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4年中考化学考前押题密卷(二)(深圳)

    2024年中考化学考前押题密卷(二)(深圳)第1页
    2024年中考化学考前押题密卷(二)(深圳)第2页
    2024年中考化学考前押题密卷(二)(深圳)第3页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年中考化学考前押题密卷(二)(深圳)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化学考前押题密卷(二)(深圳),共14页。
    本卷可能用到相对原子质量:H-1 Zn-65 C1-35.5 Fe-56 O-16 C-12 Mg-24 Cu-64 S-32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前八题每小题1.5分,共12分,后四题每小题2分,共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4•潍城区一模)有机合成材料的应用和发展改善了人类的生活。下列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陶瓷B.塑料C.玻璃D.碳纤维
    2.(2024•乌鲁木齐一模)人体中元素的含量如图所示。其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 )
    A.CaB.KC.OD.C
    3.(2024•梧州模拟)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A.滴加液体B.倾倒液体
    C.取用固体D.量取液体
    4.(2024•潮州一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大飞机C919已正式投入商业运营,制造飞机发动机涡轮叶片需要用到稀有金属铼。铼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关于铼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正四价铼离子符号是Re+4
    B.铼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为75
    C.铼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86.2
    D.三价铼元素的氧化物化学式为ReO2
    5.(2024•保山一模)空气看不见,摸不着。下列有关空气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干燥洁净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78%
    B.工业上利用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是物理变化过程
    C.空气中分离出来的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
    D.空气质量指数越大,空气污染越严重
    6.(2024•门头沟区一模)香兰素(C8H8O3)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可食用香料,下列关于香兰素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香兰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香兰素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1
    C.一个香兰素分子由19个原子构成
    D.香兰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式为16×312×8+1×8+16×3×100%
    7.(2024春•开州区期中)随着“碳中和、碳达峰”成为国家战略,温室效应成为热点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图是地球温室效应的模型图,③可能是二氧化碳
    B.使用乙醇汽油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温室效应
    C.回收废弃塑料可以减缓温室效应
    D.温室效应对地球只有弊没有利
    8.(2024•滨州一模)小黄同学进行了有关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实验探究,其实验过程及实验现象如图所示。
    则下列有关分析判断中,正确的是( )
    A.滤液中可能含有Ag+
    B.滤渣中可能含有单质锌
    C.滤液中只含有Zn2+
    D.滤渣质量一定小于原混合粉末质量
    9.(2024•东莞市一模)晾晒海水制盐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利用该工艺可得到氯化钠和氯化镁等物质。氯化钠和氯化镁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海水晒盐利用蒸发结晶的方法获得晶体
    B.t℃时,将40g氯化镁加入50g水中,所得溶液质量为90g
    C.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
    D.t℃时,氯化镁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70%
    10.(2024•海淀区一模)用如图实验研究碱的性质。用注射器分别推入等体积的溶液,观察到实验①中气球明显变鼓,实验②中气球略微变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前需检查两个装置的气密性
    B.实验中气球变鼓是因为集气瓶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
    C.实验①②的现象除气球变鼓程度不同,无其他明显差异
    D.从吸收CO2的效果来看,浓NaOH溶液优于澄清石灰水
    11.(2024•潮州一模)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下列劳动项目对应的化学原理错误的是( )
    A.AB.BC.CD.D
    12.(2024春•丰泽区校级期中)NaCl是重要的资源,其应用与生产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应用①操作的主要步骤为:计算、称取、量取、溶解、装瓶、贴标签
    B.应用②在制备NaOH的过程中,水参加了反应
    C.应用③制得的NaHCO3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生产中提纯粗盐时可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钾溶液除去Mg2+
    二、综合题:本题共4小题,共30分。
