒸发的越多,由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知道,周三那天,甲减少了6毫升,乙减少了4毫升,为这五天中最少,所以第三天的温度较低,蒸腾作用较弱,故最有可能是阴雨天的是周三,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2.答案:D
解析:A.根冠位于根的顶端,属于保护组织,细胞比较大,排列不够整齐,像一顶帽子似的套在外面,具有保护作用,A错误。
B.分生区被根冠包围着,细胞体积小、细胞核大、细胞质浓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B错误。
C.伸长区在分生区上部,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能够吸收水分和无机盐,C错误。
D.根尖包括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成熟区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扩大了吸收水的面积。因此成熟区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可见,二月兰根尖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成熟区,D正确。
故选D。
13.答案:C
解析:A.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A不符合题意。
B.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把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被称为动力车间,是动植物细胞都有的一种能量转换器,是细胞的发动机,B不符合题意。
C.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可见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场所是叶绿体;条件是光;产物是:有机物和氧,C符合题意。
D.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气孔是由一对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保卫细胞控制气孔的张开和闭合,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4.答案:D
解析:A.口腔是消化系统的起点,对食物有磨碎等作用,同时淀粉在口腔内唾液的作用下分解为麦芽糖,A错误。
B.胃位于腹腔的左上方,上连食道,下接十二指肠。在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位是胃,能够暂时储存食物;胃壁的肌肉层收缩,能够使胃蠕动,使食物形成食糜,能促进食物的物理消化过程;胃腺分泌的胃液中含有胃酸和胃蛋白酶,胃蛋白酶对蛋白质有初步的消化作用,能把蛋白质分解成多肽,B错误。
C.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成人的肝脏重约1.5kg,大部分位于腹腔的右上部,肝脏具有分泌胆汁、代谢功能和解毒等功能。肝脏分泌的胆汁能储藏在胆囊中,在需要消化食物的时候,胆汁经导管流入十二指肠,C错误。
D.人体消化道内能够消化蛋白质的器官有胃和小肠。蛋白质在胃中开始被消化,在胃蛋白酶的作用下分解成多肽。小肠是消化的主要场所,进入小肠后,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成氨基酸,D正确。
故选D。
15.答案:B
解析:A.根据平衡膳食宝塔,均衡的摄取五类食物。合理营养应该是每日均衡地吃“平衡膳食宝塔”中的五类食物,人每天科学饮食: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A错误。
B.用饮料代替水,会因为摄入过量的糖分影响骨骼牙齿的发育,B正确。
C.食物应多样化,营养全面合理,科学安排一日三餐,定时定量,能保证人体营养的需要,C错误。
D.由于青少年正在长身体,对营养物质需求大、饿得快,可以在两餐之间适当加餐,注意食品的健康和合理搭配,D错误。
故选B。
16.答案:B
解析:A.血红蛋白红细胞中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它的特性是: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A错误。
B.血小板是体积最小的血细胞,在显微镜下基本上看不到,无细胞核,形状不规则,有止血和凝血的作用,B正确。
C.红细胞是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呈两面凹圆饼状,富含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也运输一部分二氧化碳,C错误。
D.白细胞是数量最少的血细胞,有细胞核,但比红细胞大,能吞噬病菌,有防御保护功能,D错误。
故选B。
17.答案:C
解析:心脏工作的过程是:①左右心房收缩,分别将血液压至左心室和右心室,此时,房室瓣打开,动脉瓣关闭; ②左右心室收缩,分别将血液泵至主动脉和肺动脉,此时,房室瓣关闭,动脉瓣打开;③全心舒张,血液经静脉被吸进心房,此时,房室瓣打开,动脉瓣打开。
因此,当两个心室收缩时,左心室的血流向了b主动脉,右心室的血液流向了c肺动脉,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8.答案:A
解析: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的血,但只能输给AB型的人;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只能接受O型血。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红细胞可能引起凝集反应。因此,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
因此,因交通事故受伤的A型血患者需要大量输血,最适合为他输入的是A型血。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9.答案:D
解析:A.肺由大量的肺泡组成,肺泡数目多,总表面积大,A正确。
B.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是一层扁平上皮细胞,这样肺泡与血液很容易发生气体交换,B正确。
C.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是一层扁平上皮细胞,C正确。
D.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发生在肺泡与血液之间,肺泡内的氧气扩散进入血液,血液中的氧气含量增多,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D错误。
故选D。
20.答案:A
解析:A.肾脏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是形成尿液的场所,A正确。
B.输尿管的功能是输送尿液,B错误。
C.膀胱能够暂时储存尿液,C错误。
D.尿道能够排出尿液,D错误。
故选A。
21.答案:A
解析:A.骨骼肌包括肌腹和肌腱,肌腹是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受刺激而收缩;肌腱是骨骼肌两端较细的部分,髋关节附在不同的骨上,有固定作用,拇短展肌两端附着在不同骨上,A错误。
B.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转动,握住飞盘,各手指聚拢,拇收肌处于收缩状态,B正确。
C.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转动,抓握时,骨骼肌牵拉骨绕关节运动,C正确。
D.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它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D正确。
故选A。
22.答案:A
解析: A.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作用于全身细胞,具有促进生长,促进蛋白质合成和骨生长的作用,A符合题意。
B.胰岛素的功能是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如促进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的分解,从而降低血糖的浓度,使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B不符合题意。
C.生长激素没有提高抗病能力的作用,C不符合题意。
D.性激素能够促进性腺发育,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3.答案:D
解析:男女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有22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男女的基本相同,其中有一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称为性染色体。男性体细胞的性染色体中,较大的一条命名为X染色体,较小一条称为Y染色体,因此正常男性体细胞染色体组成的是22对+XY;女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形态大小基本相同,称为XX染色体,因此正常女性体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是22对+XX。
故选D。
24.答案:A
解析:A.太空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彩椒个大质优的原因是遗传物质变化引起的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A符合题意。
BCD.“阳光暴晒后皮肤变黑”“手术后单眼皮变成双眼皮”“用耳不当使听力下降”的变异都是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属于不可遗传变异,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5.答案:D
解析:A.为了使抽样检测的结果能够接近总体的真实情况,抽样时应当尽量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要做到随机抽取一定量的种子作样本,A正确。
B.样本数量太少,容易因偶然因素使实验结果出现较大的偏差,因此样本要有足够数量,B正确。
C.实验通常测量比较大花生种子和小花生种子长轴的长度,故应选择适当测量方法,C正确。
D.实验除用曲线图呈现结果外,还能用柱形图等呈现实验的结果,D错误。
故选D。
26.答案:(1)消费者;食物链;自动调节/自我调节
(2)生态系统;遗传/基因
(3)尽量避开人类活动区域、路径短、生态环境和猎物满足东北虎迁徙的需求等