    13.(2024•广州一模)某兴趣小组在跨学科实践课上制作了一台简易化学“制氧机”,如图1所示,该制氧机通过A、B两种物质产生氧气,其中A是二氧化锰黑色粉末,B是过碳酸钠白色固体。过碳酸钠(2Na2CO3•3H2O2)加水溶解会分解生成Na2CO3和H2O2。
    用该制氧机制氧时,在反应仓中加入适量水,再先后加入过碳酸钠和二氧化锰,反应仓内有黑色粉末翻腾,变得浑浊,仓壁变得温热,过滤仓底部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
    (1)反应仓中H2O2生成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过滤仓中的水除了有过滤杂质提纯氧气的作用外,还可以起到的作用是 (填序号)。
    A.可以通过气泡观察氧气生成的速率
    B.降低氧气温度
    C.加快氧气的生成
    (2)验证过滤仓导出的气体是氧气的方法: 。
    (3)如果在实验室用过碳酸钠、二氧化锰、水制取氧气,从图2中可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 (填装置序号);若用C、D装置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装置接口的正确连接顺序依次为 (填字母序号)。
    14.(2024•黄冈开学)某兴趣小组对一氧化碳的还原性进行了探究。
    请回答以下有关问题。
    (1)实验开始时,先通入CO一段时间,然后再加热,其原因是 。
    (2)该实验中,能证明CO具有还原性的实验现象为 。
    (3)经过思考,小明同学改进了实验(如图2所示)。请参与完成下列实验探究:
    (4)对比原实验,改进后的实验具有的优点是 (答一条)。
    15.(2024•惠东县一模)某化工厂以废金属(主要成分为Fe和Cu,表面有少量油污)为原料回收海绵铜,并制备氯化铁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NaNO2易溶于水且不与氢氧化钠反应,在“氧化”中起催化作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FeCl2+4HCl+O2NaNO2¯4FeCl3+2H2O。
    回答下列问题:
    (1)废金属回收利用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它有利于 。
    (2)“洗涤”的目的是去除废金属表面的油污,试剂X最好选用 (填标号)。
    a.水b.氢氧化钠溶液c.稀硫酸
    (3)“酸浸”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在“氧化”过程中,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有 (写元素符号)。
    (5)向“滤渣乙”中加入适量盐酸,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最后得到的溶液为 色。
    (6)现有100t含铁为28%的废金属,利用上述流程制备FeCl3溶液,若过程中铁元素无损失,最后得到的FeCl3溶液中FeCl3的质量为 。
    16.(2024•深圳模拟)市面上售卖的低钠盐通过添加一定量的MgSO4可以帮助改善体内钠、镁的平衡状态,预防高血压。小雪欲测定某低钠盐中MgSO4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过程】
    (1)称量40.0g低钠盐溶于适量的水配得溶液,滴加10%的氢氧化钠溶液,同时用pH传感器监测溶液酸碱度,并绘制了溶液pH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洗涤、干燥后测得生成沉淀的质量为1.74g。
    【数据分析】
    (2)小雪认为该低钠盐溶液呈酸性,她的判断依据是 。
    (3)Mg(OH)2沉淀生成对应着图像的 段(填大写字母序号)。
    A.a﹣bB.b﹣cC.c﹣dD.b﹣d
    (4)请计算该低钠盐中硫酸镁的质量分数。(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并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答】解:A.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错误;
    B.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正确;
    C.玻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错误;
    D.碳纤维属于复合材料,故错误;
    故选:B。
    2.【答案】A
    【解答】解:由人体中元素的含量图,其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钙元素,其元素符号为Ca。
    故选:A。
    3.【答案】A
    【解答】解:A、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时,胶头滴管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故选项操作正确;
    B、倾倒液体时,瓶塞取下后要倒放在试验台上,试剂瓶口和试管口要紧挨,标签要向着手心,图中瓶塞正放在桌面上,试剂瓶口没有和试管口要紧挨,故选项操作错误;
    C、取用固体药品时不能使用手接触药品,应使用药匙或镊子,故选项操作错误;
    D、量筒读数视线要平视凹液面的最底部,图中采用仰视,选项操作错误。
    故选:A。
    4.【答案】C
    【解答】解:A、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该离子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上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带一个电荷时,1通常省略,正四价铼离子符号表示为Re4+,故选项说法错误;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75;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75,铼原子失去电子形成铼离子,则铼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不是75,故选项说法错误;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86.2,故选项说法正确;
    D、氧元素显﹣2价,三价铼的氧化物化学式为Re2O3,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5.【答案】A
    【解答】解:A、干燥洁净的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78%,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选项说法错误;