解析:(1)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因而叫做消费者。因此东北虎是生态系统成分中的消费者。食物链反映的是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食物关系,故东北虎自然保护区内种类丰富的动、植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了多条交错的食物链。一个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就越复杂,自动(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因此保护区内种类丰富的动、植物,可以使东北虎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具有更强的自动(自我)调节能力,从而保证东北虎的生存。
(2)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包括三个层次:生物种类(物种)的多样性、遗传(基因)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因此国家公园中包括更多的森林、湖泊、湿地、农田等,生态系统多样性的提高带来更丰富的物种多样性;此外,国家公园的设立使东北虎有了更大的活动范围,利于不同群体个体间的交配,从而提高了东北虎群体的遗传(基因)多样性。
(3)由图可知,生物廊道应利于东北虎进行迁徙,因此应具备的特点有:尽量避开人类活动区域、路径短、生态环境和猎物满足东北虎迁徙的需求等。
27.答案:(1)毛细;能量
(2)光照;少;b;c
(3)早睡早起(或不能长时间玩手机等)
解析:(1)葡萄糖属于小分子物质,因此可穿过毛细血管壁到达组织细胞处。细胞利用氧,在线粒体中,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可见,棕色脂肪组织细胞含有大量的线粒体,能快速分解葡萄糖,释放能量,用于维持恒定的体温。
(2)①一部分血糖被棕色脂肪组织细胞摄入,使血糖含量下降。由图1可知,光照条件下血糖浓度比黑暗条件下高。由图2可知,黑暗条件下的棕色脂肪组织细胞中的葡萄糖水平相对值高于光照条件。所以,可推测:光照条件下,棕色脂肪组织摄入葡萄糖量少,引起血糖消耗减少,进而导致血糖浓度较高。
②人体视觉形成的过程是:光线→角膜→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觉神经→视觉中枢。可见,光线进入眼球后,分布于b视网膜的感光细胞受到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视觉神经传至位于c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再传导至棕色脂肪组织,调节其对血糖的摄入。
(3)根据实验可知,夜间长时间暴露在人造光中,会显著增加患糖尿病等血糖代谢相关疾病的风险。所以健康生活的建议可以是:早睡早起、不能长时间玩手机等。
28.答案:(1)分泌
(2)变异;相对性状
(3)隐性
(4)转基因;基因
(5)有望为农业、医药、化妆品和食品等多个领域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解析:(1)由图1可知,油胞是由鞘细胞、分泌细胞及其为成的细胞间隙构成。
(2)变异是指亲子间及子代个体间的差异。在金橘栽培过程中,人们偶然发现一株无油胞的“滑皮金桔”,口感香甜,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中称为变异,金桔的有油胞和无油胞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
(3)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如图2所示,有油胞自交,子代中出现无油胞,可判断无油胞是隐性性状。
(4)转基因技术是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转基因生物,就可能表现出转基因所控制的性状。研究人员进一步从普通金橘中筛选获得了基因C1,并利用转基因技术将该基因转入滑皮金橘中,重新获得了有油胞的后代,表明油胞这一性状由基因控制。
(5)油细胞广泛存在于柑橘类的植物表皮上,其中精油具有抗菌、抗虫的作用。这一研究结果在提升水果品质和获取精油等方面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首先,从提升水果品质的角度来看,精油的抗菌、抗虫特性可以有效地保护柑橘类水果免受病虫害的侵害。通过利用这些特性,我们可以开发出新型的、环保的农药替代品,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从而降低农药残留,提高水果的品质和安全性。此外,精油还可以增强水果的保鲜性,延长其保质期,减少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损失,进一步提高水果的商业价值。其次,从获取精油的角度来看,柑橘类植物表皮上的油细胞是一个丰富的精油来源。通过提取这些油细胞中的精油,我们可以获得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这些产物在医药、化妆品、食品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例如,精油可以用于制作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等功效的药品和化妆品;同时,由于其独特的香气和口感,精油也可以作为食品添加剂,提升食品的品质和风味。综上所述,柑橘类植物表皮上的油细胞及其精油的研究结果,在提升水果品质和获取精油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有望为农业、医药、化妆品和食品等多个领域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29.答案:(1)子房;保护;液泡
(2)消毒和无菌打孔器打孔;作对照;滴加20微升胶胞炭痘菌孢子悬液;B组滴加20微升酵母菌悬液的果实发病率与病斑直径均低于A组未滴加20微升酵母菌悬液的果实。
(3)喷洒酵母菌悬液
解析:(3)花的结构中子房发育成果实。所以黄桃由花的雌蕊中的子房发育形成,其外果皮主要由保护组织构成,对果实起保护作用;植物细胞中的液泡中含有细胞液,储存大量的营养物质和色素等,所以中果皮富含的水分、糖类等营养物质,主要储存在细胞的液泡中。
(2)①消毒与无菌处理等操作能够避免其他微生物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②在研究一个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本实验的变量是酵母菌的有无,所以在A组果实伤口处滴加等量无菌水的作用是作对照。同时B组“?”的操作应与A组相同,应滴加20微升胶胞炭痘菌孢子悬液。
③B组滴加20微升酵母菌悬液的果实发病率低、病斑直径小,所以实验结果表明酵母菌对胶孢炭痘菌有抑制作用。
(3)结合上述实验结果,人们可通过添加酵母菌的方式实现黄桃的防腐,所以可以通过喷洒酵母菌悬液的操作实现黄桃的防腐。
30.答案:(1)b
(2)20
(3)测定年代;食性
(4)化石
(5)步氏巨猿的体型变大且更加笨重,摄食范围减少,缺乏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环境变化,如森林退化、气候变干燥,草地面积增加;自然选择
解析:(1)在灵长目中,步氏巨猿与红毛猩猩生活的年代较近,在形态和生活习性上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可以推测红毛猩猩与步氏巨猿的亲缘关系较近。
(2)文中提到“灭绝后期(20万年前)”,这表明步氏巨猿在20万年前已经处于灭绝的后期。
(3)研究过程包括:样品采集、年代测定、古环境重建、食性复现、生态图景构建。所以①是测定年代,②是食性。
(4)研究人员根据堆积物中的动植物化石、孢粉、炭屑等以及地层的显微构造进行古环境重建,再根据巨猿牙齿化石中的物质和微磨痕复现了巨猿当时的食性。所以最直接证据是化石。
(5)文中指出步氏巨猿在环境变化中体型变大,摄食范围减少,而其他灵长类如猩猩则体型变小更灵活,并改变了摄食偏好,这表明步氏巨猿自身的适应能力不足。同时,外部环境的变化,如森林退化和气候变干燥,也为步氏巨猿的生存带来了压力。因此自身原因:步氏巨猿的体型变大且更加笨重,摄食范围减少,缺乏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外部原因:环境变化,如森林退化、气候变干燥,草地面积增加。步氏巨猿的灭绝可以看作是进化过程中自然选择的结果。由于它们未能适应环境变化,而其他物种如猩猩则通过体型变小和改变摄食偏好来适应环境,这表明进化过程中适应性强的物种更有可能生存下来。
31.答案:(1)无性生殖
(2)芽眼
(3)发芽
(4)湿度;光照强度
(5)浇水(或松土、施肥等)
(6)将每一块土豆分别种在透明的玻璃花盆里(或将每一块土豆分别放入盛有少量水的透明玻璃瓶中)
解析:(1)无性生殖指的是不需要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过程,如嫁接、扦插、压条、克隆、组织培养等。故土豆这种利用块茎进行繁殖的方式称为无性生殖。
(2)叶芽可以发育成茎和叶(枝条),且芽合成生长素旺盛,能促进植株生长。因此使用土豆块茎来繁殖,要确保每一块都带有芽眼。
(3)植物的叶芽能发育成茎和叶,因此若种植的土豆块能够发芽,则说明已经繁殖成功。
(4)影响土豆生长发育的环境因素主要有温度、湿度、光照、空气等,故表格中①可记录湿度;②可记录光照强度。
(5)实验应如实记录,且实验过程中应为土豆的生长发育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因此小海每天观察记录,并适时适量为其浇水、松土、施肥等。
(6)要观察土豆地下部分的生长发育状态,应相应的改进实验装置,使装置能观察到地下部分的生长发育,故对栽培方案进行改进是:将每一块土豆分别种在透明的玻璃花盆里或将每一块土豆分别放入盛有少量水的透明玻璃瓶中。
一
二
三
四
五
甲
85
68
94
77
70
乙
95
94
96
95
94
实验组别
实验处理
实验结果
伤口处第一次处理
静置2小时后,伤口处第二次处理
置于无菌条件下,室温存放5天
果实发病率
病斑直径
A组
滴加20微升无菌水
滴加20微升胶胞炭痘菌孢子悬液
100%
2.17厘米
B组
滴加20微升酵母菌悬液
?
21.67%
1.13厘米
生态图景
繁盛期(230~70万年前)
过渡期(70~29.5万年前)
灭绝后期(20万年前)
环境
气候温暖湿润,木本植物占比较大,森林茂密
季节变化明显,草本植物占比逐渐增加,环境变得多样化
森林退化、环境更加开阔干燥,草地面积大幅增加
食性
始终以木本植物的树叶、花朵、果实等为主要食物
2023年北京市海淀区中考一模生物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北京市海淀区中考一模生物试卷含答案,共10页。
2023年北京市海淀区中考生物二模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北京市海淀区中考生物二模试卷(含答案解析),共27页。
2023年北京市海淀区中考生物二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北京市海淀区中考生物二模试卷(含解析),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