    B、空气主要是由氮气与氧气组成的,二者沸点不同,工业上利用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说法正确;
    C、空气中分离出来的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选项说法正确;
    D、空气质量指数越大,空气污染越严重,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6.【答案】B
    【解答】解:A.香兰素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A正确;
    B.香兰素中碳元素、氢元素质量比是(12×8):(1×8)=12:1,故B错误;
    C.每个香兰素分子的构成是由8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3个氧原子构成的,则每个香兰素分子中含有19个原子,故C正确;
    D.香兰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式为16×312×8+1×8+16×3×100%,故D正确。
    故选:B。
    7.【答案】A
    【解答】解:A、如图是地球温室效应的模型图,造成温室效应最主要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则③可能是二氧化碳,故选项说法正确。
    B、乙醇、汽油燃烧均能生成二氧化碳,使用乙醇汽油不能缓解温室效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C、回收废弃塑料,能减少白色污染,不能减缓温室效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D、温室效应对地球不是只有弊没有利,二氧化碳就像温室的玻璃或塑料薄膜那样,具有保温的作用,使全球平均地表温度提高到目前适合人类生存的15℃,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8.【答案】C
    【解答】解:A.往滤液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说明滤液中无银离子,故A错误;
    B.锌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往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说明滤渣中无锌,故B错误;
    C.滤液无色,说明滤液中无铜离子,又没有银离子,只有锌离子,故C正确;
    D.由锌和硝酸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Zn+2AgNO3=Zn(NO3)2+2Ag可知,每65份质量的锌置换出216份质量的银,所以滤渣质量一定大于原混合粉末质量,故D错误。
    故选:C。
    9.【答案】A
    【解答】解:A、由于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海水晒盐是利用蒸发结晶的方法获得晶体,故A正确;
    B、t℃时,氯化镁的溶解度为70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70g氯化镁,达到该温度下的饱和状态,将40g氯化镁加入50g水中,最多溶解35g氯化镁,所得溶液质量=50g+35g=85g,故B错误;
    C、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氯化镁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故C错误;
    D、t℃时,氯化镁的溶解度为70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70g氯化镁,达到该温度下的饱和状态,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70g170g×100%≈41.2%,故D错误。
    故选:A。
    10.【答案】C
    【解答】解:A、实验前需检查两个装置的气密性,故选项正确。
    B、实验中气球变鼓是因为集气瓶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导致外界气体进入气球,故选项正确。
    C、实验①②的现象除气球变鼓程度不同外,②中液体变浑浊,故选项不正确。
    D、从吸收CO2的效果来看,浓NaOH溶液优于澄清石灰水,故选项正确。
    故选:C。
    11.【答案】C
    【解答】解:A、用醋酸除去铁锅上的铁锈,利用的是醋酸能与铁锈的主要成分氧化铁反应生成可溶性盐,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用石灰浆粉刷墙壁,利用了石灰浆与CO2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故选项说法正确。
    C、用活性炭除去冰箱的异味,利用了活性炭具有吸附性(不是还原性),故选项说法错误。
    D、厨余垃圾含有N、P、K等元素,因此可利用厨余垃圾制肥料,为花草施肥,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12.【答案】D
    【解答】解:A、生理盐水是0.9%的氯化钠溶液,用氯化钠固体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步骤为:计算(计算所需的氯化钠和水的质量)、称量(称量所需的氯化钠)、量取(量取所需的水的体积)、溶解、装瓶贴标签,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由图可知,氯化钠溶液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生成物中含Na、O、H,氯化钠中含Na、Cl,故水一定参与了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C、碳酸氢钠能与胃液中的盐酸反应,应用③制得的NaHCO3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生产中提纯粗盐时需要加入过量NaOH溶液,氢氧化钠能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从而除去氯化镁,加入氢氧化钾会引入钾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13.【答案】(1)2H2O2MnO2¯2H2O+O2↑;AB;
    (2)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过滤仓的导管口,若木条复燃,证明为氧气;
    (3)B;d→e→b→c。
    【解答】解:(1)反应仓中的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MnO2¯2H2O+O2↑,过滤仓中的水除了有过滤杂质提纯氧气的作用外,还可以起到的作用是可以通过气泡观察氧气生成的速率、降低氧气温度,故选:AB;
    (2)氧气具有助燃性,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验证过滤仓导出的气体是氧气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过滤仓的导管口,若木条复燃,证明为氧气;
    (3)在实验室用过碳酸钠、二氧化锰、水制取氧气的反应物状态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则应选B固液反应常温型装置,若用C、D装置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洗气时应长进短出,即氧气从d通入,从e导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用C收集氧气时,氧气应从b通入,空气从c排出,则装置接口的正确连接顺序依次为d→e→b→c。
    14.【答案】(1)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
    (2)硬质试管A中的粉末由黑色逐渐变成红色;
    (3)②CO+CuO△¯CO2+Cu;
    (4)操作简便,用时较短,现象明显等。
    【解答】解:(1)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和氧气的混合在点燃的条件下会发生爆炸。所以,实验开始时,先通入CO一段时间后,再加热,其原因是: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
    (2)由于在加热时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了铜和二氧化碳,所以该实验中能证明CO具有还原性的实验现象为:硬质试管A中的粉末由黑色逐渐变成红色。
    (3)②在加热时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了铜和二氧化碳,所以实验的现象是铜丝表面由黑色变为亮红色,反应的方程式是:CO+CuO△¯CO2+Cu。
    (4)对比原实验,改进后的实验具有的优点是操作简便,用时较短,现象明显等。
    15.【答案】(1)减少金属资源的浪费等(合理即可);
    (2)b;
    (3)Fe+2HCl=FeCl2+H2↑;
    (4)Fe、O;
    (5)Fe(OH)3+3HCl=FeCl3+3H2O;黄;
    (6)81.25t。
    【解答】解:(1)废金属的回收利用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有利于减少金属资源的浪费等;
    (2)碱性溶液能除去油污,水和酸不能溶解油污,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够除去油污;
    (3)铁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2HCl=FeCl2+H2↑;
    (4)氧化过程,根据信息,氯化亚铁变成氯化铁,氧气参与反应,铁元素化合价从+2变为+3,氧元素化合价从0变为﹣2;
    (5)氢氧化铁会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氯化铁溶液为黄色;
    (6)铁的质量=100t×28%=28t,铁元素没有损失,全部转化为氯化铁。
    设得到氯化铁的质量为x。
    Fe﹣FeCl3
    56 162.5
    28t x
    56162.5=28tx
    x=81.25t。
    16.【答案】(1)过滤。
    (2)开始实验时,低钠盐溶液的pH=6。
    (3)B。
    (4)9%。
    【解答】解:(1)称量40.0g低钠盐溶于适量的水配得溶液,滴加10%的氢氧化钠溶液,同时用pH传感器监测溶液酸碱度,并绘制了溶液pH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过滤、洗涤、干燥后测得生成沉淀的质量为1.74g。
    (2)小雪认为该低钠盐溶液呈酸性,她的判断依据是开始实验时,低钠盐溶液的pH=6。
    (3)Mg(OH)2沉淀生成对应着图像的b﹣c段,是因为氢氧化钠和酸性物质反应后溶液显中性,接着和硫酸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硫酸钠,过程中溶液pH始终不变,硫酸镁完全反应后继续加热氢氧化钠溶液,溶液显碱性,pH大于7。
    (4)设40g低钠盐中硫酸镁的质量为x。
    MgSO4+2NaOH═Mg(OH)2↓+Na2SO4
    120 58
    x 1.74g
    12058=x1.74g
    x=3.6g
    则硫酸镁的质量分数为 3.6g40g×100%=9%
    答:该低钠盐中硫酸镁的质量分数为9%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原理
    A
    用醋酸除去铁锅上的铁锈
    醋酸能与铁锈反应生成可溶性盐
    B
    用石灰浆粉刷墙壁
    石灰浆与CO2反应生成碳酸钙
    C
    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活性炭具有还原性
    D
    利用厨余垃圾制肥料,为花草施肥
    厨余垃圾含有N、P、K等元素
    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或解释

    将插入胶塞的一根光亮的红色铜丝绕成螺旋状,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灼烧一段时间。
    铜丝表面变成黑色
    铜加热变成黑色的氧化铜

    再次灼烧铜丝至红热,趁热将铜丝迅速伸入盛有CO气体的集气瓶中,塞紧胶塞。
    铜丝表面由黑色变为红色。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相关试卷

    2024年中考化学考前押题密卷(二)(安徽):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化学考前押题密卷(二)(安徽),共13页。

    中考化学押题密卷03: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押题密卷03,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实验题,推断题,流程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化学押题密卷02: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押题密卷02,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实验题,流程题,推断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